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比较大小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7.31

比较大小课件分享。

期盼这份"比较大小课件"能够为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应该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要求的重要工具。热烈欢迎参考这些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比较大小课件 篇1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简介:

刘静婷,女,毕业于宁德师范学校,现任教于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是蕉城区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曾于参加蕉城区数学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十一册教材第94、95页的内容,第96页练习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你知道乒乓球比赛中常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吗?出示一幅乒乓球比赛开赛的画面。

1.教学例1。

谈话:你们认为用猜左右的办法来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提问学生得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如果用一个数来表示猜对的可能性有多大,你会想到哪个数呢?

师: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板书)

猜对的可能性是1/2,那猜错的可能性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将在玩游戏中继续学习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先看摸球游戏

2、试一试:

出示:先出示左边口袋: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从口袋里任意地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师引导:(因为口袋有两个球,其中红球有一个,任意摸一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2)再出示右边口袋:教师往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绿球,从口袋里任意地摸一个球,现在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那摸到黄、绿球的可能性又各是几分之几呢?

(4)如果袋子里放入10个球,现在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为什么?(出示1/10)

口答:如果袋子里有许多球,现在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从刚才的摸球游戏中,我们知道了:

袋子里一共有几个球,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都是几分之一,师顺势出示。

3、教学例2。

玩摸牌游戏,,继续探究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出示6张扑克牌:你们观察清楚了吗?如果将这些牌洗一下并将牌反扣在桌上,任意摸一张牌,引导学生快速抢答问题。

引导提出一些有关可能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言。(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

例如,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谁能回答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介绍不同的想法:

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来解决几个问题吗?

还是这六张牌,如果要使摸到A的可能性为 2/5 ,同时摸到黑桃的可能性为 3/5,你会怎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窍门?

1、完成第96页的第3题。

同学们想想摸到每个数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游戏开始,如果摸到奇数算女生赢,摸到偶数男生赢,这个游戏公平吗?

你认为女生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师先说明游戏规则;第一种摸球中奖游戏中摸到红球有奖,第二种转盘中奖游戏中转到红色区域有奖。

如果两个活动奖品一样,你会选哪个来玩?为什么?

他的判断你们同意吗?看来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个知识还挺有用的。

在这个转盘中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3/8,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是()。

(1)现在共有6个蛋,将产生5个幸运大奖。 谁愿意第一个来?你准备选几号蛋? 砸中幸运大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现在共有5个蛋,将产生4个幸运大奖,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砸蛋谁愿意来。你先说说你砸中幸运大奖的可能性是有多大?

(3)现在共有4个蛋,将产生3个幸运奖,砸中幸运大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4)剩下3个金蛋时,还有两个幸运星。猜猜哪两个金蛋会产生幸运大奖?

如果让你一次砸两个,两个都砸中幸运大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师引导;刚才你们也猜了哪两个金蛋会产生幸运星了?有几种不同的选择?

也就是说一次砸两个,两个都是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1/3)

咱们六( )班的同学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愿意与老师交个朋友吗?

那好,我们用QQ联系吧! 8959200()()。谁愿意猜猜?

只给一次机会,猜中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谈谈你的想法!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问题,请同学们多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比较大小课件 篇2

(一)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当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一)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区别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1、说出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数(投影片出图)。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

3、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要求说出9比7多2个自然数单位,32比29多3个自然数单位。)

教师:两个整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包含自然数单位的多少来比较大小,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请同学说一说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

(2)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线段图,请同学口答括号部分是多少?

请学生两人一组,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教师巡视。

(3)教师:请观察上面比较的各组分数,同组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3页做一做。请两三位同学写投影,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两张圆形纸片。并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样大。)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表扬“圆形纸片同样大,也就是单位“1”相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这种想法很好。

并说明道理。

学生动手折或画,小组讨论说道理。

老师:说一说下面各组分数中,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2)教师:请看一看这一组分数,(指第二组板书出的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练习:课本94页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集体订正。

3、教师:请说一说同分母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同分子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它们在比较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口答的后教师板书归纳:

1、请自己说出两个同分母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一位同学说出两个同分子分数,另一位同学比较它们的大小。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5、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分数?

1、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较大小课件 篇3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教材分析:例5从解决问题入手,列表给出4个学生的跳远成绩,要求给他们排出名次。引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材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每次比较都放手让学生尝试,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通过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总结。

德育渗透点: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学情分析: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的的大小比较在方法上相同,都是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但学生初学小数时,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以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要明确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复习整数的大小比较,回顾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老师买了一些日用品后,剩下14.8元,还想买一支标价是13.50元的钢笔,老师带的钱够吗?初步思考两个小数比大小的方法。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40页例5的跳远成绩单(课件)。

老师这儿有一张4名学生在校运动会上的跳远成绩记录单,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提问:你是怎样排出名次的?请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

方法一:

3.05米=305厘米

2.84米=284厘米

2.88米=288厘米

2.93米=293厘米

因为:305>293>288>284

所以:3.05米>2.93米>2.88米>2.84米

小明第一,小军第二,小莉第三,小红第四。

方法二:小明的跳远成绩整数部分是3,比其他人的整数部分大,所以小明排第一;其余三人的成绩的整数部分都是2,就比较十分位,小军成绩的十分位上是9,比小红和小莉成绩十分位上的8大,所以小军排第二;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8>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板书:3.05米>2.93米>2.88米>2.84米。

小明第一,小军第二,小莉第三,小红第四。

提问:现在同学们根据排名次的方法想一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

小结: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若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依此类推。

提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什么联系?

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相同,都是按数位顺序表,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

三、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比较大小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渗透比较、类比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等数学思考能力;

3.能应用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操作、游戏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应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数轴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激情谈话:同学们,在广袤的地球上,人并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便息息相关,不同种类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一起去认识这群另类生灵,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探究在动物世界蕴藏的数学奥秘吧。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让我们先来认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陆地哺乳动物和陆地食肉动物!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它的体重是140吨。

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它的体重是7吨。

北极熊是世界上第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雄性北极熊身长大约260cm,雌性北极熊约210cm。

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请你在各题○里填上“>”、“<”

140○7210○260

订正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的。

强调: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当整数位数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欢的情境,复习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刚刚我们认识了动物世界中的几个大家伙,现在让我们来认识几个萌萌的小东西。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从图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教师梳理后板书:

雪兔:体重2.45千克,尾长0.5分米

海南兔:体重1.6千克,尾长0.50分米

灰松鼠:体重0.504千克,尾长1.98分米

岩松鼠:体重0.300千克,尾长1.45分米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比较的问题?

问题一:灰松鼠的尾巴与岩松鼠的相比,哪个长?

问题二:雪兔的体重与海南兔的相比,哪个重?

…………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物情境,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学习比较小数部分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1.98米和1.45分米比,哪个长?需要我们把这两个数怎样?

◆使学生明确:要把1.98和1.45进行比较大小。

◆观察:和我们课始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2、独立思考:

你有什么方法能比较出1.98和1.45的大小?

3、小组交流:

在比较之前,我们先来猜测一下,再想办法进行验证。

可以把你的想法讲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看谁讲的最清楚、最明白。听的同学要仔细,看谁听完后学到的方法最多!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各组的比较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比较方法:

①通过意义比较:

1.98分米是米,1.45分米是米,1.98>1.45。

②利用数轴比较

先确定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1.98在1.45的右边,所以1.98>1.45。

③利用整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推理:

198>145,所以1.98>1.45。

④换算单位:

1.98分米=198毫米1.45分米=145毫米

198毫米>145毫米,所以1.98分米>1.45分米。

⑤1.98分米接近2分米,1.45分米接近1分米,所以1.98>1.45。

随机板书学生出现的几种比较方法。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予以评价,如运用小数意义和借助米尺来比较的是把新知识转换成已知解决问题的,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来判断是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教师应予以鼓励。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比较方法探究出了1.98分米>1.45分米,也就是说1.98分米长。

教师讲述:刚刚有的同学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有的同学是把新知识转换成已有的知识,巧妙的解决了问题。这些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继续探究新知识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会比较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彰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学习比较小数部分数位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雪兔的体重与海南兔的相比,哪个重?

你会比较2.45和1.6的大小吗?

◆比较:这一组小数和刚才那一组小数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刚才一组是小数部分位数相同,而这一组是小数部分位数不同。。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汇报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学生汇报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比较得出:2.45的整数部分是2;1.6的整数部分是1;2比1大,就能比较出大小了,没必要再往下比了。这种方法又快又好。

教师强调:刚刚,我们比较整数部分就能知道2.45和1.6的大小,如果整数部分相同,2.45和2.6比,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追问:如果十分位也相同,2.45和2.46;如果百分位也相同2.456和2.455比呢?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水到渠成,总结一下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了呢?

