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历年心得

发布时间: 2023.06.18

万历年心得。

心得体会是将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或者工作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怎么写心得体会才能让人有想读下去的欲望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万历年心得”,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万历年心得【篇1】

主要思想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的中,作者认识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历史的关节点。

艺术特色

铺述方式

由目录见,该书章节安排较有寓意, 全书选择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主要人物来解剖。书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主要人物的传记, 每部分都像是写某一个人,但作者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个的人和事,其叙述的人和事都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中央集权制度、内阁制、科举制、文官制度、朝服特点、丧礼程序等等。作者以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展开,让读者对人物的生平、思想、政绩、履历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但是,在铺排叙述的过程中,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串联中,作者展现的是人物生活背后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

叙事角度

《万历十五年》以散漫的笔调叙事,叙事视角转换灵活而自由。全书多以全能视角叙事,但作者常转换叙述的角度。如在第一章“万历皇帝”一章中,作者以万历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为君主的种种限制与无奈,从深层角度分析了其消极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渐消极反抗的过程。作者从万历皇帝的角度展开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万历皇帝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不一样的皇帝,使读者对万历皇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万历皇帝这一形象生动而丰满,更对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

万历年心得【篇2】

曾经有同事和我讨论《万历十五年》,问我“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你愿意做哪一种人?”我说哪一种都不做,因为他们都是失败者。

张居正是万历首辅,他的初衷很好,激进而大刀阔斧的推行万历新政,国库确实充实了很多,明朝也出现了一些暂时的新气象,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但是他推行的清丈田亩脱离实际,不符合当时的情形,推行不下去的时候,他不仅不会从技术的层面来思考其中障碍,反而刚愎自用,强行推广,结下了很多仇怨,加快了他后来下台的速度。

张居正从小聪明过人,十六岁考中举人,饱受传统教育,他把道德放在首位,按照申时行的说法,认为人的欲望有“阴阳”两面,阴的一面是人自己内心的、不可告人的私欲,而阳的一面就是可以公示于人的表现。所以作为首辅,张居正理所当然的赞同节俭,也要求官员节俭,这是他“阳”的欲念。另一方面,他出生于一个秀才之家,从未大富大贵,一旦高居显位,就极度奢靡,在他看来,自己作为首辅,劳心劳力,享受一下是可以的。政策上的刚愎自用,个人生活的阴阳两面,成为了张居正被人攻击的原因,以至于死后都不能入土为安。这让我想到了在竞选制的国家,在审查竞选资格的时候,竞选人的财产也要被列为参加竞选的条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万历年间文官不睦,是申时行上台后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他以“和事老”的姿态出现在万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认为大明的最大事务就是缓解文官之间的矛盾,大明王朝能够在平衡状态下得以运行。他之前追随张居正,亲自目睹了张处理文官不睦的方法,是主观上控制或者严禁文官之间的不睦,当然他也见证了张居正最后的结局:一次偶然的病就让他莫名其妙的死去。

申时行要吸取他前任的教训,他的经验就是: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习惯是否相悖,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是空中楼阁。尽管如此,三派文官对他还是不满:搜刮自肥的人认为他太假,甘守清贫的人不满于他对贪官的温和,而大多数人认为他没有是非观念.....,所以一旦机会来临,他也被众人踩在脚底下。

海瑞是大明王朝的异类。和他的同僚不同,海瑞不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然后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他尊重法律,按照最高限度执行,但是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可以简单的分为“善、恶”两个范围,甚至在一些不能决断的案件上,也可以凭借善、恶来裁决。他认为君子为官的动机,无非就是恻隐与义愤,所以他的信条和个性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其悲剧性的结局说明了以个人的道德之长,仍然不能弥补组织和技术之短!

张居正的美好初衷和强硬手腕,开创了万历新政,但是并没有让他成为流芳百世的不朽,由于主观能动性过大,反而是落到了死后几乎被挖出来鞭尸的地步。申时行一生奉行“周而不比”的处世原则,最后让自己成为了所有文官的敌人。海瑞的执着与坚守,一生的仕途阴差阳错,他的死,让很多人叹息:这个人终于死了!

万历年心得【篇3】

初读《万历十五年》,幸而,这显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作者运用了平和的记叙手法,这点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十分爱看的《易中天》品三国,当然这本书更严肃一点,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我们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人情善恶,和让万历及读者都有些倍感无奈地政治体制,文官体制。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像风暴前的平静,又如同作者黄先生所说:“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长达48年,又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亦或是奸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样是幼年登基,在位时间冠绝该朝,同样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却为何命运迥异,一个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根基所在,一个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对万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学士张居正。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在危难之际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进而成为首辅大臣,对于万历的种种事物牢记于心,他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识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统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万历即位以后第一个欣欣向荣的十年。但我认为,也正是他毁掉了万历,张居正权倾朝野,组建利益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颇有鳌拜功高盖主的味道,为积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隐患的种子。而万历皇帝呢?对于张居正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怀有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对他庞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赖,有所依仗,还是对于这位朝中具有无可比拟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因为各种言论,弹劾对张居正的冲击,让这位亲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对他的信任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张居正和冯宝,万历年少时最为亲近的两人,后来都不得善终,这对万历的心理上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另一个让万历变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让他倍感无奈的政治体制——文官体制。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不仅是正统思想,更是统治思想,本来这是帝王用来喝令权臣,统治天下的思想利器,个人认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亦或是《水浒》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摆脱这一思想,但时至万历,已经变成了万历想励精图治的巨大障碍,没有统治,只有约束。万历无能为力,只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朝政,对待群臣所谓的道德压力,于是开始了不理朝政,不思进取的万历年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以秦国商鞅变法为先,统一全国,依法治国的效力可见一斑,但秦国又迅速地覆灭,秦王的横征暴敛,滥用劳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个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这样?我认为当时的人文思想没有统一,没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缚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统治文化,一种将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统一的利器,是一种帝王之术。古代科举制度的论题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为题,而一般不以时事政治,怎样具体的治理国家为题,因而这种道德至上的风气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重德轻法的弊端便是许多行政,经济,管理问题变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纲上线,难以以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来衡量好坏,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书中评注道:“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终究还是一个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在位长达48年,但长期不理朝政的他还是留下的骂名与非议。 当我们徘徊于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之间,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历史,正视历史。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显然万历的悲剧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谬之极,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拥有了比那时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师这一职业,但显然道德的缺失又成为了一大问题,道德问题无法通过规章条例来硬性规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们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种悲哀?是否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怎样才能找回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这又是一个当今社会继续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行走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是否能以史为鉴,哀之鉴之。万历的悲剧我们不会重演,但我们应积极思考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避免成为下一个悲剧。

万历年心得【篇4】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

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

万历年心得【篇5】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的末尾写到:“由明朝可以向后倒推到其它各朝,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候地理关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得出了的历史结论。

当历史的问题牵扯到地理环境时,似乎一切已经注定。气候天决定,文化随之产生,历史的大环境也就矗立在那里了。那么,在既定的环境中,历史人物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呢?在《万历十五年》中,作者通过几个不同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比如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

写到张居正这一章的时候,作者拟定的章标题是——世间已无张居正,也就是说书中阐述更多的是他的落寞和跌入谷底之后朝局的变化。何以一代内阁首辅身前地位显赫风光无限,死后被鞭尸,被抄家?也许,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社么叫物极必反。活着的张居正总是幻想凭借一己之力来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他的威严、权利和智慧不仅在小皇帝身上展现出来,也笼罩在整个朝野。他想当皇帝吗?其实不见得,从他不遗余力的改革赋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来看,他也许真的希望这个国家能在他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只可惜他太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视了一个事实,推动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他自身就处于明朝这样一个文官体系当中,当他把所有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者贬黜的时候,就打破了整个体系的平衡。

在当时明朝的大环境中,张居正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度,心中可能有这样的独白:“万人阻挡又怎样,权利会帮我达成所愿。”他不顾整个历史环境的力量,不考虑文官系统里其它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希望通过明确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公务,最终的结果历史给出了答案。当他孤独前行的时候少有人真心实意的成为他的同伴,当他死后大部分人对他群起而攻之,表达不满。

申时行同样作为明朝首辅,并不如张居正那样“有名”。他深知自己处于怎样的一个环境中,没有锋芒,更谈不上毕露。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他更愿意成为和事佬,不触动谁就会相安无事。作为张居正首辅之位的下一任,他看到了前任处事风格之后的下场,因此他不会去重蹈覆辙。

除了厉害关系让他没有做烈士的决心外,他对环境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在既定的系统中,身为首辅也只能按照整个系统中的共同意志办事,能够恰如其分的调和其中的矛盾,并对大家起到感化和领导的作用才是首辅的角色需求。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任职期间他努力的穿行在百官和皇帝之间,尽量的平和政治波澜,希望凭借“诚意”建立起信赖,通过恕道期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申时行的做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历史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大明更不会。对待一个岌岌可危的病人,张居正的猛药行不通,申时行的小米粥同样没有用。

除了通过两位明朝首辅来阐述自己的大历史观,《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还煞费笔墨的写了这位一代名将戚继光,很明显他是偏爱戚将军的。在书中作者写到:“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来作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可避免,而他的成功在于他善于运用技术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戚继光没有像张居正一样超脱于环境之外,自负的以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而是灵活的适应环境,斡旋在各种关系中。也没有像申时行一样“看透”了环境,将希望寄托在所谓的“诚意”上,而是依据环境采取了必要而可行的措施。他严格练兵,创造的各种战术虽不先进也多有弊端,但是符合当时的军队人员构成和经济技术水平的。

从明朝整个大的历史环境来看,似乎戚继光对环境采取的措施更值得推崇。其实,未定。除了由于地理环境所造就的历史环境之外,每个单纯的个体也处于自己的小环境中。试想一下,如果戚继光处在张居正的位置难道就不会通过权利铁血施政吗?如果申时行只是一方将领他是否会摒弃犹豫不决胆小怕事呢?如果张居正处于首辅之位时和申时行一样看到了前任的不幸,说不定也会小心翼翼,忐忑前行。再往前推,除了职位环境的不同外,每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也不同,形成的观念和理念也不同,所以就算历史倒退,试图去寻找一种周全的做法改变明朝的的结局也是不可能的。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如果非要问我《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看完之后有哪些启示和借鉴,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比以上人物平凡很多的普通人,成长的时代也不同,处事之道是借鉴不来的。但是,看待事情的宽容度可以更高一些,不要总拿中国和外国比较,历史都说了,地理环境决定了很多的不一样。不要看到某种行为之后就说三道四,你不是别人,你看不到别人的小环境。

