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4.04.27

最新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大部份人会以此为契机写一份总结提升自我。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机构改革工作总结”,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1)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事局的全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全街道上下紧张有序的工作,已圆满地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下面,将街道机构改革工作总结以下:

一、基本情况

自县委、县政府下发了《XX县镇街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后,我街道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关机构改革,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认真反复的研究,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多征求意见,反复协商,结合我街道实际,拟定了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经批准后,我街道迅速进入角色,全面开展机构改革工作,全部程序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XX街道现有在编在职干部95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事业编制63人。根据上级要求,设置行政岗位50人,事业岗位45人。事业编制超编18人。

二、主要做法

街道机构改革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使改革工作与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改革领导小组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项改革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完善的方案,是搞好改革的关键。机构改革,是关系到全街道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自始至终把改革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机关稳定和改革中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领导小组成立后,就对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办法及街道机关人员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反复斟酌,按照上级规定,结合机关的实际情况,制定成熟的改革方案,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整、定岗方法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改革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随时研究,及时决策,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改革方案,并安排得紧凑而又稳妥,保证了改革按党工委的部署实施。

(二)充分宣传发动,做好思想工作,是搞好改革的基础。机构变化,人员缩编,进退去留,都牵涉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我们以稳定人心,保证机构改革顺利推行为出发点,及时开展了疏通思想,释疑解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进行战前动员。召开了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就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遵循的方针原则、实施方案步骤进行了传达,引导大家认真对待改革,使大家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统一了思想。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对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按类别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特别是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了摸底分析,并采取交流谈心等形式,打消同志们的思想顾虑,引导大家以大局为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改革。三是做好思想工作。通过大小会议,对大家讲清了组织上进行机构改革的原则,避免了大的思想波动,绝大多数干部职工表现出了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的高尚情操。

(三)优化结构组合,转变政府职能,是搞好改革的目的。改进领导方法,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效率是改革的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我街道机构改革将党政工作机构设置为5个办公室(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事业机构设置为6个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经管统计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所、文化体育广播站)。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机关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职责范围和权限。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工作。目前,街道干部群众人心安定,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此次街道机构改革,按照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经过全体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精简了机关机构和人员编制。在这次机关机构改革中,我街道按照精简、统下,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上报机关机构和人员编制,并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数。通过机构改革,我街道变得更加精干高效。

(二)优化了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在改革中,我们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机构改革中明确了人员定岗办法,对中层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了具体地说明,使机关干部的文化层次得到了提高,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三)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改革动员大会之初,广大机关干部不仅积极响应党工委、办事处的号召,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而且从党工委、办事处的决心中认识到了这次改革是真改而不是假改,许多同志产生了危机感,激发了改革和竞争意识,工作作风发生明显转变,机关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都有明显的改观,各部门工作井井有条,保证了改革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我们这次街道机构改革成功的前提。街道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实际进行中,街道谁给我高度重视,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改革进展情况,切实地抓好总体部署和组织实施,保证了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落实任务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推动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改革任务和配套政策的落实。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指导,搞好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改革有序稳步推进。

(二)群众拥护是我们这次街道机构改革成功的基础。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群众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在这次机构改革工作中,由于我们宣传发动、思想解释等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机关干部,对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得比较到位,政策理解得比较透彻,思想观念转变得比彻底,因此都能够坦然面对、积极参与改革。

(三)职能转变是我们这次街道机构改革成功的关键。目前我们的基本职能定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强调加强三个方面:一是贯彻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点为产业发展经济创造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严格落实上级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三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点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推动村民自治,实施社会福利,维护社会治安,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段深化的工作。这次机构改革中一些做法,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我街道将借这次机构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为建立和完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打下基础。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2)

大党建模块运行机制

一、基层党建工作定期研判机制

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成员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复盘上周工作,明确本周工作任务;

基层党建工作例会,由组织委员牵头,召集党建工作办公室人员、社区副书记,交流、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根据实际情况可随时召开。

党建工作月度研判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召集党委成员,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专题会。会前由街道组织委员明确议题,提前发各党委委员酝酿。

二、党建项目推进机制

将党建工作量化为具体项目,明确项目目标、责任人和时间节点,逐项推进各项党建工作。

1、项目申报:明确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领办2个书记党

建项目,相应的街道联系班子参与指导。项目申报时间集中在每年1月份。

2、项目审核:第一轮由街道组织委员召集各社区党组织书

记、副书记召开项目讨论会;第二轮由街道党工委召集大党建模块相应组成人员讨论项目可行性;第三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召集班子成员,逐个讨论、确定当年的党建项目。

3、项目实施:各社区书记领办各自的2个项目,联系班子

负责把关,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项目进展跟进。

4、经费保障:每年拨付每个社区15万元党组织服务群众专

项经费,党建工作项目经费可从该项经费支出。    

三、“红色物业联盟”工作机制

突出“党建统领一根红线”,进一步打通红色脉络,致力于“红色物业联盟”作用发挥,总结形成以“红色体系构建”“红色业委会运行”“红色物业服务选聘监管”和“红色网格力量作用发挥”“四位一体”标准化体系,定期总结工作中的方法、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

突出用好“党建+”模式,深入实施“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全力构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各类社会组织”的“红色物业联盟”。压实网格责任,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畅通各类主体间沟通联系渠道,串联整合基层党组织、党员等力量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格局。总结形成了以“红色体系构建”“红色业委会运行”“红色物业服务选聘监管”和“红色网格力量作用发挥”“四位一体”标准化体系,定期总结工作中的方法、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的意见,在不断完善中改进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治理,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病”。

四、“周二无会日”“四个一”工作机制

以“周二无会日”为抓手,对组团联社工作及联社成员、红手印志愿者提出“四个一”工作要求,即一月一例会、一员一档案、一组一网格、一日一主题。

 一月一例会:确定“一月一例会、一周一碰头”工作机制。每月首个周二为“月例会日”,组织组团联社(村)成员召开工作例会,查找服务不足,改进服务方式,安排本月“无会日”重点工作,下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在推进工作任务下沉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责任明确、运转有序、落实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一员一档案:组团成员及“红手印”志愿者人手一份“服务清单”,团长每月对“服务清单”进行整理和检查:每周二是否都参加了组团活动?是否执行组团服务清单?服务清单是否及时更新?清单内服务开展进度如何,有何成效?“一员一档”让组团服务有了“抓手”,也让“周二无会日”更加规范和有序。

