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雨寄北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7.06

夜雨寄北教案7篇。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夜雨寄北教案7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夜雨寄北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

在一千年前的一个秋雨绵绵的天气里,一位诗人收到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于是诗人倚窗观雨景,吟成了这首传唱的古诗。它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三、解诗题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四、研读课文、理解诗歌主旨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口译诗歌内容

字词:巴山——泛指巴蜀之地却话——重提、再说

2、结合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表达了作者对家中妻小的思念之情。

五、当堂落实基础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______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背诵并默写全诗。

夜雨寄北教案(篇2)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二、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二、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评析。

这个步骤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为深入学习此诗做好铺垫。

(要读出诗中的情感,如蕴含其中的郁闷、孤寂、思念和伤感。)

三、在评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教师范读。接下来进行分析诗歌。

1、翻译全诗。

2、分析诗歌。

问:读完诗歌,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

(二个。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二个人物在进行问答。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所以是亲人或友人在问询李商隐何时才能归去,但自己归期无定。诗人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

夜雨寄北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默写。

4、用复述、改写、表演等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一、引入学习《夜雨寄北》

二、初读理解诗歌的意思。

1、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讨论讨论,看能解决吗?不能解决的留下来。

3、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说说诗的意思。

三、品读诗歌。

1、谁愿意读读?读后评议,你觉得怎么样?你也读读。

2、小组品读。在小组中互读,边读边品议。

3、比读。愿意读的同学,我们来比一比。

四、深读感悟。

轻轻的读这首诗,在心中体会一下诗人当时在想什么?诗中的哪些词使你有了这种感觉?

五、小结学法,布置学生按照学法自学《枫桥夜泊》。

六、分组汇报自学情况。

七、对比体会两首诗的情感。

八、课外延展。

选一首诗,自己赏析,把赏析的情况在班内展示。

夜雨寄北教案(篇4)

一、抓住诗眼,导入新课

1、 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奇妙的文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看老师写“雨”,注意看这四点,你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相机:一个雨字,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联想)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看看:这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一场雨呢?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

2、 谁想读一读?(相机:诗要慢慢读才有味道,谁再试一试)

3、 老师和大家合作,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题目一起来,可以吗?师生合作读,读出节奏。

4、 读诗不仅要读得顺口、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呢?(生:弄懂诗句的意思)

5、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借助大屏幕上的注释,再联系书上插图,了解一下诗句的大致意思。

6、 同位同学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

7、 谁能说一说诗句大致的意思。

三、文本补读,品悟诗情

1、从诗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一下。

相机:(倾盆大雨)你是从诗中的哪个地方体会到的?这句中最能表现雨大的是 --(涨)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听出来了,是倾盆大雨。

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瓢泼大雨)试着读出你的理解(滂沱大雨)请读出你的感受

2、 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秋夜,这样一场倾盆大雨落下来,诗人站在窗口,会看到什么?

相机:(大大小小的池塘都积满了雨水)那池塘边的树木会怎样?(落叶满地)这情景让人感到——(冷、寒意)

3、 这样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冷冷的秋夜,诗人在哪儿?(巴山)

4、 巴山就是现在的四川一带,这一带在古代被称为“巴山蜀地”,想知道李商隐生活的时代,那儿的情况吗?

5、 请看大屏幕,自由读一读,记住那句话: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再看看注释。

6、 读了这段文字,你们知道了什么?

相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能具体描述一下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诗中的句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由此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交通不便。

还有谁能说一说,也可以读一读(连峰去天不盈尺……)这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路途险恶。所以,——(君问归期未有期)

7、 你体会到这句包含着什么情绪?(无奈)请读出你的感受(苦闷)请读出你的理解。

8、 诗人的亲人在哪儿?(北方长安)

9、 同学们,巴山到长安,那可是山高水远,路途艰险呀!唉!遇上这样一个冷冷的秋夜,又碰上这样一场大雨,诗人的心情会怎样?

相机: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大)

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冷)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

10、 此刻,诗人会想些什么?

11、 诗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12、 是啊,诗人想念亲人,亲人又何尝不想念千里之外的诗人呢?

13、 请看大屏幕,这儿有两首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还是那句话: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想一想:这两首词都表达了什么情绪?

14、 温庭筠是李商隐的好朋友,谁来读一读他的《忆江南》

相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干嘛?(盼亲人回来)这时,江上驶来一帆,是亲人回来了吗?(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十帆,是亲人回来了吗?望呀望呀,过尽百帆(皆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千帆(皆不是),只看见(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从早盼到(太阳落山),每天如此,每月如此,每年如此。真是令人(肠断白苹洲)这就叫柔肠寸断(板书)

师生共同:长安的亲人如此,远在巴山的诗人也是一样。

15、 白天如此思念也就算了,那晚上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想听谁读?(听你的朗读真是享受)

16、 这首词中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 “此情”是什么“情”?(思念之情)“无计可消除”,从这两首词中你知道分开两地的人儿想了哪些办法来排解这种思念呢?

相机:(独上兰舟、望月……)可望着望着,看到大雁又想起了(亲人)让人忍不住轻轻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独倚望江楼……)江水悠悠,望着望着,(又想起了亲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悠悠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绵绵细雨的春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赤日炎炎的夏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落叶飘零的秋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雪纷飞的冬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 这是怎样的思念?(刻骨铭心……)

19、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样的相思缠绕在分开两地的人儿心头。同学们,请想一想:一千多年前,巴山的那个秋夜,涨满秋池的仅仅是滂沱大雨,还有什么呢?(思念)涨满了诗人的心湖。

20、 那漫天飘飞的仅仅是秋雨吗?还是(思念)

那满天飞洒的仅仅是雨吗?还是(眼泪)相思的眼泪(板书)

21、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留在我们的口边呢?(齐读)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呢?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呢?

