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师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1.08

教师教学课件。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会使用到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我们的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或许你需要"教师教学课件"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师教学课件【篇1】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让学生理解“真美”和“真糟”两种评价方式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4、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的理解。

1、预习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小组学习、小组汇报,组内发现易错生字,加以强调。

3、组织朗读练习。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齐读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告诉大家,你都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1、学生默读1—1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默读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3、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4、班内交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5、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并铭记在心。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慈爱,一种是严爱。在平时生活中,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

同学们,生活的道路上常会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事,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学会平衡,就会与爱同行,扬帆远航!

(1)同学之间相互推荐有关亲情的文章进行阅读。

(2)自由组合,把1—14自然段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3)联系自己的实际,以“爱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教师教学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二、学情分析

黄山是自然名胜,可真正去过黄山的孩子不多,对于黄山松树的奇特,他们缺乏真切感受。因此在教学中要准备一些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松的姿态奇特,精神顽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抓特点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松树的奇特,学习松树顽强生长的精神,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名山。

四、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帮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黄山风光片断、黄山奇松图片、重点段落链接

七、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感

出示幻灯片(有关黄山的诗句或者是广告用语),谁知道空格里应该填上什么?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感受黄山,天下无山”

“一山,一境界”“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魅力,能让人赞不绝口呢?其实,黄山的魅力离不开这四绝(出示幻灯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其中一绝:黄山奇松(幻灯片)

二、出示目标,明确导向(请同学们默读一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抓特点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松树的奇特,学习松树顽强生长的精神,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的祖国名山。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师板书课题)

1、开口自由读课文一遍,遇到有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四、检测初学,理清脉络

1、出示幻灯片(词语),指名读(纠正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齐读。

2、出示词语含义,学生说出词语。

3、谁能用上这里面的一些词语并用这样的句式简单概括一下课文内容:《黄山奇松》先总写了(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然后具体叙述了(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最后概括写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幻灯出示要求)总分总结构是小学阅读课文常见的结构,我们的作文也常常使用这样的构段方式。

无论是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还是它千姿百态,它都离不开一个字“奇”,来齐读课题。

五、深入研读,体会奇特

齐读好黑板课题:读课题时你觉得要突出哪个字?“奇”,加重点号,再读一遍。据说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两次在黄山流连忘返并写下这样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其中的理由就与黄山奇松有关。那么,黄山松树究竟奇在哪呢?请齐读第一自然段。

(一)首尾把握,找出奇特

1、齐读第一段:黄山松树奇在哪?

“这一段话中那句话直接写松树?从这句话中你知道黄山松奇在哪吗?”(引出板书:数量多、位置悬)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2、黄山松树除了数量多、位置悬外还奇在哪?指名读第三段。

刚才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松树的数量多,位置悬,那么现在除了用语言表达出它的千姿百态我们试试用动作来表达。听要求读书(生读总起句和总结句,师读两生表演。生想象齐读。)松树还奇在哪?引出板书:形态奇

这么多千姿百态的松树作者是不是都一一向我们介绍呢?课文就是选择了这三棵典型的松树来写,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做“选择典型”。

(二)研读重点,体会奇特

默读第二段:思考:为什么人们会把这三棵松树分别叫做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把相关句段划出来后看着大屏幕上的提示去读书去思考。

1、说话训练:指名说(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幻灯片出示三棵松树的句子欣赏写法:

作者再写这三棵松树的时候都抓住了它们形态上的特点,在表达手法上也是一致的,前半句是松树的形态,后半句是作者的联想。这种写法叫:抓特点。另外作者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黄山松更具有人的情态,这也就突出了松树的奇特之处。

3、研读重点句,体会迎客松奇特的外形、顽强的精神。

(1)“迎客松”(出示幻灯片、句子)

师:先来看看第一句话,指名读。

这句话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词有哪些?”(“遒劲”,读理解遒劲。饱经风霜(查理解: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郁郁苍苍:反义词“草木凋零”“枯枝败叶”)这三个词中哪个词背后的含义更深?(饱经风霜)

想象一下,这棵迎客松有可能经历了那些艰难困苦的.生活或斗争?(结合你充满感情的理解,咱们一起把迎客松的饱经风霜仍然生机勃勃读出来)(注意:读好转折点“却”)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烈日炎炎,隆冬飘雪,迎客松虽然——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迎客松虽然——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迎客松虽然——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历经了800多个春夏秋冬,饱受风吹日晒,迎客松虽然……

饱经风霜后的迎客松依然屹立在悬崖边,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多么神奇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顽强、坚持、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吗?来,同学们读好这句话,让迎客松坚韧不拔的精神长在我们心中。

迎客松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又因为它外形的独特,人们又赋予她丰富的想象,齐读第二句话。(谁来读读,让在座的老师们感受到迎客松的热情)正因为这样,她现在已经成为整个黄山的代表了,让我们一起用骄傲的语气朗读第三句话。

正因为迎客松的独特魅力,曾有诗人作诗赞叹:(出示诗句幻灯片)。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之情,齐读这段话。

请以同样的情感,读读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指名读)

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奇松的赞叹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4、想象力训练(审美情趣渗透):出示松树图片,学生想象给松树取名字。

引起:黄山松真是——(预备齐)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总结提升

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的魅力将黄山装点得更加神气、更加秀美,令人赞叹。黄山啊,真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啊(完成板书:千姿百态、令人赞叹)。连成松树图

教师教学课件【篇3】

举例子复习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教师教学课件【篇4】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A.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B.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A.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过程与方法

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教师教学课件【篇5】

锤炼教学基本功、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开展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重点是进行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要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导学练案为抓手,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组 长:xxxx

副组长:陈 纯

成 员:xxxx xxxx 春

xxxx

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主要包括说课和讲课两个环节。说课主要阐述对课标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学情特点的分析,介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等。讲课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包括教学观念(是否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教学互动、教学示范和实验操作等方面。

按照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8-9月)

20xx年9月上旬,学校召开教师大会做好宣传动员,进行工作部署;20xx年9月中旬至10月, 各教研组认真落实活动的学习、宣传和方案制订工作。

2.活动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

20xx年10月,语文、数学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并推荐优胜者参加学校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其他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并推荐优胜者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展示活动。20xx 年11 月,学校组织开展语文、数学学科校级教学比武活动,并推选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其他学科开展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并做推荐县级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人员工作。教导处、各教研组做好活动过程资料的搜集归档工作。

4.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20xx年5月底前,根据比赛结果,评出学校各科比武的先进个人,召开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评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1.广泛动员、全体参与。全校所有教师都要开展教学比武活动,都要参与说课、讲课活动。教导处要建立教学比武活动制度和相关机制,保证全体教师参加到活动中来。

2.注重过程、夯实基础。各教研组要通过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拜师学艺、课后反思等专题活动,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为真实反映教师教学基本素养。

3、认真开展。 教学比武活动按照学校活动方案认真开展,经过评选,学校将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级比赛,

4、充分准备。教师在讲课前,需打印该课题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交给评委作为评价讲课和说课参考。

5、严肃纪律。 教学比武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对每位教师的讲课和说课进行量化评分,并按得分予以评奖。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王世兵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检查、指导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分管教学副校长陈纯协助校长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

2.强化校长责任。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重心在学校,核心在校长。校长要率先垂范,亲自主讲改革课,亲自参与说课、听课、评课活动,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推进依托“导学练案”实施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领导和组织好学校比武活动,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取得实效。

3.建立考评机制。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每一位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也作为学校向厉山中心学校推荐、评选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4、开展表彰奖励。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结束后,学校评选3名教学能手(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各1名),并颁发优质课奖。

教师教学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将能够了解教室环境中物品的名称并在口语中正确使用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等句型简单介绍自己,了解他人的姓名信息,进一步了解新同学;学生将能够了解单元任务的具体要求,并完成自己和小组内成员的姓名部分。

知识与能力:

1.学生将能够准确读出教室日常用品的名称并根据图片提示正确拼写。

2.学生将能够在口语中使用Good morning,hello, hi,nice to meet you向他人打招呼,正确使用句型My name is Gina. What’s your name?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并询问同学的姓名.

3.学生将能够初步了解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的用法。

4.学生将能够制作班级同学中英文名字记录表中的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 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进行“打招呼和简单自我介绍”的课堂教学和练习。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 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对话选择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认识,培养学生广交朋友及友好相处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介绍自己的'姓名:My name is …I’m…

2.能够简单问候初识的朋友:Hello!/Hi!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3.能够正确使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三、教学策略

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 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role-play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

1、写课题(Topic)和课型(LessonType)

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讲课时要首先告诉学生,并写在黑板上。因此要写得准确。课型是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初中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课(New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Lesson)、复习课(RevisionLesson)、语音课(PhoneticLesson)、听力课(ListeningLesson)、听说课(Aural—OralLesson)、阅读课(ReadingLesson)、语法课(GrammarLesson)等。不同的课型应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或方法,只有确定了课型,才能选择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2、写教学目标(TeachingObjective)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3~4个目标为宜。

3、写教学的重点(Main/focalPoints)、难点(DifficultPoints)和关键点(KeyPoints)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素质教学关键是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4、写教具(TeachingTool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录音机、教材录音带、教学挂图、卡片、实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练习题、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5、写教学过程(TeachingProcedure)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写教学过程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写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是什么要写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有些教师采用"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即:准备阶段(自由交流、复习检查)、讲练阶段(导入课程、分层操练)和发展阶段(巩固发展、布置作业)。

b、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写好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案时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写好所用时间,能使教师从容掌握教学速度,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c、写教师活动。不仅要写教师"教什么",还要写出教师"怎样教",即写清楚教师要教的内容,写出讲授这些内容的方法。写出课堂用语和各环节的过渡语。课堂用语要求简练、口语化,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听得懂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要自然流畅。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

d、写学生活动。写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特别是怎样学应写清楚。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活动写成听、读、思考、操练、做题等。

初中英语教案与其他科目的教案写法大致是一样的,知识牵涉到英语的表述,对部分考生来说可能相对陌生一些,不过没关系,只要勤加练习一定能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教学课件【篇7】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

多媒体,钢琴,笛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经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到底怎样呢?

生:学生小组讨论。

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谁的.听力厉害,能分辨出老师演奏的歌曲片段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教师演奏笛子片段《扬鞭催马运粮忙》和《牧羊曲》。)

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抢答.(欢快的,强烈的,抒情,深情的。)

三、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歌曲。

师: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啊?力度怎样的啊?,歌曲可分几段?

生:深情的。柔和的

师:点评。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按节拍朗读歌词(分组读)

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师: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轻轻跟着哼唱

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师: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嗯。“小羊咩,咩。咩,咩。”)

生:兴趣高涨地练起来。

师:在此时,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基本上会唱了,那让我们来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好吗?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发挥想像: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想呢?她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们是小红,你们又会怎样做呢?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心底体会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情。)

六、最后,播放音乐。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教师教学课件【篇8】

一、指导思想

根据基教科的工作布置,切实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社会广泛支持,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育人氛围,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我校教师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熟练教学技能、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开放周活动,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的办学状况,吸纳社会对办好学校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是学校师生展示才华、发挥创造力的重大活动。达到扩大影响、增进交流、完善发展的目的。

三、活动安排:

1、时间:第2周(3月12日周五)

2、教学开放周领导小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X

副校长、xxX

副校长成员:xx

3、形式和内容:

以家长来校活动为主。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①听课:在开放周活动当天,学校向社会开放所有课堂,家长和可在任何时候到校内任何一个班级随堂听取任何一位教师的`授课。

②访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

③建议:学校设立意见箱,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授课、班级管理以及学校发展等提出的各项建议。

④参观:学校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校实验室,学生、教工阅览室,学生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等的参观,为学校的硬件建议提出合理化建议。

4、家长到校活动程序:

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当天,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先到班主任处填写家长报到登记,然后到相关班级听课,或与相关教师座谈,或到咨询处咨询,或参观访谈等,最后活动结束家长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投入一楼意见箱。

四、活动要求:

1、全校教职工要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做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活动期间,全校教职工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检阅。

2、全体教师要以此次活动活动为契机,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教师新形象。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各年级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学生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4、活动期间,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关心学校,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礼貌待人、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给社会、给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各部门搞好本职工作,各部门搞好分担区的卫生工作,保持校园的净化、美化。

Gz85.Com小编推荐

教师教学课件经典15篇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 教学策略的调整需要根据学生反应多样性的特点,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工作总结之家汇总了海量资讯为大家带来这篇“教师教学课件”,我们会逐步为您呈现该领域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师教学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教师教学课件 篇2

论文摘要:本次中职教师教学设计调查以广西商业学校为例,通过实证性研究发现,中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

调查背景与内容

在全国职业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中职教师如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将直接踏上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生产技能和工作能力。但是,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教学设计,大都关注在普通教育上,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引起中职教师的足够重视。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我们设计了此份问卷。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了教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

样本选取、分析方法及类别

样本选取本次调查研究以广西商业学校为例,涵盖学校的所有专业学科,共发放问卷127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o

分析方法本调查主要将频度和比例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具体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统计、分类和分析,了解中职教师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分析类别因为本次调查采用主观题形式,分析难度较大,所以采用了首先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整理,然后分类,最后统计分析的形式。在分类中,尽可能地保持每个样本的内容(故在统计分析中采用的是原样本术语),以防止造成统计数据的不稳定和较低的信度与效度。在结合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教学设计的一般构成要素和结构的基础上,我们把教学设计进程分为备课、复习旧课、导人新课、上课、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每个大类又包含一些小类,主要是具体的环节和方法,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整体设计的频度和比例

教学整体设计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动态化的程序。统计与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分别占到了41.7%和40.2%,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占18.9%,熟悉教材占15.0%,准备教案占10.2%,所占比例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只有4.7%,可见中职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人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占到47.2%,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分别占18.9%和24.4%,有待加强。在这其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

(二)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策略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因此,我们重点对教学实施阶段做了统计与分析,其结果与分析如下:

相关度结果与分析从表3可以得出,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p=0.019)、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p=0.042)、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p}.000)、问答与学生实践(p}.022)相伴概率p均小于0.05,故认为它们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剩余的,如师生互动与案例(p=0.081)、师生互动与分组(p=0.561)等中,相伴概率p均大于0.05,故认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上课环节各个要素在同一节课中出现情况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在正式上课环节设计中,同时应用1至2种方法或策略的比例很多。表s显示了上课环节各要素的应用次数和比例关系,其中学生实践、案例法和评价法教学所占比例较高,基本都在15%以上,其他所占比例较低,在10%左右。从表4和表5的对比可以看出,有一些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同时被利用,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

案例法应用频数与比例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出现案例的教师占67.7%,出现1次的占22.8%,出现2次的占9.4%。而从表7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中,中职教师明确提出精心准备案例的只占7.5%,在教学实施中采用案例导入的占28.3%,但是在上课时应用案例教学的却占到了64.1%。虽然在教学实施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达到了很高的比例,但这是在出现案例法中的比例,在总体中却不尽如人意。

讨论与建议

(一)中职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一些中职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忽略甚至忽视教学设计;还有一些教师尽管在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但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邓泽民教授认为: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中职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反映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胜任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眼整体,统揽全局,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次调查来看,中职教师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令人担忧。在所统计的6个环节中,教学设计包括所有环节的仅占1.6%,含5个环节的占4.7%,4个环节的占10.2%,包括i-3个环节的最多,分别占到23.6%,34.6%和25.2%。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了中职教师在教学设计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中职教师必须加深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系统地、综合地、整体性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做出动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应适宜,应以注重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度和创造性为前提

