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护理学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6.18

护理学课件。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资料种类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护理学课件,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护理学课件 篇1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内护绪论、循环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授课教师 曹和安 所属系(部) 护理 所属教研室 临床 职称 教授 授课时间 2011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3 学时

授课班级 护理专业(本科※□ 专科□) 2008 级 1~3 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 实验课□ 见习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内科护理学》第四版主编尤黎明、吴波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方法 2.掌握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3.熟悉心血管疾病诊断分类。 4.温习心血管的解剖及生理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难点 1.心血管的神经体液调节 2.心源性晕厥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

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1.绪论( 50分钟) 2.循环疾病概述 (35分钟)

3.循环疾病症状体征护理 (60分钟) 4.小结与讨论 (5分钟) 第一章 绪论

一、内科护理学的定义

护理学课件 篇2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心态,这样才可以做好一切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护士是医院第一线的医生,医德医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医术质量。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医疗护理的病案及时准确的上报,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树立高尚的品德,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解除疾苦,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要有精湛的业务、高尚的品质。因此,在工作中要做到:

一是要热情周到,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要为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与人沟通,减少病人对我们医院的陌生环境的恐惧,减少对医护人员的的新生。

二是要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耐心,在工作中对病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多与病人交流,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意诉,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及时的解释。

三是要做到对病人及家属有一种安全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的回答,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这两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每位临床护理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认识,还提高了我们的执行力,使我们有了很大进步。

护理学课件 篇3

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规范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0.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

21.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 2.记录准确,对异常情况沟通及时。

护理学课件 篇4

要】

目的

目的

探讨静脉置管的护理模式改进护理管理,提高静脉置管的质量。方法

一)护理管理模式改进护理管理

方法

一般

护理管理模式改进护理管理的模式

一般

护理管理模式改进护理管理的模式

二般

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模式改进护理管理的模式

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二)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1.2.12

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2.2.5

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3.6.6

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

4、护理管理模式

三)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三)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四)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五)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六)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方式

七)护士管理模式改革护士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士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八)护士管理模式改革护士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九)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十)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变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十一)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十二)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变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变护理管理模式

十三)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十四)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

十五)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十六

七)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改革医药管理模式

十八

十九

护理学课件 篇5

人卫版第3版 内科护理学 教案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原则、主要症状的护理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

2、了解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和分型、分期。 【教学内容】

1、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特点。

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4、慢性支气管炎各期的治疗原则。

5、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体征。

6、“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计划。

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二、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促成因素和发生机制。

4、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 【教学内容】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验室检查特点: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动 血气分析。

2、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要点。

3、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

4、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5、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6、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阻塞性肺气肿的保健指导。

三、肺源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了解肺源性心脏病的促成因素和发生机制、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目的。

3 【教学内容】

1、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

2、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3、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4、肺源性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5、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肺源性心脏病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1、掌握哮喘的防治方法与护理。

2、熟悉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期、分级,常用平喘药物 作用与副作用。

3、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室检查。

4、了解哮喘的发生机制,认识其发作与某些诱发因素有重要关系。 【教学内容】

1、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诱发因素。

2、支气管哮喘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

4、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5、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6、支气管扩张剂、抗炎类平喘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7、“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护理计划、护 措施,尤其是药物的合理选择、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

8、支气管哮喘保健指导:缓解期避免诱发因素、自我监测、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技术、全身锻炼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

【目的要求】

1、掌握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护理措施。

2、掌握体位引流的护理、大咯血窒息的病情观察和抢救。

3、熟悉治疗及护理过程。

4、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教学内容】

1、支气管扩张症的的病因、常见并发症。

2、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要点。

3、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要点。

4、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机制

5、支气管扩张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6、支气管扩张症的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支气管扩张症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肺炎

【目的要求】

1、掌握肺炎的护理。。

2、熟悉各种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各种因素与肺炎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肺炎的病因分类。

2、肺炎的诊断要点。

3、肺炎的治疗要点。

4、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军团菌肺炎主要临床表现。

5、各型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重点说明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

6、各型肺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7、肺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8、肺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 肺脓肿

【目的要求】

1、掌握肺脓肿的护理。

2、熟悉肺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肺脓肿的发病原因。 【教学内容】

1、肺脓肿的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

2、肺脓肿的临床表现。

3、肺脓肿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3、肺脓肿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肺脓肿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肺脓肿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肺结核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和消毒隔离,尤其是疾病的预防。