一组一网格:积极打造“一组一网一阵地”服务模式,将组团联社成员和机关志愿者分组至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制定服务清单,解决当前组团联社在服务上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弊端,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科学化水平,实施团长负责制,切实激发服务团队“以格为家”的服务意识。

一日一主题:为更好地落实“周二无会日”制度,充分发挥组团服务基层的作用,每周二前夕,各社区根据区、街道的主题活动,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组团主题,制定“自选动作”,做到“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箭齐发。

大协调模块运行机制

一、定期分析研判机制

由模块牵头领导组织召开,定期对街道各项考核指标及阶段性工作推进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工作计划,形成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主体。

二、月度重点工作督查制度

月初制定月度重点督查清单,月中不定期开展督办并对工作滞后事项下达工作督办单,月末公示督办工作进展情况并做点评。

三、“十条军规”正、反面典型通报机制

定期对全街道落实“十条军规”的正、反面典型进行总结评选通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

对重点工作推进快,完成质量高的干部或事迹列入正面典型,通报表扬;对重点工作推进慢、完成质量差的干部或事迹列入反面典型进行通报批评,并与年底考核挂钩,正面激励,反向倒逼。

四、重点工作承接交办机制

通过公文交换等各类渠道承接、收集上级各部门重点工作信息,制作重点工作交办单并经本模块牵头领导审核后交办相关模块负责人,在规定期限内,由模块负责人上报牵头领导后,将交办工作完成情况上报综合督考办审核汇总。对无客观原因延迟完成重点工作以及出现的重大问题,由综合督考办进行督办并督促整改。

大治理模块运行机制

一、信访维稳联席会议制度

每周定期研究信访维稳工作,交流上周工作,研究明确本周任务,重点跟踪和督办未办结案件,落实责任分工,月底对信访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形成评价报告。

由模块牵头领导组织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参与,交流汇报信访维稳工作,研判辖区信访维稳形势,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重点跟踪和督办未办结案件,落实责任分工,月底对信访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形成评价报告。

二、网格治理工作机制

采用“五色三类”“网格公约”“信访网格代理信调联动”等治理机制,深跟网格,实现源头治理。

网格户情“五色三类”工作机制。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以五色工作法加以管理(①红色代表“重点对象”,重点时节、敏感时期需重点关注;②黄色代表“出租房”,平时加强巡查并主动与辖区中介对接及时更新出租房信息;③绿色代表“残疾”,要经常关心、帮扶;④蓝色代表“空巢、独居”,平时要多走访随访;⑤白色代表“常态”引领、服务为主)。同时,将出租房分为ABC“三类”进行动态管理(三类”即根据出租屋内暂住人员的情况、房东的配合程度及周边整体治安状况,将出租房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群租、短租重点户,每周巡查不少于一次;“B”类为整治重点区域关注户,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C”类为家庭户、租期2年以上的租户,每半年巡查不少于2次)。做到房对应人、人对应档,档内有详情、类别一目了然。

三、小区自治议事机制

充分运用“红色议事会”“六步议事法”“草堂论理”等工作机制,激发小区自治活力。

六步议事法:

1、多种渠道“提议题”: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做好登记和问题的分类汇总,将涉及辖区内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协商范畴,确保收集的议题贴近群众、更接地气。

2、多方恳谈“出主意”:针对梳理出的议题,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由1+n成员(业委会、业监会代表、网格员+红手印志愿者、居民骨干、相关利害关系人、专业指导团队等)一起参与民主恳谈会,围绕基本共识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建议。

3、红色议事“拟方案”:根据恳谈会给出的初步建议,召开红色议事会,协商讨论,采用民主集中制,拟定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4、形成共识“定公约”:根据议题召开楼道议事、网格议事、红色议事,以事论事达成共识,行为约束形成公约。

5、居民点头“说了算”:将相关材料进行张榜公开或表决、业主签字按红手印广泛征求业主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表决通过后实施。

6、群众监督“抓落实”:按照“谁负责、谁执行”“谁受益、谁监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由业主、选聘的楼道红管家、网格支部的党员、业监会成员、网格员抓好议事会决议的落实。及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并做好备案、归档。

四、积案化解领导包案机制

对成因复杂、时间久、涉及面广的“骨头案”“钉子案”或疑难信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并由街道班子包案。

由主要领导牵头,班子领导带头包案化解,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定期研究,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对成因复杂、时间久、涉及面广的重大疑难信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包案领导对积案化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部署、协调、推动、督办,一抓到底,直至积案息访。

五、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机制

1.首接首办。首次接访领导牵头协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信访事项落实到相关负责单位,并全程参与督办反馈落实,直至“案结事了”;    2.分级分类。根据反映诉求,按照受理、调查、回复和反馈的工作制度,分级分类办理;    3.教育疏导。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和教育疏导相结合,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办事服务的全过程,引导来访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规范信访行为;    4.智慧联动。贯穿于信息采集、流转、处置、督办等流程,协调街道本级、相关单位、社区(村)、网格的四级扁平化线上和线下联动处理;    5.调解听证。将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引入信访调解听证,建立听证终结制度,推进信访事项依法终结;    6.信访代办服务机制。将信访代办功能植入网格、融入“四平台”、引入第三方,代办员受理的信访事项通过平台上报,由网格长进行初筛,一般性事件可在网格内自行办结;一些网格难以处理的事情则再上报至街道“四个平台”指挥中心,由中心根据事情属性给出交办意见,并转至街道信访超市或司法所、兰花热线等第三方进行处置;少数街道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将报送至上级部门寻求协调帮助,最终形成信访事项的处置闭环,逐步形成从线上到线下的“有事您张嘴,办事我跑腿”的工作新格局;    

7.满意度测评。对纳入满意度评价范围的信访事项,及时公开处理过程和办理结果,主动接受群众满意度评价。    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预警。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特点,牵头协调加强日常监测和重点排查,并在月度例会上上报预测分析结果及时预警;    2.信息报送。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接到突发事件后,经初步核实后应在事发30分钟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给牵头领导;    3.预警发布。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按照分类级别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调整和结束预警;    4.预防预警行动。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后,按照预警级别程序立即启动相应预案,防止事态扩大;    5.应急处置。基本应急处置,第一时间到达的单位或负责人应先期处置,立即拨打相应电话后并上报给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处理;扩大应急处置,对涉及非本辖区或多单位的,应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增员队伍等处理;    6.其他应急结束和后期处理工作。

大执法模块运行机制

一、重点专项执法工作会商机制

定期对重大执法事项进行研究部署,制定执法计划,明确责任分工,抓好组织实施。

 1.研判分析成员

季度研判由党工委书记牵头、月度研判及应急研判由分管副书记牵头,其他成员为:

各派驻单位、街道站所办负责人及综合信息指挥室人员。

2.研判分析时间

一周一碰头、一月一汇总、一季一研判,特殊情况及时研判。

 3.研判分析内容

主要分析研判辖区社情、民情动态,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安排重要工作。每周碰头交流发现的问题,月度汇总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季度重点研判分析每月汇总发现的疑难及共性问题。

 4.研判分析解决问题

解决每季度街道辖区涉及的民生问题、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总结各单位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及街道管理好的意见建议,研判结果以报告形式上报。

二、联合执法机制

统筹街道和派驻机构执法力量,以街道名义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1.联合执法成员

由分管副书记牵头,其他成员为:荷花综合执法大队、荷花市场监管所、荷花派出所、各派驻单位、社会治理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红色物业联盟体系提升专班、文明城市创建专班及综合信息指挥室人员。    

 2.联合执法时间

每周二早上8点联合执法,开展一周一集中,一周一整治。“1+3+n”联合执法长期运行(“l”指1名街道班子,“3”指3个派驻单位,“n”指“n”支志愿者队伍)。

 3.联合执法内容

每周二集中整治街道辖区内马路菜场、占道经营及小区环境秩序“十乱”问题等行为。联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所、资规站等单位开展大整治,把相关业务、执法等功能前移;志愿者队伍负责重点时期的文明劝导、卫生巡查等服务保障工作。

 4.联合执法解决问题

解决原先单一执法难问题,通过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执法原则,开展高质量、高密度联合执法,解决辖区环境卫生、停车秩序、占道经营、“十乱”、餐饮及“五小”行业等重难点问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应急联动机制

1.应急联动成员

国家及省级行动由党工委书记牵头,市、区行动由分管副书记牵头,其他成员为:各派驻单位、街道站所办负责人及综合信息指挥室人员。

 2.应急联动时间

按照重大行动文件时间提前部署或立即部署。

3.应急联动内容

根据重大行动时间及特点按轻重缓急分别启动三级、二级及一级应急预案。

4.应急联动解决问题

解决街道辖区内各类突击性迎检、暗访或其他重大事项工作,确保重大行动工作部署万无一失。

大经济模块运行机制

一、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由牵头领导组织召开,定期研究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围绕项目建设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机制

聘用安全生产第三方,结合组团联社服务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的专业性、时效性。建立对社区考核机制,作为评选平安社区的考核依据。

大服务模块运行机制

一、“1+1“简化办事流程制度

例会+承诺制。一周一例会。每周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例会,以会代训。根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完善服务。

热线+“格格”跑腿。开通24小时代办热线,实行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机制。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上每周一、三、五集中代办。制订规范的代办服务流程,建立建全代办服务制度、代办服务考核机制等;社区“格格代办员”核实资料代跑,做到居民办事“不出社区”。居民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网络或电话申请,也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申请,由“格格代办员”认领代办并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居民政府办事“零跑腿”。

二、“无差别受理”工作机制

1.事项“无差别受理”。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推进区级部门下放事项进驻街道,全面归并整合受理职能,将所有事项办事材料收取、受理初核、证照发放等受理职能交由综合窗口承担。由综合窗口在前台综合受理,审批部门后台集成办理,综合窗口统一出件,实现所有事项前台“无差别受理”。

2.系统“无差别受理”。入驻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事项全部实行一窗受理平台统一受理。

3.人员“无差别受理”。 按照人性化、智能化、整体化的要求,设置等候区、饮水区、电子查阅区、APP扫码区,前移引导台,规范引导服务区。设置“无差别受理”窗口2个,“咨询出件”窗口2个。调配“无差别受理”窗口固定工作人员A岗3人,B岗3人,咨询出件2人,后台集成5人。定制办公桌椅,统一服装,制作融入衢州有礼无素的岗位牌等。

4.地域“无差别受理”。厘清所有“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办理系统,以高频事项为切入点,梳理出一批可全城通办的事项,通过先行先试,逐步实现办理事项跨地域“无差别受理”。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机构改革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政府部门的结构和职能,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本文将以“机构改革工作总结”为题,就我所参与的机构改革工作进行详细、具体且生动的总结。

首先,针对我参与的机构改革工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在计划制定阶段,我们充分了解了机构内部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并开展了调研和座谈会,听取了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强调调整后的机构需要具备的功能和职能,并充分考虑了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困难。

其次,在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各个部门的作用,并加强了协作与配合。我们通过成立改革工作小组,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沟通与协商,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通过共同努力,推动了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此外,为了确保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注重推进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注重思考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我们通过减少冗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等方式,加快了机构改革的进程。同时,我们还注重改革的稳定性,通过慎重和审慎的态度,确保改革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机构改革工作的总结阶段,我们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反馈,并将其纳入总结报告中。通过分析和比较改革前后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机构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了今后改革工作的建议和方向。

总而言之,机构改革工作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加强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并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估,可以确保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和改进,机构改革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和持久的成效。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4)

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党政机构改革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级党政机构相继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下面将就党政机构改革工作进行总结。

一、改革目标

党政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党和政府工作的有机衔接,大力推进中心工作,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具体包括:

1. 改革政体制,建立更加科学、高效、顺畅的决策机制;

2. 优化行政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推进领导班子的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4. 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时期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二、改革举措

为了实现上述改革目标,各级党政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合并机构,减少行政层级,优化机构设置,推行职能转变;

2. 引进市场化、专业化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 推行领导干部轮岗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经验;

4. 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内部协作和外部联动。

三、改革成效

各级党政机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1. 改革机制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决策层面的效率和科学性,促进了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速度和质量。

2. 改革机构方面,优化了行政体系,保证了行政机构关注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3. 领导干部方面,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了一支优秀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为实现国家战略提供保障。

4. 服务能力方面,建立了一支服务意识强、执行能力高的行政服务队伍,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四、存在问题

虽然党政机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某些行政机构体制改革未能完全实现职能转移,导致职责重叠、工作不均衡。

2. 在人才引进和干部轮岗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善。

3. 沟通协调机制尚需进一步加强,以实现各级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

五、展望未来

未来,党政机构改革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具体包括:

1. 深入推进政府机构职能转移和职责落实,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约束制度;

2. 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促进人才引进和固化,实现领导班子的组织和工作稳定;