22、 如果有一天,使人能与亲人团聚,他会和亲人说起什么呢?

四、 总结、升华

1、 同学们,雨总会停的,可是,思念能停止吗?

2、 请看李商隐的名句,让我们深情齐读(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3、 此刻,我觉得一千年前巴山的那场夜雨正穿越时空,飘洒在你我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

五、 作业(拓展阅读)

读:杜甫《春夜喜雨》、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三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雨?

思:这三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雨?

夜雨寄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所创造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正确理解、认识朋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夜雨”指秋天夜里下的雨。“寄北”即寄给北方的友人,“北”是指长安,因在蜀地之北,故称;一作“内”,即内人、妻子,指寄给在北边的妻子。文题蕴涵着离情别绪的绵绵意境。

2、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3、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4、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

三、感受品味:

1、“君问归期未有期”——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品评: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品评: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品评: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4、“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来叙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品评: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四、合作探究: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句有什么意蕴?

明确: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谈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快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委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奇诡的意境。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问归期未有,夜雨涨秋池——绵绵愁思;

何当共剪,却话夜雨——盼望早归。

————羁旅之愁,思归之苦。

夜雨寄北教案(篇6)

教学设想

喜欢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清丽淡雅的笔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朴画卷,展卷细赏,得意而忘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教学古典诗词就是要通过精巧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握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情趣,从而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并且使这些民族文化触及学生的情感涟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感受天地万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诗词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共鸣呢?我想,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全新的课程观,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的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节课我尝试运用唐诗素描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2.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谧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李商隐独坐窗前,听雨声潺潺,轻飞的雨丝撩起了他怎样的思绪呢?

(设计意图:以优美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诗歌

1.配乐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

3.指名配乐朗读。

4.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近作者

先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整理归纳: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情思(整体感知)

缠绵的雨丝撩起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呢?

这是作者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怀念。

作者先写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连绵、涨满秋池的夜晚怀念妻子的情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辗转不眠,孤灯听雨,满怀离愁,内心充溢着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能知道自己这种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在西窗烛下向妻子谈谈,今夜雨中思亲的情景。

前两句写客中境况,后两句写对重聚的渴望,情绪递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独及寂寞中的强烈希望表现得很有层次,很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一)君问归期未有期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

(二)巴山夜雨涨秋池

1.在这一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声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漠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2.巴山意味着遥远的异乡,季节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动归思和寂寞情怀的秋天。时间也是寂静黑暗的夜晚,独居他乡的诗人也特别容易感受到寂寞忧伤的氛围,雨也撩拨人的情绪。风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伤怀。

3.“涨”非常富有神韵,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视觉。“雨涨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见的,表现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寂寞无聊的心境。

4.延展:

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⑵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⑶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⑸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⑹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⑺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何当共剪西窗烛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

(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顾今日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顾,一方面使愉快的重逢变得珍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巧妙之处。)

六、夜雨素描

(一)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式。

(二)例文:

游子吟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飘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三)课上练笔:唐诗素描:《夜雨寄北》

雨寄北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起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感受和表达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布置作业

结合对"唐诗素描"含义的理解,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写一篇300字以内的唐诗素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描述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八、结束语:

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心灵的遥相呼应,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滴滴到天明。”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各异。少不更事时,并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声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沧桑的暮年,方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设计意图:在动情的总结中,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呼应开头。)

夜雨寄北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整体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意蕴。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诗歌的意蕴

2.点释意: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3.关键词:诗歌意蕴

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李商隐《夜雨寄北》

2.补充材料:卞之琳《断章》、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点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诗歌的意蕴。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习诗歌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诗歌的意蕴

(二)点强化

1、作者介绍(知人论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现存的诗有600余首。他由于处在“牛李”倾轧的党争之中,所以受人排挤,很不志。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文章脉络结构

全诗有四句。首句一开头抓住妻子的来信“问归期”来回答。“未有期”三字,既是对妻子问的回答,又包含着自己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写眼前景物,实际上是写客怀离绪的惆怅之情,绵绵夜雨,涨满秋池,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正是借写萧瑟之景,抒离索之情。三、四句写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间的变化,又有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

3、该诗三个层面分析

(1)、语言层面分析

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夜雨寄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这首诗仅用28个字,把自己仕途不得志、有家归不得的抑郁之情表现出了,极富想象力。

(2)、意象成面

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比、兴这三种方法。“巴山的夜雨”、“秋池”点出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用一个“涨”字把作者的愁思与窗外的瓢泼大雨联系起来。“共剪西窗烛”把诗人思家的画面刻画淋淋尽致。

(3)、意蕴层面

读者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产生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是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诗的意蕴一般包括审美意蕴和智性意蕴。优秀诗歌都具有审美性。审美意蕴指诗歌的音乐和结构情感的美;智性美指有诗情的表达透漏出的深刻哲理。诗人通过回环的修辞手法,运用现实和幻想画面的结合,通过简练、意味深远的语言,把身处异地,思念妻子的抑郁之情表现出来。

(三)点延伸(选讲)

1、语言层面拓展

卞之琳的诗向以含蓄睿智为读者所喜爱,他常常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断章》这首诗,其语言就生动体现了这种特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的表面平淡无奇:桥上有风景,于是你在看;你也构成了风景,于是别人也在看你。在无奇中,让人体会到了画面所蕴含的丰富的生与死、知与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对性哲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的是梦,这一语言的搭配极为巧妙,巧就巧在具象词与抽象词的组合,打破了语义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种诗意的逻辑,从而大大扩充了诗歌语言的弹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涵,又扩展了诗的表现范围,加深了诗的理意。