2、了解肺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转归,理解疾病发生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肺结核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与病变转归。

3、肺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尤其是细菌学检查和结素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

4、肺结核的诊断要点:临床诊断中的分类法、转归的3个分期。

5、肺结核的临床分型与各型特点。

6、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7、抗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8、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原则。

9、常用抗结核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和护理观察,化疗方法和方案选择。

10、为“营养失调”病人提供饮食护理。

11、肺结核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目的要求】

1、掌握肺癌的护理,包括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2、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肺癌的肺外表现。

3、熟悉肺癌的治疗原则。

4、了解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临床分类和实验室检查。 【教学内容】

1、了解肺癌的流性病学概况。

2、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3、肺癌的病理分类,包括解剖分类和细胞学分类。

4、肺癌的诊断要点,尤其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5、肺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评价。

6、区别肺癌的各种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病症状、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和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7、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适应证与选择。

8、肺癌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9、肺癌出院治疗病人和肺癌高危人群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节 胸腔积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胸腔积液的护理。

2、熟悉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胸腔积液产生于吸收机制。 【教学内容】

1、胸腔积液产生与吸收机制。

2、胸腔积液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3、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

4、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

5、胸腔积液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胸腔积液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胸腔积液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节 自发性气胸

【目的要求】

1、掌握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重点是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熟悉临床症状与体征,常用治疗方法。

3、了解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机制,临床类型。 【教学内容】

1、自发性气胸的病因。

2、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特点。

3、自发性气胸的X线特征。

4、自发性气胸一般治疗、排气治疗、胸腔粘连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5、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

6、气胸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气胸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三节 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症状评估和综合护理措施,重点是氧疗护理、呼吸兴奋剂用药护理、保持气道通畅的护理。

2、熟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呼吸衰竭的分类、常见病因。 【教学内容】

1、呼吸衰竭的临床分类法,重点是动脉血气分类法。

2、呼吸衰竭的病因。

3、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

4、呼吸兴奋剂治疗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和用量和主要不良反应。

5、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6、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解释其发生机制。

7、呼吸衰竭氧疗的目的、指证和给氧方法。

8、呼吸衰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9、酸碱失衡的血气改变和实验室变化。

10、呼吸衰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11、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康复护理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五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动脉血采集和血气分析的适应症、护理。

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及护理。

3、熟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护理。 【教学内容】

1、动脉血采集和血气分析的适应症。

2、动脉血采集和血气分析的护理

3、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

4、胸腔穿刺术的护理。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

3、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教学内容】

1、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组织结构、传导系统和血液供应。

2、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循环系统3方面的诊断,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晕厥的特点。

2、掌握“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和 “焦虑”等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

3、熟悉上述5个症状的病因。 【教学内容】

1、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晕厥的定义及其病因。

2、上述5个症状的特点和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功能的分级标准、治疗要点和常用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

3、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

4、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保健指导。

5、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保健指导。

6、了解心力衰竭预后。 【教学内容】

1、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定义。

2、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区别。

慢性心力衰竭

1、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心功能的分级标准。

3、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保健指导。

4、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保健指导。

急性心力衰竭

1、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2、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

3、急性心力衰竭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1、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

2、掌握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等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和护理。

3、熟悉心律失常病因。 【教学内容】

1、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

2、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病因。

3、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

4、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治疗要点。

5、心律失常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心律失常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了解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1、心脏瓣膜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解剖特点。

2、各类心脏瓣膜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

4、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要点。

5、各类心脏瓣膜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心脏瓣膜病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绞痛的症状、体征、临床分型、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冠心病的病因和分型。

2、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并发症、治疗要点和护理。

3、熟悉冠心病病因。

4、熟悉心肌梗死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了解冠心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诊断要点。

6、了解心肌梗死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1、冠心病的定义。

2、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3、冠心病的病因

心绞痛

1、心绞痛的定义,病因。

2、心绞痛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临床分型。

4、心绞痛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心绞痛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心绞痛的保健指导。

心肌梗死

1、心肌梗死的定义,病因。

2、心肌梗死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心绞痛比较;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4、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心肌梗死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6、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要求】

1、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判断标准、一般表现、并发症、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高血压发病因素、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临床类型。

3、了解其诊断要点和预后。 【教学内容】

1、高血压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2、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诊断要点。

