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统计表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8.09

统计表课件优选。

编辑按照您的要求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统计表课件”的文章,将这篇文章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它。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学生反应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完善的教学评估数据。

统计表课件 篇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统计表课件 篇2

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够正确填写表格,制作表格,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单式统计表动手制作出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课件,单式统计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小视频

这是我们学校在组织同学们参加什么活动?(社团活动)

师:是的,我们每周都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们学校有哪些社团?(口答)

师:是啊,学校为同学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老师想知道我们班男、女同学分别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你能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办法解决吗?

引题:可以用统计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复习铺垫

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6个学校的社团,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社团。我们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一同举手表决

预设2:我们统计的是男、女分别最喜欢的社团,所以应该分开统计。

2、完成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师:好的,现在我们就分别对男、女生最喜欢的社团进行统计,女生统计男生的,男生统计女生的(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种统计表)(略)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统计各项人数,填写表格。

3、根据你手中的统计表,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口答)

4、师:由于男、女生的特点不同,看来喜欢的社团差别很大,老师想知道女生喜欢舞蹈的比男生的多多少人?只看手里的这一张表格你能告诉老师吗?(学生困惑)

5、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我们需要把两张表放在一起,才能比较)

6、小组合作

师:看来只有一张表是比较不出结果的,需要把两张表合在一起,下面我们同位两人为一个小组,根据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男、女生最喜欢的社团”统计表,并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

7、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说一说是如何设计的?

观察几类表格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选出最优方案。

8、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步呈现新的统计表

师根据表格内容引出表头,并加以介绍

第一行横向为社团,第一列纵向男女为性别,中间部分的内容是统计出的人数。

师:我们的这张统计表是怎样得到的?(把以前的两张合在了一起)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单式统计表,把表格中的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板书: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9、复式统计表与我们之前的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口答)

10、现在看着这一个统计表,你能马上比较出每个社团男女生的差别了吗?(口答)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11、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好处?

板书:信息丰富便于比较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我们就尝试利用今天学习的复式统计图解答问题。

三、练习巩固,运用拓展

(1)填空

2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统计表

1、大多数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小时。

2、大多数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小时。

3、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2)选择

三年一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1、女生喜欢()节目的人最多。男生喜欢()节目的人最多。A。动画片B。体育运动C。科教片D。少儿综艺

2、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比女生多()人?

A、10 B、8 C 、6 D、2

3、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A、动画片 B 、电视剧 C 、知识竞赛类 D、少儿综合类

(3)判断

中国、美国、俄罗斯在三届奥运会中所获金牌数量统计表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4)整理数据回答问题

育才小学三(1)班学生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四、回顾所学,总结梳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学会的?

统计表课件 篇3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的例1。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考点分析: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在体检中有一项是称体重,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同学的体重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1.1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同学们的体重情况吗?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统计表课件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

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一、透视教材二、教、学法阐述三、教学设计

一、透视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复式统计表,后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经常联系统计表。教材中教学复式统计表的教学素材是有意义的。选择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提高的数据,如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会获得奖牌情况;2004年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增加数量,我国两江、禄口、浦东机场跑道面积等真实的数据,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教学统计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教育和鼓舞。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的信息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要结合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学习复式统计图,并综合运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前后联系甚密,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4、教学重、难点是: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法阐述: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征,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数学活动的平台。因此我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嘉顺花园培训中心兴趣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获得新知的情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

2、经历过程,体会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将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体验过程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比较四张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整合表格,在整合的过程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突出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3、积极引“探”,注重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以合作交流为主,及认识——实践——再实践等多种学法结合。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版块: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五、学以致用、识见(实践)拓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5分)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景——嘉顺花园兴趣班为引子,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的出示,可以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很快地填写表格。这样,既让学生在情境中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

然后引导学生比一比这四张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相同点,明确这几张单式统计表的结构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通过比较不同点,明确这几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情况。在此基础上,提问:书法班有多少女生?书法班和古筝班一共有多少女生?四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女生?为什么你一开始回答很快?现在要犹豫一会?(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此:把数据合在一张表中更有利于进行数据的比较。初步引导学生探究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应该怎样填?(5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5分)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1、初步感知:

让学生初步思考并小组交流:把四张单式统计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统计表中,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学生看着单式统计表,会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例如:性别、人数、合计、男、女,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探索还需要填写哪些信息?从而不断地完善表格,并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表头、横栏、竖栏、数据、标题、日期)——揭题:这就是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在学生全面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后,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并说出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感知这张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接着我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最后再回顾观察:你填写完整了吗?有没有少了什么?由此提醒学生日期不能疏忽,也要填写完整。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让学生讨论从统计表中能很快地知道哪些信息,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哪些数据单式统计表有,哪些数据复式统计表有?复式统计表增加了哪些数据?有什么好处?(不仅与前面相呼应,更体现出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然后再让学生互相提问并解答,最后再一起小结讨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以及它与单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整个新课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复式统计表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15分)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17分)

1、练习巩固:“练一练”是一条统计我国奥运会奖牌数量的题目。我在教学时先通过2008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着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看题,弄清题目提供了哪些数据,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表头”,认识这个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并交流合计与总计的填写。最后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了解些什么,要注意什么?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3分)

2、综合运用:(7分)

练习十二第1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审题,理解“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不同含义,以及“每月新增电话业务情况”的内涵。而后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并交流反馈。要注意的是,在问题交流时要明确题中给出的数据都是该月新增的数据,在比较哪个月增加最多时,只要看数据本身,而不是比较月与月之间的相差数!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根据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共同讨论解答。

3、实践操作:(7分)

让学生分组调查全班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并填写统计表,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由于时间的原因,有效的组织和有目的的安排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前每个大组要安排好两个组长,他们手中有两个不同的单式统计表,一个统计本组固定电话数量,一个统计本组移动电话数量,还有一张综合表。统计好后把数据汇总到课件上,最后由学生根据信息填写复式统计表!