2、意象层面拓展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之所以催人泪下,是与诗人成功运用暗喻及通感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组组含义深刻的意象分不开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视觉“老水车”与听觉“疲惫的歌”相连,诗人用这种苍凉的意象开头,一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极佳的诗歌欣赏状态,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那份深厚,数百年的历史沉寂一下跳到了读者面前,开阔而雄浑,苍茫而深沉。“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又将具体意象与抽象意象融为一体,在时空的急剧转捩、对比中,完成了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这些意象,让我们在最初的震撼过后,又恍然于它们所代表的强烈思想感情的复杂意义之中,从而使我们从艺术的视角感悟到了这首诗独具的审美情趣,使我们感到诗人内在的精神与诗的意象的一致性。因此,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3、意蕴层面拓展

穆旦常常在自己的诗中给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与光明的哲理,《赞美》这首诗就集中代表了诗人的这种艺术创作风格。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是作为抒情主体的诗人自我,一是“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的农夫。抒情主体在荒凉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在忧郁的森林中,对着在天际爬行的“不移的灰色行列”,诉说自己的“沉默的爱情”,“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阴雨的天气”、“要以带雪的手”和“佝偻的人民拥抱”;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情的形象。而农夫,这“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身边升起而又降落”,“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路是无限的悠长”,而他却放下了“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的古代的锄头,坚定地“看着自己”融进了死亡。一个劳动者守望着自己的贫穷、劳苦,然后抛开妻儿老母,抛开一切,一去不回头。这是一个什么形象?他的内质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也在为他的离去而痛哭?不言而喻,这两组意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农夫与我猝然相遇在诗中,各自理解着自己的使命,当芸芸众生昏昏于自我意识的丧失时,我和农夫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着清醒,传达出一种与昏聩的世界格格不入、为寻找光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意象的解剖,挖出了诗歌的某些内涵,对作品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然而进一步去体味:在这一荒凉而饥饿的画面里,农夫形象的精神之光开始活跃起来,浮动起来,扩展起来,从而传达出农夫的个性品格——在自身充满动乱、矛盾、苦难和愚昧时,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牺牲自己、改造自己,寻求走向光明的出路,也正因此,“一个民族才能起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农夫这一形象,实际承载着民族历史的内涵,代表着先行者的特定品质,闪耀着民族性格的不朽光华。而我是新生农夫的象征,我与农夫的血肉联系,共同筑就了民族之魂。这正是《赞美》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崇高的美学意蕴,鉴赏到此,才算真正进入到诗歌意蕴层的把握之中,也即进入到诗歌的“智性”意蕴中。

(四)、点回归

同学们,相信通过对这首诗意蕴的分析,我们对诗的意蕴有个初步了解,这对我们以后在分析诗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帮助。也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鉴赏其他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夜雨:点明作诗的时间。北:指巴山以北的长安。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指诗人妻子王氏。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北,有大巴山小巴山。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巴东。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二句:是说何时能回家相对夜谈,追述今夜雨中客居巴东的情况。何当:何时。

全诗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七、作业要求

课后阅读赏析卞之琳《断章》、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穆旦《赞美》,掌握诗歌的意蕴美。

gz85.COM精选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推荐7篇


跟随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的脚步探索“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的故事吧,希望您的生活因本文而有所改善。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教案和课件的科学编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1】

在春夜洛城中,夜幕降临,洛城落入了寂静的宇宙中。寂静的夜晚里,隐隐约约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笛声,那么动听的笛声让人感到陶醉,仿佛可以将人带入一个神秘的世界。于是,一位幼稚园的老师决定在孩子们身上进行一次特殊的教学实验。这个教学实验将以春夜洛城闻笛为主题,带领孩子们探索音乐的奥秘,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和愉悦。

这个教学实验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步:启发孩子对春夜洛城闻笛的好奇心。老师会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给孩子们展示洛城的美丽夜晚以及悠扬的笛声。同时,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在夜晚中听到过的动听的声音,让孩子们思考这些声音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第二步:探索笛声的奥秘。通过引导孩子们模仿笛声、传统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音乐的特点和感受。

第三步:展示音乐的多样性。老师会为孩子们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然后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些不同的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情绪。

第四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老师会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音乐活动,如自己制作简单乐器、合唱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五步:展示孩子们的成果。在教学实验的最后,老师会邀请孩子们表演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让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并通过欣赏他人的表演,学习欣赏音乐和尊重他人。

通过这个教学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春夜洛城闻笛的故事,还可以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展示自己的才艺。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这样一场关于春夜洛城闻笛的教学实验,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收获更多,感受更多,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2】

一.诵读提示

过首诗系因诗人厌倦飘零、思归故土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时写的,表达了思归安陆的强烈感情。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的同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

二。知人论世

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坐船东下,出三峡,过荆门,到达江陵,游洞庭湖,登庐山,到金陵后住在扬州。27岁时,他离开扬州,经汝海,到达安陆,结婚后在安陆定居安陆北望,汝海茫茫,嵩岳耸峙,再往北就是东都洛阳。这样李白就以安陆为归宿,从开元十九年(731)始三游洛阳,圆了他畅游帝乡的梦想了。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载(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就浪迹酒肆。杜甫在《酒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生活的真实写照。到天宝三载春,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此次洛阳之行,李白会见了当时住在洛阳的杜甫,双子星座,珠联璧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之后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三.内容感知

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在夜里倾听一支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之情呢!