3、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4、高血压的预后,高血压的一般表现,并发症及临床类型;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

5、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6、高血压护理计划。

7、高血压病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节 病毒性心肌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保健指导。

3、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 【教学内容】

1、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2、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正确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节 心肌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应的保健指导。 【教学内容】

1、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

2、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要点。

3、心肌病的护理与相应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制、保健指导。

3、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诊断要点及预后 【教学内容】

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要点及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三节 心包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了解心包炎病因、发病机制和保健指导。 【教学内容】

1、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

2、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机制,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要点。

3、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学会准确全面地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思维方法。。

2、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各脏器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2、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种类。

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重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15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呕吐、腹痛、腹泻的护理评估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2、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概念与病因。 【教学内容】

1、呕吐的概念、病因与临床意义。

2、腹痛的概念、病因与类型。

3、腹泻的概念、病因与临床意义。

4、呕吐、腹痛、腹泻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胃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急、慢性胃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与其他护理诊断。

3、了解急、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胃炎的定义与类型。

急性胃炎

1、急性胃炎的概念。

2、急性胃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急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5、急性胃炎的治疗要点。

6、急性胃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急性胃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的概念与分类。

2、慢性胃炎的辅助检查。

3、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5、比较慢性胃窦炎与慢性胃体炎在下列方面的异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6、胃炎的治疗要点。

7、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8、慢性胃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 【教学内容】

1、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与类型。

2、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

4、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典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体征。

6、各种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7、消化性溃疡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类型。

8、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要点,各方案的代表性药物及其药理机制、服用方法与副作用。

9、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0、为消化性溃疡病人提供全面准确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胃癌

【目的要求】

1、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胃癌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胃癌的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 【教学内容】

1、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胃癌的病理分型。

3、胃癌的临床表现。

4、胃癌的实验室检查。

5、胃癌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胃癌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肠结核

【目的要求】

1、掌握肠结核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肠结核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肠结核的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 【自学内容】

1、肠结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肠结核的常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3、肠结核的实验室检查。

4、肠结核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肠结核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肠结核的保健指导及预后。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护理诊断。

3、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 【教学内容】

1、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特点。

2、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要点、常用药物及适应症。

4、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体征与并发症。

5、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

6、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肝硬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腹水治疗、肝硬化的护理评估重点、相关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和实验室检查。

3、了解肝硬化的概念、病因和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1、肝硬化的概念。

2、肝硬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肝硬化的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4、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

5、门脉高压形成后侧枝循环建立的机制。

6、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机制。

7、肝硬化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异同。

8、肝硬化的饮食护理。

9、腹水的治疗与护理。

10、肝硬化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1、肝硬化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19 课堂讲授

第九节 原发性肝癌

【目的要求】

1、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2、熟悉原发性肝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3、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教学内容】

1、原发性肝癌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原发性肝癌的癌肿标记物检测。

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4、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5、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护理。

6、原发性肝癌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节 肝性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分期、临床表现、护理评估重点、相关护理诊断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要点和诊断要点。

3、了解肝性脑病的概念、病因和实验室检查。 【教学内容】

1、肝性脑病的概念与病因。

2、肝性脑病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肝性脑病的诊断要点。

4、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5、肝性脑病的诱因。

6、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分期。

7、避免肝性脑病诱发因素的措施及理论依据。

8、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9、治疗肝性脑病药物的选择、应用、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10、肝性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1、肝性脑病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重点、相关护理诊断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与治疗要点。

3、了解急性胰腺炎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概念。

2、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类型。

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4、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6、比较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下列方面的异同:病理、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面的异同。

7、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

8、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饮食护理。

9、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0、为急性胰腺炎病人提供全面完整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2、熟悉结核性腹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要点。

3、了解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类型。 【自学内容】

21

1、结核性腹膜炎的概念与病理类型。

2、结核性腹膜炎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要点。

4、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的异同。

6、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结核性腹膜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三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目的要求】

1、掌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出血量估计、出血是否停止判断、相关护理诊断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要点。

3、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实验室检查。 【教学内容】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原则。

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5、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诊断要点。

6、不同病因所致出血的药物选择以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7、三腔气囊管插管撤管时的注意事项与置管期间的护理。

8、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

9、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四节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22

2、掌握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方法、护理及分析结果。

3、熟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4、熟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方法及护理。

