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发布时间: 2023.11.21

数学《10的减法》教案五篇。

为了满足您的期望,我们专门为您准备了一篇标题为“教学课件的创意设计”的文章。我相信您从这篇文章中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作为一名教师,其中一部分职责就是为自己准备教案课件,当然,这些教案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课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14-4=□

8+10=□18-10=□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美丽的动物园的动画情景,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动口编故事,动脑探究,进一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电脑软件、动物园图片、录音机。

学具准备

图板、皮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8-69-32+63+4

10-28-45+57-2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微机依次显示:

9-42+56-310-43+6

2+86-24+45-310-9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用数学。

1.师:请大家和老师一齐去逛逛动物园,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把你看到的编成一段段有趣的小故事,并且提出问题,让你们的小伙伴来解答。

(微机显示动画片)

2.师:动物园逛完了,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3.师:下面全班进行交流,请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生:从花果山上跑来5只猴子,跳到树上3只,树下有几只

师: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解决这个问题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减3等于2。(板书:5-3=2)

(2)生:问题是树下有几只,所以要从5只里面去掉跳到树上的3只,得出来的数就是树下的2只。5减3等于2。

师:哪位同学接着说

生:今天,我们去逛动物园,我看到3只顽皮的猴子跳到树上,还有2只在地上玩耍,一共有几只猴子

师: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会解决(同桌互相说说)谁想说给大家听

生:3加2等于5。(教师板书算式)

师:哎两位同学编的都是关于猴子的故事,怎么这次不用减法计算而用加法计算呢(同桌讨论)

生:要解决一共有几只猴子这个问题,就要把树上的3只和树下的2只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计算。

(3)生:动物园里有5只猴子,2只小猴子在地上玩耍,有几只跳到树上

师:有几只跳到树上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生:解决这个问题也要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减2等于3。(教师板书算式)

师:我真的不明白,这次怎么减2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提出的问题是有几只跳到树上,所以就要从一共有的5只猴子里面去掉地上的2只,得出来的就是树上的3只。

(4)生:我先看到了4只熊猫,又看到从树后走来3只,一共有几只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同桌说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5)生:有6只可爱的小白兔参加赛跑,逃走了2只,还有几只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答

(生答略,师板书)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你们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交流。

师:你们还能编出别的故事吗

生:动物园的王叔叔养了2只小松鼠,还养了1只大黄狗,一共养了几只动物

师:大家一齐说怎样列式

(生答略,师板书)

师:今天逛动物园的收获真大。好,我们先说到这儿,请大家休息一会儿,一齐来看拍皮球表演。

三、课中休息

伴乐表演拍皮球。

师:同学们,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吗(生答略)谁知道怎样计算一共有几个人拍皮球请写在作业纸上。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答略)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你们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四、开放题

1.师:请大家准备好学具。同学们,你们每张桌子上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和它们有联系然后在图板上摆出一幅像这样(教师指板演图)带有问题的图画,再根据图画编故事,并提出问题,最后,还要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好吗比比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开始!

2.同桌合作,摆图、编故事、提问题、说解题方法。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

4.你们认为哪个同桌摆图摆得好,故事编得有趣,请他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提名后依次显示各图并进行交流)

视屏显示上图。

生:同学们用零花钱买了10个书包,送给山区小朋友8个,还剩几个

师: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解答这道题。(以下略)

五、全课小结

今天,大家表现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问题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愿每个同学都学好数学。(天津市大港区石化一小杨杰)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P48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同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知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同学数学考虑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入“世界杯”。今天俺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一起努力,赢得了本场竞赛的第一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研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局部?

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竞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师:你们想自身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48页,试着填一填。

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方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身学习吗?(板书课题)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效果

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身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身一个五角星。

4)同学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四、轻松一刻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五五凑成一双手。

五、巩固深化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同做,师出“8”生出“2”等等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六、提高题

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假如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4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口算十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到正确熟练,并能认识加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算中学会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知

师:小机灵很喜欢看书,你们喜欢看吗?今天小机灵他到书店买书,看到《小红帽》10元一本、《笑话》3元一本、《孙悟空大闹天空》6元一本、《哪吒闹海》4元一本,他买了两本书,小朋友们猜猜看,他可能买了哪两本书,共用去多少钱?