在以能力培养为本的中职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水平。但这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而不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从本次调查我们看到,中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样的,存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演示教学、问答教学等形式。例如,案例教学占了教学过程的26.8%,学生的动手实践则达到了47.2%,这些都与中职教育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对应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方法的选择是否都与培养学生的技能相关,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在对上课过程的相关分析中,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分组法与案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其中各种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强调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和完善为中心。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初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学,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注重教学评价

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价是一个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的措施,特别是基于中职教育本身固有的属性,教学评价不可或缺。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课堂评价意识较其他方面还是比较乐观的,占到了24.4%。但在总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却只占到了14.9%。虽然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也可能有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却未表现出来,况且有课堂小结的人数只占到了总体的40.2%,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因此,新时期应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这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成绩动态地给予评价,及时激励学生或者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胜任工作。

总之,在中职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把教学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教学进行认真的设计,不断适应当今社会和科技迅速发展对中职学生的新要求,敢于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社会造就全方位的人才。

教师教学课件 篇3

前不久,我们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数节公开课,我们尽情地欣赏并真切地悟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支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老师们的启示很多。

一、活与实的统一

支老师的课非常的活。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情绪的活跃、语言的活跃,甚至动作的活跃上。课堂上不时会发出阵阵笑声(笑声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众多的听课教师)。在这阵阵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在愉悦之中,在支老师的巧妙点拨下,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看不出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而看到的是他们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支老师经典的《第一场雪》教学中的片段为例,在学习雪后一段时,支老师用鼓动性的语言引导: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尚可,支老师以他独具特点的语言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支老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又投入到更加努力之中,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雪野中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的同学甚至超水平发挥,表现出的朗读效果令听课老师们叹服。

仔细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单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再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

(笑声)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支老师连续运用反诘、归谬的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活跃不可谓不活;使学生不仅体会出词语理解中的细微差别,而且通过提供的背景和例子,为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打下坚实基础不可谓不实。

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并不难,可往往活跃之后是乱而不实。难得的是活而有序,更难得的是活与实的统一。笔者以为支老师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此。他可以将学生的情绪调动到空前活跃的程度却并不失控。学生的活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与范围之内的活跃,不是无目的、无秩序、无方向的乱活。总会有话又说回来了的时候,总会在尽情地发散之后,又巧妙地收回到教学内容与目的上来,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中尽情地、极大程度地得到发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活跃的气氛下,支老师可以从容地、不留痕迹地将一项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二、智与趣的谐和

支老师的课总会是很有趣。这种趣不是低级、搞笑的趣味,而是充满了机智的情趣。可以让人在笑声中理解与顿悟,在笑声中感受到机智的魅力。这不仅与支老师风趣、幽默的个性语言有关,更多地与支老师对教学不断地创新、在课堂上充满教学机智有关。是支老师用教学机智与创新挥洒出的充满智慧的情趣。

试举支老师讲的《晏子使楚》为例。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不可能是备课时设计好的,是一种即兴之作。但是,它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表现了师之愿;

(2)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损害,表现了师之爱;

(3)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生并无此意),启示了一种心理付之行为的必然,这是师之趣;

(4)机智地渗透,甚至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这是师之情;

(5)所有这些都是在一瞬间即兴发挥,表现了师之智。

听支老师的课你无法推测出他的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经常会出现谁也始料不及的设计或场面。也就是说,每次听支老师的课都会有新意,同一篇课文支老师每一次讲都会有不同的教法,从无固定的模式,似乎无法无天。篇篇不同,次次出新,语出难料,机智叠出,诙谐幽默,笑中感悟,这恐怕就是支老师的教学充满着诱人魅力的原因了。

教师教学课件 篇4

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利用构造一系列变式的方法,来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数学问题的结构和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创设暴露思维障碍的情境,从而形成一种思维训练的有效模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相同条件下迁移、发散知识的能力。它能做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尝试到成功的乐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他们的应变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变式教学的功效

1.克服思维的惰性状态,培养思维深刻性

教师通过不断变换命题的形式,引申拓展,产生一个个既类似又有区别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挑战中寻找乐趣,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2.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教师在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不仅只重视问题解决的结果,而且针对教学和重难点,精心调设有层次、有坡度的,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例(习)题。学生在讨论归纳中,启迪思维、开拓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在不断探索解题捷径的过程中,使思维主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并渐入佳境。

3.克服思维的保守状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变式教学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深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克服了思维保守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目的。

4.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教学是对数学知识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二、变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1.适度适量的原则

适度,即是变式设计不能过繁荣适量,即是变式内容设计不宜过多。要求过繁,学生思维往往会出现“卡壳”,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问题我解决,降低学习效率,长期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解题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内空过多,不但会再次造成是题海,还会增加无效劳动,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持续的兴奋强度降低。过繁过多的变式设计不仅对学生学习课内知识没有帮助,而且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也就自然大打折扣了。为此变式题要精选,要以不太难、不太繁但要学生动脑筋思考为度,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从中发现规律。

2.充分有效的原则

抽象的知识不仅要通过熟悉的、广泛的、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而且在感性向理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中,教师除了提供常态的标准材料,还要变换材料的非本质属性,即提供充分的事物变式让学生感知、比较。否则,学生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是容易造成知识内涵增加,外延缩小。

三、变式教学的方式

1.概念课中的变式教学

概念,在数学课中的比例较大,初中数学教学往往是从新概念入手。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概念教学有其特殊性,它要求不仅学生识记其内容,明确与它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要能灵活运用它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程度来看,他们对这些枯燥的东西学习起来往往是索然无味,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很困难。而采取变式教学却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度过难关。教师应通过变式,或前后知识对比,或联系实际情况,或创设思维障碍情境,来散发学生学习兴趣,变枯燥的东西为乐趣。

2.例题课中的变式教学

有的数学教师在例题讲解方面采用的是“教师讲例题,学生仿例题”的公式化的教学,这种单纯性地讲授和简单地套用阻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教材中的例题富有典型性和深刻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例题变式教学这中,所选用的“源题”应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课本习题均是经过专家学者多次筛选后的题目的精品,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它。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的习题,也可以是其它的题目,如选自辅导资料的题目或历年高考、中考题等。编制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和多题一解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选取的范例应具有“四性”:针对性、基础性、灵活性和可变性。即对所学知识的训练有针对性;能用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解法灵活多变;可以进行题目变式,联题成片。

四、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变式数量的确定

数学变式的数量确定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原因是:第一,课堂时间有限,这个客观条件促使我们必须考虑问题变式的数量;第二,即使将数学学习时间拓展到课堂以外,我们也不可能提供并且教授学生关于某个特定数学内容的所有变式,因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变式,我们也没必要提供并且教授学生关于某个特定数学内容的所有变式。所以,数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通过体验有限变异这样一个过程学会面对未来变异的本领,其实这种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早有体现,如学会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解有限道题的练习获得解无限道题的能力就是这种理念的早期提法和朴素表达。

2.变式问题的合理性

由于变式数量的有限性,因此必须选择好的问题进行变式,这里所说的好的问题主要是指:一是问题必须包含合理的变异,所谓的合理,既指形式上的,又指内容上的,还指变异数量上的,形式应是有所变化的,内容应是能够接受的,数量应是恰如其分的;二是问题必须包含尽可能多的、不再重复的变异,只有这样,有限的问题才能包含尽可能多的变异,从而就构成有效的问题变式。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变式训练,起到巩固基础、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设计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联想、敢于怀疑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这应该是一名数学教师努力和不断的追求的远大目标。

教师教学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

品味课文饱含感情的语言,感受韩愈针砭时弊、倡导恢复师道尊严的勇气;理解“师道”的丰富内涵。

学习难点: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初读,读通文意。

1、自由朗读,参照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字词相互交流释疑。

2、标注课件展示的“所以”“众人”“乃”“嘉”“贻”等五个字词,准确翻译,掌握其意义或用法;说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说出“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三句中“师”字的词性并准确翻译。

3、画出每段中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内容,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二、美读,读明感情。

1、勾画文中“乎”“矣”“嗟乎”“呜呼”“欤”等语气词、感叹词;标注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判断句等句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分组朗读,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3、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向往(古代师风)——叹息(当今风气)——痛心(师道不复)——讽刺(权贵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继有人)。

三、精读,读懂内涵。

《师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专门写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学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岁的李蟠不见得真能领会多少真谛,这显然是韩愈“借题发挥”,向当时的教育现状、师道风气发出挑战的战斗檄文,字里行间既有对恶劣风气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议,虽时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师说》这个题目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其实就是《论师道》,所以作者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就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师道”的概念,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韩愈所主张的“师道”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领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读第一段观点句中的四个排比的“无”字,感受作者决绝的态度,从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一——择师标准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层对比,分组朗读,感受作者对当今恶劣风气的痛恨和对师道不复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从师学习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进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二——从师作用重大。

第三,齐读第三段,翻译“常”和“不必”,思考问题: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讨论后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三——师生关系合理。

四、品读,读出魅力。

宋代苏洵曾盛赞韩愈之文,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使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我们穿越千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浑气势,也读到了“道济天下之溺”的责任担当。交融的情与理在千年的时光中一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拾经典,让我们的心灵穿越千年的时间屏障与古人沟通,让经典照进现实,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请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并争取熟读成诵,背诵全篇。

五、课堂小结:《师说》堪称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们以“四读”为主线,以读情、读理为两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为目标,对这篇经典散文作了鉴赏,这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读文

2、美读,读情

3、精读,读理

4、品读,读美

这种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为我们鉴赏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借鉴。

六、课堂检测: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体一致,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师是。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教师教学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我们在三年级学过《赵州桥》,四年级学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出示课题──《桥》,如果以“桥”为题让你也写一篇文章,你会写什么,又会怎样写,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什么猜想,读完课文,你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3检查自学(学生读完课文后感到特别意外:以“桥”为课题讲述的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默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

1.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并做旁注,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比较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

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

三、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咆哮

疯狂

狞笑

拥戴

放肆

豹子

呻吟

胸膛

搀扶

祭奠

2.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比较: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雨像一瓢瓢似的从天上直泼下来;接着又像一盆盆似的倒了下来。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③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简短的语句渲染紧张的气氛;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富有艺术表现力)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小结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三、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1、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2、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老支书),并使用上“桥”字

四、作业:

抄写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板书设计:

老支书(威信如山、形象如山、人格如山、精神如山……)

教师教学课件 篇7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秒表、田径场。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略)

教师教学课件 篇8

细细回顾一下,教师的专业技能管理、态度情感管理填满了管理者的每个工作日,思维管理却是一个少见的话题,教师思维管理初探。

然而,自从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学习型组织、卓越团队等培训之后,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仅仅依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被动的、孤立的、片面的思维方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步伐。因此,在指导教师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关注教师的思维方式,反思不同的教研方式给教师思维带来的影响,探索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改进教师的思维方式,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下面几点是我从一个年轻管理者的视角所做的思考和尝试。

一、把思考的机会还给教师,引导教师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转变

当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时,我最初总是直接告诉老师,并逐个分析原因,详细告知改进的办法,可这种沟通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案例一:

我看到中一班信息角中搜集了20多艘帆船,可班主任并没有开展深入的感知探究活动。因此,我对班主任说:“你看这些收集的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这些船的充分感知是主题推进的前提和关键,因此你应该采取小组、个别、集体等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对这些帆船进行观察、比较、分类、统计……”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以权威者的角色去与老师交流时,是将个人的想法塞给了老师,并没有考虑老师现有的水平和需要,这是对老师潜能的忽视。其实,这种代替老师思考的做法是出力不讨好,因为那些原本应由老师自己解决的问题,却被管理者代替了。教师不可能体验到自我主动探究的快乐,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会使教师形成被动的思维方式。由此,我尝试把思考的机会还给老师。

案例二:

当我看到小班收集的各种水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我便问:“你是如何利用这些水果的?”

老师说:“我们分组让幼儿介绍了各种水果。”

我说:“对,这样幼儿就可以对水果的颜色、大小、外形有初步的感受,,那么,下一步你想如何拓展幼儿的感知活动呢?”

老师说:“可以切开观察、品尝、触摸,并可开展分享活动。”

“还可以让幼儿在比较过程中深入感知。有些有趣的游戏如果应用进来,可以使感知活动更加有趣!”

“对,可开展‘皇后猜水果’‘摸箱’等游戏。”

“还可开展‘水果列车’‘捡豆豆’等游戏,这样既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水果,又可发展其语言和交往能力。”

在这里,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老师去思考他们自己面临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与老师交流看法。这是一种支持教师自我解决问题的指导方式,即引发教师思考,并推进思考的深度。这样,教师就有了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经由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支持而解决问题,进而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能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

从案例一和案例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管理者的指导方式直接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而教师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管理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指导教师,教师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影响孩子。我们让教师遵循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就应该从改变指导方式着手,把更多的思考机会还给教师,激发他们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评价反思的热情,引导其养成主动的思维方式。

二、拓展解决问题的视角,引导教师由分割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变

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放教育研究专题的不断深入,我感到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陆续出现,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应付。于

是,我反思了自己的管理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现存在以下弊端:①试图通过自己与教师的互动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教师群体智慧的价值和教师个体差异资源的宝贵;②只指导教师解决眼前的问题,没有提供帮助教y币解决后期出现的问题的方法;③分析问题时只着眼于局部,没有将之纳入到整体。

这种管理必然带来教师的分割性思维,表现在:①习惯于就问题的部分找解决方案。例如研究集体教育活动时,仅从集体教育活动自身寻找解决办法,不能将其放到整个课程系统中寻找多种解决策略。②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没有考虑后期效果。如由于“环境中信息的丰富性”是评价课程实施质量的因素之一,园长之友《教师思维管理初探》。因此,为了快出效果,教师便代替幼儿收集信息、提供材料。材料看似丰富了,可是这些材料不是来自对幼儿需要的解读,不是幼儿参与过程的积累,并不能引发幼儿更丰富的活动,可谓欲速则不达。③解决问题的途径狭窄,不能主动寻求自我反思、他人互助、查找信赣料等多种解决途径。例如年轻教师想提高活动设计水平,尽管花费几个小时设计一个活动仍然质量不高,其原因是她搞单干,独自一人闷在那里冥思苦想,既没有精选一些优秀教材做参考,也没有去咨询在这类活吨土产有研究的老教师,更没有请班主任为她跟踪剖析这个活动的试讲,所以只能在自己经验水平上徘徊。

系统性思维的两个基本法则:一是扩大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二是把问题放到系统中思考。因此,在研究内容的确立上,我们开始注重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在指导过程中引导教师拓展自主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形成了自主式观察学习、互助组合作探究等有效的研究方式,以帮助教师从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观察问题转变其原有的分割性思维。

案例三:

在跟踪中一班活动区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找不到自己想玩的区域,不少幼儿到教师身边问:“老师,我可不可以表演熊猫?”“老师,我不想用橡皮泥制作蛋糕,行吗?”不少幼儿活动不专心,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比较差,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高度控制。我在与本班教师反馈之后,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带教师走出去,到典型班级跟踪,目的是让教师学会自助式观察学习。二是设计记录表格,让教师记录幼儿活动过程、自己与幼儿互动的过程,目的是让老师学会自我反思的方法。过了一个多月之后,这个班主任兴奋地告诉我,她现在能静下心来看幼儿活动了,也能看懂了,并知道如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令人欣喜的是,后来当她遇到区域评价的困惑时,总能自主组织中班级部教师去跟踪大班级部教师的评价,并进行共同研究;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创造性地设计记录表格来收集研咒资料。

在对这个班坏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着眼于解决活动区的问题,而且以此为基点,转变高控制幼儿的教育观念。观念转变了,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同时,教师还在尝试、实践自主式观察学习和记录表格的过程中掌握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教师由分割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的转变。