万历年心得【篇6】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历年心得【篇7】

说实在,我这次很认真地看这部书,还因为我想找找这部书到底有没有明显地参杂个人的观点。历史学家罗克齐就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读历史,都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去读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来还去知网上查了相关的文献,确实,发现了这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一下我来简要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作者在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试图通过他的“大历史观”来描绘历史,所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与小说非常接近。作者给读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故事,书中充满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欢历史的我看不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而我看不下小说。

比如书中开篇这一句:

“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与二月河开篇: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书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环境、夹叙夹议等等,都有小说的色彩。

我在阅读过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作者这种尽量还原历史的叙事风格、多种故事、人物关系的交错描写,在我看来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必然的结局。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又被废除、海瑞不得志、戚继光晚年凄凉等悲剧性结局,另我感到满满的宿命。又如文末叙事的戛然而止:“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四海升,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一瞬间《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重现,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

作者所写如此悲剧性结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说,作者认为古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原则代替法律,所产生的悲剧结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张否定文人治国,推动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但是现实如何呢?当今中国的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相比于数十年前已然有巨大进步,但是当今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之相比却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对儒家的批判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认儒家,强调摒弃。但是现在学者对儒家的态度已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所以还是有偏颇的。

万历年心得【篇8】

读罢黄仁宇的《万历十万年》,不得不对本书作一个高度的评价。短短四个 篇章,从万历及两位首辅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国在长期“不事朝政”的万历手下正常运转的奥秘;后三 篇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剖析了万历这个时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在笔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质过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官僚。但如果给他们打分的话,两者我都不会给满分,因为两个聪明一世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了不同的错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在分析、对比这两位首辅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历史。同样一段《明实录》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对事件背后的故事不会有详尽交代(甚至是为了政治利益可以篡改历史),不同的人会从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谈到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被黜一事时,黄仁宇认为是高拱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论体现了其谋逆之心,从而得出张居正与冯保联合罢黜高拱是维护了大明江山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一结论多少有些荒谬。第一,从政治意图来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动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符合“赢利远大于风险”这一定律。“高拱谋反”的获利无非是继续做首辅或者自己登基,而付出的却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况且太平盛世谋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从史料看来,并无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高拱谋反”(史料中并无高拱收买内侍、准备兵丁武器等行动)。若将黄仁宇先生的“谋反”理解为“摄政”,那么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任何人成为首辅必然都会“摄政专制”。第三,从结果来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谋反,他的下场会是罢黜这么简单吗?第四,就张居正、冯保和高拱的关系来看,他们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张居正并非高拱的亲信,高拱对权力的独揽已经引起了诸多大学士的不满,自然也危及张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对冯保的升迁也屡次阻拦,足以引起他的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他们将高拱原话中的“孩童”改为“天子”,这句话便有了十足的杀伤力。这么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获得的回报便是张居正的首辅地位和冯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可以说除了获利之外,张居正可以自保,冯保可以复仇。

除了对“高拱罢黜”一事笔者与黄仁宇先生观点不同外,“徐阶是强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郑贵妃是聪明的女政治家”的观点笔者也不是完全认同。此外还需指出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个小错误,即宫女“许配”给太监后并非成为“答应”。“答应”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较低的宫女,而这种被称为“对食”的现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下面笔者将对“官僚”和“政治家”连个名词进行简单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政治家相对于官僚,对政事更加负责,出发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礼仪;而官僚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这里不妨列举几位名人。徐阶(嘉靖年间首辅)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而且他在这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在嘉靖年间的首辅之争中不但政绩上有所建树,最终也得以保全自身;严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面对蒙古骑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区的行为作出的“不抵抗”的决定至今令人唾弃;海瑞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实际上他是懂得官场之道的,但是却绝不践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

笔者说张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说他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他升迁太过刚愎自用,不知韬光养晦,才在死后遭挖坟鞭尸抄家(这和多尔衮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官僚;说申时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时他也是一名较为合格的政治家,毕竟治理黄河和封贡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杀的功劳,但因为他在“争国本”事件中太过圆滑,首鼠两端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坚守的道德礼仪,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两人做对比的话,张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时行是官僚的代表。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是一种博弈平衡的关系。但是在明代,作为君权外围的宦权也加入了这种博弈。君权的外围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种,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压(为了防止靖难之役重演),外戚势力弱小,宦权得以提高(尤其是东厂出现之后)。就相权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宰相后跌入低谷,但后来出现的内阁又极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学是手中有权力,而言官御史们有战斗力,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大部分是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礼仪,所以文官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权时而联合相权对抗宦权,时而联合宦权对抗相权,但都是为了寻找权力的平衡点。若宦权与相权联合,那儿皇权便岌岌可危(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及阉党造成的**就是一例)。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而言,前者维护的是相权(是自身的相权而非整个文官集团的权力),后者维护的是君权。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张居正当政时,万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把握政局,因此张居正扮演了臣子、导师和严父三种角色。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习经史,并适当调整科目以使万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万历沉迷书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他联合宦官冯保、外戚李太后稳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动荡。同时在前期,他肃清吏治,任用贤人,使得大明帝国可以正常运转。但作为一名“严父”来说,他的行为太极端,在万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暂且不说,他当政后期任人唯亲、扶植私党、排除异己都在与他有利益冲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导火索。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张居正和其亲信势力过于庞大,影响到了皇权,所以张居正死后的悲惨结局也可想而知。张居正确实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但太过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场。此外,还需张居正一个并非高瞻远瞩的决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时确实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流民现象。所以张居正当政前期的表现令人叹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却又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张居正的亲信和万历的老师,申时行成为首辅的时候,万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的政治风格更倾向于温和稳重。例如张居正刚去世时,言官大臣纷纷上述弹劾,申时行既不参与弹劾自己的老师(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机),也不维护自己的老师(不与众矢之的统一战线以维护自身安全),但暗中他还是极其照顾张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动。由此可见,申时行处事确实圆滑。而却他上任之后立刻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对蒙古采取封贡互市政策,这都是他不可磨灭的攻击。但作为一名官僚而言,他对君权的态度在“争国本”事件上与文官集团的道德立场完全相悖,导致辞官回家的惨淡收场。

在对待君权的态度上,张居正的极左做法触怒了君权,申时行的极右做法触犯了相权,因此他们在权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点,结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可是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千百年来哪有完美的结局呢!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他们代表了不同阶层不同环境的人,但同样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当年明月曾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张居正读懂了,海瑞没有读懂。”我想戚继光和李贽也都读懂了,只有海瑞一个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条主义世界中。

面对同样的现实,戚继光顺从了,人们在他的杀敌保固与为官的左右逢源中却读不出他的无奈与孤独;李贽选择了出价,却始终无法割舍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同样更不会有人读懂他孤傲的悲凉。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大明帝国这台生锈的机器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只是依靠文官集团和几个强有力的君主在维持着齿轮的正常运转。张居正的折腾(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无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终,崇祯皇帝,这个有勇气、有骨气、有决心但是缺乏知人和远见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驿站制度,社会矛盾加剧,加之四方战火和天灾人祸,导致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灭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国,类似的体制、类似的经济模式也预示着历史的大失败会继续上演。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封建专制体制并不见得比资本主义落后,只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败的铁锈出现后,自然落后于一杆新制的枪炮。

一本书,让我们看透了历史的博弈平衡,看到了明代的政治家与官僚的相同于不同,也看到了现代发展的启示。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要感谢当年明月,他引导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角度。

万历年心得【篇9】

选择阅读《万历十五年》的原因与《明朝那些事儿》有极大的联系——《明朝那些事儿》常常与《万历十五年》拿在一起被人比论,而《明朝那些事儿》也被我划在小说一类中我很喜欢的历史文学类系列丛书。我对《万历十五年》产生好奇,自然也有理可循。大约花了一周读完这本不算厚的“史书”,又延伸了一下相关史料,我开始写这篇读后感。

首先是我了解到的有关本书的地位评价。《万历十五年》可以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症结。“万历十五年”即指公元1587年,本书开篇黄仁宇先生就说明了为何要单讲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从目录我就产生了亲切感,我想这样一目了然的目录更方便读者从中寻得因果。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等人的名字一挂,我也就大概了解了作者行文的方向与着笔点——这本书取一年为题,前后延伸,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和故事讲述着明朝的历史,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的专制体制。

结合阅读和课下资料查找,我认为本书要讲述的最终论点是中国古代落后的原因,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在我们高中所学和课外阅读不太难想到,集权的目的是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实现对权力的集中,但是读完《万历十五年》我又会想,真正意义上的集权是否一定取决于皇权呢?站在本书引导的角度,国家的专政体制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皇帝一人,还有他背后的文官集团,更可以追根溯源说是儒家思想。因此书中所再三“强调”的万历皇帝不能立心爱的女人为皇后、不能立喜爱的儿子为太子,不能决定死后自己和妃嫔的墓葬——万历在史上一贯消极的作风或许我可以将其看做一种无形的抗争。从某种角度看万历一直在和庞大的集团做着对抗,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老师称之为中央集权的斗争。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颇有思考的申时行也一直在背负着那个庞大的文官集团的压力——这就是国家的制度——或者说道德制定下的制度和法律。(均为不专门学习研究历史的我的个人看法,如有误解之处还请老师原谅)。那么按照我的这种看法,书中花费诸多笔墨去记述礼仪、制度,我也可以对自己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括而言之,《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感觉比《明朝那些事儿》要更为稳妥真实,读它的时候更像是在听一位年高德劭的学者在细细向我分析,但是它和那本书一样在于二者的语言都平和而浅近,使我这个仅仅是对历史感兴趣的“门外汉”也能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思考。相比而论,我可能会更喜欢《万历十五年》。

