搜索

市农业产业化局201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7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市农业产业化局2013年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农业产业化局2013年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xxxx年,全市乡镇企业暨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乡镇企业局的直接关怀下,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求真,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特点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增加值136亿元,

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9%,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1、龙头企业群体更加壮大。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686家,其中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3家,规模以上企业270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个数位居全省第二。上市企业3家,占全省16.7%。全市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的企业3家,过亿元的49家;粮食、棉麻、畜禽三个加工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全市形成了以粮食、棉麻、畜禽、油料、果蔬、水产、茶叶、竹木等加工为主,特色农产品加工为辅产业体系。金健米业、大湖水殖、万福生科、广源麻业、双佳农牧、盈成油脂、丰康生物、汇美食品、中意糖果、云锦纺织等十大标志性企业发展强劲,除已上市3家企业外其余企业都已进入上市辅导期或上市筹备期。
2、龙头企业发展环境更优。去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我们第一时间向市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市委卿渐伟书记和市政府朱晓平副市长等领导作了重要批示。之后,我们及时组织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座谈会,市委宋冬春副书记和市政府朱晓平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还起草了《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初稿)。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宋冬春副书记作了先进典型讲话),全市多次召开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现场会。10月,市政府朱晓平副市长到我局现场办公、研究、部署和调度工作。11月,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农村部和我局承办了“xxxx现代农业论坛暨推介会”,邀请外地客商来xxxx考察投资。会上,邀请了克明面业、大康牧业等上市公司或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120个,现场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约20亿元。我们还对2008年以前市级龙头企业进行了监测。企业因达不到市级龙头企业认定条件和要求的予以取缔。促进了全市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3、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去年,全市积极申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含湘米工程)项目19个,休闲农业项目7个、村级扶持资金项目25个,目前,共争取上级产业化扶持资金345万元,村级扶持资金135万元。为了吸引更多老板来xxxx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11月,我们组织了35家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赴东北三省参观学习考察,广交朋友、启发思路、开阔眼界,进一步激发他们大胆投资、放心投资,做大做强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截止去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新上项目45个,共投入资金28亿元。
4、龙头企业创品牌意识增强。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品牌达83件,“三品”认证508个。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3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6个、湖南省商标54个。去年新增了“石门银峰”、“精为天”大米、“陬福”油脂和“盈成”油脂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的获得推动了企业的加速发展,金健米业、万福生科、盈成油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年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各区县市也加大了奖励和扶持力度。
5、休闲农业发展明显加速。目前,全市休闲农业与旅游农业企业发展到327家,其中休闲农庄113家,农家乐207家。去年全市休闲农业可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农户2.2万多户。按照xxxx年度教育培训计划,6月,我们对桃源杰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1200名员工进行了“蓝色证书”和“技能鉴定”培训。9月,我们对xxxx年5月认定的7家市四休闲农庄进行了运行监测。我们组织参加了由农业部在张家界举办,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参赛活动,我市有6家农业企业荣获奖牌。去年,全市新增6家省五休闲农庄,总共达到18家,新增8家省四休闲农庄。
6、服务龙头企业活动整体提升。去年,我们组织了xxxx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金健米业、盈成油脂、广积米业和古洞春茶业等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xxxx年湖南农产品(北京)营销合作洽谈会”。组织参加了“xxxx中国·湖南中小微型企业产品产销洽谈会”。参加了“xxxx年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所有活动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特别是省领导一致好评。
7、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市常委会议已经研究同意将我市乡镇企业局(加挂市农业产业化局牌子)变更为市农业产业化局(加挂市乡镇企业局牌子)。二是去年再次修定完善了14项机关管理制度。三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统计工作的通知》、《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要点》、《xxxx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出台了《局信息宣传奖励考核办法》、《局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老干部工作方案》和《工会工作方案》,形成了一整套工作运行和考核体系,促进了工作落实。四是去年我局1名副处级干部

得到重用,1名班子成员得到提拔,调整了3名中层干部,3名科级干部列入市委组织部后备干部,挂职和抽中心干部2名,2名班子成员参加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公选调入了2名年轻干部。五是我局先后投入10万元维修一栋老干部宿舍屋顶;投入约65万元维修装修机关办公室、会议室、传达室及院内设施;投入20多万元更换办公家具用具;投资5万元安装监控设备。机关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来势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新要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研究不透;项目储备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管理体制机制不畅等。
二、xxxx年的工作思路