四.鉴赏点拨

(1)诗仙李白从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62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写于东都洛阳的《春夜洛城闻笛》就是这些珍品中的一颗宝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显示出此时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抓住民族精神的这一特点,牢牢扣住读者的心理,所以,千百年来,这首诗成了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同时,也不断滋养、强化着民族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关于古时折柳的习俗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涵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进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五.小结:闻笛声(杨柳曲)凄清哀婉思归居土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3】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及其代表作《春夜洛城闻笛》的背景和意境。

2. 理解《春夜洛城闻笛》的主题和核心意思。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诗歌的背景知识和意境的诠释。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核心意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杜甫的诗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杜甫《春夜洛城闻笛》的朗诵或演绎,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然后,出示杜甫的诗集,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讲解

讲解《春夜洛城闻笛》的背景和意境。

(1)背景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真挚、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切而闻名于世。《春夜洛城闻笛》描述的是唐朝末年,杜甫在洛阳城听到的一曲清悠动听的笛声。那时,李白已经醉死,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一片凄凉之象。杜甫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到了美妙的笛声,使他产生了沉思和忧伤,也启发他写下了这首绝妙的诗作。

(2)意境

《春夜洛城闻笛》描绘了洛阳城春夜的寂静与空旷,以及穿过夜空的凄凉笛声。这首诗以一种慵懒、沉郁的心情写下来,表达了杜甫对时局的担忧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3. 分析

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春夜洛城闻笛》的主题和核心意义。

(1)主题

《春夜洛城闻笛》的主题是对动荡时局和人生忧伤的思考。诗中通过洛阳城的夜晚和美妙的笛声,表现了杜甫对时局和人生的痛苦与不安。

(2)核心意义

《春夜洛城闻笛》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苦闷和挣扎。杜甫通过笛声的形象象征着人生中的苦闷与无奈,寄卧洛阳,坐听春夜的笛声,意味着他坐观时事的愁闷。同时,诗中还透露着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期许。

4. 总结

总结《春夜洛城闻笛》的主题和核心意义,强调杜甫对时局的忧伤和对生活的反思。

五、课堂练习

1.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杜甫《春夜洛城闻笛》的意境。

2. 你认为《春夜洛城闻笛》的主题是什么?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理由。

六、课堂讨论

和学生一起讨论《春夜洛城闻笛》的意境和主题,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春夜洛城闻笛》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杜甫及其代表作《春夜洛城闻笛》的背景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4】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导语: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诗作之一,以抒发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该诗写出了春夜中洛阳城中悠扬动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美丽动人的夜晚景象。本教案将通过《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以“唐诗赏析”为主题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 体会和理解《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欣赏唐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了解《春夜洛城闻笛》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的作品风格;

2. 理解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开场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古琴演奏《关山月》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音色和曲调,营造出古代的氛围。

2. 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

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白居易这位唐代文学家及其作品的背景。详细地介绍《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洛阳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等,让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了解。

3. 诗句解读(20分钟)

选取《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诗句,分组让学生共同解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诗歌的讨论中。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诗歌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春夜洛城闻笛》的音频,让学生闭目倾听,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声音和景象。之后,让学生在诗歌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诗歌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5. 诗歌创作(3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春夜的短诗或散文。要求学生把握春夜的意境和情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来描绘。

6. 作品分享与评价(15分钟)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全班学生共同欣赏和评价。同时,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有关诗歌创作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表达的艺术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课堂内容,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取得的成果有所认识。

五、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整理并修改自己的诗歌作品,将其写成成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学习欣赏唐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创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写诗,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欣赏、体验和创作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5】

一、课件出示李白图像。

二、揭示课题,了解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背景: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天宝三年,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此次洛阳之行,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2、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3.老师点名学生读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4.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一)、谁了解诗的大致意思?

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

师:想像:诗人正在干什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时断时续,带着浓浓的乡情,像家乡亲人在低声呼唤。

(3):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2)《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听到这首曲子,会勾起什么情?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思想,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读——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因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留下了千古传送的思乡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借 景 抒 情 ↓ 《折杨柳》 ↓ 玉笛声 — 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6】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教学目的:

1、 品味古诗的思乡怀亲的主旨。

1、同学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古典诗歌小学背过不少吧?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2、学生背诵以上古诗。

3、背完后老师提示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表达思乡怀亲的感情,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中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初读一遍感知表现主旨的诗句。

4、学生读完后询问这两首诗表现主旨的诗句,教师总结:这两首诗都有“故园”,点出这两首诗的思乡怀亲主题。

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来理解“暗”?

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篇7】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教案主题:春夜洛城闻笛

教学对象:中学高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春夜洛城闻笛》;

2. 分析诗歌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 掌握诗歌的基本意义,并能够用适当的词语进一步阐释诗歌的内涵与风格;

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李白与《春夜洛城闻笛》简介;

2. 诗歌的分析与解读;

3. 诗歌欣赏与鉴赏;

4. 展开讨论与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与导学(1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春夜洛城闻笛》,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师生共同钻研诗句中所表达的意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步:阅读与品味(20分钟)

展示诗歌《春夜洛城闻笛》,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美景,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请学生一起读诗,全班共同品味诗歌的诗意和情感。

第三步:分析与鉴赏(3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等。通过对诗句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进一步阐释诗歌的内涵与风格。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唐诗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第四步:展开讨论与思考(25分钟)

1. 请学生就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讨论,并陈述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一步思考诗歌所描绘的景物,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

第五步:诗歌创作(20分钟)

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夜的理解和感受,写一首以“春夜”为题材的诗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诗歌中,并展示自己的创作。

教学延伸与巩固:

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唐代诗歌,了解其他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诗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演讲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教学评价:

1. 针对学生在诗歌阅读和分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

2. 在讨论与思考环节中,观察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3. 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意、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等。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李白和他的诗歌作品,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诗歌创作的环节也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热爱诗歌,深入探究文学的魅力。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必备7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 准备教案课件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加生动。本文主要涉及与“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相关的内容,欢迎您的到来希望您能喜欢我们的内容并收藏!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会用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和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难点是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

三只纸盒和红、黄、白、三种颜色乒乓球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明写有1元字样的是正面,往上一抛,让学生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然后让每一组上来一位同学抛掷。引导学生:硬币没有落地之前,猜测有几种可能?(正面,也可能是反面即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说明:由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猜想、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在讲台上置放三只放有乒乓球的纸盒,1号盒(放白球),2号盒(放黄球),3号盒(放黄球和白球)。放什么颜色球学生事先不知道。

对于1号盒:摸到一个红球。(不可能)

对于2号盒:摸到一个黄球。(必然)

对于3号盒:摸到一个白球。(不确定或随机)

每只盒子都让四位同学去摸,(对于1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白球,对于2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黄球,对于3号盒,直到摸到两种球为止)再叫三位同学分别打开三只盒子,引导学生解析:对于三只盒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然后讲出每个问题的可能性,老师板书每种可能性的关键词(见以上题后的括号)。从而直接给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说明:通过简单的试验、猜测、验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练习1:教科书72页,合作学习部分及73页做一做。

三、应用与思考

问题1:对照上面的练习1解释:为什么三个概念都有“在一定条件下”?请举例说明。

问题2:你能举出生活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例子吗?

问题3:你能改变条件对于1号盒:“摸到红球”由不可能事件变为随机事件吗?

对于2号盒:“摸到黄球”由必然事件变为不可能事件吗?

(说明:强调概念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件是可转化的)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公顷、平方分米的含义。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体会1公顷、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出示教学目标

是师生共同读出目标,确立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师精讲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⑴、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

⑵、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⑵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

⑶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⑷ 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现在你能想象出1公顷的大小吗?

3、生活中感受1公顷

如果大家还不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那么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顷,再来体会1公顷的大小。

①问:你看出这是哪了吗?4、认识平方千米

⑴我们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⑵小结: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认识了平方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出了这样的几道题,你能帮他填一填吗?

2公顷=(_)平方米50000平方米=(_)公顷3平方千米=(_)公顷90000公顷=(_)平方千米

五、出示达标题

__x

六、课后拓展、巩固应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七、作业布置

课后,请你调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地方占地面积以及位桥镇的占地面积,好吗?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4)

【--小班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反思》这是一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复习并归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2.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测定两点间的距离,并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他叔叔帮他出了一个这样的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类型一】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物体的高度  小强为了测量一幢高楼高AB,在旗杆CD与楼之间选定一点P.测得旗杆顶C视线PC与地面夹角∠DPC=36°,测楼顶A视线PA与地面夹角∠APB=54°,量得P到楼底距离PB与旗杆高度相等,等于10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DB=36米,小强计算出了楼高,楼高AB是多少米?解析:根据题意可得△CPD≌△PAB(ASA),进而利用AB=DP=DB-PB求出即可.解:∵∠CPD=36°,∠APB=54°,∠CDP=∠ABP=90°,∴∠DCP=∠APB=54°.在△CPD和△PAB中,∵∠CDP=∠ABP,DC=PB,∠DCP=∠APB,∴△CPD≌△PAB(ASA),∴DP=AB.∵DB=36米,PB=10米,∴AB=36-10=26(米).答:楼高AB是26米.方法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一些难以直接测量的距离问题,可以利用三角形全等将这些距离进行转化,从而达到测量目的.【类型二】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物体的内径  要测量圆形工件的外径,工人师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卡钳,点O为卡钳两柄交点,且有OA=OB=OC=OD,如果圆形工件恰好通过卡钳AB,则此工件的外径必是CD的长,其中的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A.SSS  B.SASC.ASA  D.AAS解析:如图,连接AB、CD.在△ABO和△DCO中,OA=OD,∠AOB=∠DOC,OB=OC,∴△ABO≌△DCO(SAS),∴AB=CD.故选B.方法总结: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来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距离,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类型三】 与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相关的方案设计问题  如图所示,有一池塘,要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请用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设计一个测量方案(画出图形),并说明测量步骤和依据.解析:本题让我们了解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的一种方法,设计时,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需要测量的线段在陆地一侧可实施,就可以达到目的.解:在平地任找一点O,连OA、OB,延长AO至C使CO=AO,延BO至D,使DO=BO,则CD=AB,依据是△AOB≌△COD(SAS).方法总结:在解决方案设计探究问题时,符合条件的方案设计往往有多种,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构造出全等三角形进行解决.【类型四】 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工人师傅要在墙壁的O处用钻头打孔,要使孔口从墙壁对面的B点处打开,墙壁厚是35cm,B点与O点的铅直距离AB长是20cm,工人师傅在旁边墙上与AO水平的线上截取OC=35cm,画CD⊥OC,使CD=20cm,连接OD,然后沿着DO的方向打孔,结果钻头正好从B点处打出,这是什么道理呢?请你说出理由.解析:由OC与地面平行,确定了A,O,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说明△AOB≌△COD可得D,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解:∵OC=35cm,墙壁厚OA=35cm,∴OC=OA.∵墙体是垂直的,∴∠OAB=90°.又∵CD⊥OC,∴∠OAB=∠OCD=90°.在△OAB和△OCD中,∠OAB=∠OCD=90°,OC=OA,∠AOB=∠COD,∴△OAB≌△OCD(ASA),∴DC=AB.∵DC=20cm,∴AB=20cm,∴钻头正好从B点出打出.三、板书设计1.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的依据“SAS”“ASA”“AAS”2.运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了解到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充分展开联想,对三角形全等的利用进行深层的探究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地把教育激励策略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扬长避短的内在要求,是一种较好的育人艺术。在这堂课里,首先创设了一个“现实情境”,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真实”地解决问题的意味,然后用角*模拟的方法进行自由而舒畅的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刺激他们思维的多向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思路、拓展自己思维、修正自己不足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积极的互动中掌握知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表达书写能力又有明确的要求。注重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学过程 :

