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图案设计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8.19

图案设计课件9篇。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制定好教案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失误,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了您的满意不遗余力地打造了“图案设计课件”,有需要的人马上就可以前来获取信息!

图案设计课件 篇1

一、活动生成: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三、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

幼儿:愿意。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张图上记录了谁的数量?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各有几个?你怎么知道的?谁的数量最多?谁最少?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线板比机器人多几个?谁能不用点数就看出了套筒有几个?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图案设计课件 篇2

一、教材分析

《画不规则图形》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课教材是平面图形操作知识,学习用画图软件画不规则图形的方法,教材中选择了画鱼、画五角星两个实例让学生熟悉曲线工具与多边形工具,感觉较为单薄,不够丰满。所以我增加了画水滴,让学生掌握曲线工具的不同画法,增加了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探究活动,再过度到画五角星,让跨越度过大的教材更能适应大部分学生学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画图软件,对工具箱有一定的了解,能应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画出规则图形,学生已经对画图软件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针对四年级学生好动、好尝试的特点,把本课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主动去质疑、尝试、讨论、归纳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曲线工具、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同一种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能用曲线工具、多边形工具等构建简单和谐的图形,能灵活应用工具画出形态迥异的图画。培养学生处理图形的能力,形成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利用画火炬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奥运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曲线工具与多边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是本课的重点;能灵活使用工具处理图形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多思教学法,把教学内容细化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在完成任务中“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达到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学习方法:

四人小组为学习模块,以小组探究、互帮互学、相互促进、综合汇报,在小组内开展“谁是巧巧手”活动,看谁画得最棒。小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评价,在小组内开展活动中,得到鼓励的面积也比较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小巧也节省了大量的评价时间。

七、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共分为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承上启下。

让学生说说上节课学会了哪些工具的使用,并简单演示使用方法。

师:刚才大家画的都是规则图形,如果遇到不规则图形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不规则图形》。

(二)看书质疑,学习曲线工具。(小任务一)

1.读书、交流、探索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5——16“画一条鱼”的①—⑥,想一想,曲线工具如何使用,自学中遇到什么问题?并以小组讨论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通过自学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由于不用心,看完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也不知道曲线工具怎么用。

第二种,觉得画鱼很简单,只需三条曲线,再画上几笔就完成了,这类学生大多原来电脑基础比较好,但看书较糊涂,学习大多依赖于对软件的探索。

第三种,会发现,如果严格按照书上的6个步骤根本画不出鱼来,这类学生学习严谨,胆.大心细,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对第一、二种情况不必费太多口舌,后续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掌握应学的知识。

第三种情况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让学生演示一下自己的发现,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指正书上的错误。借机鼓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强调画一条曲线所必须的三个步骤,学生在说为什么时,就是一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来主导这一个环节,以生教生,效果更好。然后再让全体同学动手去做一做,画一画这条鱼。

最后再汇报,让学生说说画曲线的三个步骤,说自己的发现与解决办法。同时老师结合学生的演讲,示范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再进一步说明曲线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介绍画水滴的方法。

这样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养成看书、做事胆大细心的好习惯。

2.巩固新知

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要让学生把曲线工具与其它工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并提供给学生以选择学习的机会,在画鱼与画水滴之间让学生自己选择,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去完成,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并在小组内比一比,谁是“巧巧手”。

学生画完后,老师展示画得好的作品,特别展示学生中画的很漂亮的或者有创意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一样的工具只要灵活应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授以“巧巧手”的称号,并以掌声鼓励。

(三)找规律(小任务二)

师(边讲边示范操作): 是多边形工具,多边形工具的用法是先按住鼠标左键拖曳一条线段,然后就可以在画面任意处单击,画笔会自动将单击点连接起来,直到你回到第一个点单击,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了。

生操作:

1.要求学生快速画一个三角形,并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

2.要求学生快速画一个四边形,并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

3.要求学生快速画一个五边形,并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总结,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绘画规律,如果一时学生语塞,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画图规律[有几个角,鼠标只要在相应的位置单击(N-1)次,最后一个角只要双击鼠标,就可以自动闭合图形(其中,N为图形的角数。)]。然后让学生依书上说明画五角星,难度也就降低很多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讲评作品:鼓励画得好的学生,“你画得真好,老师很佩服你,你太棒了!”

(四)用心灵作画(小任务三)

作画之前,老师介绍奥运会火炬的由来。

奥运会的火炬仪式,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地,当地人们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众神。在圣地奥林匹亚祭祀时,人们还要进行短路竞赛活动。哪个运动员首先从祭司手中接过火把,把火神普罗米修斯前祭坛上的圣火点燃,他就是胜利者,他还将被视为英雄而受到人们的尊敬。运动会中进行的“火炬接力”活动,是从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德国长跑运动员到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一个接一个把火炬传到柏林运动场。我国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举行了“火炬接力”活动。

师:同学们,今年8月8日奥运会就要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奥运火炬吗?让我们用画火炬的行动来支持北京奥运,看谁画出来的火炬最漂亮,谁就是火炬手。

然后学生动手作画,老师在巡视中请几个画得快且好的学生离开座位,去找好作品,评出四个火炬手。也让这些画得好的学生见识一下,强中更有强中手,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永远是最好的。

图案设计课件 篇3

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3、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

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评课稿连接: pkg/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图案设计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20xx~20xx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xx—20xx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20xx—20xx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月份气温最低,从3月份气温上升,5~8月份气温,从8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xx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8~14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

14岁比13岁增长的幅度。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图案设计课件 篇5

课题一: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P72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4题,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正方体呢?

认识图形

图案设计课件 篇6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中的对称,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平移、旋转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上的图案,剪纸,学生收集美丽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案欣赏

展示与课本上的美丽图案相同的剪纸作品

提问: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形成的?

组织汇报交流:最上面的图案是把单个图案(蝴蝶图案)连续平移得到的;左下方圆形图案可以看成是把单个图案(外面的两条小鱼及里面的一棵水草)旋转后得到的;右下方方形图案可以看成把单个图案(整个图案的四分之一)旋转(或平移)后得到的。这里的每个单个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图案设计(书中的图案)

图案(一)的设计

提问:书中有什么操作要求?(照顾到能独立完成的有限)按要求示范完成一次平移巡视检查

展示部分操作漂亮的图案

图案(二)的设计明确要求

提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学具完成

提问:你是怎样平移的?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图案(三)的设计

(教学过程同图案(二)的设计)

三、图案设计(自己的图案)

提问:你打算选什么图形作为基本图形,要把基本图形进行怎样的变换?

巡视学生合作情况展示各个小组设计的图案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是有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对称、平移或旋转)而形成的吗?

集体交流设计者解释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案既美观又有创意?

小结(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综合实践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图案设计课件 篇7

教学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秋天的风光

3、苹果等教具。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

(玩游戏:摘苹果,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指名学生发言)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3、出示课题,齐读。出字谜: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图)

出示图字的卡片(苹果状),反复读后组词。

三、初读感知: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读一读。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已了解了什么,最喜爱哪些句子。

4、再次播放课件,学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四、再读理解: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没结果的树、光秃秃的庄稼地、高粱杆,

老师画的这幅图画名字叫做《秋天的田野》,你们觉得怎么样?少了些什么呢?

2、自己读读第二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3、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苹果、梨、稻子、高粱。谁能上来贴一贴,帮老师完成这幅画?

4、他贴的对吗?要求学生抓住挂起、露出、翻起、举起四个词贴一贴、评一评。

5、梨树上怎么会挂起了灯笼?苹果为什么有红红的脸颊?

稻田里怎么会像大海一样翻起波浪?难道高粱上燃起了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启发学生体会比喻句。

师小结: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梨树上的梨又大又黄,好像挂上了灯笼。

你能用好像说句话吗?

6、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提示朗读课文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边读边想像秋天田野的美景。

7、出示课件,提示相关景物,指导学生背诵。

8、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

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大家能够把秋天的图画读得像图画一样,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读读这篇文章,现在谁想来有感受情地读一读呢?

2、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

3、小朋友你们能看着图画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吗?组织学生先自已试着看图背诵,再指名背诵。以多种形式比赛背,反复背,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单个背。

二、认识生字词语

小组学习。

1)组长安排活动: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2)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要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3)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来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

4)小组交流:小组擂台赛

如1组组长随意挑战另一组组员的生字认读情况。

如4组组长挑战7组组员读书情况,两组学生一人读一句开火车,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好。

如6组同学交流自己觉得很棒的记忆生字的好办法,3组同学可以挑战他,说说自己觉得比他更好的方法。

梨、笼、浪、燃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

梁--粱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

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

小结: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5)教师重点检查几个能力较差的学生读生词卡图画梨树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三、学写生字。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左右结构的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

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5、生仿写,

6、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7、生练写这四个字。

图案设计课件 篇8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图案,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形,并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等简单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复杂图案。

能力目标:

培养注意观察与发现的意识与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培养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运用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设计花边和图案。

教学难点:

运用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设计花边图案。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分钟)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图中多处运用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平移,旋转和对称。今天我们也来利用平移,旋转和对称设计出一些美丽的图案来。

二、新授(15分钟)

1.利用我们学过的几何图也可以设计出各种图案。

欣赏拼好的图案。

2.你能用学过的几何图形拼出哪些图形?请画在下面的方格纸上。

3.学生独立设计。

4.全班欣赏设计的成果。

5.欣赏。

1)观察五角星图案是怎么形成的?