读完这本书我也有了关于自己的一些感触(同样是非专业学习研究的观点),古代中国的体制问题不仅使黄仁宇先生产生思考,也使我有所困惑。没有西方的大炮轰炸,中国的体制会改革么?从一方面看:封建体制的顽固与与生俱来的安土重迁思想;从另一方面看:体制内部自身的稳定性也促使着其自身的微调和变化。李贽的悲惨下场与同时期西方对各流派思想的宽容相比,西方的改革当然更为容易——又或许我们从程朱理学说起,清朝不能算作落后于西方的开始,因为它不过是走着前人体制的老路罢了。

gz85.COm小编推荐

有关万历年心得感悟


 时刻保持自己的感言是重要的, 时刻保持自己的感言是重要的,一篇优秀的感言要怎么写呢?探索“万历年心得感悟”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请尽情享受我们网页所提供的内容!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1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高度的信心。这种高度自信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自信,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才能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也许我们的待遇比别人差,但并不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也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我们并不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始终对法律充满信心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人和执法者,应该对法律有崇高的信仰和敬畏,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能有未来。这也要求我们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增强程序法的程序意识和信心。

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具有人性化执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与体会。

作者: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徐文辉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2

赵文波读书真好!我们都渴望学习。中学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琼瑶是我们业余精神生活的主要人物;到了大学,书多了起来,琳琅满目的,但一部路遥的《平凡世界》让多少天之骄子留恋忘返,不舍昼夜;如今,这种高雅的生活逐渐被世俗生活所占据。幸运的是,在读书月,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

近日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是黄仁宇1976年在美国所作,最初使用英文写成,书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先生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朝后期的历史撑开来。公元1587年就是明朝万历十五年,原本是极普通的年份,作者将该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层面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虽书名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全书却俯瞰了明朝的兴衰。

在读书之余,回味历史的甘苦,和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大河潮起潮涌,我们不能假想历史,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在浩瀚的历史中改变未来。

该书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史,认为人的欲望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性是**的。认为制度应该针对性之恶来设置。然而,几千年来,中国一直用儒家思想来维持和发展。道德于心相连,心是多变的。

所以书中的人物都失败了。黄先生认为,他们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是制度和道德的失败。

张居正,精明能干,雷厉风行。死后被抄家,家人被流放。

正直的海瑞,重视法律并且执法不阿,他强烈的道德感赢得了让人们的尊重……但海瑞之死,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而正如作者所说,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的行动全凭儒家粗浅简单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宗旨是善良的,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也不能代替法律,但是没说道德可以全不要。在中国古代,道德代替了法律和意识形态统治中国,导致表面上的繁荣。

正直的海瑞,儒家的楷模,公家忘私,节俭,廉洁自律,误判,出局。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3

制度不仅仅是一个理想——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黄仁宇先生耗时7年完成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以公元1587年为横切面,见微知著,以近知远,剖析了16世纪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学术思想,洞察内在因果,揭露时政弊端,得出结论“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整本书文字优美简洁,分析精辟,观点生动生动,想象力无穷。仿佛能够看见万历时期的明朝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联系,却是歪脖子、细腰,无论怎么费力挣扎也无法迈进。随着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代表人物的粉墨登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其中的弊端暴露在放大镜下,看着它腐朽的肌理,无怪乎世人感慨“明之亡,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1、 君臣不和与阴阳失衡的上层建筑

朱翊钧没有选择当皇帝。正是祖籍朱元璋赢得了家族财产和王位世袭制度,才把他推上了龙椅。兴趣爱好的扼止、偶像张居正的坍塌、**权力的博弈、立储斗争的失败,使他未能在皇权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万历皇帝停止了早朝、经筵、日讲、谒陵和各种礼仪,隔断了同外界的交流,对**的升迁补缺不闻不问,劝谏的奏章留中不发,立储问题的争执一拖再拖,以致“上下否鬲,中外睽携”。

君主与大臣的对立对一元化的国家制度是致命的,因为皇帝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社会制度。它通过敬天法祖和彰显礼仪维护国家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通过人事升降和赏罚分明维护**的工作效能,通过统一思想和左右全局维护一个庞大帝国的向心力。神秘的天赋皇权思想在赋予皇帝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也赋予了它将人世间一切不合理的处置合理化的决断力。

皇职的缺位,加重了文官集团的负荷。

公务员制度与君主制相辅相成,是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行政工具。财政税收、军备战事、司法审判、大型工程、抢险救灾等国家大事,无不是通过文官集团得以制定和执行。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它的运作也相当有趣。

一是名为下仆,实为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名义上,文官集团是皇帝的仆人,实际上包罗了当时的出色人物,已经成为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实际主人。

张居正治理官吏、整顿财政实现了府库充实、倭患绝迹,申时行运用调剂折衷的人事安排成功治理黄河、化解边境危机,他们都在历史的大画卷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明朝**薪俸微薄,还要力崇俭朴。

把持朝政的高级**、横征暴敛的钦差大臣、瞒上欺下的**污吏,尽管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嘴上还不得不高唱孔孟之道,以致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三是拉帮结派,上下其手。皇权的更迭和定期考试,都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仕途的命运。

为此,**之间建立了地方友谊、年度友谊、婚姻友谊等小团体,结成私人派别,互相照顾,各取所需。这种小集团在排挤政治对手的时候表现得特别鲜明,称为“去皮见骨”。先由无名小卒用委婉的文字从细微末节开始,假以时日上升为道德问题,诤谏的**职位越来越高,辞句越来越激烈,直到时机成熟自有大将出马。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4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一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联系起来走向崩溃联系起来。

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

从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的悲剧人生,展现出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封建制度的颓废,充分说明以道德代替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

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雄心勃勃,准备好好干一番。然而,他在繁重的礼节和所谓的道德中扼杀了自己的意志,最终变得被动。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义、孝、悌、信”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不能动摇既得利益的根基。

海瑞更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由伪道德维系的制度中,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卷入了潜规则制中。因为这个制度需要近乎完美得道德,但这只能有圣人来完成。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所固有的那种本性:

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么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道德,君主爱民,**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一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古代的大门时,我们慢慢意识到,用所谓的儒家道德取代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人的行为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和谐”。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

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不妨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

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二

《万历十五年》是即我在床头读完《明朝那些事》之后又本一关于中国阶段历史的描述,由于***失眠,书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为深夜的躁动而随风去了,但也却有一部分随着可吸入颗粒物一起沉淀到了我的血液里。

我很惊讶这本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有当今社会的影子。

若将万历儿时看做我们的当代,他原本聪明敏感、乐于上进,也曾经励精图治、喜欢读书,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为臣僚的老师或家长,从不曾将他当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确切的说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同样也像像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多时候被当成了学***器,原本活泼好动、乐于思考,最终却极度厌学。

诸如参加完升学考,要将书本剪碎或早上依旧***坐在写字台前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和一名教师,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大臣们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的人格、思想和活力。

张居正不让他练习。申时行不让他练习。每个人都不让他成为第三王子。连和他形影不离的小妾也不能和他一起葬在坟墓里。没有这样的自由,就算他是皇帝,有什么好处?但他毕竟是皇帝,仍然拥有无尽的奢华和整个国家。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悲哀是什么。

作为第一助理,张居正的言行不同,直到我们看到太多人的虚伪。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黑二代。这个社会原来已经并正在真正属于这些有钱有势有权和不要命的,“学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现象难免出现。

我一直觉得张先生不是汉奸,他也希望明朝富强。他只是一个聪明任性、有缺点的部长。孔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难养”的岂止是女人和小人?

任何人彼此接触久了,都难免“不逊”起来,皇帝如此,张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难免如此。事实摆在眼前,改变虽不及万难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种善的种子,也时刻提醒自己,只要是人都会产生某些偏见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学***体谅并选择,哪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那些是“见不善而内自省”的,现实无奈与社会种种幽暗的侧面,但却必须允许这些幽暗的存在,因为他毕竟是“丰富多彩”这个词的重要部分。

面对如次、遇到问题、唯有积极想办法,努力让自己多一些才能,开阔些眼界,理清些思绪。而决不能消极怠工,心灰意冷。充满希望才能使我们快乐生活。

——我们无奈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读后感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5

说完统治者,再来说说**机关中的主体,各位**。首先,万历皇帝的老师是万历前十年的第一家店铺,张居正是万历最受尊敬和信任的人。张居正被后人称为杰出的总理,足以看出他对当时形势的杰出贡献。

他领导的万历新政也让人们看到了王朝复兴的希望。但对于一个基于道德的组织来说,它并不依赖于你的创新和对落后制度的修改。而是看你是否能够遵守旧有的原则,当张居正对旧有制度的改革越大时,自己面对的阻碍也就越大,可能这里的阻碍往往并不是小人之为,但是张居正生前的这些个人恩怨,足以让他在死后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

而作为张居正之后对明王朝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首铺——申时行。与前任相比,他更为圆滑,能在多种力量中找到平衡。事实上,在管理这样一个大帝国的许多问题上肯定存在分歧。

张居正采取的是一种强迫的方式来阻止人们产生分歧,而申时行则采用一种近似的不作为的方式来弥补人们的分歧。两相比较后者自然更让人易于接受,如不断的举行礼仪,讲解以“四书”为本的准则。都是通过比较缓和的手段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

最后,让我们谈谈孤独的戚继光将军。我们知道,明朝是一个强调文化而非军事的帝国,所以在这个帝国里做事的方式自然是一保持各方之间的平衡为治国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施用武力,它将以失败告终。

回到戚继光,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功臣和名号是明朝统治200多年的一个例外。除了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发现才能的人和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戚继光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才使他成为著名的将军。

但是,当他的支持者不再能够帮助他时,即使您有才能和勇气,也无法改变命运的下降。纵观戚继光晚年的不幸,其实是因为他一直推行的一整套军事管理措施打破了以公务员为中心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当然会付出代价。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6

但是到了万历十五年以后,一切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首先是皇帝怠政,接着罢工,而且一罢工就是三十年,不上朝,不参加祭祀大典,深居皇宫对政事不管不问;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在他死后的第五年,他生前推行的政策被彻底推翻,人亡而政息,万历皇帝剥夺了以前给他的所有冠冕的封号和诰赏,子孙也落得了抄家流放的命运;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底孤独的死去,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同样,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海瑞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十余两,不够殓葬之资。

为何君主勤奋、文韬武略的明王朝在1587年显现出败相?接下来我们从微观层面来分析。

1、 被道德绑架的皇帝现实中的皇帝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拿万历皇帝来说,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有一大堆的圣贤道德规范落在了他的头上,这些道德规范把皇帝神化、制度化、典范化,一句话,他必须是神而不能是人。他想在宫殿里挂一些灯笼来庆祝元宵节。张居正劝皇帝体谅人民的力量,但灯笼不能挂;他要赏赐财物给宫女,大臣劝谏明君不可滥赏,赏赐赏不了;他要立小儿子为太子,一大群**和他辩论不可废长立幼,最后放弃…….一系列的挫折使皇帝厌倦了与手拿道德大棒的**之间的争斗,挫折感无处发泄,最后选择了长期罢工。