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2、过程: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师巡场指导。

(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

(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

(1)按底面

(2)按侧面

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3、议一议:

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5、小结:

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6、作业 :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2、能够测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会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3、通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它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知识

1、点到直线距离。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三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做一做。

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本的宽度。要注意什么问题?刻度尺要与课本两边互相垂直。

2、公垂线、公垂线段的概念

与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如图形中的直线AB与CD都是公垂线,这时连结两个垂足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段。图中的线段AB和CD。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也可以看成是两平行直线中一条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的垂线段。

3、公垂线段定理:两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段都相等。

4、两平行线上各取一点连结而成的所有线段中,公垂线段最短。

如图m∥n,直线m、n上各取一点A、B,连结AB。再过A作n线段的垂线段AC,垂足为C,则有AC从而得到上述定理。

5、两平行间的距离: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6、范例分析

P76例如图设直线a、b、c是三条平行直线。已知a与b的距离为5厘米,b与c的距离为2厘米,求a与c的距离。

引导学生分析,然后按教材写出解题过程:

解: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A,过A作AC⊥a,分别交b、c于B、C两点,则AB、BC、AC分别表示a与b,b与c,a与c的公垂线段。AC=AB+BC=5+2=7,因此a与c的距离为7厘米。

三、小结练习

1、练习P76P77的A组2题

2、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P77的A组第1、3题

后记:

七年级数学北师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会根据平移次数推算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探索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探索规律

1、 拓展延伸 出示例2,理解图意指名说说(1)浴室的一面墙长有8格,宽有6格;(2)理解问题

2、你准备怎样来贴瓷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明确方法:可以从左上角开始有次序地进行平移,可以向右平移,也可以向左平移。

3、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后思考:你是沿着什么方向贴的?平移了几次?有几种贴法?

4、交流汇报,引导思考:

(1)沿着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种贴法?(平移6次,可以有7种贴法)沿着这面墙的宽贴一列有多少种贴法?(平移4次,可以有5种贴法)

(2)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5×7=35种)

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与沿这面墙的长和宽贴各有多少种贴法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就是求5个7或7个5是多少)

5、小结:我们发现沿着长贴有7种贴法,沿着宽贴有5种贴法,所以一共有7×5=35种贴法。

二、运用规律

1、完成“试一试”

(1)你能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完成这道题吗?出示“试一试”这个图形你会把它平移吗?小组讨论,明确可以把“凸”字形看作长方形。

(2)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独立思考后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3)交流,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沿着长有6种贴法,沿着长有5种贴法,所以一共有6×5=30种贴法)

2、完成练一练

小军打算在阳台上的一面墙上贴花砖,请你算一算,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的过程。

3、完成P59第3题

(1)仔细审题后,动手框一框,并算一算5个数的和。

(2)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就等于中间的数乘5。

(3)如果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为什么?

独立思考后解答。

(4)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独立思考后同桌说说,学生解答后再组织交流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三、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 学生质疑。

雷雨教案五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什么?你不可错过的一篇文章工作总结之家特别为你推荐“雷雨教案”,请在浏览器收藏夹中添加本页以便下次阅读!

雷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活动难点】

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

2、活动前了解幼儿关于夏天雷雨的已有经验,收看或收听关于雷雨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钱的情形。

1、太阳公公到哪去了?

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乌云)

3、看上去怎么样?

4、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打雷声,闪电)

二、引导幼儿观察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雨点)

2、雨从哪儿来?落到了哪里?看看四周的树、花草、房子有什么变化。

3、等雨小些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撑伞到雨中走走,听雨点声,看雨滴落到地上的`圈圈、地面的积水、花草变化等。

三、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形。

1、看一看,听一听,现在和下雨时又什么不一样?

2、天上出现了什么?(白云)

3、到户外走一周,呼吸雷雨后的清新空气,感受雨后的凉爽。

【教学反思】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雷雨教案 篇2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学时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回顾以下,雷雨时,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雷声轰隆隆。”有的说:“闪电咔嚓咔嚓响。”有的说:“先打雷,后下雨。”

二、看图学文

本文的两幅图画描绘了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学习课文时,可以先看图,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景象的句子。

三、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物都是什么样的?读读文,边读边画,找出来,感受一下。这样学生不但感受了不同景象,还能把描写景象的句子背下来。

四、抓动词

本课“压”“挂”“垂”“坐”四个动词使用得特别好。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通过换词法,来感受词语使用得准确,同时,也学会正确使用动词。

五、遗憾之处

教学本课时,还没到雷雨季节,学生切身感受不深,上课时,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库。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在执教《雷雨》一课时,改变传统的单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本课生字及其词语。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独立地获取领悟知识这样一种新理念。首先我让学生在预习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学生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后,再让他们自己找出难写的字,并说出理由。(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在说理由的同时,也再次强化了这些字需要注意的地方,便于学生的记忆)。