xx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以《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xxxx]10号)、《省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xxxx幸福家园”战略为指导,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转变发展方式,鼓励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xxxx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和服务全市“三农”工作稳步、健康发展。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增长25%以上。具体做到“五个一”:
1、推动一批园区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加工园区发展的“聚集”效应,重点打造西洞庭农产品加工园和xxxx家具市场加工园两个条件较好、具有比较优势的园区建设。二是鼓励发展大中型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有市场、有潜力、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小型企业发展。三是加强财政资金扶持、信贷投入、税收和用电用水等方面调查研究,制定一套符合实际并且操作性比较强的政策,吸引企业入园投资置业。
2、提升一批企业上台阶。一是培植一批十亿企业,百亿产业。重点扶持金健米业、洞庭水殖、万福生科3家上市公司,积极推进广源麻业、云锦集团、惠生肉类、双佳农牧、盈成油脂、汇美食品和丰康生物等标志性龙头企业梯队上市。重点培植粮食、棉麻、柑橘、茶叶、林纸、畜牧、水产等十大优势产业。二是提高企业精深加工水平。重点支持现有龙型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开发。三是力争xxxx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家左右,市级龙头企业20家以上,规上企业20家以上。
3、打造一批名品。一是培育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产品。重点推进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产品标准。二是积极争创国家品牌。争取新增2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加大现有品牌整合。重点以金健米业为主整合粮食品牌,以盈成油脂为主整合食用油品牌,以广源麻业为主整合麻纺品牌,以石门有机茶为主整合茶叶品牌。
4、组织一批有影响的活动。一是组织和推荐我市规模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休闲农业观摩活动和现场交流活动。三是组织龙头企业负责人到先进地区和优秀企业去参观考察,增长见识,不断拓宽企业家的视野。四是搭建平台,xxxx市农业产业化局xxxx年工作总结及xxxx年工作思路
xxxx市农业产业化局
(xxxx年2月18日)

xxxx年,全市乡镇企业暨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乡镇企业局的直接关怀下,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求真,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特点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9%,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1、龙头企业群体更加壮大。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686家,其中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3家,规模以上企业270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个数位居全省第二。上市企业3家,占全省16.7%。全市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的企业3家,过亿元的49家;粮食、棉麻、畜禽三个加工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全市形成了以粮食、棉麻、畜禽、油料、果蔬、水产、茶叶、竹木等加工为主,特色农产品加工为辅产业体系。金健米业、大湖水殖、万福生科、广源麻业、双佳农牧、盈成油脂、丰康生物、汇美食品、中意糖果、云锦纺织等十大标志性企业发展强劲,除已上市3家企业外其余企业都已进入上市辅导期或上市筹备期。
2、龙头企业发展环境更优。去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我们第一时间向市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市委卿渐伟书记和市政府朱晓平副市长等领导作了重要批示。之后,我们及时组织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座谈会,市委宋冬春副书记和市政府朱晓平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还起草了《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初稿)。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宋冬春副书记作了先进典型讲话),全市多次召开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现场会。10月,市政府朱晓平副市长到我局现场办公、研究、部署和调度工作。11月,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农村部和我局承办了“xxxx现代农业论坛暨推介会”,邀请外地客商来xxxx考察投资。会上,邀请了克明面业、大康牧业等上市公司或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120个,现场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约20亿元。我们还对2008年以前市级龙头企业进行了监测。企业因达不到市级龙头企业认定条件和要求的予以取缔。促进了全市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3、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去年,全市积极申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含湘米工程)项目19个,休闲农业项目7个、村级扶持资金项目25个,目前,共争取上级产业化扶持资金345万元,村级扶持资金135万元。为了吸引更多老板来xxxx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11月,我们组织了35家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赴东北三省参观学习考察,广交朋友、启发思路、开阔眼界,进一步激发他们大胆投资、放心投资,做大做强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截止去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新上项目45个,共投入资金28亿元。
4、龙头企业创品牌意识增强。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品牌达83件,“三品”认证508个。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3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6个、湖南省商标54个。去年新增了“石门银峰”、“精为天”大米、“陬福”油脂和“盈成”油脂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的获得推动了企业的加速发展,金健米业、万福生科、盈成油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年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各区县市也加大了奖励和扶持力度。
5、休闲农业发展明显加速。目前,全市休闲农业与旅游农业企业发展到327家,其中休闲农庄113家,农家乐207家。去年全市休闲农业可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农户2.2万多户。按照xxxx年度教育培训计划,6月,我们对桃源杰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1200名员工进行了“蓝色证书”和“技能鉴定”培训。9月,我们对xxxx年5月认定的7家市四休闲农庄进行了运行监测。我们组织参加了由农业部在张家界举办,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参赛活动,我市有6家农业企业荣获奖牌。去年,全市新增6家省五休闲农庄,总共达到18家,新增8家省四休闲农庄。
6、服务龙头企业活动整体提升。去年,我们组织了xxxx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金健米业、盈成油脂、广积米业和古洞春茶业等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xxxx年湖南农产品(北京)营销合作洽谈会”。组织参加了“xxxx中国·湖南中小微型企业产品产销洽谈会”。参加了“xxxx年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所有活动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特别是省领导一致好评。
