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后感守岛人

发布时间: 2024.05.25

观后感守岛人(通用5篇)。

有请阅读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你编辑的观后感守岛人。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总会因故事中的某一情节而感慨万千。在观看的过程中,情节的展开让人欲罢不能,写观后感要充分的联系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感”写得深刻透彻。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观后感守岛人(篇1)

20xx年7月2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守岛英雄王继才在开山岛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这让他的亲朋好友猝不及防,让与他三十二年一起风雨同舟共同守岛的妻子哭成泪人。古有苏武牧羊,今有王继才守岛。他一生平平淡淡、不求任何回报,用无怨无悔的信念和行动,诠释着毕生追求的梦想。

上岛前王继才在苏南打工,妻子是民办小学教师,家中衣食无忧。上岛后夫妻二人每年工资只有3000元,上有老母亲,下有3子女,仅凭这点钱很难维持全家的开销。为了节省,王继才夫妻每件衣服穿了补补了穿,到了夏天夫妻二人靠捕鱼抓虾捡贝壳补贴家用勉强度日。由于哨所的特殊地理位置,很多走私偷渡的罪犯都想借哨所为“中转站”,却被忠诚正直的王继才夫妻一口拒绝,其中一名参与走私的地方官员找到王继才,掏出一沓现金求王继才行个方便,王继才二话不说将这位参与走私的官员轰出哨所。多年来夫妻二人已经记不清被威胁了多少次。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一位值得敬佩的战士,他铭记党恩、不忘初心,内心深处永远将海防事业放在第一位。

足球场大的小岛,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网络,王继才夫妻在这里一同巡逻、训练、种菜,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每天清晨坚持升旗,按照上级要求记录海防日记,遇到需要帮助的渔民及时伸出援手,久而久之开山岛也成了附近渔民的“避风港”。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王继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这样的生活,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海风的侵蚀,王继才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长期的海岛生活让夫妻二人都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医生劝告只有放弃守岛才能根治风湿,可倔强的王继才宁可疼的敲打关节也不愿意放弃守岛,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撑着王继才度过三十二年海岛生活。

现在的开山岛建了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摆放着王继才生前使用过的物品,通过这些物品我们可以看出王继才过往的生活,190多面被风雨扯破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一部手摇电话、20台已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其生也伟大,死亦伟大。

王继才夫妻在全国党员干部群众中树立起标杆,作为英雄榜样、先进典型,我们要学习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坚守岗位、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社会稳定和x久安总目标不懈奋斗。

观后感守岛人(篇2)

先进典型人物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7月27日,全国“时代楷模”、开山岛守岛人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生命定格在59岁。王继才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永远留在了开山岛。

王继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国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双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甘洒热血固海防,我与海岛共存亡”的号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王继才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的先锋模范,是甘奉献、爱国防、敢担当的优秀党员代表。他的先进事迹,鲜明体现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心系国防、献身国家的赤子情怀,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勇于担当,信念是“钙”。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钙”足才能腰杆硬。王继才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作为自己一生的坚守,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信念坚定。32年来,王继才刻苦学习海防勤务知识,并结合守岛经历,总结了数十万余字的工作体会,留下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现在,一般船艇只要进入视界,他当即就能辨别类别吨位,成为海防业务的“行家里手”。对王继才来说,胸前佩戴的鲜红党徽,不只是共产党员的标识,更内化为一种对信仰的坚守。站在信仰的旗帜下,王继才用责任、实干、坚守铸就了一座丰碑。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想不想担当、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是衡量党性强弱、作风好坏、能力优劣的试金石。王继才同志的可贵之处,就是没有“守岛不易”的抱怨,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多了“在位有为”的担当,心中有责,不辱使命。32年来,他只有五个春节是下岛过的,父母去世都没在身边,女儿的婚礼他也没能参加,但当他想到没有辜负亲人的嘱托,想到吃尽一家苦,换来万家欢,他就无怨无悔!王继才说过这样一句朴实的话:“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诺言,他用行动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继才同志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榜样。他以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实践,生动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不畏艰苦,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大课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以王继才同志为榜样,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根农村广袤天地,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用奋斗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港城崭新画卷。