学生们先自学容易学或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字,因为每个字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将本课的生字的重点进行归类后,再到前面来自己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为他补充。(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训练学生们的组织语言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们倾听的好习惯。同时这种合作学习也是为了使得他们在今后与人交流时做到认真倾听、尊重别人。)学生在讲解词义时,他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表述、朗读、结合生活实际等等方式,(他们的表演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激起低年级学生的求知兴趣)。然后学生们开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课前提出的难学的字应怎样写好,讨论过后,学生们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解几个字怎样写好。其他学生再来点评。(学生们对这几个字的间架结构、占格位置进行非常仔细的观察过后,再在小组内发表合理的见解,这不仅是训练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加强合作意识,及重点、难点也在互学、汇报的过程中得以突破,同时也为日后自学生字打下了基础,而且学生们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加强了他们写字的基本功。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感触,接下来我从这几方面来谈一谈:

一方面我感觉到学生们现在能自主地到前面来抓重点讲解生字,但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我今后再进行训练。有几个学生的想法很好,可一到前面来说的时候,却表达不清。我想在今后我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读的方式最好是大声地朗读,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用词造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灵活巧妙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另一方面我看到了自己基本功仍需要练习,就象李校长说的,要想上出一节成功的识字课,首先教师的字要漂亮,针对这个情况,我想每天抽半小时的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粉笔字和钢笔字,每天鼓励学生也抽半个小时的时间练习铅笔字和粉笔字。而且每天无论是上课的板书,还是平时的小事记在黑板上,我在书写时首先要做到工整、仔细,让学生平时就意识到字应该怎样写,怎样写才能写好。我想日久天常的训练过后,学生们和我的字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另外我还认为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我觉得他们的倾听能力比以前加强了,而且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配合得也越来越好了。因为在小组合作中,他们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所以他们也愿意以这种形式来学习,并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反思】

《雷雨》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戏剧,是戏剧史上的一颗璀灿明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中,节选的是《雷雨》中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及人物内心的矛盾,尤其是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人性中真和假的复杂关系。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作了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通过听故事,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剧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感兴趣,曲折生动的情节更是让他们唏嘘不已。在教学课程中,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一下演戏的快乐,也很好地体会了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我还放映了《雷雨》演出的录像,更让学生很感兴趣。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具有了很大的积极主动性。

2.保持了紧凑高效的课堂环节。这篇课文我上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环节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全剧情节,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情节。第二课时主要有复述故事,走近人物,主题探究等环节。这个过程中,每一节课,不同的环节都有能激起课堂波澜的内容。例如,在第一课时中,对于曹禺年轻时事迹的介绍,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对于全剧人物及情节的生动描述更是能引人入胜。这些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在第二课时中,首先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堂推向了一个感性的高潮。学生们或悲伤,或愤怒,或阴冷,或温情,把人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他们自己也深入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之所以能很放开地去表现,我想主要是因为老师首先放开了,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氛围。其次,在分析人物时,“周朴园的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这一个问题把课堂再一次推向了一个理性的高潮。学生们冷静思考,热烈争论,有断地将问题深入,有的学生的思考甚至超出了我准备的范围,很有见地。通过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感悟到了人性的真和假。

二、不足之处及再教设想。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放得还不够多。例如,在第一节课中,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如果让学生课前准备,上课时来一个小的比赛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平时看书搜集资料的兴趣。在第二节课中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朗读都是固定的。我过后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还可以反串角色,这样更利于他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注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通过《雷雨》的教学,我得到的最大收获是语文课堂首先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再多的方法、再好的内容都无济于事。其次,我觉得语文课堂就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

雷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描写雷雨的方法,体会用词的精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并能说出其中的不同。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体会生动、准确的用词。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雷雨前、中、后的一些四字词语或诗句。

2、教学课件。

课前游戏

一:我问你答。

师:谁的尾巴弯?生:公鸡的尾巴弯

师:谁的尾巴长?生:猴子的尾巴长

师:谁的尾巴最好看?生: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师:青蛙青蛙怎么叫?生:呱呱呱

师:小狗小狗怎么叫?生:汪汪汪

师:刮大风生:呼呼呼

师:下雨生:呼呼呼

二、听声音猜场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你善于倾听的.耳朵,善于描述的小嘴学习第17课《雷雨》

2、复习字词:在大家热情的呼唤声中,小雨点又来和大家打招了。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研究,记忆是一条呈直线下降的曲线,此环节的设计师为了让学生对识记过的生字加深印象,将遗忘的部分不断补充过来;并能对本节课的朗读与理解打下基础。】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

2、回答问题:课文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描写的。(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三、品读课文

㈠、学习1—3自然段

1、读读雷雨前的段话

2、出示雷雨前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朗读指导描写雷雨前景物的语句,板书

4、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引读,拓展说话练习,又一阵大风吹了过来,吹得……一阵猛烈的大风吹得……

5、指导理解“垂”字,朗读感悟

6、理解“越来越”,说话练习(出示句子:____越来越______。)

7、下雨前,蜘蛛逃走了,蝉不叫了?那其他的小动物呢?

8、齐读课文的1—3自然段。

9、词语积累,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雨前的种种景象呢?

㈡、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4—6自然段,想想雨有什么变化?