(生回答,师投影算式)

师:看到这6道算式,小朋友发现我们学过10以内的加法有哪几道。

师:6+4、6+3、4+3是10以内的加法,小朋友很快算出了。10+5、10+4、10+3是10加几的加法,请同桌小朋友用小棒摆出结果。

同桌合作、探究摆法与结果。

二、引导合作,感受新知

师: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现在同学们看这是几?(13)请迅速摆出13根小棒,让老师一眼看出:看出摆的小棒可以列出哪几个算式:

生说算式,师板书:10+3=13、3+10=13、13―3=10、13―10=3

师:同桌合作说一个数,很快用小棒摆出并说出四算算式。

师:谁愿意把你算式和同学分享呢?(生说,师板书)

师:谁不用小棒摆,就很快说出四道算式呢?(生说,师板书)

师:小朋友发现算式都是用几去加几。

师:对,今天我们就是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

三、归纳分类,感知新知

小朋友认真看,黑板上的算式可以分一分,怎样分呢?

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真棒,加法家族成员都有自己的名字,科学家给他们取名:加号前的数是加数,加号后的数是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减法家族成员也都有自己的名称。科学家也给他们取名:减号前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今天有个小朋友来我班挑战口算比赛,你们愿意比吗?

(投影出示口算)

10+64+1015―1010―9

18-810+713-313+2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克服困难算出来了,这节课我们胜利结束。

数学《10的减法》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在上6、7的加、减法时我跟同学们讨论一道看图列式,一幅图上左边画着1朵花,右边画着4朵花,问怎么列算式,同学们回答了很多种方法,我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

下来我仔细的反思了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这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吗?经过跟有经验的老教师讨论,我最终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比如:“左边的花+右边的花”或是“总共的花-左边的花”等等都很难说孰优孰劣,儿童完全可随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学生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

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如:第一步,先让学生把想法说出来,说明理由。第二步,由学生评价。第三步,找出比较符合题意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教学是正确的,又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才是真正凸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实质。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 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Gz85.com编辑推荐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6篇


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三位数的减法教案6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篇1】

三位数的减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计算器、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运用

1学习例4

(1)引出问题。

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

(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

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

学生: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也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1:我会算个位。个位上7-8不够减,就从前一位的2退1做10,10+7=17,17-8=9,所以个位上得9。(上台演示这个过程)

教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

学生2:我觉得仍然可以用这种方法,也就是十位上2-4不够减,就用百位上的3退1做10,10+2=8,所以十位上得8。

教师:那百位上得几?

学生2:百位上3-2够减,得1。

教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那你最后答案就是189,对吗?好像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

学生3:但是十位上已经借给了个位1,所以本身应当是1-4,那从百位上的3退1作10,10+1=11,11-4=7,所以十位上得7。

学生4:百位上的3退1以后也只剩2了,所以应当是2-2等于0。

教师:那最后答案是79,到底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再作尝试)

学生5:我觉得后一种对。因为我作了验算,79+248=327,而189+248=437,所以79是对的。

学生6:我觉得后一种对。我是采用了估算的办法,327-248应该比100少,所以肯定是几十几,不会是100多。

学生7:前一种做法的确忘记了退1以后,再减时自己要先少1。

教师:看来大家都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记住哪一位退了1,好像并不容易。

学生1:凡是退了1的都可以打个小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并与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

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327-248/79

(4)教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别?应注意什么?

(5)尝试练习:

60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

2学习例5

(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800-575。

(2)学生试算后,交流算法:个位上0减5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所以又要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变成10。再退1给个位后,十位上又变成9,个位上变成10。然后从个位算起,所以800-575=225。

(3)教师借助计数器进行订正并评讲:十位上的0退1后变成9,是因为0的前一位退1给0后把0变成了10,10-1=9。所以在给0打上小的同时也要给0前面的那一位打上小。

(4)尝试练习:61页试一试。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篇2】

《万以内数的减法——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23页,万以内数的减法——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学习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退位这一概念有基本认识。这节知识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更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准确灵活的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作十);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在学习退位减时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中把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教学重点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要记牢:哪位数头上有一点,要减一后在计算。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在本节课上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二年级时就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对退位减法有一定的基础。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尝试解决的过程。

2、掌握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会用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导航、课堂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田园的小卫士——七星瓢虫要到菜园里去捉害虫!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4。

二、学习新知

活动一:发现问题

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关于白菜的信息?关于七星瓢虫的有哪些?关于茄子的呢?(学生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个在大屏幕出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预设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两块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课件中将问题补充完整)

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到问题口袋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利用从情境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体会这些信息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

一、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自己先将题完整地读一遍。谁会列算式?(学生交流,板书算式189+394=)

得数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导学案根据要思考的问题试着算一算,做完之后准备小组交流。(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试着计算)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一问或请教展示的同学。

(如果学生不提,老师提问:十位的8是怎么来的?百位的5是怎么来的?)