3.师生交流总结出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讨论后,班内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小数的大小比较,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就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4.讨论:小数的大小比较是不是也和小数的位数的多少有关?

教师抛出问题:整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小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也大,这句话对不对呢?

学生先猜测,然后想办法进行验证。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结论:整数可以直接比较位数的多少,而小数不可以。

【设计意图:此类问题学生容易忽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只要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小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多少没有关系,进一步沟通整数与小数比较大小的联系与区别。】

5.整数的大小比较与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异同。

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②总结:

相同点:都是从最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直至比较出大小为止。

不同点:整数可以直接比较位数的多少,而小数不可以。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完成57页第一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选取典型的题目,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2、提升练习:完成57页第2题

温馨提示:在练习前审清题目,明白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提醒

学生注意一定看清楚小数点的位置;练习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并提醒学生一定检查排列的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57页第5题

注意:练习每个小题的时候,一定要正确选用信息。

最后一个题目是一道开放的题目,答案不唯一。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努力体现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不只立足于协助同学巩固比较的方法,加深同学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而且在不时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同学学习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

五、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我们解决了比较动物体重和尾长的问题,探究了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从高位比起,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继续探究,今后我们还会陆续学习,让知识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设计意图:不仅从知识面总结,还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让学生习得一种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教师的总结让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期待。】

比较大小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算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算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做成课件)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几位朋友,你猜是谁?(原来是小熊),课件出示两只小熊在争吵,站着的小熊说我今年15岁,我比你大;坐着的小熊说:我今年8岁,我比你大;它们两在草地上争吵,同学们你知道它们两到底谁年龄大一些呢?(15>8,因为两位数比一位数大)过了一会儿,大象也来了,它说我今年32岁,我比你们都大。小熊就说怎么可能呢?应该我比你大才对,它们又吵了起来。同学们你说谁年龄最大呢?(大象最大)为什么?(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识了)刚才这些数都是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游戏比赛,学习新知(电脑录音)

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玩一个游戏吧。

准备两套数字卡片(0--9)

第一回合

出示游戏规则:

1、全班分两队,每队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2、第一次抽到的数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十位上。

3、哪个队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获胜。

4、能确定胜负时,比赛结束。

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采访。

第二回合

出示游戏规则:

1、全班分两队,每队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2、第一次抽到的数放在十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个位上。

3、哪个队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获胜。

4、能确定胜负时,比赛结束。

第三回合

1、全班分两队,每队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2、两次抽到的数字由你自己决定放在哪个数位上。

3、哪个队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获胜。

4、能确定胜负时,比赛结束。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方法)

先比看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比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现在你们知道大象为什么最大了吗?(因为32十位上的“3”,比15十位上的“3”大,所以32大于15)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第39页的做一做。(电脑演示)

2、课本思考题。(电脑演示)

3、利用计数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要求学生拨一个比它大或小的数。

4、猜一猜,方格里躲着什么?25>246

5、送信游戏。

大于60的数小于60的数

四、回顾全课,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比较大小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1.让学生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后面学习比较大的数作铺垫。

2.让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能掌握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亿以内的数已经能正确分级、读写,对数位顺序表也认熟了,本节知识学生用以前学过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就很容易突破学习难点。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亿以内的数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能正确读写,结合原来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可引导学生自学,然后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3.学生认知障碍点:同位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受原来知识“数位对齐应从个位起”的影响,也容易出现从个位先比较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3、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由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推导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课件,呈现各省区的'面积配上当地著名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为本节知识学习作好准备。在教学新知识时注重用旧知推出新知,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部分省区面积数据和当地著名风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保教育。

2、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合作、推理、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投影出示,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1.填空。

84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9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

909○ 990 999 ○ 1001 789 ○ 798

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新知打基础)

3、师:昨天下午老师让你们回家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们把收集到的大数和老师及同学们说一说吧!

(指名回答,老师把学生收集到的大数板书到黑板上。)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

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我国六个省份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图(图的下方标示该省的土地面积),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猜一猜,那个省最大,那个最小呢?(内蒙,西藏面积相似,其余四个相对较小,但面积也差不多,在轮廓图上反映不是很明显,学生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比较,培养学生直观的判断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来,光凭我们的眼力有时候是不能解决问题了,让我们借助数字来试试看。

让同学们看课本例4:在情景图中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 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问题:

1、这些数字是怎么读的?(让学生读一读)

2、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吗?让我们来比一比!

自由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注重学困生的培养。

思考讨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解决问题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思路。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包括数位相同和数位不同两种情况)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做,动脑思考,小组交流、探究,从而总结归纳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基础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发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巩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投影出示

1、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大小

92504○103600 50140○63140

28907○28890 620300○307300

35万○352000 599999○60万

20000○2万 70万○69999

(1)明确题目要求。

(2)观察每组中两个数的特点。

(3)说一说每组数的比较方法。

2、练习二第1题和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做在作业上。

(2)同桌互相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3)你知道最小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五位数多多少?

【设计思路:通过练习及作业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看课本13页的内容并完成“做一做”。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指名说一说,老师在概括一遍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请说出来。

【设计意图:再次复习巩固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比较大小课件 篇7

2. 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难点:如何控制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把握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设计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组织讨论、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后汇报研究成果,行到结论后进行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应用和反思式总结。依据是《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获得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本节课中,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两幅冬日雪景动画画面。

教师:同学们从这两幅动画中感觉到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今天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动画里的温度大约是多少?能不能用我们所学过的数表示吗?

教师:正因为不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来学一些新数,从而引入新课题.

这两幅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起,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教师:像零下10°C我们可以记着“-10°C”读做“负的”.请举例说出生活中带负号的数

列举生活中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区,我们身边的一切离不开数学,

教师:(屏幕显示)像5, 2, 2.01 1/2…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大于零.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师: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 某人转动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 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做+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①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记做—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 )0.3米记做( )

②如果上升3米记做+3,那么( )6米记做-6米,不升不降记做( )

③如果+20‰表示( )20‰,那么—6‰表示减少( ).

④如果—20.50元表示( )20.50元,那么+100.57元表示盈利100.57元.

⑤如果节约20千瓦,那么( )10千/时电记做—10千瓦?

我校升旗仪式选拔队员,按规定女队员的标准为155cm,高于标准身高记为正,低度于标准身高记为负,现有参选队员共5人,量得他们的身高后,分别为—7cm、—5cm、—3cm、—1cm、6cm.若实际选拔女仪仗队员标准身高为150cm到160cm,那么上述5人中有几个人可以入选?

教师:哪一位同学来谈你的看法?学生们有补充,和持反对意见的可以用不同的手势表答,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各组打分.

教师:现在请各组上来两位同学现场演示一下,各同学写出自己的`身高,请一位同学挑选她们.

把主动交给学生,更能调动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论从教学素材到知识结构,都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应着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通过交流、合作、研究、探讨,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大小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p。34—35的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2、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0。40里面有()个0。01

3角=()元

30分=()元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出示例5:指名读题,分组讨论。

思考: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完成试一试:

(1)学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2)汇报自己的结果。

(3)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学生自主填空。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一)教育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第二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包括:①小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到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的掌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往往仿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根据小数位的多少来判断小数的大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讲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我通过本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五个环节进行:①温故互查引入新课;②设问导读学习新知;③自我检测发现问题;④巩固练习总结;⑤课堂检测。

(一)温故互查引入新课

通过2人小组复述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即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然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引出课题今天开始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然后设问学生:“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否同整数一样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呢?学生回答:“是”这时老师有意不表达,留下悬念,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的学习状态,老师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尝试教学。

(二)设问导读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4的图。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先看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因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远。

接着看2.84米、2.88米、2.93米这三个小数,客观存在们的整数部分都是2,那我们就看它们的十分位,因为8

最后再看2.84米,它们俩的整数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们就看它们的百分位,因4

得出结论:小明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红第四名。

我采取讨论、尝试、抢答、直观、记发等多种教学法,层层深入地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类推比较过程。

3、概括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并提问:结论最后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此问题告诉学生后面的数位还可发类推下去。

(三)自我检测发现问题

通过自我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同时让学生明确,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异同点?

(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的相同点是,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较。不同点是:整数比大小,如果位数不同,数位多的就比较大;而小数不能只看小数的位数的多少)

(四)巩固练习总结

教师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几个数的大小的?

(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时,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将几个数竖着排下来,注意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这样比较起来较快,又不容易产生错误)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矾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课堂检测

从检测结果看,效果较好,课后还有待于继续练习。

比较大小课件 篇10

1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期已经接触过简单比多少,但一年级学生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不能正确区分,因些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区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

3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

弄清“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四个词语间的差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开课。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瞧!