2、 挥舞道德大棒的文官明代文官“士”的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畸形,数量庞大的文官前赴后继,以因“直谏”被皇帝打板子、砍脑袋为荣,占据“忠直”的道德制高点,犹如政治押宝,以期有一天翻本带利获得升迁。这种直谏的风气在万历年间尤甚,邹元标和雒于仁就是其中的代表,邹元标靠上书**张居正而遭流放在张死后重获升迁。几次三番的与文官斗争后,万历皇帝看明白了这一点,不再把诤谏者当做尽忠,而知道他们是出于自私自利,即所谓“讪君卖直”。

万历朝是皇帝和文官集团互相争斗的时期。这种状况的结果是明代政治陷入了一种极为低效的状态。

3、 能臣不是神首辅张居正认识到这样一点: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官。在万历的信任下,张居正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能臣终究解决不了制度根子上的腐朽,他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触怒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加上自身也不清廉,屡次遭到群臣道德上的**、在死后失去皇帝的信任,落得个清算的下场,所倡导的变革也被全部推翻;

4、 孤立的道德模范海瑞是史上少有的所谓“清官”,他的一生体现了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失去了法制的约束,一滴清水澄清不了一锅混汤,他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所以,他的行为显得茕茕孑立。除了作为榜样,这没有用,这也是他悲剧的原因。

5、 被轻视的技术派明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由文官所控制的**和社会,对武将采取歧视的态度。武将除了在疆场上厮杀之外,在军事上无法作为,更不要提在战略制定上有任何的发言权,国家需要的只是一介武夫。明代甚至让军队自己种地补充给养,还要上缴皇粮(有点像曾经的军队三产),造成了军饷不足、兵源奇缺、战斗力低下。

1555年,一群几十人的日本海盗竟然在十几万明军的包围中从江浙到安徽等地大肆虏掠,杀死杀伤官兵百姓四千多人。戚继光也许是个例外,他治军严明、战功赫赫,源于张居正对他的充分信任和授权,他才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即便如此,体制内留给他施展的空间仍然有限,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体现于整体的战略规划上,而是落实在了小的战术空间内。

张居正死后,他也一直受到牵连,直到去世。

封建末期的明朝,四书五经的道德标准高高在上确立为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行为的规范,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遏制了法制的成长和发育,明后期几乎没有对洪武时期确立的法律做任何的完善和修改。即便有名君、能臣、道德楷模和技术专家,在以道德为精神支柱、忽视技术、法制缺失的体制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社会前进的动力被一点点的吞噬,直至消耗殆尽。

黄仁宇先生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消耗掉了最后回光返照的能量,1587年,在中国的东北,一个28岁的满洲青年努尔哈赤兴兵平定关东,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征程,第二年,西班牙舰队开始出征……而此时,中国的明王朝正独自走向没落。

同样看现今的中国,同400多年前有着类似的境遇:执政党片面地宣传和强调道德的作用,希冀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高高在上的道德伦理标杆来达到上至**下至平民行为上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最近10年的腐败横行、道德滑坡和社会问题频现证明了这种作法是简单粗浅的。我们看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国家自建国以来的200多年,都在孜孜不倦的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基本的道德标准。

有了制度的规范,他的**不必是道德楷模、政治超人,甚至还容许犯点儿小错误(例如拉链门的克林顿),依然能够确保国家不会偏离路线高效运转。

我们来看现今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万科房产,他的董事长有大把的时间去登山和旅游,甚至还不时传出点儿花边新闻,但是企业仍然“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方针奋勇前进”,他创立的万科房产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王石有空去登山,源于万科有良好的培养人才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如果说斯隆(通用汽车前总裁)开辟了管理制度的时代,无疑在中国开创管理制度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万科。

姜汝祥博士《经济观察报》中的文章中写到:“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懂得的是,我们的员工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如果不在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改造人性,我们能创造多少圣人?

谁又是圣人?能改造的是制度,不能改造的是人性!”

空洞的、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只能作为精神的图腾,可衡量的、实实在在的制度才是促使我们明确目标、不断前进的跑道。这就是我读《万历十五年》最深刻的感受。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7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8

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在《人民的名义》。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有想法看一看,能作为一个渔家女吸引高育良出轨的“致命”一书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在书店正好遇到了它,就顺手直接带回来拜读了。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作家黄仁宇的著作之一,融会了黄仁宇先生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并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在许多明史学家的眼中,明朝的衰落始于万历中后期。

所以《万历十五年》虽然看似挑选了一个无关紧要、平平淡淡的年分,但其实万历十五年,还是发生了一些表面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对今后的明朝历史产生的巨大的波澜。

《万历十五年》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六位万历年间的代表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明朝的文官体制下做的一系列事情。

通读之后,《万历十五年》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明朝各个职业的失败典型大总结,皇帝失败—万历,首辅失败—张居正、申时行,**失败—海瑞,将军失败—戚继光,哲学家失败—李贽。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阴阳说”的失败。《万历十五年》书中在第二章申时行提及了“阴阳说”。

这里的“阴阳说”不是周易里的阴阳,而是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之为阳,而把人们不可告知的私欲称之为“阴”。怎么做到阴阳调和,这是个大学问,而书中的几个人,其实都没有很好的做到阴阳调和。

万历皇帝,从开始苦干到后来懒政,是阴阳失衡;张居正,从大权在握的改革,到最后倒台的清算大臣,是阴阳失衡;申时行,作为一个明朝首辅,却只能做一个老好人,充当皇帝和文官集团中间的润滑剂,看似中庸,其实也是阴阳失调;海瑞作为公务员群体中独立的道德楷模,无法改变明朝的现状,也就是阴阳失衡;戚继光,一代名将,终于在明朝的军事体制下安顿下来,与所有的文官集团合作,最终被阴阳失衡所消解;李贽,一方面拒绝传统,一方面又难以和心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决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最终也在阴阳调和中郁郁而终。

通篇读完之后,我仿佛有点理解了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要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来敲开了高育良的心了。高育良的崇高私欲和面对他的诚实理想指向高育良的内心阴阳。周梅森果然是高手,果然很精彩,果然很《万历》。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以铜为镜改衣,以民为镜显得失。要如何处理好《万历十五年》中的阴阳,确实是个人生大难,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它,也希望我能在而立之年,懂得《万历》阴阳的真谛,更好的调和平衡它,加油,共勉之。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9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历史学家使史料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历史学家不是被动接受、考证和阐释史料,而是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去揭示历史深处的东西”。黄仁宇先生在掌握的史料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分析明万历时期的政治生活,从而揭示出深藏在这些历史背后的文化根源。

首先对黄仁宇先生做一下介绍,黄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湖南长沙人,曾从戎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后赴美求学,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

全书共分为七章,以人物经历为主要线索,这些人物分别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人物简传,由表及里,在万历时期当时著名政治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与当时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不能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一定作用,但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改,历史只能按照其规律行走,个别任务只能起到缓解或阻碍历史发展进度,而不能改变其走向。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正式确定在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等方式入朝为官,因“乡谊”、“年谊”、“姻谊”形成文官派系。书中曾说“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国家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文官”,官有文武之分,鉴于前朝藩镇割据和兵变,明朝可以贬低武官的职位,是以文官凌驾于其上。作为当时官场上最强大的群体,公务员对宫廷政治的影响不可小觑。

上述几位主人公与文官有着撇不清的关系。

黄仁宇先生一开头就例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朝中讹传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起先大臣们都信以为真,待到慌忙集会时才知道皇帝并没有发布要午朝的诏令,在我们现代看来这可能就是一场愚人节恶作剧,但是皇帝却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特意下令惩办了吏部和鸿胪寺主管此事的**。原来在明朝“皇帝的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礼仪和人事两项。只有在礼仪方面,它才体现了尊卑等级,维护了国家制度。

我们的帝国,以文人管理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在这样一个讲究礼仪和规范的国家,朝圣中有这样一出闹剧,自然要受到惩罚。

多少年来,随着儒学的发展壮大,它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历朝历代,上及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受着它的制约。它已成为人们工作的目的和情感的归属,是判断是非的标尺。礼仪制度竟然如此重要,那么制定并维护这些礼仪权威的文官集团影响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直到明朝,公务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坐在王位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放弃个人意志。

明神宗如履薄冰似地与文官合作了许多年,作为一个国家最具权威的仲裁者,时常要协调众臣之间的关系,但他也有与文官针锋相对的时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本之争”了。15年来,皇帝和公务员在挑选朱常洛和朱常勋为太子的问题上陷入僵局。朱常洵是神宗宠妃郑贵妃之子,自然皇帝是属意册立常洵为太子的,可是常洛是皇长子,按照明朝立嫡长子为太子的原则,皇后无出,皇位自然要皇长子朱常洛来继承。

“弃长立幼,在法律上也许可行,因为郑贵妃品级比恭妃要高,子凭母贵,但在坚持传统观念的臣僚心目之中,却早已不直于纲常伦理,法律的施用不可以与圣贤的教导相违”。面对皇帝的执拗,大臣们竞相谏诤,即使会有人牺牲,他们也可以因为维护了圣贤之道而流芳百世。文官们以群谏、死谏、罢官的方式对皇帝狂轰滥炸,明神宗终于败下阵来,“国本之争”以文官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大明自朱元璋建朝以来传至明神宗朱翊钧这一代,各项法令制度已经完备,伦理纲常也早已约定俗成。现实的条件要求皇帝只要做一个守成之君就足够了,并不需要皇帝本人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对国家体制进行变革。对于年轻气盛的明神宗来说,要做一个傀儡,他是不甘心的。

在屡次与公务员的较量中,多数以失败和妥协告终,明神宗彻底去世。在处理政事,皇帝表现的懈怠慵懒,宗祀朝觐之事,他也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在**选派上,对于那个已经离职需要补进新人员的人事安排,皇帝更是不插手,既不批准,也不禁止。整个朝廷机构行令不达,效率缓慢,仅仅能勉强维持运转。

由于建国之争,太子朱常洛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明代统治者的无为。皇帝和文官之争,最终只是两败俱伤。