用字母V平设计图案,将字母V旋转,继续旋转V形成。

2)欣赏树叶旋转而成的图案。

6.自己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不同的学生可以依照个人兴趣设计不同的图案,但要求是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7.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评价。

四、总结交流(2分钟)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图案设计课件 篇9

教材简析:

《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简单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发现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察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实施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方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检验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点强调)

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从操作中得出结论,从而更牢固的掌握了新知,尤其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让学生来汇报,同时电脑演示。)

3、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平面图形,现在你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各有几条,请你画出来。(汇报从杂乱----有规律)

【这一环节体现了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并能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生在教师自然而巧妙的引导下,运用多种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辨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向发展。】

4、完成做一做1(口答,屏幕演示)

5、完成做一做2(口答,屏幕演示)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知道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我们还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各有几条对称轴。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与学生共同探索、剖析、整理,层次分明,思维清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质疑。

巩固练习:1、数书P1021(口答)(屏幕)

2、数书P1024(口答)(屏幕)

3、画出每组图形的对称轴。

【让学生不仅能做出正确判断,且能准确画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5、欣赏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

【突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6、判断: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对称图形()

【在运用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练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gz85.COM精选阅读

设计色彩课件9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 教案是教师的工具之一,承载着难点和注重的方向。我们带您了解“设计色彩课件”的故事和文化底蕴请阅读,愿这些参考资料能够让你事半功倍披荆斩棘达成目标!

设计色彩课件(篇1)

一、教学内容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文化生活》教材的四个单元,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本单元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即如何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当代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主要描述了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主要描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启示我们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讲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二、学生分析

通过《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框题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前面的知识点理论性、思想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由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本框题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对教材“探究活动”中的一些观点的评价,学生容易陷入片面性,即只看到了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个方面,不能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的看待事物、现象,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用比较法、系统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讨论法、知识迁移法等方法去学习,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思想

情感和生活,突出时代特征,把多媒体课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感性材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探究的兴趣,而且把教材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对具体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辩论等方式交流观点、看法,促进彼此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深入讨论与拓展,增强教学多边活动的互动性,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知道只有发展多样性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所坚持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当代文化生活的素描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讨论,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及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因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对它们的作用作出客观评价,才能趋利弊害。

2、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因为:第一,对于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第二,有的人将“大众的文化”和“大众文化”混同起来,在用法上不加区分,导致概念上的混乱。

设计色彩课件(篇2)

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如何从色彩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五、教学过程:

㈠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音频资料,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表现,导入课题。

1、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表达主观情感。

2、讨论探究: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

1、欣赏三幅绘画作品,说说画家在运用色彩表现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2、课堂反馈,欣赏探究作品,掌握色彩的三种表现形式。

㈣欣赏实践,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

鉴赏一组作品,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鉴赏作品:

图片展示,教师提示鉴赏角度:从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

①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②画面中色彩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③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㈤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运用色彩的现象,体会其运用色彩过程所传达出的情感。

2、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尝试运用色彩来创作一幅小画,表达自己某种心理感受。

设计色彩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如何从色彩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PPT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㈠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音频资料,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表现,导入课题。

㈡欣赏作品,初步了解色彩的心理联想

1、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表达主观情感。

2、讨论探究: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

㈢欣赏体验,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欣赏三幅绘画作品,说说画家在运用色彩表现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2、课堂反馈,欣赏探究作品,掌握色彩的三种表现形式。

㈣欣赏实践,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

鉴赏一组作品,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鉴赏作品:

图片展示,教师提示鉴赏角度:从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

①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②画面中色彩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③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㈤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运用色彩的现象,体会其运用色彩过程所传达出的情感。

2、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尝试运用色彩来创作一幅小画,表达自己某种心理感受。

设计色彩课件(篇4)

教学目标:

认知: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

能力:掌握色彩明度变化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难点:用水粉或其他美术用具表现一张明度变化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作品、水粉用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的知识。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色彩知识。

板书课题:色彩的明度

二、讲授新课:

深浅、浓淡的程度。

2、通过色相条,就会发现色彩是有深有浅的,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

3、在所有颜色中,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的明度最低,其他颜色是中等明度。

三、探究学习

1、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来改变颜色的明度?

3、教师展示课件:将一种色彩调出不同的明度。选择一种颜色,通过加黑或者加白画几个色阶,使颜色有明度的变化。

4、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明度的变化?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不同明度的色彩。

5、欣赏图片,明度变化在生活中和绘画中的运用,体验不同明度的色彩带来的视觉感受。

四、创作表现:

1、教师范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体会,进行接下来的创作活动。

2、作业要求:表现一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表现出明度变化的美感。

3、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2、拓展:明度的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设计色彩课件(篇5)

一、设计思想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美术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课《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绘画的色彩》,本课是对上一课内容《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的过渡与衔接,同时为学生接下来进行水彩画、水粉画、装饰画等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节课围绕色彩的基础知识展开,就色彩的产生原因、色彩三要素、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色彩的冷暖、色调等等色彩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艺术家是如何驾驭色彩的通过对比协调的手法在绘画作品中进行对比描述。在学习过程中我分为三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感受色彩:通过色彩的心理联想,让学生感受不同颜色的冷暖及其性格特征。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会用颜色来表达自己心理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第二部分学习理论:用实验实物灯光展示、调色训练来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构架出他们的色彩知识体系。第三部分实践操作: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来学习色彩的表现手法,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方法,学会运用这种绘画语言。

三、学情分析

不系统不专业。

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弱。

3、高中生渴望用手中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然界壮丽的景观。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彩的冷暖和各种颜色独有的性格。

(2)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感受色彩独特的语言。

(3)学习用简单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演示相关的图片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听声辨色”跨学科阐明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的概念,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与兴趣。

(3)通过学生一起绘画《春夏秋冬》,体现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运用色彩的意识与能力。

(2)通过自然与绘画色彩的赏析,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色彩,感受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色彩的冷暖及其性格特点。

(2)让学生用色彩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

五、教学难点:

学会并掌握色彩独特的语言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水粉纸、刮刀、水桶、画板七、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演示、探究、比较、归纳总结。

分组讨论、动手操作。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暑假快到了,你看看一说“假期“”这俩字,我看到很多同学脸上洋溢起笑容,那以前我们有没有在假期里和家长一起出去旅游,我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那些景色?那有没有同学考虑过,如果那天这些景没了色之后你还想去吗?比如这几幅图,引入色彩这个概念,色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贯穿于我们的吃穿住行当中,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它们在绘画方面的表现,揭示主题《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绘画的色彩》。

2.知识回顾

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初中所学的色彩知识

色彩产生的原因:光线?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

间色:绿紫橙?复色:三种以上颜色相互调和出的颜色

对比色:色环里相差明度、纯度。色相:颜色的相貌,每种颜色相互区别的标志。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纯度:色彩的饱和度,也就是色彩的.鲜艳程度。色彩的冷暖:颜色本身没有冷暖,是人们通过联想而赋予颜色的一种感受。红色偏暖,蓝色偏冷。当一种颜色对著名画家莫奈在运用色彩

《鲁昂大教堂》,学习艺术家这种追求艺术的精神、运用冷暖色表现不同季节,不同光线的能力。

4、作品欣赏

欣赏大师们的作品,可以让心灵得以放松,变得纯粹。

5、画一画

展示风景照片春夏秋冬,分成四组让孩子们选取属于每个季节的色彩元素进行填图、粘贴、展示。

八、知识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的性格、冷暖,对大师们的作品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当你苦闷、快乐、忧伤的时候,你们要想到一种语言,那是属于绘画的独特的语言,那就是色彩。

设计色彩课件(篇6)

设计色彩教案ppt课件

延伸阅读:关于色彩的知识

一、色彩有三大要素

1.色相

我们最常见的色谱“虹”就是把颜色按照“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依次过渡渐变,色相两端分别是暖色、冷色中间为中间色或中型色。

2.明度

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差别,如深红、大红以及粉红等。

3.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

二、不可思议的色彩魔力

1.色彩有魔力,选色需谨慎!