就像大家刚才说的,我们看!(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我们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教师边说边板演竖式)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计算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师大胆放手,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根据迁移规律进行计算。课件演示算理及梳理计算过程达到进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2、4。

2、生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生独立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抽生展示一下做法,全班交流。

3、小结并揭示课题

说说这两道题和以前学的有何不同?

生可能答: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又满10向百位进1;出现了连续进位的加法。

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强化计算方法。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3。

4、总结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法则

你能不能说说在计算这类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可能会回答:别忘了进位;数位对齐……)

课件出示加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加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二、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关于茄子的问题

刚才的学习咱们同学确实发扬了七星瓢虫积极肯干的精神。下面我们来看关于茄子的问题,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抽生读)

请你根据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算理和做法。(重点交流:个位5个一减6个一不够怎么办?十位用几个十减7个十,又不够怎么办?百位上用几百减去2个百?)

(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根据刚才电脑的演示我们再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师边说边板演竖式)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板书:退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大胆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通过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弄清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

2、观察展示学生的验算算式,交流验算的方法

(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将差和减数合起来,看能不能等于被减数;用被减数减去差,看能不能得减数。)

小结:看来,验算是帮助我们检查的好方法!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验算的意义,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2。

3、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生独立解决,并交流做法)

4、师生总结计算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生可能总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

(课件出示减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减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10再减”的算理。

三、拓展应用

1、判断对错(帮七星瓢虫检查蔬菜)

菜园里还有许多蔬菜没检查呢,我们去帮助七星瓢虫好吗?仔细观察,这几棵蔬菜有病吗?哪里生病了?你能帮它医治吗?

2、巩固练习(帮七星瓢虫找家)

大家看,辛苦了一天的七星瓢虫正准备回家呢,它们实在是太累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来,动笔算算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拓展练习(接受七星瓢虫的挑战)

这么快就帮七星瓢虫找到家了,最后他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好!请看大屏幕,想一想:□里填几合适?

【设计意图】判断对错是对计算易错之处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练习,既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拓展练习,在思考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和坡度,通过本环节达成和检测目标2、3、4。

四、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不仅有知识上的积累,还有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 退位减

189 435 435

+394 -276 验算:-159

583 159 276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P59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巩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2、启发学生勇于和同伴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引导学生感受多种验算方法,养成自觉验算习惯。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400、200、600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

2、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怎样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怎样验算?

2、全班集体交流,展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做练一练第1题

2、指导学生做练一练第2题

3、指导学生做练一练第3题

(四)全课总结

一道加法算式的计算方法有几种,举例说明。

(五)作业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篇5】

三位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例

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喜欢喜羊羊吗?聪明的喜羊羊又一次打败了灰太狼,村长奖励的,孩子们请看这是多少元?喜羊羊打算买一台高级计算器,计算器多少钱一台请看(120元),孩子们你们愿意和喜羊羊比比,还剩多少元吗?

二、学习例1

1、孩子们和同桌相互说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1:我从300元里拿掉100元,再从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

学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3个百减1个百还剩2个百,4个十减2个十还剩2个十,2个百与2个十合起来是220。

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个位减个位,也就是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那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那你们能把刚才说的列式写出来吗?

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学生1:因为把120看作100,300多减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师:如果喜羊羊买的是235的英语学习机哪,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235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100多。

学生2:也可以这样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还剩下100多元了。

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英语学习机“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多元,刚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学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

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法来做,不够减就从4退1作10。340-235

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学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已经退了”1“呢?

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我在退了”1“的头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

学生:我在退了”1“的4的头上记个小”√“,也不会忘了。……

三、学习例2 羊羊小学共有学生876人,其中女生448人,男生有 多少人?(出示例2)教师: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1:知道了女生人数是448人,还有总人数是876人。学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师:你们会计算吗?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

学生1:和估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结果也是400多,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学生2:估算不够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

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得数与总数是否相符。

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 59页”试一试"

2.第59页课堂活动

三位数的减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练习七第3、4、5、6、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口算。

5脳839梅49脳68梅88梅178-2825+17

200+400550-50870-700340+50070+60260+400930-900

2、竖式计算。

426+353=426+358=426+383=

生先独立做在作业本上,指名3人板算,再集体订正。

3、师问:我们在计算三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向加满十向百位进1.