3. 继续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增强工作合力,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党政机构改革是历经长期实践和探索的结果。它的成功实现,不仅有助于优化行政体系和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发展与长治久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努力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5)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气象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认真组织,全力完成市创城办督察组交办的工作任务,现将市气象局截止7月8日以来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成立市气象局创城领导小组,强化领导不断深入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时刻绷紧创建工作这根弦,精心准备,切实把创建工作摆上创城重要位置,市气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张泽鹏亲自抓,负总责,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人员,按分工划片落实具体责任制,各负其责,做到按创建各阶段有汇报,有图片、有检查、有部署,扎扎实实推进创建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主流舆论引导

为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增强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全局的参与率,市气象局按各阶段分别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志愿者和群众再动员再部署会议,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每位党员志愿者职工起表率作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抓起,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和发动身边人参与创建活动。

注重营造创建宣传氛围,在包保小区楼道设置公告栏和宣传栏,悬挂宣传创城标语,在小区显要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城宣传板,向沿街商家和居民分发创建“倡议书”、创建手册等宣传品。

三、让群众受益,创建才有活力和动力

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围绕群众需求搞创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把改善小区人居生活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该小区基础设施较差,属于典型的脏乱差小区。为取得小区居民群众的认可与大力支持,发动居民积极性,我局挨家挨户敲门向居民宣传创城政策,讲解做文明市民的好处,粉刷楼道,清洗楼梯,清理楼道杂物,为居民解决垃圾、小广告困扰之苦,对屡禁不止的贴广告商家打电话或上门提醒,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创建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好处。局领导与社区干部无数次冒着烈日酷暑奔波于环境卫生治理问题协商,在局领导努力下终于解决卫生环境治理问题,顺利实现了小区住宅楼环境卫生改造工作,为小区居民办实事,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对照创建标准,狠抓整治脏乱差弃问题

小区位于市中心地段,毗邻棚户区,私搭乱建违建较多,小区又没有物业管理给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我局一开始就明确了创城任务,完成了大街阶段性任务——路口至大路临街建筑外立面以外,向胡同和巷路内延伸20米。小区任务——小区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乱搭建、乱张贴、乱涂改,垃圾箱周围整洁、无积存垃圾,绿化带整洁有序、无悬挂物,下水道通畅无外溢,单元门、公用栏杆无明显积尘和蜘蛛网,墙体、车棚、栅栏无破损,车辆停放有序,毒饵盒搭建符合标准、无鼠迹。

我局组织全局志愿者,大力整治老大难的棚户区周边,小区住户多是外来人员,原业主几乎没有几户,以租户居多,局领导下决心根治脏乱并配合城管予以清理社区,并组织志愿服务队经常巡查,发现回潮立即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来存在的问题。

市气象局本着对我市创建全文明城市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创建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创建标准尚存在差距,今后要持续重视创建工作,克服满足麻痹思想,查漏补缺巩固成果,用实际行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6)

桂花园乡机构改革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洪江区工委、洪江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洪区办发[2009]12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桂花园乡认真组织实施了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结构和人员编制。通过公布职位、公开报名、公布名单、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查等程序进行竞争上岗,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

桂花园乡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耕地面积550公顷,是洪江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情况最复杂的乡。因此在机构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也较多。我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工作。我乡专门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桂花园乡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设办公室。二是把握重点,加快推进乡政府职能转变,乡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座谈会、动员大会等,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按照区工委、区管委下发的改革方案要求,谨慎操作,保证了机构改革工作的规范运行。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乡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宣传到位,人人知晓。

二、内设机构基本情况

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以后,我乡迅速行动,严格按照区工委、区管委下发的机构改革方案,对原有的行政事业机构进行了整合,按照方案的要求,综合设置了1个党政工作机构,即:党政办公室。乡所属事业单位设立5个服务中心,即:农业服务中心、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林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综治维稳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我乡设置的行政事业机构已经全部整合完成并运行,并对其它机构和加挂的牌子进行了全面清理。

三、人员配置到位

改革完成后,我乡共核定行政编制X人,其中领导职数7名。事业编制共有X人,工勤人员X人,其中农村服务中心X人,规划建设服务中心X人,林业服务中心X人,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X人,综治维稳中心X人。

我乡行政事业机构统一设置后,根据原来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站所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将工作人员区分行政和事业,经公示并报区编办审查备案后,所有在编人员已经按新机构统一配置到位,并按新机构花名册健全完善了实名制管理,对违反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私自借调人员、聘用人员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了全面清理清退。对中层干部进行了竞争上岗,配备到位。

四、基层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何建立服务型乡政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对内(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外(全乡)加大服务。二是要健全制度,争创高效型机关。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公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各部门重点规范岗位责任、上下班纪律。三是要强化服务,争创务实型机关。增强效率观念,每名干部要做到“能办的事尽快办、大小事情认真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难办的事情想法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做到“一张凳请坐,一杯水暖人,一句话甜心”。主动深入到村社,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我们一定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局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县镇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县镇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卫计部门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质监局机构改革期间工作汇报(共3篇)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7)

一、机构改革基本情况

3月底完成县依法治县办、县法制办、县司法局机构改革重组工作,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委依法治县办)设在县司法局,重组后的司法设8个内设股室、2个下属事业单位、17个司法所派出机构,相比重组前增加2个内设股室。重组后核定政法专编39名,无增加行政编制,重组后司法局相比原司法局和法制办编制总数数减少3个,县依法治县办无编制,现目前超编2人运行。原领导职数为1正2副,重组后2正2副。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少、任务繁重。县司法局编制政法编制39名满编运行(其中司法所22名,局机关17名),改非干部4名,抽调4名(何富民、尚国兵、黎泽平、高建花),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3名,下属事业单位2个(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编制5名,实际在编3人。

(二)专业人才紧缺。重组后司法局编制无增加,只专隶原县法制办2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名任党组书记),增加4个内设股室,其中合法性审查股、行政复议与应诉股、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三个股室工作只能由1名原县法制办工作人员承担,抽调1名司法所同志暂时负责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具体工作。律师和公证人员也存在紧缺、稳定性差问题。

三、建议

(一)依法治县工作是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需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故建议增加事业编制专职负责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二)鼓励引进创新型、高端律师人才,着力解决律师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一批辅助人员,协助参与司法行政工作。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8)

一、对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调整落实执行情况

(一)调整后内设股室配置情况

《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XX县司法局机构编制的通知》(石办秘[20xx]39号)文件于20xx年3月28日下发到我局,标志我局机构改革事宜已基本结束。根据文件精神,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的政府法制工作相关职责已划入县司法局。调整后,我局有9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秘书股、办公室、普法与依法治理股、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法律援助中心、社会矫正管理局(社会矫正执法大队)、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合法性审查股)、行政复议与应诉股;我局局机关政法专项编制14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政治处主任1名(副科级)。对于更名的的3个股室和新增加的2个股室工作人员已配备到位,并顺利开展工作。其中行政复议与应诉股人员还没有到位。