5、熟悉十二指肠引流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及护理。

6、熟悉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及护理。 【教学内容】

1、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2、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方法、护理及分析结果。

3、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4、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方法及护理。

5、十二指肠引流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6、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方法及护理。

7、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8、纤维胃、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方法及护理。

9、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10 结肠镜检查术的方法及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泌尿系统护理评估的内容、重点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 【教学内容】

1、肾脏的大体解剖和显微结构。

2、泌尿系统护理评估的项目及评估重点。

3、经皮穿剌肾活组织检查、肾脏影像学检查的护理。

4、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及其临床意义。

23

5、肾小球滤过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6、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泄、浓缩和稀释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7、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8、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的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掌握水肿护理评估的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 【教学内容】

1、尿路剌激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2、高血压;多尿、少尿、无尿;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的定义。

3、肾区疼痛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4、水肿的类型、发生机制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特点。

5、高血压的类型、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6、各类尿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水肿护理评估的内容、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及其相应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肾小球疾病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疾病的概念;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2、熟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3、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

2、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

3、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

24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急进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熟悉上述各临床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掌握上述各临床类型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教学内容】

急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3、休息、利尿剂、降压药物、抗生素和透析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4、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和预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较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指出其异同。

4、冲击疗法、血浆转换疗法、替代疗法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应用、临床意义及各种疗法的主要副作用。

5、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慢性肾小球肾炎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2、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

5、饮食、降压药、血小板解聚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临床意

25 义。

6、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1、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肾病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和预后。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解释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4、对症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应用、临床意义及主要副反应。

5、比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体液过多”这一护理诊断在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上的异同。

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尿路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尿路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尿路感染的概念。 【教学内容】

26

1、尿路感染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

2、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3、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性菌尿、再发性尿路感染抗生素治疗的选择和具体应用。

4、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急性肾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急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学内容】

1、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急性肾衰竭的概念、发病机制。

3、急性肾衰竭少、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4、休息、高钾血症处理、透析疗法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5、比较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治疗重点。

6、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肾衰竭的分期、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7 【教学内容】

1、慢性肾衰竭的概念、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3、比较慢性肾衰竭早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指出各期的实验室划分标准及临床表现特点。

4、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及其发生机制。

5、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内容、重点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血液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血液病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内容】

1、造血系统的构成。

2、血液的组成。

3、血液病的分类。

4、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项目及评估重点。

5、血液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的项目、正常值以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6、血液系统疾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特点。

7、血细胞的生成及其临床意义。

8、血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9、血液系统护理评估的内容及其护理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28

1、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出血或出血倾向、继发感染护理评估的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内容】

1、贫血的常见原因与临床表现。

2、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3、继发感染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其临床表现。

4、骨、关节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5、贫血、出血或出血倾向、继发感染的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及其相应的护理目标。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贫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主要不良反应、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贫血的分类、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3、了解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

1、贫血的概念、分类、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2、贫血的发病机制。

3、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

4、贫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与临床意义。

5、病因治疗在贫血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缺铁性贫血的概念、铁代谢和发病机制。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29

4、口服铁剂和注射铁剂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和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射铁剂总量的计算。

5、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

1、再性障碍性贫血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再性障碍性贫血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再性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特点。

4、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异同点。

5、比较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异同点。

6、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溶血性贫血

1、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主要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溶血性贫血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急、慢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的异同点。

4、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及其诊断意义。

5、溶血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出血性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筛选试验、病因防治及各项止血措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要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归类诊断的特殊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

1、出血性疾病的分类、诊断要点。

30

2、出血性疾病的概念。

3、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4、血小板和血管性与凝血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5、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6、遗传性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病因防治的特点。

7、止血措施在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和应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急、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白血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白血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白血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白血病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白血病的分类。

2、白血病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的分类。

2、急性白血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3、急性白血病支持治疗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4、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的过程、方案及常用化疗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

5、急性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6、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器官和组织浸润的特点。

31

7、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慢性白血病

1、慢性白血病的诊断要点。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要点的异同。

3、慢性白血病的预后。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5、慢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提供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淋巴瘤

【目的要求】

1、掌握淋巴瘤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淋巴瘤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淋巴瘤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学内容】

1、淋巴瘤的病理和分类、诊断要点及预后。

2、淋巴瘤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HD和NHL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4、放疗和化疗在HD和NHL治疗中的选择和具体应用。