师出示两包星星(一包多、一包少)

师仔细观察这两包小星星,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后发现一包多、一包少

2、回忆简单比多少。

师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话吗

生根据两小星星数量进行比较。

(评价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

3、多媒体出示闹钟图进一步比较多少。(师作相机评价)

过渡同学们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比较多少。(板书课题)

【讲授】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1、呈现问题情境。

师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瓶彩色的小球,仔细看图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出示书中43页例题)

生根据例题中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谈话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出示问题蓝球比黄球( )

红球比黄球( )

生根据信息回答。

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吗蓝球比黄球多红球也比黄球多,那它们多的数量一样吗

2、探究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过渡为了帮助同学们感受它们的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数数数。

师把学生分成两队,一队从10一个一个地数到15,一队从10一个一个地数到58.

师提出要求两队一起数看哪队数得快。

师我想问问这边的孩子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数完了呀

生可能会说(数的数少、10到15离得近……)

师引导得出结论由于10到15之间的数很少所以就数得快,像这样我们也可以说是由于15和10之间相差得少,所以这里的蓝球和黄球之间相差了一点,蓝球只比黄球多一点在数学中多一点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呢

生自由发言。

师得出结论并板书多一些。

过渡如果反过来黄球比蓝球呢(多媒体出示)

生自由发言。(师板书少一些。)

(板书后再读一遍,师再质疑什么是少一些呀让生再次明白少了一点就是少一些)

3、探究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过渡那这边的孩子们你们刚才怎么数了那么久呢

生可能说到(数的.数多、58比10相差得多……)

师引导得出结论所以我们也可以说58比10多了很多,像这样多很多又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呢(板书多很多)

师反过来黄球比红球又怎样呢你又想用哪个词来描述

(板书少得多)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在数学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语言来更准确的描述出两个数量之间相差的多少,是相差很多呢,还是相差很少。

三、提升练习。

1、连一连

出示动物图。

师仔细看图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看看这些小动物的比较你想用哪个词来描述呢

师作相应引导。

2、说一说

过渡瞧!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好吃的水果。

出示书中43页做一做。

师图中又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回答找到的信息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说话吗

(先让学生小组内说互相之间评价,再全班汇报)

3、生活中的比多少

过渡孩子们学习这么认真,奖励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1分钟音乐)

师刚才这首歌好听吗告诉大家这首歌播放的时间刚好是1分钟,那一节课有多长时间(40分钟)你能用1分钟和40分钟来比比吗

(生描述1分钟比40分钟少得多,40分钟比1分钟多得多)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也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比一比呢

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比。

四、升华提高。

过渡聪明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话,现在我们提高难度,你能根据这几个词来判断数量吗瞧!

1、出示小青跬图

师请生分别说小绿和小豆的话。

师小豆的话中你觉得哪个词很重要呢(多得多)

师引导出比谁多得多让生明白是比35多得多。

生根据多得多这个词选择数字80。

全班齐读小跳的话。

生找出重点词少一些。

生根据少一些来判断小跳吃了28只害虫。

2、出示小松鼠图

分男女分别读两只小松鼠的对话。

师引导同学们从对话中找到重点词。(多一些)

生根据少得多找到合适的数字32。

3、出示松树图

生自己读题理解找到合适的数字。

师引导时注意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4、判断题

先请一名同学判断再请一名小老师来评价。

五、结束全课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生自由发言。

师哇!短短的40分钟孩子们就有了这么多收获,你们可真棒!

比较大小课件 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P66~67例5,“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掌握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这学期,我们五(4)班同学在共读了《草房子》之后,又在共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老师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1:小李看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的,小王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根据题目要求,怎样才能知道谁看的页数多?(比较和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信息2:小红看了这本书的,小青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你又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2、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活动情境引入,复习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又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信息3: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小明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1、提问:这两个分数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2、学生独立思考,试做。

3、教师巡视,发现有不同解法指名板演。

4、交流:

(1)画图。这位同学画的线段图,请问,为什么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画一样长?(单位“1”相同)单位“1”是什么?

(2)先通分再比较。谈话:公分母是多少?把思考过程写完整:=,=,因为,>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与进行比较。谈话:就是多少?(一半)分母是5,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分母是9,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4)化成小数比较。=0。6,≈0。444,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设计意图: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各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引导学生把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大胆地表述出来,在交流中,使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得以张扬。同时教师注意突出通分再比较大小的书写格式,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三、优化方法,进行小结

1、谈话: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到了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图来比较,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通分再比较,找中间数进行比较,化成小数再比较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说明理由。可能想法有以下几种。

(1)分子分母较小,用画图较容易。

(2)通分法只要找到公分母,再通分,就很容易比较大小。

(3)两个分数刚好一个大于,一个小于,好比较,但使用范围受局限。

(4)因它们的分子分母不大,化成小数较快。

2、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反驳。

3、统一认识: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先通分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但特殊情况下,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向学生推荐“通分”这种方法,不致使个别学困生对多种方法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适从,或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方法认识上。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练一练前两题

(1)提醒看清题意,独立做题。

指名板演,共同校对。

(2)小结:先通分再比较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2、在○里填上“﹥”“﹤”“=”。

(1)提问:下面几组数中,你能发现什么?(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小结: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基本的方法是通分,有时应根据题目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

3、森林运动会上,小兔和小山羊进行长跑比赛,到终点时,小兔用了小时,小山羊用了小时,谁跑得快?

4、小红和小明用同样长的线放风筝,过了一会儿,小红手中剩下线的,小明手中剩下线的,谁放的风筝高?

五、布置作业

每日一题:你能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必须自己动脑思考,才能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从对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进行比较引入异分母分数比较开始,教师是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展示了画图、找一个数比、通分等方法,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化成同分子再比较、与除法联系化小数比较、比倒过来数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观整堂课,尽管内容枯燥,而且内容较少,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比较大小课件 篇12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活动反思:

在这教学过程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把自己所看见过的物体拿来做比较。

Gz85.com编辑推荐

2023比较级课件


笔者呈现了一篇极佳的有关“比较级课件”的文章,深具价值。在课堂授课中,教案课件的作用不言而喻,必须确保内容十分完备。教师应持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案设计的质量。愿以下内容能为您提供有益帮助!

比较级课件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例11(3)汽车图,师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面的数,说说各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它们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在369 1438 3740 6900

2、在○里填上"〈 "或"〉"。

61○56 45○47 100○98等

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并分别提问: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评析: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节课新知识的重点,教师运用复习帮助学生唤起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衔接和孕伏。]

二、新课

1、导人新课,揭示课题,交待目标。

师:我们已经会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那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师: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是: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教学例11、

(1)教学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①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

师问:123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比一千大。还是比一千小?在算盘上拨出来。965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够不够一千?在算盘上拨出来。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123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超过一千;而965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不够一千。那么1230与965哪个数大?

板书:1230 〉965。

②反馈练习:999○1000 836○99 1015○989

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什么?怎样确定谁大谁小?

小结: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评析:教师应用学生已有"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排列顺序"等知识,把它作为上位知识,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着力点总是放在引导学生应用前边已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新知,通过提问、启发、点拔的方法,诱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感知到数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丰富了原认知。]

(2)教学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①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让学生读题,然后在算盘上拨出5640和8790

师问:这两个数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5640最高位是几千?8790呢?

启发学生思考:5个千与8个千哪个小?

板书:5640〈 8790

②反馈练习:4005○3989 5798○6010

让学生说一说,位数相同的数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小结:位数相同的数,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反之,则小。

③出示例11(3)的汽车图片。师述:在全县开展的"万人签名"植树活动中,滨工饮料厂的叔叔阿姨们为了慰劳同学们,高高兴兴的运来了许多汽水。看!运汽水的车来了。(师出示图片)师问:谁来说说左边的一辆车运了多少瓶?(3854瓶),右边的一辆车运了多少瓶?(3529瓶),哪辆车运的汽水多?3854和3529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样比?

师:根据已掌握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请填写在书上。

④反馈练习:6809○6810 3059○3057

师问:位数相同的数,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怎么比?

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评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某一问题总是在积极思考而又没搞通,或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欲言而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中,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和时机,启发、提问,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它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掌握,从而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第1—5题。

第1题

师问:有几组数?哪些组位数相同?哪些组位数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独立练习。

第2题:

指名学生读题。

师问:(1)小题这4个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最大的数是多少?剩下的两个数941和914哪个小?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师问:(2)小题这4个数都是几位数?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排列的结果,集体评讲。

第3题:

先让学生读出各数。

师问:这些数的位数相同吗?哪个数的数位最少,怎样找出最大的数?让学生练习后说一说。

第四题:

师问:最大的三位数是几?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四位数是几,最小的四位数是几?