(二)标牌、印章及档案管理情况

调整后内设股室标牌已全部悬挂。新启用了“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两枚印章。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相关档案已移交县司法局,由专人保管。

(二)人员安置情况

机构改革后,我局全局编制没有增加,人员没有增加,没有发生干部转隶后的工作安置、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情况。

(三)机构改革涉及财务资产调整的情况

机构改革后,我局没有发生资产清查、划转、移交、经费调整情况。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机构改革后,我局更加突出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调整后的局机关干部结构更趋合理,局机关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能够按照机构改革任职和岗位调整部署,迅速进入角色抓好各项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学习,尽快进入角色。要将增强学习本领放在第一位,迅速适应岗位职责变动的需求,因此学习是当下最紧要的一项任务。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把工作开展好。二是奋发有为,努力拼搏争先。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岗位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力争实现争先进位。三是严守规矩,保持清正廉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细则,落实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遵守纪律规定,着力锻造政治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9)

19122020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经验做法成效亮点去年,x市x村395名村民每人从村集体领取了1万余元分红,比往年提高了30多倍。这一切都归功于该村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成为股东,多了一份财产性收入。

据悉,x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集体拿到了村建公寓3年的租金855万元,一次性向村民发放了400万元红包。

2018年,x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目前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完成成员资格界定、资产量化5218个村(组),完成选举建立“三会”5216个村(组),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5215个村(组),占比均为99.7%,在非整市推进市中排名全省第一,今年9月底前将基本完成这项改革。

一、摸清家底,共分同享本村有多少亩地?使用情况怎样?收益有多少?……这对很多村民来说是笔“糊涂账”,村民更不可能从中受益。而厘清这些,也成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清产核资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清查核定各村集体资产,厘清资产归属、权属关系以便有效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后,x村成立了5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另外,8个生产小组分别由相关村民推选出4人参与清产核资。他们按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建立台账等规定步骤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最终,该村确定集体资产增加640万元。由于程序公正,过程透明,对这一核资结果,全村没有一个人有异议。

摸清村集体家底,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2013年初,x以试点形式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小组,各小组明确职责。另外,印发相关指导文件,全面核查村集体森林等资源性资产、村办企业等经营性资产和用于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应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5233个村(组),均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通过对全市5233个村(组)开展清查,共有农用土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集体土地1771.82万亩;

清查核实资产总额171.33亿元,比原来账面数额增加48.76%,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35.7亿元,增加78.23%;

非经营性资产135.63亿元,增加42.56%。

二、确权到人,长久不变2018年底,x社区全面完成人口清查和清产核资,并通过“基本股+劳动股+计生股”等方式,为2485名村民配置股份。x拿到股权证后满脸笑容,“股份还能传给儿孙,不管人到了哪儿,按股分红永不变!”“确权到人、发证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转,长久不变、静态管理。”x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为了确保公平、公正,x采取“一统、二分、三确认”模式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中,“一统”是对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有密切关系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进行全面统计;

“二分”就是对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按照户籍、生产生活关系、人员身份等予以详细分类;

“三确认”就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按照“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规依民”原则确认成员。

“资金变股金,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坚持身份确认与股权量化、建章立制与设置机构、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与壮大集体经济3个同步推进,全市相关村(组)集体资产从共同共有变为按份共有;

村民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其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得到进一步落实。

三、登记赋码,“三农”受益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不能注册登记、没有法人资格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将“蛋糕”做得更大,让村民收入更多,是此次改革的最终目标。

x村拿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有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后,成为法人,对外出租集体机器、厂房,年增收50余万元;

x村,去年7月获得了资质,10月就将村里大部分土地流转给一家公司发展种植养殖,一亩地给村民800元地租,村民在公司打工一个月还能挣3000元;

x合作社利用闲置资金,收购了1栋商务楼,资金变资产,年增收500多万元。

x市把分类推进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重要抓手,总结出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资产量化、成员界定、股权配置、制订章程、设置机构、完善制度、登记赋码等“十步工作法”,编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文件汇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知识120问》《农村干部培训教材》4.3万册,举办相关培训班425期,并对各县(市、区)的改革工作建立定期报告、专项督查制度。

该市将组织开展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十县百村”试点,探索开展承包地托管、宅基地盘活、机动地规模流转等。同时,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统一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篇10)

炎陵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总结

炎陵县编办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编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认真落实《炎陵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圆满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现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后部门总体设置情况

改革后,炎陵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21个(县监察局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炎陵县政府独立的行政执法机构1个(不计入政府工作部门个数),未突破规定的工作部门限额。根据工作部门设置情况和县政府全面履行职责的工作需要,进一步调整理顺了县政府的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首先,深入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制定方案。20xx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关于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下来后,编办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实。为摸清现状,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到县政府的工作部门以及政府直属事业40多个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就机构设置、职能调整、领导职数等内容,充分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为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获取了第

1一手的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我县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炎陵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报市委、市政府批复,于9月份下发。

其次,准确把握政策,认真制定“三定”规定。根据省市关于制定“三定”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政府工作部门的实际情况,在“三定”制定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部门工作职责法定原则。我们按照责任明确、上下衔接、有利工作的要求,确定部门职责。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真正做到权责一致。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内设机构精简统一的原则。严格控制部门内设机构个数,要求各工作部门内设科室与省、市级的内设机构要上下衔接,但不搞一一对应,重点把握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责,科学设置内设机构,职能增加的部门内设科室可考虑适当增加1-2个科室来承担。对于职能减少的、职能分工过细、业务单一的通过减少科室或合并加挂牌子的方式解决,切实达到精简效能的目的。三是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从严控制的原则。按照核定编制与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匹配的要求,科学确定部门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对于职能调整和撤并的部门,原则上实行编制随职能走、人员随编制走。领导职数严格按照市编办《关于炎陵县政府工作机构领导职数的批复》(株编办