最后再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填写数据和单式统计表到合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不仅与例题教学相呼应,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为下面的小结反思铺垫。

四、 小结反思、回顾新知。(2分)

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通过怎样的一个过程,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势必要回忆、反思一下整堂课中的记忆最深学习活动,从而总结自己的学习新得。在潜移默化中,已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学生反思的好习惯。

五、学以致用、识见(实践)拓展。(1分)

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学生可以根据喜好,调查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并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统计表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怎么统计?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新做好的统计表,比较一下16—20千克范围内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几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呢?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统计表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熟悉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 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体重,一块画有未填数据的单式统计表的小黑板

1、(课件出示课本106页插图)问:同学们,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你们知道自己现在的体重吗?能告诉我吗?(学生自由回答)

2、师:(小黑板出示未填数据的单式统计表)老师还想了解我们班15千克以下,16―20千克,21―25千克,26―30千克,31千克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1)讨论选取收集以上数据的最佳方法。

1、师:你们知道你们现在和一年级时比较,同学们的体重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当学生说不清楚时)教师课件出示一年级时同学们的体重情况统计表。(具体数量课前填好)

2、学生各自算一算,同桌互相说一说现在和一年级时的体重变化情况。

3、指名说说。

4、师:你们有没有觉得在两张表格上比较不大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两张相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的方法。

5、同桌合作试着完成课本107页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画课本107页的复式统计表。

6、指名汇报该复式统计表的填法,教师在黑板上填写。然后让学生说说填写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的地方

7、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分析统计表,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1)课本108页的“做一做”。(根据实际情况把题中的“一班”改为别的班)

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完成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都由学生来完成。

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枚硬币抛向空中,看看落下来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每人抛20次,并把结果记入下表。

比较一下小组内同学抛出正面朝上的总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总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统计表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3.会对统计表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能指出这些统计表所说明的问题。

4.渗透统计思想,结合统计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老师出示六年级师生为灾区儿童捐款的数据。

问:(1)你们看看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数据:六(1)班48人 捐款480元

六(2)班 49人 捐款 520元

六(3)班 45人 捐款 465元

六(4)班 47人 捐款 423元

(2)你能很快说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吗?如果列成表,这个问题就可以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板书:简明生动)

(3)你们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制表知识把六年级为灾区人民捐款情况简明生动地表达清楚呢?

(学生分小组制表。)

(4)汇报各小组制表情况。(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绘制的统计表投影出来。)

投影出示:

讨论:(1)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

(2)请你算算哪班捐款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大,还需将表怎么修改?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制表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例1 下面是东风机床厂1993年第四季度的产量统计表。想一想怎样算出表中空缺的数据。

(1)把你的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内,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如果要想知道一、二车间生产台数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怎么算呢?如何制表?

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再加一栏百分数。)

①一、二车间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

②第二车间的产量是第一车间产量的百分之几?

③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百分之几?

2.做一做。

下面记录的是某班男生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单位:分)

100 93 69 99 89 76 81 100 88 65

91 87 92 81 87 93 78 85 78 77

根据上面的成绩填写下表,再算出这班男生考试的平均分数和及格率。

参加考试人数:__________;总分数:___________;

平均分数:___________;及格率:___________。

(1)让学生用画“正”字方法分类整理,然后填入表内。

(2)根据表后填空回答问题。

①怎么求平均分数?具体说出数量关系。

②什么叫及格率?怎么求及格率?

(三)巩固反馈

1.根据以下数据填统计表。

人民化肥厂生产情况如下:上半年计划生产15万吨,实际完成15。9万吨,下半年计划生产20万吨,实际完成20。5万吨。

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把上半年、下半年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加起来。

教师引导分析讨论表后问题。

(1)“完成计划的百分比”是什么意思?

(2)如果改成“超产百分之几”怎么理解?怎么计算?数量关系是什么?

(3)“总计”一栏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王庄小学六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如下:

六(1) 50人 达标48人

六(2)45人 达标42人

六(3) 48人 达标45人

六(4) 46人 达标45人

(1)算出各班达标率和全年级学生达标率。

(2)哪个班达标率最高?哪个班达标率最低?达标率最高的班和最低的班相差百分之几?

(3)哪几个班达标率比年级达标率高?把它制成统计表,要有“合计”。

3.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如下:

(1)将它制成复式统计表,并分别算出职工工资和农民纯收入从1978年~1997年增长的幅度。

(2)比较一下1997年每人年收入是1978年每人年收入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什么知识?统计表有什么优点?(简明、生动、用数字说明问题。)正因为统计表有这样的优点,所以在统计工作中为表明数量关系往往利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各班男生、女生人数并制成统计表。(注意写合计、总计。)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交通路口调查10分钟内机动车通过路口情况,作好记录,并制成统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数量的百分数,使学生知道百分数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为灾区小朋友捐款的情况引入新课,学生易于接受。在巩固练习反馈中又增加了改革开放20年上海职工、农民收入情况练习制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一些国情教育。

板书设计

统计表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几个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合理推理”的思想,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你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书籍?

一、知识引入

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你们喜欢的各种类型的书?为丰富我们小朋友的课余生活,最近,新华书店准备到我们官堂小学向同学们出售故事书、作文书、科技书,但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不知道要带多少本不同的书,怕带多了卖不掉,带少了又不够,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呢?

二、知识构建

(一)数据的收集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吗?

(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2)汇报交流方案。可能出现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一个一个问过来?有的提出这样不好,调查的人太多了,应该是调查一个班级,然后就可以大概地知道我们学校学生需要各种书籍的数量。

2、你准备怎样调查我们班级同学喜欢各种书的情况呢?(可以让学生通过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3、让学生统计自己班级里学生准备购买书的情况。

(二)数据的整理。

1、怎样把刚才统计的结果表示得更简洁、清楚?

2、简单认识统计表。

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统计表,请你认识一下。

3、形成统计表。

准备购买的书籍 故事类 作文类 科技类 合计

人数

几个空白处各应填些什么?

这里的合计表示什么?

为了让别人看得懂这些数据,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这个表取一个名字?(四(1)班准备购买各种书籍的人数统计表)

(三)数据的分析

1、从上面的信息或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你想提出些什么意见?

三、问题解决

1、学校准备在“六一”节的时候,准备在苹果、香蕉、梨、橘子中选出两种大家喜欢的水果作为活动时的食物,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帮学校的总务处想一想该买哪两种水果呢?

学生讨论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统计

预设:根据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组里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统计。(老师绘制好基本的格式)

让学生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些问题。

2、观察一段投影,统计在一段时间内经过某路口机动车的辆数,合作完成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一共有几辆车,各种车各有多少辆(可以先放慢的速度,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统计这个路口的车辆,再加快速度让学生感到无法完成,)

通过学生的讨论后合作分工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学生仍然感到无法正确地统计出来)再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的?

自制表格,说一说你从这表中知道了些什么信息?你想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吗?

四、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认为统计有什么作用?(出示课题)

五、机动

1、欣赏六年级学生设计的漂亮的统计表。

2、我们学校在搬到新校舍后准备建一个新的停车棚,你认为建一个可以停几辆车的棚呢?