二、指导练习

1、P50第6题,先指导看懂图意,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2、P50第7题,注意提示单位不统一,要先把3吨化成3000千克,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独立作业

练习七第3、4、5题。

四、发展练习

P50思考题,算一算一个苹果重()克,一个梨重()克。

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最新10的加减法课件五篇


以下的"10的加减法课件"主题相关内容,是工作总结之家特意整理的。教师们每堂课都需要为自己准备教案和课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教案的编写是为了优化和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请关注我们网站的实时更新,以保持企业竞争的优势!

10的加减法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66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也知道了它底组成,现在我们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做游戏,好吗?

1:对口令游戏

师: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2:拍手游戏:师先拍6下,生接下去拍。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利用10的组成做了两个游戏,看来小朋友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就利用10的组成来学习10的加减法。(出示课题)

1、出示圆圈图:9个,1个。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

(1)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

(2)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

(3)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

(4)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

(学生说完,多媒体出示4道算式)

根据圆圈图,同桌间列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多媒体出示小花图,7盆红花,3棵绿树。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

3+7=107+3=1010-3=710-7=3

学生齐读一次。

3.多媒体出示小旗图,6面红旗,4面蓝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想一想

出示:5+5=□10-5=□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5、小结:刚才我们利用10的组成学了10的加减法,小朋友学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凑十歌(多媒体出示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师生边拍手边念,学生自主表演)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10。

如:学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和8组成10接着,小猫、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2、同桌合作玩骰子

一个人骰子,另一个人根据他的一个点子数说出有关10的加减法,然后互换。

3、填空:我能行,看看谁写的多!

()+()=1010-()=()

让学生自己填在作业纸上,在交流评比谁填的多,引导学生的有序思维

4、创设情境用数学

小明家来个10个好朋友,他要拿出苹果请小朋友吃,这里有几盘苹果,里面有不同的苹果数,他可以怎么拿?请四人小组讨论。

四、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希望小朋友会数学,用数学,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10的加减法课件 篇2

教学内容;书P66,练习九第4、5题

教学目标: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10的组成,再编算式

二、活动展开:看点子图,编算式

(1)出示9+1的点子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图上的意思吗?

9+1=101+9=1010-1=910-9=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根据书上的点子图编写算式

(3)想一想:5+5=10-5=

三、归纳小结:一图4式;

练习九第4题。

四、巩固提高:

(1)找朋友:师3和7是朋友,你还能找出哪两人是好朋友,连线。

(2)练习第2题。]

(3)学具操作:那出0到10这些卡片,象聪明的大象一样同桌说一说,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五:课后小记:

第八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九P67

教学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图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1、口算:孔雀开屏第6题。

2、比较大小:

(1)比较第8题中▲和○的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一一对应的方法。

得出7○1010○710-7=3

(2)直接出示:练习九的第9题:3+6○910-4○8......

你能直接比较出左边算式和右边数的大小吗?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3)分组讨论,尝试比较上面的两题。

(4)小组汇报,比比谁的方法好。生:先算出左边的得数,再用得数和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5)用这个好方法比较其他几题。选择其中的两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师,2+4○7是2和7比较吗?是4吗?生是2+4的得数和7比较。

3、看图编算式:

(1)第7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说图上有......要求的是......)

(2)第10题:▲有(6)个,△有(4)个让学生列式,说说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4=104+6=1010-6=410-4=6

4、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练习第11题。让学生体会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内容相加。花;人;鸟、石子

5、根据算式,找找生活中的例子。

6、挑战聪明题:P69

7、小结:这节课我们有增长了哪些本领?

8、课后小记:

10的加减法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10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能过“一图四式”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

掌握10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导情激趣,复习铺垫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

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快乐天使说“1”,学生举起数字卡片9,齐说“1和9组成10”…

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

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参与游戏,自主控究

1、套圈游戏

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套圈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1)课件出示甲、乙两队分别套10个圈

(2)说说参赛双方,甲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乙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

(3)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甲队套圈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等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4道算式:

6+4=

10-6=

4+6=

10-4=

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

(4)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数一数,共有10个圈,所以6+4=10

因为6和4组成10,所以6+4=10

……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乙队套圈的情况,说出四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都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提示课题),10的加减法有很多题目,你想自己学习吗?