黄海滔滔,英雄已离去。伫立在新时代的阳光下,仰望党旗、国旗和军旗的高高飘扬,我们唯有进一步振奋精神,像王继才同志那样,以共产党人的本色、共产党员的忠诚,在推进高质发展的新时代征途上续写新的历史辉煌。

最近学习了王继才、曹磊的先进事迹,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王继才同志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三十多年,直至去世。曹磊是安徽省宿州市的一名消防官兵,多次不顾自身危险,救人于危难之中。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爱国、坚守、责任与担当,值得我们学习。

王继才同志三十多年来坚守在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的开山岛上,岛上交通闭塞,缺少淡水、食物以及生活必需用品,条件及其艰苦。即使这样,王继才仍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岛上升起五星红旗,早晚巡岛,观察海上情况。因为守岛,多次错过与亲人的最后一面。曹磊作为一名消防战士,在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不放弃一丝救人的机会,哪怕自己深处险境。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也要向王继才同志学习,不断坚定爱国奉献的理想信念。爱国并不都是轰轰烈烈的壮举,有时默默无闻、甘于平凡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有国才有家,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作为。我们青年一代的奋斗要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坚定爱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因此,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要学会坚守,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爱国主义的画卷添上或深或浅的一抹色彩。

甘于平凡,不断增强责任与担当的意识。王继才和曹磊作为平凡的工作者,在守岛和救人上,展现出了他们对于自己岗位的责任与担当。不同的时代对我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前在面对国家存亡时,责任与担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责任与担当就是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事无小事,处处是责任。我们青年人更应该脚踏实地,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积极作为,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守岛三十载,王继才报告了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违法事件线索,真正履行好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曹磊凭借自身过硬的救援技术以及多年积累的救援经验,多次救人于危难之中。作为国家发展的新生代力量,我们除了爱国情怀、承担责任,更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在工作中主动加压,学会利用时间高效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通过学习先进个人事迹,我深感自身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向王继才和曹磊学习,坚定自己的爱国信念。在工作中,积极履行好工作职责,发扬奉献精神。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

观后感守岛人(篇3)

王继才同志用数十载的坚守奉献,证明了自己人生的平凡伟大,扬起了新时代奋斗者的旗帜。“奋斗”不禁让人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那个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年代,也不乏怀揣理想的奋斗者。新时代的奋斗者该是什么样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该成为怎样的奋斗者,在工作一年后重读《平凡的世界》深有感触。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志存高远,要做好当下;要胸怀世界,要热爱生活;要坚守信念,要不甘平凡。

不惧苦难打拼累。书中一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革命年代无数青年志士抛洒热血浇灌理想,今有王继才同志无怨无悔默默坚守奉献。不同的时代,成功的路径是相同的,他们无不是在苦难中坚守,在浴血中重生。新时代的奋斗者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很多人直接倒在这些挑战和困难的恐惧中,倒在稳定和安逸的庇护下。敢于直面挑战,不惧苦难是任何时代奋斗者都必须有的品质。基层党员干部挑灯夜战,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奋斗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一线,他们就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一面旗帜。

不畏挫折坚持难。“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致人于死命”。挫折不只会挫伤失败者的勇气,更会激发成功者的斗志,同样,“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属于不畏失败能够坚持的人。新时代的奋斗者要能正确认识挫折的意义,不要被一次的失败而吓到,不能正确认识挫折,那眼前小小的石块就会成为拦路的巨石。年轻的党员干部埋头苦干,没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没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把党的伟大事业当成遥不可及的幻想,就会被一块小小的“石头”断掉不忘初心的誓言。