GZ85.com扩展阅读

统计表课件(范例13篇)


提到“统计表课件”,这篇文章肯定值得仔细阅读。每次上课,老师都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认真对待。教案是促进学生互动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为此,将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统计表课件(篇1)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熟悉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体重,一块画有未填数据的单式统计表的小黑板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课件出示课本106页插图)问:同学们,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你们知道自己现在的体重吗?能告诉我吗?(学生自由回答)

2、师:(小黑板出示未填数据的单式统计表)老师还想了解我们班15千克以下,1620千克,2125千克,2630千克,31千克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1)讨论选取收集以上数据的最佳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以上统计表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师:你们知道你们现在和一年级时比较,同学们的体重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当学生说不清楚时)教师课件出示一年级时同学们的体重情况统计表。(具体数量课前填好)

2、学生各自算一算,同桌互相说一说现在和一年级时的体重变化情况。

3、指名说说。

4、师:你们有没有觉得在两张表格上比较不大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两张相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的方法。

5、同桌合作试着完成课本107页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画课本107页的复式统计表。

6、指名汇报该复式统计表的填法,教师在黑板上填写。然后让学生说说填写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的地方

7、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分析统计表,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课本108页的做一做。(根据实际情况把题中的一班改为别的班)

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完成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都由学生来完成。

四、总结评价

五、课外作业

统计表课件(篇2)

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复试统计表”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安排的。与简单的统计表相比较,复式统计表的信息容量大,结构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表中,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基础上,学习复式统计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中的运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掌握填写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并能对表内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记录单、空白统计表、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老师了解到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学校兴趣小组,谁来说说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

出示教科书105页例1的场景图

1、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2、学生各自填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课件出示)

3、提问1:我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请齐声回答:你知道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

4、提问2:请齐声回答:哪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哪组的女生人数最少?这4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谈话:是啊!一开始的两个问题可以从统计表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后面的问题就需要从这四张统计表中分别找到数据来进行比较和计算,因此速度慢了下来。

提问3: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追问:这张表格该反映哪几方面的情况?(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单第一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张这样的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一)问题引思,尝试合并,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

1、师抽取作业单完成情况,让学生有层次汇报讨论结果。结合课件演示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结构。(课件演示制表过程)

①将单式统计表直接合并成复式统计表。(表一)

②优化1:(表二)

提问:现在行了吗?能分得清是哪个小组的统计情况吗?

③优化2:(表三)

提问:现在表格看上去清晰了许多,表格反映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回答:现在表格包括性别、组别、人数这三类信息。

④优化3:(表四)

然后释疑:第一格怎样填写才合理呢?怎样修改?

小结:为了更清楚的看懂统计的内容,我们将左上方的这格分成三部分,横栏表示性别,竖栏表示组别,中间主要区域表示人数(中间部分写上“人数”),这个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表头。

统计表课件(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

统计表、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学生打鼓表演。

二、创设情境,收集数据

1、收集数据

师:同学们表演得太好了,谢谢你们!

对了,老师昨天安排大家去收集三年级各班同学打鼓的人数,收集好了吗?(生:?)好,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各班打鼓的人数是多少。(师随机出示各班打鼓人数)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现在,谁能根据这些数据很快说出哪个班参加打鼓的男生最少?(生:)这位同学回答正确,但老师觉得还不够快。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结果又会怎样呢?

2、填写单式统计表

请同学们拿出表

1、表2,告诉老师,表

1、表2分别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合作完成表

1、表2,并指明两位同学上台填表。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表

1、表2,根据学生汇报,完成表

1、表2.师:现在你能很快说出哪个班参加打鼓的女生最多吗?对,通过我们整理之后填在统计表的数据一目了然,能很快看出谁多谁少。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表:表1只统计了三年级各班男生打鼓的人数,表2只统计了女生打鼓的人数,它们统计的内容都比较单一,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这两张表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2)、三(1)班参加打鼓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3)、三(2)班参加打鼓的男生比女生少几人?根据解决问题存在不方便,尝试把两张表合并起来。

4、合并表格,分析数据

1、介绍表格出示复式统计表,简单介绍表头、标题。

2、填写复式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表3,指明上台填写。

4、命名统计表

像表3这种可以统计两组或更多组数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5、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哪两个班参加打鼓的男生人数一样多?(2)、三(4)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打鼓?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内容。

2、统计本班同学喜欢这些活动的情况。完成表4指明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填表,一位统计数据并汇报。

3、根据统计数据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张复式统计表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根据表中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4)、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算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吗?

4、根据学生计算的人数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五、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统计表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统计表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几个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合理推理”的思想,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你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书籍?

一、知识引入

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你们喜欢的各种类型的书?为丰富我们小朋友的课余生活,最近,新华书店准备到我们官堂小学向同学们出售故事书、作文书、科技书,但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不知道要带多少本不同的书,怕带多了卖不掉,带少了又不够,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呢?

二、知识构建

(一)数据的收集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吗?

(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2)汇报交流方案。可能出现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一个一个问过来?有的提出这样不好,调查的人太多了,应该是调查一个班级,然后就可以大概地知道我们学校学生需要各种书籍的数量。

2、你准备怎样调查我们班级同学喜欢各种书的情况呢?(可以让学生通过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3、让学生统计自己班级里学生准备购买书的情况。

(二)数据的整理。

1、怎样把刚才统计的结果表示得更简洁、清楚?

2、简单认识统计表。

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统计表,请你认识一下。

3、形成统计表。

准备购买的书籍 故事类 作文类 科技类 合计

人数

几个空白处各应填些什么?

这里的合计表示什么?

为了让别人看得懂这些数据,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这个表取一个名字?(四(1)班准备购买各种书籍的人数统计表)

(三)数据的分析

1、从上面的信息或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你想提出些什么意见?

三、问题解决

1、学校准备在“六一”节的时候,准备在苹果、香蕉、梨、橘子中选出两种大家喜欢的水果作为活动时的食物,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帮学校的总务处想一想该买哪两种水果呢?

学生讨论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统计

预设:根据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组里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统计。(老师绘制好基本的格式)

让学生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些问题。

2、观察一段投影,统计在一段时间内经过某路口机动车的辆数,合作完成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一共有几辆车,各种车各有多少辆(可以先放慢的速度,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统计这个路口的车辆,再加快速度让学生感到无法完成,)

通过学生的讨论后合作分工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学生仍然感到无法正确地统计出来)再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的?

自制表格,说一说你从这表中知道了些什么信息?你想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吗?

四、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认为统计有什么作用?(出示课题)

五、机动

1、欣赏六年级学生设计的漂亮的统计表。

2、我们学校在搬到新校舍后准备建一个新的停车棚,你认为建一个可以停几辆车的棚呢?

