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村扶贫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1.14

村扶贫工作总结实用5篇。

本文将与大家探讨有关“村扶贫工作总结”的主题。你对学习范文有什么看法呢?在现代职场中,拥有出色的文档撰写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经常会学习各种范文,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主题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能够开启阅读之旅,探索未知的宝藏和经验!

村扶贫工作总结【篇1】

   各位领导:        现在,我就**县贯彻**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八七扶贫攻坚以前,全县有特困人口**户**人,通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年底,特困人口减少为**户**人,主要分布在**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其中**乡*户*人;**乡*户*人;**乡*户*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全县动手,全社会动员,各方支持,合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困人口由八七扶贫计划以前的**户**人减少到**年的**户**人,减少了**户**人。        1、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从改善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加大水、电、路、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对口帮扶、牧农结合、牧民定居等一系列脱贫措施,几年来,贫困乡村累计修建基本农田**亩,改建公路**公里,解决了**村四个村的用电问题和**人**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我县的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新改造和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95%的行政村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2、异地插花安置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年,我县将山区*户**人贫困人口插花安置到农区条件较好的乡镇,给每个贫困人口调整*亩熟地,确定帮扶单位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引导他们逐渐走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道路。经过努力,插花安置户的粮食自给有余,棉花获得丰收,当年实现脱贫。        3、大力实施集中搬迁工程。**年—**年四年中,我县累计投资**多万元,分别在**水电站、**农场等地建立了*个牧民搬迁点,建成牧民定居房屋**套,开发土地**亩,新挖排渠**公里,新修引水干渠**公里、支渠**公里、毛渠**公里,建造桥**座、闸**座,新修道路**公里,修建棚圈**座,架设高压线**公里,植树造林**亩。*个牧民定居点规划整齐美观,林、渠、路、饮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已初具小康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四年来,共有**户**人贫困牧民喜迁新居。        4、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扶贫作为一项事关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多次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由县委、政府分管农牧业的领导负总责,具体抓扶贫工作。从而真正形成了扶贫工作有人管,各个环节有人抓的局面。        5、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根据**的要求按照规划到村,扶贫到户,整村推进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善重点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编制了操作性强、易实施、便于管理的县、乡、村三级扶贫规划,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项目。我县的*个贫困乡和**个贫困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和重点村。        6、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县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研究,确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年—**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下,共争取各类资金**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资金**万元,以工代赈资金**万元,人畜饮水资金**万元,棉花基地资金**万元,草场建设资金**万元,扶贫信贷资金**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我县的贫困乡村、牧民定居点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7、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我县积极发动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安排全县**个单位对口帮联**户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各单位坚持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帮助包联贫困乡村理思路、谋发展,加大科技和文化水平的培训,同时坚持办实事、办好事,为贫困户积极捐款、捐物,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几年来,各单位捐款捐物折合资金**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化肥**吨、种子**吨、畜力车**辆,不但增强了贫困户扎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密切

村扶贫工作总结【篇2】

**镇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代表:    首先,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大家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将全镇扶贫开发工作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    **镇辖 19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5149户、20740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近年来,我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精神,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搞好扶贫重点村的各项工作。全镇共有7个扶贫重点村,地处深山,土地瘠薄,人均耕地不足6分,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3元。按照上级总体安排,我镇自2002年以来,先后启动了梁坪、牛山、青兴和石牛等四个扶贫重点村,涉及22个组,564户,2280人。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村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05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8元,人均产粮185公斤,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8.6%和23.3%。    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职责    为了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镇上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抽调扶贫、林业、财政、水保、民政等八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逐项目落实包抓领导和包抓干部,采取阶段安排,逐项汇报,定期检查评比,并与干部年度考核和奖励工资直接挂钩,实行超奖欠罚,以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各相关村也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把那些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勤快人、热心人吸纳进来。同时,结合开展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行农民党员公开承诺制度,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使农村党员成为项目建设的骨干力量。镇村两级干部坚持战斗在工地第一线,既是工程指挥员,又是质量监督员。张述正同志常年扑在工程上,家里的责任田全都抛给了妻子,整天比脱产干部还忙碌。在他的带领下,梁坪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   充分发动群众,提高参与意识    各村多次组织村民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有关扶贫政策,使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和爱护,从而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持走参与式扶贫的路子,实行政府指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首先村委会严格按照标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然后报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群众监督下,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让群众成为项目的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和受益者,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去年冬季通组路改造工程的关健时期,梁坪村在外务工人员纷纷放弃高收入回到家乡,出现了干部群众肩并肩,男女老少齐参战,严寒酷暑不畏难的喜人局面。    三、克服各种困难,搞好项目建设    项目区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扶贫重点村建设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抢抓机遇,苦干实干,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在实施“五改三建”项目的过程中,各村抽调劳力成立专业队,统一标准,严格把关,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一些群众对拆除危旧房屋圈舍有抵触情绪,我们就发动村组党员干部分头作思想工作,要求村两委会成员及其主要亲属带头拆除,主动按照统一标准实施,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其他群众。几年来,项目区累计实施“五改三建” 194户,并带动全镇完成“五改三建” 521户。梁坪村解决群众界畔纠纷35起,化解各类矛盾58件,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共拆除危旧房屋28户34间,旧厕36处,新建灶房48间,改厕改圈71户,修建连户路43条1300米,硬化院落7000平方米,修建花坛25处,栽植风景花木1500余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交通不便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道路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环节。我们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保证按期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缺乏启动资金,各村干部主动出面借贷垫资;没有机械设备,就用人拉肩扛,抡锤凿眼、土法上马;缺乏技术人员,我们采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各村普遍采用分段建设责任制,落实干部包抓责任。2003年青兴村修建通村道路期间,镇扶贫干部牺牲节假日,连续两个月吃住在工地,与村干部一道,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处理纠纷,解决工程难题。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奋战,项目区新修通村道路18公里,通组道路15公里,现有各类车辆43辆,结束了群众出行困难的历史。梁坪村在2003年完成6500米通村道路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又投工投劳5.6万个,移动土石方8.5万立方,改建、新修通组道路10公里,拓宽了三、四、六组通组路,新修了七、八、九组通组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扶贫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镇多方宣传,多方联系,走出一条社会化扶贫的路子。区粮食局是牛山村的联村包扶单位,省党史办、市政府办和区卫生局是梁坪村的联村包扶单位;此外,国家邮政总局、宣明