再来看看明朝著名政治家张居正与公务员的较量。张居正是皇帝的第一助手和老师。 他的政治影响力是巨大的。 在许多政治决策中,张先生始终是做出最终决定的人。“张居正的10年新政,其重点在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

这一文官制度受各种环境之累,做事缺乏条理,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致抗拒横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由可利用权势压制他的批评者,可是一旦身放,他的心血事业也随之付之东水。”

张居正生前家世显赫,死后却被抄家,这样的结局与他的个人性格是分不开的,张居正对其他大臣要求清廉,太后的弟弟**犯罪,他也丝毫不肯饶过,但是他的亲信们却在私底下收**赂。皇帝要大兴土木被劝止,可是张先生在全国拥有多处豪宅。其身不正,难免被他人诟病。

张居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认识不足,土地计量法不仅没有明确土地的权属,反而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大臣们对土地测量方法的反对正式拉开了反张运动的序幕。

此外,**集权的滥用也阻碍了新政的改革。地方有异,**不可能兼顾,可是地方机构又没有实权,纵使有心也无力,办事效率不高。等到责任到人时,由上及下一级级推诿责任,最后那一级又把责任推至前任。

**整体为政态度怠慢,整个国家运作水平根本得不到提高。

概而述之,“张居正按照过去的眼光仍然把文官集团当做行政工具,对其中最率众望的人物不加尊敬,就是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

以张居正为参照,申时行在担任第一助理时,对人宽大,充当皇帝与公务员之间的和事老,提倡诚政。“申时行虽然提倡诚意,他对理想与事实的脱节,却有一番深切的认识。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

申先生巧妙地激发大臣们的“阳”,与之合作,按照他们的共同意志办事。

温和如申时行,战战兢兢地工作了大半辈子,不想还是自辞回乡。这件事还得从“国本之争”说起,申先生为人敦厚,对于政治上的敌手不大力镇压,总是为对方留下回环的余地,得到皇帝前所未有的赏识,这对于他和文官集团的相处增添了许多冲突。文官不是圣人,也有嫉妒之心。

“对于皇帝执意要立常洵为太子的**使龙心赫然震怒。申时行获知皇帝的反应,立即呈上一份揭帖,说明内阁的联名奏章虽然列上他的名字,他事先却并未与闻。被孤立的皇帝亲自在朱批中感谢申先生对他的忠爱之忱,然而这份揭帖却被**。

”之后群臣参劾,申时行威信扫地,再也无法取得同僚的信任,除了辞职别无选择。

无论是王朝的统治者明神宗,还是权贵张居正,甚至是文雅大方的申时行,都在与公务员群体的较量中落败。他们的官位品级都是极高的,但是文官集团代表的是流传上千年的儒家道德传统,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当时每个人的骨子里,试问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违背天下人的意愿。

海瑞是一个标准的儒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死后财产仅二十两**尚且不够殓葬。他因指控嘉靖皇帝沉迷于不朽,与当地人发生关系而入狱。隆庆皇帝继位后获释。海瑞是忠臣的代表。被释放以后,海瑞得到了一定的重用,但在处理借贷问题中,他不凭法律准则,仅依靠审断,被文官指责“志大才疏”,后辞职。

黄仁宇先生对他的评价也很中肯,“海瑞干预土地所有权,其伦理上的根据和法律上的是非姑且置之不论,只说他一个人的力量,只凭以不怕死的声名作为资本,而要使整个社会机器停止转动,也就无怪乎‘志大才疏’ 的评语了”。

著名抗日将领戚继光是反张运动的牺牲品,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被降职。戚将军是一名很有头脑的军事家,他对军队进行改革,创造了“鸳鸯阵”战术,令倭寇闻风丧胆。戚将军凭“戚家军”扬名海内外,正准备在政治领域大展拳脚时,迎接他的却是被罢黜的命运。

“戚继光的不幸遭遇源自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也许告他谋反事假,阻止他改革是真。

李贽是矛盾的哲学家,黄仁宇先生点评的非常精确,一方面李先生深恶痛绝当时的社会环境,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须依靠其生存。读书人的私欲和公众道德之间的矛盾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期的西方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运动,这是西欧崛起的先兆,而在东方死气沉沉的氛围根本无法孕育出新的思想、新的制度。

张居正、戚继光、海瑞、李贽等人都是在官场上烜赫一时的人物,能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他们必定深谙社会发展之本质。奈何鞠躬尽瘁一生也没能动摇那腐朽的统治机构,反而落得悲惨的结局。虽然由落后的经济体制、腐朽的政治体制和愚昧的伦理道德所形成的帝国危在旦夕,但它将延续数百年。

它们束缚住了这些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精英,任凭他们怎么努力也不能使其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可能真的需要借助外力彻底摧毁这堆朽木,我们的民族才能重新开始建设新型的、有生机的大厦。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对其中有些内容并不能理解透彻,我想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会学到更多。

万历十五年心得通用


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在生活中的各种不足,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该如何写呢?工作总结之家精选出一篇非常有用的“万历十五年心得”来分享给大家,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仅供您做初步了解!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辛酸的历史,澎湃的未来

初读《万历十五年》是放假回家的途中,为了打发时光想找一本既方便携带又不至于太枯燥的书。那时候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此书也名声大噪,所以决心读一读这本有点严肃又通俗易懂的《万历十五年》。原以为会像百家讲坛一般将历史故事讲得深入浅出,没想到读完之后却有一股慷慨之气从内心底里发出。

《万历十五年》是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将视野从横向和纵向上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从而不争辩具体历史事件的对错,不计较个别历史人物的好坏,而是以制度、文化等因素来**历史之所以如此发展的可能原因。以张居正的一生看改革何以在这个积重难返的大国里难以推行,以申时行奉行的“调和阴阳”来看道德何以代替法律、官僚制度的腐朽,以海瑞看明朝的财税制度,以戚继光看明朝的军事制度,读李贽而知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作者精心挑选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文字记载,还原了1587年前后,中国的统治者沉浸于**上国的满足中而不自拔的社会景象,而西方国家已经逐步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开始了侵略与扩张。

在过去,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常常夹杂着对历史人物的爱与恨,忽视了客观的历史过程。对万历皇帝的评价大多是懦弱无能。不过,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深入、更立体的认识。黄仁宇用了一种形象的说法,万历是“活着的祖宗”,非常生动地描述出了一个渴望个性自由的年轻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即是礼教、仪式,他曾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励精图治创造盛世,然而多年以后才发现皇帝的位置不过是个符号,他作为人而非神被儒家文化、礼教塑造成一个道德符号,虽贵为帝王却对这个国家和官僚系统无能为力,继而丧失兴趣竟至消极怠工。

而中国古代出现的盛世又与帝王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成为道德的符号而非现世的实业家的时候,这个帝国的发展也就走向穷途末路了。

而那个我们印象里刚正不阿的清官海瑞,在政治现实里,却只能是一个理想的英雄。他的政治理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是试图回到洪武帝早期,把所有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希望每个农民在道德伦理的控制下尽到自己的农民义务。海瑞强调,执法应该是刚性的,但王朝的司法制度本身并不健全,指望熟悉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甚至连人权都没有。

黄仁宇通过海瑞的文字记载和影响海瑞仕途大起大落的几个事件,分析了当时的司法制度、财税制度,以及资本的萌芽在帝国被扼杀的原因,一是洪武初年即推行的一套政治和经济制度,建立起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没有有效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却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单纯依靠政治压力扶植民众;二是采用地方自给的财税制度,抑制了商贸的发展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的出现;三是**考成的标准是田赋能否按时足额上缴,社会秩序能否清平安定,犹如唯gdp论,那必然会导致所有政策的发展都向着经济奔去,环境破坏则是在所难免,而**考成的标准如果是田赋能否足额上缴,则所有文官就没有义务去扶植经济,进而也没有动力破坏既有的农业社会结构了。所有的制度设计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本身的低能”,而司法又从属于行政,所以帝国的**只能“以古代的理想社会作基础,而依赖文化的传统而生存”。

伟大英雄戚继光的成功,只能看做是对帝国公务员制度的充分认识,从中调和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战略上的成功。

透过万历十五年的几个关键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改革先锋张居正、中庸长者申时行、以死诤谏的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还有特立独行的李贽,黄仁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很立体的历史画面,我们能看到皇帝的无奈,文官集团根深蒂固的利益纠葛,数千年来文化影响的认知模式,这些因素的集合,造成了个体人物荣辱成败的一生,也造成了明朝的覆亡,也进而造成了中国近代的积贫积弱。

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痕迹。在我们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中,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变迁,它始终没有改变对道德和家庭的路径依赖。虽则本书对中国社会以农业为基础、以宗族为纽带、以道德代替法律的社会现状多少有揭露伤疤的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困苦,不管我们的制度曾经多么的落后,在民族危亡和民生凋敝的时刻,又有多少文人志士前赴后继,以大义为前提,以牺牲为荣耀的保全了这个国家,保证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不至断裂,我想这也是黄仁宇著书写作的目的,回顾历史,并不在于评判历史,而是给我们一个剖析历史,借鉴过去,思考未来的分析模式。

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供今天借鉴,从中国文化的根源上寻找最适合社会发展的道路。例如,文中提到的公务员制度要求所有的**未经批准不得出城。一个**制定政策、管理社会的人,应该依靠层层文件,对民生有一个曲折的认识。在今天,这即是不了解民生拍脑袋决断的典型例子。

这对我们现在的工作意义重大。研究室的工作,更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决不能“闭门造句”,这也是我们党一直要求的,要实事求是,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另一个例子是,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对周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于西方不同的独特的亚洲文化集群。

那么,有没有适合西方国家的标准和规则适合我们呢?我们又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这都是引发我们深思的课题。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2)

赵文波读书真好!我们都渴望学习。中学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琼瑶是我们业余精神生活的主要人物;到了大学,书多了起来,琳琅满目的,但一部路遥的《平凡世界》让多少天之骄子留恋忘返,不舍昼夜;如今,这种高雅的生活逐渐被世俗生活所占据。幸运的是,在读书月,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

近日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是黄仁宇1976年在美国所作,最初使用英文写成,书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先生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朝后期的历史撑开来。公元1587年就是明朝万历十五年,原本是极普通的年份,作者将该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层面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虽书名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全书却俯瞰了明朝的兴衰。

在读书之余,回味历史的甘苦,和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大河潮起潮涌,我们不能假想历史,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在浩瀚的历史中改变未来。