统计表课件(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的例题、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填写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认识编制统计表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已经初步学会如何填写一个统计表。现在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填写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请几名学生说一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随之在黑板上做简单的板书。

二、新课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例题的统计表。

教师:这里有一张统计表,这是1995年一1997年东山村每年的总收人与村办企业收入的统计表。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张统计表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学生:横着的项目增加了一栏。

学生:增加了含有百分数的数据。

教师:对I在这张统计表中,增加了一栏,这一栏里都是含有百分数的数据。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统计表叫做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师板书课题。

教师:现在我们先计算出有关的数据,把这张统计表填写完整

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百分数、合计数,把统计表填写完整。教师行间巡视,注意个别辅导。可提醒学生:计算百分数时,百分号前的数只需取一位小数。填写合计这一行的含百分数的数据时,教师可提问

这个数据应该怎样计算呢? 是不是把3年的百分数加起来就得到了呢? 要使学生明确:合计这一行的百分数要算3年村办企业收入的合计数占3年总收入的合计数的百分比:等学生填完表.教师提问。

教师: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东山村的什么情况? 请几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获得的情况。然后教师总结。

教师:在这张统计表中,不仅可以看出在199;年至1997年中每一年的全村总收入是多少,其中村办企业收入是多少,而且还可以看出每年中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收入的百分之几。

然后教师再指名提问

1996年全村总收入比1995年增加多少万元? 1997年全村总收入比1996年增加多少万元? 1996年村办企业收人比1995年增加多少万元? 1997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6年增加多少万元? 1997年这个村其他收入(即粮食、副业等收入)比1996年增加多少万元? 1996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数比1995年的百分数增加多少?

1997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数比1996年的百分数增加多少?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情况?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3年来,在全村的收入中,村办企业的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大。村办企业的收人在全村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逐年增加,才引起总收入的较快增长。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59页,自己完成统计表中的计算和填空。

三、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的题目。

请一位同学读题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编制统计表。指名让学生一步步说编制统计表的步骤,随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统计表头,填上数据,形成下面的未填写完的统计表

某洗衣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洗衣机情况统计表

年 月制

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出合计和各月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再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把数据填写进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四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仍要注意学生在填写合计这一行的百分数时是怎样计算百分数的。对于不明确的学生,教师仍要提醒:合计这一行的百分数要算三户农民1997年收入的合计数比1996年收入的合计数增长了多少,这个增长数占1996年收入的合计数的百分之几。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2题。

统计表课件(篇7)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并分析单式统计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是以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为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的统计表,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且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练一练帮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竖着排列的变化。而练习二十中的第1,2题主要让学生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变化。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并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认识并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的分析和运用

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我来说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要

先创境,介绍学校的特色项目,引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比一比,问:这四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单式统计表做一个回顾,并对以下的合并和对表头中的栏目作适当铺垫。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时,并不强制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航模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民乐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问:四个小组哪个组的男生多?哪个组的女生多?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现在的答案要看四张表,麻烦)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一眼看出来呢?当学生回答问题受阻时,就感受到了单式统计表的局限性。教师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自然就想到将单式统计表合并。这时,再对统计表概念进行重构,就显得水到渠成,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并逐步修改、优化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5个层次来教学: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为增加学生思维强度与操作的有效性,特别给出小组合作要求:按照“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的顺序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可以对合并后的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优化,使其更简洁。

2、展示作品,逐一优化

充分认可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他们尝试着合并几张单式统计表。虽然学生设计的表格有些粗糙,有的简化了多余的性别一栏,有的合并了四个标题,有的会进行再修改。但经过师生的互相启发和不断改进后,一张标准的复式统计表便呈现眼前。在这一知识的重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单式统计表纳入到一个更大的知识结构中,使之与复式统计表共同成为统计表大家族的一份子。虽然学生学得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经验。

3、进一步完善,理解表头

对于复式统计表中的表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把一格分成三部分这种形式的。所以,从表头只写“性别”这一个栏目是有问题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性别”只是横栏的名称,应该还有竖栏的“组别”,中间的数据“人数”这样的三部分,从而学生自己得到了表头,并从中也理解了它的含义。另外要比较“这四组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个问题,应增加总计这一栏,并说一说“合计”和“总计”的含义,理解算法。让学生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4、回顾过程、体会优点

回顾的过程,也是学生一个方法的总结,一个学习体验、评价的过程。在充分比较后,学生不仅深刻认识到了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而且也体会到了知识重构的价值所在。 5、拓展、进一步认识

这里再次对于本张表的内容,出示一张横式的表,不光让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不同呈现形式,而且通过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深入认识表中的各个数据对应的内容,提高学生读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计表。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不光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习二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一是由于表中有两种类型的数据,一种表示面积,一种表示长度,难以采用统一的名称来写,所以这里可以没有表头。二是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3、了解生活中复式统计表的运用。

呈现生活中收集的几张复式统计表,问:复式统计表有几部分组成?并体会复式统计表的运用广泛,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总结

今天一起研究了什么?

统计表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活动的内容

1、本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

2、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组人数。

3、调查自己所在年级的两个班,学校田径运动会班机的得分情况。

二、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1、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到的有用的数据。

2、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合计男女

总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三、完成练习第4题

1、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适当进行整理,然后全班交流。

2、明确这里所说的体育达标是指最后的一次。

3、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五年级---------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

年月

成绩

人数

组别合计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总计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4、你还了解到你们班同学体育达标的哪些情况?

四、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1、你们学校最近一次田径运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得分情况统计表

班级

得分

项目合计()班()班()班

总计

短跑

长跑

跳高

跳远

投掷

2、从表里你知道些什么?

3、你们班得分情况怎样?对你们半的体育老师和体育委员你有什么建议?

4、分析哪些项目有优势,哪些项目比较弱,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统计表课件(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

2、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

3、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

4、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讨论,集体探索

1、提出问题:今年国庆节,很多小朋友都跟着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师问我,你们班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出去了,有几个人没去?都到哪几 个地方去过了?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我一下子回答不出,小朋友,你们帮帮忙,你们能帮我算一算吗?

2、展示幼儿有关旅游去的绘画作品以及交来的表格。告诉幼儿凡是旅游去的孩子都交来了一张表格,请幼儿用自己的办法统计。

(1)逢双数

(2)5个5个数

(3)逢单数

(4)6个6个数

(5)一个一个数

3、我们班共有35个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个,那么没有出门的有几个呢?

(1)减一减

(2)数用来表示没去的人的花片等

4、26个出去玩的小朋友当中,有的去的地方是一样的,那么26个人一共去了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1)教师出示空白统计表格。告诉幼儿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点,用标记表示,大格子里用画勾的方式统计去过的人数。

(2)按着顺序统计,从第一张第一个景点开始统计,再一张一张往下。

(3)统计人数时,也要挨着顺序往下找,有1个人打一个勾。

(4)不重复景点,也不重复人数。

5、观察得出结论:一共去过18个地方,到杭州去的人最多。验证:看一共有几个勾,是否是26个?

二、提出问题,小组积累资料

1、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弟弟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妹妹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分成弟弟组,妹妹组,分别把自己旅游去的景点和弟弟妹妹的标记做出来,分别帖到两块黑板上去。

三、个别探索,集体交流,了解统计小方法

1、弟弟拿着表格,统计妹妹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妹妹拿着表格,统计弟弟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3、两个两个交流检查,看统计结果是否一样。

4、小组绘制成一张大统计表。

5、交流弟弟组和妹妹组的统计结果。若发现不同答案,则及时寻找原因:景点重复记或去过的人重复统计等。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统计表课件(篇10)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P39、40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收集数据,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经历计数的过程。

3、了解统计表的组成,能根据统计结果正确地填写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统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合作、实践及初步统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录,整理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

seewo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他想为小伙伴们准备一些水果。

2、提出问题:小伙伴们喜欢哪些水果呢?最受欢迎的又是哪一种呢?