村扶贫工作总结【篇3】

**是**市唯一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总人口29万,其中贫困人口10.8万。虽然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05年以来,我们在省、市扶贫办的支持下,在财政、金融部门的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大力协作下,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入户工作,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力度,促进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一、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2005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抢抓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机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的新机制、新办法,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效益。截止目前,通过乡镇、村申报,扶贫部门审核,全县已入库小额信贷扶贫项目52个,下达扶贫小额贷款计划1231.91万元,其中县扶贫领导小组下文确认贴息贷款金额340.91万元,实际兑现贴息资金9.735万元,另有104.5万元的贴息贷款已初审通过,近期将行文确认。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收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我县将扶贫贴息贷款发放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优先扶持贫困村贷款发展生产。已累计向18个贫困村发放种养业贷款87.21万元、加工业贷款145.5万元,

扶持3342户1.17万人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7万亩,发展畜禽养殖10.2万头(只),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其中贫困农民人均增收180元。

(二)壮大了龙头企业经营实力。经过调查,在全县现有农业公司中择优筛选了13家具有市场潜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我县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已给13家企业下达了680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计划,其中已落实贷款390万元。马良八斗食品有限公司是近年新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扶持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两年内,我们给该公司下达了140万元的贷款贴息计划,其中去年下达贴息贷款计划40万元,已兑付贴息资金2万元,通过扶持,该公司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70万元,获利110万元,可带动周边4个贫困村1500户农户脱贫致富,年转化当地劳力200余人。

(三)拓展了农民致富渠道。为进一步解决我县贫困村农民致富发展难的问题,我们在贴息发放面上进一步放宽,适当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及旅游发展项目给予扶持贷款贴息扶持。去年,我们对**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发放贷款40万元,贴息2万元,对保康发展旅游业项目发放贷款42.5万元,贴息2.025万元。通过对以上两个项目的扶持,帮助贫困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靠技能就业脱贫的道路,帮助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养业、餐饮、住宿、运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程序,防范风险,调动银行放贷积极性。由于近几年各金融机构普遍收缩了营业网点,强化了风险防范,原来县农行设在乡镇的营业所已全部撤销,农村的金融服务主要依靠信用社来开展,并且放贷十分谨慎。为此,几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就如何开展扶贫信贷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以县政府文件出台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办法》,并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扶贫贴息贷款操作实施意见》,对扶贫贷款的资金筹措、发放范围、贴息期限及贴息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了有关工作的运行规则。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的合理关切,支持信用社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所有扶贫贷款项目先由我办审查后推荐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是否放贷。要求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协助信用社加强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督,规定所有贴息资金必须在还本付息后方可兑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我们还把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单位由过去信用社一家扩大到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和邮政储蓄四家,鼓励适度竞争,较好地调动了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二)科学分工,阳光操作,促进工作有序开展。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而且农户每次申请的贷款额度都较小,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设计扶贫信贷政策。我们对审批程序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县扶贫办只定贴息贷款的计划分配、贴息期限、

贴息利率和贴息资金总额,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具体负责审定贴息对象和贷款额度。贴息期限到期后,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将贴息资金发放给借款人。并专门印制了《扶贫贴息贷款申报审批表》、《贴息资金发放登记表》、《贴息资金领取通知书》,以此监控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专门在《今日保康》报上开办专栏,刊登扶贫贷款的有关政策,并印制扶贫政策知识问答小册子5000份,发到重点村的农户,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促进了我县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瞄准目标,突出重点,培育脱贫主导产业。坚持做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一是集中扶持整村推进重点村。几年来,共向一、二、三批重点村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32.71万元,有力支持了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建设。后坪镇后坪村是一个高山贫困村,整村推进中,通过发放小额贷款资金20.86万元,全村累计发展柴胡400亩、畜禽养殖700头(只),42户147名贫困人口已顺利实现脱贫。二是着力扶持壮大全县的骨干产业。在贴息资金投向上,尽量与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相衔接,79%的贴息贷款都投向了烟、茶、菜、桑、畜、菌六大产业,累计支持农户发展烟叶1.4万亩、茶叶4600亩、桑叶1300亩、反季菜8300亩、袋料食用菌17.8万袋,壮大了县域主导产业的规模块头。