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来,教师课堂巡视了解情况。

第5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2人上黑板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评析:教师对练习九第1—4题都作了提示,学生不但解题的目的明确,还便于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师问: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师述:今天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二是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好,希望继续努力。

[总评:比较数的大小,首先看它们各是几位数,然后接着数位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比较,确定谁大谁小。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地抓住这一"课眼",使教学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审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使全课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正所谓"契领而顿,百皱皆顺"。由于教师的`教学抓住了"课眼",也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契机,即把认知上遇到的矛盾、困惑、内化为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需要,唤起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强烈愿望。所以,这样的课总是耐听、耐品、有韵味。

比较级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现在我们就请三家文具店的售货员分别给我们介绍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由三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卖橡皮的,但价钱不一样。

生2:我发现到“丁丁文具店”卖的书包会便宜一些。

生3:我发现同样的铅笔盒在“奇奇文具店”与“丁丁文具店”卖的价钱不一样。

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卖的价钱可能不一样,我们买东西时要进行比较后再买。

生2:我们应该到价钱比较低的商店买东西。

师: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到物品价钱比较低的商店去买东西,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货比三家”。师出示课题:货比三家。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元,只要比较元与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师:怎样比较元与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策略一:元=4元9角元=5元1角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元比5元多,元比5元少。

策略三: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棒。

2、提出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便宜? ??

三、拓展运用。

1、游戏——抓珠子。(1)介绍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2)老师示范。(3)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3元2角1分元

(4)师: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5)小结: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2、完成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比较级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练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能灵活的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

2、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应用通分?

3、互动:相互出题练习相互评价交流(3分钟)

二、教学例5

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答。

师:谁看的页数多?这个问题实质是什么?

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师:小组研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方法一:画图比较

方法二:通分比较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再比较学生汇报,分类领悟比较的方法。注意方法的规范。

3/5=27/454/9=20/45

因为27/4520/45

所以3/54/9小芳看的书多。

你还有什么别的比较方法吗?

小结:通分的方法在比较分数大小中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

1.先通分,再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66页练一练

2、练习十二第五题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有两个。

3、自由练习

分小组编拟交换练习

四、课堂小结

比较课件八篇


希望这篇关于“比较课件”的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希望您能为此文章收藏一下。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水平提供的有力支持。

比较课件 篇1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教材第31、32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注重合作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感,建立来那还好的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遇事冷静,乐于助人,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观察比较,掌握适合自己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突破的方法:创造生动的情景体现蛇血的生活化。

难点: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探讨两位数比较大小的不同方法。突破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猜测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了逻辑推理的能力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生动的情景,体现数学的生活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之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

学法:学生经历观察、猜测等数学活动的国中,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类推出“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具:教学挂图,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具盒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昨天老师让打击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定回答)

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36岁,爷爷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

(2)、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教学挂图

①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提问图上都有些什么呢?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指名学生回答:小松鼠和小兔子捡贝壳

提问:小松鼠,小兔子到底谁捡的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是说的多的小朋友。

指出:比价两个小动物谁捡的`多,也就是比较38和46的大小,比较两个数的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46在38的后面。所以,小松鼠捡的多。

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②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我们能比较着两组数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全科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们学的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比较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认识小数中“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本第60页,例4)。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提供话题:你喜欢运动吗?最喜欢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

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展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比赛的成绩单)。并出示如下信息:

看到代表队的成绩分别是5.87米、5.85米、5.95米和6.30米.根据它们的跳远成绩你能给它们排出名次吗?要使学生明确名次与米数大小有关.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的方式,自己找出答案.汇报交流.学生能想出2-3种解决方法.第1种把米化成分米,5.85米是585厘米,5.87米是587厘米.30>5.95>5.87>5.85

总结比较方法: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2.出示课件巩固练习。

3.知识迁移

在这个环节上,我通过两个游戏:让学生们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0.286<0.5140.51<0.52

这样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分析

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运用。

1、出示运动会上110米栏成绩单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比较课件 篇3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小圆片

教师:课件、小圆片

教学设计:

活动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师: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最好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

活动三:认识等于号: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活动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比一比:谁更多呢

第二题:比较大小

第三题: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形象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活动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较课件 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

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学情分析:因为我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 ,以前没有多少基础 ,虽然训练一个学年,但是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 。因此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带着"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先独立操作,然后再小组交流,集中小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组进行汇报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师应注意的训练意识:观察、比较、独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识、方法并进。

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提出看图要求:你都看见什么图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动手操作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数方格)

2、提出活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个图形的面积

预设:(1)通过数格子得到图形面积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适当提出来大家讨论方法,或者挑选出能数方格的图形)

(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

(4)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15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将图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分组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较呢?

(巡视了解活动情况,个别指导,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1=3 2=5=6 5+6=8 1+3=4=7 9+10=11=12=13

(4)思考: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汇报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自己发现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个人注意:学生归纳整理出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以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一个组说后其它组补充,最好能边汇报边展示,汇报时可以是组内成员合作进行

我应该预设可能的汇报结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几种都要心中有数,但此时学生可能只能汇报出书上提示的几种。这时学生汇报有几种就引导大家总结出几种,不必把每种都总结出来评价应根据汇报的情况随机进行。

(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

比较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2.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订正时,老师板书)

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投影出示思考题:

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归纳:

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究竟有哪几点不同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板书:

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

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

(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师:周长的4×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

A.20×20=400(米)

B. 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

D.20×4×5=400(米)

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单位:厘米

(由学生口答,老师写在投影片上)

投影演示,把上面两个图形,抽拉成下图.

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面积相同,周长不同)

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有三点不同: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

课后作业

1.填表.

图 形

边 长

周 长

面 积

长方形

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

长7米,宽4米

正方形

12 分米

2.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容易混淆.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进行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弄清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时,出示例题的图形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面积与周长的3点不同.为加深学生理解面积与周长的3点不同,老师又提出了如果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是不是也存在这三点不同呢?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认识.

巩固反馈安排了摸桌面、手帕的周长、面积,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突出了区别、对比.最后安排一道组合图形中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对比,这样安排会有助于学生的认识规律.

探究活动

拼图形

活动目的

使学生通过拼摆图形,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

活动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四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活动过程

1.学生用四张纸片任意拼摆图形,每摆成一个就在白纸上描出来.

2.小组讨论(1)哪个图形的线段总长最长?有多长?

(2)哪个图形的线段总长最短?有多长?

3.全班交流:从上面的讨论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

有多种多样的拼法,下列各图是其中的一部分.

讨论会:最短的路线

讨论目的

1.进一步熟悉周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题目

从下图左上角的房子出发,要经过每个圆圈,最后回到房子.哪条路线最短?有多长?

讨论过程

1.教师投影出示讨论题目.

2.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选出一条最短路线.

3.每组选派代表演示最短路线,并说出多长.

4.全班选出一条最短路线.

比较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处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什么娱乐节目?

生:非常6+1幸运52

师:今天就让幸运带给我们五年级二班每个人好吗?在幸运52的幸运擂台挑战之前要知道我们班的课堂比赛规则:

A、把我们班分成四大组,如果哪一组回答问题出色,或者回答问题积极相应加上两颗星。

B、如果哪一组不听人家的回答则倒扣一颗星。

C、最后看哪一组胜利相应进行奖励。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些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板书:分数大小比较)

(二)小组探究互帮释疑

师:(出示学校的平面图,上面标出操场、教学楼的面积分别占学校总面积2/9与1/4。)谁能说说是操作的占地面积大?还是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大?

生: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大。

生:操场的占地面积大。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方法,来验证自己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

(三)、汇报讨论,教师解惑

师:谁来说一说,2/9与1/4哪个分数大?

生1:我们这组用的是折纸法,把二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均分成9份,取这样的2份;另一张平均分成4份,都取这样的1份,从纸上可以看出

1/4>2/9

......

生2:以前我们学过怎样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相同的分数,经我们组的一致讨论,将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或分子相同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

师:那么大家试一试吧

(学生试做,汇报)

生3:可以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1/4=9/362/9=8/36所以1/4>2/9

生4:可以先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1/4=2/82/8>2/9所以1/4>2/9

师(小结):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就是通分。

幸运挑战

比较5/6和7/8,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生5:可以用5、7的公倍数35做分子,依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变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

生6:可以用6、9的公倍数54做分母,依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

生7:可以用6、9的最小公倍数18做分母依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

师:同学们思考生6和生7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

生8:生7的方法好,因为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生9: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这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各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大小按通分的方法我觉得麻烦,由于这两个分数都与1接近,可先用1分别减去以上两个分数,再比较所得差的大小,然后再判断原分数的大小。

因为1—5/6=1/61—7/8=1/81/6>1/8

所以5/6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的得到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今后我们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就不需要画图、折纸等方法了,那么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怎样比较?谁来完整的说一次。

生10: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异分母分数通分后按分母相同的分数或分子相同的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幸运擂台

1、把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3、师徒二人安装同一种机床,师傅安装3台用4小时,徒弟安装5台用6小时。谁安装的快?

