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家书心得

发布时间: 2024.06.21

红色家书心得(范文8篇)。

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会经历不同的事,遇见不同的人,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做一个总结。心得体会不难写,但是开头的时候需要思考要写什么。根据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红色家书心得”,烦请您收藏这篇文章!

红色家书心得【篇1】

“家书”其外形和材质大抵不过是几页纸罢了,但蕴含于其中的重量可不是几页纸所能承担的,其凝聚于其中的情感,足以抨击人心。

当我第一次得到这本书时,我被它鲜红的封面所吸引。红色,多么美丽和发人深省的颜色!为了它多少人愿意付出汗水,青春甚至生命!

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地记号!但当它在空中缓缓升起,最后飞走时,却被世人所知、所记、所敬仰。

这大红色啊!跟血一样的红啊!它在历史和今天的链系中扮演什么角色?

而答案就在我眼前的这本书中。我慎重地将他翻开,生怕损坏了一样,瞪大眼睛仔细地阅读那一行行感情真挚的铅字,直到读完一刻也不敢放松。读完后,许久,我默不作息。

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一封封书信的画面,书信的主人各不相同,主人的相貌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眼神却是一样的。他们从长度大小厚薄各不相同的眼睛里折射出相同的光,那光好像是一把火,在眼睛里熊熊燃烧,在黑暗中跳着赤色的舞蹈。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之常情在一封封家书中发光、放大,而这些光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变得极其闪耀,射穿人心,这就是家国之情。

这种伟大的情感在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湘鄂革命先烈夏明翰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了青春、爱情甚至生命!他在写给同样是革命战士的妻子郑家钧的信中写道:

“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是怎样的凌云壮志?又是怎样的赤胆忠心?

面对他的志向我们敬佩不已;听说他的命运,我们又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又正好是为这些烈士们唱出的壮词吗?多么令人痛心和惋惜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为祖国奉献青春,一个丈夫、妻子、孩子和父母为祖国燃烧生命。

他们的血在国旗上变成了一道红光,在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下闪闪发光。同时,我又为他们感到高兴。毕竟,他们所奉献的事业终是扬起了!

他们所一生至死、无比殷切的中国终是立足世界之林了!他们的名字将载入史册,流传数千年。作为一个新青年,我们应该继承红色精神,不断学习进步,长大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那么,来吧!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一起扬起我中华之富强!

红色家书心得【篇2】

自记事起,便是摸着厚厚的族谱,皱黄的纸页,有些边角上墨色已经晕染开来了。那时会觉着,这恐怕是我见过“最老”的文字记录了吧。但古老厚重的气息是当时的我不可体味的。

直到前些年我再从长辈手中瞧见它,我开始有些明白,那不仅仅是留下一些名字,苍淼的笔触下,记载的是一段岁月,可凝望的是一人一生的精神。

文字本身是不具备力量基础的,它并不似灵动的生物,可以宣泄活跃之美,也不像山川树木,体现静默的伟岸,但它,作为传承,交流的载体,随着历史的推移,一次又一次地记录了那些力量爆炸,思想喷发的阶段。

前些日子,借由五・四之际,和伙伴一同参与了上级组织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初来或觉仅是场单纯的朗诵活动罢了,可随着对家书的行行解读,句句揣摩,字字诠释,越发觉得,这完完全全的是一场精神洗礼,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似乎是自己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

篇篇家书,大凡在百八字,多则上千。文虽短,情确长。

牢锁、深墙。

我仿佛能够看见,漆黑的夜晚,寂静阴森的地牢,风阴冷地嚎叫着,树叶的沙沙声像是死神逼近的脚步。午夜时分,执笔从容,外面寂静的可怕,仿佛黑暗要吞噬一切,可期待黎明到来的炙热却始终盘旋、闪耀、跳跃在他们的双眸!