二、经历统计过程

1、尝试用各种方法收集数据

(1)你有哪些记录的好方法?

(2)“正”字和小棒该怎么记录呢?自学课本P39。

(3)小游戏:①请你看图想想它是几?

②将下列各数用“正”字和小棒表示?4、6、9

(4)请你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记录在学习任务二上,看看哪种水果最受欢迎?

2、交流结果,比较各种符号

3、跟进练习

能不能用这两种方法记录一下小动物喜欢的游戏情况,完成学习任务三。

三、认识统计表

1、了解统计表的结构

(1)现在,你知道每种游戏分别有几个小动物参加了吗?

(2)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游戏和小动物的只数对应好,就形成了这样一张表格。想一想,第一行表示什么?第二行呢?

(3)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就能知道小动物喜欢的游戏项目情况。这就是这张表格的标题。

(4)像这样的一张表格就叫做统计表。有了刚才收集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把“正”字或小棒转化为数记录在表格中,制作完成这张统计表。

(5)谁能说说看,统计表中有什么?

2、根据统计表分析数据

(1)统计表有什么用呢?我们继续来研究。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看懂了什么?

(2)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格中的数,我们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3)你能像这样再提一些问题吗?

(4)有了统计表,我们不仅很清楚地看出喜欢每种游戏的小动物的只数,还能进一步分析这些数,解决其它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喜羊羊和我们一起学习了新本领后,也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了每个小动物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你能将这些结果整理成右面的那张统计表吗?。

小结:为了保证统计的完整,我们必须把每个项目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没人喜欢就用0来表示。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统计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统计表课件(篇1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表格

4.标签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在体检中有一项是称体重,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同学的体重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1.1.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同学们的体重情况吗?

1.2.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我是从下面这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2.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2.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2.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3.课堂练习

3.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3.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要求:先将记录单中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再说一说这个班的体育成绩。

3.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小结

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师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板书

复式统计表

统计表课件(篇12)

教学要求掌握统计的步骤(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会认识统计表、会填充统计表。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仪)

教学过程

一、边练习边复习

学生在课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据题目体会:

1.分段对数据整理的方法

2.怎样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3.求平均数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统计的步骤是什么?对应的方法是什么?

2.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

三、课堂实践

练习四的1~3题。

四、课外实践

练习四的第4题。

课后反思:

学生习惯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方式进行探索。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要求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五的第2题。

3.练习五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统计表课件(篇13)

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 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怎么统计?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4.完善复式统计表,揭示课题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新做好的统计表,比较一下16-20千克范围内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几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呢?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 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 )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呀,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什么呢?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地方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呢?

频道小编推荐: |

统计课件


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统计课件,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统计课件 篇1

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

教材内容

1.本节课复习的是教材114页6题及相关习题。

2.6题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为素材,让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是一个多余信息,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选择有效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调查、记录、查询等手段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教材117页17题主要复习根据统计图中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灵活选用乘法或除法解决问题。

3.教材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关系的特点,并能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能对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2.灵活运用统计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或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与方法

1.经历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乐于合作、善于交流、敢于表达。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根据统计图准确分析数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几种统计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1)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

生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生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在复习扇形统计图意义的基础上,复习学过的统计图的种类及特点,在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

⊙复习用扇形统计图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114页6题)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10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气质量。2.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

①思考:题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无用信息有哪些? ②汇报。

生1:题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是无用信息。生2:对于问题(1)而言,题中“330个城市”和“16.1%”是有效信息。③根据统计图算出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330×16.1%≈53(个)(2)解决问题(2)。

①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②全班交流: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生1:要改善取暖工程。生2:加强环保意识。

生3:严禁开私家车,统一乘坐公交车,这样避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生4:减少工厂废气排放。

设计意图:根据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关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1.小红收集的各种邮票统计如上图。

(1)小红收集的风景邮票、人物邮票和建筑邮票数量的比是()。(2)小红收集的()邮票数量最多。

(3)小红共收集了200张邮票,其中风景邮票有()张。2.完成教材117页17题。⊙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范围。

统计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读图的过程中,感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能运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设计思路:

现代教学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中我千方百计的设法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是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1、 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想说、乐说,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自然复习旧知后水到渠成引出新知。新教材的应用很注重情景的创设,对旧知的复习渗透很少,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却是在一二三年级以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复习旧知很有必要性。

3、 新授的内容是在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中进行的,知识的获取靠学生的实验、分析、推理,因此要给与学生宽松的活动、交流的时间。

4、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数学,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既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我曾经和三小的同学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同学们的聪明、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能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经历40分钟的学习与探索,老师非常高兴。在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你的班主任说吧!今天借这个机会把你最想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说给我们听好吗?(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抛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便能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听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话语,我很受感动,我想你们的班主任会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那么你们能很快的告诉我有多少同学发言了吗?要想知道这个数据,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呢?——统计。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统计呢?(生答)师:真不错,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老师建议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以你们喜欢的方法。统计一下发言的人数好吗?

师出示统计表,学生汇报。(复习旧知与情境创设融为一体,使学生启动内在动力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新授

我们已学会了将原始数据分类整理成统计表,那么这些数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展示?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统计图:首先观察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板书)能不能把刚才统计的发言的同学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展示出来呢?师涂学生说,看。

师:出示大相小学四年级同学发言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这一组数据40、45、35、40、48,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汇报(两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明确较大的数据为新知埋下伏笔。)

师:你能用同一幅统计图表示出这一组数据吗?

生观察

师:格不够,怎么办?

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统一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最合适)

师:观察40、45、35、40、48这几个数其中40、45、35都是5的倍数而48不是5的倍数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师明确:当不能涂满格时,看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然后把一个格平均分成几,取其中的几份。教师演示把一个个格平均分成5分,涂其中得3份。

师:我们一起扫清了障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统计图涂的既整洁又美观。

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学生各给与评价或一句鼓励的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师:1、通过刚才我们完成统计图相信你从中一定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信息,能说说吗?

师明确: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简洁的告诉我们信息,当数据比较大时,我们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表示。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来帮他解决?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巩固练习,发展新知

(一)试一试

1、出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活动统计表,问: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明确后独立完成,教师要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统计时往往有很多比较大的数据,而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展示因此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还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还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吗?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出示相关的统计图。(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便于学生理解,藉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我们会看统计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孩子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你就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无穷的乐趣,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作业:

你对今天的这节课是否满意?(选择:满意、不满意、还可以)通过调查制成统计图。

统计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统计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四张表格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前,徐老师了解到了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兴趣活动小组。谁来说说你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我参加的是书法兴趣小组……)

2、今天,徐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图片,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兴趣小组。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关于这些小组的哪些信息呢?(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3、为了能清楚反映出各组人数,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入这四张统计表中吗?