10的加减法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教学设计

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图片引入

1.出示圆圈图:9个蓝○,1个红○。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a.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

b.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

c.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

d.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

2.出示小花图,8朵红花,2朵绿花。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

8+2=102+8=1010-2=810-8=2

学生齐读一次。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3.师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图,问: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

最后,请一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3+7=1010-7=310-3=7

4.出示小旗图,6面红旗,4面蓝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用幻灯片集体订正。

5.想一想:

出示:5+5=□10-5=□

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10。

如:学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和8组成10接着,小猫、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通过组织学生扮成小动物来找朋友的形式,对10的加减法进行巩固练习,儿童喜闻乐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2.室外游戏:站位。

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拿着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和外圈上的数字组成10。学生看清地上的图意后,就举着卡片站到相应的位置上。(如下图所示)全部找到位置的小组获得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

[通过这个室外游戏,让学生走出教室,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心情,又可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在游戏中结束学习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复习中的儿歌、对数,巩固练习中的找朋友、站位子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学习等形式,去找到10的减法算式。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推等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与人分享的合作精神。最后,课堂的教学中,力争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独特体验,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10的加减法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是小猫咪咪的生日,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可热闹了。下面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好不好?

二、复习加法:

1、复习加法含义: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看,第一位来咪咪家做客的是谁呢?那第二位呢?(教师贴出2只小狗,3只小猪的图片)

师:哪个小朋友能根据刚才老师演示的情景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

师:谁能帮这位同学解答?

生:2+3=5(只)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要用加法

师评价:说的真不错。

2、复习连加:

师:小猪和小狗们刚坐下,看谁又来了?(贴出一只小兔的图片)根据这幅情景图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2+3+1=6(只)

师:这次是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总数?引导学生得出:像这种把几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的问题,我们要用加法来解决。(板书:加法)

3、复习特殊的加法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这儿也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小狗汪汪特别懂礼貌,到咪咪家来做客时还带了一篮子苹果,(教师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一篮子苹果)被小动物们吃掉6个后,篮子里还剩4个,请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怎样解答?

生:6+4=10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解答呢?引导学生了解把吃掉的和还剩的合起来就是篮子里原来的苹果数。所以用加法计算。

4、列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师:小朋友们,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用加法来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三、复习减法:

1、复习减法含义:

师:客人们都来了,咪咪拿出了自己的生日蛋糕来招待大家,请小朋友们数数一共有几块蛋糕?(教师贴10块蛋糕的图片)注意看,发生什么事情了?(拿走了6块)谁能根据刚才发生的事来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10—6=4

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吃掉了,也就是去掉了,所以要用减法,板书:减法

2、复习连减:

师:在我们做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算式:10—2—3=这种算式有个名字,谁还记得?(连减),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算式中的数字提一个连减的问题?指生提出几个连减问题并解答。

3、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要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能举出几个?

指生边提问题边解答

四、综合练习:

师:刚才有许多同学都没有机会发言,特别着急,没关系下面就给每个人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加减法的问题?再请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解答,小组长要记录好你们组一共提了几个问题,一会儿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能提出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后大家可以继续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让爸爸妈妈帮你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

加减法的教案


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加减法的教案,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加减法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回顾与整理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集体订正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教学得与失:

课题小数加减法课时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探索与实践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加减法的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

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

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

1、日记:5月21日,晴。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早点店看到了它们,正好还没吃早饭呢,我想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吧,要用( )元呢?我还想给妈妈买碗面条,一碗面条比一碗馄饨贵( )元呢?

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

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草稿纸上试一试。(指名板书)

4、(先问加法是怎么算的,介绍完后再问)为什么这样对齐呢?为什么5和7相加?为什么得数中要有小数点?它应该写在哪呢?看着自己的竖式互相再说一遍计算过程。

5、(请同学介绍减法的计算方法)竖式中时怎样对齐的?4不够减8怎么办?得数中为什么要写0和小数点呢?0有什么作用?看着自己的竖式再说说计算过程?

6、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试一试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你都会了吗?完成几道试一试。(第一题)一边做一边想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2、小结:列竖式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3、你能任选出两种食品,先求出他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吗?(写在书上)

4、汇报结果。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将每种组合都写出来呢?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一)习题三

1、日记:盼了一天终于盼来了下午的科学课,课上老师让我们测量池塘的水深,这里居然也有小数的问题呢?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知道了水深( )米。

2、他们是怎么测量的,你看懂了吗?(请一位同学演示一下)要求水深多少米,怎样解决呢?

(二)习题四

1、日记: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家花店,突然想起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买一支玫瑰花和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给她一个惊喜。可我只带了3元钱,够买吗?