快餐店给我们的印象一般是座位很多,效率很高,顾客吃完就走,不会停留很长时间。有人喜欢和朋友约在快餐店碰面,但其实快餐店并不适合等人。这是因为很多快餐店的装潢以桔黄色或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虽然有使人心情愉悦、兴奋以及增进食欲的作用,但也会使人感觉时间漫长。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会越来越烦躁。

请两个人做一个实验,让其中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让另外一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凭感觉在一小时后从房间中出来。结果,在红色系房间中的人在40~50分钟后便出来了,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在70~80分钟后还没有出来。有人说,这是因为红色的房间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感觉时间特别漫长。确实有这个原因,但也不尽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颜色扰乱。同样道理,高血压的人忌红色。

再举个例子,在时下非常流行的休闲运动潜水中,人需要携带氧气瓶。一个氧气瓶大约可以持续40~50分钟供氧,但是大多数潜水者将一个氧气瓶的氧气用光后,却感觉在水中只下潜了20分钟左右。海洋里的各色鱼类和漂亮珊瑚可以吸引潜水者的注意力,因此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海底是被海水包围的一个蓝色世界。正是蓝色麻痹了潜水者对时间的感觉,使他感觉到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短。

2.听见色彩的`声音

以上故事和实验都证明了,颜色是可以左右用户的情绪,也可以影响用户判断的。既然色彩潜意识在影响这着我们,那设计师必须学会善用色彩,在设计的时候,用色彩去正确传达产品的本质和内涵。当色彩被正确传达后,便能与用户产生心灵共鸣,产品也就能更深入人心。

黄色:青春、乐观、豁达。常被作为点睛之笔。

红色:活力、速度、紧迫感,常用于促销打折甩卖等。

蓝色:信任、安全、有底蕴,常用于企业、银行、安全中心等行业机构。

绿色:生命力、轻松、天然、无污染,常用于保健品等行业。

橙色:积极、进取、活力,阿里巴巴色也是橙色,常用于唤起行动,如button的颜色也常用橙色。

粉色:浪漫、女人,常用于女性消费行业,女性产品等。

黑色:影响力、时髦、严肃,常用于奢侈品营销等。

紫色:安抚、冷静、神秘,常用于美妆或抗老的女性产品设计中等。

当我们了解了颜色后,就能更加准确的掌握我们的页面风格的定位,用颜色去阐述你的产品。经常做“脑部运动”,联想游戏等。

设计色彩课件(篇7)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1.教材编写思路。

观察和体验是本节课创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展示典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田野,在愉悦中受到审美的熏陶,品味田园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控制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能流畅稳定地画出或弯或直的线条,进行随意交织的布局划分;通过体验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效果(水笔的流畅、油画棒的粗犷、颜料的明快与厚重),尝试根据所表现的景物进行多变构图练习和绘画表现活动,借助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课可以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构图技巧,创作表现想象、记忆中的田园风光。第二课时进行写生练习,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相关风景的写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到田野中进行写生创作。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一幅田园风光的长卷。教师要多加演示风景构图的不同视点和形式,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绘画表现的潜能。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田园的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难点: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景物的点、线、面表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1.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你去过田园吗?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课件展示。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

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各个景物生长的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

(2)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如俯瞰时表现田埂的交错分布,平视时表现近景、中景、远景的层叠。)

交流:你觉得田野怎么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田园风光图片或视频,在感受田园美景的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城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农村的田野,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获得感官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园艺基地写生。)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做未开垦的土地,用线条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将“田地”分割。

(2)继续用线分割布局,把这片土地分成好多块“田地”,近处可以稍微大一点,远处的小一点。也可以通过画田埂、河流或其他景物再分出几块田地。

(3)讨论分割方法:一是自然分割,田间小路线条弯弯曲曲,体现一种俯瞰大地的视野效果;二是直线分割,体现机械作业环境下的现代化田野;三是水平线分割,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进行。还可以怎样分割?请一位学生尝试。

(4)通过两张图片的比对,找出分割线。观察分割线之间的_和景物的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田园布局和构图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关注田园的平面构成和视觉效果。)

3.田园拾趣。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色彩,田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景象:如还没插过秧的水田的颜色;还没种过植物的旱田的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的颜色;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紫云英、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课件再次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图片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样子。

(2)现代化农业的设备和田地设施有哪些特有景色?辛勤劳作的农民们都在干着什么农活呢?田园中还有其他值得细细观赏的景物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交流的内容通过示范和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通过由远及近的镜头推移,使学生感受田园中情趣盎然的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重点解决画面中具体事物造型表达的方法。)

4.田园畅想。

(l)作品欣赏。

欣赏画家的画和同龄人笔下的田园风光,学习画面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达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2)学生尝试作业涂色方法,在分割好的“田块”中表现:如何用大面积涂色、用线条排列涂色(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快速点涂(可表现苗、花、果实等)、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3)在田园里加以点缀(池塘、大树、拖拉机、稻草人、谷仓等)。(创作提示: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田埂才分明。景物大小有区分,前后有遮挡,造型有虚实。)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5.我们的田园。

将黑板看做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依次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排版、布展,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分类组合。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作业,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块田园?为什么?

小结:看到这么美丽并且充满希望的田园,教师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小曲赞美一下,在欢快轻松的整理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提示:展示作品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已的想法和看法,营造愉快、轻松的评述氛围,发现孩子作品中生勃且自然的一面。)

(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l.画家笔下的田园欣赏。

每个季节的田园都有它不同的美,令人神往。这么美的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同学,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作品,请同学们静静地体会画中的意境,并将你的所看所想告诉大家。

(1)名画欣赏。

欣赏中西绘画所表达的不同技法和意境对比照片,学习画家笔下画面的构图与色彩特点。

(2)对比分析。

①构图。

分析讨论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湘西水田》,比对照片,说说画家是如何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田园风光的。重点讲解画面的构图节奏。

②色彩。

欣赏毕沙罗的油画作品《红房子》和凡,高的油画作品《播种者》,比对照片中的麦田,说说画家为什么用这样的色彩来表现田园。

③造型。

欣赏画家笔下的农家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和田园农作物线描写生作品,体会一景一物所传达的田园情趣与造型之美。

(3)交流感受。

田园中平凡的农舍、田地、树木等,在画家眼里都是很好的画画题材。(教学提示:欣赏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构图、色彩和造型上分析画家笔下的生活情调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创作四季的田园风光。

(1)欣赏田园的四季美景并交流感受。

(2)分成四组,选择表现主题——四季的田园风光。

(3)分工——讨论创作内容、形式和合作方式。

3.集体创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以长卷等形式集体创作一个季节中田园的景物,可用中国画散点_的方式将画桌连起来,选择统一的表现形式,并使表现的田园有构图的变化和故事性的内容。

(教学提示:创作时,学生用色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他们还不能如实表现色彩关系。因此,不能以真实为依据强调色彩运用的准确性。应以色彩关系为前提,重点要放在构图的合理性上。)

4.集体展评。

(1)展示。将同学们完成的作业布置于教室中间或展示区域,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内容排列成一片田园。

(2)讲诉不同季节里的田园风光和故事,谈谈彼此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领略了田园四季的美丽风光,感受了独特的乡村风情!

5.拓展整理。

(1)田园中的农民艺术家。

①欣赏各种农具的造型,蓑衣、斗笠、风车、箩筐等农家物品之美。

②欣赏农田里草垛、稻草人、草艺玩具以及园艺造削党美。及园艺造型之美。③品味农家乐中农民们的淳朴文化之美。

(3)整理课桌,清洗双手,保存作品。

设计色彩课件(篇8)

第三阶段:实践探索阶段。(一个月)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一个周)

第五阶段:活动反思阶段。(一个周)

四、实施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认知主题,确定**切入点

我们以“色彩”为切入点,由同学的衣服的颜色引起学生的大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色彩对世界的影响,让学生对色彩有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进一步理解和**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并开发了四个子课题

(1) 色彩百科全书(2)色彩与动物(3)色彩与服装(4)色彩与饮食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优势,全班分为四个主题活动组进行调察研究。

2、制定方案,确立活动立足点

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活动主题的特点,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制定了小组详细的活动计划。在这个阶段,我给学生们上了项目立项的课程。指导学生明确方案指定。

在活动计划中,要有明确的分工、时间安排和活动安排。各小组将自己制定的方案,在全班集中进行交流,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教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如可行性问题),或考虑不周的地方(如安全问题)提出建议,使各小组活动方案科学、合理、可行。

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后,各小组开展了实践研究活动。

3、教师准备

教师在活动方案确定后,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并与学生需要采访的人员取得联系。寻求支持和帮助,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方法指导阶段

四个研究小组在研究方案中都提到了采访法,但是在活动的初期阶段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通过上网和查书来获得信息,很少有人能通过到社会中去进行采访来进行研究。这与小学生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和对“采访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缺乏认知有关。在方法指导阶段,我给学生上了一节“色彩万花筒”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采访指导课。

(三)实践探索阶段

在实践探索阶段,四个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教室里、走廊中,处处有孩子们活动忙碌的身影。孩子们去图书馆上网查询和浏览;来画室探秘、去商场考察;在家中体验,去服装店里采访。

我们的“色彩万花筒”研究性学习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堂拓展到课余,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做研究,齐心协力地去探索。

实地考察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整理考察所得的信息与资料,组内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自己喜欢的形式确定下来,准备全班交流时展示汇报。

教师跟踪了解每各小组的活动过程,及时指导和协调。

(四)成果展示阶段

通过积极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孩子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的作品。为了帮助孩子们将活动成果归结整理,也为了对我们整个的研究性活动进行梳理总结,为接下来的成果展示做准备。我作了一个结果比较的微型课程,这是对学生的示范教学。

在实践和探索中,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分工协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位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优雅风采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的后期我和学生们一起上了一节“色彩万花筒”的成果展示交流课。

附: 《色彩万花筒》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主动观察、发现周围事物中丰富的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愿意**颜色的作用,感受颜色所代表的意义掌握有关色彩的知识,了解色彩与动物的关系、色彩对服饰的影响、色彩与饮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将色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会美化生活,用色彩相关知识来描述生活。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色彩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快乐,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审美创新的能力。

2.教学要点

(1) 重点:了解色彩知识,感受色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困难:*练习和设计自己的作品。