[20xx]243号)规定确定。

第三,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改革。一是加强领导。为保

证机构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改革中,县里的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改革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具体问题,为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广泛宣传。工作中我们注意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干部都能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从而统一思想,自觉参与到此次改革中来。三是加强协调配合。为确保工作有序进行,首先,我们各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并及时与单位的“一把手”进行全面沟通,收集了各部门的“三定”草案。接着,编办根据《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和我县的实际情况,对各单位的草案进行初步审核,确保“三定”更加科学规范。然后,以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的“三定”为大框架,按照“上下一致,职责相匹”的原则进行再次修改后提交给分管副县长征求意见。最后,把部门领导、编办、分管副县长通过后的“三定”提交编委会审定。“三定”规定下发后,及时要求各单位按照三定规定做好职能调整,更换牌子等工作。

三、攻克难点,改革工作稳妥推进

我县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坚持编制精简、领导职数不超任务不动摇。各个工作部门按照“三定”规定,严格执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落实,不存在随意增设内设机构,加挂牌子,提高机构规

格,超编进人和超配领导职数的情况;严格按照湘发

[20xx]18号文件精神,规范领导干部“实改非”、部门领导党政分设的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了耐心细致稳妥、有序推进。例如组织部门在干部调整时,配合机构改革实施,积极探索与推行党政“一肩挑”政策,目前我县的民政局、县发展与改革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等已落实了局长、书记一肩挑。并按照人随职责走,编制随人走,整体合并或并入另一单位的,编制和人员整体划转,然后按有增有减的办法重新核定编制的原则,使改革工作顺利、稳妥、有序推进。

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体现在突出探索大部门体制、突出转化职能这个核心,突出强化部门职任。通过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推进大部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机构本身的能力和效率;通过强化责任,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不断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明确和强化责任的途径及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加深了对认真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和备案制度的认识,从面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炎陵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xx-7-4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总结报告



**镇事业单位改革总结报告
县委、县政府:
我们**镇在全面实施乡镇机构改革中,为推动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干部职工心理承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克服困难,积极探索,认真推行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截止到2005年3月25日,我镇 家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了聘用制,2xxxx乡镇事业单位职工竟聘上岗并与本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顺利完成了单位、人事改革的任务。现就我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总结报告。
一、主要做法
在推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我们本着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积极稳妥的工作思路,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政事、事企分开的原则;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人员坚持分流因地制宜,广开渠道思想疏导核政策引导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实践,不断总结完善,保证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平稳推行。
1加强领导,保证事业改革顺利进行。为确保本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曹喜元同志为主的事,党政领导为组员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经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拿出**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为全镇铺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基础。 2、抓住机遇,推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截止2004年年底,我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前,由于我镇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用人的标准,使全镇各站所人员编制控制在1998年县编委核编时的 0xxxx,0xxxx单位。这也就为**事业单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年到现在为止通过调整部局、精简机构和人员,优化组织结构,对职能弱化、经济和社会效益低下的事业单位予以撤消,对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七站八所”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大力精简事业单位机构,按照“减人、减事、减支”的原则,按县编委的要求重新核定了我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通过改革,事业单位由改革前的平均1xxxx左右减少到xxxx,全镇共减少xxxx单位,人员由0xxxx精简到0xxxx。
3、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推行干部竞聘上岗。多年来对这件事说的多,做得少,更没有经验。为了把事业改革推行好,我镇按照县人事局改革指导意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先组织全体事业干部竞争上岗。我镇事业单位人员精简率在3xxxx左右,因此人员竞争上岗十分激烈。在组织竞争上岗过程中我镇都严格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文化考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程序进行。做到公开、公正,上岗合理,下岗服气;第二步对竞争上岗胜出人员实行聘用制。在我镇事业单位人员聘用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省、市、县的改革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竞争的办法和细则,对竞聘程序、竞聘合同、岗位职责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4、强化监督,实际阳光操作。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竞岗、聘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了四严五公的原则,即严格程序、严格条件、严格纪律、严格政策,公开、公正、公平、公论、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在竞岗、聘用过程中,一方面请镇纪检人员、镇人大代表、全体机关干部对竞聘人员的考试考核、民主测评、决定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另一方面,坚持公示制度,竞聘人员的名单向社会公示;考试考核的情况向社会公示;民主测评情况向社会公示;拟聘人员及岗位职责向社会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
5、坚持无情分流,有情操作。由于我镇事业单位未聘人员较多,安置难度大,从本镇实际情况出发,对未聘人员坚持无情分流,有情操作,探索了多渠道、多途径安置乡镇事业单位示聘人员的办法。对符合退休条件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未聘或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人员,从事经营性活动享受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有关减免税金和行政性收费等优惠扶持政策,有关政策按《关于贯彻落实下岗企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辽政办发[2003]12号)精神办理;对从事开发荒山、荒水、荒地、荒滩,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3 年内免征农业税;对领办、创办企业和经济褓的享受国家和省关于新办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聘后的选聘合同制干部,由政府与其办理解聘手续,按辽人发[2000]18号文件规定,落实待遇对辞职人员。目前全镇申请退休xxxx,分流安置乡镇事业单位未聘人员 人,没有出现严重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从而保障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平稳实施。
二、主要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一个星期的超作,我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基本结束。归纳起来,我镇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将给干部职工带来6种新的变化。
1、减人增效。乡镇站所合并,改变了过去7站8所的老局面,改变过去有职无人,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局面。同时财政减少人员开资,也减轻了负担。同时多个单位业务将同时由xxxx或几人担任。这样人的积极性也被极大调动起来,增加了工作量也提高了效率。
2、转变职能。农口站的合并,也使过去农村事业单位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由经营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使经营与行政指导脱钩,职能变为单纯的涉农服务职能。
3、转变思想观念。乡镇事业单位实行改革后,经过竞聘上岗的单位职工从过去传统观念的“单位人”变为新型的“社会人”,从过去的“要我学,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干”,制度改变,观念更新。在全镇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已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共识,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将发生新的变化。
4、创新用人机制。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建立,以及公开考试择优聘用、竞争上岗、民主测评等用人制度的实行,彻底改变了旧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加快了事业单位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转变,由“固定人”向“合同人”转变,职工对单位的依赖关系被打破,工作和职务的终身制被打破,聘用制度的推行和完善,促使乡镇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不断竞争和持续激励的用人机制。
5、转变工作作风。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一次影响大,震动大,涉及面广的改革,一方面强烈冲击了“铁饭碗”和“官本位”意识,另一方面强化了上岗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全镇事业单位上岗人员通过竞聘上岗后,工作责任心一定会大大增强,工作作风必将明显转变,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深入下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忧排难。
6、促进乡镇民主政治建设。在推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过程中,各地充分实行民主,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组织竞岗和实行聘用工作中,我们将岗位设置、报考资格、竞聘条件和程序等,在乡镇公开栏内予以公布,考试、考核和整个竞岗、聘用过程在群众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对拟聘用的人员组织由各方面干部群众参加的民主测评,充分让干部群众参与,接受社会广泛监督。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镇民主在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加强。
总之,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在我镇各行业各部门逐步铺开,正向纵身发展,按照中央、省、市、县的要求在搞好这次农村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继续为下一步教育改革做好铺垫,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创事业单位改革的新局面。为全县做好试点做事业单位改革的排头兵。
中共++县**镇委员会
++县**镇人民政府
2006年3月 日