该书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史,认为人的欲望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性是**的。认为制度应该针对性之恶来设置。然而,几千年来,中国一直用儒家思想来维持和发展。道德于心相连,心是多变的。

所以书中的人物都失败了。黄先生认为,他们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是制度和道德的失败。

张居正,精明能干,雷厉风行。死后被抄家,家人被流放。

正直的海瑞,重视法律并且执法不阿,他强烈的道德感赢得了让人们的尊重……但海瑞之死,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而正如作者所说,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的行动全凭儒家粗浅简单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宗旨是善良的,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也不能代替法律,但是没说道德可以全不要。在中国古代,道德代替了法律和意识形态统治中国,导致表面上的繁荣。

正直的海瑞,儒家的楷模,公家忘私,节俭,廉洁自律,误判,出局。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3)

***2015年12月13日

读完《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大历史观使我对明朝历史乃至近代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该书的英文本被美国若干大学采用为教科书,一个华人写中国历史的书能被美国人所接纳,应该是这本书值得一读的最有力的证明。

介绍了万历,一个不能自己决定一切的皇帝;明朝最**僚申时行;一个明代第一的政治家、一个远大理想与良知并存的救民于水火的改革家——张居正;戚继光是明代乃至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是一位孤独的将军;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在这里,我想描述一下看完戚继光的相关章节后的感受和体会。

戚继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位是中以歼灭为目标的军事将领。我们先看看戚继光的作战记录:

南湾之战:杀敌281人。我方伤3人。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200余人。

花街之战:1310名敌人阵亡,3人阵亡。解救百姓5000余人。

上峰令之战:全歼倭寇千余人。我方阵亡13人。解救百姓2400余人。

牛田之战:杀敌698人,我方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000余人。

平海卫之战:击杀我方敌人2451人,敌方16人。解救百姓3000余人。

但为什么戚继光能打这么多仗呢?我看**于两个字——务实。我所看到的一个务实的戚继光主要表现在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

在这部兵书里,建军方案(招兵办法,月饷数字,拟定分配列兵职务的原则,明确官兵的职责,设计队、哨、局的组织,统一**的规格,颁发旗帜金鼓这一类通讯器材等等)、各种作战的具体操作、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制表、后勤补给合军法条文等写得非常具体,从兵器到队形,甚至还谈到一种干粮的做法。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考虑任何细节的专业精神,使戚继光的戚家军在抗击日本海盗的斗争中迅速成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出世之才,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黄仁宇评价说,“将星西陨之际,我们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我了解戚继光的死,明朝失去了在世界上保持军事领导地位的机会。

这是很高的评价,但戚继光值得。戚死后几个月,西班牙舰队已经准备好迎接英国。军备的放松,立刻影响到一个国家全运会的兴衰!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假如戚继光多活32年,假如明朝没有被清所灭,假如万历年间中华大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中国本应该是世界第一强国。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加推敲,有许多缺陷。

所以我说,自755年谢幕以来,1587年繁荣的中国又一次枯萎了!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4)

洪爱欣(18级学科教学历史)

《万历十五年》,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着,作者将眼光放在1587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利用万历皇帝朱翊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这六个人物分别代表着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行政首脑、官僚阶层、模范**、军事将领、思想界的翘楚,通过对他们的描述和点评,侧面描绘出明王朝的衰败。文中六个人物都试图有所突破和改变,但被制度所禁锢着的他们,只能成为制度的牺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这是“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在《万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他认为以道德为标准来评判历史有失它的合理性,于是他另辟蹊径,从技术的角度,从制度框架来进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黄仁宇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从历史的小细节出发 ,**宏观的历史问题,这也是他所说的“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黄仁宇更加注重历史为什么会发展至此,所以他通过联系比较、归纳等等方法来得出结论。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结合《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案例,来探索一下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01

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

黄仁宇以“中国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代化”这一问题,而展开一系列对几千年历史的探索,在《万历十五年》亦是如此,为了解释为什么明王朝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从各个角度,各个细节来论证它。以前的我们一直被框死在历史是怎样的,而不去寻求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对于历史,学生需要建立起问题意识,只有脑中有疑问,有了好奇心才会去探寻原因,带着问题去寻找史料,才会对历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历史教师来说,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以《文艺复兴》为例,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可以设计“文艺复兴是如何产生的”,“文艺复兴是简单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这些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运用问题建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课堂所学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也有助于师生共同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5)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万历十五年》,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明朝的那些事儿》正火的时候,那时候对明朝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并未多想,就买下了。本想着明朝276年的历史,为什么作者会仅仅挑选一个不起眼的年份写呢?后来细细读了一遍,才发现这本书的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实在是作者谦虚了,这的确是无关紧要的一年,但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漫长的历史中,能从中获得许多教训。

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大部头的巨著,书中花了7章写了万历十五年中,或者也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张居正和海瑞最感兴趣。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的张居正,自然是深谋远虑、聪明绝顶,用现在的话说,是“套路”众多。但是,他在1582年逝世后被人**,神宗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他失败了。

而海瑞更是在民间鼎鼎有名,作为敢上对嘉靖帝口无遮拦、准备好自己棺材的奏疏,以清正廉明、一身正气,可以说毫无“套路”,他被作者称为“古怪的模范官僚”,但是这位模范在当时也绝对称不上成功。这两位貌似做人、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的人,却都至少在当时失败了。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想,从万历十五年这些人的命运可以看出,明朝没有按照官方公布的规范运作。在党校上课时,杜万松老师也说过,大明律并不是公平的,它可以说是针对老百姓的一部法律,对于达官显贵则是可有可无的。可以说,张居正、海瑞们的能力是明朝顶尖的,但他们都触犯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因此才被整个官场巨大的能量反噬了。

海瑞清正廉明,痛恨**腐败,这触犯了各级官吏的既得利益;而张居正则是通过自己的手段来督促**勤政,这也触犯了一些懒政**的“舒适区”。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劣根性”。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6)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来说,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重要历十人物为代表,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对后世具有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意义。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在政治上,**主义的**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从明朝成祖立阁到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事机关。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

在经济方面,从张居正改革的鞭法到清朝中期的屯垦政策,农业人口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文明达到高峰。

江浙地区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和纺织业已成为解决当地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背景下,边防矛盾呈现出内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长城作为北方城镇的边防措施得到恢复,越来越多的枪支被用于军事领域。征兵制度和地方武装力量在镇压国内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化方面,程朱的理论是高度统一的。一方面,八股制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约束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

今天的历史书太单调,太教条,太格式化。而《万历十五年》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书,让学生乐于走进历史文化,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内情,去思考一些过去和未来。

明末大革命时期的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当时的一些社会越轨思想。市民文化兴起,四大名著问世。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无知。从明朝到现在,很多是情都发生了变化,但很多没有。礼仪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规范,但道德不能取代法律,同时也不意味着道德可以被抛弃。只有完善法制和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更快更好地前进,民族未来走向何方,答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7)

但是到了万历十五年以后,一切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首先是皇帝怠政,接着罢工,而且一罢工就是三十年,不上朝,不参加祭祀大典,深居皇宫对政事不管不问;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在他死后的第五年,他生前推行的政策被彻底推翻,人亡而政息,万历皇帝剥夺了以前给他的所有冠冕的封号和诰赏,子孙也落得了抄家流放的命运;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底孤独的死去,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同样,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海瑞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十余两,不够殓葬之资。

为何君主勤奋、文韬武略的明王朝在1587年显现出败相?接下来我们从微观层面来分析。

1、 被道德绑架的皇帝现实中的皇帝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拿万历皇帝来说,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有一大堆的圣贤道德规范落在了他的头上,这些道德规范把皇帝神化、制度化、典范化,一句话,他必须是神而不能是人。他想在宫殿里挂一些灯笼来庆祝元宵节。张居正劝皇帝体谅人民的力量,但灯笼不能挂;他要赏赐财物给宫女,大臣劝谏明君不可滥赏,赏赐赏不了;他要立小儿子为太子,一大群**和他辩论不可废长立幼,最后放弃…….一系列的挫折使皇帝厌倦了与手拿道德大棒的**之间的争斗,挫折感无处发泄,最后选择了长期罢工。

2、 挥舞道德大棒的文官明代文官“士”的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畸形,数量庞大的文官前赴后继,以因“直谏”被皇帝打板子、砍脑袋为荣,占据“忠直”的道德制高点,犹如政治押宝,以期有一天翻本带利获得升迁。这种直谏的风气在万历年间尤甚,邹元标和雒于仁就是其中的代表,邹元标靠上书**张居正而遭流放在张死后重获升迁。几次三番的与文官斗争后,万历皇帝看明白了这一点,不再把诤谏者当做尽忠,而知道他们是出于自私自利,即所谓“讪君卖直”。

万历朝是皇帝和文官集团互相争斗的时期。这种状况的结果是明代政治陷入了一种极为低效的状态。

3、 能臣不是神首辅张居正认识到这样一点: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官。在万历的信任下,张居正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能臣终究解决不了制度根子上的腐朽,他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触怒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加上自身也不清廉,屡次遭到群臣道德上的**、在死后失去皇帝的信任,落得个清算的下场,所倡导的变革也被全部推翻;

4、 孤立的道德模范海瑞是史上少有的所谓“清官”,他的一生体现了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失去了法制的约束,一滴清水澄清不了一锅混汤,他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所以,他的行为显得茕茕孑立。除了作为榜样,这没有用,这也是他悲剧的原因。

5、 被轻视的技术派明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由文官所控制的**和社会,对武将采取歧视的态度。武将除了在疆场上厮杀之外,在军事上无法作为,更不要提在战略制定上有任何的发言权,国家需要的只是一介武夫。明代甚至让军队自己种地补充给养,还要上缴皇粮(有点像曾经的军队三产),造成了军饷不足、兵源奇缺、战斗力低下。

1555年,一群几十人的日本海盗竟然在十几万明军的包围中从江浙到安徽等地大肆虏掠,杀死杀伤官兵百姓四千多人。戚继光也许是个例外,他治军严明、战功赫赫,源于张居正对他的充分信任和授权,他才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即便如此,体制内留给他施展的空间仍然有限,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体现于整体的战略规划上,而是落实在了小的战术空间内。

张居正死后,他也一直受到牵连,直到去世。

封建末期的明朝,四书五经的道德标准高高在上确立为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行为的规范,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遏制了法制的成长和发育,明后期几乎没有对洪武时期确立的法律做任何的完善和修改。即便有名君、能臣、道德楷模和技术专家,在以道德为精神支柱、忽视技术、法制缺失的体制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社会前进的动力被一点点的吞噬,直至消耗殆尽。

黄仁宇先生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消耗掉了最后回光返照的能量,1587年,在中国的东北,一个28岁的满洲青年努尔哈赤兴兵平定关东,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征程,第二年,西班牙舰队开始出征……而此时,中国的明王朝正独自走向没落。

同样看现今的中国,同400多年前有着类似的境遇:执政党片面地宣传和强调道德的作用,希冀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高高在上的道德伦理标杆来达到上至**下至平民行为上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最近10年的腐败横行、道德滑坡和社会问题频现证明了这种作法是简单粗浅的。我们看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国家自建国以来的200多年,都在孜孜不倦的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基本的道德标准。

有了制度的规范,他的**不必是道德楷模、政治超人,甚至还容许犯点儿小错误(例如拉链门的克林顿),依然能够确保国家不会偏离路线高效运转。

我们来看现今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万科房产,他的董事长有大把的时间去登山和旅游,甚至还不时传出点儿花边新闻,但是企业仍然“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方针奋勇前进”,他创立的万科房产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王石有空去登山,源于万科有良好的培养人才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如果说斯隆(通用汽车前总裁)开辟了管理制度的时代,无疑在中国开创管理制度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万科。

姜汝祥博士《经济观察报》中的文章中写到:“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懂得的是,我们的员工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如果不在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改造人性,我们能创造多少圣人?