(四)开阔思路,创新方法,扩大贴息贷款的覆盖范围。一方面我县有一大批龙头企业都进入了加速发展期,扩大生产的愿望十分强烈,一方面一大批贫困户想发展又贷不到款,我们及时

对这些企业因势利导,拿出一部分贴息贷款支持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到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以此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通过向保康荆山锦有机茶公司投放贴息贷款180万元,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茶叶基地1.5万亩,带动2000多个农户通过种茶实现脱贫。通过给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投放贴息贷款6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在十字冲等四个贫困村种植蔬菜基地1000亩,产品远销广州、南昌、福州、武汉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该公司带动基地4000户16000余菜农增加收入900万元,人平增收可突破1000元。

三、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扶贫贷款小额贴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县贫困面大、贫困农户多、贷款贴息覆盖面广,导致目前开展工作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贷款门槛高。由于贫困户难以取得“信用证”,所以难以贷到款,其它农户虽然有“信用证”,但授信额度都较低,大额的贷款又难以提供有效抵押或担保,所以贷款难的问题仍难以破解。

二是贷款利率高。信用社平均利率月息都在9.3‰以上,虽然我们给予了贴息扶持,但农户的利息负担仍然较重。

三是工作成本高。我们发放贴息贷款对象的重点是贫困农户,每个农户贷款的金额少,加之贷款户数多,工作量大,部分乡镇财政所、扶贫项目办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落实工作中,县、

篇三:扶贫工作总结

XXXXXX扶贫互助社是由长期居住在庆丰村的农村居民自愿结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具有规范的章程和运作机构。为了帮助互助社会员解决巴美肉羊养殖资金短缺的难题,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XXX农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5月正式成立了XXX扶贫互助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协会运作态势良好。现将这2013年度的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 发展情况

XXX扶贫互助社的工作范围是支持互助社内的巴美肉羊养殖户养殖,互助资金为216000元,共计50多名成员参社。互助社组织资金互助坚持扶贫、自愿、互助、合作、发展的原则,互助资金的`组织按照市场的原则,实行有偿互助合作,由协会统一组织和承担风险。扶贫资金以扶贫互助、简捷易行、有借有还、诚实守信、周转使用、保值运行、滚动发展、增加收入、民主管理、公平使用的原则。互助社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可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本组织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使资金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资金运作机制。

二、 主要做法与成效

1、 依据指导,科学发展。XXX农业办、财政局等有关部

门不仅在协会启动资金上给予很大的帮扶,还为我村扶贫互助协会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业务指导。我村紧紧围绕上级有关单位的指示精神来开展工作。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扶贫互助协会小组,并选举产生了扶贫互助协会理事会,为我村扶贫互助协会的成立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广泛宣传、积极吸纳会员。XXX扶贫互助社理事会成

立后,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广泛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粘贴标语、走访入户等方式积极向村民宣传动员,吸纳村民尤其是肉羊养殖农户参股入会,为互助社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良性运作,作用凸显。经过不懈努力,我村扶贫互助社

运作态势良好,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金融渠道单一、农户对肉羊养殖资金困难的问题。扶贫互助社的创立,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的效益,培育了村民民主管理意识和诚信意识,帮助互助社成员解决了肉羊养殖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当地社员群众的收入,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我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 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虽然我村扶贫互助社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差距。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规模有限,无法满足社员对资金需求程度。社员参股资金较少,社员借款周期较长,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员的资金短缺情况。

二是政策宣传有待深入。我村部分群众对互助社的工作政策还了解不深,也由于资金投放有限,不能够正确认识互助社职能及其所带来的效益,从而社员数量增加缓慢。

四、今后工作计划

加强宣传力度,重申互助资金的目的意义,说明互助资金的借款风险,消除个别村民对国家财政扶持的互助资金是借而不是送的概念和不良思想倾向。多动员村民加入互助社,同时增加入股资金额度,以增加社员数量和壮大互助资金,这样可以为互助社多融资,逐步缓解“僧多粥少”的矛盾。建立回收互助资金的长效机制,为回收互助资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是提倡或实行借款社员内部进行共同联保;

二是由年收入较高社会金融信用较好的村民为借款社员提供担保,避免村干部卸任后推卸责任,又避免外出干部为借款人进行担保出现繁琐复杂问题。

镇村互助社依法注册成立,其资金发放和回收,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运转正常,为贫困户社员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起到了推动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XXX

x年x月

村扶贫工作总结【篇4】

尊敬的王主任并各位领导:    嘉陵区是1993年9月南充撤地建市时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幅员面积1278.9平方公里,辖6个工委、48个乡镇、559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因属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城市白区、财政穷区,我区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9年越温达标验收后,又于2001年被列为新一轮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4年,我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2.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4%、-6.6%、30.12%和17.8%;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29:36。    一、嘉陵区扶贫工作实施概况    嘉陵区通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实施了“七.二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嘉陵区通过7年的努力先后累计解决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1994年的38.7%下降到2000年的7.74%,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45元、人均粮食353公斤,2000年分别增长到1138元和432公斤。二是开展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我区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年来捆绑各类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贫新村建设和移民扶贫,完成63个重点村的新村建设、1389名贫困人口的移民工程和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整修渠道185.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70%的村通乡村道路。三是抓好了外资扶贫项目实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我区8个乡镇,93个行政村、25940户、99297人,项目总投资14486万元,其中世行贷款5667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社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发生率由1996年的89%下降到2003年的5.19%。该项目实施8年来,先后迎来世界银行第一次检查团、世界银行亚洲局副局长帝上礼先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卜圭农先生及国家、省项目办的检查、考察,对我区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嘉陵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    通过实施扶贫项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贫困户收入低,贫困人口返贫率高。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41120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至1000元的贫困人口有7853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6.61%和12.7%。如果稍遇自然灾害,全区贫困户返贫率将高达30%左右。    (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明显滞后。我区地处川北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生态环境差,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区有高山村142个,缺水村107个,未通公路的山村118个,全区尚有10万人、2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12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三)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区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40%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生辍学率在18%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后继无人,农村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    (四)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近年来由于乡、村财力十分困难,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    (五)群众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很淡薄,坚信“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十分浓烈,精神状态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    三、今后扶贫工作开展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住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以工作实绩来回报上级的关心和厚爱。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

