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04

2024王阳明心学读后感5篇。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作品这本书当中的细节感动了很多人。 透过文字记录心中的感触,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和探讨“王阳明心学读后感”,请浏览本文所述的相关链接和资源!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1】

王阳明的《心学》,是他成为圣人理论依据,哲学家们将他的《心学》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直接的根据,就是《心学》中三大中心思想的“心外无理”。

王阳明《心学》中的三大中心思想是:

一、心即理。

二、致良知。

三、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心即理”是他所有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为了这个理论的完整和系统,王阳明将抽象的心和显见的理柔和在一起。

什么是心?

王阳明依据陆九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观点,指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也就是说:人、是天地万物的中心,心、不是一块血肉”,即非人体内的心脏,是“人之主宰”、“人之知觉”,是支配、控制、统率人的感官及运动器官的中枢,是人的各种知觉的综合。“心”,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体。

因此,人心就是天堂。只要人心明白,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解释。

什么是理?

王阳明说:“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耶?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于此心之一理,然后知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

”也就是说:世间万物的道理都在心中,心本来就是性情、性情就是道理,有忠孝之心就有忠孝之理,无忠孝之心就没有忠孝之理。天下的事情无论多少,天下的事情无论怎样变化,无非是一个道理,是事物本来的客观规律。

人心只要归于自然,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在王阳明看来,“心”即是世界产生与存在的根源,又是其发展变化的归宿。天地间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乃至花草树木,万事万物无不根于吾心而森然毕具、神圣本然的“天理”流行。

“心”,在王阳明思想体系中无疑据于核心地位。但他强调物、事、理、义皆归宗于吾心,并非要否定或割裂“心”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对于王阳明来说,其目的乃是要确立“心”即人之主观精神的本体地位,并无限扩大“心”、“物”的同一性,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否定外部世界与人之与世界的差别。

根据这个道理,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说,他认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这样,凭藉着“人心一点灵明”或“人的良知”的沟通,天地万物便与人融为一体,同出一源,殊无区别。

王守仁“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潜在能力,反对迷信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而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本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哲学家们批判王守仁的“心即理”之说,他们认为:王守仁的“心即理”之说,把人类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等同起来,断然否定了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王守仁所谓“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把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过分神化,以致用吾心之主观精神吞并了客观存在之物理。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些批评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在人类无法客观解释和反映物质世界的时代,追求主观完美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必由之路。

王阳明的伟大,就在于他开辟并指引着这条道路!

王阳明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和教育家。他的所有理论都为政治、军事和教育服务。毫无例外,作为《心学》的理论基础,“心即理”的学说,自然,有他鲜明的政治目的。

那么、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学说,政治目的何在呢?

阳明认为,“大学之道”的核心问题和机遇在于“贴近人民”。其他则是主观指标。能否贴近人民群众,是区分真伪的现实标准。

只有在贴近群众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自己是否了解、做得好,才能把“三个原则”、“五个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做不到"亲民"所有的说教都会沦为滑舌利口的恶谈。有了亲民的境界,才会老我老以及人之老,才能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态,这样才能"尽性"。

"尽性"与"止于至善"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体化。而且既不能独善也不能空谈,必须在"亲民"的过程中"实修",开放性的"修"。这才能找到"吾性自足"的正确门径。

就因为“万物一体”、所以、做万物中有“一点灵明”的人,要亲近自然;做天子的君,分担君的人物的臣子,要亲民。

于是、就有了“天下一家”的理想政治模式。

正是将“心即理”的理论认识实践于社会,形成了王阳明“天下一家”的理想政治模式。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天下一家”的理想政治模式,乃以“明明德”为体而以“亲民”为用。

他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这是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亦即孟子所谓“推仁”以及于四海的过程。王阳明对此有很详尽的解释:“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

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

将这一方法广施于所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和自然关系之中,是“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就是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依照这种方法明其“明德”,推广吾心良知,就能形**人相亲,各安其分、各勤其业的理想社会。这正如王阳明所描绘的:“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亲如一家之亲。

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蘷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

显然,他所提出的“万物一体”、“天下一家”的理想政治模式乃是在明代中叶特定社会条件下对儒家传统的“仁政”理想的重构。

王阳明的这种理想政治模式有着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他对当时官僚争权倾轧、鱼肉百姓的现象极为不满,希望当权者遵行圣人训典,“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推行仁政,怜惜小民,真正感悟到“生民之困苦荼毒熟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从而实现“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的安定政治局面。

王阳明明白,他所生活的封建社会不能实现世界的统一。因此,他所设计的理想政治模式不是以个政治平等的蓝图,而是建立在联系自然和社会的亲情和隔阂的基础上。

王阳明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

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救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

也就是说:

我们珍爱自然,爱草木却不能不以草木来饲养禽兽!