谁又是圣人?能改造的是制度,不能改造的是人性!”

空洞的、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只能作为精神的图腾,可衡量的、实实在在的制度才是促使我们明确目标、不断前进的跑道。这就是我读《万历十五年》最深刻的感受。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8)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性,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9)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 —— 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0)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1)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评价很高的书。暑假中读后颇有感触。下头分几个部分谈一谈。

一、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以往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之后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我独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二、谈谈这本书。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极其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提倡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书中有如下论述:“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它每年要向27个不一样的机构缴款,总数则不出白银一千两。与其相似,全国布满了这段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书中可见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犹以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症结。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不得善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及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

三、谈一谈引申出来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为例。海瑞作为一个御史,尽他的职责,直言敢谏,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直指皇帝的过错,实为清正。而他的作风不但皇帝看不惯,连朝中百官都人人对他的行事习惯有怨言,其中不乏许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条和个性固然令人尊敬,却没有一人按照他这个榜样来办事。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另一套为大众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这正道上已是人迹罕至。

举一例说明:当时朝廷上派遣钦差到各地巡查。名为巡查,实则捞油。每到一处必是明里或暗里的向地方官员要好处。而地方官员也正好趁此机会送钱打点,一则为自我官场升迁打基础,二则能够保住官位,在所辖之地横征暴敛而不被处理,两厢情愿,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而两袖清风的海瑞可不管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钦差几次暗示却反被海瑞参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点事儿也被揭发。

按理说海瑞的做法并无不妥且是极为正确,可在当时的规则之下必定是要引起惊涛骇浪的。何也?是时此种上下官员的交易方式已经不再是地下的受贿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趋势。系统之中的每个个体已经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点,找到了晋升的途径和维持生计的办法,习惯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够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场已经构成,为什么要改变呢?偏偏就在此时,海瑞半途杀出,非要搅个天翻地覆。一旦当前的系统被颠覆,每个个体都必须重新定位去适应新的规则和关系,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时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谁愿意去改变呢?海瑞的行为就像一个印第安部落里闯入的欧洲人,无异于砸天下所有当官的饭碗。习惯了一套能够让他们获益的规则的人们会在有人想颠覆它的时候奋起反抗的,习惯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头破血流,赋闲在家,晚年凄惨。制度造成了这一切。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2)

中共民勤县委党校姜军基

对这本书的向往由来已久,尽管在这之前,我也阅读了红遍一时而且兼具历史与文学价值的《明朝那些事儿》,但相比后者,《万历十五年》实在是短小精悍,不光是篇幅字数只有区区二十几万字,就连阐述的内容与观点也截然相反,一本是社会化的大众读本,一本则是晦涩难懂却又享有极高声誉的历史学经典著作。

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汉族所统治的朝代,相比汉唐盛世,明王朝的衰落乃至灭亡距今只有400多年的时间,明王朝的中期衰败,在历史学界看来,也是中国近代化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开始。明史研究历来是史学界的一大热门,而王朝历史也从来不缺乏关注者,《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第二次阅读,虽然大学时期这本书就被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但两次阅读的感受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清华大学哲学系唐少杰教授对黄仁宇及其著作大为赞赏,在讲授《国史与党史》这门课时,提倡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和研究历史,更是引起了我的兴趣,由于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困难,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我对这本书一点粗浅的认识。

这本书是美国汉学研究的经典,和作者本人一样,这本书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本书完成于1976年,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基本上是无人问津,而且很少有人看好。直到1982年,它一直由非常流行的商务印书馆在大陆印刷和出版。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曾评选三十年影响最大的一百本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高居榜首。作者是中国人,但用英语写中国历史,然后将其翻译成中文,与英文版本进行对比,这也是该书难以阅读的原因之一。这本书还是一本怪书,它既不是断代史,也不是编年史,也不是写某一个专题,而是以1587年为点,大写特写,从而来洞察明朝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

全书篇幅只有七个章节组成,以历史上的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展开叙述。分别以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重要人物为单独的一章,从前后数十年的社庙沿革、财政税收、军事、文化的败象中,引出了他的伏笔: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全书内容庞杂,有政治制度,也有礼仪制度,也不乏人物描写,还有伦理宗教的阐述等等,总之,这本书看似简单,要想读懂却不是简单的一回事,关于这本书,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发和体会。

一、要学会用“大历史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万历十五年》以一个年份为切片,勾勒出事件人物的前因后果,解剖了晚明帝国衰落之由。《万历十五年》写一年之事,窥一个朝代,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看似平凡的一年,但在黄仁宇的作品中,却是惊心动魄、暗藏危机的一年。整本书从细节到宏观都可以看到,从而延伸到整个封建社会。

关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学术界历来就有分歧,简单来说,就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期的社会经济结构看历史脉搏;中西比较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问题。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更是淋漓尽致,这本书论述了万历十五年这个平常的年份里面所发生的事情,以当时的主要人物铺展,讲述了不为常人所知或者注意的事情和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黄仁宇的眼中,其中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这也是“大历史观”的表现。举简单的例子:作者以1587年展开叙述,看似平凡,实则不然,展望全球,这一年正是西班牙远征英国的前一年,也由此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这是横向的比较。

纵向来看,这一年也是张居正死后三年被抄家的开始,一般的历史学家在写到张居正时,首先讲一条鞭法,讲张居正如何清廉如何推行新政,但黄仁宇却没有这样做,大大颠覆了历史认知。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但他对年轻的万历皇帝要求太高,这也是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然而真正的根源是皇权与文官集团的争斗,张的改革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张在世时无人敢动,死后却由不得自己,连学生皇帝都保不了自己。结果政亡人息,改革就此画上句号,继任者申时行吸取张的教训,只做老好人,文官集团还不依不饶,在立储问题上与万历皇帝意见相左,最终文官集团获胜,万历皇帝20余年不理朝政,朝野上下看起来一片平静,实则危机四伏,明朝中兴处于停滞状态,谁又能想到57年之后明王朝竟然被东北的后金彻底打败,倘若张居正的改革能延续下去,历史可能就不是现在的面目,难怪崇祯皇帝时期才想起了张居正,只是世间已无张居正,这就是历史。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如何看待国家、历史和世界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当然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进化史观、民族主义、社会主义,这三种基本的意识形态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大历史观,特别是受西方历史学派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读史无用的观点甚嚣尘上,拿现在来讲,往往有一部分人用现在要求过去,一味的否定过去,或者把现在和过去割裂开来,认为过去的总是美好的,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对党校教师而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立场,要有大历史的眼光,用“大历史观”来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党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既不道听途说,更不评头论足。

2、 中国社会需要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

这也是我的第二点启示,黄仁宇在这本著作中写道“中国古代的问题在于无法实现数字化管理”,这句话既包括了黄仁宇的历史观,更是点出了中国社会迟迟无法实现近现代化的一大原因,可谓一语点中了国人的死穴。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看法:即中国失败的原因无关道德和个人因素,而是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数目字管理”。中国未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传统社会无法管理数字。

所谓数目字管理,实际就是数字化管理,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明王朝大大小小的各级**篡改数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具体表现就是一个封闭的官僚阶层扼杀任何积极的因素,“不容许、不提倡各地方不平衡的发展”,以篡改数字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均衡发展。在现实中,我们仍然有上述行为,这是不可取的。“数目字上的管理”,是黄仁宇的一个核心观点。

他认为,这是西方富国、强国和资本主义成功发展的秘诀。具体来说,在国家税收方面,*有计划地制定预算、管理货币、制定税收规则,使财政商品化;在商业活动方面,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包括资本流通、生产和销售的合同精神;在产权方面,要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使各种因素相互交换,公平合法;在企业管理方面,强调法律管理,不带个人色彩,避免个人关系的干扰等。显然,这种思想和程序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3、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道德的力量不是万能的。要加强制度建设。

海瑞是黄仁宇作品中最具戏剧性的人物。他以极端严格的标准要求部下和上司,曾经犯颜直谏,向万历皇帝递上一本差点惹来杀身之祸的著名奏疏,从此名震朝野。海瑞一生“君子固穷”,为官廉洁的他是真正的两袖清风,微薄的俸禄仅够糊口,以至在老母生日时也只能买一块肉作为生日大礼。

疾恶如仇的他同样无法容忍官吏的**行为,对**的非法所得,一概抄没或退还。对待家人也是如此,海瑞的仆人就因为无法容忍他的严苛而自杀。他曾向万历皇帝提出过一个惹事生非的条陈,主张以重典杜绝官吏的**:

凡贪赃在八十贯以上者,全部处以剥皮实草之极刑。他最大的心愿是按照先辈们制定的行为准则,规范腐朽的官僚主义,再现帝国的辉煌。但是,尽管海瑞有一个好名声,却时时刻刻受到同僚的排挤与提防,屡次遭贬,最终在1587年死去之后,官场一切如旧,大大小小的**也舒了一口气,这不只是海瑞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一个清官成为官场的另类,我们不能单从海瑞的性格找原因,我想制度层面出了大问题,或许才是最致命的关键。