5、种不同放疗照射方式的适用范围。

6、淋巴瘤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 输血和输血反应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的输血反应。

2、了解输血的分类、常用成分血的输注。

32 【教学内容】

1、输血的分类。

2、常用成分血的输注。

3、发热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4、过敏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5、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6、细菌污染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骨髓移植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骨髓移植的原理、分类、适应证和骨髓移植的护理。 【教学内容】

1、骨髓移植的分类、适应证与骨髓移植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

2、骨髓移植的原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骨髓穿刺术

【目的要求】

1、熟悉骨髓穿刺术的方法及护理。 【自学内容】

1、骨髓穿刺术的方法。

2、骨髓穿刺术的护理。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33

3、了解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生理功能,营养物质及其代谢生理。 【教学内容】

1、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生理功能。

2、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定义和分类。 3.、营养物质及其代谢生理。

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内容。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功能检查、定位和定性检查以及病因检查的项目、常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教学内容】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身体外形的改变、进食或营养的异常、排泄功能的异常、疼痛。

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依据、并进行正及护理评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34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义。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分类。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的特点。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特殊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6、甲状腺危象的主要诱因和临床表现。

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要点。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要点。

10、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及主要副作用。

11、甲状腺危象的防治和护理。

12、浸润性突眼的防治和护理。

1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14、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定义。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粘液性水肿昏迷的主要诱因和临床表现。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要点。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要点。

35

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定义。

2、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4、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7、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嗜铬细胞瘤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运用护理程序为嗜铬细胞瘤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嗜铬细胞瘤的定义。

2、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6

3、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4、嗜铬细胞瘤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嗜铬细胞瘤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7、嗜铬细胞瘤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糖尿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糖尿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糖尿病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

2、1型、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3、酮体、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定义。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5、糖尿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6、糖尿病的诊断要点。

7、糖尿病的治疗要点。

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的治疗的异同点。

10、糖尿病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1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12、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3、糖尿病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肥胖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肥胖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37

2、熟悉肥胖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肥胖症的临床表现

3、肥胖症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肥胖症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肥胖症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肥胖症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痛风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痛风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痛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痛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自学内容】

1、痛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痛风的临床表现

3、痛风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痛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痛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痛风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节 骨质疏松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骨质疏松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38 【自学内容】

1、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3、骨质疏松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骨质疏松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骨质疏松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骨质疏松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章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3、了解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内容】

1、风湿性疾病的定义。

2、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3、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4、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教学内容】

1、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关节疼痛与肿胀、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皮肤受损、疲劳。

39

2、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3、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依据、正确的护理评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定义。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要点。

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7、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指标。

8、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实施护理评估。

9、皮肤完整性受损、疼痛、口腔粘膜改变、焦虑、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等常见护理诊断、护理诊断。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11、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40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3、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4、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要点。

6、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要点。

7、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8、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评估。

9、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10、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11、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2、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传染病的预防。

3、了解感染和免疫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感染与免疫。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4、传染病的预防

5、隔离和消毒

6、护理评估

4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教学内容】

1、发热的护理

2、发疹的护理。

3、中毒症状的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护理。

2、熟悉流行性乙脑、狂犬病的护理。

3、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的护理。 【教学内容】

1、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3、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4、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42

5、登革热: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6、艾滋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囊虫病

【教学方法】自学

第五节 细菌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伤寒、霍乱、菌痢的护理

2、熟悉伤寒、霍乱、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内容】

1、伤寒: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细菌性痢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3、霍乱: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钩端螺旋体病

【教学方法】自学

第七节 原虫感染

【目的要求】

1、熟悉阿米巴病的护理。

2、了解疟疾的护理。 【教学内容】

43

1、疟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肠阿米巴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预后。

3、肝阿米巴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蠕虫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蠕虫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血吸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钩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3、肠涤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 【教学内容】

1、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44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头痛、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2、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4、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依据、正确的护理评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周围神经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周围神经疾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周围神经疾病病理改变的类型。

2、周围神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3、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

4、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周围神经疾病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周围神经疾病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脊髓疾病

45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脊髓疾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护理。

2、熟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 【教学内容】

1、脊髓疾病常见的类型及定义。

2、脊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3、脊髓疾病的临床表现。

4、周围神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脊髓疾病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5、周围神经疾病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脑血管疾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护理。

2、熟悉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脑的血液供应、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脑梗死