村扶贫工作总结【篇5】

镇帮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精心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协调和争取项目资金,扎实推进基础、产业、新村、能力、民生等扶贫工程,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全镇辖13个村1个居委会,1.5万余人,贫困人口2208人,约占总人口的15%,其中重点贫困村2个,1472人,贫困户110户,贫困人口364人,占贫困总人口的16%;非贫困村11个,125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00户,贫困人口1844人,占贫困人口的84%.全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特色规模经济,生产水平较低,扶贫底子薄弱。尽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但全镇群众还尚未全部摆脱贫困现状。

二、全镇减贫初步规划

结合镇情实际和区级帮扶部门对口帮扶措施以及**、新拱桥、**、村子坡等4个村的整村扶贫项目,我镇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基础实施等方面的帮村扶贫规划。

(一)   重点贫困村规划(2016-2017年)

2016年实施村子坡村整村扶贫项目,2017年实施**村整村扶贫项目。一是产业建设。发展种植中药材20户,种植药材340亩;发展栽植核桃40户,栽植核桃100亩;养羊4户,年出栏60头;养鸡鸭各1户,年出栏各100只以上。二是基础建设。硬化主干线村道路4.3公里,建塘3口,堰1座,蓄水池3口。三是新村建设,贫困户三建五改4户。四是能力培训。培训养殖技术365人,培训种植技术620人,外出务工职业能力技术培训500人次。五是民生扶贫。修建基本住房1座,特困户一次性救助30人。

(二)非贫困村减贫规划(2015-2018年)

2015年度。一是产业建设。栽植核桃树800亩,种植西瓜500亩,种植红高粱200亩,种植花椒500余亩,种植莲藕1300余亩,种植冬桃500亩,新栽中油16号油桃300亩,种植生姜300亩,伏季水果改良500亩,栽植柑橘800亩,蔬菜200亩,养猪大户2户、养牛大户1户,养山羊146只。二是基础建设。硬化公路15.3公里,新修蓄水池13口,产业道路排危,新修村道公路6公里,新修硬化产业道路8.5公里,维修山坪塘2处、石河堰2处、新修公路桥一座。三是新村建设。**村聚居点建房10户。四是能力培训。培训种养殖技术920人次。五是民生扶贫。贫困户建房10处,特困户一次性救助58人。全年帮扶困难学生10人,减贫目标1042人。

2016年度。一是产业建设。水产养殖80亩,养山羊800只,扩大花椒、冬桃面积各50亩,种植西瓜400亩,扩大中油16号油桃面积200亩,发展家禽1000只,伏季水果改良500亩,发展种粮大户2户,种植药材600亩。二是基础建设。新建产业路3.8公里,维修山坪塘3处。新建人行桥一处,新建蓄水池8口,新建石河堰1口,硬化社道路1.5公里,硬化支路1.2公里。三是能力培训。培训种养殖技术610人次,就业培训2次。全年帮扶困难学生10人,减贫目标372人。

2017年度。培训种养殖技术50人,劳务培训300人,送技术资料。全年帮扶困难学生10人,减贫目标255人。

2018年度。劳务培训190人,培训种养殖技术20人,送技术资料。全年帮扶困难学生10人,减贫目标175人。

三、采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保障。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帮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蒋勇任组长,镇长王伟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镇长冯素琼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冯素琼兼任办公室主任,党政办主任**任副主任,确保帮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组建了以片区为单位的督导组,由驻片领导为组长,驻村干部为副组长,随时对帮村扶贫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出台了《**镇帮村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实行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同时,2014年我镇初成立了扶贫协会,募集资金70多万元。帮助贫困学生50名,帮助困难群众新建和维修房屋2座,维修堰塘1口。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一是完善基础建设。2014年以来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硬化村组及产业道路24.6公里,新建泥结碎石路26.4公里,投入3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36处逐节堰等抗旱水利工程,维修小(二)型水库1处,建石河堰5处,蓄水池20口,整治山坪塘6口,建**、**等村U型水渠3000米。既有效控制和储存了水资源,又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更为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新建了**、**、**等3个村级活动室,维修了赵排沟村活动室,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村扶贫工作总结集合5篇


依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找来了一些富有用处的资料“村扶贫工作总结”。您是否需要一些高质量的范文呢?在我们无法自己创作内容时,可以去查阅一些范文。范文能够广泛陶冶我们的人生阅历和领悟,希望这篇文章对于您更好地理解问题提供了建议,建议您将其收藏起来!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