我们珍爱自然,爱禽兽却不能不以禽兽来祭祀、燕宾客!

我们珍爱他人,在生死关头却不能不先救亲人再救路人!

这、就是自然的道理。

可见,严格亲疏等级规定是他理想政治的基础,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达成其理想政治的根本原则只是“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因此,在这种社会里,“农工商贾”只能各安其分、“各勤其业”,而不能有丝毫“希高慕外之心”,更不能“作乱犯上”。换言之,作为“朝廷赤子”的普通百姓只能“小心以奉官法,勤谨以办国课”,倘有违逆之举,必将受到严惩。

这样,我们透过王阳明一再标榜的“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的外象,仍可看到其所理想的“万物一体、天下一家”的政治**主义实质。

王阳明“心即理”的学说是伟大的!

她的伟大在于:

她从“心即理”的论证,引申出“尊重自然”、“万物一体”的进步思想!

她从“万物一体”归结为“天下一家”的政治理想!

她严格亲疏等级,使“天下一家”的政治理想在封建社会有了实现的可能!

她“天下一家”的政治理想,造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使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她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里程碑!

从王阳明始,人类开始了自然的回归!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2】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是“心学”的著作。作者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立德、立功、立言,写下著作《传习录》,传播“心学”精神,广为流传,传播中外,至今仍有络绎不绝的学者研读此著作,***阳明心学的奥妙。

我因选修《王阳明心学》一课而接触《传习录》,粗略读下来,对其中一部分名句印象深刻。在此谈谈我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提出了“人人可成为圣人”的道理。一般来说,人们总是认为圣人是稀有的,圣人应该是有特殊性格或能力的人,所以他们不认为自己会成为圣人,他们期待着那几个圣人树立起他们对天地、对人民的心,而不是追求自己的修养。王阳明指出了这一观点的错误。

人人可为圣人。圣徒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应该有对圣人的追求,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定位。同时,也说明圣人不是天生的。要成为圣人,我们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如果他们后天不努力学习和工作,他们就会被埋葬。只有通过学习,他们的思想才会得到提升,他们自己的坏思想才会被清除,他们才能成为圣人。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一直以来都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论。荀子曰“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伪”,是后天人为教化的结果,而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认为“恶”是天性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古往今来,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

当我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看到“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这句话时,我觉得,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实是“善”与“恶”共存于人心中,无法追究其起源和哪个先产生。那么如何发扬“善”、遏制“恶”比争论善恶哪个先产生更为重要,对现实而言更有意义。我们耳熟能详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传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无论“善”多小,只要产生了,被感知到了,就要将其表达出来,发扬出来,不能因为善事较小就放弃行善的念头。无论“恶”意多大,只要产生了,就要及时遏制,将罪恶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不能因为“恶”小而放松警惕,若放任其放大,那么后患无穷。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有些人,喜欢自己在思想上去“悟”,而不去实践,没有在具体的事上“悟”。可能这种人以为自己已经领悟了“大道”,但是一碰到事情,就会乱了阵脚。王阳明对自己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人需在事上磨。只有经历了事情,磨炼了自己,放弃了思想,锻炼了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然后再遇到事情,你才不会惊慌。我认为这与现如今我们倡导的“实践出真知”不谋而合。

我们从五六岁起就接受教育了。人们普遍以书为本位,认为书是好的,认为书能给人足够的营养,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甚至20多岁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一直生活在书堆里,很少出来感受社会和体验事物。但是,我们最终会进入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当失去“学生”“子女”这些护身符,我们是否有能力独当一面?我想,只有有了足够的“遇事”经历,“处事”经验的人,才能有自信,坚定地回答一个“是”字。

《传习录》中有高深的“心学”真谛,也有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易懂的箴言。我尚未对《传习录》进行精细的研读,对其中高深的心学真谛仍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无法进行讨论,在此就仅对于我们自身有教育意义的较为贴近生活的名言进行分享。如后有机会,我会继续深读《传习录》。

最后,《王阳明心学》这门课是我听课状态最放松的一门课,我们上课各抒己见,对社会某一现象或者事件进行讨论,我听到了很多精彩的声音。感谢《王阳明心学》,感谢老师!

最后,祝好!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3】

早在初中时代学习历史时,有幸认识了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先生,他的理念“知行合一”长久让我难以忘怀,在这里我从两个地方阐述我对本书乃至对王阳明哲学的想法。

首先王阳明先生的哲学虽部分来源于儒家,但核心理念却是突破南宋时期朱熹朱圣人的观点:“存天理、去人欲”。朱圣人以一孔之见提出“灭人欲”而王阳明先生则不同,他明白:天理和人欲是不能分离的,本身欲望和情感都是由人的意识所产生,若一味的强制分离,反而有违万物发展的规律。我举一个书中的例子,王阳明先生在寺庙中与一位高僧的对话:

王阳明问道:

“有家吗?”