【教学内容】

1、脑梗死的定义。

2、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4、脑梗死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脑梗死的诊断要点。

6、脑梗死的治疗要点。

7、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评估。

8、脑梗死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9、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10、脑梗死的实施效果评价。

46

11、脑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栓塞

【教学内容】

1、脑栓塞的定义。

2、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脑栓塞的临床表现。

4、脑栓塞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脑出血

【教学内容】

1、脑出血的定义。

2、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4、脑出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脑出血的诊断要点、脑梗死的治疗要点。

6、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评估。

7、脑出血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8、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9、脑出血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10、脑出血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多发性硬化

【目的要求】

1、掌握多发性硬化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多发性硬化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多发性硬化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自学内容】

1、多发性硬化的定义。

2、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

47

4、多发性硬化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要点、脑梗死的治疗要点。

6、多发性硬化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 运动障碍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障碍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运动障碍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运动障碍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4、了解基底核的构成及纤维联系。 【教学内容】

1、运动障碍疾病的概念、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运动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

3、运动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5、运动障碍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发作性疾病

癫痫

【目的要求】

1、掌握癫痫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癫痫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癫痫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教学内容】

1、癫痫的定义

2、癫痫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

3、癫痫的临床表现。

4、癫痫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癫痫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48

6、癫痫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癫痫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肌肉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肌肉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肌肉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肌肉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4、了解骨骼肌的神经支配、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自学内容】

1、重症肌无力的定义

2、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

3、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

4、重症肌无力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节 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目标要求】

1、掌握腰椎穿刺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护理。

2、熟悉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护理。

3、熟悉脊髓造影、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4、熟悉高压氧舱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教学内容】

1、腰椎穿刺的目的。

2、腰椎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

3、腰椎穿刺的方法和护理。

49

4、脑血管杂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

5、脑血管杂造影的方法和护理。

6、脊髓造影、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7、熟悉脊髓造影、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教学内容除规定要掌握和熟悉外,其他内容要学生了解。

2、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不完全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允许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学顺序上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动。但必须保持课程的基本体系。

3、为避免重复,心肺复苏、电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在《急救护理学》中讲授。

50

护理学课件 篇6

护理部在护士长重点强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年轻护士的培训工作。

一、加强对年轻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的考核

1、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知识的培训。

针对儿科患儿特点,为了加强专科知识的培训,护理部每月派三个科室护理骨干外出进行专科知识及专科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与专科护理,如专科护理,做到“四轻”及“四心”服务:即:说话轻、拿话轻、操作轻、玩玩心。特别是对新入科的护士,要向她们灌输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知识,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每次操作前都要求她们先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向老护士传递知识,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技能竞赛,鼓励护士参加科内、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比赛等,提高学术水平。每季度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2次,理论考核二次(无菌操作),达标率100%。

2、加强病区安全管理,加强消毒隔离。

加强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及垃圾登记管理,加强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每月组织医疗垃圾分类培训,使病人能够及时的填写《医疗垃圾分类回收登记本》,杜绝医疗垃圾的流失。

3、完善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落实到每一个护理岗位,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

四、加强护理知识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4、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及其它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护士的行为。

5、加强护理人员应知应会的培训,深入开展工作,增强法律意识。

6、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7、坚持床头交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8、坚持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xx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9、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10、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11、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xx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2、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13、分别于xx月份、xx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14、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15、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16、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7、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18、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19、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20、“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

护理学课件 篇7

A1 型题

1.能确认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是:

A.疼痛难忍 B.肿胀、瘀斑 C.异常活动 D.功能障碍 E.压痛明显

2.骨折与脱位都会出现的体征是:

A.畸形 B.弹性固定 C.异常活动 D.骨擦音 E.关节部位空虚

3.关节脱位的特征表现是:

A.关节肿胀 B.弹性固定 C.活动障碍 D.局部疼痛 E.关节腔积血

4.病人诉石膏型内肢体疼痛,错误的处理是:

A.向疼痛处填塞棉花 B.抬高肢体 C.调整肢体体位 D.疼痛处石膏型开窗

E.可更换石膏 7.骨折致缺血性肌挛缩的常见部位是:

A.臀部 B.股部 C.前臂 D.上臂 E.肩三角肌 9.治疗骨折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B.手法复位与外固定 C.手法复位与内固定 D.经皮穿针骨外固定 E.持续牵引 11.护理小夹板固定者,不妥的是:

A.缚夹板的带结以不能上下一定为宜 B.前 1 周内应随时调整缚带松紧度

C.指导病人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 D.肢端疼痛、发绀等应立即复诊 E.抬高患肢

12.骨折牵引术的作用不包括:

A.骨折复位作用 B.骨折固定作用 C.防止骨质脱钙 D.矫正畸形 E.解除肌肉痉挛

17.男性,51 岁。车祸中致左股骨中段开放性骨折,局部畸形,骨折端外露,伤口有活动性出血。不妥的急救措施是:

A.将外露骨折端现场整复 B.用清洁布类加压包扎伤口 C.就地取材固定患肢

D.检查有无其他合并伤 E.迅速送往医院

18.女性,60 岁。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现给予持续皮牵引处理。该病人最易发生的并发症 是:

A.休克 B.右坐骨神经损伤 C.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D.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E.骨化性肌炎

19.某病人跌倒时右手掌撑地,当时右腕剧痛,渐肿胀,活动障碍,局部呈“餐叉”畸形。

可能发生了:

A.桡骨远端伸直行骨折 B.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 C.腕骨骨折 D.掌骨骨折 E.腕关节扭伤

20.12 岁少年,1 年来在一般性活动中反复发生右肩关节前脱位4 次。其主要原因是:

A.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B.年龄较小 C.初次脱位未行固定 D.体质较差

E.右侧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462.下列哪种骨折为稳定性骨折A A.青枝骨折 B.斜形骨折 C.螺旋形骨折

D.粉碎性骨折 E.横形骨折 463.下列哪一项属于稳定性骨折C A.斜形骨折 B.螺旋形骨折 C.线形骨折

D.粉碎性骨折 E.一骨多处骨折 464.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E A.受伤史 B.畸形 C.异常活动

D.骨擦音 E.以上都是 465.骨折的特殊体征是E A.肿胀 B.瘀斑 C.压痛

D.功能障碍 E.异常活动 467.诊断骨折时正确的是E A.无骨折特殊体征者可排除骨折

B.有骨折特殊体征者不一定骨折

C.具有三种骨折特殊 体征方可诊断骨折

D.具有二种骨折特殊体征方可诊断骨折

E.具有一种骨折特殊体征即可诊断骨折 468.前臂尺神经损伤引起的特有畸形是D A.\"锅铲\"畸形 B.\"枪刺刀\"畸形

C.垂腕畸形 D.爪形手畸形 E.猿手畸形 469.骨折急救时不应B A.若有休克应先抗休克

B.骨折端戳出伤口应立即复位

C.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明时间

D.长骨骨折固定要超过骨折两端的关节

E.脊柱骨折应轻放于平板后平稳运送

470.骨折急救包扎伤口若使用止血带正确的是D A.纪录时间,每20分钟放松1~2分钟

B.记录时间,每30分钟放松2~3分钟

C.记录时间,每45分钟放松2~3分钟

D.记录时间,每60分钟放松1~2分钟

E.记录时间,每120分钟放松2~3分钟 471.骨折后切开复位的适应证是E A.伴有大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

B.骨折端有较多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C.复位要求高的某些关节骨折

D.陈旧性骨折 E.以上均是

473.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首先固定于A A.腕关节掌屈并向尺侧偏斜

B.腕关节掌屈并向桡侧偏斜C.腕关节平伸位

D.腕关节背屈并向尺侧偏斜

E.腕关节背屈并向桡侧偏斜 474.关节脱位是指C A.关节囊破裂 B.外伤后关节失去功能

C.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D.关节的结构破坏 E.关节分离

475.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共同特殊体征是A A.畸形 B.异常活动 C.弹性固定