7、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市常委会议已经研究同意将我市乡镇企业局(加挂市农业产业化局牌子)变更为市农业产业化局(加挂市乡镇企业局牌子)。二是去年再次修定完善了14项机关管理制度。三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统计工作的通知》、《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要点》、《xxxx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出台了《局信息宣传奖励考核办法》、《局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老干部工作方案》和《工会工作方案》,形成了一整套工作运行和考核体系,促进了工作落实。四是去年我局1名副处级干部得到重用,1名班子成员得到提拔,调整了3名中层干部,3名科级干部列入市委组织部后备干部,挂职和抽中心干部2名,2名班子成员参加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公选调入了2名年轻干部。五是我局先后投入10万元维修一栋老干部宿舍屋顶;投入约65万元维修装修机关办公室、会议室、传达室及院内设施;投入20多万元更换办公家具用具;投资5万元安装监控设备。机关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来势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新要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研究不透;项目储备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管理体制机制不畅等。
二、xxxx年的工作思路
xx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以《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xxxx]10号)、《省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xxxx幸福家园”战略为指导,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转变发展方式,鼓励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xxxx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和服务全市“三农”工作稳步、健康发展。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增长25%以上。具体做到“五个一”:
1、推动一批园区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加工园区发展的“聚集”效应,重点打造西洞庭农产品加工园和xxxx家具市场加工园两个条件较好、具有比较优势的园区建设。二是鼓励发展大中型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有市场、有潜力、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小型企业发展。三是加强财政资金扶持、信贷投入、税收和用电用水等方面调查研究,制定一套符合实际并且操作性比较强的政策,吸引企业入园投资置业。
2、提升一批企业上台阶。一是培植一批十亿企业,百亿产业。重点扶持金健米业、洞庭水殖、万福生科3家上市公司,积极推进广源麻业、云锦集团、惠生肉类、双佳农牧、盈成油脂、汇美食品和丰康生物等标志性龙头企业梯队上市。重点培植粮食、棉麻、柑橘、茶叶、林纸、畜牧、水产等十大优势产业。二是提高企业精深加工水平。重点支持现有龙型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开发。三是力争xxxx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家左右,市级龙头企业20家以上,规上企业20家以上。
3、打造一批名品。一是培育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产品。重点推进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产品标准。二是积极争创国家品牌。争取新增2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加大现有品牌整合。重点以金健米业为主整合粮食品牌,以盈成油脂为主整合食用油品牌,以广源麻业为主整合麻纺品牌,以石门有机茶为主整合茶叶品牌。
4、组织一批有影响的活动。一是组织和推荐我市规模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休闲农业观摩活动和现场交流活动。三是组织龙头企业负责人到先进地区和优秀企业去参观考察,增长见识,不断拓宽企业家的视野。四是搭建平台,让企业家与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开展座谈,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难点问题。
5、抓好一批招商项目落地生根。一是紧跟意向性项目不放松。重点围绕xxxx年“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推介会”上签约的汇美食品有限公司15万吨柑橘综合加工项目和宏户葡萄园休闲农庄建设项目做工作,争取早日开工投产。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研发。
让企业家与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开展座谈,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难点问题。
5、抓好一批招商项目落地生根。一是紧跟意向性项目不放松。重点围绕xxxx年“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推介会”上签约的汇美食品有限公司15万吨柑橘综合加工项目和宏户葡萄园休闲农庄建设项目做工作,争取早日开工投产。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研发。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兰溪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环境,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农业持续发展,以农业龙头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9家(金华市级13家),2005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出口创汇850万美元,建有各类基地10.8万亩,带动农户5.6万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家(其中专业协会7家,行业协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省级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家,金华市级6家,会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5514名),联结基地 8.75万亩,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4家,行业协会1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获省级名牌产品1个,金华市名牌产品3个,金华市著名商标3个;到2005年底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7.6万亩,森林食品生产基地3个,4.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只,有机农产品2只,2006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只。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针对实际情况,多次出台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出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对建基地、办协会(专业合作社)、创品牌、设窗口(农产品销售窗口)给予大力扶持,在财政极为紧张的状况下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三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列入各镇(乡)、街道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2、因地制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基地规模建龙头,围绕外贸订单建龙头”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为主的六大类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二是优化环境,多方招商引资。市财政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1)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功之臣给予1—5万元奖励;(2)对引进新办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征用土地中,分档次给予土地征用费补贴;(3)对投资板鸭、杨梅、蔬菜、珍珠、水萝卜和兰花六大类农产品项目,奖励每个品牌宣传费5—10万元;三是外贸政策扶持。