学生独立填写。

填得快的同学请仔细核对数据,以免出错。

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数据?

学生汇报。

4、请大家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从中能知道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那哪个组男生最多?(航模小组)你知道这四个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指名2至3人。

这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学生回答(2到3名)

引导学生思考有必要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指四张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并加上表格线,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对这张统计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这一格(师指)同学们还认识得不够清楚。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格你为统计表的“表头”。(板书“表头”)

这个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3个)

“性别”是对哪一行内容的概括?(对第一行内容的概括)

“组别”是对哪一栏内容的概括?(对第一竖栏内容的概括)

那么“人数”指的又是哪些内容?(表格中填的数据)

3、对于这张空表格,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吗?(没有了)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填数据。

请同学们拿出表格二,填写数据。学生填写。

展示学生的作业,并适当提问。

4、问:这里的“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表示什么意思?

还可以怎样算呢?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确用这两种方法可以验证这一栏。接下来学生检验。

嗯,同学们都能把数据正确地填入表格中了,最后我们不要忘记日期。这张统计表就填写完整了。

5、现在,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呢?教师提问。

比较这张统计表与前四张统计表的不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6、前面的几张统计表我们把它们叫做单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做什么比较合适呢?(复式统计表)

这样的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板贴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1、教学“试一试”:谈话:关于本届奥运会的有关情况。

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实在竞技体育中也往往会用到复式统计表。(出示课件)

拿出表格三,独立填写这张统计表。

展示学生作业。

2、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

引导学生为什么没有“合计”与“总计”一栏。

四、学以致用、实践拓展:

刚才,我们举了一些例子,确实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接下来,徐老师想了解一下今年的圣诞节同学们想收到什么样的礼物?(问2到3名学生)

如果徐老师想了解全班同学收到礼物的情况,你说该怎么办呢,我一个一个问吗?(可以调查,统计一下)

下面我们就来调查与统计。

学生填表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小结反思、回顾新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05页例2和10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发现数据中体现的问题。

2、结合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对比图例,引入新课。

1、出示统计表

我国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表年 份国家级省 级市 级县 级1997年124392843261999年1554021384492、出示统计图

提问:根据一张统计表,老师画出了两张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图2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通过两种复式统计图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较为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例2

1、谈话引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里都买上了小轿车、面包车。同时,还有大客车、货车等车辆给人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为了给这些车辆停车带来方便,我们会修建很多停车场,让不同类型的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的不同位置。那么,如果你是停车场的管理员,就要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然后从统计的数据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呢?这就要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课件出示例2统计表

①提问:请大家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这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知道有甲乙两个停车场,分别停有轿车28辆和24辆,面包车12和10辆,大客车6辆和7辆,货车4辆和3辆。

②教师引导:通过这个复式统计表,我们可以绘制出前面对比过的那种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待补充的统计图)

教师: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③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前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请大家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尝试补充完成例2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发学具——出示统计表。

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补充完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④教师:老师也根据统计表制作了一张统计图,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补充完整的统计图。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自己绘制的和老师绘制的统计图,说一说我们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⑤根据绘制统计图需注意的问题,小组间展示交流,互相评价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间将各自绘制的统计图进行展示交流,共同评价小组内绘制的每张统计图,并对小组内的每张统计图进行评等。评等分a、b、c、d四个等级。

⑥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己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同时师生加以评价。

3、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4、请几位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师归纳:通过甲乙两个停车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或者在整个社会所有车辆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指导完成106页的“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这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1985年甲、乙二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0xx年呢?

3、根据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有没有什么建议?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绿化多——树林多——降水多——树林茂盛……形成良性循环

师归纳:根据图中信息发现绿化搞得好,树木就多,树木越多就能带来更多得降水,树木就更茂盛,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为此,我们要积极进行绿化活动,努力把我们周围的环境绿化好,保护好。同时,我们要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大力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勇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课件出示: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我们要: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

四、全课总结,学生质疑,自我评价。

1、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课要结束了,老师想问你们对自己这堂课学习满意吗?并想做以整理、统计、分析(课件出示统计图)。统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教师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自动生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生共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

五、作业

练习二十的1、2题。

板书设计: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条形粗细要均匀

2、复式的两个图案要不同

3、写好数量

4、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统计课件 篇6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表格

4.标签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在体检中有一项是称体重,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同学的体重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1.1.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同学们的体重情况吗?

1.2.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我是从下面这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2.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2.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2.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3.课堂练习

3.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3.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要求:先将记录单中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再说一说这个班的体育成绩。

3.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小结

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师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板书

复式统计表

统计课件 篇7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T:孩子们,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平时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

T:谁能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呀?

S:故事书、科技书等。

T: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现在学校决定为你们购买一些课外书,快说说你们想要什么类型的书?

S:童话类、体育类……

T:你们说了这么多,我都记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呀?

S:您可以记下来呀!

T:这个办法不错,下面我们把刚才那些同学说的一起记录下来。

二、全班交流,感受新知

1、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的过程

T: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小卷子,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同学们的答案。(全班动手记录20名左右学生的情况)

T:讲明记录方法。

T:刚才我们记录了一些同学想要的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记录的结果如何,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记录的结果。(或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方法)

S:到展台上汇报自己的记录过程。(5人左右)

(如果没有画“正”字的方法,就向学生展示老师的方法)

T:刚才我们展示了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记录过程,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S:都是每个人记录一次,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图形记录。

T:大家说的真好,那么这些方法哪个更方便呢?

S:画“正”的方法,因为那种方法比较好数结果。

2、学习制作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T:我们已经收集了同学们的数据,下面我们把这个结果制成统计图来方便我们观察。请大家把小卷子翻过来,看着大屏幕的统计结果来制作统计图。(每一个小格代表一个人,提要求)

T:刚才我们经历了收集数据和根据结果制作统计图的过程,看着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S:我发现有?人喜欢?书,我发现……

T: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谁能看着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呀!

S:提问,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刚才我们经历了统计的整个过程,并且体会到了统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P111,读题,明确要求。

2、看来统计还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最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统计组员最爱吃的一种蔬菜。提要求。

统计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借助两幅插图向学生展现了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接着给出了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接下来先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统计图,在通过两幅图对比观察,使学生感受到同一年份的两个数据分别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统计图中给统计比较带来的麻烦,从而产生新的认知需求。教材由小精灵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新的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材引出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是相同的。学生通过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增长见识,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已经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他们在已经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但没有接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再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渗透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分析数据,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分析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化重难点的突破。最后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突破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

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方式,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法:

设置问题情境,直观演示。

学法:

操作实践,观察归纳总结。

准备:

课件,图表,学生4人分成一小组等。

统计课件 篇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 P68-69

[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了三次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习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生日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通过分类理一理,出现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它,并依据它描述分类整理的结果;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分类整理花的朵数,并引入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用数据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调查本小组的小朋友各爱吃哪一种水果,统计爱吃每种水果的人数,填入统计表。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2、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设计思路:

1、“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每一个系统的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学生们身边的事,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提出数学问题,在情境的创设中既可以导人数学知识教学,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有数学。

2、“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人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排一排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

3、“数学的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充分拓展思维,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吗?