党员扶贫工作总结


一、


扶贫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 在脱贫攻坚战中担负着关键的角色。党员扶贫工作的总结,对于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更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篇文章中,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总结所参与的党员扶贫工作,探讨我所认为的有效经验和不足之处。


二、有效经验


1. 深入基层,与贫困群众建立联系


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我们深入到贫困地区,积极与贫困群众建立联系。我们与贫困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同时,我们也将自己的思想和经验与贫困群众分享,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困难。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


我们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我们考虑到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方案。我们注重综合利用当地的资源,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业等产业,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我们也注重培训贫困户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3. 加强党员队伍的培训


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党员队伍的培训。我们组织定期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为党员们讲授扶贫经验和方法。我们还组织党员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我们的党员队伍不断增强了自己的扶贫意识和能力。


三、不足之处


1. 某些党员理解不够深入


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党员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扶贫工作的全面认识。这导致他们的扶贫工作缺乏针对性,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扶贫意识和能力。


2. 资金使用不够透明


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待提高。某些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清晰,给人以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感觉。这会导致资金使用不当、浪费甚至腐败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3. 群众参与度不高


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贫困地区的群众参与度不高。贫困户的积极性不够高,难以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这会使扶贫工作缺乏持续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提高贫困群众的扶贫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四、结语


党员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中国的扶贫工作也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

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越来越重视畜牧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养殖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畜牧产业扶贫工作中,我们秉持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通过引进优良牲畜品种、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改善养殖环境等方式,不断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脱贫致富。


一、引进优良牲畜品种


优良的牲畜品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了适应性强、产肉量高、快速生长的牦牛、山羊、猪等优质品种,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化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农民们的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二、提供养殖技术指导


为了确保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组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我们传授了先进的养殖管理经验,包括饲养、疫病防控、饲料配制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的养殖技能,降低了养殖风险。


三、改善养殖环境


良好的养殖环境是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开展了改善养殖环境的工作,包括改善畜舍、提高饲养设备、提供饲料等方面。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提高了畜禽的饲养效益,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建立销售渠道


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我们建立了健全的销售渠道。通过与各级政府、农民合作社和畜牧企业的合作,确保了畜牧产品的销售。同时,我们加强了对销售市场的调研,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五、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更好地推动畜牧产业的发展,我们加强了政策支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和购买补贴政策,对养殖场的建设和扩大养殖规模给予了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加强对农村畜牧业的扶持力度。


小编认为,通过畜牧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引进优良的牲畜品种、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改善养殖环境、建立销售渠道和加强政策支持,使畜牧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畜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3

20__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是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起步年,是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_-20__年)》和《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向纵深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坚决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正确决策,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别山温泉生态旅游名县"的奋斗目标,积极参与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项目兴县"四大战略,瞄准贫困群体,着力抓好整村推进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雨露计划"转移培训、老区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为全面建设"红色英山、发展英山、绿色英山、富裕英山"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20__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及主要作法

20__年是我县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县扶贫办经历了领导班子大动荡、大换血的严峻考验。在人少事多、政局维艰的困难条件下,我县扶贫系统干部职工顶住压力、克难奋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大别山试验区"点中点"建设全面启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2月底,全县年度完成贫困人口的减贫目标4864人,扶持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3万亩,新建和改造高效经济林1。3万亩;完成扶贫搬迁190户、762人,完成"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1600人,就业率达到95%;20__年12月,我县被省扶贫办评为"全省扶贫统计监测工作先进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锁定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创新是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开年以来,我们狠抓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大力推行制度创新。一是强化主管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工作与脱贫奔小康试点、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抓,做到一同决策、一同规划、一同推进,强化了"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年初,我们还与县政府签订了《英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围绕目标自我加压、自强不息。二是强化基层责任。县扶贫办新班子一上任,就在6月18日召开的全县乡镇扶贫办培训会上,与乡镇签订了《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把解决贫困人口、重点村建设、雨露计划、搬迁扶贫、贫困农民增收、资金整合、社会扶贫和扶贫机构建设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新机制。三是强化部门责任。坚持"大扶贫"的工作理念,逐级落实部门扶贫责任。我们将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两项制度衔接、以工代赈等工作情况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汇报,通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县发改、财政、民政等35家部门沟通协调,分解责任,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二)服务"两大试点",打造示范特色。大别山试验区和脱贫奔小康试点"两大试点工作"实现了高端定位、政策叠加、并驾齐驱、健康发展。我们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片带推进思路,注重树立典范,积极探索科学示范、特色示范、绿色发展和整村推进、整乡镇推进、整县推进的试点建设模式和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是推进大别山试验区"点中点"示范建设。坚持层层办点示范, 精心规划创办了西河流域百里新农村示范带、东河茶叶产业化示范带、特色旅游产业带、温泉经济开发区、文明卫生城创建及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等5大"点中点",并加大了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落实"点中点"扶贫开发项目27个,总投资339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68万元,占总投资的79%。二是深入推进脱贫奔小康示范片区建设。启动实施了8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村的试点建设,大力推进了4个重点片区、30个重点村的示范开发以及"百-梅-柳"沿线18个村的新农村片带建设,深入推进了2个城乡一体化试点片区建设,扎实推进了方家咀乡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和温泉镇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建设。三是着力推进重大试点项目建设。在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上,全县年度共计实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环保旅游、民生等5大类脱贫奔小康重点建设项目121个,涉及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生态环保等各个领域。在农村试点项目建设上,全县共计在103个村启动实施了涉及道路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粮食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带建设、村庄整治、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等15大类脱贫奔小康建设项目412个,项目建设的实施效果明显。通过实施一批农村试点项目建设,成功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山区特色的"样板工程",涌现了一大批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村庄整治等方面的先进典型。