三、建立团体讨论新规则,引导教师由对抗性思维向平行思维转变

在团体讨论过程中,对抗性思维会直接影响研究的氛围和效率。

案例四:

一天中午,小班级部六位成员一起讨论开学初的第一个主题。当时有两个主题需要他们做出选择,一个是有关“糖果”的主题,一个是关于“汽车”的主题。可是讨论了两个小时也没有得出结论,最后不欢而散。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断:

甲:“糖果”主题挺适合小班幼儿的,不仅可以让幼儿感知各种不同糖果的形状、颜色、大小、味道、包装,而且可以开展分享活动。

乙:“糖果”的主题尽管比较适合小班幼儿,但是,关于“糖果”的音乐活动、文学活动比较缺乏。

丙:“糖果”对于幼儿来说太熟悉了,我觉得幼儿对汽车比较感兴趣。

丁:以前小班幼儿曾开展过“汽车”主题,但失败了,这说明“汽车”主题不适合小班幼儿。

从整个讨论过程可以看出,老师们在使用对抗性的思维讨论问题,他们之间的观点是相互:中突的,每一个都试图批判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对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剖。由于没有一个清晰的讨论思路引导大家将实施“糖果”或“汽车”主题的理由集中到一起,只单纯地将实施的不利因素列举在一起,更没有共同思考不同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了研讨会得不出任何结论。

为了使复杂的问题能够在短时间的群体讲课中得到解决,进而提高研究效率,作为管理者来说,除了敏锐地把握讨论线索,推进讨论向着新的方向发展之外,我们还尝试通过建立团体讨论的新规则,帮助教师从对抗性思维向平行思维转变,使每次团体讨论最终产生新的思想,形成创造性的决策。这些新规则包括:①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倾听他人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观点。②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要将事先罗列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讨论:当一个问题完全解决之后,再讨论另一个问题,避免中间插入别的话题。③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时,应集中讨论其积极方面,再讨论其消极因素及解决办法,避免将所有要讨论的内容混杂在一起讨论。

这些规则的确立需要在多次讨论实践中逐渐形成,下面这则案例是一次集体教育活动观摩后的一段讨论实录。

案例五:

A:幼儿在朱老师组织的“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游戏”中兴趣很高。

B(讨论活动的组织者):为什么这个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C:这个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特别适合小班幼儿。

D:这个游戏共玩了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循序渐进,对孩子来说有挑战性。

E:活动的目标巧妙地渗透到了游戏中,孩子们不仅仅感觉有趣而且有所收获。

F:可是以前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学过,游戏有三个要素:玩法、规则、结果。这个游戏的结果是什么呢?

C:对,她的这个游戏没有结果。

B:如果我们根据游戏三要素对这个游戏进行改进的话,应该如何设计?

C:应该把结果设计进来,就像竞争r生游戏一样有得分获胜者。

F:游戏结果不一定必须是得分获胜者。这个游戏中可以设置为“如果小白兔不会表演,那么大灰狼就要把小白兔吃掉”。

D:其他两位老师的游戏也可以改进一下……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老师们讨论的方向是一致的,都着眼于对观点的深入探讨,并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每位讨论者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结束时丰富自己的观点。可见,平行思维能使讨论效率大为提高,使研究更有实效。

教师教学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教师教学课件 篇10

1“卓越计划”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卓越计划”对专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广博的工程科学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需要全面提高,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动涉猎多个学科知识,触类旁通,才能融会贯通。②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青年教师需要弥补自身能力缺陷,长期投身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积极参与各个实践环节,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工程实践现象和问题的能力。③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创新是引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4],青年教师首先应该从主观上具备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更加“接地气”地深入企业和社会,积极寻找工程问题中的创新点。④突出的工程解决能力。青年教师不能“纸上谈兵”,需要通过参与工程实践,积累工程经验,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教学模式,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⑤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卓越计划”强调“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5],青年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学习世界上工程教育强国的先进国际化工程教育理念,完善工程教学方法。⑥科学的工程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敢于借鉴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亲身实践,提升自身的工程教学能力素质。

2青年教师队伍工程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现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主要是80后的一代,他们经历着时代转型期的各种多元社会思潮和压力的挑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学历层次较高,具有坚定清晰的理想化追求目标,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但是,青年教师面对课题申请、职称晋升、家庭生活等现实问题时,理想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到教学之中,导致课程内容缺乏更新,甚至照本宣科,也限制了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因此从象牙塔走出来的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使当前青年教师更加重视科研的形势下,在评职条件和学校政策的指引下,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纵向课题甚于横向课题的研究,更喜欢发挥自己擅长的理论研究特长,封闭在实验室内,在学术期刊和著作中探寻创新的思想。极少一部分青年教师能够长期投身于企业的交流沟通,安心的深入企业之中,虚心听取现场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很难正确反映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卓越计划”专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设计

经过研究与实践,结合我校青年教师实际,设计了以下相关层面培养方案。

3.1院系培养方案

①实行导师制。所在单位要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优秀教师作为其导师,通过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②纳入团队培养计划。推行“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的人才组织和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调研、申报、研究及实验等环节,扩展工程实践视野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体会理论知识的工程背景和物理意义,有助于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③搭建交流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学术和教学经验交流,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改进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鼓励参与国内与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提升青年教师国际化工程教育能力。④实施课题支持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和主持课程改革建设,明确所承担课程的定位,准确理清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等环节,深入地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⑤优先资助出国研修。分批推荐和资助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开展合作研究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科研能力。

3.2学校培养方案

①完善岗前培训。高校应该适时改善岗前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为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量身制定培养方案,鼓励和监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培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习惯。②优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适当减轻青年教师在考核中科研的比重,改变过去单纯侧重理论研究成果和科研论文,逐步转向侧重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鼓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建立起满足“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③增强校内实践教学。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参与指导实践环节的体验和创新过程,长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此外,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和研究室平台建设,增加工程实践设计和操作能力。④配套激励机制。明确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鼓励青年教师扎根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回校后,考核与津贴分配上切实保障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健康成长。

3.3企业培养方案

①配备现场导师。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和实践基地,为挂职青年教师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现场导师,通过言传身教,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②安排工作任务。让青年教师亲自承担适当的企业工作任务,参与企业生产相关专业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及修理等各个实践环节,提高青年教师工程问题解决能力。③提供科研项目合作机会。充分利用校企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创造和提供青年教师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和制造的机会,增强青年教师创新意识和开阔工程实践视野。④选送“双师型”青年教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教师渠道,企业选送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专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同时利用高校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不断拓展“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工程科学知识,回到企业后,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生产服务。

4结语

建立一支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是该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和首要问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院系、高校及企业等不同层面的协同规划、合作与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1:1-4.

[2]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xx.

[3]曾丽娟,马云阔.大工程观理念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xx,30(6):100-103.

[4]程恩富,谭劲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J].红旗文稿,20xx(1):13-19.

[5]张韦韦.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教育与职业,20xx(19):4-6.

教师教学课件 篇11

一、目标定位

1.把握文章的语气和节奏,积累语感。

2.学习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提高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大家情怀,提升人文精神。

二、方法阐述

读写句读,自主探究。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应该特别注意基础的训练和夯实,能顺畅地朗读和正确地书写,对于学生准确理解意思、积累文言知识都有直接的帮助。而自主给文言文添加标点,对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更是有着重要意义。在正常状态下,学生所见到的文言文基本上是已经添加了完整标点符号的材料,“原始”状态的“天书”几乎不可能与学生谋面;一些资料或考试中的断句题往往也只限于简短的几个句子,一般没有整篇文章的断句。《师说》属于自读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和逻辑思辨却是值得细细体味的。教师有必要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抓手”,使他们寻找到思维的突破口,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能在讨论和交流中理清思维的脉络,训练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流程

(一)自主阅读

1.具体操作。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朗读或默读的形式通读课文,结合注释以及课后练习、资料等,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握课文内容。时间约为五分钟。

2.设计意图。在不提前预习、也无相关背景介绍的情况下,学生通过“第一印象”感知文本,能更真实地显现自身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实际能力。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集中冲击学生大脑,能有效地激发其活跃度,增加其敏感度,使信息的接受和掌握达到最大化。教师最好不提前告诉学生要听写,以免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对意思的理解。

(二)朗读听写

1.具体操作。教师按照一定的语速逐句朗读课文,尽量保持匀速,一句只朗读一遍。学生逐句听写,不写标点,也不留空格;可以隔行书写,留出空白以备修改。

2.设计意图。逐句听写既是对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检查,也能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听写文章,所以,根据上下文听清楚字音,准确书写字形,并且不添字、漏字,这更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验。每个句子只念一遍,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耳、脑、手等各器官高度配合,会有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和高效率的学习效果。不写标点、不留空格是为了接下来“断句”环节的需要。时间约为十二分钟。

(三)断句标点

1.具体操作。学生给自己听写的《师说》先用斜线断句,再根据意思添加标点;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直接添加标点。在断句和添加标点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上下文意同时检查和修改听写中出错的文字,包括错别字、添字、漏字等。

2.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可以训练学生语感和节奏感,也能增强其阅读理解能力———斜线断句和添加标点是不同层次的理解要求;如果学生凭记忆能根据老师朗读的节奏断句,至少也能训练机械记忆能力。时间约为五分钟。

(四)检查提问

1.具体操作。学生对照原文,逐句、逐字核对自己听写的文字和添加的标点,有错误则逐一修改;同时,思考错误的产生原因。如果因此发现有文意理解困难之处,则及时提出,由老师组织讨论解决。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增加同桌相互检查的步骤,以更准确、更彻底地纠正错误和理解意思。时间约为六分钟。

2.设计意图。逐句、逐字检查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要特别提醒不能求快而应求准,核对的过程更应成为理解的过程,思考出错原因更是提高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分析探究

1.具体操作。

(1)引导学生阅读注释中对韩愈的介绍,关注“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等关键词。根据学情,可以由学生或老师补充介绍相关常识———议论文的阅读比其他文学作品更需要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到文字深处和作者内心。

(2)再由注释中的“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引出对作者行文思路的解读。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第四段“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提醒学生区分表面目的和真正原因,从而抓住“不拘于时”中的“时”,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为现实服务才是文章的真实写作目的。“不拘于时”的直接表现就是“学于余”,所以“,拘于时”的表现就该是“不学”,这就涉及了《师说》的核心———对是否应该“从师而学”的思考和缺乏“从师而学”社会风气的批判。

(3)社会现实的相关内容出现在第二段,由此可以引出对第二段的理解。第二段明显地使用到对比论证的方法,共有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与“于其身,则耻师”和“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之族”。对比中批判了当时社会现状:

耻学于师。这里需点明作者论证的角度是反面论证。在这部分的的既是完整的句子,也是完整分析中,要重点阐明学校教育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与韩愈主张的“传其道解其惑”的区别,前者重在具体知识的传授,后者重在解人生之惑和传儒学之道。

(4)由第二段的反面论证,顺势引出第三段的正面论证。通过“孔子”的例子,讲解事例论据选择的典型性,以及事例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结合。

(5)由第二、三段的正反结合论证,引出对论点的把握,从而进入第一段内容的分析,重点是论点的确定和论点提出的方法,以及第一段的行文思路。

(6)最后,总结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归纳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模式。时间约为十二分钟。

2.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迅速抓住文章主线的能力,同时学习简单有效的论证方法。这部分看似环节较多,似乎很复杂,其实这些内容步步相连、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具体分析基本可以由学生在思和讨论中完成;要注意避免教师“放手”太少,讲得太多———本来清楚明了的问题往往因为过细、过滥的分析而变得繁琐、模糊。

四、教学反思

第一次尝试在高中采用听写的方式接触、理解课文,原因已在前文分析到。从具体操作效果来看,“自主阅读”“朗读听写”“断句标点”和“检查提问”四个环节进行都非常顺利,学生在高“强度”训练环境下,身体和精神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氛围中,能够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整个课堂节奏很好。而“分析探究”环节的效果好坏与教师个人的课堂驾驭能力强弱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主线保持逻辑思维的顺畅连贯而不“旁逸斜出”是成功的关键。努力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简洁明了、不贪多求全地处理文章是能否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另一个关键。

教师教学课件 篇12

我是一名学生,一名向教师过渡的学生即实习生。这个学期是我们年级的研究生跟着马老师共同完成田径教学实践,对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我来说,已经很久没有接触田径了,可以说在边学边教呢。但是我始终认为一切教学都是相通的,虽然教学的内容不同,而方法和思维却是相同的。虽然觉得上课蛮有压力,但对自己还是充满了信心。

这个学期的铅球课是由我来上的,记得我是在大学普修的时候学过铅球这一田径项目,距离现在有几年了。所以,我上课时自己要先练习一下,至少动作要比较规范。通过实践我体会到,把所学习的东西用极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做铅球投掷练习时,采用的是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的在铅球圈内投掷,然后统一捡球。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练习的密度小,对初学者来讲很难提高其练习的兴趣。而老师的组织方法是,让学生站着田径场上距离铅球投掷区附近的跑道上,分成一列横队统一按照口令来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投到铅球投掷区内,然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逐渐加大距离。这种教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练习密度,而且明确了学生练习的目标,更加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我心中暗暗想着:“老师毕竟是老师!我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太多的差距。同样是在教铅球,老师能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对自己有压力、有要求,能很快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马老师正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才能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到学生的心理,才能抓住学生、把握课堂。而这些正是我所缺少的……”

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老师来说,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善于思考更加重要。在两个教学内容的间隙我安排了一个贴膏药的游戏,当时的想法就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只把游戏规则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并没有考虑太多。老师却专注的看着我安排的游戏内容,很快的他看出了其中的不足,只是稍作改动,游戏内容就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了。我的内心更多的是充满钦佩,老师不仅在做学问的时候善于思考,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仍然在思考。我想:当思考成为你的习惯时,你的境界便在无形中提升了。所以,我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并且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

虽然马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学生什么,但是学生却能积极而主动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学方法虽然是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是老师气质和人格魅力。我知道,这些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虽然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但至少我要为此努力和奋斗。

在课后小结时,老师和蔼的对我们说,我们要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来教学。其次,要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进行交流,而不是以强迫、命令、要求的口气来与学生交流,更多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这些都是我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希望通过锻炼,能更加接近老师的要求,更好的完成今后的教学内容。使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教师教学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帮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的观念。

2、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经历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与收信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闰年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年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师:今天是20xx年的几月几日?(9月28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在生活中会有许多令人兴奋或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一起看屏幕回顾一下这些日子(香港回归的时间、北京申奥成功的时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师:这些难忘的日子里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你们知道吗?这里有我们学习的另外几个时间单位,是什么?

生: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你了解哪些知识呢?(学生汇报)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那你们说的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通过观察,探究新知。

(一)通过观察,认识年历,探究有关大月和小月的知识。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20xx年年历卡。

师: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年历卡,仔细观察,然后根据白板上的自学提示找一找。(自学提示:1、一年有几个月?2、每月的天数一样吗?你能给分分类吗?)

生1:一年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生2: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按照天数进行分类。

师:31天的月份有哪几个?同时用白板(板书: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月份又有哪几个?(板书:30天:4月、6月、9月、11月)还剩下二月,二月有多少天?(板书:二月28天29天)

师:同学们会发现不管哪一年31天的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都是4月、6月、9月、11月。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板书: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2月即不是大月,也不小月,二月是个特殊月我们把它叫做平月。(板书:平月)

师:好,同学们快来数一数,大月有几个月?小月有几个月?(板书:7个、4个)

(二)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师:我们研究了大月、小月,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特别聪明,想出了一种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有同学会吗?