(多媒体显示大象图像,并伴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它们来了!多媒体显示:小动物们戴着面具唱着生日歌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答:我想知道它们是谁?我想知道每一种动物有几只?)

二、实践操作,初步体验统计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那么多客人,它们都是谁呢?分别有几只呢?下面,请同学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做好登记。一个客人就拿张相应的动物头像贴在吹塑纸上。

(多媒体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学生摆完后,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 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样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师为最漂亮的小组发一颗星。)

学生进行评价。引出课本第62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

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得到的。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就是统计。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

师讲述:客人们给大象送来了什么?(花)有没有关于花的问题想问别的小朋友呢?(花有哪些颜色?各有几朵?)

师: 课本巳经把这些花印在了附页上,请大家把附页里的花剪下来,分类贴在课本(课前剪好。)

分组讨论: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把每种花的朵数填在表格里。

组织全班交流,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哪种花最多?哪种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给予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A、以小组为单位,说明题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剪、摆一摆。

B、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你还知道什么?)

C、想一想,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送的鲜花,大象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再帮大象想一想,怎样给客人们准备午餐呢?

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

师:回家后把今天大象过生日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画表情课件(优选7篇)


以下内容“画表情课件”由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整理收集而来。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真准备。教案是教师思想和行动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我认为以下实践经验对您会有所帮助,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价值!

画表情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添画成小鱼,并变现其主要特征。

2、能够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进行图形添画活动,发展创造力。

3、愿意参与图形添画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画面中都有什么?

2、师:嗯,小朋友真聪明,都认识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宝宝可神奇了,他们还会变魔术呢。

二、欣赏范例,了解添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出示范画图形变出来的东西)(变成了小鱼)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图形添上了什么变成了小鱼?(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观察的很仔细,知道这些都是添画了一些东西变出来的,老师也想来变魔术,你们一起来帮助我好吗?老师示范。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2、教师出示添画有花纹装饰的鱼,带领幼儿观察。

1、师:你把什么形状的小鱼用什么花纹装饰的,谁愿意来说一说。

小朋友想不想让小鱼变得更漂亮呢?那我们一起拿着画回去给小鱼涂上美丽的颜色吧。

画表情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掌握喜、怒、愁、哭等表情及其心情体验,培养小朋友活泼、开朗的心情。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与逻辑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同表情的脸谱(打印)、汉字卡片(打印)、各种表情的音频。

重点难点:

能合理想象并且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画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脸谱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个不同表情的脸谱,看一看都有些什么表情呢?(喜、怒、愁、哭)

2、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找脸谱的游戏,好吗?

这游戏是这样玩的,请你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表情发出的声音。然后迅速走到这张脸谱前站好。如果听到“哈哈笑”的声音,该站在哪张脸谱前面呢?(喜)

(幼儿游戏)

二、观察五官来区分表情

1、刚才我们玩了找脸谱的游戏,你在什么时候脸上会出现这四种表情呢?

2、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四个表情的眼睛、眉毛、嘴巴各是什么样的?

3、我们来学一学这四种表情,看谁学的像?(听声音学表情,抽字卡学表情)

三、看图讲述,体验故事中人物的表情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4张图片,这4张图片上小动物和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是不一样的,图片上发生的事情也不一样,请你选一张图片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要说出小动物们是什么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行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数名幼儿分别讲述不同图片)

幼儿看图,发挥想象创造。

画表情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进行谈话,会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理解同伴的心情。

活动准备:自制脸谱

活动过程:

1、感受脸谱上的不同情绪反应。

出示脸谱,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并讨论每一种表情代表的意思。(快乐、伤心、烦恼、生气、害怕等)

2、讲述自己的经历

请幼儿自选一个脸谱,并根据所示表情,说一说自己经历的一件最(快乐、生气)的事情。

3、引导幼儿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经历画下来。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帮助幼儿记录下这件事的大概情节。

画表情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脸谱的主要特点,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图案。

2、了解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脸谱图片、水粉工具、面膜纸、垫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京剧短片,激发幼儿对中国京剧的喜爱之情师: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京剧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舞台艺术,深受观众们喜爱,连外国的朋友也喜欢看我们的京剧表演呢。作为中国人,我们多自豪呀!

二、认识京剧脸谱造型夸张、图案对称、色彩鲜艳的特点师:这些是京剧脸谱的图片,它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夸张)?左右的花纹是怎样的(对称)?它的色彩是怎样的(鲜艳)?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看,这是包公,脸谱以黑色为主,代表正直勇敢。这是关羽,脸谱以红色为主,代表忠心耿耿。这是曹操,脸谱以白色为主,代表狡诈等。

三、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师:你们喜欢这些有趣的脸谱吗?老师也做了一个,像刚才的大将军吗?

师:我们尝试用新的材料——面膜纸来制作脸谱。

师:这是一支有魔法的笔,谁想试一试用它在面膜纸上变出美丽的对称花纹呢?(请一位幼儿出来示范,提问其他幼儿:“你想设计什么花纹?”)师:以鼻子为中心,图案颜色都是一样的,就是对称。

师:来,我们拿起魔法笔,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吧。

(鼓励幼儿设计左右对称的花纹图案,用色是先浅后深。)四、幼儿互相评价,并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延伸活动:给脸谱添画头饰。

活动反思:

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非但没有历尽沧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形成很多品类,如彩塑、国画、剪纸、竹刻、烧瓷、面塑、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以及装饰包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脸谱造型,格调各异,绚丽多姿。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元素的借鉴能力。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这一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造型也不错。

画表情课件【篇5】

[活动由来]

人类的感情细腻深刻,表情丰富多彩。一方面,幼儿很小的时候对成人的表情就特别敏感,大班的孩子对他人表情的变化更加敏感,有的幼儿在看到他人某一种表情时会感到特别好玩,故意让对方再现这一表情,他们开始研究表情了。另一方面,在幼儿园三四年的集体生活中,幼儿和同伴之间发生了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他们对表情和心情的关系很自然的建立了一定的关联。在这一前提下,如何让幼儿进一步体验表情和心情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促进心理建康呢?因此,在进行《特别的我》这一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开展了这一系列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人的面部表情(主要是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和人的心情的关系。