高僧睁开了眼睛,答: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亲尚在。”

“你想她吗?”

良久之后,一声感叹:

“怎能不想啊!”

然后高僧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王阳明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说道:

“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听到这句话的高僧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高僧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

我想当时寺内任何一个和尚都对不会想到,竟然有人把自己寺内的高僧劝回了家

这件事完美的说明了人欲不会也不应被我们克制或是泯灭,之所以王阳明先生提出:“理和欲为并存,即天理就是人欲”的观点,就是因为他明白也希望人类应通过致良知去了解人欲和研究事物的善恶,若为善则为之;若为恶则去之,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在“知行”上,王阳明先生始终坚持: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法和理解,我认为知而不行,则为空知;行而不知,则不知所以然,简单说也就是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也不能单独片面强调“实践出真知“,因为两者并行,我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就像最后书中所言,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练我们的心。另外知行合一也是和“理欲”、“至良知”等观点所对应,用良知做事、判断善恶,用心灵态度决定正确的行为方式,做到言行一致。

也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将此学以致用,更好的投入生活和工作中。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4】

王阳明是中国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心学大师”,其著作《传习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近年来,王阳明的“心学”在中国文化领域中不断被提及和探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深入研读了《传习录》,并产生了深刻的阅读体会。

首先,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仍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一个传统而深刻的文化传承,王阳明讲述了一个人的灵魂或“心”本身就带有一种对于正义和真理的基本贡献。他认为人类本质上是具有良知的,人们的问题主要是靠心的认识去面对和解决。人们不论处在哪个时代,都会存在迷茫、焦虑、或者“心灵疲惫”的时候。而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即得天下”的看法,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思和深层次的思考,激发自己内部的道德本质,完成一次回归。

其次,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思想在我们今天依然有意义。他提出了“明心见性”的观念,意味着通过对于周围世界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寻找出内心中真正的信仰和道路。王阳明认为,人们要通过感觉来感知世界,然后通过理解来识别和分析目标,从而实现“格物致知”的目的。人们要用心灵的真实性格来去面对外在的世界和所有的东西,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和深刻。

从阅读《传习录》之后,我感受到了王阳明身上的思想洒脱和自信。他的观念直接对我们当代引起启示,但也有一些薄弱点,例如:他过于透支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极力将人的心灵和道德置于一定地位,背离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真实形态。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人类的本质存在有着明显的确定性思想。在现代科学普及和发达的技术体系背景下,我们对于自我和外界关系的认识远不如传统时代甚至是现代科学时代之前那么迷茫,这种对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又分霸权以及平等思维两种不同模式,这些谬误在当代时代虽已后听不懂。

当代时代中,人性的定义已经在经历不断的演变和变革,不再像传统时期那样被束缚和固定,而是展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多维度的特质。无论是身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求,去审视自己是如何在时代潮流中发挥作用的,进而推动并且改善场所的发展。

总之,王阳明心学的思想对我们当代人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自我认知,通过深入分析自身的思维过程,提出现状和未来方向的思考,从而走出自己的心灵迷雾,成为一个智慧的独立个体。【1022】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5】

“那不知道世界是什么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哪里;那不知道世界为什么目的存在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是谁。”——马可奥勒留

笔记:

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熊十力说:“儒家教学者,必先立志;佛家教学者,首重发心。所发何心?所立何志?即不私一己之心之志,易言之,即公一己于天地万物之心之志而已。”

又:“凡人无志愿者,则其生活虚浮无力,日常念虑云为,无往不是苟且,无往不是偷惰,无往不是散漫。……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

那么对于我们来讲,要寻个什么样的事做,才算第一等的,临了才不会叹气呢?我想,在今天这个时代,可能99%的人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赚钱。”我们这个时代很搞笑,表面上说是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好像再也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可以主宰所有人的思想,其实骨子里头,我们绝大多数人仍然是被一种单一的价值观奴役着,那就是——金钱至上。

根据马斯洛的研究,一个正常人只要满足了低级需要,其高级需要就必然出现。然而在中国,事实好像并非如此。我们看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即便低级需要已经100%得到满足,他们仍然会在同等级的需要上继续追求500%、1000%,而偏偏产生不了高级需要。

每一个达到高峰或快达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积极的,他们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良好、清洁、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充实心灵。就像食物成为身体的营养一般,他们不忘每天的精神食粮。他们知道如果能充实颈部以上的部分,就永远不愁填不饱颈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忧愁老年的财务问题。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于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人生中的一切负面因素和负面能量,都可以被我们当成开启正能量的必要条件。用阳明的话说:“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