(三)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产业化扶贫是实现农民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坚持立足资源比较优势,按照"茶药并举、扶持蚕桑"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大力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一是培养壮大特色产业。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战略,壮大茶叶特色产业,提升药、栗、桑等骨干产业。全县茶园建设实行规模扩张,以连片集中、带状开发为主,重点狠抓了5个茶叶带建设,引进优良茶树良种,建设2万亩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巩固和扩大了孔家坊乡、石头咀镇等4个乡镇的优质湖桑基地规模,草盘地、陶家河等8个乡镇162个村,新增药材种植户1万户。二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立足特色农业基础,加大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年度已落实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贴息309万元。我们重点扶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家,市级重点企业13家,注重以绿屏茶叶公司、付坊茶厂、志顺茶业公司、翻身湾茶厂等为龙头的茶叶系列开发,以梦思家公司、怡莲阳光公司、雍华丝绸公司等为龙头的桑蚕系列开发,以金新龙药业公司为龙头的药材系列开发。三是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建立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利用我县的特色产业,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创办"农家乐"、"渔家乐",带动了观光型、休闲型、农庄型等现代新型农业发展。

(四)捆绑整合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按照"紧缩战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要求,我们坚持扶贫重点村建设与连片开发相结合,与脱贫奔小康试点相结合,与大别山试验区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合力攻坚。一是加大整村推进力度。今年全县启动实施的9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实施过程当中,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750万元,整合其它资金85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算50多万元。发展侧重在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全县新建和改造茶叶基地1。3万亩,改造发展药材基地8700亩,改造和发展板栗基地9280亩,发展畜禽养殖业3。7万只;新建和改扩建公路72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库堰、泵站320处。二是着力推进文明新村建设。实施"五改"(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杂房)、"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五治"(治穷、治贫、治脏、治乱、治差)、"五建"(小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果园、小茶园)、"五到户"(道德教育到户、科教文明普及到户、村规民约签订到户、法律常识宣传到户、综合整治到户)工程,全县着力打造了22个重点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乡镇和3个重点示范片区的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强重点村项目资金管理。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上,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整合资金,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建立督办检查网络,加强审计工作监督,随时准备迎接上级的各项检查验收。四是积极开展支书培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以提高重点村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培训活动。4月13日-16日,我们组织全县9个省定重点村的支部书记到黄冈进行了"十二五"整村推进工作培训,效果很好。

(五)推进搬迁扶贫,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把扶贫搬迁与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土地整治、旅游扶贫、防灾避灾等因素结合起来,将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资金整合起来,把那些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文化覆盖差、社会形态特殊、公共服务欠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贫困户,从高寒山区、库区、乱石区和省际边界区搬迁出来。一是实行政策叠加。我们整合扶贫搬迁项目、生态移民项目、住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民政倒房重建项目、发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向搬迁户倾斜国家惠民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户住房难的问题,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__年全县累计解决危房3127户,其中扶贫对象1336户;完成年度扶贫搬迁190户、762人。二是科学规划建房。将移民搬迁户安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统一建设新农村。坚持科学合理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调剂解决其农田旱地、特色产业基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帮助其充分享受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成果,提高生活质量。

(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转移培训。根据新的精神,改革"雨露计划"方式,实行"计划指导、资金到县、培训到户、直补到人"的工作模式,我们狠抓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坚持走访乡镇、入户调查,宣传国家政策,听取群众意见,与黄冈电子信息学校、英山卫东职校、英山理工中专等培训学校相衔接,就计划任务、招生方式、培训方向、政策补贴、教学质量进行磋商,达到了双方满意的效果。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将"雨露计划"招生指标分解到乡镇,落实县、乡镇两级主管人员的工作责任,相应建立激励机制,确保了招生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以"雨露计划"培训学校为平台,大力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留守贫困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和贫困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实用人才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贫困农民,分门别类开展电脑、电工、刺绣、饮食服务等技能培训,领取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县今年向农民发放科技书籍1万余册,使受训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就业率95%以上,达到"输出一个劳动力、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转移扶贫工作目标。

(七)加强老区建设,改变贫困面貌。今年我县以7个老区村建设为重点,参照整村推进方式,大力实施"思源回报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硬化村组公路6条28公里,新建桥梁3座,解决了7个老区村1930户8412人的出行难和茶叶、药材、生猪等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大力实施"农网"改造,使99%的农户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二是解决人畜饮水难。新建蓄水池17口、630立方米,架设饮水主管道5050米、支管道24500米,使7个老区重点村652户2250人饮上安全卫生自来水。三是改善村庄环境质量。注重村庄建设和环境美化,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行"五改一建"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使污水乱流、粪便乱堆、柴禾乱放、家禽乱养等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大兴支柱产业,建设茶、桑、药、菜等产业基地,增强了老区重点村的发展后劲。