2、能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人物的各种表情(笑、惊、惧、哭、怒、愁等)。

3、对与表情、神态相关的成语感兴趣,产生认读、理解的愿望。

4、知道人人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小镜子人手一面、水彩笔、废旧报纸、绘画纸;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对比观察人笑和哭时的不同表情。

(1)教师讲个笑话。请孩子观察教师和小朋友大笑或微笑时的表情。

请幼儿说说老师或小朋友大笑或微笑的时候,眉毛、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幼儿哭的相片。请幼儿说说哭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3)幼儿和教师一起小结两种表情的不同。

笑时,眉毛扬起,眼睛弯弯的,嘴角上翘。

哭时,两眉呈八字形,眼角下垂,嘴角下垂。

教师一边小结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2、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观察自己不同的表情(笑、哭、生气、惊讶、悲愁等),并及时画出来。教师适时指导。

教师可提供几个场景,帮个别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表现该种表情。

比如:

你正在搭建高楼,忽然一个小朋友把你的高楼弄塌了。这时候你很---生气(提醒幼儿看看自己或别人的表情)。

你知道吗?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一般只能认识几百个字,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能认识三四千个字,他不仅能看一般的书报,而且能读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听了我讲的这个故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吃惊。(提醒幼儿看看自己或别人的表情)

3、展评作品。

(1)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赏评。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

交谈区不高兴时怎么办?(该活动也可以进行集体活动)

活动经验:

知道人人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材料:

图画故事《丁丁的一天》、情景图《怎么办》、办法统计纸若干。

规模:6-8人。

教师指导:

教师介入以问题或事例引导幼儿阅读、思考。重点引导幼儿明白要讲道理不能耍赖、学习用一定的方式排解、发泄消极情绪(如与知己交流、艺术转移、不伤害他人的其他方式的发泄等)。

阅读区表情成语集锦

活动经验:

1、感受、体验人的情绪变化和面部表情的关系。

2、对表情情感成语感兴趣,产生认读、理解的愿望。

活动材料:

教师自制图画书《丰富的表情》、表情成语集锦(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表情成语故事、字卡。镜子六面。

活动规模:4-6人。

教师指导:

1、幼儿能否结伴学习、充分交流,遇到困难能否主动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2、幼儿能否认读或理解常见的表情成语。如怒发冲冠、喜气洋洋。

亲子作业:

1、人物表情书或人物表情故事书。

2、亲子搜集:好玩的漫画表情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这一系列活动很感兴趣。一方面,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人类丰富的表情,了解表情成语故事;另一方面,孩子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消极的情绪情感,重要的是要学会控制、调节情绪,进而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去伤害他人。

亲子作业完成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小书进行了赏评。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对自制的表情书和漫画表情更是百看不厌,津津乐道。

任何一个活动,其活动目标有深有浅,有窄有广,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个活动开展的比较深又比较广,仅仅靠一次活动是难以达成的。因此,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达成更深更广的目标,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

画表情课件【篇6】

一、发声练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1.以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说说好朋友见面的心情。

老师:孩子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对吗?你们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心情会怎样呢?(开心、高兴、哈哈大笑等)

2.谁愿意分享一下你见到好朋友开心的样子?(请个别孩子表演)

3.出示高兴表情图片(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表情?)(高兴、开心的表情)

4.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高兴的时候会怎么样呢?那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让这首歌来告诉我们答案好吗?(播放音乐课件)

5.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谁听出来歌曲里高兴的时候会怎样?(拍拍手)

(2)歌曲里是怎样拍手的?(出示节奏图谱)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一个X表示一拍拍一下俩个XX连在一起拍两下!

(3)歌曲里是怎样唱的?(老师引导孩子用歌曲里的歌词表述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

6.完整演唱歌曲。

老师:那我们试着把歌曲唱一唱!(孩子跟着伴奏课件唱一遍)如果我们能够在唱的时候,加上高兴的表情那就更棒了!我们来试一试!(孩子再次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1.老师:孩子们!你们高兴的时候除了拍拍手,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哈哈笑)那我们把哈哈笑创编到歌曲里怎么唱?(孩子和老师共同演唱创编后的歌词)

2.老师: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喜欢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难免遇到不开心、难过、生气的表情。

3.(出示“生气”表情图片),这是什么表情?生气的你会做什么呢?你能把生气时的表情用刚才的旋律唱出来吗?(孩子们学一学、唱一唱并加动作)

4.(出示“难过”表情图片)这是什么表情?(难过)如果你难过了你会做怎么样呢?你能把你难过的表情创编到歌曲里唱出来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如轻轻哭、呜呜哭)

5.完整演唱三段歌曲:那我们把刚才你们创编的各种表情歌词连起来唱一唱。(跟着伴奏来)

四、情感提升

1.出示标题表情歌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与表情有关,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2.孩子们!高兴、难过、生气这么多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呢?(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快乐的表情)老师也喜欢你们每天开心、快乐,让我们开心的笑起来吧!(老师用照相机记录你们开心的时刻)现在我们把快乐的表情带给教室里的好朋友,这样我们才会更快乐!好吗?

画表情课件【篇7】

1、学习用点、线以及点线的组合,绘画表现太阳的光芒。

2、通过欣赏教师的范画、迁移已有的点线经验,丰富点、线的多样性。

1、幼儿有画圆的经验,会画点和简单的线条;有水粉笔绘画的经验。

3、水粉笔人手一支,黑色卡纸人手一张,颜料(红、黄、蓝、绿、橘黄),每组一个分类盒(装好颜料)、两块抹布、两个洗笔罐。

1、出示三幅太阳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以《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导入。

①教师:你们还记得《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吗?小兔子找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暖暖的。

②教师:今天,老师找到了三种不同的太阳。请你看看,这些和小兔子找的太阳一样吗?

(2)教师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③教师:还有什么线也可以来和太阳做朋友,变成它的光芒呢?

(3)教师小结:太阳的光芒各种各样,可以用点画,也可以用线画,真漂亮!

2、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1)用语言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教师:小兔子找到太阳了,你们想不想也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

(2)引导幼儿思考。

①教师:今天我们都要来设计一个太阳。画太阳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教师:你想邀请点点、线线还是点线一起来做太阳的光芒呢?

●教师在引导幼儿思考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如“你想用什么样的点(线)”调动幼儿已有的点、线经验,为后期的创作打下基础。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和点表现太阳的光芒。

(2)关注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

4、幼儿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个太阳?这个小朋友找谁来做太阳光芒的呀?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不同颜色的油泥,让幼儿制作太阳。②游戏区:和幼儿一起玩“太阳伞”的游戏。

☆环境创设 将两个幼儿的作品背对背粘贴,在画纸的中间填入棉花或其他填充物,做成立体的太阳悬挂在活动室。

☆家园共育 ①家长可以向幼儿讲解、介绍有关太阳的小知识。②家长可以和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例如一次性纸盘、筷子、吸管等,共同手工制作太阳。

"统计表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