为了使六大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的给予优先支持,对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对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市政府每年给予重奖。3、建立规模基地。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等六大类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联为一体,形成了“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基地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全市建立各类基地10.8万亩。4、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8家,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我市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主要特色农业行业,都已经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领域合作拓展,有的合作社开展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基地认证等“几统一”服务。三是合作机制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发展初期运作无序、分配随意的不规范现象,组织结构、股本结构不断优化,表决方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分配方式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开始得到了体现。

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品销售,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5、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市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1)对获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8万元;获金华市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1万元;(2)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奖励0.1万元;(3)对当年通过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农展会获得金奖的农产品给予奖励,获国家级的奖励5万元,获省级的奖励2万元,获金华市级的奖励0.5万元;(4)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本地农产品窗口奖励1万元。6、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农业技术保障。(1)建立以科技特派员“联村、抓点、带片”的工作责任制度;(2)建立以农技干部“分线、抓点、带面”的工作责任制度;(3)建立以镇乡、街道“特色凸现专业连片”农业龙头原料保障制度;(4)依托农技部门“农民之家”和电视台“金色田野”为大本营,面向农村,服务农业,送药上门,下乡送诊,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基地产业化提供农业科技保障。(5)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做好农业信息服务。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2、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再加上经营有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又受资金和知识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3、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科技含量不高。我市几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乱、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面积规模较小。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算1、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规模基地。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引导解决产业规模偏小、偏散,“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现状,大力发展专业镇乡,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新建杨梅、枇杷、蚕桑、小萝卜示范基地1万亩,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抓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今年争取申报省级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以上,面积3万亩以上,规划实施女埠、马涧省级森林食品基地3.1万亩。2、培育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嫁接改造,扩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突出扶持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对企业集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继续围绕珍珠、蜂产品和杨梅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3、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醒目的贷款需求,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安排。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其间提供资金保证。4、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并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联合与合作,组建农产品营销公司,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与企业连接起来。5、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广普及农民信箱,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发展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5000户以上,全面组建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初步构建我市农民的平台。按照“农广联动、优势互补”运作模式,继续办好《金色田野》电视栏目。继续办好农民之家。做好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多渠道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兰溪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nbs

p;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工作部署,坚持务实创新,深入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工程,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95.6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71.08亿元,同比增长7.9%。农业增加值106.88亿元,同比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68元,同比增长10.2%。在省厅组织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我局再次名列第一。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认真抓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买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到位,鼓励市内企业和种粮大户到产粮区建立稳定的粮源基地。组织开展春耕备耕系列服务活动,大力推广水稻强化栽培、高效直播免耕、稻鸭共育、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积达242万亩。不断总结推广下梁模式,积极组建农机化服务合作社,加强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粮食生产等机作水平显著提高。继续开展粮食示范方高产竞赛活动,扩大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引种推广,全市共创办水稻示范方132个,面积4.2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1%。建立耕地抛荒举报制度,设立抛荒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强化督促检查。通过努力,全市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增长,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考核指标。据统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48.79万亩,与去年持平,预计总产量89.50万吨,同比增8.5%,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做大做强。
