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13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汇总。

基于网友的需要,我们整理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需要认真品读才能得出感悟。写读后感可以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者精湛的思想,写作品读后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吗?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 篇1

这个故事太过沉重了,让人想要痛哭,让人心疼。我无法想象这个十三岁的女孩子是如何度过那五年的。几千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脑海中都是噩梦。性侵这件事像是把她们推下了深渊,她们再也不是她们自己了…

道貌岸然的李老师自视清高,这样一个变态,人渣,内心的扭曲令人毛骨悚然,简直比凶杀案的嫌疑人来的还要恐怖,可是人渣不就是这样吗?永远也想不到他们内心有多恶心,有多肮脏。怡婷跑去找李国华的时候真的让人心痛,同样的痛苦也在我身上发生吧,请让我和她一起承担。我想,如果思琪当时立即告诉了怡婷又会怎样呢。

自尊心这种东西让人渺小又卑微我想世界上最美好的样子应该是伊紋姐姐那样的吧,她善良勇敢有涵养,可为什么要让那所谓的“教养与忍耐”丢失了自我,这是悲哀的。我想,毛毛先生和怡婷的存在可能是她们还能活下去的动力了。社会真的悲哀,家庭也让人心寒,性侵与亲情之间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因为性侵而无法活下去,选择死亡。

还是说因为亲情,甚至于任何一种感情能支撑着你活下去?性侵是社会的悲哀,是社会性的原因,那些人冷漠无情的人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干过什么。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 篇2

和大多数人一样,因为作者的缘故,很早之前便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机会细读,直至前些日子花费两个晚上的时间坐在图书馆。读完整本书,无比的难受,仿佛书中的故事把你强行拉入了某个虚幻的情节,那种和真实世界巨大的割裂感,让人久久不能缓息。再次翻看这本书的扉页时,反复确认了那刺眼的七个大字:“改编自真人真事”。仿佛在告诉每一个读这本的人,在这个残酷的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书中主体故事共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乐园”、“失乐园”以及“复乐园”,三个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将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不太想过分回忆每一部分的内容,记录下标注的引人深思的文字,供大家共同思考。

李国华第一次侵犯女学生饼干后的心理活动: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那他是什么?他是最受欢迎又最欢迎的悬崖。

思琪被侵犯后尝试和父母说起来这件事: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思琪写在日记中的文字:其实我第一次想到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房思琪被侵犯后面对男生的追求时心理活动: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蛮勇的喜欢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感情。

房思琪面对伊纹姐姐被家暴以至流掉了一个孩子时的内心: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为什么打人的人上电视上广告看板?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

在小说的结尾,伊纹对怡婷说:怡婷,你才十八岁,你有选择,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假装思琪从不存在;假装你从未跟另一个人共享奶嘴、钢琴,从未有另一个人与你有一模一样的胃口和思绪,你可以过一个资产阶级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假装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铁栏杆,栏杆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从你们出生相处的时光,到你从日记里读来的时光。

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怡婷,你可以写一本生气的书,你想想,能看到你的书的人是多么幸运,他们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特别是读到最后伊纹说给怡婷的话,感觉就像是作者说给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听一样。书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描述,比如最终让李国华决心走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比如思琪尝试着跟父母说家里缺乏性教育时,父母却告诉她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告诉妈妈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时,妈妈却说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比如张太太明知钱一维打跑了几个女朋友,自己不舍得把女儿介绍给她,却仍然把伊纹推向了深渊。比如另一位被李国华糟蹋的少女郭晓奇选择了反抗,在网站上揭发李国华的丑行,没想到网络上的回复是那么的绝望,人们不是同情她,而是指责她。又比如当最后悲剧已经发生时,思琪疯了,李国华仍然和所有人一起其乐融融,大楼里的人们依然把这件事归咎于“读了太多文学”。

下面想简单从两个方面谈下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一是关于心理学,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学方面的爱好者,文中某些句子读起来不禁让人感觉脊背发凉,譬如李国华说过的:“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你知道吗?你是我的,你喜欢老师,老师喜欢你,我们没有做不对的事情。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能做的最极致的事情,你不可以生我的气。

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勇气才走到这一步”、“你可以责备我走太远。你可以责备我做太过,但是你能责备我的爱吗?你能责备自己的美吗?更何况,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很难想象这些话从一个强奸犯的口中说出,而更让人心痛的是这些话的对象是一个尚未成年,心智并不健全小孩子。通过把弄文字来美化借口,合理化肮脏的行为,而让被侵犯者陷入一种疑似爱的漩涡,这种类似于洗脑的情感灌输或许比粗暴的侵犯本身更让人感觉恐怖。

当然,把这些句子单独摘出来之后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PUA,一种包含了强迫、打压、控制的情感操纵术。特别是自从北大学生包丽自杀事件发生以后,网络上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可能很多人会以为PUA离我们很远,但当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察觉的。在一段感情中,任何时候,只要你觉得不舒服,你就可以选择离开,这样至少你可以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二是关于儿童性教育。在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多数家长都是谈性色变的,认为它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张北川曾说: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方尝试把儿童性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但结果可想而知,在家长和媒体的舆论压迫下,被迫取消。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性真的是一件不能知晓的事情吗,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接触并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倘若没有家长和学校予以正确的引导,不是把它看成一种生理健康知识,甚至是刻意的回避,认为性是留给那些需要性的人,那么当孩子选择自主探索时,难免会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误入歧途。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却不会嫌孩子太小。