(1)教师借用白板讲解,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

(2)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

(3)学生试着在下面自己数一数或和同桌数一数

2、儿歌记忆法

师:除了这种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儿歌形式记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师:这里的腊指的是几月呢?你们知道吗?(12月)只要我们记住了大月,二月特殊剩下的就是小月,好同学们试着背一背这首儿歌,记住哪些月份是大月…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师:我们学习了两种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你就用哪种方法记。

3、记7月8月

(1)师:你再来观察大月的月份,你有什么发现?(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单数月和双数月,以及7月8月两个相邻的月份都是大月)你还可以这样记忆,这两个月正在放暑假,都是大月,我们可以多休息几天。

(2)师:为什么7、8两个月都是大月呢?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古罗马有一个叫恺撒的皇帝,他的生日在7月,7月是单数,于是他就规定一年的12个月中,单数月是大月,双数月是小月,他死后,他的侄子继位,可他的生日在8月,8月是小月,他觉得这样有失尊严,便把8月改成大月,8月变成大月后,后面的月份也就变成单数月是小月,双数月是大月了。

(三)反馈:

1、师:同学们记住了大小月了吗?好,那老师考考你们,你的生日在几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2、师:课堂上老师不能叫到,这样吧你的生日在大月的现在举起手来,生日是小月的再举起手来,有没有生日在二月的?

(四)深入研究,了解闰年

看来同学们已经记住了大小月,但在这些月份里面有一个特殊月二月,它有时28天,有时29天,这28天、29天的变化中有什么规律吗?这是老师整理的部分年份二月份的天数如下:

(1)师:请你仔细观察二月份的天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每隔三年就有一次29天。

师:那就是说每4年就会出现一次29天,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2)发现闰年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每4年就会出现一次29天,也就是每4年就会出现一次闰年,我把表格中年份又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按照规律是…所以最后一行是?

师:那么闰年的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20xx与4有什么关系呢?谁发现了?

生:正好是4的倍数,教师试算。

师:好,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一下这两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师:我们知道平年和闰年就因为二月而差出一天,闰年比平年多一天,那平年全年到底有多少天?该怎么算?(生说一年有12月个,把12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就是全年的天数。然后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A: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生B:31×7+30×4+28=365天 生C:30×12+7-2=365天 生D:31×12-4-3=365天

(板书:365、366)

(3)介绍平年与闰年的科学常识。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每4年就会出现一次闰年,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还有一个科学常用识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我们再来判断一些年份是否是闰年,(白板)用加4减4的方法或看数字的后两位是不是4的倍数来判断闰年。

(5)引出1900年是闰年吗?总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练习

我们研究了大小月,又了解了平年和闰年,现在老师出一些要考考大家。

五、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师:今天是20xx年的9月28日,虽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你们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你们的家长看到了你们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教师教学课件 篇14

背景材料一、韩愈抗颜而为师

《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二、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诱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一、 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四、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 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本文的教学目的;

2、作者介绍、解题;

3、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 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 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 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2)“之”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 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八、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④分析第三段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A、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B、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C、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内容

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

教师教学课件 篇15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 :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教师:“整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教科书第90页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在学生回答时,可以举例说明各种运算的意义。如:

“为什么说整数的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为什么说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如:

“加法与减法有什么联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与乘法有什么联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与除法有什么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把四种运算的联系整理成下图。

加法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 运算

逆运算 逆运算

减法 除法

2.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指名分别说出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教科书第90页的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仿照前面整数四则运算的讨论,分别说一说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联系。然后与整数四则运算进行比较。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减法和除法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小数和分数的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比有所扩展。)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

l,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分别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每种运算各要注意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上:如

教师:“仔细观察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如果学生说得不清楚.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

“整数加、减法数值对齐后。是什么样的数进行加、减?”(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后,是什么样的数进行加、减?”(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

“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后,是什么样的数进行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也就是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相加、减。)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小数乘法和除法。

指名分别说一说整数、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

教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只是在计算小数乘、除时,需要根据参加运算的数的小数位数来确定计算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

(2)分数乘法和除法。

教师:“分数乘法有几种情况?请分别说出它们的计算法则。”学生回答后可以继续提问:

“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为什么适用于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因为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l的假分数。)

"什么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91页的中间试算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错的。

4.口算的复习。

教师:“整数、小数的加减口算与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满十向前一位进l。从前一位退1当十。不同点:笔算一敏从低拉算起3口算既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做教科书第91页下面的口算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三、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l,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教师:“在四则运算中关于0和1的运算,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谁能说一说是怎样规定的?”指名回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教科书第92页上面的三组题,再让学生说一说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2.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颊:。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根据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还可以得出什么关系?”

“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还可以得出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按照教科书上的形式进行板书。

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分别整理。如: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把这些关系整理成下表。

教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四则运算进行验算。请分别说—说对四则运算应该怎样验算。”

3.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l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权.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的。使学生明确一道计算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验算,自己认为哪一种简便就用哪一种。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义,然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二十的第2、4、6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二十的第13_、14_题。

数学教学课件


经过小编的反复打磨和精准修改我们呈现了最新的“数学教学课件”,请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大家一同分享知识。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

数学教学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计算:①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1)(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

(2)

解:(1)

(2)

练习:P141 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地球的质量约是 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

(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 吨.

练习:P1421,2.

四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P143A组4,5,6;B组1,2,3,4.

参考答案

略.

六、板书设计

投影幕

引入:

例2

例4

例3

例5

例1

练习

练习

数学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体会比较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比较多个大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出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回家有多少个省份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板书课题:国土面积)

2、请同学们观察地图,你能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或自治区的面积比较大吗?学生观察并学生回答。(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

二、探究新知

大数的比较:

师:读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将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的面各从大到小排列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你们的排列结果写在你们的小黑板上,一会请每组的组长来汇报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列的。

数学教学课件(篇3)

教材第77页例3、“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的第1~4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多媒体

1.解方程。

2x-3=5 4.5+3x=13.5

2.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实际问题与方程。(出示课题)

1.教学“列方程解两积之和的应用题”。

(1)出示情景图。

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列方程并解方程。

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教学例题3。

出示例题3。

把上面的例题改成例题3: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kg,共付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提问: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异同?(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和上个例题一样;只是部分数字进行了改动,解题方法也和上题一样)

学生独立解答。

(1)学生审题,说出解题思路。

(2)口头列出方程:2x+2.8×2=10.4。

(3)在课本上写出解答过程。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总结解法:

(1)用未知数x表示每千克苹果的价钱。

(2)根据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列方程。2x表示苹果的总价,2.8×2表示梨的总钱数。

(3)根据解2x+2.8×2=10.4这个方程的方法,把2.8×2先算出来,把2x看作一个整体,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的类型来解方程。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2x+5.6=10.4

2x+5.6-5.6=10.4-5.6

2x=4.8

2x÷2=4.8÷2

x=2.4

(4)经检验,x=2.4是方程的解。

3.探究第二种解法。

提问: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列出方程,说出自己的思路)

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板书:(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x+2.8)×2=10.4

讨论:这个方程怎样解?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这个方程时,可以把小括号内的2.8+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8+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板书: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2.8+x)×2÷2=10.4÷2

2.8+x=5.2

2.8+x=5.2-2.8

x=2.4

4.比较两种解法。

提问:例3中的两种解法列出的方程有什么联系吗?

方程1:2x+2.8×2=10.4

方程2:(2.8+x)×2=10.4

学生自由发言。

讲解:从第二个方程到第一个方程,实际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从第一个方程到第二个方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这道题,数量关系为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已知四张门票共11元。从插图中可以看出,成人票、儿童票各2张。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提问:本节课你又学会了解哪些类型的方程?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及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4题。

数学教学课件(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1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正确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完成第1、4、7题。

第1题,转化练习。

第4题,巩固小数除法计算,体会商的变化规律。

第7题,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填数的练习。

二、算一算。

完成第2、9题。

第2题,巩固练习。在基本计算中包括“位数够”(包括两类:位数相同、位数不同)、“位数不够需添0再除”、“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等不同情形,以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9题,数探索“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的练习。

三、解决问题。

完成第3、5、6、8、10、11题。

第3、5、6题,给出了除法应用的不同背景与类型。

第5题。

(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第8、10、11题,是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验算时用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五、 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生长点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

数学教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左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材分析

《左右》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备课前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大多数已经能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但由于没有经过刻意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对左、右的反应比较迟缓,大部分学生区分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哪只手会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边,然后想另外一边是左边。并且,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共50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中4人一排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设计理念

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找自已身上的左右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左右朋友来认识左右,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游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介绍自己左边右边的同学,这是对“左右”知识的延伸,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淘气要去小明家玩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帮淘气和老师解决困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练习巩固了新知,做到了“学以致用”。体验“相对”,确定“左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应该建立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体会相对性,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1、感知左右手

(1)学生用掌声欢迎来听课的老师。请学生说说在鼓掌时用到了我们身上的哪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

(2)请同学们举起右手,放下,再举起你们的左手,放下。

(3)大家说说,我们平时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呢?左手呢?

2、请学生找出我们身上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4、揭示课题。

刚才同学们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课件出示课题并请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这节课开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从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展开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人的身体上也有数学。】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按老师的要求摆。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说一说。

师生对口令游戏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

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4、找一找。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找一找”挂图。)

星期天,东东想去小明家玩,他没到过小明家,但他记得小明说他家住在三楼,上楼梯后往左走。你们能告诉东东小明家住几号房吗?

【设计意图: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想一想。

刚才同学们帮东东解决了困难,现在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

师: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师举右手。)

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学生七嘴八舌,还是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2、小游戏。

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学生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3、爬楼梯。

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学生说法不同)

请两位同学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4、练一练。

【设计意图: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教师在此及时地让学生到室外实地进行活动,以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经历了方向的变化,再次体验“方向不同,左右不同”,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解决问题,增强运用意识

课件出示书P61第3题,其中有几辆顽皮的小汽车就躲在树底下,这里共有几辆车?先听听大客车是怎么说的?(课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几辆车?)小组讨论、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教学课件(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第一层:认识并会看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班上有待提高型(约占总数的15% )的学生能达到。

第二层: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并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较强的解读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发展型60%的学生能达成。

第三层:对扇形统计图的绘法有所了解。不仅只关注统计结果,更要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超前型25%的学生能达成。

第四层:德育教育:通过调查学生体重,教育学生要养成合理饮食、坚持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比较发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肥胖在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突出的流行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明明对五年级一班学生的体重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表:

体重类型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人数5,7,13,3,4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5.6%,21.9%,40.6%,9.4%,12.5%,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从中明白什么?

二、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认识扇形统计图

1、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全员参与)

师:不同体重类型的人数情况怎样呢?怎样能看得更清楚呢?

生: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那就自行操作完成吧。

生:操作。

师:谁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这样整理有哪些优点?

生:很清楚直观表示出每种体重类型各有多少人。

师:怎样能表示出每种体重类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需要用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绘法。(超前型学生简要了解)

师:扇形统计图的绘法虽然不需要大家掌握,但最起码要知道是怎么回事。绘制扇形统计图时,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各扇形大小的确定是根据圆心角的度数。

3、引导学生从扇形统计图发现信息。(全员参与)

师: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从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生:回答。

4、对比发现。(发展型学生)

师:比较两种统计图,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师:那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吗?

生:能清楚表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师:在具体情况中应该怎样选择用哪种统计图呢?

生:要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

师:实际应用时看来要根据需要灵活合理选择统计图。

(德育教育):通过列表法整理数据,学生了解到有一大半学生身体不够健康,从而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告诉学生现在初中考高中,无论是超出或低于正常体重,差1斤减1分。

三、自主练习,巩固内化。

1、全员参与:书105页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与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教育学生:我国有56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加强民族团结尤为重要(第一个扇形图)。

通过观察扇形图,教育学生我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占我国人口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肩负重任,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2、独立解决第2 、 3题。

3、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再让学生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进行比较,明确百分比大的其含量就高。

4、第5题分层练习:出示扇形统计图后,问题分三个层次出现:

一层:如果五年级共有400名学生,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二层:如果喜欢排球运动的有30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三层:如果喜欢篮球和足球的共有120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你自行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目进行解答。

小结:无论选择哪层题,从计算结果上看,你认为学校应该组织哪种球类比赛?理由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分层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发现?课后请同学们找找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有能力的同学找找三种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其理由。

设计:xx

执教:xx

五、教学后记:

多数同学对扇形统计图不是很陌生,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班上有待提高型15%的学生能认识并会看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发展型60%的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并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较强的解读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超前型25%的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绘法有所了解。不仅只关注统计结果,而且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除个别学生的表述不够流利完整,对意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更为重要的是我充分利用书中教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二、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三、教学难点

手口对应,掌握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次性纸杯、塑料花生、练习图每人一张。

学生两人一组(编号1,2),建立小组评分制,动作安静迅速,听指令的加星,比一比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最多,获得奖励。(可以自己到张老师这里抓一把花生,能抓多少抓多少。)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一节关于数数的数学课。同学们,你们都会数数吧,谁能大声地从0数到20?

生1:0,1,2,3,…,20。(教师带着学生拍手。)

师:谁能接着往后数?

生2:21,22,23,…,30。

生3:31,32,33,…,50。

生4:51,52,53,…,70。

教师示意一起数。

(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70数到100,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用到数数呀?例如,今天咱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啊?

师: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吗?

……

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

(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学生答案不唯一。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上前。)

师:你刚才是怎样数的?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位同学。)

师:今天有×位同学来上课。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人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二)数数活动

1.提出问题,激发数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张老师带来了一些同学们可能玩过的花生串珠,每人的纸杯里都装着一些。

师:和同桌看一看,你们的花生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呢?怎样判断。

师:这么花生,到底有多少呢?请同学们慢慢地将花生倒在桌上,小心不要让花生掉落在地上,(表扬动作安静迅速的学生)仔细数一数。

师:谁来说说你数了多少?

……

师:同学们数了那么多花生,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愿意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

师:我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数的是a个花生,你来数数好吗?其他同学当小监督员,一起跟他数一数,一共多少个花生。看看谁看得最仔细,数训最认真。

(教师帮这位同学把花生拿到前面,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b粒花生。)

师(对数的学生说):你刚才自己数的是a,现在大家帮你数的是b,说明你刚才数错了,没关系,只要你以后都像刚才那样认真,边拿边数,拿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教师把b个花生放在实物投影下:大家看b个花生就是这么多!

师(小结):刚才大家数了这么多花生(板书:数花生),到前面来的这位小朋友是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拿一个数一个,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其他同学是怎样数的?

[预设]

①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在投影上摆出两个,三个,五个,十个一堆儿。

②分颜色数,再相加。出现这些情况教师给予鼓励:按颜色分类再相加也是一种方法。

③数完放入纸杯中。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小结:拿到一边和放到纸杯中都是为了把数过的和没数过的区分开。

师:其他同学都数出了多少个花生呢?

师:那你们数的对不对呢?我们换种方法,如果刚才你是一个一个数的,现在可以试试其他数法来验证一下。咱们以1号同学的花生为准,请1号同学数自己的花生,边拿边数,2号同学当监督员看他数的对不对。看看哪两个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

师:同桌两人的花生一样多吗?和你们数之前猜的一样吗?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花生都数对了!还没有数对的小朋友,课外时间多练习数一数,你一定能数对!

2.数出数量是100的花生

师:现在咱们要数一些更大的数,同学们敢挑战吗?同桌两人把花生合在一起,从中数出100个花生来。可以再换一种方法数数看。这次咱们来个“接龙数数”,两人合作,请1号同学数2号同学当小监督员,当张老师说停时,换2号同学数,1号同学当小监督员,小监督员一定要仔细跟着数,记住老师说停时他数了多少,数的同学也要注意,老师说停就停下来换人数。数完以后如果有多余的把多余的花生放在1号同学的纸杯里,看看哪两个同学数的既准确动作又迅速。

同时请两名十个十个数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数。摆好。

师:同学们都数完了吗?快帮前面两名同学检验一下他们数的对不对吧。你们能看出这两名同学是怎么数的吗?