(八)迎接专项检查,开展专项调研。一是迎接考评验收。认真做好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等检查验收工作。4月25日,省委扶贫开发责任制考核组对我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进行专项考评,我县顺利通过了考评验收。我县20__年度实施的38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7个老区重点村已经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20__年度实施的39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7个老区重点村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共投入项目资金167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33万元,老区建设资金229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08万元,已经做好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开展专项调研。根据上级扶贫部门要求,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集中连片特殊困难乡镇财政扶贫、"十二五"扶贫开发创新机制、"大扶贫"促脱贫奔小康、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房调查等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了具有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构建大扶贫格局,着力促进贫困山区农民脱贫增收奔小康》由县财政局局长在全省财政系统大会上发言;《关于扶贫贴息贷款运行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刊载于国家财政部《经济研究》;《国家扶贫开发》刊载我县3篇调研文章,《湖北扶贫网》刊发我县10多篇调研信息。

(九)开展"三万"下乡,做到全面覆盖。全面落实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通知》精神,抽调精干人员进驻杨柳湾镇胡家墩村和杨树堰村,制定了"三万"活动工作方案,工作组队员进村入户实行全覆盖。通过宣传政策、问卷调查,与农民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把党委、政府的阳光雨露和关怀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增进了干部和群众的深厚感情,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了机关作风,锻炼了干部的基层工作能力。结合三门河村、水口桥村、胡家墩村、杨树堰村等4个联系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我们拨出2万元专项资金,组织调运化肥3车,做到"运送到村,服务到户"。同时,联系县直有关部门,为杨树堰村和胡家墩村沟通协调,争取水利、沼气、通讯等项目资金扶持,帮助贫困户筹谋脱贫发展大计,积极参加抗旱救灾,加深了与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是农业经济运行质效不高。茶、桑、药、栗已经形成了产业优势,但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农民粗放经营,不能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是扶贫资金的功能缺乏从输血向造血转化。扶贫资金60%用于公路、桥梁、水利、沼气、住房、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40%用于产业建设,这种倒置投入使贫困户没有从根本上获得稳定的家庭经济来源,难以形成造血功能,难以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全县经济发展不平衡。高寒山区、库区、老区和省际边界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落后,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文化素质低,公共服务欠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与平畈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开发难度逐年增大。

四是部分扶贫资金未能按时拨付。主要原因是由于省、市下达的部分扶贫项目资金比较迟。如:20__年度扶贫贷款贴息项目计划和资金到达的时间是20__年2月底,我办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加班加点,认真组织逐农户逐企业审查,目前已经确保了309万元的贴息资金全部拨付到农户和有关项目单位(龙头企业)。

五是"雨露计划"培训资金难到人。由于20__年是实施"雨露计划"方式改革的第一年,培训基地学员不稳定、变数大、容易出差错,特别是短期培训学员未取得"两证",导致培训资金迟迟无法按时拨付到人。我们正在按照政策要求在年底前拨付"雨露计划"培训资金,确保资金安全稳妥。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4

党员扶贫工作总结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扶贫工作被推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成员,党员扶贫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现在是时候对党员扶贫工作进行总结了。


我们要明确的是,扶贫工作不仅仅是为贫困地区提供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群众改变贫困状态,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因此,在党员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的不仅是直接的物质帮助,更要注重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要坚信“扶贫先扶志,扶志才能扶智,扶智才能扶贫”,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培育贫困地区的创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能够真正脱贫致富。


我们要注重精准扶贫。贫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贫困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通过调研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扶贫项目和政策。比如,对于缺乏就业机会的地区,我们可以鼓励企业在当地设立工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存在教育问题的地区,我们可以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贫策略,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


我们还要注重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付出。因此,我们要积极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通过资金募集活动为贫困家庭提供资金帮助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并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扶贫事业的大规模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要注重成果的监测和评估。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通过定期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扶贫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成果,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贫困地区的最新需求,以便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


小编认为,党员扶贫工作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我们要始终保持初心和激情,不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力以赴地推进扶贫事业。只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人民才能享受到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为党员扶贫工作添砖加瓦!

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5

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较好地完成了低收入建档立卡核查工作、结对帮扶工作及联系卡发放工作,确保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结对帮扶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一是谁帮扶、谁包保。确保每月一次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家庭状况,使有劳动力户有增收项目。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使被帮扶人思想转变,自己积极主动想办法,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项目。

3、规划建设脱贫奔小康财政奖补公益性项目三个,总投资22万元。目前三个项目已经实施并完工。这三个基础设施项目完工后,受益农户达到900余户。

4、协助民丰银行催收上年度到期扶贫小额贷款700余万元。同时,协助做好20xx年度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工作。截止目前,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24万元,惠及农户600余户,超额完成了下达的目标任务。

5、组织各村上报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报名工作。累计培训人次121人。

6、帮扶经济薄弱村与挂钩帮扶单位协调帮扶相关事宜。

7、深入低收入农户家实地勘察,了解农户家庭情况与帮扶情况,完善扶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8、通过村组设施建设,岔河村和苗冲村两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八有”标准。

9、低收入农户脱贫工作。20xx年初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计1541户,共计4480人。截止年底实现脱贫604户,共计2221人。仍有937户未脱贫,共计2259人;其中低保户522户,1180人;五保户85户,91人。

二、存在问题

1、对部分贫困户的帮扶,帮扶单位及帮扶人员仍处于形式上的给钱给物,不能真正起到帮扶致富作用。

2、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仅作为一项任务,培训专业不对口,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对贫困户的帮扶宽度和广度有限,缺乏创造性。贫困农户对帮扶的依赖性较大,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三、20xx年工作计划

1、要健全镇扶贫机构,健全扶贫工作制度。

2、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帮助和引导村级找挂钩单位,找项目,让低收入农户真正脱贫奔小康。

3、积极引导和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力度。

4、树立外来帮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意识,不度增强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和巩固扶贫建设成果。

驻村扶贫工作总结-帮扶村扶贫工作汇报


《驻村扶贫工作总结-帮扶村扶贫工作汇报》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一些关于">的文章,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 href="http://al;">()的后续更新吧!