总之,倘若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孩儿,若是女孩,我依然会鼓励她读文学,读史书,养成良好的教养,但同时也会教她明辨是非,勇敢说不;若是男孩,就像是知乎上所说的:男孩的性教育,从教他“不要掀女孩的裙子”开始。

当然,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地方,就是它究竟适不适合给孩子看。私以为,还是要按照实际情况区分来对待,若是女孩,则不太建议在成长阶段就通过这种过分压抑的文学作品接触世界的B面,尤其是故事的主人公同样是一个小女孩,作文发生在每个人都躲不开的师生关系的背景下,容易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

若是男孩,在青春期前后,予以正确的两性教育的同时,将这本书作为辅助读物,引导他思考和成长也未尝不可,毕竟书中对于家暴以及性侵的描写,对于男孩价值观的树立还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无论无何,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未成年教育来说来说,在告诉女孩好好保护自己的同时,更要教男孩不要伤害别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 篇3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400字!

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勇士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曾经这句话鼓舞了无数人勇敢的活下去,但是这些年,看了很多故事,觉得不尽如此,那些选择安乐死的,那些为了救人而牺牲的人,那些像林奕含一样的人,他们仅仅是不想与世界为伍,他们仅仅是觉得世界太过肮脏。大多数人的愚昧和无知,人类总是不停止的战争和掠夺,我们如此渺小,却又如此自大,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觉得生存和获得是唾手可得,而生存明明只是一种幸运。

很多人在看了这本书以后,对于李国华这类人简直恨之入骨,认为他们应该不得好死,最好来个凌迟,这又把人性的恶转移到另一个极端,台湾去年很火的一部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有句话:一个健康民主的国家,不能用杀人来惩治犯罪,同样,对于犯人的家属,我们不能有歧视,应该保持尊重。法律的出现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法律的意义很多时候被很多人误解了,法律的存在不是只保护受害人,同样也要保护罪犯,罪刑法定就是为了限制政府和执法机关的权利,如果不加限制,那就会遭遇更多的不公和欺压。

选择死亡不是勇敢,也更不一定是懦弱。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 篇4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500字!

努力成为对他者的痛苦更有想象力的人。

这几天又看了一遍,看的过程心脏被煮成熟透的白色。记得看第一遍以后连续悲伤好几个月。曾经听到有人把受害者的经历当成可供取乐的闲聊话题,语气充满了鄙夷傲慢。我忽然觉得说不说出来都不会改变什么。勇敢地撕掉痂,血淋淋地袒露伤口,真的会有人为她们痛吗?从不缺闲言碎语的邻友,也不指望他们理解。

看到有个up主说:“那些女孩们要说出来,你要相信,世界上没那么多坏人。说出来被理解就没那么痛苦了,你们要勇敢一点。你周围的人真的并没有那么坏,不要把世界想得太糟了。”

我看到这句话好生气,感觉他很无知。请问你知道说出来的代价是什么?你敢保证不会受到伤害吗?敢想象受到的恶意如何吗?但凡有一点可能性,她们只会更活不下去。

好希望大家可以富有想象力,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她们做着无数个相似的噩梦,她们本来不算太遭的平行人生。不要妄想拿自以为很有用的方式硬生生挤进她们本就崩溃的人生,真的好排外,好不柔美。

希望理解她们的步调是缓和的,不要那么生硬。希望大家的脚步是跟着她们,不是要催促着她们往前跑,也不要拉扯。

记得林奕含说过“人不应该高估自己的同理心。”

或许无知也挺好的,但说出来就很伤人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 篇5

我花了好久才读完这本书,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神奇的是,每次再拾起的时候,很快就能连接上一次的心情。我好像越来越能看到那个这些细腻文字后面的房思琪。那个被脱光衣服的房思琪,那个13岁仿佛就被叫停,然后做了两千多个同样噩梦的房思琪。

还有永远体面美好的伊纹,爱李一维爱的死去活来的伊纹,被李一维踹到失血的伊纹。女孩子们美的不可方物,但是一墙之隔确是洪水猛兽。她们经历的波涛汹涌和暗无天日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显然在这座大楼里,没有人能庇护小小的他们。所以只好伊纹鼓励房思琪,房思琪思念伊纹,崇拜伊纹。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13岁就被闯入摧毁的一个女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绝望,却也是莫大的勇敢与坚强,仿佛从废墟里死而后生的站起来,她想保护每一个房思琪,也希望每一个行走在危机四伏的青春里的女孩子,都能安安稳稳的走过这段日子,然后成长。

人们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所以我不能再竭力以求更多的共鸣。如同作者这般的人,要有多大的决心割舍许多的自我以拯救另一个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