生(齐数):十、二十……一百。十个十个地数,数得真快,但是每堆的数量必须是几呢?能多1个或少1个吗?

师:其他同学怎么数的?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到99,再添1个花生是多少呢?99后面的数是100。

(三)探索活动

1.练一练第1题

师:大家数数的本领真棒,从10数到了100,这些是100个花生,如果张老师拿走一堆儿还剩多少呢?(90),再拿一堆呢?带着学生倒数,边拿边数。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不仅会正数还会倒数。

2.练一练第2题

(1)师:下面我说一个数,你来数花生,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好吗?

35,请1号同学一个一个地数,数出35个花生。2号同学做监督员。数完后把35个花生摆在桌子正中间,其他的花生推到桌子上方。然后坐好。

学生开始数。

师:小监督员们,1号同学数对的举手?

(2)师:数对的同学请举手,大家一个一个数,得的都很准确。(出示35个花生)你能看出张老师是怎么数的吗?对,五个五个地数,数数看。

带学生齐数:5,10,15,…,35,继续五个五个数下去行吗?刚才1号同学数出了35个,现在2号同学来接龙,从35开始继续数,五个五个地数,数到80。1号同学做监督。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可以给小组加星。怎样让人看清你是五个五个数的?对,5个一堆儿。

学生数。一起数:35,40,45,…,80。

3.练一练第2题

(1)师:大家数的越来越好了,下面咱们玩个对口令的游戏吧。我说一个数,请你连续数出后面的五个数来。23,56,77,89,95。(分别指名接龙,最后一个齐数。)

(2)师:请你仔细听,按照我数的方式继续数,22,32,42。

生(接):52,62,…,92。

师:这是几个几个数的呢?对,十个十个数有时候能帮助我们数的又快有准。下面这幅图请大家圈一圈,再数一数。

4.练一练第4题

(1)第一幅图。

师:请大家看第一幅图。

学生独立圈。

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圈法,数法。结果是43。表扬十个十个数的,每行都是十个,排列的很整齐,很快就能数出结果。

(2)第二幅图

师:下面这幅图排列的就不规则了,同学们敢挑战一下吗?用刚才的方法边圈边数。

展示学生结果。(33)数错的同学再数一数。

5.练一练第五题。

师:机灵狗看到大家数数的本领这么强,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助机灵狗数一数晴天和多云的天气各有多少天。看第三幅图。

你是怎样数的。找到巧妙方法,上下两行交换位置,凑成十。

总结: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顺利解决了机灵狗的难题。今天我们数了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两个两个或者几个几个地数,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现在咱们看看哪个小组获得了胜利。所有同学一共获得多少颗星?可以怎样数?同学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大家只要拥有一颗善于观察,仔细检查的心,今后的学习会更加出色。

6.课后小游戏: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口一致。

数学教学课件(篇8)

1、复习运算定律。

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怎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利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使运算简便)。

2、出示练习二十一第7题。

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运算定律进行填空。

你是怎样填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运算。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题目中的图给我们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几大行星?

学生观察回答。

看了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表,表中的数据是各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想办法计算出你的问题的答案。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说明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这样更加巩固了运算定律的运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课件(篇9)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26的内容和练习七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推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25×4=100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2、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4、求12的3分之1是多少?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月饼图并提问: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几块?请你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在这个算式中,1/2、4、2各叫什么数?(教师板书)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2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这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第3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

(4)第(2)(3)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练习: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题,学生审题,教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列出算式:6/7除以2(说出6/7的含义及算式含义)

(2)每段到底长多少米呢?同学们能否以小组形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算时请你认真观察线段图,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3)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成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种不同的思路)

(4)学生对以上思路进行质疑: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26页的“做一做”的题目。

2、练习七的第2题,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有什么联系。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3、练习七的第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课堂练习。

第1、3、4、6题。

数学教学课件(篇1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你来说说这是几时?(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钟面

师:我们要想认识时间可离不开钟表这个朋友,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好,说完了吧,谁愿意来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谁想来?

(对,它和尺子上一样,也有刻度线,看看这些刻度线有什么不同?)师:对数字的都是长一点的刻度线,这些长刻度线把钟面分成了几大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1,2,3,4,5,6,7,8,9,10,11,12。

师:好,这12个大格你们也数出来了吗?

生:数出来了。

师:除了长刻度线,还有许多短刻度线,这些短的刻度线把一大格分成了几小格?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一大格是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可以同桌商量一下。有知道的你说说。

生:有5个小格。

师:一共有几小格呢?

师:对不对?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可以和屏幕一起数,声音大一点。(课件演示一个大格有五个小格)

生:2,3,4,5。

师: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大家都数的是60个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那你是怎么数的?

生:我是一大格,一大格数的。

师:你给大家上前面数数,我们看看她是怎么数的?

(课件演示:钟面上有

认识1分,几分

师:(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那我们看分针走了

生1: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不错,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两小格呢?你说?生:分针走两小格是2分。

师:那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

生: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钟。

师:是的,走到1是5分钟。那分针如果从12走到2是几分?

生:12走到2是10分。

师:对,分针从12走到2是10分钟。如果分针继续走,走到3。多少分?生: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钟。

师:对,分针从12各是多少分,你知道吗?生:知道。

师:我请##给大家说?大家注意倾听哦!

生:分针走到4是20分钟,分针走到5是25分钟。

师:谁想接着说?生:分针走到6是30分钟。

······走到12是?

师:回到12了,这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生:60分。

师:真不错,分针走一圈正好是

认识1时=60分

师:时针和分针是一对好朋友,时针走,分针也走,现在请你再次观察屏幕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男生观察时针,女生观察分针(播放课件)

(1)男生汇报: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

(2)女生汇报: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分

(3)研讨:刚才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

分,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你有什么发现?

(生: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又同时停,虽然他们所走的路程不同,但他们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1时就等于60分。谁给大家读一遍?好,你来读。

生:1时等于60分。

读时间

我们认时间的时候,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谁?

生:时针。

师:好,下边我们一起来认认时间,这是几时?

大屏幕出示钟表。(

生:5时?

生:时针指向5和6的中间,还没有指到6,指到5和6的之间,所以就是5时多。

师:时针指在

(学生讨论)

小朋友们,知道几时我们看时针,那要知道分就得看分针了。

这么快,老师看一看,那谁能告诉大家这是几时多?多出多少分?你说吧。师:那这是几时几分?你说?

出示4时5分

那么这个时间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我们来看,因为是这个时间我

们还可以写做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写吧。

生:这是8时半。

师:我们还可以说成8时多少分?

生:30分。

师:对,

生:5时55分。

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你说说?

生:5时55分。

师:都认为是5时55分吗?就没有不同意见,你说说?

生:这是4时55分。

师:那你说说怎样想的,为什么是4时55分呢?

生:因为那个时针快指到5,然后那个分针指到11,所以就是4时55分。师:好,我们来看。时针在4和5之间,接近5,到5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说它是4时多,分针指向11,所以我们说它是4时55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4时55分,还差多少分就是5时了?

生:差5分,

师:4时55分也可以说成差5分5时。

谁能这样说说?

生:差5分5时

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现在咱们来看,这是在哪?

生:天安门广场。

师:北京天安门前,这是XX日北京天安门前升降国旗的时间。谁认识这个时间?

升旗降旗

师:再看这是一张北京西到郑州的火车票,你知道是几时几分开?

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时间,我们看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几,我们根据走1大格是5分,来确定是多少分,这样我们就知道是几时几分了,你们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课本

师:学会了认时间,你们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我们一起听

(听歌曲)

师:歌还没有听完呢,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那你觉得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你说说。

生:我觉得1分钟的时间很快。

师:很快,的确,1分钟的时间快的连一首歌都听不完,虽然一分钟很短暂,

但只要你不浪费他,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希望大家能珍惜每一分钟,做时间的小主人,能做到吗?

生:能。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题

红红的一天

自己先说一说,生说

第一幅谁来说?

生:7时5分,红红在刷牙

······

2、连一连

练习二十三第2题

2、你能在钟表上播出下面的时刻吗?

表格出示:上午预备时间:7:50

中午放学时间:11:20

下午放学时间:4:25

数学教学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想象、和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通过迁移比较,促进学生掌握易混淆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火柴盒、直尺、数学书(师:大鞋盒、包装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已经拿到了一个。

生:小火柴盒

1、师:观察火柴盒,从数学的角度,你认识它吗?

这是个长方体,既然是长方体它应该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面、棱的特征、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道具引入,激发学生对以往经验的回忆。】

2、知道了长、宽、高,你能联想到哪些数学知识或者立刻想到可以求什么问题吗?(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公式、体积容积进率。)

3、生根据测量的、长、宽、高求出盒子的棱长和、表面积(可简算。到了高年级,碰到了长长的式子,不要傻算,先分析分析式子,如果可以用简算的话,要采取采取策略!)、体积。由于火柴盒比较小,选择毫米作单位。(板书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算式))

【设计意图:创设现实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师抽出内壳,(生继续观察)认识外壳、求出外壳的表面积(减去左右两个面)。

5、师:如果壳纸是2毫米,一盒火柴盒的容积是多少?(生试算,只列式)

强调:长减2个2毫米,宽减2个2毫米,高减1个2毫米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尽情发挥想象、观察,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加深理解,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6、师:好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火柴盒,我们发现了这么多问题值得研究,如果不结合实际考虑,只求出它的表面积、体积就太简单了。实际生活中,不只是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那个数学的基本公式。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我还有个问题,如果用四个火柴盒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想好后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自己的想法可行吗?有几种拼法?(生四人小组试拼)

从节省包装纸的角度,你会选择哪一种?(学生讨论7种拼法对使用材料多少的影响,一般是让它消失最大的面)

【设计意图: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替想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8、(师展示包装好的鞋盒)如果你们把四本数学书也像老师这样包装,接头处留20厘米,需要多少带子?小组合作算一算。注意:这是求棱长和,2条长、2条宽、4条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包装中的数学)板书

二、作业:每个同学用一张长方形纸,不许裁但可以粘贴使它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长方体展开图的感念】

数学教学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1~5。

2、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理解1~5的实际意义,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实际个数。会给1~5进行简单的排序。

3、培养认真观察、认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5的规范写法,理解1~5的实际意义,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实际个数,会进行简单的排序。

教学难点:

简单排序。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主题图投影片、小动物图片、黑板上画田字格、吸铁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预设:1~5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数数和认数1-5

(一)5的认识

1、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是的,我是叶亮亮的妈妈,很高兴跟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客人,在哪呢?

2、出示:出示5只羊,请看,谁来啦?有几只羊来做客呢?

3、数一数:谁来数一数?数的真好

谁还想数?真不错

一起来数一数

4、贴:羊想到我们班级来,想到我们黑板上来,谁来帮忙?(请一生贴)

生贴4只时,师故意让孩子停下来问:贴好了吗?还需要贴几只?真棒

5、画一摆:如果一只羊用一个圆片表示(师画一个),那5只羊该用几个圆圈来表示?

请你摆一摆

说一说:你摆了几个?你呢?你呢?怎么都是5个呀?有没有画4个的?4个少了,少了(1)。有没有画6个的?6个多了1个,5只羊就画5个圆圈。

刚才老师已经画了1个,我还要画几个?请你数我来画

6、像5只羊,5个圆,他们的数量都是5,我们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5长什么样?谁来找出来贴上去(生找贴)

7、举例:5除了表示5只羊,5个圆,你觉5还可以表示什么?(师板书把圆圈、羊圈起来)

请你说(不错)你来(太棒)你说(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刚才我们说的事物的数量都是5,所以用哪个数表示?

8、引:有一只羊饿了跑了,少了一只羊,问还能用5表示吗?为什么不可以?只有怎样的才用5表示?现在用什么表示?谁能找到4?(师拿1、2、3、4让学生选)

(二)1—4的认识

1、出示一幅(信息多一些,4的有一些,还有1、2、3的):从图中你找到4了吗?

2、4的认识

(1)说一说:你找到4了吗?还有吗?(贴:飞来了4只鸟,又来了4个蘑菇)

(2)摆一摆:我想用吸铁石摆一摆,拿几个?请你说,你来,你们跟他们一样吗?为什么都拿4个,我拿5个行吗?(摆在黑板上)那怎样就变成4个了,4比5少(1)个。

(3)小结:小鸟、蘑菇、吸铁石的数量都是4(边说边圈),所以我们用4来表示,

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吗?

说一说动一动拿一拿等

3、1-3的认识

(1)这幅图上除了有4,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数吗?

请你说,你来(你眼睛真亮,你太棒了)

(2)刚才我们又找到哪些数字宝宝?(生说师贴)

1表示什么?比如。说得很好到只要怎就用1表示呢?

2呢?怎样用2表示?

3呢?

(3)老师拿3个棒棒糖,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一样多的棒棒糖吗?

我们手里的物体个数都用哪个数来表示,为什么?用2行吗?怎样的用3来表示呢?

快速拿出1个圆片,怎样表示2呢?2比1(多1)

再拿1个呢,是几个?3比2(多1)

怎样表示4呢?4比3(多1)

(三)1-5的数序

1、1-5的数序

(1)灰太郎知道羊来做客,他们很羡慕也来了,但他们来的太匆忙了,队伍都乱了,小朋友能帮它们重新排下队吗?

(2)你怎么排?请你,你来,一起数一数顺数、倒数

(3)这只狼没有号吗?它要排在主个队伍中,它可能是几号?

(4)如果把0-5这些数宝宝放在尺子上,你知道怎么放吗?谁在最前面?

引:羊与狼来做客很高兴,他们想跟我们玩一个猜数的游戏

2、猜数游戏

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说得吗?有很多很多,说不完)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0、1、2、3、)(以后我们学了很多知识后知道,还有很多)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呢?