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召开了全市西兰花产业发展大会、全市水果和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深入实施果茶优化改造工程。加大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力度,启动台州市优势瓜菜工厂化高效种苗繁育中心和浙江省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台州分中心建设,初步建成椒江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场。加强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和新品种引进,仙居鸡、温岭高峰牛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并完成基因库建设。全市新建种畜禽一级场2家,二级场5家,新育成2个家禽新品系并通过了省级审定。
着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再创百亿工程为载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全市新发展了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3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组织企业申报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改贴息和项目扶持力度,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新的突破。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产值分别达到210亿元、126亿元,企业联结基地150万亩,带动农户65万户。深入开展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新完成规范化改造合作社113家。全面实施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在省内率先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辅导员制度,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总数达到560家,销售收入超30亿元。启动实施强社富民工程,着力培育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批上规模、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脱颖而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建设,全面组建了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台州市西兰花产业协会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继续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在2006浙江农业博览会上,我市共有86只农产品获得金奖,金奖数名列全省第二,4只产品获得最受市民喜爱的品牌农产品称号,我局还获得最佳组织奖称号。全市新增浙江农业名牌产品3只、台州名牌产品12只。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首次举办了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农业项目招商推介会暨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说明会,农业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全市共签约引进外资项目9个,协议外资2188万美元。扎实推进温岭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至今该市共办理农险业务1131笔,保费收入260.45万元,保额4966.5万元。
三、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走出去发展,全市农业走出去发展态势强劲,有4万多农民在外创业,建立生产基地558万亩,产值达到37亿元。加强与重点地区的交流合作,组织县(市、区)农业局长和有关企业相继赴新疆、福建等地考察,成功举办了台州镇江农业合作交流会,并签订了两地合作交流协议。注重维护在外创业者权益,积极筹建异地农业合作组织,成功组建了苏州(台州)西瓜产业协会,并妥善处理多起在外经营纠纷。不断加强农产品推广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台州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全市新组建了5家农产品配送中心,总数达到17家,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加大农产品推介和市场开拓力度,组织企业参加了浙江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会和第四届北京农交会等各种展示展销活动,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茶叶、水果等优质农产品评比活动,成功举办了台州市西兰花产业推介暨产销对接会。积极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加强政企合作、部门合作,推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农产品自营出口额达到5.58亿元,同比增长23.57%。
四、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部署开展了第五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和生产技术推广。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今年新增3个省项目,目前已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继续抓好绿色农产品认证,全市新认证有机食品6个,绿色食品19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8个,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6个,无公害基地面积达到92.87万亩。进一步加强安全农产品质量管理,继续扩大农产品产地编码应用试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组织开展了四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加强监管员队伍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巡查,进一步规范认证单位的标识使用。启动绿色农产品产销直挂试点和放心门店建设,不断推动农产品市场准入。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规模养殖场治污,全市18家大型养殖场通过专项治污整治,全部通过了验收,提前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积极推进畜牧生态饲养小区建设,天台生猪生态繁育小区和温岭市肉鸽养殖示范小区建成投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已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立项。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减少源头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推广应用面积分别达到80.3万亩、55.38万亩。
五、坚持依法行政,农业法制和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强化。