4、在1/6>1/()>1/8中,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设计说明:课堂上安排一些巩固性练习,十分必要,这样做就能使学生不但明其理,而且成其能,把双基真正落到实处。]

(五)回顾总结,学习评价

1、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

比较课件 篇7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度比较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长度比较》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第二学期第四单元“应用”中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是学习长度测量的重要基础。这节课就要让学生通过35分钟的课堂教学将平时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比较方法正式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让学生从小养成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好习惯,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逐步体验、感知并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语言概括、探究等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会正确运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二、说学生:

《长度比较》这一教学内容,学生的起点知识是在生活中积累的点点滴滴的比较的方法,由于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历中对物体的长短比较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初步感知、揭示课题——继续探究,间接比较——灵活运用,合理比较”三个层次,以学生自身经验为基石,引导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去,使学生获得数学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从具体到抽象,运用借助其他物体的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渗透间接比较长度的思想方法,学会学数学,用数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说教学过程:

1、通过旗子图、身高图初步感知,揭示课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视觉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比较。

2、探究长度比较方法:

(1)直接比较:小棒、绳子、动手操作:通过对两张长短相等的小棒进行比较,引出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提供大量操作素材,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获得长度比较的方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能力。

(2)间接比较:长方形纸、学习用品:

通过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产生数学知识的乐趣与愉悦。

创设了当物体不能进行直接比较的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的同时,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让学生知道比较物体长短还可以通过数大小相同的方格来进行。同时在方格纸上进行物体长短的比较,是由定性比较向定量比较过渡的一个环节,从直接比较过渡到间接比较,为后继的测量长度学习打下基础

3、灵活运用、合理比较

(1)哪根红线长?比较物体的长短要关注物体的一端和另一端

(2)那只猫先吃到老鼠?渗透变曲为直和利用小方格的方法。

(3)那张纸片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了比较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部分。

(4)郑人买履。在生活中我们要灵活运用比较长短的方法。

比较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 功率概念及相关计算

②难点: 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双主互动、小循环多反馈、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观察教材p111“想想议议”爷爷和孙女爬楼梯,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做相同的功,怎样比较做功快慢?

2. 用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3. 爷爷和孙女爬相同的楼,谁做功快?

组织学生讨论,对比速度概念的建立,引出功率。

然后布置自学:让学生阅读教材与功率有关的内容,了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推进新课]

一、功率

1.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

3.公式:p = w / t

师强调:理解时应注意功率中包含了两个因素,即功和时间。所以要看清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做功快,做功时间长的物体不一定做功慢。做功必定要花一定的时间,但花了时间未必做了功。

4. 单位:瓦特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焦耳( j );时间的单位:秒( s );功率的单位:瓦特( w )

1瓦特=1焦/秒,

功率的单位是瓦( w ),含义是:1秒钟做1焦耳的功,1瓦特=1焦/秒,

另1千瓦=1000瓦特,1kw=1000w

阅读“小资料” ,了解一些运动物体的功率例如自行车的功率、汽车的功率等等。

[即学即练] (多媒体展示)

1. 功率70 w 表示什么意思?

2. 一台机器,功率是1.5kw,它表示机器在1 s 内做了多少功?2 s 内做了多少功?

3. 使用机械做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 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1. 功率70 w 表示机械在1 s 内做了70 j 的功 2. 1.5×103 j

3×103 j 3. c

二、功率的计算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并强调解题的思路及注意的问题。

例1:在20 m 深的矿井里,每分钟冒出地下水6 m3,问应至少选用功率多大的抽水机来抽水,才能使矿井里不会积水?

已知:h = 20 m t = 60 s v = 6 m3 ρ水 = 1.0×103 kg/m3 g = 10 n/kg

求:p

解:每分钟积水 g = mg = ρ水v = 1.0×103 kg/m3×6 m3×10 n/kg

= 6 ×104 n

每分钟应对水做功 w = gh = 6 × 104 n × 20 m = 1.2 × 106 j

抽水机功率p = w / t = 1.2 ×106 j / 60 s = 2 × 104 w

答:应选用功率至少为2 × 104 w的抽水机。

例2:一辆汽车装满货物后重 4.9×104 n ,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5 min ,通过的路程是 4.5 km,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功率是 80 kw。

求:( 1 )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 2 )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已知:g = 4.9 ×104 n t = 300 s s = 4500 m p = 80000 w

求:( 1 ) w = ? ( 2 ) f = ?

解:( 1 ) 5分钟汽车做功应为

w = pt = 80000 w × 300 s = 2.4 × 107 j

( 2 ) 汽车行驶了4.5 km 做了2.4 × 107 j 的功,所以牵引力为

f = w / s = 2.4× 107 j / 4.5 ×103 m = 5333.3 n

因为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所以在运动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即

f = f =5333.3 n

答:( 1 )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 2.4 ×107 j 的功

( 2 )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5333.3 n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3 题

板书设计:

三 、功率

一、功率

1.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通常用字母“ p”表示。

3.公式:p = w / t

4.单位:瓦特 符号为 w

1 w = 1 j / s 1 kw=1000 w

二、功率的计算

设计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两点:一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存在快慢的问题;二是用类比速度概念的方法得到功率的概念。在整节课的过程中,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总结得出结论,提倡学生的自主参与,采用老师引导和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穿插例题及练习,加以巩固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比一比课件(分享7篇)


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当一次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一比课件(分享7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比一比课件 篇1

1、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会写“小、少”,认识新笔画“竖钩”。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去做客。(出示农家小院情境图)你们瞧,院子里有哪些东西呀?(随机出示带拼音词卡)

2、谁能当小导游带领大家认识院子里的东西名称?(相机正音)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4、去掉拼音读写有名称的词卡。全班读,男女比赛读。

5、学生将写有名称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再读一读。

二、朗读韵文

1、读通韵文①自己想办法读通韵文。②同桌检查读(同桌读得好,表扬他,读不好,帮助他)③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子”的轻声,“一”的变调)④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相机指出“大—小”“多—少”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指导书写 “小、少”①出示“小、少”,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②认识新笔画——“竖钩”。③师范写“小” “少”(笔顺演示:先中间后两边),学生书空。④学生先描红,再试写“小”、“少”。⑤书写展示、评议。

3、读好韵文①自由练读韵文,要求把这段韵文读得很好听。②指名读,师生评点。(节奏感)③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韵文。④朗读展示(如拍手读、配上动作读、对读等等)

三、巩固识字

1、小朋友,我们一遍遍地读课文,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出示生字)自由读——给生字点名——齐读。

2、学生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相机指出:①“杏、桃、苹果”都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旁;②认识新偏旁“提土旁”,结合“堆”的词义,理解为什么“堆”有提土旁。)

3、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宝宝?(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牛、羊”2个生字。

2、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带有关实物教学流程:

一、复现生字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出示课件)

1、同桌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齐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理解韵文

1、这篇课文有几句话?标上序号,指名分句读韵文。

2、想一想每一句话写什么?(第一、三句比大小,第 二、四句比多少。)

3、理解第2、4句⑴指名读第2、4句⑵看图,比较 “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一堆杏子”和“一个桃”。说一说:()比()多,()比()少。⑶理解“群”①从哪里看出鸭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②出示“一群羊”和“一只羊”,“一群企鹅”和“一只企鹅”的图片,学生看图说:一()羊 一()企鹅③拓展说话:一群()⑷理解“堆”①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一堆鸭子”行吗?“堆”和“群”有什么不同? ②拓展说话:一堆()

4、理解第1、3句⑴指名读第1、3句⑵看图,比较“一头黄牛”和“一只猫”,“一个苹果”和“一颗枣”。说一说:()比()大,()比()小。⑶“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 一头(),一只(),还能说吗?⑷理解“颗”①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一枣、罗汉果一莲子、葡萄—梨,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②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③拓展说话:一颗()

三、创设语境,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仿编韵文。⑴创设语境(观看课件)情境一:苹果和桃情境二:西瓜和葡萄情境三:马和猴 ⑵小组合作,自编韵文。⑶交流汇报。

三、练说数量词,积累语言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做游戏,找朋友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片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以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五、指导书写“牛、羊”

1、出示“牛、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在竖中线;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顺,学生书空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书写展示、评议。板书:(图片略)

大----------------小 多----------------少

黄牛

鸭子

苹果

枣 杏子

比一比课件 篇2

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巧设“与字宝宝捉迷藏,送字宝宝回家,和猴哥旅游,看虎王变魔术,学蓝猫说句子,跟小兔比一比”六个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变枯燥的练习为玩中学,学中玩。引导学生在各种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演、编、画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命历程。