引: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数猜出来了,奖励你们来做个游戏。

3、做游戏

(1)请5个小朋友上来

(2)请前两个小朋友上前一步,请第2个小朋友上前一步

(3)请第3个小朋友跳3下

(4)请5个小朋友一起跳5下

引: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个数宝宝?你会了吗?考考你们

教学动画课件


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教学动画课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动画课件 篇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教学目的: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适用专业:

分产品设计感知与认知,新产品开发,创新产品设计三个单元。通过引入企业的实际产品设计案例作为课程设计的内容,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形态、技术经济等基本要素,掌握产品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开发或提案设计。从而在知识、生活、感觉、创造和开发等作为设计师必备的条件方面得以全面提高,为走向社会、开发设计新产品打下基础。

产品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程序及设计的基本

要素。包括产品样机的分析,对产品实用性、安全性能的论证和价值的分析,设计方案的确定,对产品制造加工工艺的了解,新产材的应用,设计报告书的编写。

针对企业的需要进行某个项目的开发。运用工业设计(产品设

计)程序、方法,按照企业实际要求指导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主要有两图(产品预想效果图、产品制图),一书(设计报告书),一物(产品样机或模型)。

企业院校针对三五年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行情进行市场行

情分析、产品分析与设计等探索性课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产品设计方法,学会目标对象生活需求分析和生活方式研究,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当前社会发展趋势。

产品造型设计

第一单元 1.课程标准 1.1 内容:

a、产品设计概论

b、产品设计基本原理和设计程序 c、产品设计方法

1.2 性质:

1.3 作业数量规格:1.4 作业质量描述:1.5 课时与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 标准:

2.2程序:

d、可行性分析(安全、价值、市场)

对产品设计的方法有了整体的认知,注重改良设计能力的培养,针对家电或易用产品进行改良设计。

a、选择日用品或家电产品零件,在原产品的基础上拿出平面表达及设计报告书一份。

b、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模型或样机零件、材料(聚胺酯、石膏ABS板材、金属材料木材、玻璃钢)。

创意新、功能合理、安全性能好、图面整洁、模型、样机、形态好、比例、尺寸准确、界面清晰、线型流畅、表面光滑整洁。课时/7学分 a、创意20%(新颖实用)b、前瞻10%(市场潜力)c、平面表达15%(设计意图明确)

d、立体表达25%(形态比例正确,结构合理)e、设计报告书30%(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考试成绩采取“考试评分方案一”

a、由专业(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3-5名相关教师组成考评组,对学生上缴的考试作业进行综合考评。

3.工具材料

3.1工具:

3.2材料:

4.参考资料

4.1 书目:

4.2 图像、实物:4.3 其他资料:

b、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向考评组陈述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作业创新等情况。

c、根据学生的陈述及作业展示,考评组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集体评判,给定考试最后成绩及评语。

制作模型、样机的全套工具 a、石膏粉 b、粘土 c、聚胺酯 e、木材 f、多层夹板 g、1-2.5mmABS板材 h、有机玻璃 i、金属材料 j、玻璃钢

改良产品开发设计;各类家电、日用、五金等产品样本: 产品幻灯资料、实物 往届学生优秀作品

第二单元 1.课程标准

1.1内容:

1.2 性质:

1.3 作业数量、规格:

1.4 作业质量描述:

a、按企业项目运作制定设计方向工作内容、进度的日程计划表 b、产品设计定位前的市场调查 c、市场调查分析、设计定位 d、定位设计市场调查

e、市场调查分析,作出设计目标和初步设想 f、进入草图构思

g、对照设计目标分析,选定设计构思、细化深入设计 h、作产品预想图

i、作产品设计外型加工尺寸草图 j、产品样机或模型制作 k、作正式产品制图 l、产品设计报告书编写 m、产品设计展示版面设计

导入适宜的校企合作项目,进行真实产品的设计开发,a、产品设计样机或模型

样机要求尽量与最终实际产品的功能、形态、材料、比例越接近越好,模型要求尽量与实际产品的尺度1:1或2:1。b、产品预想效果图、图画幅面 4K c、产品制图(手绘、CAD均可)d、设计报告书

a、产品样机、模型设计有创意,样机以外型尺度、材料、色彩、装饰与最终实际产品越接近越好。技术简单性的功能与结构应有所体现(如灯具设计能通电亮灯,电话机设计手柄与机座分体,1.5 课时与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 标准:

2.2 程序:

简单小家电按钮开关有开关按触感,自行车设计可试骑等等)。样机制作精确。模型的外观、尺度、色彩、装饰与最终实际产品的感觉越接近越好,形位尺度比例准确,制作精良。b、产品预想图(效果图)

预想图画面尺寸为4K或2K,手绘,电脑制作均有要求,图面产品形态表达清楚,画面干净,色调统一,构图适宜,并且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c、产品制图

制图规范,图面清洁,形位尺寸标准规范、完整,比例准确,文字端正规范。d、设计报告书

报告书具备三种形式,(1)电子资料集装箱(2)打印的文本书(3)PPT或者动画演示。要求文打,结构完整,文字通畅,辞句达意,产品设计档案编排适当,设计调查、设计分析、设计构思、设计程序、设计总结报告清晰。

128课时/8学分 a、创意20%(新颖可行)b、实用30%(符合需求)c、平面表达20%(设计意图明确)

d、立体表达20%(形态、比例正确,结构合理)e、设计报告书10%(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考试成绩采取“考试评分方案一”

a、由专业(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3-5名相关教师组成考评组,对学生上缴的考试作业进行综合考评。

b、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向考评组陈述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

的运用、作业创新等情况。

3.工具、材料

3.1 工具:

3.2 材料:

4.参考资料:

c、根据学生的陈述及作业展示,考评组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集体评判,给定考试最后成绩及评语。

制作模型样机的全套工具。

a、常规金工设备:车床、钻床、铣床、锯床、平板、砂轮机等。b、常规五金工具:榔头、锯子、锉刀、木批、板手、钳台、老虎钳、镤子,什锦锉、砂子等。

c、常规木工用具:木锯、片锯、刨子、镤子、木锉、磨刀石、砂皮等。

d、常用刀具:车刀、铣刀、钻头、丝攻、铰板、中心钻、冲头等。

f、常用量具:钢皮尺、卷尺、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内径卡划线尺、R量规等。g、烘箱、水盆。

h、喷泵、喷枪等喷涂工具设备。

a、石膏

b、木材(白松板、多层夹板)c、聚胺脂板

d、ABS塑料板(0.2mm,1.5mm)e、白胶、木胶。

f、铁钉、木螺丝、M10以下标准螺钉、螺母、垫圈等。g、氯仿(三氯化钾)、塑料胶。h、油漆、香焦水。i、其它模用材料

4.1 书目:

a、《产品设计》王明旨编著

b、《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何晓佑编著 c、《产品系统设计》吴翔编著

4.2 图像、实物:

a、市场优秀产品设计

4.3 其它资料:

b、往届学生优秀设计作品

a、各种优秀产品设计年鉴

b、各种优秀产品宣传图片

第三单元 1.课程标准

1.1内容:

a、创新思维和创新产品设计方法 b、生活需求分析和生活方式研究 c、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 1.2 性质:

1.3 作业数量、规格:

1.4 作业质量描述:

1.5 课时与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 标准:

2.2 程序:

d、当前社会发展趋势

e、可行性分析(实用性、前瞻性、安全性、价值)

培养创新产品研究开发设计能力,进行全新的产品设计。

a、为企业研究开发一件迎合新的社会需求点而创作的产品。包括市场分析、平面表达,设计报告书一份。

b、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模型或样机零件、材料(聚胺酯、石膏、ABS板材、金属材料、木材、玻璃钢)。

创意新、实用性强、安全性好、前瞻性好、图面整洁、模型样

机形态好、比例尺寸准确、界面清晰、线型流畅、表面光滑整洁。160课时/10学分 a、创意20%(新颖实用)b、前瞻20%(市场潜力)c、实用20%(符合需求)

d、平面表达10%(设计意图明确)

e、立体表达20%(形态、比例正确,结构合理)f、设计报告书10%(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考试成绩采取“考试评分方案一”

a、由专业(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3-5名相关教师组成考评组,对学生上缴的考试作业进行综合考评。

3.工具、材料

3.1 工具:

3.2 材料:

4.参考资料:

4.1 书目:

4.2 图像、实物:4.3 其它资料:

b、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向考评组陈述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作业创新等情况。

c、根据学生的陈述及作业展示,考评组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集体评判,给定考试最后成绩及评语。

制作模型样机的全套工具。

a、石膏粒 b、粘土 c、聚胺酯 d、木材 e、多层夹板 f、1-2.5mmABS板材 g、有机玻璃 h、玻璃钢 i、金属材料

创新产品开发设计。各类家电、日用、五金等产品样本,产品幻灯资料

往届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动画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动画片制作的方法以及透明胶片在动画片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2、了解Flash中透明胶片(帧)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帧的种类,并掌握对帧的操作。

3、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制作简单Flash动画的能力,具有从一种应用软件中获取另外一种应用软件中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Windows 98的剪贴板的使用。

2、通过文字动画的制作,了解Flash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3、 Flash帧的种类以及对帧的基本操作。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Flash逐帧动画的制作、Flash帧的类型,对帧的操作。

教学难点:

消除动画中元素的颤抖现象。

五、教学过程

在教材中,安排这一章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较低的门槛(进入动画片制作世界的门槛),通过一个简单的文字动画的制作,对Flash动画的制作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帧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先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即制作文字动画→介绍动画片工作室制作动画片的方法→Flash帧的种类以及操作),再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制作具有相同动画效果的文字动画(可以对已经制作好的文字动画进行分析,分析后可以发现,在文字动画中,后面帧上的内容在完全保留前面帧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内容。可以将这种方法称为加法),从而可以引出所谓的.减法制作法。在介绍了减法制作方法之后,让学生们自己完成。

在介绍了文字动画的两种制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在制作方法、动画效果、制作的难易程度等几个方面,对两种方法作出评价。

有多余时间的话,可以介绍第三种方法:遮蔽方法。

六、相关资料

所谓的减法制作方法:

在当前帧上,将所有的文字粘贴(或输入)完毕,在当前帧的后面插入一个关键帧(继承了当前帧上的所有内容),将当前帧中的最后一个文字删除;再插入一个关键帧,删除当前帧中的最后一个文字。重复插入关键帧和删除当前帧中文字的操作,直到在当前帧上仅留下一个字为止。

所谓的遮蔽制作方法:

在当前帧上,将所有的文字粘贴(或输入)完毕,插入若干个关键帧(数量取决于文字的个数,如果动画中,文字与标点符号共有20个,则要插入19个关键帧);在当前图层上增加一个新图层,在新图层的第一帧上,使用矩形工具,设定填充颜色、轮廓线颜色与背景颜色相同,绘制若干个矩形,将第一个文字之外的所有文字遮住。依次类推,在后面的帧上绘制相似的矩形,被遮住的文字依次减少,最后一帧上的文字全部显现。

七、实践与研究

1、除了教材中的练习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Flash动画的特点、作用能否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新的练习,作为学生们的课后练习。

2、指导学生完成《小学信息技术实践与探究》模块:电脑动画练习题:“flash动画”中练习题。

教学动画课件 篇3

教材内容解说: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是本册的第四次口语交际,也是本册最后一次口语交际。

教材安排了两个自然段文字,提示推荐一部动画片的方法。

第1自然段通过“在你看过的动画片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并提示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画片推荐给同学。

第2自然段提示学生可以从说动画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说最吸引自己的人物或者故事片段三个方面去向他人推荐一部动画片。

接着教材出示了一幅插图,上面分别展示了《西游记》《骄傲的将军》《神笔马良》《黑猫警长》《九色鹿》《牧笛》《葫芦娃》《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一些中国经典原创动画片画面,意在唤醒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通过小贴士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求:其一,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其二,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学情分析:

统编教材语文前三册及二下前几次共安排了15次口语交际,其中关于“说”的要求提到了11次,关于“听”的要求提到了4次,关于“应对”的要求提到了3次,关于交际礼仪和态度的要求提到了8次。因此,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课时,已具备以下交际礼仪: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交际时注意运用礼貌用语;已具备以下交际能力:把表达的意思用恰当的音量大胆说清楚、说完整,吐字清楚、语句连贯,边说边做动作,能按顺序说,注意说话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清楚地表达想法,主动发表意见;注意听别人说话,记住主要信息,有不明白或感兴趣的地方能提问。本次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动画片是小学生喜爱观看的电视种类,“推荐”一个事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推荐一部动画片”使得学生有推荐欲望。但是二年级学生年纪小,在选择说什么去推荐,以及推荐时要注意些什么,缺少生活经验,容易语速过快,不在意对方是否听清楚;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有些同学急于自我表达,不擅长倾听。因此,教会学生“说什么”“怎么说”“如何听”的良好交际习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清楚。

2、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3、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2、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动画竞猜,引出交际话题

(一)动画竞猜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来玩一个动画猜猜猜的游戏吧!老师来说几个关键词,你们来猜一部动画片的名字。(板书:一部动画片)

师:听好了,警察、一只老鼠、一只黑猫,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做什么?

指名回答。回答时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二)回忆动画

师:(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同学们,老师在小时候除了看过《黑猫警长》,还看过《西游记》《神笔马良》《九色鹿》《牧笛》《葫芦娃》《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这些中国经典动画片,其中最喜欢看《黑猫警长》这部动画片了。那你最喜欢看哪一部呢?

过渡:看来同学们看过的动画片可真多呀!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些精彩的动画片吧!

师边看边问:《熊出没》里面有熊大和(熊二、光头强),顺溜非常的(聪明),猪猪侠很(勇敢),这首歌会唱吗,那就一起唱一唱吧!

(课件播放中外动画片视频)

二、自由推荐,了解学情

过渡:快乐是要分享的,你们想把这些精彩的动画片推荐给其他同学吗?谁愿意向我们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板书:推荐)

指名推荐。

在推荐时,老师要时刻注意推荐学生的语速,如果语速过快,老师要及时打断,并引导听的学生提出建议“说慢一点,让我们听清楚”。

总结评价:

同学们推荐可真有办法。我听明白了大家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名字,然后有的同学还提到了对动画片的(印象、人物、故事情节),向我们来推荐一部动画片。(老师根据推荐具体情况,学生说了什么内容,就相机板书贴出名字、印象、人物、片段其中几个或全部)

同时这几位同学说的时候注意语速不快不慢,让我们听得很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板书:说不快不慢)

三、读懂教材,了解推荐方法

那如何能推荐得更有序、更清楚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推荐一部动画片”。

(一)读教材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读一读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边读边思考:这么多看过的动画片中,推荐哪一部?怎么推荐呢?(课件出示教材内容)

(二)指名说

(三)总结

我们要推荐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画片,可以说对动画片的印象、喜欢的人物或者故事片段来推荐。(课件中关键词变红)

四、同桌推荐,明确交际要点

(一)同桌交流

接下来,我们展开第一轮推荐:我来推荐,同桌听。同桌间互相推荐。哪一部动画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二)同桌推荐

过渡:接下来,老师要请一组同桌说名字和印象给对方推荐一部动画片。谁愿意?

同桌推荐。大家仔细听,等一下请你们来说一说他们推荐的动画片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印象?

同桌推荐完。(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说话语速)

师:他们俩推荐的.动画片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印象?

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并关注推荐学生是否注意语速。

总结:这对同桌注意语速,声音响亮,表达清楚!这位听的同学听得很认真,把他们推荐的内容听得明明白白,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板书:听明明白白)

五、案例学练,说清人物

(一)看案例视频

过渡:为什么动画片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呢?还有几位小朋友也在推荐动画片,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播放样例视频。(视频内容:三位同学共同向对方推荐《熊出没》,从三个不同人物谈觉得这部动画片很有趣)

(二)学习如何说人物

师:同学们,你听清楚他们说了些什么吗?

指名说。

预设:说清楚了动画片的名字、对动画片的印象和喜欢不同的三个人物。

评价:你们听得真认真。

总结:他们先说了动画片的名字和印象,接着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和原因。虽然喜欢的人物不同,但给他们留下的动画片印象都是有趣。(板书:贴人物。如果前面已经贴了人物,此处不用)

(三)小组练习说人物

同学们,如果你也觉得这部动画片很有趣的话,让你来推荐,你会推荐哪一个人物呢?前后四人一个小组,像他们这样说不同的人物来共同推荐《熊出没》这部有趣的动画片,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同一个人物。

练习完。师进入小组相机指导练说不同的人物。

(四)小组展示推荐

过渡:接下来,第二轮推荐开始。老师宣布“我们推荐,大家听”的活动正式开始。

1、第一组推荐

首先请第一组同学上台来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清他们推荐了些什么?

生推荐完。(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说话语速)

师:他们推荐的动画片名字是什么?

师:他们推荐了哪些喜欢的人物?

师:同学们觉得他们说的这些人物让你觉得这部动画片有趣吗?

评价:从肯定学生听得认真去评。

(注意引导听的学生就说了名字、印象、人物进行评价,和推荐的学生交际应对,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推荐的喜欢人物的原因要和印象统一)

总结:这个小组同学注意语速,说了不同的喜欢的人物,成功向大家推荐了这部有趣的动画片。同学们也都听得很认真。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2、第二组推荐

过渡:再请一个小组上台来展示。有没有哪个小组觉得你们推荐得也很好或者更好的,大家认真听。

生推荐完。(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说话语速)

师:他们推荐的动画片名字是什么?