驻村">-帮扶村扶贫汇报

这一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XX局的正确领导下,在XX驻村办的指导下,在XX党委、政府及XX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村驻村帮扶工作,主动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和指导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们在XX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切实实地为帮扶村XX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

1、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组织。这一年,XX驻XX村委会的驻村领导进行了调整,驻村工作组及时与他们联系沟通,在原来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人员分工进行了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全村经济发展。XX村地处市区,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有华中变速、利丰纸业、钰阳化工等几个企业,又有奶牛场、养鹿场等特色养殖业,许多村民拥有建筑、运输技术,可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加工、服务等二、三产业。

3、督促、指导帮扶村搞好十项工程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该村的规划工作已经展开,村容整洁工程、乡风文明工程、文化大院建设等工程都在主动开展当中。

4、XX局主动认真落实XX区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十项工程工作,在调研基础上出资3000元帮助帮扶村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优良的基础。

5、重点搞好XX路和XX村的改造。这一年,该村依靠刘庄村的示范作用,着重进行了对周庄村的规范化改造,目前村中道路已经修好,改造建设工作正在进行;该村还进行了华夏路的翻修,由原来的柏油路面改造成了水泥路面,同时还增加了供、排水设施。

6、为了把XX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好,XX局全体人员给帮扶村捐赠图书500多册,充实该村的图书室。

7、认真贯彻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口支援农村小学中学精神,主动做好对XX小学的对口支援,帮助该校做好双基验收工程。

8、主动参与爱心助学。该村的XX这一年考取了XX大学,由于他们家庭人口多,收入少,生活非常困难,几千块钱的学费更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给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很快给该同学捐助XX元钱,处理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9、搞好城中村村民社会保险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民的后顾之忧,这一年主要在广大农民中宣传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请劳动部门同志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认识。


-绿色产业扶贫汇报

-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银行-邮储银行扶贫

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自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华林山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扶贫工作站的精心指导下,李口村扶贫工作队对李口村村级脱贫责任组高度重视,创新机制,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概况

李口村位于华林山镇南部,下辖年尾、邹家、李源、坪上、李口、丁坊6个自然村,共11个村小组,现有农村人口1662人,全村共有党员47人,村“两委”班子共5人。该村共有贫困户20户,贫困总人口有43人,主要以单身老人、残疾、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者为主,目前脱贫户,有10户23人。全村耕地面积共有4343.12亩,以种植水稻、林木为主。

通过近期工作,根据贫困户认定识别标准,共入户识别20户43人,贫困户危房改造1户。

二、工作开展情况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是确定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础,自成立村级扶贫工作队以来,严格按照省市镇相关文件精神,通过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方式入户登记,全面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按照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规定要求,建立村级纸质档案以及电子档案,为下步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丁小明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周卫华任副组长,扶贫工作队队员彭煜荃、胡双良,村委干部童建平、黄兰香、陈小林、丁松林为成员的村级脱贫责任组,明确每位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同时建立健全以村支部为主阵地、村小组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运作程序保障。脱贫责任组全体成员吃住在村,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建立完善《李口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一览表》、制定了《李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等各类工作计划、台账,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建立动员宣传保障。村级脱贫责任组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学习系列指示精神会议,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李口村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第一书记及村干部碰头会共计5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书写固定标语5条,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标准,强化落实,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全面完成全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共建档立卡20户、43人。做到“一

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

二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详细统计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对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分门别类的归纳梳理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缺劳力致贫、缺技术致贫等四类致因,强化数据支撑。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截止目前已制定完成20户43人的脱贫帮扶计划。

(三)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千方百计为贫困户办实事

一是着力解决政策落实问题,扶贫工作队着眼于“十大”扶贫政策,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逐项对照政策抓好政策落实。如帮助谢菊根、谌回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助幸茂德、胡小荣、甘志强等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确保了贫困户能够享受到的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着力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充分安挥建筑陶瓷基地帮扶优势,主动联系辖区企业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其上岗就业。帮助贫困对象不离乡土、在本区企业就近实现就业。

三是着力强化产业扶贫。扶贫工作队把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油茶、茶叶合作社产业扶贫工作的落实,目前已促成光伏产业公司与29户贫困户签订了光伏产业固定分红协议,为18户贫困户获得了每年2000元的固定分红收入。

下一步工作方向

根据扶贫工作要求,在完成前期精准识别、信息采集和档案资料完善工作后。下一步李口村扶贫工作队将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扶措施的落实上。

一是组建农业合作社。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成立一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将贫困人口纳入合作社产业发展的范畴,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扶贫。

二是开展劳动就业服务。按照“解决一个就业、帮扶一户脱贫"的工作思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介绍到园区企业务工就业。

三是推进政策兜底扶贫。对无劳动能力,自身脱贫能力弱的贫困人口,按照政策要求,帮助申请低保或五保待遇,通过政策保障方式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扶贫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