不甘平凡理智活。“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不论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是无名无辈的打工者,都不能对他们下“平凡”的定义。所有不甘平凡的奋斗者都是不凡的,他们在奋斗、拼搏、抗争中不断改变着人们对“平凡”的定义,那些成功地突破阶层身份、突破经济障碍的奋斗者,他们是佼佼者,那些尚在努力中的奋斗者,他们展现出不凡的奋斗者的姿态。新时代的奋斗者就是要这样不甘平凡,要把握自己的姿态,在重压之下仍然昂首挺胸的姿态。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要认识到岗位的不平凡,责任的不平凡,当你肩负起这份责任之时,也就肩负起了不凡地使命,只有爱岗敬业,不辱使命,才能取得成绩、赢得爱戴,才能不平凡。

观后感守岛人(篇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感人事迹创拍的电影《守岛人》选取王继才夫妇守岛生涯的经典片段和闪光瞬间,在守与走、得与失、苦与乐的矛盾纠结中,展现戏剧冲突、传递情感精神、刻画人物性格。

从主人公登岛初期的犹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击走私商贩以及暴风雨中接生、战友临终送别、岛上家庭春晚等情节故事,一组组充满质感的镜头细致表达了夫妻情、父子情、战友情,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王继才夫妇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该片不仅还原了王继才夫妇32年与恶劣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经历,更将主人公爱国奉献的价值追求贯穿影片始终,对于激励各行各业坚守平凡、创造非凡,都深具心灵观照和精神滋养。荒岛本身好像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从国家领土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寸领土都是神圣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尽心尽力,都是对国家的背叛。这是王继才同志所有坚持还存在意义的出发点。抛开这一点所有的坚持都没有意义。

由民兵来守岛,是时代变迁留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同样王继才同志坚持的方式,对妻子、家人的态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坚持守岛,王继才并不是对家庭完全置之不理,应该是以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过这样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员来说,担子更重了。可喜的是,在王继才的影响下,其他家庭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也都取得了进步。

中国式父亲的爱,特点就是不善于表达,将对子女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儿的婚礼,在王继才的心里也许想到更多的是奉献,在自己还能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的情况下,不会去想其他的融通办法。那个夜晚,女儿结婚,他一个人在守岛。他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充满了对女儿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儿能理解他的苦衷。

如果我们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难,就能理解王继才同志的守岛初心,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观后感守岛人(篇5)

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岛上没有淡水,只能喝接来的雨水;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吃的一根葱、一棵菜都要从岛外运来。夏天湿热,他们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疼痒难忍,常常半夜里疼醒,只能互相敲打着,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台风来时,船只无法出海,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断粮断水的日子每年都会遇到几回。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没法做饭。夫妻俩饿得两腿发软,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有一次,王继才和王仕花沿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王继才整个人都被卷到海里去了。王仕花心想,这下完了,老王命没了。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老王,正从岩石往上爬,便赶紧跑过去,把他拽上来。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相互有个照应。这些年来,这根背包绳把王继才和王仕花紧紧拴在了一起,也把他们和开山岛紧紧拴在了一起。

1987年7月,王仕花预产期临近,谁知强台风突然来了,无法下岛。眼看就要临产了,王继才手足无措,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王继才抓起步话机联系镇武装部长的家属,在她的指导下为王仕花接生。当孩子发出第一声啼哭后,王继才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直到现在,王仕花想起来都后怕。儿子出生后,夫妻俩给他取名叫“志国”。王继才说:“志字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就是希望他当一名战士,心中有祖国,立志要报国!”

开山岛虽偏,但因其独特的位置,成了犯罪分子眼中走私、偷渡的“天堂”。1999年3月,孙某找上了王继才:“王叔,你下岛吧,小岛让我来经营,赚钱和你对半分。但不能向上级部队领导汇报这件事。”“不干净的钱坚决不要!”王继才迅速报告上级。多年来,夫妻俩先后报告过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违法事件线索。王继才的家庭并不宽裕,儿子考上大学的学费还是向别人借的,他也有机会外出打工去挣钱。连他儿子都说:“我爸能吃苦,出去打工一定不比别人差。”但是,在守岛的责任和赚钱的机会面前,王继才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观后感守岛"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