师:他们推荐了哪些喜欢的人物?

师:同学们觉得他们说的这些人物让你觉得这部动画片有趣吗?

评价:从肯定学生听得认真去评。

(注意引导听的学生就说了名字、印象、人物进行评价,和推荐的学生交际应对,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推荐的喜欢人物的原因要和印象统一)

总结:这个小组同学注意语速,声音响亮,说了有趣的人物来推荐这部动画片,勾起了我们大家的好奇心。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同学们,老师宣布“我们推荐,大家听”的活动圆满成功!

六、观看视频,学讲片段

(一)看动画,理解“片段”

预设一:刚才没有提到片段。

为了奖励大家表现这么棒,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段吧!但是老师有要求哦,等一下要请大家说一说,这个片段讲了什么。睁大眼睛,认真看。

预设二:刚才提到了片段

刚才有同学已经说了吸引自己的故事片段。那还等什么,我们就来看一看。但是老师有要求哦,等一下要请大家说一说,这个片段讲了什么。睁大眼睛,认真看。

播放《熊出没》中“熊二太胖卡进树洞”动画片段视频。

总结:同学们,刚才看到的动画是一整集故事中的一个部分,就叫做一个故事片段。(板书:贴片段,如果之前贴过就不用)

(二)练习讲片段

1、同学们,这个片段来自于什么动画片呀?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那这个片段具体讲了什么?请同学们练习说这个片段来推荐这部动画片。先自己练习说给自己听,等一下请你们来推荐。(老师相机提醒学生先说名字、印象再说片段)

3、指名推荐播放片段

指名推荐。(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说话语速)

学生如果推荐片段说不完整时。问:还有没有同学在他的基础上补充片段,推荐得更清楚的?

总结:这位同学注意语速按照时间顺序抓住人物有趣的表现说片段向我们推荐《熊出没》,让我们觉得这部动画片特别的有趣,我们用掌声鼓励他表现这么棒!

七、创设情境,尝试推荐

(一)创设“推荐”情境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举办一场“动画片推荐大会”,需要同学们说动画片的名字、印象、人物和片段来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看谁说得更清楚更精彩,谁就是今天大会的最佳金牌推荐。上台推荐的同学会有金话筒帮你哟!你们想参加吗?(课件出示推荐任务)

1、生练习推荐

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四人小组相互推荐,说的时候注意语速。

2、个人尝试推荐

推荐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语速。

(1)第一位推荐

先向大家问声好!看着大家,大声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喜欢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就可以像老师这样给他送爱心。(老师做比心手势)

生推荐完。

师: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名字是什么?

师:你喜欢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吗?喜欢的送爱心。

师:你自己来邀请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总结:这位同学声音响亮,把这个人物说得很有趣,印象深刻,给你点个赞,最佳金牌推荐奖给你。

(2)第二位推荐

请你大声说,说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推荐完。

师: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名字是什么?

师:你喜欢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吗?喜欢的送爱心。

总结:这位同学声音响亮,把这个片段说得很有趣,印象深刻,给你点个赞,最佳金牌推荐奖给你。

(3)第三位推荐

请你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大声说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推荐完。

师: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名字是什么?

师:你喜欢他推荐的这部动画片吗?喜欢的送爱心。

总结:这位同学注意语速,推荐的这部动画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你点个赞,最佳金牌推荐奖给你。

同学们,老师宣布今天举办的“动画片推荐大会”非常成功。

(二)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说动画片的名字、印象、人物和片段来推荐一部动画片,说的时候还要注意语速,听的时候要认真听。同学们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向自己的家人也去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动画片吧!

教学动画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身边的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积极参与教学,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教学过程】

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挂历的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教学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教学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元旦教学其其中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教学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教学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教学延伸】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跟着龙灯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教学动画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身边的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挂历的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元旦活动其其中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活动延伸】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跟着龙灯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带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动画课件 篇6

教学内容:

自定义动画

教学目标:

掌握对象自定义动画的设定

教学重、难点:

设定对象自定义动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幻灯片的放映给我们一种动感的效果,那么,我们能不能给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让它更具有个性呢?

二、新课教授:

如果哪位同学已经懂得在幻灯片中接入动画效果,请他来当一位小老师。对象自定义动画:

1、功能:对象自定义动画可以设置单页幻灯片中不同对象出现的动画效果和顺序。

2、系统默认:程序

默认的.对象的出现谋划同幻灯片同时出现。

3、设定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

命令。

4、“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a、时间:这里提供了没有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的列表,我们可以选择进行设置。启动动画的选项意义同幻灯片切换中的换页方式相同。

b、效果:效果指设定动画效果的种类以及伴随播放的音效;动画播放完毕后,对象的处理。如果对象中包含文字,则我们可以设定文字出现的方式设置完了各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和放映顺序后,单击“预览”,可以看到设置的动画播放的效果,认可设置,只要单击“确定”就可以了。放映效果:动画设置完后,可以演示动画效果,

对不满意的设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更改。

三、练习:

请同学们为古诗设置好动画,比一比谁设置的最漂亮。

四、作品展示,小结

教学动画课件 篇7

制作“我的愿望”动画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案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8章“动画制作”,是一节Flash的综合应用课。内容包含了复习Flash的动画补间与形状补间的操作,了解一个Flash作品的组成,以及完成一个新的Flash作品。本课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如何把一节普通的Flash制作课上出亮点来,如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创新设计出具有学生自己个性的作品。

●学生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创建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能制作最简单的Flash动画。但由于是新授课刚结束,所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有差异,有部分学生对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的知识点掌握并不熟练。本节课就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应用制作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从库中导入元件的方法;掌握在Flash中制作动画补间、形状补间的方法;学会分析Flash作品组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制作出具有个性的Flash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成功制作出自己设计的动画作品的喜悦,激发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库中导入元件的方法,在Flash中制作动画补间、形状补间的方法。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Flash作品。

●教学方法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任务式驱动的教学方法配合情感教学。首先给出一个任务作品,然后在逐步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完成Flash的动画补间与形状补间的复习,最后,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按自己的思想完善作品。在情感教学方面,不仅为学生准备了作品任务,还在每一步准备了情感任务。

●教学过程

1.有特色的导入,展示教师的愿望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上的是一节Flash制作课,制作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我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有愿望,那么,大家猜一下,老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学生观察教师,进行思考。教师本人特征比较明显,就是比较胖。

生:减肥。

师:是的,大家回答得很正确,老师的愿望就是减肥。

教师演示Flash作品:我的愿望——减肥,一个简笔画小人由胖变瘦的过程(如图1)。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导入,我很容易地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便于接下来的情感交流。这个作品也同时包含了需要复习的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向学生展示我的愿望后,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也将会向我展示他们的愿望,那么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完成知识点的复习

在导入后,学生对作品产生了兴趣,教师适时提出了分析作品的要求。

◇布置任务:请学生观察“减肥”这个Flash作品。

◇提出问题:①这个作品由哪些部件构成?②这些部件都发生了哪些运动?③这些运动,哪些是运用的动画补间,哪些运用了形状补间?

◇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以三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下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接着回答这三个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同时展示分析作品过程(如图2)。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由教师设计的三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分析,得出了作品的制作步骤,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点的复习。

3.学生完成作品,帮助教师实现愿望

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分析得也很正确。现在,在同学们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叫做“胖变瘦”的文件(教师打开胖变瘦文件),同学们打开这个文件后,可以看到有一个胖胖的身体。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帮老师完成这个减肥过程呢?当然,在减肥过程中不要忘了给小人安上一个头。

◇展示作品:教师通过广播展示半成品Flash作品(如图3)。

◇布置任务:请优秀的学生帮忙完成半成品Flash作品。

◇学生操作演示:由优秀的学生完成半成品Flash作品的制作,学生进行动画补间、形状补间、从库里导入元件等操作。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存在差异性,有些学生对于动画补间、形状补间的操作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先安排了优秀学生的演示操作,当做是对前面知识点的一次复习。同时,在其中也加入了情感的要素,在演示了教师的愿望后,先请个别同学帮教师完成“减肥”的愿望。

师:谢谢甲同学为老师完成了愿望,那么下面,老师就请所有同学都来帮助老师完成减肥的过程。相信在同学们的美好祝福下,老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布置任务:请全部学生完成半成品Flash作品。

◇学生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半成品Flash作品。

设计意图:在这个步骤里给全体学生布置了一个“情感任务”,帮助教师完成愿望,这样,学生在操作时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有了一个具体的意义,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动画课件 篇8

1PBL 模式概述

PBL 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 ,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解答实际问题,在过程中获得知识,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进行指导。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老师预先把学习内容设计成难度适中,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通过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互相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已达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及完善知识体系。

2 教学现状和学情分析

Flash 动画设计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备课教学一般都是,在课前准备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与案例,在课中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案例的制作过程,让其跟随操作,从而快速的掌握动画的制作基本技能和方法, 但是学生十分欠缺知识的迁移运用, 不会主动去总结、思考。 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前,没有对其进行讲解,学生一般不知道如何做出来,完成上交的作品大部分与网络作品相似,缺乏自己的创意。因此,通过这样的教学仅仅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和技术训练这个基本目标,但学生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 所以,我们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设置和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

3 利用 PBL 模式精选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问题

(1)根据职业岗位和要求搭建组织课程体系。 根据调查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一般毕业后主要的工作岗位是 Flash 动画设计助理和 Flash 动画设计师。 做一名 Flash 动画设计师,必须精通 Flash 动画制作技巧、运动规律原理及相应软件,能独立完成动画设计创意和美术设计工作, 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并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科学的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基础知识牢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技术动画专业设计人才。

(2)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确立学习任务。 以前 Flash 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只注重基础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以及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但是在课堂上讲解的例子或者项目都没有与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相互对应,而仅仅围绕课本的学习的单一知识点来设计,所以,即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的学习内容,但是毕业后,还是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通过专家和主讲老师对 Flash 动画设计师工作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和讨论,转变学习内容,并从中总结出五个实际工作项目:"基础动画设计、广告设计、电子贺卡制作、电子杂志制作和MV 的制作"。

(3)设计学习情境,预先设计好"问题"。 PBL 模式一般分为几个主要环节:"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讨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给出答案",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如何设计"问题",还有"问题"的质量是十分关键的。

第一,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中的问题相关联,并复合职业要求;

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广告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精彩 Flash 广告给学生们欣赏,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再引导他们回忆过去在街道、商场、网络或者电视中等看到的广告,让他们与之进行比较,然后顺其自然的提出问题。

第三,提出的问题要能有助于完善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通过设计复合实际的问题与任务,从而让学生能更快的进入任务中,并能通过相互合作和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提出问题,组织教学实践PBL

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好适当的引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依旧以"Flash 广告设计" 项目为例子, 通过播放一些Flash 广告,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们回忆过去看到的广告,让学生们进行对比,然后顺其自然的提出问题。

然而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 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上机的课时是有限的等,因此提出问题后,老师要适当的对学生多做一些辅助工作和引导。第一步对广告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设计广告的流程。此外还要预先对制作广告中使用的` Flash 知识内容(音频素材处理和收集、Flash 基础绘图等)进行讲解和操作练习。这些先前准备完成了, 然后老师就把班里的同学分为 5 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位组长,把准备好的问题发给各小组(如何制作设计环保类 Flash 广告或者生命健康类 Flash 广告), 组长负责做好组内同学的沟通协作,把项目的任务分配好,通过多种途径如互联网、教材、多媒体等收集素材,组内进行分类汇总、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寻找到设计的新创意,描绘在广告草稿中。

在上机制作广告过程中,各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 老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提出建议或指出错误。 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对作品进行更改。 下课之前,对各组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同学们进行对比,分析出每个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各小组内再进行讨论分析,对作品进行更改。 经过多次的讨论和更改,能够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老师对项目进行讲解,给出答案。 但是,Flash 动画设计课程和一些纯理论课程不同,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老师要对学生们在广告制作过程中遇到比较多的、容易出错的等问题进行归纳,对它们进行分析讲解,总结广告制作项目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等。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项目训练,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创新考核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我们基于 PBL 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考核方式。 与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同,我们要求学生多关注当今的时事、生活状态,社会现状等,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一个 Flash 动画作品,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并针对作品内容写一个简洁的说明。 这样能够很好的锻炼每个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和创新能力。综上所述,运用 PBL 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很好的组织教学和实施,更加有计划的挑选教学内容,做好问题设计,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寻找答案不断进行思考和讨论,整理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并能将思考和讨论的结果付诸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动画课件 篇9

教学设计学校北京市西罗园学校

学科数学

姓名石川子课题《设置动画效果》

年级五年级

教龄指导

思想

理论

依据

《设置动画效果》它承接前几节课幻灯片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操作,进一步学习如何《设置自定义动画》,使学生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方法,改变启动动画的方式,调整动画对象的播放顺序。本课教学旨在让幻灯片看起来具有动画效果,更加协调、统一,同时通过审美、创美的内心体验和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教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间存在操作水平上的参差,对学生划分了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教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PowerPoint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2)掌握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及时间和顺序的设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幻灯片动画的添加,体验动画制作的过程,了解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幻灯片动画的添加,体验演示文稿的趣味性和动态性,提高他们对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

重点

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教学

难点

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及时间和顺序的设置。媒体

使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分层探究新知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

四、课堂收获

四、总结

让学生观看欣赏西游记片头视频: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视频是什么?西天取经的困难在于什么?

没错,九九八十一难阻碍着唐僧西天取经的道路,体重作怪的绝大多数都是妖精。

任务一:从西游记文件夹中找到妖怪图片,自己进行一个动画的自定义。

对!同学们,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做成一个动画,好吗?

(板书课题--------设置动画效果)课件1

第一环节:运用动画命令,制作分身术动画

观看与真假美猴王视频:

问题,在视频片段中,孙悟空展现了哪门绝技?

任务二:(出示课件3)学习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制作分身术动画。

自己先完成一个简单的自定义动画

小组同学动手试一试。

老师展示同学们的动画效果,根据问题分析,同学们一起找到动画设置的不合理处,教师大屏幕展示操作步骤。

请看屏幕:

1、首先插入孙悟空的图片并设置好它的大小-----再利用前面学过的复制粘贴命令复制出数个悟空------接下来选定其中的一个悟空并设置它的动画效果为飞入-----再选定剩下的悟空并设置它们的动画效果为百叶窗或出现-----最后观看放映即可完成分身术动画效果。(利用百度搜索悟空图片)

2、完成情境孙悟空利用分身术打妖怪

同学们,悟空就在你的D盘上,能不能在你电脑上完成这个任务?

好,开始!(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全部完成)

2、(出示课件4)

完成分身术---首先需要复制和粘贴;

在自定义动画中分别设置动画效果;

大家把孙悟空都摆放得不错,但是老师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1)有的同学选了自定义动画,可是悟空没有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2)还有的同学变出来的悟空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单个出现的,这又是怎么回事?

(板书:选定对象、组合、复制、粘贴)

班级评价,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总结作品情况)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很好,作品设置的也很棒,那谈谈你们的收获吧!

你们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以后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融会贯通,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探索。在遇到困难时要认真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寻求解决的方法,你就能像孙悟空那样聪明伶俐、神通广大。

降妖除魔

孙悟空

学生回顾旧知识,完成任务一。

好!

分身术

学生尝试练习,动手制作分身术动画

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小组长汇报各组完成情况,并讲解使用了哪些动画效果。

设置动画之前,必须先选定对象。

需要将剩下的悟空先组合起来,再进行设置动画效果。

小组两个人合作完成

吸取别的同学的经验,修改自己的动画.