2、怎么才能知道3元够不够呢?(学生计算)

3、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加法或者减法问题吗?请你先在心里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解答在本子上,解答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让同桌帮你检查。

4、根据他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

四、总结回顾

1、日记:原来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呢?今天回去你也可以试着写写数学日记,找找生活中的小数,和他比比谁写得好。

2、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起来,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起来,如果等于1就都起来。

教学反思:

最初自己的设计为了体现简单的内容要上出内涵来,在练习中设计了很多高难度习题,结果第一次试上就发现,完全是我一厢情愿。同时因为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练习上,而显得主次不明。第二次修改后试上,张书蕾老师让我自己谈谈教学感受,其实我知道学生学的很轻松,主要是内容简单学生又有相当充分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因此回答时自信满满。张老师却问我说,既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而从头至尾都牵者孩子走呢?我当时就被问住了。为什么备课时没有这样想法呢?最初是因为自己没有教学过三年级的内容,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没有把握。总担心他们会遇到困难,场面无法控制。因此加法、减法分开一步一步教学,加法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尝试笔算,学生介绍算法,接着练习几道题,减法直接进入笔算,请学生介绍算法,练习。如此这般以后,学生都能“较出色”的完成练习。但即使在我试上过两次后,在张老师提出之前,也从未想过将加、减法同时放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可能心理还是偏向于“教”,而忽视了自主的“学”。接受了张老师的指导意见后,重新思考例题的处理方式,其实当时心中依然没底,开放式的教学对老师的提问设计和现场问题的处理要求更高。但试上过后发现,对于加、减法的同时计算尝试,学生并没有任何的困难,相反还自己开始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自己的计算寻找根据。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试上中我也遇到了其他的问题。初次教学时,我想请同学在介绍计算加法的时候能说明算理。因此我采用了打断汇报同学的方法,来帮助大家理解算理。比如当同学介绍他是先写0.5再写0.7时,我马上就问你是怎么对齐的,为什么这样对齐。当他介绍先算5+7等于12时,我又问为什么先算5+7。而到第二次教学时,我做了这样的思考。如果我在一位同学汇报算法的过程中提问他,虽然感觉追问的很及时。但那样不但打断的他的思路,使他的思维过程显现断裂而不连续,同时这样的追问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思考。不如先让他全部说完,再将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将所有同学都拉进思维的旋涡。这样是不是更好呢?第二次试上时,我就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但效果却并不如第一中方式好,显得老师的问题多而琐碎。要不要改回到以前的方式呢?就在我很困惑的时候,张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赞成我之前的思考价值。老师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次努力和奋斗,都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的认可。我是幸运的。因此在最后的教学时我仍然采用了,先请一个同学完整的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再引导全班探究算理的方式处理了例题。

课后我又在思考,既然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又与整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如果让学生尝试验算,自我进行验算方法的从整数到小数的迁移,可能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加减法的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我的说课分以下几个环节: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下面逐一向大家介绍。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5页到67页。

2、教材地位和作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通分、约分,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3、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4、教学重、难点:

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该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就成为本节课的重点所在,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加、减的道理就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5、教学准备: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样大小的圆片。

二、说教法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力图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全过程,以两个数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建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这一理念,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同学们你知道奥帆赛是在哪儿举行吗?为了迎接奥帆赛的到来青岛各个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看,空气质量监测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为改善空气质量,还特地计划实施了“蓝天工程”。(多媒体展示65页情境图)根据二月份的统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从迎接奥运会的奥帆赛这一情境出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小环节: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多个数学问题,依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课件出示两个数学问题)

①表格中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②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算理

(1)首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指名学生口头列式,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能直接计算吗?分母不同怎么办呢?由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操作,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各小组交流汇报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板书算法)

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方法二:我们小组通过画图,借助直观图形理解算理。

方法三:先通分,把不同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只要分数单位相同了,就可以直接加了。

3、算法优化,总结提升。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之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在计算比较合理。

接下来,我对策略进行提升,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表扬: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在遇到没学过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能想到画图的策略,或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或同分母分数加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样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以及优化算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方法和策略的提升,又让学生的策略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4、迁移类推,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

也就是解决问题第二个数学问题,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算式:

在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把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到减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

这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分数算式与前面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从而自然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及时总结,强化重点。

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此时我随机提问:你能说说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吗?计算时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通分?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总结出计算法则

要先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进行计算。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有趣的,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

1.快乐出发、巩固基础:(抢答)

(先让学生看图分析算理。)

2、火眼金睛:

⑴ += = = ( )

⑵ += += = ( )

⑶ -= -= ( )

⑷ -= - = ( )

(说明原因,进一步理解算理)

3.登高望远,展示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电线长米,剪去米后,还剩下多少米?