2、看图片,听雨声,明白雨势的变化,指导朗读。

3、男生读5自然段,女生读4、6自然段

㈢、学习7—8自然段

1、出示雨后图片,打开窗子你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理解“挂”字用的准确性,配乐朗读8自然段。

3、同学们,联系生活想象此时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齐读感悟。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研究多方面的感官调动有助于将知识系统的整理、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学生听音乐、看图画、读课文,多方面的跳动了学生的感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学习的成效也会比较高。】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诗句,学生口头填写

2、观察字形、突破难点,学生书空,当堂练写

3、投影评价,同桌互评,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虽说考试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可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考试却是相对公平考察人才的好办法之一,设计这一环节不仅仅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学生能更好的发挥考试水平。】

五、齐读全文,表达情感。

六、布置作业。

多么奇妙的天气变化,它就像一张小孩脸。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细心观察,模仿《雷雨》,写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吧!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生对文本充分理解后进行运用是检验语文学习效果的最好手段,我就设计了这个语言训练的环节。】

板书设计

18、雷雨

前中后

乌云密布倾盆大雨雨过天晴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经过了几次修改,最后和研发团队商量,大家认为二年级下学期是语文学习中以认字、写字课堂教学为重心的低段向以理解运用为重点的中段学习的衔接点,低年段字词的积累有助于中段的写作,应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这一重点,而且这样的板书设计与这一课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确这一学习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雷雨教案 篇4

一、导语的改变

因为上课的那天早上,一直下着微雨,所以,我就抛弃了原来的设计,从身边的雨引入课文,设计了一个句子:从一早到现在,窗外下着一场(怎么样)的雨?给学生展示说话和运用积累好词的机会。跟着我说:“在雨的家族里,既有像外面那么斯文的牛毛细雨,又有威猛的雨,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上要学的——”全班齐读”板书封面。”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字。记住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雷雨景色。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积累、揣摩语文、领悟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

在读中想象雷雨的景象,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

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电影。

导入新课:

播放雷雨的影片,感受雷雨的景象

如果要你来描写,你能写得出来吗?

初读感知:

1、读文:自由读,通顺,流利,质疑。

2、再读:同桌读边读边想象

3、再读:圈出你认为描写精彩的.语句。最为形象的语句。

4、交流,解疑。

一)大雨到来前的景象

想象大雨到来前是什么样的,跟作者笔下的是否相同,作者为什么能描写的这么传神,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说说大雨到来前作者抓住了几方面来描写,读出这种情景

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到如临其境

二)风来的景象

读风来的感觉

作者分几个层次写的风。都借什么景物来写风。

这种借物写的物的写作方法你有什么体会?

三)暴风雨来了

作者用了哪个修辞方法来写风,画出你找到的语句。说说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雷雨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渐渐、挂”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每段的意思,知道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

3.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雷雨前、中、后景象的特点。

难点:对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地描写难理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磁带、录相带、课件、玩具蜘蛛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激qing。

二、指导看图。

1.雷雨中的景物特点。 2.雷雨后的景物特点。 3.比较两幅图的异同。

三、初读课文,找出课文与图对应的段落。

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五、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六、总结(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雷雨》。(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三遍。)你们读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做一个好玩的游戏——

1.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软件,指导学生复习生字的读音。齐读、开火车读(增加组词)。

2.边看课件动画朗读,边回顾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然后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二、感受雷雨:

★ 雨中即景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景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相关段落。指名汇报。

师:是的,课文第4到第6自然段写了雷雨中的景象。雷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懂的?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连续指名3位学生发言,不接学生话头,只作简单的肯定性评价。

3、小黑板出示: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你看,这雨下得多大啊!“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啊?

4、指名朗读重点句子。

5、教师擦去“树”,让学生补充?

师:下这么大的雷雨,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6、学生自由补充,并且把自己想的答案补充到句子里读一读。(教师提示,最好是一个字的景物,能够读出句子的节奏来。)接着再擦去“房子”,让学生继续补充句子。

师:是呀,在大雷雨的笼罩下面,什么东西都看不清了,(板书:……都看不清了。)课文的作者就挑了两样最常见的景物——“树”和“房子”写到课文里去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4到第6自然段,让大雷雨痛痛快快地下到地面上来,让口渴的庄稼、小草喝个饱!

7、齐读课文第4到第6自然段。

★ 移步换景

师:大雷雨是夏天里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再过几天,也许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雷雨了,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天上要下大雷雨了呢?你们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好吗?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句子。教师指名朗读。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尖!答案就在课文的第1到第3自然段当中。雷雨前的哪一样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老师请你来读一读。(相机板书:蝉不叫,蜘蛛逃走了。)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出每一个句子的不同特点和重点词语的重音位置,比如:满天、压、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等。

师:老师请你一边看课文,一边认真地读一读、记一记,过一会儿,老师请几个同学不看课文来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马上就要下雷雨了。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简单复述。教师指名发言,给学生真挚的鼓励,哪怕这个学生的发言疙疙瘩瘩,也要抓住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的运用给予肯定和夸奖!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大雷雨开始从天上落下来了,雨点又大又密,我们就让它尽情地下吧,趁着这个时间,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喜欢吗?

4、游戏:兔小弟射气球。

教师以“压”字做例子,告诉学生游戏的规则。其余三个字的读音游戏,第一个齐答,第二、第三个游戏由学生上台演示。

师:啊!这场雷雨可真大,雨还在下,我们干脆来写几个生字你们看怎么样?

5、课件出示“生字表”,指名学生选择3至4个生字写在习字本上。

6、学生习字。

师:大雷雨来得快,去得更快!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播放课件:第三段动画朗读。师:和雷雨前,我们看到的景色相比,你的心情有没有不一样啊?

7、指名学生发言,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机板书:蝉叫了,蜘蛛坐网上。)

8、用几种形式朗读课文:

师生合作(师读第7段,生齐读第8段。)

生生合作(一生读第7段,其余读第8段。)

小组、集体合作(一个小组读第7段,其余读第8段)

师:雷雨过后,天气更晴朗,让我们和知了、蜘蛛、青蛙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还躲在屋子里的小伙伴吧!

齐读第8自然段,结束课文教学。

【板书设计】

前:蝉不叫 蜘蛛逃走了

雷 雨 中:……都看不清了。

后:蝉叫了 蜘蛛坐网上

"夜雨寄北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