观赏总结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作品

学会了更高级的动画,

学会制作连续动画,

可以制作动画情景。

目的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活跃课堂气氛,老师要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各种解决问题。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摸索方法,获得成就感。

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老师的做法,法操作顺序记在脑海中。

学生以小组形式上机操作完成作品。

倾听别人的问题,反思自己的问题,帮助别人解答问题的同时让自己理解得更透彻。

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设置动画效果2

插入复制粘贴摆放顺序自定义动画

教学动画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静止画面变成动态画面的神奇和有趣,初步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

2.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动画探索过程,体验当设计师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人手一把,动画小书人手一本,空白扇子、小书、笔若干;教师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两把.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扇子,发现画面叠合的现象

1.师(出示扇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扇子两面画了什么?这把看上去很普通的扇子,它会变魔术,很神奇,我们来玩一玩。(幼儿快速转动扇子)发现神奇的地方了吗?(两边的图形合在了一起)是真的合在一起了吗?

2.幼儿自由操作,交流操作发现。

教师引导式提问:看看两边的扇面上有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两边分开的两个图案,经过快速旋转,看上去好像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画面(帆船、树等)。

3.迁移经验,猜测结果。

师(出示两边分别画有笼子和鸟的扇子):扇子两面分别画了什么?当这把扇子快速地转动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小鸟飞到上面一点,又会怎么样呢?(小鸟飞出了笼子)看来画面的位置很重要。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O.1秒~O.4秒,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动画、电影就是依据视觉暂留现象制作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把两面画有不同图案的扇子,让幼儿在把玩扇子的过程中发现、感知神奇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这里,我们没有刻意去向幼儿解释其中的原理,而是让幼儿交流、表达、思考自己的发现,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因为对幼儿来说,让他们去理解视觉暂留现象是有难度的,也没有必要。

二、玩小书,发现画面由静到动的现象

1.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发现小书画面中的规律。

师(出示小书):这是小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一起拿出来看看吧。有三角形标记的是第一页。我们从书的第一页开展,慢慢地一页一页看下去,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幼儿表达,教师追问:小书的每一页上都有点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绿色书里每一页上都有一个小球,但小球的位置不同,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的;黄色书里每页上都有一片树叶,但树叶的大小不同,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变化的。)

2.快速翻阅小书,发现动态效果。

师:刚才慢慢地看书让我们发现了小书画面上的规律,这一次我们要用特别的方法看书,从头到尾快速地翻看,越快越好,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3.交流讨论。

师:你发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小球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小球看起来好像滚动起来了。

树叶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树叶好像逐渐长大了。

师:把一张张按动作顺序排列好的图片快速地翻,画面就好像动起来了,这就是动画。

如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动画形成的过程,是活动的一个难点。教师巧妙地使用了动画小书这一操作材料,先让幼儿逐页翻阅发现画面规律,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再引导幼儿快速翻阅并发现有趣的动画现象滚动的小球和长大的树叶。这种发现式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获得的经验是生动鲜活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初步了解了动画形成的过程,也从中体验到自己发现动画秘密的乐趣。

三、欣赏课件,进一步感知动画效果

1.欣赏课件开花。

师:在这片草地上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操作课件)美丽的鲜花开放了。这个动画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师:动画设计师把开花的过程分开画成了5张图片,它们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呢?当这些图片按顺序连续播放时,我们看见了一朵渐渐开放的花朵。

2.欣赏课件日出。

师:早晨太阳升起来啦!(演示课件)猜一猜,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这个动画的?第一张太阳在什么位置?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呢?(幼儿表达想法,教师播放验证、)

师:动画设计师把太阳升起的过程从低到高,分成4张图片,再按顺序播放出来,让我们看见一个正在升起来的太阳。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获得了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在这个环节,让幼儿欣赏两个flnash动画,可以给幼儿一种真实而又愉快的体验。在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思考、判断动画片中各个画面的内容,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尝试制作扇子和动画小书,感受动画的神奇和有趣

1.师:动画好看吗?你们想自己设计、制作神奇的扇子和动画小书吗?

2.介绍材料:后面桌上有扇子和小书,等会儿你可以选择设计扇面,也可以选择画动画小书。请你想一想,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试着做一做。

3.请幼儿说说自己要做什么,准备怎么设计。

4.幼儿自己设计、制作,先做好的幼儿可以和同伴、教师交流演示自己的作品。

5.分享交流作品。师:你画了什么?成功了吗?碰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6.观看有关动画原理的视频介绍,了解动画的简单原理。

做扇子和小书,在难度和要求上是有差异的,这也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画扇面相对简单一点,而制作动画小书,对幼儿来说是有挑战的。因为要做成动画小书,幼儿头脑中首先要有多个连续变化的画面的构思,然后在页面上找好位置,运用必要的绘画技能将其表现出来。虽然有难度,但幼儿都愿意接受这个挑战,设计属于自己的动画。教师给幼儿的空白小书,页数从4页到7页不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也体现了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尊重,让每个幼儿在亲手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感。

设计思考

好玩的动画最初由我所带的工作室学员张颖黎老师设计。该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提供适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积累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观察、判断、思维、表达等能力;活动的难点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中,如何平衡幼儿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基于对上述活动重难点的思考,我们从最初的设计到现在的活动,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在玩扇子环节,原设计是教师演示,幼儿观察、发现画面叠合现象。我认为如果幼儿只看不做,那么他们对画面的观察就不会细致,也不会关注画面的位置关系,幼儿的经验是看来的而不是自己操作得来的。所以我建议为每个幼儿提供一把不同画面的扇子,并先让幼儿自己玩,在玩中发现有趣的现象。二是在翻看小书的环节,原来的设计过于开放,教师对如何翻书等没有作任何指导,导致幼儿发现不了神奇的动画现象。幼儿自主探索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我建议张老师先引导幼儿逐页观察、发现小书的秘密,再让幼儿带着疑问快速翻阅小书,这样幼儿的操作更有目的.也更有效。三是在欣赏开花和日出两个动画的环节,原设计都是在观看动画后马上呈现几幅连续的画面,没有给幼儿推测画面的机会,对幼儿缺乏思维的挑战。所以,我建议在观看动画后先让幼儿迁移前两个环节的学习经验,思考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表达自己猜想的画面内容,然后再揭示谜底,体现环节的递进性和思维的挑战性。

修改后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关注幼儿生活,凸显活动趣味

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凡是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关注幼儿生活,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出发,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幼儿的学习置于其生活背景中,从中获得鲜活的学习经验。好玩的动画抓住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这个兴趣点,引导幼儿在看看、玩玩动画小玩具的过程中,共同探究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自己制作小动画,体验成功感。因为活动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所以幼儿对将要探索的内容必定会充满新奇感,活动的快乐也会由此而生。

二、在操作中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应让幼儿通过自行操作去建构经验。所以,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操作,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发现的过程。操作活动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根据教学目标提供恰当的操作材料,二是保证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三是操作后幼儿经验的交流和提升,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幼儿操作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玩扇子,在玩中发现快速转动扇子时有趣的叠合现象;第二次操作是观察和快速翻阅动画小书,发现画面规律,猜测、探究动画形成的秘密;第三次是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差异,我们提供了难度各不相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三次操作提供的材料中都蕴含了探索的目标,意在让幼儿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会有新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三、注重思维挑战,体现活动价值

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教给幼儿知识,而是激活幼儿思维,让幼儿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同时生发出智慧。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如: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一页一页看下去,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小书的每一页上都有点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吗?猜一猜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这个动画的?等等。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操作、观察、猜测、判断、表达,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活动,幼儿不仅能了解有关动画的秘密,而且还能引发进一步探究、了解动画的兴趣。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活动的价值也就得以体现。

教学动画课件 篇11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奇的遮罩动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适用年级】

七年级

【设计意图】

flash动画制作技术性比较强,难于理解,而遮罩动画又是flash学习的一个难点,作为一节新授课,我尝试解决两个问题,在突破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flash动画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以“再现生活”为整个学习的主线,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原型”,尝试利用动画自主探究再现,真正实现知识的触类旁通。

【教学内容分析】

《遮罩动画》是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内容。所用工具软件为flashmx。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形状补间动画、移动补间动画和引导动画,尝试用flash再现了飞机起飞、月亮绕地球旋转、瓢虫爬行等有趣的情境。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flash动画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探索精神,但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遮罩的概念;

2)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要领;

3)能够恰当运用遮罩层再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情境。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遮罩概念的理解;

2)恰当运用遮罩层再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情境。

教学难点:

遮罩概念的理解。

【教法分析】

抛锚式教学法:以引导动画知识为基础搭建“脚手架”,借助影片中的望远镜情境设置锚点,引入本课,练习设置以基础练习、巩固练习、进阶挑战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

分层教学法: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适合自己的实践探究活动。

【学法分析】

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情境——从生活中寻找遮罩“原型”并重现,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实现学以致用。

【教具准备】

网络教室(安装红蜘蛛电子教室软件)、辅助学习网站、课件。

【简明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对比分析,理解概念

3、样例学习,体会要领

4、基础练习,初步体验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6、进阶挑战,拓展所学

7、作品交流,评价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2分钟)引语

flash动画可以再现生活中有趣的情境如瓢虫爬行、飞机起飞等。(回顾引导动画知识)

情境创设

电影中望远镜片段欣赏。

设问

如何利用flash再现望远镜效果。

1、观看电影片断

2、思考如何再现望远镜效果动画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再现生活。利用电影中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对比分析

理解概念

(2分钟)将影片中的望远镜效果和望远镜效果动画进行横向对比,从动画制作的角度思考需要的图层和各图层运动情况。根据老师演示和讲解思考、领会,理解遮罩概念。将生活中的望远镜效果与动画中的望远镜效果进行横向对比,引出遮罩概念,有助理解。

样例学习

体会要领

(5分钟)学生演示望远镜图层和背景图层的制作:

1、绘制望远镜元件(两个有填充色的圆形相交);新建风景元件,导入风景图。

2、将默认图层改名为“风景”,拉入风景图元件;新建望远镜图层,拉入望远镜元件,望远镜设置移动动画。

揭开遮罩神秘面纱:

将望远镜层属性设置为“遮蔽”即可实现“透过”望远镜浏览风景的效果。

提炼遮罩动画制作步骤

1)准备元件

2)制作各图层动画

3)设置遮罩层观看演示,领会遮罩动画制作过程1、基础操作看演示,效率高;

2、提炼操作步骤,

帮助学生理解。

基础练习

初步体验

(6分钟)下发图片素材,组织学生制作望远镜效果动画并上传,教师查看并及时纠正练习中的问题。制作望远镜效果动画基础实例练习

理解操作要领

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5分钟)给出古诗字幕、电影文字效果动画,请学生观察并分析动画构成: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各层中元件的运动情况。根据老师给出的分析格式,分析两个动画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各层中元件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和思考,加深对遮罩动画的理解,为下一步自主创作作准备。

进阶挑战

拓展所学

(15分钟)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可以用遮罩动画模拟再现?(探照灯、古诗呈现、水波涟漪、地球自转……)

自主探究:

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熟悉的情境尝试用flash遮罩动画再现,并利用教学软件提交给老师。(学习网站中附有样例演示录像。)

1、结合遮罩动画的特点,讨论哪些情境可用遮罩动画再现。

2、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自主创作或参考样例制作一个遮罩动画,再现生活中某一情境。

1、从简单的样例模仿逐步尝试自主创作,促进知识的迁移。

2、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为不能完全独立进行创作的同学提供不同难度的参考样例及演示录像,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作品交流

评价总结(5分钟)

1、展示点评部分学生作品(原创性、技术性、艺术性);

2、总结遮罩动画概念及制作要领,结课。

1、欣赏同学作品。

2、回顾遮罩动画基本知识。展示作品,分享成功喜悦;

随堂总结,巩固知识点。

《神奇的遮罩动画》教学后记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flash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越是学到后面,两个图层甚至多个图层动画的制作时,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图层混淆的情况就越多,因此我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特别强调让学生形成一些好的习惯:把每个图层的名字修改为与图层中的内容对应起来,制作完成一个图层后锁定好该图层,在动画效果出现问题时通过显示/隐藏图层查找原因。

遮罩动画制作又是flash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难在遮罩概念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化解难点:

1、观看望远镜影片,让学生猜测元件和图层组成并请一个学生尝试演示制作以发现问题——普通图层无法实现最终效果,从而引出遮罩层的概念和特点。

2、展示古诗字幕和电影文字两个动画效果,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元件运动情况,加深理解。

随着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的顺利完成,学生对于遮罩的概念已经较好地理解,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我设置了进阶挑战环节,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遮罩并借助动画进行再现,学生可以自主创作,也可以参考学习网站中的样例制作。样例提供了源文件截图、演示录像和最终效果swf文件,并设有难度分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

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但是最后的作品展示点评的时间还要稍多一点,让学生自己来展示,积极性应该会更高。

对xx老师《神奇的遮罩动画》一课的点评

xx老师的“神奇的遮罩动画”一课,是顺德区教研室编写的“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试验区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flash动画”中的内容,是一节学习flash动画中“制作遮罩动画”的新课。

在xx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初中阶段的目标之一是: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这里特别强调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协作、高度综合的课程。根据国家纲要和学校具体要求,xx老师的这节信息技术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和校本要求的理念和精神,在教学上大胆创新、精巧设计,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课的设计以欣赏电影中望远镜片段作教学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将生活中的望远镜效果与动画中的望远镜效果进行横向对比,引出遮罩概念和制作过程,教学引入和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教学中的“情境引入”、“对比分析”、“样例学习”、“基础练习”、“巩固练习”、“进阶挑战”、“作品交流与评价”等环节设计巧妙、层层相扣。再现生活情境的实例如:探照灯、古诗呈现、水波涟漪、地球自转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由欣赏、模仿逐步过渡到尝试自主探究和创作。教学中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参考样例及演示录像,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这是一节集欣赏、情景、创作、探究和评价于一体的比较有特色的课,在如何突破信息技术教学难点方面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实践。

教学动画课件 篇12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课程学时:128(包括动画造型设计1及动画造型设计2;理论64学时,实践64学时)

三、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立足于艺术与相关技术并重与整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动画造型的理论概念、艺术特征、风格类型,常见形态符号及制作方法等的学习与运用,较为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种造型风格,基本掌握漫画及写实风格的多种动画形象造型,并能根据不同的故事脚本设定运用不同表现方法完成其角色的设计。学习并掌握运用二维、三维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来实现虚拟角色的设计。熟悉虚拟角色设计制作的流程,为以后动画制作课程中动画的实现打下基础。

四、教学基本要求

1. 准备好实践所需要的工具(包括作画用的纸、笔、等),需要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的实践还应准备好指定软件的安装,并经人工检查后才能上机,以提高上机效率。

2.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指定的实践操作。

3.实践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以手绘作品或作品电子文件的形式)。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实验课程32学时,共8次实验。

实验

一、4学时

了解人体结构和比例;

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结构。

实验

二、10学时

了解角色头部骨骼、肌肉结构;

掌握动画角色头部卡通化处理的方法; 掌握角色表情的设计方法; 角色五官的画法;

实验

三、12学时

人物形体的块面设计;

角色四肢设计;

角色服装设计;

实验

四、10学时

角色常规运动状态设计 特殊运动状态 常规表情动作 特殊表情动作 性格化动作 实验

五、10学时

漫画风格造型设计 写实风格造型设计

实验

六、4学时

多角色的组合关系 实验

七、6学时

透视规律 实验

八、8学时

动画场景设计

六、实验教材

主要教材:《影视动画经典技法剖析》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及WISBOOK策划;海洋出版社出版

七、考核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和作品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

"教师教学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