刚骨、柔情。

他们绝不知道,此刻,他们为后世镌刻出多少贯穿时空的力量。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胜利的无比坚定,对父母爱人的万千不舍。

王孝锡“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吉鸿昌“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史砚芬“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

满腔热血,浩然正气,慷慨赴死,气节永存。

翻看家书,一纸空白入帘,先是一楞,随即倒是不觉泪目了。陈毅安,一封无字信,一生未了情。

“我怕听流水澎湃的怒潮声,也怕看船头晶晶似的明月,更怕听旅客中谈论青春年少的乐趣,生别离的悲哀。”

放在如今,这或许便是一位感春伤怀的“诗人”生出的哀愁。可这条从上世纪传递过来的情愫,却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饱含着理性的纯情。身处那样的年度,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极好时代到来,他放下了。谁人无父母,谁人无爱慕,此刻便犹显心酸痛楚,却更令人心生敬畏。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生逢盛世,我们更要缅怀先烈,居安思危。

诵读红色家书,追忆历史烟云,传承红色力量。理想之火不灭,信念之光不熄!

红色家书心得【篇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手捧着一封封红色家书,靠近的是一颗颗赤胆忠心,传递的是一份爱党、爱国、爱家的人间大爱。抚今追昔,钩沉史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用实干托起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

把红色教育内化于心。一封封红色家书,就是汲取锤炼党性的心灵鸡汤。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受红色教育、传红色基因的活动,让党员干部穿越时空的隧道,触摸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和质朴情怀,见证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神圣初心。注重用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使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触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争当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奋斗者。

让红色教育外化于行。结合读红色家书活动,组织开展忆先烈、找差距、见行动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追忆历史中传承精神,在学习先烈中点燃激情,认真领悟初心与信念,自觉理解使命与担当,见贤思齐,立言立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初心使命,把光荣传统转化为加强党性锻炼的内在精神力量,把红色家书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在思想上讲政治、讲信仰、讲党性,在实践中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励精图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通过把红色基因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勇于改革创新的本领,转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成果,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展示新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使红色教育固化于制。红色教育作为党性锤炼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读红色家书,不是让人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而是要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正因如此,要着眼构建长效机制,坚持把红色家书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日常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经常性相结合,融入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红色教育的形式,让红色家书记忆犹新、历久弥新,让红色教育历历在目、口口相传,让红色精神浸润血脉、印入脑海。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经常性地鞭策党员干部向先烈学习,使忠诚于党成为一生的追求和一世的担当,自觉做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

红色家书是党性教育的精神富矿,党员干部从中可以感悟一种精神支柱、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奋进力量,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到信仰坚定永不变。

红色家书心得【篇4】

"一封家书别生死,几纸笔墨诉衷情".读了卓泽凯给父母的家书,心中敬意不禁油然而生,那代表着一个革命者在面对生死时仍然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灵魂。

相信他在临行前最为牵挂的就是他的家人,他也是一位儿子、一位丈夫、一位父亲,没有人是不惧怕死亡的,只不过他选择了一件比活着更有意义的事。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卓泽凯写给父母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不出悲天悯人、痛哭流涕的伤感缠绵,有的只是他愿为革命献身,无怨无悔、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正是因为有一批批一代代像卓泽凯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流血牺牲,我们才能在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我们才能有今天的美好。

"与家人为伴,日日相依。"这是谁人不向往的生活,但是他---卓泽凯,一位特殊年代的革命者、共产党员,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告诉他,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亡才是他心中的向往。为了让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为了国家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幸福,他放弃伴于父母妻儿身边的机会,为公忘私,为国忘家。

卓泽凯在家书中写到:"人终不免一死,死于枪弹之下更比死于被褥之间的痛快而更有意义,你们千万不要为我感到悲哀或可惜,更不要把我的死当做耻辱。"那种完全置生死于度外,甘愿为革命舍弃一切的献身精神,我衷心钦佩。在家书落款之前他写道:父母乐知天命的等待光明的到来吧。在生死之时,他仍然对革命充满希望,并坚信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革命的胜利,而他,选择了用自己的鲜血来铺出这条胜利之路。

对于自己的妻儿,我想他也是万般不舍吧。他说:"我死后,文翠自是悲苦,她如能守守之,不能守也千万不要加以反时,再嫁……不是什么去脸的事。"即有万般不舍,无奈更希望家人的幸福,在那个时代,在大家都接受不了再嫁的时代,在他的生死之际,他依然想把最大的幸福留给家人。"对我的儿女们,我就怕父母太娇养了,娇养的结果。必是造成不成器的东西。华山长大后,小学毕业即不必进什么中学大学,最好送到工厂去做工。"父母、妻子、儿女……可以想象他的内心当时又是有多么的复杂痛苦,就要离父母妻儿而去,就此辞别这个战乱的世界,用自己的生命为未来的光明多争取一线希望,我想,他当时应该是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吧。

卓英雄,那个你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光明,我们看到了。致敬!英雄!