3.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标识、大米、水果、板书等。

(2) 学生准备:**过程的**、材料等。

4.活动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本节成果展示课共分五大环节:第一环节:回顾子课题。第二环节:小组展示。第三环节:现场体验。第四环节:总结提升

第一部分:回顾子主题,导入和显示。

同学们,寒假开学时齐夏卉橙黄色的衣服得到好多同学的羡慕,也引起了同学们关于色彩的大讨论,于是我们开展了《色彩万花筒》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四个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分工协作,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将向大家展示研究成果。小组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情感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复习小班,让学生尽快进入该国,为学习动力和情感铺平道路。

同时导入的过程也是激起学生交流欲望的一个过程,在课的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地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表现的平台,老师是参与者、点拨者。】

第二个环节:小组展示,子项目成果交流。

(一)七色光小组

呈现方式:相声和探秘画室录像。

组长:大家好,我们是七色灯组,七色灯,红、黄、蓝,爱探索,有眼光。

我们小组的主题是色彩知识。提到色彩,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美术课上五颜六色的颜料,于是活动中我们首先请教了我们的美术老师林老师,聆听了她对色彩的介绍,还聘请了林老师做为我们小组的指导教师。我们上网和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进工作室体验色彩变化,作了色卡。

我们把在研究中的了解自编成相声《考考你》,请欣赏。

相声内容:色彩中的三原色。

组长:同学们,看,色彩的世界不是很精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亲自去调试,感受颜色的变化。 我们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师:你们认为七色光小组这种展示成果的方式怎么样?学生评价。

老师:七色灯组以大家都喜欢看的形式展示了结果。太棒了。哪个小组想继续展示?

(二)动物天地小组

呈现方式:幻灯片、现场互动

组长:你好,我们是五彩缤纷的动物小组。五彩缤纷的动物,无限的研究,我们小组研究颜色与动物的关系。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的动物自身皮毛的色彩能起到掩护的作用,有的能起到警戒敌人的作用,有的动物会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色彩,还有的动物会突出身体的色彩来获得异性的青睐;总之,颜色对动物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

现在我们要强调动物的保护色。请按着我们小组制作的幻灯片,与动物王国的伪装大师们见面!有请王治杰,学生在**中进行声情并茂地解说:

看这只绿色的青蛙。它与周围环境完美匹配!昆虫界中的伪装高手比比皆是,这只蝴蝶的颜色和周围的枯枝很像。看,这只蝗虫不是完全融入了草地吗?

组长:同学们,你认为这些动物的颜色伪装技术高超吗?学生;是。现在我们要考验大家的视力,敢接收挑战吗?这四幅画里有动物。你能找到他们吗?

学生观察。

组长:看来,动物们再高超的色彩伪装术也瞒不过我们同学们这双爱观察的眼睛呢!怎么样同学们,我们的研究是不让大家大开眼界呢,像这样巧妙利用自身色彩来保护自己的动物还有很多呢,大家可以从我们小组制作的成果集中去尽情欣赏。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想我们看到的解放军叔叔的迷彩服和一些军用坦克,军用飞机很多都是迷彩的,这是不也算是利用色彩进行伪装了呢?我们打算在假期里走进军营了解这一点。

老师评价: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强大的视觉盛宴。今天的老师也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动物的色彩伪装。动物天地小组能从研究中产生了自己思索,很有**精神,值得表扬。

(三)美色美衣组

展示:调查统计、访谈回放、模特秀

组长:我们是美色美衣小组,美色美衣,齐心协办。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颜色对衣服的影响。在开展色彩与服饰的课题研究时我们按计划首先在三年级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并对这30份问卷进行整理,为了让统计结果看起来更清楚,我们还制作成了一个精致、美观的大统计图。大家看(展示统计图)。

1.引导学生看统计图。

2.录相回放。

组长;我们走进服装店,进行了现场采访。以下是我们采访的回放。请尽情享受。

采访中阿姨围绕四点进行解说(一是色系。二是取上身的颜色来搭配下身。三是突出季节特点。四是前后搭配的比较,错配与正确搭配。)

组长:阿姨的解释让我们知道,配色不仅要协调,还要适合季节性场合。带着阿姨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示,我们也在童装店调查,看,这是我们伙伴穿梭忙碌的身影!

3.时装秀。

组长:商场的一番实地考察,对我们触动很大,回到家我们都对平时的服装进行了重新搭配,快来看看我们的时装秀吧!

学生模特表演并交流评价

(四)有色饮食组

呈现方式:小品、现场互动

有色饮食小组长:大家好!我们是有色饮食小组,民以食为天,我们爱发现。我们小组研究饮食与颜色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饮食中的配色知识可以很大!

首先请欣赏小品《食以色为先》

组长:同学们,看,同一碗饭,因为前后颜色不同,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这是因为食物的颜色会直接影响人们味觉的敏感度。

在活动中,我们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了对比实验。让我们看看,你喜欢哪一个?

课件**,引导学生对比**。

组长:看来大家都喜欢这些色彩搭配明亮的美食,的确,讲究色彩搭配的美食,就像一件艺术品,能起到“先色夺人”的效果呢!愿大家都讲究有色饮食,吃出好心情。

老师: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色、香、味的结合。事实上,不同颜色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就食物色彩与营养的关系,继续做研究好吗?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成就,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作一点指导,从而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觉到自身在能力发展、交往合作中的不足,此时,教师的教育往往会事半功倍,这样才更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

第三环节:实践体验:

教师过渡:现在四个小组的研究发现都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家想不想去体验一下别的小组的研究呢?师:

我们的现场体验只有两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体验最需要什么?学生:合作。

老师:现在请大家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到您最感兴趣的小组现场体验一下。请注意,一旦**停止,体验就必须停止。

学生离开座位体验。

体验后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体验,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沟通与合作的意识,学会分享快乐。】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

教师:同学们,我们本次“色彩万花筒”成果展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研究不会结束,对于我们色彩万花筒的课题,大家还有什么想继续研究的?

学生交流出想继续研究的课题。

设计色彩课件(篇9)

2、体会春雨的轻柔细密。了解春雨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读课文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开展植树活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检查背诵。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来描写春天特征的?你们真棒!老师出几个谚语,看谁能抢到答案:

一年之计在于、不行春风( )、( ),夏雨遍地流。释“春雨贵如油”。你还想知道春雨的什么知识?……就是今天这堂课要掌握的'问题。

2、板书并释题《春雨》。

3、范读课文。(注意每个字的读音,你不会的要跟老师学。老师读错的当然你们可以指出来。)

4、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一个)。

(1)朗读课文。(2)识字。

5、学生再次读课文。

6、检查朗读(一中等生)。

2)、释“飘、点红、洒、染绿、落、滋润、降(和刚才哪些字词意思相同)

8、导读:(结合挂图)首尾“春雨沙沙”说明雨一直在下,所以沙沙的小雨要存于头脑中。

9、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刚才咱们下雨的过程。

10、师指导背诵。

写春雨声音、样子、作用、植树的都标在书上。学生练习背诵(加动作)。

11、检查背诵。

当作你那次写“春雨”时自己写的这篇作文,带感情演讲给别人听。

背过的说“春雨来到校园”没背过的继续背。

13、机动:1)、用彩笔绘图。一边绘,一边说课文原话。

2)、如何绿化武邑。

14、小结:

春季是植树种花的季节,如果再加上一场春雨那真是锦上添花。(释: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雨)现在你们急于做什么?……希望同学们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种树,绿化家园、校园、武邑、祖国。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课件9篇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内容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图形的旋转课件9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的旋转》,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方面来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

“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觉得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的探索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归纳能力,真正理解性质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由此,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于如下:

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技能目标: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是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明确旋转的含义,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对于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难点,只有认识到“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那么旋转方法的研究和提炼才能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同时也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说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在引导探索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我将详细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并在阐述过程中说明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第一环节是新知引入的过程,我首先创设和学生一起玩“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情境。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游戏操作用语言表达出来,

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放在右边的角落(出示动画: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90。后下落)

从而发现图形的变换——旋转。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顺时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

然后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

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空间想象并用语言来简单的表达旋转,把紫色的图形逆时针旋转90。,放在左边角落里。(出示动画:紫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引导学生理解“逆时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逆时针旋转。

接着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三:

综合运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来描述旋转,把蓝色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出示动画:蓝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

顺势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并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判断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些重点和分散化解这些难点,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主要从三大块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即:⑴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⑵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⑶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

首先通过联系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出示动画:几种旋转现象(车轮、地球自转、秋千、钟表、齿轮……)引出钟表指针的研究。

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出示:钟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巩固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3”。

(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接着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要求学生同桌互相独立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进而深化知识,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

生:12

(出示动画:指针从6指向12)

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

板书:点方向角度

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含义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难度。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钟表指针的旋转”的直接观察,师生互动式交流,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突出旋转的三要素让学生及时巩固并理解旋转的含义,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首先我让学生来具体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直观感受旋转。

(出示动画:呈现由线段→三角形→风车图案的全过程)

(出示动画:风车从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2)

接着我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报告单上提出的问题。

(1)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___度。

(2)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进行汇报:(实物投影展示)

(1)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2)预设组1,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组2,根据对应

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组3,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进而教师根据学生的结论进行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闪烁),而且,每条线段(闪烁),每个顶点(闪烁),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教师边做小结边演示)

最后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而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对于旋转的性质学生已初步建构知识,但还不成熟,因此乘热打铁我设计了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出示动画:风车从图2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图3),提出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师用鼠标指明)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进一步巩固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经验,在这里,我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研究式探索,师生、生生交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旋转的性质。]

3.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图形旋转的性质,这一难点的解决能使学生完整的理解图形的旋转,为下面的作图打下了基础。

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画图这一环节。

自主画图

第一步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然后作品展示交流画法: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出示动画:线段OA顺时针旋转90。至OA′→线段OB顺时针旋转90。至OB′→连接A′B′)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画图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品展示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交流画法体现了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反馈和整理小结。]

(三)欣赏设计,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数学美。

1.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

出示:

2.出示: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美丽的图案,让学生设计图案,是对旋转的性质和作图的一个综合运用。在画图这一环节我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四)全课小结,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最后,我设计了一题拓展题:练习一第6题,让学生了解“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还与原来图形重合的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预习作业:

1、概念

(1)钟表的指针在不停的转动,从3时到5时指针转动了多少度?请画图表示;

(2)像这样,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旋转,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

(3)如何找到旋转角?