设计特色:

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注重互动交往,用动态建构取代静态接受。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包括字宝宝捉迷藏、猴哥旅游、虎大王变魔术、蓝猫提问、小兔画画的动画,水果图和虎王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五里玩一玩,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好玩了,可以做游戏,可以去旅游观光,还可以学变魔术……怎么样,只要小朋友认真玩,还可以得到好多奖品呢(拿出水果图和虎王图),愿意去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去看一看。)

二、与字宝宝捉迷藏(我会认)

(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1、与字宝宝捉迷藏

a、激趣: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这花园多美啊,小朋友喜欢在这里玩吗?字宝宝也喜欢在这里玩,我们就和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嘘!字宝宝已经藏好了,大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只要大家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它就会乖乖地出来了。藏起来的字宝宝就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快去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比比哪一组找到的最多。

b、学生自由练读、识记。

c、小组互读。

d、玩捉迷藏游戏。(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我会认”中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又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设计意图:创设“捉迷藏”这样一个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动起来。)

2、送字宝宝回家。(出示课件)字宝宝哭了,想回家了。谁最能干,会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a、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发现了什么?(言字旁、口字旁、单人旁各有一个家)

b、送字宝宝回家。(如果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学生纠正)

c、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d、扩展训练:字宝宝的家还很宽敞,你还想让哪些字宝宝进来呢?(拿起笔来写一写,并让学生谈谈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鼓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每人得到水果图一张)

(设计意图:巧妙地将游戏活动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归类认字的目的。一个“送”字,自然让孩子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因而“送”起来会特别用心。同时渗透了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最后又进行有机地拓展,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衔接,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热情。)

三、和猴哥去旅游(我会读)

1、勇过小河

a、做过了游戏,我们现在和猴哥去旅游吧。(出示课件)来,大家一起出发,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问问聪明的小猴,它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问)猴哥答:“小朋友,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把河面上的词语读对了,我们就能过去了。”

b、学生同桌练读词语,小组练读。

c、每一组选一种方式读(可以小组齐读,可以小组每人选读几个词,可以派代表读),教师适时正音。

d、(出示课件)呀,小朋友读得真棒,你看,河面上已经搭起了一块浮板了,我们可以过河啦!大家靠自己战胜了困难,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特意设置障碍,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

2、快乐旅游

猴哥带大家参观天安门广场和长城。你们谁有信心帮小猴当导游,把自己看到的介绍一下。最后和猴哥说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猴当导游这一交际情境的创设,不仅把读词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而且使静态的、孤立的词语依附在一个完整的、活动的事件中,课堂充满了人文味。)

四、看老虎大王变魔术(比比写写)

1、看老虎大王变魔术

a、(出示课件)猴哥走了,谁又来了?(虎王),同学们,这林中大王告诉我它会变魔术,你相信吗?不信,你看看。

b、虎王变魔术。它一手变出个“日”字,另一手变出“白”字。

c、小朋友,你们谁最聪明,发现虎王变出的两个字有什么秘密吗?

d、课件演示两字的不同笔划(ノ变红)。

c、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形式交流:“日”,生日,日子;“白”,白云,白色,白天;白比日多一撇。

(设计意图:“魔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它能唤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引起浓厚的自主探究的兴趣。)

2、争当魔术师。

a、出示屏幕:

西

(小朋友,现在让虎王看看咱们同学当当魔术师好吗?谁如果变出屏幕上的这几个字的兄弟来,我就把虎王送给你)

b、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多媒体演示:先出现字兄弟,再是不同笔划红起来。最后按上面师所引导的形式交流。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只“老虎”。

c、扩展训练:你还能变出这样的字兄弟吗?

(设计意图:转换学生角色,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中,使他们跃跃欲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实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书写指导。

a、师范写。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么能干,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比试比试,我们就比比写字好吗?请你们挑几个难写的字兄弟让老师试试。

b、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正确,把字写匀称。

c、部分学生书写展示,学生相互评讲。

(设计意图:教师以富有激趣性的语言进行范写难写的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并解决了书写的难点。)

第二课时

一、播放音乐,激发兴趣

1、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师生同唱。

(设计意图:不仅能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而且又自然引出蓝猫的形象,为教学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蓝猫说句子(读读说说)

1、读蓝猫说的句子。

小朋友一定知道谁来了,它就是可爱的蓝猫呀,(出示课件)他的问题可多了,你看,今天带来什么问题呢?

a、师范读,生跟读。

b、生练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抽读。

d、你发现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吗?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

2、学蓝猫说话

a、用“吗、呢、吧”跟蓝猫说说话。

b、同桌相互读读问问。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进行说句子比赛。

(用“吗、呢、吧”说话,两个小组比赛,小组内互相合作,同心协力,每人争取机会说话。让蓝猫作裁判,每一组说对一句,蓝猫就会奖给那一组一个果子。哪一组说得最准确,而且最多,哪一组就为冠军,。得冠军的小组每人可得到一张水果图,当然,说不好的同学如果通过帮助能说好,也会得到蓝猫的奖励的。)

(设计意图:蓝猫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跟它学说话,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就更加强烈;跟它说说话,就是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堂资源。让蓝猫当裁判,小组进行说话比赛,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合作达到了最优化,这种激励性的情境和紧张激烈的气氛,最大可能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扩大了展示面,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了思维和语言。)

三、跟小白兔比一比

1、激趣:(出示课件)小白兔正在望着天画画。师问:小白兔在画什么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想)啊呀,小白兔说先要读读它编的一首儿歌,读好了,就知道它画的是什么了。它也会很乐意把自己的画画拿出来跟大家一同欣赏啦!

(设计意图:这个“卖关子”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唤醒阅读期待,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2、跟小兔比朗读。

a、听小兔范读。

b、学生自由朗读,圈出不会读的字,读不好的字和没学过的字。

c、小组中互读互查。师提示:听听同学哪个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学吗?

d、指导朗读。

(1)各组谈谈你们是怎样解决难读的字,老师及时表扬学生解决的办法真棒真多,再提出现在仍然解决不了的字,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⑵指名读,男女读,同桌读,评读,重点指导读准“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白兔画的是什么,读出与白云交谈的语气。

⑶跟小兔比朗读。每一小组派一代表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朗读,(可以摇头读,表演读,配乐读等等)跟兔子挑战,师生一起评价,如果这个代表胜了小兔,那么就过关了;如果输了,那就全组同学一起来对付,直到过关为止。最后全班同学一起配乐表演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个人试读,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实践,给孩子自主实践的时间,给孩子合作探究的机会,而与小白兔的擂台赛,更是给孩子展示成就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勇于挑战的信心。处处体现个性化的朗读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享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3、跟小兔比编儿歌或画画。(扩展训练)

a、设置情境:小朋友读得太好了,连小兔都认输了,现在小兔就心服口服地拿出它的画啦,大家快来欣赏。(播放白云图)你们可要仔细看,再想想平时看到的白云宝宝的样子,

b、集体讨论想象:这些白云宝宝有时像成群的白云,有时又像什么?

c、跟小白兔比编儿歌或画画

⑴激发:(课件一只神气的小兔)你看,这小兔写了这么一首诗,画了这么一幅画,就觉得很了不起了,我看刚才小朋友的想象力比它丰富得多,有没有胆量再跟它比一比编儿歌或画画?

⑵学生选择好画画还是仿编儿歌。(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完成。)

⑶全班交流。编或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老师和同学要及时表扬,连小白兔也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课件)呢。

⑷全班同学纷纷站起来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或站起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5)在一片“我们真棒”声中,小白兔脸红了。

(设计意图:再次向小白兔发起挑战,学生把激情进行到底。白云图的展示,为学生的想像搭起了一座桥梁,再结合实际,情景交融,引发学生共鸣,在愉悦和亢奋的状态中,学生或画画,或仿编儿歌,或独立琢磨,或合作完成,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感情,驰聘自己的想像。多姿多彩的个性在课堂中飞扬。)

比一比课件 篇3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2-25页。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数学思考:在比一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表达、汇报比较的结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配以动作演示)。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评析:热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知识点,并配以形象的动作演示,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刚才对口令中说到高矮,老师有个小观点,想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请一名比较高的同学到台前)我觉得这名同学矮,你们认为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矮个儿的学生可能会不同意老师的观点,认为他高;高个的学生可能跟老师的观点一致或认为自己和他差不多高。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组织他们比一比,也可以自己参与进去比一比。)有的同学认为他高,有的同学认为他矮,还有的同学觉得和它差不多高,这些都是通过“比一比”得到的(板书:比一比),今天我就来研究“比一比”,看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还能知道些什么?

【评析:教师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驳,意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引出“比一比”的学习,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合作。

1、整体感知情境图。

(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小朋友在干什么?

