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发布时间: 2024.06.07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范文。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关于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1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学习,能正确认识三角形、圆,能辨认和区分三角形、圆。

能力目标:积极参与,动手拼、动口讲、数等活动,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结合实际生活准确认识三角形和圆。 (2)难点:能准确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导学 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辨认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

教师:你在上节课是怎样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教师:这节课就用小朋友们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三角形和圆。 学生活动:

1、学生辨认,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学生自由地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做总结。 活动2【讲授】个体自学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圆。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教学例2 抽象出三角形和圆

1、认识物体。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吗?

2、分一分。

教师:你们准备把哪些分为一类,为什么呢?

3、画一画。

在本子上把这两类分别用一个非常简洁的图形画出来。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物体。

2.学生:独立分类,教师辅助个别生。

3.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和分法。

4、通过画

和圆 。

活动3【活动】互助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互助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圆

1、教师:孩子们,我们刚刚画的圆和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很像呢?(球)那它们是一样的吗?

2、师:请拿出手中的物体(硬币、红领巾、圆柱)和画的三角形、圆在小组内先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进入小组做指导找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小组合作观察并说一说)

3、小组汇报结果。学生在汇报时同样要求学生语言准确,小组之间经比一比。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梳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5、总结:三角形和圆与正方形长方形一样都只有一个面。 活动4【活动】展示评价学习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评价学习成果:说一说,评一评对三角形和圆的学习认识

1、师: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特体的面是三角形?哪些物体的面是圆?

抽生回答,其他学生是小老师。

(教室里三角板的面

班徽的面、杯子上下两个面它们是圆形

2、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物体的面是三形和圆,你能说一说吗?(比如拉罐上下两个面、圆桌的面等等)

3、课件展示生活中学生很少见到的带有面是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2、找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

3、认真读题,按要求独立完成。

4、展示结果,集体评议 活动5【练习】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1、找一找图中有几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

2、各画一个

形和正

、三角

、圆。

3、剪下P103页的各种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学生活动:

1、学生数一数图中的长方形有几个。

2、数一数图中的正方形有几个

3、学生剪图形,拼一拼。

活动6【作业】课时小结,进行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时内容进行小结。

2、学生完成P30练习六第

2、

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习需要帮助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 (2)学生展示结果,集体评议。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2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立体图形的探索过程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且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不断丰富学生对这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具:课件、各种实物、四种图形的题片。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实际入手,引出所学知识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看这是什么?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

2.老师知道同学们自己也从家里带来了很多这样的物品,就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你们想摸一摸、玩一玩吗?

要先听好老师的要求,玩的时候不能抢,不要说话,在摸一摸、玩一玩的过程中,给这些物品分分类。现在开始玩吧。(写生活动) 3.分好类的小组坐好,看哪组最快。

(二)感知分类,初步认识四种图形 1.分类

谁愿意说说你们组把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了?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余组员举起他说到的物品给大家看。 2.认识各种图形

(1)球:你们把乒乓球、玻璃球、小皮球这一类物品分在了一起,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 这样的。(出示图片) 谁来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呀? 我们把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球。

(2)圆柱:你们把茶叶桶、易拉罐这一类物品分在了一起,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圆柱。

(3)正方体:你们把魔方这一类物品分在了一起,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正方体。

(4)长方体:最后还剩下一类,各种各样的盒子,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图片) (5)比较长、正方体的异同

下面咱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两个物体,你们看是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

老师把它们摆在桌子上,请大家睁大眼睛认真观察,记住它们现在的样子,看好了吗?现在请女生闭上眼睛,男生瞪大眼睛注意看(老师同时翻动两个物体) 现在请女生睁开眼睛,看这两个物体哪个动了(请女生说,男生验证)

我们为什么能看出长方体动而看不出正方体动呢?(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所以正方体无论怎样翻动,我们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叫出来。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4.举例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物品是这几种形状的?

(三) 拓展练习

1.老师课前找了十张生活中物品的图片,看看它们是今天我们认识的哪种图形?叫出它们的名字,看看都有哪几张图片上的物品是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2.数一数,填一填

数出这四种形状各有几个,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拼摆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现有的物品摆出你们喜欢的形状,先商量好要搭什么,再动手。组员要配合好,不要争抢。

摆完后说说你们摆的是什么图形,都用了哪些形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下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品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朋友,跟你的父母和朋友说一说。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3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认

识图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图片;

2、自己动手做几个你认识的图形;

3、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互相介绍。

3.小结学习情况。

二、新课教学

1.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

长方形圆三角形

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正方形

(1)小组交流

(2)汇报评议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

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

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4

第三课是认识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教材第

6、7页认识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纸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挂图、箱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推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简单的实际例子简单明了的切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移的特点:

1、小组讨论(巩固对平移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师:(在学生说出诸如:电梯上下、国旗升降、抽屉拉动等现象后,进行总结)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交换座位(导出平移方向和距离的内涵) 师:(请第4排的“甲”同学与第2排的“乙”同学交换座位。请第3组的“丙”同学与第6组的“丁”同学交换座位后,再师)甲、乙、丙、丁4位同学是不是发生了位置的平移? 师:(扣紧:位置变了,其他未变。待同学肯定回答是平移后,再师)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待同学回答了,向前或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了2排或4组后,再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棒!现在请你们总结一下平移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师:(在同学回答后,总结)说得很对,平移总是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的。

3、教学例题1 (学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平移既然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方向和距离呢?现在我们来分组操作并讨论。(将学生前后四人一组,每人发给一个硬纸片做的小房子)请同学翻到课本第4页,找到方格中的图案。 师:(通过提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操作)图上画了什么?实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虚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为什么在右边虚线房子下面写的是“向左平移7格”,在上面虚线房子旁写的是“向上平移5格”,请小组同学认真讨论,并请同学们拿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房子对照书上图案认真动手操作,看看哪组同学发现的东西多,能不能完成横线上的填空。 师:(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汇报一下他们操作和讨论发现的内容,他们填写的答案是什么?(汇报完毕后请全班补充) 师:(注意指导学生选移动点的方法,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总结)同学们非常认真进行了操作和讨论。都知道了从原图形移到后来位置所指向的方向就是平移的方向,数出移动的格数要注意选择同一个点,要通过同一个点的移动来确定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的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提高,学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独立完成练习1(巩固已学平移方向和距离的知识)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 要来挑战了。挑战

(一)请同学们翻开书43页练习十的第1题:把红色的小帆船向右平移4格得到哪个图,请涂上颜色。

(巡视学生完成练习,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2、分组合作完成练习2(学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师:同学们成功挑战了第1题。师有没有信心,继续第二个挑战?挑战练一练第2题: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认真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有的用的是先确定四个平移点,然后把四个点连起来的办法;有的是用了一条一条线段平移的办法;有的是用了先确定一条线段,再把整体图形画出来的办法,同学们都动了脑筋。

三、巩固新知

1、教材6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先讨论可以怎么画,在用自己的方法独立画图,然后交流想法。

2、教材8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和做法,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达标反馈

1、连一连。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

钟摆的运动 在算盘上拨珠

平移

电梯的运动

2、操作。

1、向(

)平移了(

)格。

2、把上面的小船图向上平移5格

3、画出

3、看图填一填。 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1、长方形向(

)平移了(

)格。

2、六边形向(

)平移了(

)格。

3、五角星向(

)平移了(

)格。

4、按要求操作。

1、把图中长方形向上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 答案:

1.升旗时国旗的运动 平移 火车的运动 平移 在算盘上拨珠 平移 电梯的运动平移

2、

1、向( 右 )平移了( 5 )格。

2、略

3略

3、

1、长方形向(上)平移了( 7 )格。

2、六边形向( 左)平移了( 5 )格。

3、五角星向( 下 )平移了(6 )格。

4、略

五、课堂总结:

师:谁来说说你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完成课后的实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平移的方法,请把它画在纸上。

答案:第三题:图形1平移到图形4,图形4平移到图形1,图形2平移到图形3,图形3平移到图形2.板书:平移 教学反思:

“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据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到布置学生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平移现象,教学的难点是初步认、画平移后的图形。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探究。在对平移初步认识的基础,归纳平移的两大特点,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三是巩固提高。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之后,我还安排了学生进行总结,布置了课后实践。

在具体的情景创设中,我还十分注重选择能够把学生自身引入情景的例子。比如:移动同学桌上的课本和文具盒以腾出空间,推动教室里的窗子以流动空气和保温, 同学们互换位置等,这些都是同学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事情。

总之,我觉得选择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贴紧了课本知识。为此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果都是有利的。

精彩片段

1.平移现象的特征: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改变,位置发生变化。

2.一个图形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方法:(1)确定评议的方向,(2)确定平移的格数,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是平移的格数。 3.在放歌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以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为参照点,数出平移的格数,按平移方向描出各对应点(或各对应线段),(3)把个对应点按元图形的行传连接起来。

小学对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5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

第1页/共6页 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第2页/共6页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3页/共6页 师:小朋友面目全非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天花乱坠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第4页/共6页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5页/共6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更多小学考试信息》》》

第6页/共6页

上一篇:正能量团结的句子

下一篇:抒情的作文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