2、性质

你能根据图形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

3、画图研究

将三角形ABC完成以下旋转画图

(1)以B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60°

(2)以AC中点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旋转18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三、课内练习

四、课后作业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

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让学生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五、教学反思:

旋转是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中的内容,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如:钟表表针、风车、电风扇、行走的车轮的旋转等,让学生认识它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旋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这种数学思想渗透到生活中去,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认识旋转的实质。同时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旋转的图形,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和兴趣。

在这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玩一玩、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等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上课伊始,我抓住学生爱玩的兴趣爱好,把风车发放到每个小组里,让他们边玩边回答问题;其次,出示钟表,让学生看一看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描述出“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再次,运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转一转,说一说是如何旋转的,这样使学生感到既轻松又愉快地学到应有的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轻松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实物化的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深层次的探索。这样就逐步引导学生从感知到认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学到了应有的知识,也学会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就旋转概念的表述来说,学生对旋转角度的表述不够准确,画旋转后的图形也找不准方向,以后还需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训练。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3】

教学内容

1.什么叫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

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

教学目标

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口述)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

位置?(老师点评略)

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下面我们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解:(∠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

例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老师点评)

(画图略.(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

最后强调,这个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

三、巩固练习

教材P2、3.

四、应用拓展

例3.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正方形中心重合,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定不动,41

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分析: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OEE`=S△ODD`,那么只要说明△OEF′≌△ODD′. 解:面积不变.

理由:设任转一角度,如图所示.

在Rt△ODD′和Rt△OEE′中

∠ODD′=∠OEE′=90°

∠DOD′=∠EOE′=90°-∠BOE

OD=OD

∴△ODD′≌△OEE′

∴S△ODD`=S△OEE`

∴S四边形OE`BD`=S正方形OEBD= 41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2、3.

2.《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A.20° B.26° C.30° D.36°

A.70° B.80° C.60° D.50°

(1) (2) (3)

二、填空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________,这个定点称为________,转动的角为________.

2.如图2,△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和∠AED都是直角,点E在AB上,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_;旋转的度数是__________.

旋转中心是________;(△ADP是________三角形.

三、综合提高题.

1.阅读下面材料:

如图4,把△ABC沿直线BC平行移动线段BC的长度,可以变到△ECD的位置. 如图5,以BC为轴把△ABC翻折18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

(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

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7,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AF=1

2AB.

(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移到△ADF的位置?

(2)指出如图7所示中的线段BE与DF之间的关系.

2.一块等边三角形木块,边长为1,如图,现将木块沿水平线翻滚五个三角形,那么B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是多少?

答案:

一、1.B 2.C 3.B

二、通过旋转,即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E逆时针旋转90°.

(2)BE=DF,BE⊥DF

2.翻滚一次 滚120° 翻滚五个三角形,正好翻滚一个圆,所以所走路径是2.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

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5】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充满童趣的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尽量为学生创造了一些极富趣味性的环节。例如,引入时的摩天轮,钟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旋转的要素!因为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学反思《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通过简单的观察指针旋转过程简单解决了旋转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拨动指针还隐藏了旋转角度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

2.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在新授中,教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通过具体学具实践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从而理解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本节课缺少对旋转意义的深入研究。学生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较好,也体会到了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但课堂教学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地引领学生深入研究,这也是因为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特别是对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相应地旋转了这一知识点,学生无论在直观上没有形象地感受,思维更没有得到提升,感觉到这节课学生对于旋转的理解比较浅显。从课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意义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必要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因而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课前预设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正方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①交流作图思路。

②交流作图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描点的方法。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方法二:用涂色的方法。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

……

提问: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4)小结。

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

1.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画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对称轴,第一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又1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又2条对称轴。

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帮助判断。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与例5一样的练习,是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 ;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 ;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和沟通,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发现,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尝试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仪,方格纸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学生举例。

二、探究互动。

1、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

(1)出示公路收费站道口转杆打开和闭合的情景图。

(2)学生可以自己用两支铅笔演示这两种运动方式,并回答: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3)转杆打开和关闭的方向相同吗?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

(4)指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5)同桌或小组同学一起体会顺时针和逆时针。

2、学习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明确两点:

①“饶A点旋转”是指将“A点”固定不动。

②把三角形“旋转90°”,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3)指导画法:可以先分别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4)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5)交流,巩固画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通过观察、交流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要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进一步感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按要求独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掌握在方格纸上把图形进行旋转的方法。

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指导具体的画法。

要使学生明白:确定旋转后小旗位置,关键在确定旗杆的位置;确定旋转后的长方形位置,关键在于确定一组相邻的边的位置。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讨论每组图形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根据设想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也可以用纸剪一剪,摆成如图的位置后再进行旋转。

四、总结质疑。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你还想学习什么?

五、课外拓展。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8】

一、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的指针,你想玩哪一种,看看你幸运吗?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智慧地思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在三年级我们已经有一定了解,叫旋转。请看大屏幕(转杆的关和合),在小区门口看过这个转杆吗?转杆的运动方式是(学生一起说)师:对了,转杆的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揭示课题:旋转)二、探索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1、对比研究转杆的运动(1)用手势来比划转杆的运动转杆的打开、关闭是旋转运动,今天我们就以这个为例来研究。举起右手,用手臂来表示转杆,一起来做做打开、关闭的运动。(2)讨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你们觉的打开、关闭的运动完全一样吗?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交流。不同点:这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你们知道转杆关闭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为什么叫顺时针方向呢?(显示钟面是时针的运动)那和钟面上相反呢?叫逆时针方向,这里转杆的打开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来表示这两个方向。相同点: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都旋转了90度。(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旋转重要的三个特点:中心、方向、角度。其实所有的物体的旋转都是这样围绕中心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的,都转有一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显示旋转的图片时钟、折扇、风车)2.巩固练习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a、:多重的物品可以使台称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演示将一袋盐放入盘中)取出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呢?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愿意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的游戏:(老师提要求,学生转动转盘)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转到()。要想清楚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楚。结合三方面说说线段AB是怎样旋转的线段AB绕()点()时针旋转()度。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本环节从直观感知,动手演示,深化理解三个层次展开教学,并用动作的形象性来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转一转中,深刻理解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三、探索图形旋转90度,培养空间观念刚才我们是把指针、转杆旋转90。你们知道吗?图形也可以旋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课件出示例2:(1)问:谁知道“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怎么转呢?(两种方向)(2)先来顺时针的方向转,转到90度一块喊停。你们怎么看出是饶着A点旋转了90度的。(旋转前的AC到旋转后的AC是90度,有谁是从不同的边看出的吗?AB到AB。还能从别的边看出吗?其实BC边也是旋转了90度,只不过用BC来判断不直观,有点困难。所以聪明的你们都喜欢找AB、AC,AB、AC都是与中心相连的两条边。既好找又直观。(3)在来看逆时针旋转90度,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你们先在头脑里想象出旋转后的形状。用手势来表示。请学生来比一比。如果让你画出来你会画吗?试一试,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交流有什么方法可以画的又对有快吗?确定一条边旋转90度,连到哪里有点困难,看来要找两条边然后连起来。这两条边是随便的两条边吗?都联着A点。画一画,验证转一下。(5)巩固练习(“想想做做”2)刚才大家通过动手、动脑,把三角形旋转了90,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现在你们想试试其他图形吗?a、(课件出示题目)读题明确要求,请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小旗,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b、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你的做法?(展示、交流、评价)c、(课件演示,图形旋转后画线,并标上弧线。)师: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图形相对应的某一组对边之间画出弧线,标上箭头。(请学生在自己的图中标上旋转方向)[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从借助实物旋转到引导学生学会徒手旋转,设计了很多小环节,层层递进,使教学落到实处。既有独立操作又有合作探索,使学生在交流、展示、倾听和评价中逐渐探索出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四、思维拓展(“想想做做”3)图形的旋转非常有趣,其中也有许多奥秘,请看下面三组图形。1、读题,明确题意2、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3、小组交流。(重点说几号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4、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图形的旋转课件【篇9】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它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另外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图形的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个主要内容。《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主要研究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及其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基础上学习的,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化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旋转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再通过观察,从而得出旋转图形的性质,最后通过画旋转图形,让学生掌握作图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性质的认识,体验变换的思想与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