前郭县水利局水管站机构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前发[2005]26号)、全县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及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精神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们对全县乡镇水管站进行了机构改革。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指导组的亲临指导下,紧扣上级政策和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精简、效能、统一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水管站配套改革工作,历时1个月的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就乡镇水管站机构改革总结

一、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改革观。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工作。为此,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亲自挂帅,分管局长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一名副局长和纪检组长、工会主席、人事科长、水利科长、财务科长、水管中心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科,负责机构改革的日常工作。全局形成了上下一致、协调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为乡镇水管站机构改革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科学制订方案,积极稳妥推进。

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一场革命,需要破除旧的机制和制度,通过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经济任务,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改革观,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坚定不移地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到位,通过召开会议、学习文件、明确党政领导分工包联到各单位做工作等措施,宣传政策

,维护改革,保持稳定,做到以改革促当前工作,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稳定。同时,进一步扩大干部职工的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全程实行“阳光作业”,把政策交给干部职工,领导小组成员多次亲临乡镇进行现场办公,广泛宣传关于印发《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前发[2005]25号)等配套文件。通过学习动员,进一步统一了全县乡镇水管站人员思想,提高了对本次机构改革的认识。

二、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强化职能,优化组合、合理设置岗位。

为了搞好本次改革,我们精心制定了《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水利局乡镇水管站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详细说明了《乡镇水管站职位设置办法》、《水管站机构改革定岗定员工作实施办法》、《乡镇水管站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实施办法》和《乡镇水管站改革分流人员安置办法》,并得到了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具体改革的主要内容

㈠优化乡镇水管站布局。本着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原则,有利于加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根据人口和幅员面积等综合因素,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乡镇合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决定对新庙镇等3个乡镇水管站进行合并,全县25个乡镇水管站撤并为22个乡镇。具体撤并乡镇情况是:撤销新庙镇水管站,划归长山镇水管站,所在地设在长山镇;撤销穆家乡水管站,划归八郎镇水管站,所在地设在八郎镇;撤销重新乡水管站,划归蒙古艾里乡水管站,所在地设在重新乡。全县共设乡镇水管站22个。

㈡转变乡镇水管站职能。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政府工作任务的变化,围绕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社会进步的目标,乡镇水管站要按照“小站所、大服务”的现代政府运行模式,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站所。在职能转变过程中,乡镇水管站工作重点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股份合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支持和保护,切实做好涉及水利方面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

改革后的乡镇水管站是利用国有资产,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

,为农业、农村、农民无偿提供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所在乡镇的经济办公室,做好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工作。

㈢水管站编制核定。改革后,全县乡镇水管站核定事业编制为102名,精简人员15人。每个乡镇水管站设站长1名,全县共设水管员80名。具体编制核定

⒈特大乡镇。前郭尔罗斯镇7名、长山镇14名。

⒉大乡镇。八郎镇10名、蒙古艾里乡6名、王府站镇7名、乌兰图嘎镇5名、平凤乡7名、查干花镇4名、海勃日戈镇3名、吉拉吐乡5名、白依拉嘎乡4名。

⒊较大乡镇。哈拉毛都镇3名、乌兰塔拉乡2名、东三家子乡2名、浩特茫哈乡2名、乌兰敖都乡2名、额如乡3名、洪泉乡3名、长龙乡2名。

⒋一般乡镇。达里巴乡4名、宝甸乡4名、套浩太乡3名。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全面采取竞争上岗。

根据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单位职责任务、机构规格、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动态管理的原则设置岗位,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引入竞争机制,在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实行竞争上岗。原则上一岗一人,根据工作需要,允许一人兼任多岗,但不允许一岗多人。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员选拔到各自岗位上来。

在实际操作中,对竞争人员采取了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全员推荐、组织考察的方法先竞岗,再根据个人的能力素质合理分工。按综合排名、从高到低录够名额、取得上岗资格,现场计分测算、计票、唱票、确定个人所得取数和名次,体现了阳光操作。

㈠科学设置岗位,搞好竞争上岗

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动态管理的原则,我们坚持按需设岗,引入竞争机制,在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原则上一人一岗,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一人兼任多岗。在竞争上岗过程中,确定考试成绩占总分的40%,民主测评分数占总分数的40%,工龄分数占总分的15%,各级奖励占5%。按照报名和竞争情况,按照综合分数高低确定聘用人选。具体操作办法

⒈竞争上岗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与依法办事原则。打破改革前编制界限和职务,实行全员重新竞聘上岗。

⒉确定竞争上岗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竞争站长的基本条件: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以及必要的工作经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一定的专业知识;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工作勤奋,作风正派,群众威信高,身体健康;能够完成县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各项水利管理工作目标。近三年内曾被上级主管部门表彰的先进个人或年度考核为优秀的人员作为优先竞争站长的人选。

竞争水管员的基本条件: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水利专业知识和政策理论水平;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工作勤奋;年度考核在称职以上档次;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能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⒊具体竞争上岗的程序和办法

竞争上岗先竞争站长岗位,然后进行本所水管员岗位竞争,最后进行有空编的水管站的站员岗位竞争。在此环节,我们采取了以下程序进行:

⑴公布有关事项。公布竞争上岗的范围、岗位及职责,任职资格条件,有关待遇和其他有关政策。这里最主要的是根据县政府及人事部门精神,对原有编制占有情况及职务一律打乱,以此次评聘改革结果为准。

⑵实行公开报名。根据拟任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由本人填写竞争上岗自荐表。报名时,每个竞争者只能自荐一个岗位,可自荐原岗位,也可自荐其他岗位,不自荐者,视为放弃竞争资格,按待岗人员对待,原站长在参加站长岗位竞争落聘的,可按程序参加其他岗位竞争。

⑶进行资格审查。自愿报名结束后,领导小组将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对报名参加竞争人员进行资格审定。报名参加站长竞选人员由局党政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和资格审查,参加竞争的人数原则上要大于或等于公布的岗位数。报名参加其他岗位的由局改革领导小组进行考核和资格审查。对不具备岗位人选条件的自荐人员,劝其改荐其他岗位。