D.关节部位空虚 E.骨擦音

476.下列哪一项关节脱位应争取手法复位E A.伴有关节内骨折 B.软组织嵌入

C.陈旧性脱位 D.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

E.新鲜脱位

477.关于关节脱位应作手术复位的指征是E A.伴有关节内骨折 B.有软组织嵌入

C.陈旧性脱位 D.手法复位失败E.以上都是 478.关节脱位特殊体征是C A.肿胀 B.压痛 C.弹性固定

D.骨擦音 E.功能障碍

479.诊断新鲜关节脱位最有价值的体征是D A.局部压痛 B.关节功能消失

C.关节肿胀 D.弹性固定 E.以上都不

490.石膏绷带包扎固定的病人肢体远端表现不属于血运障碍引起的是E A.肢端剧痛及麻木 B.肢端紫绀或苍白

C.肢端肿胀或感觉减退D.肢端被动活动时疼痛

E.肢端皮肤温度升高

497.石膏绷带包扎后正确的护理是A A.进行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舒缩活动

B.局部受压疼痛时,可向石膏管内填塞棉花

C.固定范围内疼痛给予止痛药物

D.未干石膏托扶时不能用手掌

E.石膏染上污垢不需处理以免折断

257、骨折病人应优先处理的并发症是(

A、休克

B、污染

C、窒息

D、神经损伤 258、肩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是(

A、疼痛

B、肿胀

C、“锅铲”畸形

D、“方肩”畸形 259、直接暴力易引起(

A、粉碎性骨折

B、病理性骨折

C、疲劳性骨折

D、压缩性骨折 260、骨折早期并发症不正确的是(

A、休克

B、内脏损伤

C、脂肪栓塞

D、缺血性肌挛缩 261、易引起肾绞痛伴血尿的疾病是(

A、肾结核

B、肾脓肿

C、肾挫伤

D、肾和输尿管结石 262、泌尿外科患者多饮水,其作用并非(

A、稀释尿液,减轻炎症 B、溶解结石

C、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D、利于排尿,减少结石形成 263、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常为镜下血尿

B、休克

C、腰腹部包块

D、疼痛 264、确诊膀胱癌的方法首选(

A、膀胱B超

B、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C、膀胱镜检加活检

D、直肠双合诊 267、老年患者突发急性尿潴留首要处理是(

A、针灸

B、肌肉注射氨甲酰胆碱

C、膀胱穿刺

D、试行导尿并留置尿管

270、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病人放置足部护架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擦浴

B、便于功能锻炼

C、易于观察血运

D、避免足背长期受压

271、肾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血循环

D、淋巴道

272、由肾脏蔓延至膀胱及生殖系出现相应症状的病变是(

A、肾功能衰竭

B、肾结核

C、肾结石

D、肾积水

273、患者反复发生尿频、尿急、尿痛伴镜下全血尿首先考虑是(

A、泌尿系结核

B、前列腺增生

C、泌尿系结石

D、泌尿系肿瘤 275、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A 胆道疾病

B 酒精中毒

C 饮食不当

D 高脂血症

276、对于诊断明确、腹痛较重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勿用(

)镇痛解痉

A 阿托品

B 普鲁本辛

C 吗啡

D 杜冷丁 285、幽门梗阻时呕吐物为(

A 咖啡色

B 草绿色

C 褐色

D 宿食且不含胆汁 286、低位结肠梗阻呕吐物为( )

A 粪汁样

B 胆汁

C 宿食

D 宿食含胆汁 288、舟状腹常是(

)体征 A 腹膜炎

B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 肠梗阻

D 肠扭转

289、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常提示( )

A渗液

B 积血

C 肠管胀气

D 消化道穿孔 290、对于危重、休克病人应取( )

A、头低足高位

B 半卧位

C 平卧位

D 头高足低位 293、成年人正常颅内压为( )

A 50-100mmH2O

B 70-150mmH2O

C 70-200mmH2O

D100-200mmH2O 294、儿童正常颅内压为

A 50-100mm H2O

B 70-150mmH2O

C 70-200mmH2O

D100-200mmH2O 307、开放性气胸处理原则中最主要的是( )。

A 紧急封闭伤口 B 胸膜腔穿刺 C 胸腔闭式引流 D 剖胸探查

308、张力稀释胸危急状况下可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几肋键刺入(A 第六肋间 B 第二肋间 C 第五肋间 D第四肋间

309、进行性血胸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A 应用抗生素 B 应用止血药物 C 立即剖胸止血 D 胸腔闭式引流

311、中量血胸可产生失血性休克,胸腔积血量为( )。

A ~1L B ~ C 1~ D 1~2L 312、胸膜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穿刺点( )。

A 锁骨中线第2肋间 B 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C 腋中线第6间 D 腹后线第6肋间 319.Horner征见于( )。

A.胰腺癌 B.甲状腺癌 C.胃癌 D.肺癌 320.全肺切除术者应采取( )。

/4侧卧位 B.半卧位 C.侧卧位 D.仰卧位

。 )

"护理学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