会根据要求作出旋转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培养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旋转的性质和作图。

【教学难点】

探索和应用旋转的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课件。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

基于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启发式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旋转的定义,利用PPT课件与几何画板课件相结合,探索旋转的有关性质,并引导学生归纳操作要点,通过实例应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领悟旋转的知识。几何画板的动画、可自由变化图形位置或形状的功能为这节课重点、难点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和效率。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感知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图形的画法,并能通过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诊断分析】

1、课时安排

“§图形的旋转”这节内容教学时间计划为1课时,本课时我从生活中常见的钟面FLASH开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引出我们今天的课题。通过钟面上亮点的转动过渡到平面上点的转动,并让学生发出指令,在黑板上画出点的旋转图形,让学生深刻领会旋转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得出旋转的定义,认识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这三个要素。再从点进一步到线段、三角形的旋转,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旋转三要素的理解,另一方,通过画图、度量等活动,共同探索、讨论,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利用性质进行正确作图,掌握作图技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小结通过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调动学生积极地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并产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创造美的冲动,刺激学生更深入学习的欲望。

2、活动与画法说明

在研究旋转图形的画法时,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遵循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从一个点旋转到三角形的旋转逐步深入,基于点的旋转比较简单,又是画旋转图形的基础,采用边画图边探索归纳性质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大胆地发现和归纳。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探索的意识,又增强了理论总结能力。

活动二的第一题中要求学生将三角形绕一边中点顺时针旋转180°后的图形,为本章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一题的最后一题则是一个完全开放型的题目,只说画出三角形ABC的旋转图形,让学生自己下指令来画图,这样的做法,更加深了学生对旋转三要素的认识、而在最后一题的练习中要求学生脱离量角器等工具,利用方格纸来画旋转图形,使学生画图的技能更加全面化,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在活动一的探索和活动二的操作画图过程中,学生大量参与其中,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3、反思说明

为了帮助学生回顾和归纳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强化和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2个开放性的问题:

⑴你学到了哪些内容?

(2)想利用旋转的知识做点什么吗?

(3)接下去还想知道些什么?

通过课后反思,让学生的对图形的旋转的认知系统化,并激发学生利用旋转的知识创造美的欲望,并获得继续探究的动力、

【结束语】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旋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产生旋转的概念。

也希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通过图形旋转的多样变化,也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ui设计课件


每位教师在备课前都需要准备完整的教案课件,相信对于教案课件的编写,老师们并不陌生。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老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内容,请一读“ui设计课件”,并将这页添加到您的书签列表,方便随时查看!

ui设计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ɑ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

2、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3、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ɑɑi ei? 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二、看图学习字母:ɑ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ɑi的音,ɑi要先发ɑ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ɑɑi。

教师范读:ɑi。

学生学读ɑi。

ɑi有四个声调:āi ái ǎi 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三、看图学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小孩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ɑ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 éi ěi? 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四、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五、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六、讲标调方法

ɑɑi ei 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ɑ不放过,没ɑ找o e,

i 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七、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ui设计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a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

2.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3.正确书写b2i h5i hu9三个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2.正确书写b2i h5i hu9三个音节。

教学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 ei 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 ái ǎi 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小孩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 éu ěi 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 ei 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二、练习声母与ai ei ui的拼音

注意:1.由请慢生读到请快生读

2.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3.由拼读到直呼

二、看图读词语(吹笛子,提水)

方法:1.看清图中人物的动作

2.自读音节

3.直呼音节

三、看图读句子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五、学写音节bái hēi huī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ui设计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aieiui三个复韵母及其四声,认清形,读准音。

2、正确书写aieiui三个复韵母。

教学重难点:aieiui的发音方法及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又到了我们快乐学拼音的时间了。让我们来做做准备活动,背背韵母表。(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操。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小朋友们要记牢。)

2、看卡片,认读字母:a、o、e、i、u、ü。

3、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庭中的六个单韵母小朋友,今天,韵母家庭又要添新成员了。看,就是它们。(板书:aieiui)它们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单韵母朋友有什么不同?看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观察的最仔细。

4、指名回答

5、师:对,它们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

6、师领读两遍:复韵母

二、新授:

(一)、教学aieiui的音形:

1、引导看情境图:

图上画了什么?两棵小树苗,一棵高,一棵矮(ai)。一只小羊羔要啃小树苗,两个小朋友保护小树苗.一个给小树苗围(ui)篱笆,一个拿草引开小羊羔,口里发出“ei”的声音.

2、听唱语境歌:

扎篱笆,围树苗,一棵矮来一棵高.

eieiei,喂羊羔,不能让你啃树苗.

3、教学复韵母ai的发音:

(1)师:两棵树,一棵高,另一棵怎样?(引导说出“矮”这个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们有多棒吗?如去掉声调,刚才你们就已经说出了复韵母ai的读音了。

(2)指名说说复韵母ai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呢?(a和i)

(3)讲述发音方法:发ai音时,先张大嘴巴发a的音,口形由大变小很快滑向i,a读得重,i读得轻,中间气不断,一口气读成ai。

(4)放慢速度示范ai的读音,领读。

(5)指导生多种形式练习ai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读

4、教学复韵母ai的四声:

(1)师:ai来到韵母家庭以后,听说韵母家庭的宝宝都有声调帽子,他也想戴。所以你们看,老师也把声调帽子带来了,准备给他也戴上。(师拿出声调模型做出要贴的样子)

(2)师:哎呀坏了,我遇到问题了。双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这个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好呢?哦,我这有一首标调歌,学会了它就知道怎么戴了。

(3)小黑板出示标调歌:

6个兄弟标调号,

有a先找a,

没a找oe,

iu并列标在后。

(4)领读儿歌,想想什么意思?

(5)结合刚才的标调歌,师生共同给ai标调号

出示:aiaiaiai

(6)学生练读四声:自己读、同桌读、齐读

(7)游戏巩固:

有首儿歌是唱小白兔的,我们来听听。(出示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①这首儿歌里有些字的读音中有ai呢,赶快读读找找吧!

②表演读

(8)小结:其实,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是有规律的,它都是从第一个单韵母的音快速滑向第二个单韵母的音,前重后轻,前响后弱,气流不中断,一气呵成。

5、教学复韵母ei、ui的发音及四声: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并且用这个方法和ai交上了朋友。可你们看,它旁边的ei和ui两个复韵母宝宝还孤零零的呆在那呢,我们赶快也和它们交交朋友吧!各位小朋友,把你们的小脑袋凑在一起,用老师刚才介绍的方法,思考一下这两个复韵母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该怎样读出她的名字。(提示可借助课文插图来帮忙)

ui设计课件【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教材包含四部分内容:复韵母ai ei ui的读音和它们的.四声读法。ai ei ui的形体和书写规则。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练习。含有复韵母的带调音节组成的拼音词。本课配有大图小图3幅和横幅图1幅。利用大图——情境图,营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语境,逐层剥离出ai ei ui这三个复韵母来进行学习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三个复韵母ai ei ui,以及他们的发音方法

2、会读复韵母ai ei ui的四声,能够自主地用发音方法学习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

3、学会正确书写复韵母ai ei ui

三、教法设计

1、利用情境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如:教学ai时,看语境图。由宏观到微观,让学生说出奶奶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利用奶奶的奶中的ai的音帮助学生学习。再如:指导学生看语境图,从细处着眼,老奶奶脖子围着一条围巾的wei中的ei,引出新授课。

2、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如: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从而使所学的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再如:学习ai的四声。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ai四声的朋友。学ui的四声时,让学生看图,说句子,词语等。四声的学习不是孤立的,给予了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把学习拼音和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丰富的感性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思维,并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通过诵读儿歌,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如:指导学生读,小bái兔,bái又bái,两只耳朵竖起来。ài吃萝卜ài吃cài,蹦蹦跳跳真可ài!有目的的训练了孩子发准ai的音,同时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学习充满乐趣。

4、游戏记忆法。如:师生齐心协力帮助小猴子找家。

不仅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ei、ui的发音,还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眼、耳、口、手、脑去完成活动中的各种要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做好准备

1、白板出示a o e i u u

小朋友们,快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红苹果,快来看看他们是谁呢?

(二)看苹果图,引出新课

你发现了什么?

今天我们我们就继续去到拼音王国的另一个家族——复韵母王国去看看

2、看图学习复韵母ai

小朋友们请翻开书

(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通过看情境图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它,它并不是什么陌生的神奇的东西)

2、小朋友们,图上奶奶在给小孩子讲故事。奶奶的奶中的ai就是复韵母王国的第一个宝宝,快来和它打招呼吧!

3.师范读。ai 嘴里读者a,心里想着 i,快速读出ai。

(老师先范读,然后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面向全体学生,了解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

3、看图学习复韵母ei

小朋友们继续看图画,(使用放大镜)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奶奶?