(独立完成,并说计算过程,主要看是否会正确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相减)

(2)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两天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同第一小题)

在巩固练习中,顺着快乐出发,巩固基础——小试身手,火眼金睛——登高望远,展示能力的练习顺序,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新知,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功感。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如果学生只从知识的掌握方面总结,我会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情感方面进行总结。

四、说学习评价

下面给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加减法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7/8的分数单位是xx。

(2)5/9里面有xx个1/9(3)4/7是4个xx。

(4)3个1/5是xx。

(5)1里面有xx个1/5,即是xx。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尝试练习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写了什么样的算式?

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到底对不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的。

四、学习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妈妈给明明过生日,分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问: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如:爸爸吃了多少蛋糕的几分之几?)

问: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蛋糕的多少。)等于多少呢?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学生汇报(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强调:4/8可以写成多少?(1/2)

师: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1/5+2/5=5/9+2/9=2/7+4/7=1/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加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1)根据情景图出示问题,比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3/5-1/5=7/9-5/9=6/7-2/7=2/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减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五、点拨归纳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课本106页做一做

学生开火车回答

3、拓展练习(口答):1/12+xx=7/12xx-1/12=7/12

5/xx+3/xx=8/xx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八、作业

加减法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加减法的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是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是将来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感受转化的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果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因而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是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这是教学的重点。

四、说教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运用了以旧引新、设疑激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练结合等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以旧引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完成计算的。因而我设计了两道与此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作为教学铺垫,为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愉悦学习,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益的催化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把兴趣看成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过生日分蛋糕引入新课,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感受到数学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性的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学环节我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技巧,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信息量。在师生的交流中,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所以在此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成功经验,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四)、巩固新知,课堂延伸

通过笔算等练习题的训练,检查学情,强化概念和算理,进一步掌握计算法则。特别是通过思考题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解体过程中会自觉的与他人合作,主动探究。此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课堂评价,师生小结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通过学生填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组内对成员的互动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个性的张扬。教师的鼓励和对学生的建议,为学生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加减法的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这节复习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进行回顾和整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法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6人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粘性展示板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组的研究专题“培养学生倾听与交流的习惯”,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兴趣激励法。开课我让每位学生从本组装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进行口算,较之以前课上经常使用的“开火车”、做口算纸比赛等形式,学生感觉很新颖,这样既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练习机会,又能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为后面减法表的排列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合作探究法。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和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这两个环节都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对学生的表述特别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1、每名学生从本组装有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口算,在卡片背面写出得数。

请两名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谈话:同学们对这个单元的计算掌握得不错。看看这么多卡片,想不想把它们整理排列好呀?(揭示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一方面进行口算的基本练习,利用组内同学之间的竞争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为后面减法表的出现作好铺垫,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按一定的规律整理和排列这些减法算式的必要性。

(二)发现规律,提升能力。

1、课件出示博士老爷爷带来的减法表。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多少道算式?(请数得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横看、竖看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呢?(小组讨论后汇报)

板书:横看,11减几竖看,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2

12减几

18减几

得数:2、3、4、5……9

2、你还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然后请有新发现的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斜看的规律,即每斜行中各个算式的得数都相同。

完成练习五第1题:把得数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分组“开火车”轮答,如第一小组说得数是6的算式,从一名同学起,每人说一个,接着说下去)

3、除了博士老爷爷帮我们列的这张表,你还能重新设计一张表吗?(小组合作,先商量好怎么摆,再在粘板上贴出来)

展示比较各组的作品,请学生评一评。

有的小组为什么没有完成呢?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创新,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教师则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体现在:①通过适当的提问和板书,促进学生对表格的分析,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②通过课件演示,对学生可能遗漏的重要规律进行预设,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思维。③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活动,让学生在组际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进一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盖房子。把房子里的算式填完整。

2、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五组口算式题,每个小组完成后说一说怎样根据规律很快算出得数。

3、练习五2、3题。

设计意图:

“盖房子”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加深对算式排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算一算,比一比”练习旨在帮助学生运用规律提高口算速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放题则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获得不同的发展。

加减法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观察表格:你已经学会比较大小了,你能从表格中看出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多一些?

你还想提哪些问题?

生:空气质量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常云智)+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常云智)=

大家观察一下,分母一样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方法。(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

生:化成分数,通分

师:你能说说:分母不一样的时候怎么样进行加减呢?