2、比较厚薄。

仔细听,小明发现了什么?(课件: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你和小明的看法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课件突出放大存衣柜)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2)数一数各有多少件,再比较。(3)比一比,妈妈的衣服最厚。

小结:同学们通过比较,发现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妈妈的衣服最多。比一比还可以帮我们发现许多问题呢。

3、比较长短。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妈妈准备了三件外衣挂在衣橱里,(课件突出放大挂衣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注意引导学生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 小结:比较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谁跟谁比,比的东西不一样,结果会不同。

3、比较的延伸: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还可以把什么东西比一比? 小组确定研究内容,选择一样事物,合作学习比较。小组指大屏幕汇报比较结果。如:

(我们组要比一比瓷马,小瓷马比大瓷马多,大瓷马比小瓷马重,小瓷马比大瓷马站得高,大瓷马比小瓷马长得高,大瓷马比小瓷马的尾巴长„„)(我们组要比一比琉璃球„„)(我们组要比一比花瓶„„)其它组补充或评价。

小结:只要你用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可以比较,【评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先带领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由“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你也这样认为吗”这个问题,激起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是领着学生比较衣服厚薄,再半放给小组交流比较衣服长短,最后通过“还可以把什么东西比一比”,让小组自选研究题目,进行比较,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对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三、闯关活动。

1、第一关(第23页第1题):

出示题目:那边的书最多,画“○”,哪本书最厚,画“√”? 学生在书上试做。订正答案,说说理由。

【评析:此练习改变教材中先问哪本书最厚,再问哪边的书最多的问题呈现方式,学生对于“多少”的理解比对“厚薄”的理解更直接,教师遵循由简到难的规律,先问哪边书最多,可以避免出现“哪本”与“那边”的混乱。】

2、第二关(第24页第2题)。

出示题目,重的画“√”轻的画“О”。

【评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天平称量水果的过程,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判断轻重,再反馈,说说理由。让学生结合压跷跷板的实际生活经验理解重的一边下沉,轻的一边上翘的道理。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三个红萝卜与一个青萝卜的重量相等,判断出一个红萝卜比一个青萝卜轻。】 3、第三关(第24页第4题)。直观演示活动:比手的长短。

教师表演妈妈,大同学扮演“我”,小同学扮演“弟弟”,比手。多请两个“我”来说一说比得结果。其他同学填在书上。我的手比妈妈的手 长□ 短□ 我的手比弟弟的手 长□ 短□ 谁的手最长 ?

【评析:在课堂上组织直观演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老师和同学参与角色的表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4、第四关:

实践应用活动:谁哪合适?

1、教师出示一个篮球和一个铅球,猜一猜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请多名同学试一试,说一说比较的实际结果。

2、请出一胖一瘦两名男同学,谁拿哪个球合适呢? 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篮球、铅球实物,猜测一下哪个重,哪个轻?认识这两种球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判断出铅球比篮球重,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孩子教师可以组织他们亲身试一试,感受大得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包含的信息丰富,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确定比较的内容和方法。此项活动,教师摆脱了课本习题的束缚,请学生们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问题、选择球类运动,会大大提高学生们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性。】

5、第五关:实践拓展活动

找一找,你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比的东西,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评析:在应用提高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比一比”的知识综合运用到生活中去,再次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数学。】 宣布:同学们齐心合力,闯关成功。

【评析:本环节采用游戏闯关的形式,将基本练习与综合实践练习穿插起来,每过一关学生都可以获得一份鼓励,吸引他们充满信心并迫不及待地的进入下一关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评价与小结,梳理所学知识,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一比课件 篇4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秋天是个适合郊游的季节。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开启我们的“快乐之旅”,到乡村看一看,高兴吗?做好啦,汽车出发喽!(灯片出示汽车前进图片)

二、看图识词,读说并举

1.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的门前(出示课文插图)。推开门,走进小院,哇,小院里可真热闹啊!果树上有——生答**,(出示词语及物图)一起读,树上还有——。树下桌子上——生答有**(出示词语及物图),读。还有动物呢,天上飞着——生答一只小鸟(出示词语及物图),读一读。树下还有——(出示词语及物图),读。哟,还有一个小男孩正在赶着——生答一群鸭子。(出示词语及物图),读词。

2.我们再来一起叫一叫他们的名字。齐读。(出示插图及所有词语)

预设:注意,这三个“子”字,要读得又轻又短,桃子桃子,读。(鸭子杏子桃子)

3.现在老师把照片拿掉,你们还能读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

4.这次拼音也没了,还能行吗?(出示无拼音的词语)

这些词语朋友又重新排队了。来,快速叫出它们的名字。

5.瞧,生字宝宝也从队伍里跳出来了,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6.游戏:(音效)“当——当——”听,现在到了我们“转盘转转转”的时间了。(课件出示“黄、猫、杏、桃、苹、红”6个生字)(1)老师说字谜,你在转盘中指出谜底。谁来?a.共字生得怪,上下两分开,中间塞个由,它就变出来。B.木下把口张,酸甜伴清香。

(2)咱们换种玩法,我来指,你来认。(猫、桃、苹、红)

三、学习童谣,识字析词

1.今天呀,小院里的动物朋友和水果朋友看到我们这么认真,非要比一比,(贴课题:1比一比)读一遍。(师注音)

2.那都是谁要和谁比呢?它们比的结果怎样?打开书89页,大家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3.学习第一节

(1)瞧,谁先来找我们比了?(出示黄牛花猫图)

多少黄牛多少猫?(一头黄牛一只花猫)

黄牛大还是花猫大?(黄牛大)

(2)他俩在一起是比大小呢还是比多少呢?

(3)谁来读读,把比较的结果告诉他们。(出示第一节)

4.学习第二节

(1)又来了一对儿,(出示一只鸭子一只鸟图,无文)他们之间是比大小好还是比多少好呢?

预设1:多少鸭子多少鸟?数量相等还比什么多和少?!比什么?

(出示一群鸭子一只鸟图)这样呢?为啥?

(2)这就说到了“群”这个量词。群和猫、桃一样,也是形声字,左边君表声(君变红),右边羊表形。(动画)羊是最早被人驯养的动物,常常数十头、成百头一起放牧,所以人们就用群来指很多羊。说成一群——(羊)

(3)(出示“群”字及出示一只鸭子)是一群鸭子吗?

(又出示两只鸭子)现在是一群了吧?

(故做不解)到底什么才是一群呀?生:很多很多才是一群。(出示一群鸭子图)

(出示“一群鸭子”词语)哦,这才是——读(一群鸭子)

(4)我们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牛。(哟,养牛专业户。)一群鸡。一群鸟。(啊哟,好多鸟。)(举三个)

(5)(出示带图韵文,群字变红)谁来读?把谁多谁少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5.学习第四节

(1)人或动物多了我们可以称为群,那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出图:一堆杏,一堆苹果)我们又该怎么说呢?

(2)认识“堆”

堆也是形声字,它的本义就是堆在一起的沙石泥土(出示图堆积的砂石泥土),所以左边是——“提土旁”(出示提土旁)为什么叫它提土旁呢?(出示土字)右边的隹字表示堆的读音(隹变红),它的本义是一种短尾巴的鸟。(图演变成堆字)

(出示土豆、苹果、杏子图)现在,可以说一堆——还可以说一堆什么?评:哎呀,可真多!好多呀!

(3)(出示图文)这一次,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上行女生读下行,得让我听出多少来。

6.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文)来,你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2)“一个苹果一颗枣”,(故作若有所思状)咦,枣子为什么要用颗呢?来看颗的部首页字旁。

(出示“页”),这是页的繁体字(出示“頁”),是“首”字(出示)的变写,与人的头部有关,看页的古文字(出示页古文字)我们依稀还能看到人的眼睛和眉毛呢!(图演变成頁、页字)因此脑袋就说“一颗”,颗的本义是指头颅,后来指圆形或颗粒状的较小的东西。读,一颗枣。

(3)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4)预设1:一ke树是这个颗吗?是哪个ke?来,比较一下。(出示颗、棵)

预设2:“颗”还有一个读音一样,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兄弟呢?是哪个字?(出示①颗、②棵)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颗:用来形容颗粒状的东西。棵:与树木有关。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出示“①颗、②棵”及句子)院子里种着一()枣树。师:伸出手指给我看,第几个?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一()()枣子。(老师边念边填空)

四、形式多样,练读巩固

1.来,我们把韵文连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师拍手读前两节,学生拍手跟读后两节)

2.除了拍手读,你还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读,师巡视预选)

3.谁愿意到前面来读一读?

4.老师发现有两个小朋友玩起了“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咱们把他们请到台上来读,好不好?你们开始吧!