全面实行农业依法行政和执法责任制工作目标管理,完善农业法制监督和行政执法制度,建立执法案件质量检查和错案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农业法制宣传,组织开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继续开展农业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全市新增2家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组织开展8次集中执法行动和专项整治活动,共检查农资经营网点7150家次,查获违规单位269家次,收缴违规违禁物质18861公斤,发出整改通知书103份,立案查处146件。不断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召开全市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市85%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纳入信用管理范围。重视和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抓源头管理,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村建设和专项整治活动,农机事故实现稳中有降,全面完成省厅和市政府下达的考核任务。加大农民负担监管力度,建立县(市、区)责任考核制度,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整治和涉农价格、收费专项检查,全市未发生因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和群体性事件。启动实施百万农民学法维权工程,认真做好信访和综治工作,办理各类信访案件108件,调处65起、价值51.06万元农业生产事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好农民权益。
六、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胜利。
进一步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加强病虫测报工作。全面实施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程,部署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治攻坚战,并取得胜利;稻水象甲、一枝黄花等检疫性疫情得到严密控制。继续抓好柑桔黄龙病防治工作, 9个县(市、区)均已通过省厅验收。进一步创新植物疫病防治机制,发展基层植保服务组织,探索建立了统防统治模式。
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完善应急机制,落实各项免疫措施,开展冬春季和秋冬季集中免疫行动,全市共完成省定的免疫计划数100%以上,应免生猪免疫率达100%,应免家禽免疫率达99%,规模养殖场免疫率达100%。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开展禽流感和口蹄疫的抗体检测,建立完善消毒制度,防止疫源传播。加强流通市场监管,严格实行家禽产地检疫制度、备案登记制度、报验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凭检疫证上市交易制度,杜绝无证家禽产品上市。进一步规范屠宰检疫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文明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开展动物防疫实验室建设,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均开始启用。不断创新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开展动物防疫户籍化管理试点工作。
七、继续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存款账户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村级接待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指导性意见。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督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责成有关单位整改。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千村审计活动,全市共完成764个村审计和1136个村财务清理检查,审计集体资金21.64亿元,审出违纪违规金额2957.1万元,立案18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并确定椒江区为试点单位。进一步创新土地经营机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8.4万亩,土地流出农户数22.6万户。此外,还在温岭、椒江等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部署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积极推动农场改革和发展,全市农场确权率达到97%。积极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体系改革,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基本完成,市、县两级均建立了畜牧兽医局,机构升格,编制扩充,乡镇改革也基本到位。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也在困难中迈出了步伐。
八、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及网络资源优势,十万农民信箱工程和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全面完成。
坚持依托乡镇,整村推进,加强培训,扩大宣传,不断推广应用农民信箱。至年底,全市共建立了5389个农民信箱联络点,农民信箱注册用户25.8万户,启用率达到95%以上,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3.3万注册任务,用户数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发挥农民信箱作用,及时发布农业政策、市场行情、农产品买卖信息近万条,深受农户欢迎。结合农民信箱工作,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市新建立了110个农村信息服务点。
继续加强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全年共完成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3505名,其中新型农民培训5132名,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培训27107名;农广校招生453名,浙大远程教育招生72名,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任务。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全市50%的县(市、区)建立了培训中心。发挥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启动3个村级农业科技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试点工作。
九、积极开展人民满意机关创建活动,农业部门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深入开展人民满意机关创建活动,积极打造六个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文明型)。部署开展联村进企入户活动,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建立综合调查联系制度,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组织开展十大重点课题调研和黄岩西部绿色农业开发区专题调研活动,完成《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负责做好全市性会议材料及三农政策文件起草工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当好参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强农富民送科技和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开展农业恳谈日活动,举办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座谈会,及时办理提议案,加强农业部门与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我局直属机关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发挥中国农业台州湾网站和浙江农机化报的作用,加强农业政务信息工作,不断扩大我市农业对外宣传。建立重点工作领导联系制度、经济形势分析制度和县(市、区)农业工作综合考核制度,开展畜牧兽医系统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加强后勤管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部署开展了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工会工作,机关氛围更为活跃。

2013年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 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 % 、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农业局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