生: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师生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进行计算。

4、巩固练习:绿点问题自己尝试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交流小结)

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减法怎么样计算?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道看图填空的题目。填完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

1、独立完成第2题,做题时候要注意看清加减,计算结果记住约分

2、独立完成想一想,一共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是把谁当成“1”?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比较,填在对应的集合圈内。进一步巩固分数大小比较。

4、第6题,学生先估测,再进行计算。让学生讲清估测的依据及计算的方法,再比较估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一步提高估测能力。

四、看书质疑,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分母不一样的分数你能怎么样快速进行计算?

加减法的教案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

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

2.同理分析:1/3+1/9=3/9+1/9=4/9。结合板书讨论:

(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

(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合起来是4个1/9,即4/9。

3.验算1/2+1/4=3/4。

(1)交换加数位置。

1/4+1/2=1/4+2/4=3/4

(2)用减法验算。(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

3/4-1/2=3/4-2/4=1/4

3/4-1/4=2/4=1/2

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通过相互述说算理和检验计算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知道怎么算,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基础练习。

1/3+1/4

5/6+3/8

11/12-5/6

3/4-2/5

1-1/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各题的计算过程,注意对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书写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

2.深化练习。

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困生说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要求能说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加减法的教案 篇10

一、说教学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二、说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先创设了一个简单的购物情境,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并着重比较“把小数点对齐”和“把末尾对齐”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真理。第二个问题是组织学生继续探索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试一试让学生明确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在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和归纳计算方法。

三、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能正确列出竖式来进行计算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合作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按如下教学程序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采用媒体出示一副小明、小丽和小芳三位同学买文具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并说说各种文具的价格。接着我引导学生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交流。可能提出“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最后我适当选择一些问题,采用媒体出示,引导列式: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口答列式:4.75+3.4=这是一道小数加法的计算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小数加减法。这部分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产生买卖商品的欲望,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明确了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小数加减法,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二、尝试计算,探索新知。

我先让学生观察4.75+3.4这个算式,然后引导思考: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学生试着在本子上列竖式进行计算。我巡视不同的列式方法,并请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自己的列式方法:一种是小数点对齐,一种是末尾对齐。等学生计算好后引导观察: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这两种算法的看法,然后集体交流想法:我认为小数点对齐这种列式方法正确,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这部分如果学生回答不出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讨论后交流。接着我示范把竖式板书在黑板上,强调小数点应对齐等细节。学生观察。接着我出示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这是一道减法,你会计算吗?请同学们列出竖式,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在本子上,然后引导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学生交流我是采用小数点对齐来列式的,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强调: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也要小数点对齐,媒体出示列式方法并计算出结果。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并交流自己的列式方法,明确小数点对齐。接着引导提问:你能把计算结果进行化简吗?学生尝试化简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小数末尾的零可

以去掉,这是小数的性质。最后引导比较,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得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都要数位对齐,都是满十进一。小数在计算时应小数点对齐,计算的结果要进行化简。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练一练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整数的小数点在右下角,计算的结果应化简。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六、说教学特色

综合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特色是:

(1)通过创设了一个买卖物品的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体会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小数加减法应小数点对齐,从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3)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通过练习的分层设计,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加减法的教案 篇11

一、 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三、说学法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 5/8+1/4 1/4+1/8

1/4-1/8 5/8-1/4 5/8-1/8 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二)、探索合作,由旧引新

异分母分数加法

1、指着异分母分数加法式题问:“你会计算吗?说说你的办法。”

估计有学生会用“化小数”的办法来做,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并不是通用的方法,如:3/7+2/7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会想到“通分后计算”。

2、借助学具操作,突破难点:以5/8+1/4为例,同桌合作: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另一方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用彩笔画出它的一份,同桌把纸条放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5/8与1/4怎样才能相加?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对折,可以相加:

把1/4对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据回答板书: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问:“从左边的算式到右边的 ,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引导学生讨论择优:“哪一种方法更好?”

异分母分数减法

1、5/8+1/4=7/8如何检验?

生估计有两种想法:a交换加数再算一遍

b减法验算

启发学生:减法怎么算?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讲评,问:“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3/10-2/15

3、阅读课本,质疑。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1、思考: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可能回答:通分 (教师可出示一组通分题让学生练习,如:1/5和3/10 1/6和3/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小结: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通过转化,成为旧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基本练习

口答

改错:1/3+3/7=4/10=2/5

5、实际应用

你的头围占身长的()/(),你的脚长占身长的()/(),你的双臂长占身长的()/()(可以作为课外延伸作业)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计算?

"数学10减法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