围巾,拉长声音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复韵母的发音。

(3)ei和ai的发音方法相同,先发e的音,摆好e的口型,再滑向i合起来一口气读出来。请同桌两个互相读一读,注意看对方口型变化。

(同伴之间的互动学习生动有效,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每位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也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5、情境学习复韵母ui

(1)小朋友听得认真,学得快,表现可真好,你们已经学了几个复韵母?鼓励一下你自己。

(2)对,老师奖励给小朋友一个谜语

平的像镜,清的像透明,热的成汽,冷的成冰

还有一个ui同学们已经会了,谁能根据ai ei的发音方法,说说ui的发音方法。

(3)请小朋友在4人小组里练习发音,注意口型变化,请大家互相帮助纠正。

(4)谁来做小老师带我们读。

(在教学中,我教会学生学会ai的发音方法,后面的ei ui就让学生说说发音方法,观察对方口型变化,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中学习气氛宽松,学生没有压力,比较自在,学起来更轻松。)

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习了三个韵母ai ei ui。看看他们和我们以前学的韵母有什们不同?

他们都是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我们叫他们“复韵母”大家认识他们了吗?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会读复韵母

6、学习ai ei ui的四声

出示ai ei ui 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1)韵母宝宝都有几顶帽子?有那几顶帽子。

教学《标调歌》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会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中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们都听的津津有味,让抽象的记忆变的形象、生动有趣,学生没有畏难情绪,乐于学,就学的轻松愉快,并且效果好。)

(2)谁给他们戴帽子?指名戴

(3)韵母宝宝戴上了帽子你们还认他吗?谁来认一认?

读ai ei ui的四声。

(三)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1、抽读复韵母卡片:ai ei ui

2、用顺口溜读ai ei ui

(四)教学书写,巡视指导

光会读还不够,我们还要会写,同学们观察一下书,说说怎样写好复韵母。

老师指导学生注意两个单韵母,要靠近不能分家。

师范写,生书空。

请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当堂检测

帮小猴子找家

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全班读儿歌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后,学生总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在上课环节上,有一些遗憾,需要反思。

1、由于ai ei ui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学生拼读的速度较慢,也有个别学生ai ei分不清,出现拼读错误,还需要教师课后个别辅导。

2、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我在指导ai的发音方法时,课堂节奏没有把握好,太快了,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摆摆ai发音时的口型,体会复韵母ai在发音时,由a滑向i的过程,这样学生掌握了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就能自主学习ei.ui的发音,及区分清ai ei了。

ui设计课件【篇5】

一、设计理念: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普通话的重要工具,但学习起来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学生厌学情绪。 在教学设计中,我尽力做到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采取多种教学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施展学生的能动性、自动性,在自然、流利的教学进程轻松地完成教学义务。

1 、学会复韵母的读音,控制 ai eiui 的发音办法,能够自主地用发音办法学习它们的四声,到达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准确书写。

2 、应用拼读办法,采取多种情势,练习声母与复韵母 ai ui 的拼读音节,准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进步拼读音节的才能。

3 、回归生活,造就学生发明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 aieiui 》是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第 9 课,是复韵母教学的起始课。教材包含四部分内容:复韵母 ai ei ui 的读音和它们的四声读法。 ai ei ui 的形体和书写规则。 ai ei ui 与声母的拼读练习。本课配有情境图,营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语境,逐层剥离出 ai ei ui 这三个复韵母来进行认读,并让学生接受绿化祖国、爱护树木的思想熏陶。根据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学前有一定的基础这一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复韵母 ai ei ui 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多种形式地读,引导学生准确拼读声母与“ ai ei ui ”组成的音节。重点指导二声、三声的发音读清、读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感受学习拼音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拼音。

教学重、难点:

学会复韵母的读音,掌握 ai ei ui 的发音方法,能够自主地用发音方法学习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做到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在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教法、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得快,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我综合了情境教学法、谈话法、游戏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感受学习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中,渗透了观察法、迁移法、自学尝试的学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初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法,新旧链接循序渐进

在新授前,我安排了复习旧知——单韵母的发音,这样在教学新知——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的链条,解决了复韵母发音难、容易混淆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开课我采用了以旧引新的导入方式。

( 1 ) . 同学们,我们这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哪几个单韵母朋友 ?

( 2 ) . 复习单韵母的发音及口型

赋予了单韵母生命,让本来枯燥的复习也变得趣味盎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 、借助情境、语境学习复韵母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读准音、记清形、正确标调、读调这三方面来学习复韵母“ ai ” , 接着再按照同样的步骤学习复韵母“ ei ui ”,这个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 1 )、利用课文插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如:教学 ai 时,看语境图,师述:瞧!这两两个孩子,一棵高,一棵矮。利用矮的音帮助学生学习。再如:指导学生看语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如: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从而使所学的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3 、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在教学复韵母发音上我先范读,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口型、发音通过听和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随后,我再对学生的话进行归纳,指明复韵母发音时要先发 A 音声音响亮再迅速滑向 I 音一气呵成。

学生试读。

接着教师再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纠正学生的读音,与学生对读。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师生互动情境中悟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同样,教学标调时,师:现在老师要给 ai 戴四顶小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呢?

当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猜想时,教师并不急于给出正确的答案,而学生却迫切地想知道答案,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时教师再出示标调歌,生借助儿歌标调到黑板上练习并说明标调的原因。就会事半功倍,标调歌也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一改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口,主动参与学习。

4 、儿歌诵读法。

低年级小朋友特别喜欢儿歌,因为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通过诵读儿歌,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

一高一矮, ai.ai.ai ; a.i 相连 ai 、 ai 。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知识自编儿歌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记忆。不仅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复韵母的发音,还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眼、耳、口、手、脑去完成活动中的各种要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一举多得。

5 、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感知三个复韵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由几笔写成,明确要写得紧凑、匀称。)——“指导书空”——“模仿书写”——“展示互评”这四个步骤,在反复地看与写中巩固三个复韵母的书写。

6. 检测练习

最后检测学生对标调掌握情况,练习给音节标调,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学导结合,学以致用。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让学生学得快,掌握得牢,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整堂课我设计以游戏来带大家学习,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空洞说教”和“概念灌输”的局面,我想只要我们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地创设学习环境,就一定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ui设计课件【篇6】

学习目标:

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ei、ui组成的音节。

开、贝、飞、水”。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能正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图中画了些什么?

2.展开想象,看图说小朋友进行活动的情景,感受快乐。

3.生观察是ai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小结介绍复韵母概念。

二、巩固ai、ei、ui的音与形。

ei、ui的发音,生观察模仿,反复多次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2.生体会尝试发音,反复练习,在小组内互相观察口型。

儿歌语言环境等反复练习发ai音。

ei、ui的形和方法。

ei、ui,并强调书写要点,生观察并练写。

二、区分ai、ei、ui的形与音。

1.观察比较:生观察有什么不同?互相交流,师引导学生注意开口度的不同。

听词找朋友等游戏;进行辨析音形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看口型,猜复韵母ai、ei、ui

二、练读音节词。

生组内练习拼读。

三、读儿歌

1.找出儿歌中红色音节试读。

正音,小老师领读。

自由拼读,尝试自己读儿歌。

解决难点。

5.发言汇报:尝试在全班诵读儿歌,体会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6.师领读,生跟读。

7.生试读作动作领会其意。

四、识字。

1.自探学习:自由看图,尝试拼读图下音节,借助图和拼音识字。

拼音认识的字和同学交流一下,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3.汇报发言:看图拼读音节,认识生字,口头进行词语词汇练习。

4.巩固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认生字。

ui设计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及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复韵母ai ei ui的音,认清复韵母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字母宝宝。今天,单韵母宝宝又来看大家了,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来大家对单韵母已经非常熟悉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复韵母。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我们先来听个故事,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

二、情境故事,引出复韵母。

1、你看到了谁呀?他们在干什么?

2、随即出示ai ei ui。

三、教学ai ei ui

(一)学习ai

1、学ai的发音

刚才我们从这个小故事中,首先认识了复韵母ai,就是高矮的矮读第一声。我们来跟电脑老师学一学。

(1)看清楚的小朋友一定会读了,指名读。

(2)小火车,谁来开?

(3)我们一起来读。

(4)读得真好,老师编了个顺口溜送给大家。“a在前,i在后,挨在一起ai ai ai。

2、学ai的四声

(1)现在老师给ai戴了帽子,你还认识它吗?

(2)你真棒,戴了帽子也认识。在我们学习单韵母的时候,只有一个字母,帽子只能给它戴。给复韵母戴帽子,有两个字母,应该给谁戴呢?跟老师学一首儿歌,你就知道帽子给谁戴了。

有a在给a戴;a不在o e戴;i 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

(3)伸出小手一起读ai的四声。

(二)学习ei

1、学习ei的发音

(1)大家已经认识了复韵母ai,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同桌扳手腕,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2)刚才大家在扳手腕的时候,憋足了劲拉长声音发了一个ei,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谁会读?指名读。

(3)他读的对吗?我们来听听电脑老师怎么读的。

(4)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开火车读。

(5)像老师给ai编的顺口溜一样,你也来编个顺口溜记住ei。“e在前,i在后,挨在一起ei ei ei。

2、学习ei的四声

(1)如果要给ei戴上帽子的话,你会给谁戴?为什么?

(2)请坐得最端正的一组读。

(3)请听得认真的一组读。

(三)学习ui

1、学习ui的发音

(1)学习了两个复韵母,小朋友想不想向你们的妈妈汇报一下学习的收获呢?下面老师做你们的妈妈,你来向我汇报,好吗?