五、扩展训练,巩固提高

1.开心吧,我们再来小院里看看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2.你们学得真快!请拿到老师奖章的孩子站起来,你拿到的是——花,一——(朵花)你呢?你们好棒哦!

3.瞧,动物园的朋友也赶来凑热闹了,(分别出示不同风景图:老虎/猫骆驼/羊大象/猴金鱼/虾)聪明的孩子,你们能仿照课文的形式把它们编成儿歌吗?选你喜欢的一幅说一说。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一个高,一个低,一匹骆驼一只羊。

一个胖,一个瘦,一头大象一只猴。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金鱼一只蛙。

六、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1.会读,会认,会编,还要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有4个生字,它们都是独体字。(课件出示生字)一起读一读吧?

2.写“牛”

(1)(田字格下方板画牛的古文字)猜一猜,这是哪个字的古文字?

预设1:对,中间突出的部分是牛弯曲的长角。(红笔标)

预设2:看这中间突出的部分像谁头上弯曲的长角?(红笔标)对啦,这是牛字的古文字写法。

(牛古文字旁画羊的古文字)这又是哪个字?对,从头上犄角看就是温顺的羊(红笔标)。我们的老祖先就用它们的头部特征造字,所以牛羊的单个量词就用“头”。

(2)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牛字:一撇小小牛角尖,悬针竖,立中线。(竖用红色)

3.写“小”“少”

(1)(屏幕出示田字格中小字第一笔变红色)“小”字的第一笔也要压在竖中线上,谁知道这个新笔画的名称?(指名)领着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来,和老师一起写竖钩,(在田字格边写边说,竖钩红色)“竖”不抬笔,收笔向上提。

(2)看看“小”字的书写笔顺(看屏幕“小”字书写)我们要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来,写一遍。竖钩落中线,两点各一边。(完成小字书写)

(3)最后一个字,看它和“小”字有什么区别?(师写少字)

预设1:比小多一笔。评:哦,汉字的加减法。

预设2:第一笔是竖。(红笔描出竖)这一笔很重要,一不小心就错了。

4.孩子们,下面该你们大显身手了。拿出铅笔,在书第91页每个字描一遍,写一遍。注意头要正,身立直,握笔要正确,开始吧!(配乐,生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5.我看到大家都写完了,咱们班的孩子写得可认真啦,我请来两位小书法家展示他们的作品!

七、总结回顾,课外拓延

孩子们,今天的快乐之旅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水果朋友,而且还给他们做出了公平公正的评判,同时又学会了正确使用数量词,真是满载而归,开心吗?回到家请继续开启我们的智慧列车,(出示导入新课时的汽车图片)把这首儿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发现,并使用更多的数量词,好吗?

比一比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游戏吗?你的投篮水平怎样啊?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 出示两个队的比赛情况。

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男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投中情况的统计图。

2. 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思考奖牌给哪组?

3. 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1)算总分:男生:4+7+5+4+5=25个 女生:7+3+5+9=24个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追问:你们女生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公平?

(2)男生中去掉一个,或者女生中加上一个,使人数一样。

如果这样,教师追问,女生同意吗或男生同意吗?从而引出这种方法的意见很大,不能体现公平性。

师:我们发现这两组人数不相等是这场比赛比较特殊的情况,所以用总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不太公平,那怎样评判才公平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学生中肯定会出现移多补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平均数。

4. 求平均数。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

(4+7+5+4+5)÷5=5(个)

(7+3+5+9)÷4=6(个)

提问:括号里算出来的表示什么?除以几表示什么意思?得到的是什么?这个5是指每一个人投中5个吗?那这个5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投中几个也就是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小结:用每个小组的总数除以他们的人数就得到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我们通过计算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了平均数,根据平均数的多少我们也公正地认为这块奖牌应该奖给女生。

三、反馈

教材100页试一试:

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

(这道题结局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周的销售量与本周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前三周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是合理的,但不是唯一的,第三周卖出9箱,比第二周卖的多的原因很可能比是因为气温身高,如果估计本周气温比前一周更高,进货就不是平均数了,可以比9箱还多些。)

比一比课件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1数到10。

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板书:比一比)

二、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比一比: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p11、12练习一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比较多少,明天我们要学习比较长短,请同学们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一支用过的铅笔。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认为最大的亮点是选用的材料很简单,都是运用身边的资源。

《比多少》这一课是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有趣的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种形象的事物,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

课的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摆法,在师生、生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充分体验和感悟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逐渐理解知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操作是本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操作中有不少学生玩起学具来,就停不下来,有的甚至忘记了老师提出的操作要求,随心所欲地玩起别的花样来。怎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做到有目的地玩,在玩中学,并有始有终地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找出相应的对策。

本节课还要注意有些学生会根据以往经验:数量一样多的图片,头和尾一般对齐,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喜欢玩的游戏,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较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再讲《比多少》一课时,我会以抢椅子的游戏引入。首先五个人四把椅子,游戏结果有一人没有椅子,提问:为什么有一人没有椅子呢?学生很快说出:人比椅子多,椅子比人少。从而认识理解了多与少。再通过增加一把椅子继续游戏,使学生认识同样多。

比一比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笔画:竖钩,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认记生字,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课前准备:把课后“我会说”中的图绘成一张张图片;准备一些数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实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学习词语、生字。

1.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景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哪些植物?

2.词卡与实物相对应。

(1) 出示词卡,请学生试读词卡,并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

(2)借助图片读 —借助拼音读—

(3)离开拼音读 — 同桌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苹果的“苹”、杏子的“杏”、黄牛的“黄”是后鼻韵。)让学生说说学会了哪个生字。

3.请个别学生认读,全班齐读。

4.开火车读。

二、揭题

利用动物、水果进行比赛来揭题。

三、借助媒体,学习课文。

1、 出示图一

(1) 看谁与谁比什么?它们比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2) 师:看看课文里是比什么的?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3) 读句子

2、 利用图二、三、四学习课文另外三个句子(方法同上)

在读这三句的同时学习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

(2)知道“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区别“颗”与“棵”

3.比一比,认识量词。

(1)图上的杏子和桃子各有多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学习“堆”字,从图理解字义,认识“土”,并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土”的字。

(2)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一个杏子,一箱杏子,一筐杏子……)

(3)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4)小组讨论。

(5)看图比较鸭子和鸟的数量,理解“群”的字义,及适用情况。

出示: 一群 一只

(6)根据提供的图片上的内容说词,如:一群鸭子,一只鸭子,一只小鸟,一个苹果,一筐苹果等。

4.再读课文。

四、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生字,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评议,教师引导在识字时可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同时建立形义联系,如“杏、桃、苹果”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头。

4.课间游戏:动手把字的部件拼成课本的生字,并读一读,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五、指导书写 牛 羊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范写,指导:“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在竖中线上,“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上。

4.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及时纠姿。

6.展示作业,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一) 复习生字、词语

1、 利用摘“苹果”复习生字、偏旁。

2、 给词语归类(动物、水果)

二、我会说(正确使用量词)

1、 大屏幕出示课文中“我会说”的图片让学生说。

2、 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让学生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1)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

你发现了吗?用“颗”数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圆状或粒状的东西可以用上“颗”。

(2)数鸭子用“群”,在哪些时候也可以用上“群”?

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数量多,聚在一起)

(3)数杏子时用“堆”,在哪些时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数?

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多,紧紧地叠在一起)

4.说一说:一堆( ),一颗( ),一群( )

5.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练习正确使用量词。

一朵花 一本书 一支笔 一幅图 一扇门

一双鞋 一棵树 一座桥

一件衣服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台电视 一座房子 一架飞机 一份报纸

6、.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7.创编儿歌。

出示课件,课件上画着一堆苹果和一个桃子,学生看图模仿课文编写,(一边多,一边少,一堆苹果,一个桃。)

出示图:一个西瓜,一颗葡萄。(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葡萄)

出示图:一群山羊和一只猴子(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山羊,一只猴子)

最后让学生把创编的句子连起来说说。

8.做游戏,找朋友。将量词卡片的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并读出。

三、指导书写“小”、“少”。

1.出示“小”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2.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

3.出示“少”,学生观察与“小”的区别,注意第一笔是竖,而不是竖钩。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评议。

课后练习:

1.写生字,组词,书笔顺。

2.填一填。例:一( )伞 一( )水 一( )山 一( )河

板书:

识字(二)比一比

黄牛 花猫 鸭子 小鸟

杏子 桃子 苹果 红枣

教学小结:

本课中的比一比,如: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因此,我把重点放在量词的使用上。教学中,说到一个苹果、一颗枣、一群鸭子、一只猫等,我让学生再说一说还可以一个什么、一颗什么、一群什么、一只什么等等。课后,我又指着身边的事物让学生用量词说说。这样既让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词,又增加了词汇量。

"比较大小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