红色家书心得【篇5】

傍晚时分,友人传来一份特殊的电子读物:《红色家书》。然后点击阅读,不能放手,一次读完。

掩卷之时,不觉夜已深深,不觉泪已潸潸,只仿佛眼前松涛翻滚,心中赤潮激荡,脑海呼啸着万马奔腾……

85位革命先烈,105篇(段)或长或短的文字,一套特殊的家书,或写在萍踪浪影的革命征程,或写在铁幕沉沉的敌人狱中,或匆忙绝笔于刑场枪声响起的前刻……却无一不传承着磅礴的红色基因,如诗如歌,在殷殷亲情中,教语谆谆,育人无声。

震撼于先烈19封就义前的遗书。可以想象,当他们的亲人手捧遗书时,是怎样一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悲伤痛绝场景。面对敌人的枪口,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先烈们没有生命即将消失的恐惧,留给亲人的最后言语,是“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是“我在地下有灵,时刻是望着中国革命成功”,是“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九死不悔的对革命成功的坚定信念,回荡着壮丽的人生豪迈,辉映着感天动地的浩气长虹。

“忠、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最基础的道德价值观。革命者也是人生父母养的,先烈们28封写给父母的家书,有“今天时间不早了,有事本想下回再禀,无奈儿在学校的时间太经济了,有许多服务的事情要做,办报啦,办平民学校啦,就是自己的功课”的顽皮淘气;有“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的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你老人家和家庭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最大而又最复杂的事情,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的说理明志;也有“儿为了革命——抗日救国,多年未寄分文到家,致母亲生活更苦,心殊不安”的亲情愧意。自古忠孝难两全,革命者居无定所、风雨奔波,更是难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戏彩娱亲、承欢膝下、颐享天伦,然而当他们的父母手捧儿子的书信,又怎能不为自己痴心儿子的大爱无疆爱恨交加、老泪纵横呢?!

红色家书心得【篇6】

读《红色家书》有感

一直以来,不太敢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细节,料想中国能有今天的自由、发展和进步,肯定是无数高尚的人、无私的人,用生命和鲜血争取而来的。而我,只是一个坐享其成者,不想仔细了解,是因为我知道面对他们的崇高,我们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也不足以讨论和自诩。但,这几天我还是稍微翻开了尘封历史的一页,细读了《红色家书》的部分章节和内容,果然,被深深震撼了。

从一封家书中,我能感受到革命前辈对家人的爱,如此真实,如此平凡,如我们每个人;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的关心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唯独,很少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关切,真正是置己于度外,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悲惨处境,却用革命的乐观精神直面死亡。他们信仰之坚定,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未来之期盼,深沉而乐观,让我钦佩,让我感动,让我震撼。

在向警予写给侄子的信中,我看到了革命前辈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鼓励。——“我来法年余接得你两封信,第二次信文字思想迥异于前,几疑不是你写的。这样长足的进步,真是“一日万里”,不禁狂喜。

”“你不愿做管理家业的政治家,愿发奋作一改造社会之人,有思想有伐力,真是我的侄侄。”当他看到青年一代开始树立远大理想,开始学有进步,他感到“狂喜”,实为对革命事业有**人感到欣慰。

在冷少农劝解其母亲的家书中说到,“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同时我是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也不敢对她忘恩负义”,“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幼小者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决不要死死的要尽瘁于家庭”,“为一般被压榨穷苦无靠的人们而期许”。他将对家庭的爱心和责任扩大到越来越多的人,并启发母亲转移儿子去世的痛苦,并帮助父母养成伟大德美德。

熊亨瀚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写道“余之死,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含冤负屈而死。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所难甚者,高堂父母......