⑷组织考试。根据岗位要求,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考试范围:水利业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考试方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法。

⑸竞聘演说。1个职位由2人以上竞争的,参加竞争的人员要进行演说,要在限定的5分钟时间内,说清工作阅历、竞争优势、条件等。要形成简要的岗位竞争演说材料,内容包括竞争上岗的条件及胜任本岗位工作的措施等方面内容。

⑹民主测评。对参加竞聘的人员进行民主测评,同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民主测评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测评打分。参加民主测评人员和所占比例为:局相关领导及科室人员占本环节的50%,本站职工占本环节的50%。

⑺工龄计算。每年工龄为0.5分,此项最高计算到15分(计算到30年工龄)。

⑻奖励分数。水利系统内表彰加0.5分、县级加1分、市级加1.5分,省级以上加2分。此项加分最高计算到5分。

四、坚持有情操作、稳妥推进的原则,合理安置下岗分流人员。

五、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所取得的效果

㈠规范了机构设置。配合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将原25个水管站精简为22个,可更有效的配合乡镇政府做好农村水利工作。

㈡精简了人员编制。全县水管单位干部职工精简人员15名。通过民主测评、全员推荐和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实行竞岗分流,通过竞争上岗,采取提前离岗、待岗培训、鼓励其自主创业和对未聘人员推荐到人才市场的办法,精减事业编制15个。

㈢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按照因人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将职能职责细化分解到各个岗位,明确干部职工的职责和权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水管站的人权、物权、事权,改革、调整了与农村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压缩了机构编制,降低了行政成本,有利于建立公平效率的分配制度,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不顺的问题,有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有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目前,接受改革的干部职工思想情绪稳定,无群体上访和聚众闹事现象的发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卫生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XX市卫生局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路线图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围绕近期重点工作,用倒逼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现将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2011年7月10日前,已按标准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核定、上报和下达工作。

2011年7月25日前,已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督导,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011年8月26日前,已完成竞聘上岗和人员聘用工作和完成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工作。

2011年8月28日前,安置未聘人员已制定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已制定医改套改工资和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和激励分配方案,待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

2011年9月18日前,对未满编机构公开招聘人员,基本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9月20日前,全市基本完成各项基层综合改革任务。

全市基本完成各项基层综合改革任务主要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去年7月,我市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今年,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市建立了市领导挂钩联系镇(街道办)医改工作制度,由联系各镇(街道办)的市领导同时指导开展各基层卫生机构的医改工作。市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分工1名领导负责医改工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改革落实。针对医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市在市发改局成立医改办公室。为进一步加强医改办职能建设和机构建设,加强医改办的工作力量,市发改局、卫生局抽调4名专职人员在医改办上班,负责日常工作,市财政局、人社局、编委办、食药局确定1名联系人,协助做好医改办工作。

二、完善机制,保证投入。结合我市的实际和发展现状,在对涉及医改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市先后出台和制订了《XX市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XX市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细则(暂行)》、《XX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XX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方案》、《XX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XX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案》等文件,较好地指导了我市医改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为确保医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卫生局成立卫生财务结算中心,负责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会计业务的集中结算、核算,监督各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情况。同时,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医改各项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按确定的任务和进度将基本和重大公共服务经费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一)落实分配制度改革工作。7月26日,由市审计局、财政局、卫生局、人社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分两个小组开始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审计、清理检查津补贴、审查核对2008--2010年的财务收支结余情况。目前,已完成了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

(二)制定基层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我市卫(工作总结之家:;卫生资讯网:;卫生健康网:)生局已制定了对基层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各基层卫生机构都制订办法,并由各单位职代会讨论通过后上报卫生局审核,同时报人社、财政等部门备案后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方案、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三大方案已出台,人员编制方案经江门市批复并重新下达编制,重新下达11个乡镇卫生院人员67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9人,并列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按财政补助一类核拨。绩效工资方案也制定,确定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与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年人均水平相当。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已报批。8月12日由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启华带队的江门市医改督导组到我市调研督导,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情况作了充分的肯定。

(三)健全药品采购配送制度改革。由于制定采购方案、编制采购计划、招标采购等工作均由省采购中心牵头,配送商由地级市定,基层医疗机构只提出采购需求。目前,此项工作我市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时,已开展了药品库存清理工作。

(四)健全补偿机制改革。7月1日由市发改局、物价局、卫生局、社保局等部门召开相关会议,讨论调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将门诊挂号等10多项归并为一般诊疗费,初定收费标准10元,并按上级的文件贯彻。

(五)落实人员编制,推行竞聘上岗。我市卫生系统现有在职在编的干部职工1327人,在职未入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495人,其他109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干部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初级以下及无职称人员623人。本科学历的19人;大专学历的11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516人。

我市于今年7月份重新下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859名(其中卫生院67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9名),现有在职在编人员646人,仍空编213名。故此,为确保社会稳定,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的在职在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过渡,不存在未聘人员(在编人员)安置的问题。

市医改办、人社局、卫生局主要领导多次碰头和带领相关工作人员集中研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岗位设置说明书。成立人员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人员聘用、竞岗方案。8月19日在市医改办的牵头协调下,在东成卫生院举行XX市卫生系统基层医院岗位竞聘试点。8月22日在君堂卫生院举行XX市卫生系统基层医院岗位竞聘观摩会。会议和考场由市医改办、市卫生局、人社局等部门协办和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正、副职领导到场观摩,让各单位了解和学习竞聘程序和要求,推动全面开展贯彻落实竞岗聘用制度。至8月26日止,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完成人员竞聘上岗工作。

(六)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正常运转。为确保医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卫生局成立了卫生财务结算中心,负责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和资金管理和会计业务的集中结算、核算,监督各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情况。市财政局、卫生局组织基层医疗机构会计进行培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并开展新会计制度整理账目和过账的准备工作。卫生财务结算中心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开展工作,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财务软件安装和新会计制度过账,至9月20日止卫生财务结算中心已开始正常运作,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医改各项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四、当前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我市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一是上级缺乏改革的配套政策,遇到难题指导性少,压力大。特别是有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退休人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身份未能确认,难以办理退休工资;二是临时聘用人员安置难。由于相当部分人员低学历、低职称,若分流重新再就业将会有难度,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三是财政配套资金压力大,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后,市财政预算支出每年多2千万元,对我市捉襟见肘的财政来说压力非常大,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支持。

"机构改革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