(2)喂是第二声,谁能换成第一声来读?指名读。

(3)你和电脑老师读得一样吗?我们来看一看。

(4)我们跟着电脑老师读两遍。

(5)开火车读。

2、学习ui的四声

(1)谁来说ui的帽子给谁戴?为什么?

(2)你真聪明,戴上帽子谁会读?指名读。

(3)伸出小手一起读。

(4)老师要提高难度啦,指到哪个就读哪个。

四、游戏巩固

1、读儿歌

(1)今天我们在拼音的王国里认识了三个复韵母。老师把带有这三个复韵母的字编了儿歌送给大家,跟老师读。

(2)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放松一下。

2、猜字母

老师给黑板上的三个复韵母标上123,老师读哪个你就说数字。猜对的小朋友,老师就奖励你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五、学写ai ei ui

认识了ai ei ui,光会读还不够,要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就要把他们写漂亮,我们来请教一下电脑老师。

1、学写ai

(1)看电脑老师做示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指名回答。

(2)拿出手指一起写。

(3)会写了吗?把习字册打开,描一个写一个。

2、学写ei

(1)ei怎么写?指名回答。

(2)对吗?跟着电脑老师写。

(3)再一起跟着老师写一遍。

(4)写习字册,描一个写一个。

3、学写ui

(1)先看电脑老师怎么写ui的。

(2)请一个小朋友到上面来写。

(3)谁还想写?把习字册打开。

ui设计课件【篇8】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演示:拟人化的戴着四声小帽的复韵母在载歌载舞)

师:瞧,复韵母们多开心哪!你认识他们吗?叫叫他们的名字吧。(指名读)

二、学习拼读音节。

过渡:瞧,声母朋友也加入了这行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游戏:“找朋友”。拿着声母卡片的小朋友和拿着复韵母ai、ei、ui的小朋友交朋友组成音节拼读。

游戏:“听音找卡”。老师说音节,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辨,声母是什么,复韵母是什么,然后根据听到的音节各自选取手中的声母与韵母卡合成音节,再拼一拼,读一读。

[设计意图:采用看图、听音找卡进行拼读练习,改变传统的跟老师拼读,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现象,旨在激发兴趣,降低单调枯燥的拼读难度。]

三、抄写音节。

1、课件出示3个音节kāi、gěi、huí,请同学读一读。

2、请同学任意选择音节组词。

3、怎样在四线三格中正确地书写音节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点击电脑,音节套上四线三格。

4、练写音节,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小结:在书写音节时,音节的几个字母要写紧凑,匀称;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所有的字母后再标调号;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

四、句子教学。

1、出示课件,探究图意:谁在干什么?

2、按图意进行表演,由一人分配任务。

3、读句子,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用多种方法认记“你、他、水”三个字,并学习用这种句式分配值日任务。

5、再读句子,体会春天植树的愉快心情。

五、学习韵文。

1、课件出示儿歌,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然后分小组读,不会读的可以请教小组里的同学。

2、出示图,让学生边看图边读儿歌。

3、圈出生字,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出示去掉拼音的儿歌,先自读,后同桌互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5、将儿歌中的词语做成词语卡片,开展“我会认”的游戏。

[设计意图: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识字,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同时,联系相应的汉字和语言,边学拼音,边认汉字,边读短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及早尝到学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音的能力。]

六、课外作业。

小组内玩桌面游戏:依次出卡,拼读音节,组长记分,优胜劣汰,比谁拼得快读得准。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学生在游戏中实践,旨在训练学生熟练技能,最终具有见形知音的能力。]

ui设计课件【篇9】

[说教材]

这部分是三个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每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姐姐和弟弟背挨背站着比高矮,“挨、矮”提示ɑi的音。第二幅图是小男孩用力砍枯树,砍树时发出的“”的音提示ei的音,枯树与小男孩构成的形状提示ei的形。第三幅图是小女孩围着围巾,“围”提示ui的音,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加上帽子上垂下的绒球构成的形状,提示ui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ɑi、ei、ui的拼音练习。【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 ai ei ui 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 ai ei ui 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教学重难点】

复韵母 ai ei ui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方法】

以游戏为主线“活”化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咦,这儿有好多气球耶!喜欢吗?每个气球都有一个小秘密,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去! 师:这六个字母宝宝呀,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单韵母)

2、揭示课题: 你看这6个单韵母宝宝呀,特淘气,听到咱们在唱歌跳舞,它们呢,也高兴地舞动起来,特别是那顽皮的小I, 一会跑到a身边,一会跳到i和u的身旁,竟然变成了要好的朋友,这就是我们学习的ai ei ui。

师:小朋友,我们今天去拼音乐园游玩,好吗?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ai。 辨音,跟读。5.指名读。纠正。齐读。

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合作读,谁愿意和我合作?

(握握手)我现在是坐在右边的小朋友,你是我的同桌。请你读 ai,读三遍。(生读,师翘起拇指:你真棒!非常好。)现在我读,你听。(师故意读错,请同桌纠正。纠正后再读,请同桌表扬)

象我们这样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小朋友会不会?请一组合作读。(表扬他们合作得很好)

现在同桌小朋友合作读读 ai。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ei 你听到刚才发出什么声音吗? (播放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这一环节的导入做了铺垫。) 2.师指导发音,播放口形发音,生跟读。 3指名读,纠正。 4同桌合作读。 5齐读。

(三)学习ui 5.大家学得真棒,ai .ei.ui 的四声兄妹来到我们中间了,他们在哪了?大家快打开书,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6.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打乱顺序读。

(四)拼读与书写 出示带音调的音节。 (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去实践,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初步尝试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4.ai ei ui游玩了一节课,好累啊,你能送他们回家吗?

四、总结:

师:快打电话告诉你们的妈妈,我们今天学习了复韵母ai ei ui,小朋友,你们又学了好多知识,祝贺你们。

五.布置作业: 在课外书上找找带有ai ei ui 的音节,读一读,比比看谁认识的多!

ui设计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声母与ɑi、ei、ui组成的音节。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复韵母ɑi、ei、ui。

【学情分析】

ɑi、ei、ui这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复韵母,而且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复韵母是个难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开动脑筋,使抽象的复韵母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掌握。

【教学准备】

六个单韵母的苹果卡片、ɑi ei ui的标调练习四线三格贴、利用插图制作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六个大苹果,想不想要呢?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苹果上的拼音,读对了就可以得到苹果了哦!(出示苹果上的六个单韵母)

2、指名大声读六个单韵母,并把苹果送给读对的学生。

3、小朋友们,这六位同学读的好不好啊?(好)那你会不会读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4、小朋友们,这六个拼音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单韵母)

过渡: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有三个单韵母宝宝想找一个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课件出示:ɑ、e、u),看看他们找到了谁和他们做朋友啊(课件出示:i)。这样由单韵母组成的韵母我们把它称为复韵母(课件出示:复韵母)。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练习说话。

(这是一幅孩子们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图。放学了,孩子们一个挨着一个,围坐在一位白头发、戴眼镜的老奶奶身边,听奶奶讲故事。小圆桌上放着一杯水。)(用不同颜色标出带有本课复韵母的生字,揭示课题。课件出示:ɑi、ei、ui)

2、学习复韵母ɑi

(1)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一个挨着一个)“挨”含有ɑi(出示ɑi。这就是第一位朋友)。

(2)师范读,教给发音方法。

师读ɑi,你发现了什么?(ɑ读得响又长,i读得轻又短)

学生练习发音(个别————开火车————全班),教师及时正音。

(3)单韵母有自己的声调帽子,复韵母ɑi也有四顶声调帽子,那该戴在谁的头上呢?

课件出示标调歌:有ɑ在,给ɑ带;ɑ要不在o、e戴……

(4)请同学到讲台上来进行标调,其他同学注意看他标的对不对。(生上讲台示范标调)

(5)声调帽子戴对了,小朋友们会不会读呢?(生做标调手势操进行练读)

(6)认识了复韵母ɑi,声母也迫不及待的跑来和ɑi做朋友了(课件出示音节),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生拼读音节并练习组词。)

2、学习复韵母ei

过渡:认识了第一位朋友,第二位朋友等不及了,赶紧来认识吧!

(1)出示图: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

师边述:“梅花鹿”中有我们的第二位朋友—————复韵母ei。

(2)生练习发音,师及时正音。

(3)先讨论帽子戴谁的头上,再练读ei的四声。

(4)巩固拼读音节。

3、学习复韵母ui

过渡:咱们认识了前面两位朋友,赶紧把第三位请出来吧!

(1)出示图: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

(2)生练习发音,师及时正音。

(3)先讨论帽子戴谁的头上,出示《标调歌》的后两句: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再练读ui的四声。

(4)巩固拼读音节。

三、指导书写

1、师:复韵母宝宝ɑi、ei、ui玩累了,它们想回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们住在哪吗?

生:四线三格中。(课件出示四线三格)

师范写,生跟写。

2、书写要求:

(1)复韵母要写得紧凑、匀称;

(2)按顺序写完一个复韵母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

(3)要看一个韵母写一个韵母,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我们又认识了3个韵母朋友,它们都是由单韵母宝宝组合而成的,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能读准四个声调,真棒!

2、布置作业:①给爸爸妈妈读一读本课的音节。

②试读儿歌《小白兔》。

③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字有今天学习的音节。

"图案设计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