不免耿耿......”。他能直面生死,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的冤屈迟早会得到澄清。

拳拳赤子心,苍天尤可见。

刘愿庵在书信中写道“我现在准备踏着我们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个人的责任算是尽了,所不释然于心的是此次我的轻易(率)......使我们的党受了很大的损失,这不仅是一种错误,简直是一种对革命的罪恶。

”一个牺牲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的人,却对党的事业可能遭受的损失,碎碎念而不忘。

王若飞在写给舅舅的信中,写道“托尔斯泰十分同情下层平民被践踏的生活,可惜他只有满腔的同情心,而没有使穷苦群众得到解放的方法,所以他只能是穷苦群众的好友,而不是革命的领导者。这是我与舅父思想行动分歧的地方......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

”。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而能以革命大无畏的精神去战斗,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

一封充满革命激情、饱含前辈亲情和对革命事业忠诚的信。他们心中有家、心中有国,唯独从来不思考自己的得失,这种舍身取义的奉献精神,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少存留心间。我深感惭愧,为自己计较个人些许得失而羞愧,为我们舍弃最初的信仰而悲伤。

一个大写的人,从来不是用所谓身价来衡量的,而是用奉献来标注的。我们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所作出的牺牲,今天我们继承了他们的事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必不能忘却他们的遗志,要把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富强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党的引领下,实现新时达的革命任务和目标。否则,一百年后,我真的没有脸去对待这些前辈和同志!

红色家书心得【篇7】

打开《红色家书》,褐色的纸张仿佛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向我们慢慢展开历史的画卷。阅读下载每一篇家书,行里字里句句啼血,没有一篇是表达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愿望,而重在对自己的儿女同胞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期望,表达自己对中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他们身上蕴含着钢一段的精神,用自己的铁肩担负着中国的未来。让人不禁思考,一个人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李大钊先生参与了不可计数的变革,最终造择了一条能够真正挽救中国的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当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之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反动分子张作霖的围追下,被捕进监狱。在写下一篇遗书告同胞们需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需实现中华振兴富强后,从容不迫地迎接了死亡。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将自身的名利安危抛之于脑后。舍生而取义者,应为如此吧。

每封家书中少的不过寥寥几行,多的也仅有几百字而已。可每行字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身上沉重的担子,感到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他们本应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感到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可是什么令他们变得在死亡关头依旧临危不惧,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将自身安危抛于脑后,将国家将人民挂在心间?

翻开历史画卷,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惊的铁锈味和血气,可当抬头远望时,是否能看到那些远去人物的身影?是否能感到心灵的一阵悸动?是否能感到血液为此沸腾?历史终将过去,任何人物都将在时间的车轮下湮灭,可革命烈士的身影不曾远去,他们的精神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刻在每个人的骨子中,融于每个人的血脉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推动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永夜初晗凝碧,中国沉睡在暗无希望的黑夜中时,一些人觉醒了,以身作烛,以微小的光茫,点亮国家的曙光,结束了漫长的黑夜。梦复千秋星垂野,现抬起头来,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指引我们前行。

红色家书心得【篇8】

《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看到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

在这些家书中,最感人的是革命战争留下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建党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

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其中最直击我心灵深处的是方志敏同志英勇就义前狱中所写《我们临时以前的话》。方志敏是江西省弋阳县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动领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殉道者”。方志敏经过数百场战斗,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了红火。

1934年11月,他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时,遭到国民党的阻击。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地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现在倍受欢迎的著作,次年,年仅36岁的他在南昌英勇就义。

方志敏**后,蒋介石下达命令,不管用什么方法,尽量得让方志敏归顺国民党,敌军法处副处长钱协民提审方志敏时说“方先生,告诉你一个特大喜讯,上面有指示,你依然做你的方主席,不过……不过你得在报纸上登上你脱离共产党的消息!”方志敏听后,怒火万丈,大声地说:“哼,想让我投降于国民党,做梦、做梦!

你只能砍掉我的头,永远不能动摇我对共产党的信心。”他对共产党的信仰永远是铁一般坚定的。

其中有一段是话催人奋进,为之动容,填写了他用热血和忠诚走向了立志报国、革命救国、以身殉国三部曲,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仰是贯穿其整个生命乐章不变的主旋律。

“在法西斯匪徒们拿枪向我们的头颅胸膛发射,或持刀向我们头上砍下之前,即在我们流血之前,我们将用最大的阶级愤怒,高呼下列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到**的国民党!

红军最后胜利万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万岁!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共产国际万岁!

苏联万岁!

全世界无产阶级最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万岁!

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胜利万岁!”

方志敏的一番话语,正气凛然,他时刻想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方志敏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品质,大智大勇、英勇无畏的高风亮节,怎能不让我们向他学习、向他敬礼、向他鞠躬、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戒骄戒躁,不断努力,在自己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严以律己,一如既往做好一切工作。

"红色家书心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