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作支撑的官僚体系也是最不稳固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从制度层面去约束**行为,只有这样海瑞就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

关于万历十五年心得


您可能需要《万历十五年心得》,是由我们为您整理,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感言指对某些事或人产生发出的想法,并表达出来,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此时就可以写篇感言把自己的感想心得记录下来,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让心情更加舒畅。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纲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对明王朝政治的认识:

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书中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他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诛杀冒犯他的文官,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万历十五年》给予我的启示: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一个国家体制僵化,发展停滞,没有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败则坠入深渊。

3、人有两面性,阴面和阳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书五经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历史自古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

5、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无奈,万历皇帝虽然为一国之君,但其实活的也很不自在。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2】

初次接触书名,给我的直觉,无非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该书的英文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国近三百年,我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但但摘取这一年,能写出什么样的历史?读史可以明志,读史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那深邃沉淀的历史。我细细翻来,每天读那么一小段,合上书本之后,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间,那种弥漫着焦虑,挣扎,痛苦的人物,一个个活生生起来。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和事佬申时行,思想家李贽,军事家戚继光,清官海瑞,以及万人之上的万历皇帝,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们现实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无法弥合的冲突。这些人都没有善终,甚至于抄家罚没。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为基本支撑点,然后让人物陆续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失败后的毁灭。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经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x腐坏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负责,又怎么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在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个清官,是个楷模,正是因为寡而鲜,才能成为模范,满朝文官都是海瑞,何来楷模?当海瑞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立志做为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贪x腐坏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想在这个圈内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去贪x,去随波逐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给予了海瑞无穷的力量,让他无所畏惧的站在反对贪x腐坏的最前沿。可是,整个文官集团,都满足于现状,并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质变。一方面认识到遵守道德体系要丢官罢官,一方面又要宣扬道德体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就会表面装作清廉的样子,背地里哗哗的数银子。越是高调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贪官。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做了一个幌子的时候,私欲就可以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并不鄙视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状。

对于孔孟之道的作用,历代皇帝都极力推崇。他们和他们的文官集团想用道德的力量,来统治他们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体系来保障乡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1587年,万历领导下的文官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发动了对英国的全面战争。西方也拉开了全面的工业革命。历代皇帝都会被推崇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万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皇帝,到励精图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颓废无为的慵懒皇帝,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想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帝国,而且亲身去实行各种礼仪规范。来实现以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可是,当他在看穿了这些文官们的阴阳两面以后,思想发生很深的变化,开始了消极怠工。他的消极怠工,不是针对个别文官,而是针对整个道德礼治体系。在传统戏剧里,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了解了万历的遭遇之后,也明白过来,皇帝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皇帝只不过封建帝制里的一颗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终受着道德礼教体系的压抑和控制。

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积弊,表面上一扫而光,国库充盈,而实际上他为明朝的最后灭亡埋下了最大的祸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实与万历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张居正,身居首辅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绝伦。他所实施的改革制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没有从根子上发现,一次大改革措施,要从根本上能让绝大多数文官相安无事,否则理论上的完美,最终也是以惨败收场,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牵连,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官体制上有缺陷的时候,他以个人之力,想改变整个时代,则是多么的渺小无奈。以至于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好像看透了其间玄机,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个万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缓冲剂,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他们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让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起来。可是张居正的缓冲剂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观。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同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3】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

伟人和政治家,谁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为谁?张居正太善良,太残忍;太聪明,太愚蠢。张居正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识到改革必须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毁原本的一切,在废墟上重建。他剑指文官作风,甚至过于严厉。他想要富国强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钻营,权倾朝野,是因为不做一个杀伐决断的首辅,改革必然受到阻碍。即便在这过程中他谋取私利,那么试问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想要敛财何须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须大动干戈推行新政?太残忍,想要根除陈腐做派必然会在当时造成损伤。太聪明,出身贫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能找到国家运行的软肋?太愚蠢,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落得了满朝文武的批评,死后甚至成为了攻击的符号。

所谓错误,“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成为一个伟人和得到善终,中间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申时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时行是处理人际的高手,“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为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老,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鼠两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时行是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个世界需要伟人竭心尽力将光明带到人们眼前,更需要有这样的人拼尽全力将黑暗挡在背后。申时行是太极高手,懂得怎样协调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的传承和国家的有序。更令人惊叹的是,做完了这一切,他能够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伟人之间,仍然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然而,世间没有张居正,那么时代永远不会进步;世间没有申时行,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为人若如张居正,无愧于心,却不得善终;为人若如申时行,左右逢源,却无所作为。

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5】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6】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面对很多事情,当我们积累了新的感想的时候,动笔写进自己的心得体会总是没错的。心得体会就是发表自己内心的意见,想法或者看法,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的好文阅读,我希望我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对您有所启示!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

四百年,不短的历史时期,虽然只有世界八百年的一半在周朝。从1587年到1987年,如果以1840年为分界,它跨越了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

幸运的是,人类有遗忘的功能。许多琐碎的是情不需要记录或记忆,否则我们都应该生活在沙漠中。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1587年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浮躁心态也广受诟病。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

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使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哲学发展、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各种法定的日常礼仪仍然照常举行,但皇帝已经不再了;当高级职位空缺时,他宁愿让他们空缺,也不愿派人填补,这样,那些公务员,除了少数,就不再有升迁的希望了。臣僚们抗议的奏章不断向他提出,他也不加答辩。他知道,只要在奏本上一加朱批,不论是激烈的驳斥还是冷静的辩说,这些朱批和原来的奏折都要送到给事中的办公室里传抄公布,这就正好中了那批抗议者的下怀,使他们达到了沽名买直的目的而暴露了自己缺乏雍容的气度。

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可恶的奏本留中,即扣押在宫中不加批示。

然而,皇帝的破坏并没有使政府瘫痪。公务员制度小组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自动控制程序。一旦有人想改变这种程式化的体制,叛军肯定会受到整个公务员团体的打击和排斥。

大权独揽,力推改革的张居正、抗倭有功,手握重兵的戚继光、打击豪强,干预土地所有权的海瑞、离经叛道,反对传统礼教的哲学家李贽,这些逆反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无疑给整个文官集团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他们的言行已不符合文官集团内部的“善”的标准,因而无一人善终或得到重用。

公元1587年,张居正的继任者——内阁首辅申时行已任职四年有半,在以后的四年里,他仍需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内部的稳定与团结,调节文官集团的“阴”和“阳”,而求善始善终,不敢有任何唐突而致己祸。也是在1587年,也就是年底,海瑞去世的消息传出,这无疑让北京的朝廷松了一口气。现在,没有人要为公众心目中的英雄回忆负责。在同僚和皇帝的眼中,海瑞无聊可笑,又不合时宜。

而万历十五年底,随着戚继光的去世,我们的帝国失去了将它的军队施以最低程度的现代化以图在新时代里生存的最后一次机会。翌年,李贽剃度出家,脱离了这尘世礼教的羁绊。

以上种种,清楚地表明,大明王朝及其文官制度在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跨过了其存在和灭亡的临界点,在之前二百多年为巩固文官制度而极尽能事之后,明王朝的文官们已为自己掘好了坟墓,现在,只需一个人将他推倒。

参考文献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我的大历史观》

黄粹存,《皇帝只是个排位》

欧蒲台,《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

《神宗实录》

《明史*张居正传》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张居正试图改革经济体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保持统治思想集团的先进性。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但都失败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是一个要求单纯,固定,永不变更的体制,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制,以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为基础,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朝廷的稳定和王位的安全是这一制度的重点。

一切行为的最后准则是意识形态所衍生出的一整套体系,以思想行动上的一致来保证整个体制可以依靠简单的一腔热血与几点原则就可以运作,这样的体制只能要求单一化,平均化,同质化,只能有单纯的思想,而绝不能出现脱离终极意识形态,甚至怀疑这一意识形态的行为出现,这也就直接引致了李贽的悲剧。意识形态崇尚诚信、精神追求、忽视个人利益、奉献牺牲、蔑视物质利益。这样一来,**人就有必要过上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们只能用精神力量来弥补制度的不完善。

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稳定,牺牲公平保证效率,以计划代替现实操作,以**代替评估,如此种种。然而,意识形态要依赖人去实行,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总要有各种各样的缺失。但意识形态至阳至刚,浩然正气,根本不考虑这些。

以终极目标放在现实之中,只好去打折扣。因为在意识形态之中,没有“私”的存在,也没有“阴”的一面。这样又回到万历所面对的最初的问题,为了这个基于完美条件而设计的体制能够在现实层面上运作,就必须打折扣,就必须冠冕堂皇,说一套做一套,就必须虚伪到底。

所以才有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的景象出现。

单一的思想体系所造成的困境是不能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是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一制度下,由于终极价值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价值制度上存在诸多漏洞,整个制度实际上已沦为一种形式:

每个人都在用积己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去掩盖自己消己的一面,也就是个人利益。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

然而,构成这一制度本身的官僚阶层已经发生了变化,其行为也有失偏颇。最终的结果是制度的崩溃,这是海瑞和他申请银行的两难境地。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4】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老大帝国的缩影。

书中以万历年间的一些重要任务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来深刻的剖析明朝的太平景象下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封建制度在当时并没有病入膏肓,反而庞大而有序,却在本身不可遏止的慢性病里,走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

在这个国家,聪明敏感的万历皇帝作为制度的必需品,他勤政治国,张居正不让他写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被“囚禁”在紫禁城里,孤独无援,在当时强大的封建道德观念束缚下,没有朱厚照任性放纵、一意孤行的勇气,只能消极怠工,苦闷至极,与廷臣进行着数十年的僵持。

在这个国家,大权独揽的张居正努力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赋税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可谓鞠躬尽瘁,却也言行不一,奢侈腐化,最终因触犯文官集团而人亡政息,死后家败名裂,境况可谓凄惨。而“温良恭俭让”的首辅申时行尽管忠于职守,调和“阴阳”,不断妥协让步,却也不得不黯然辞官回乡。

在这个国家,刚正不阿的海瑞则如巨石投进了一池死水。他能够直言抗命、守忠尽孝,像卫道士一样在奉行中庸之道的官场里卓尔不群,不断“惹是生非”,被人仰慕却无人效仿,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再加上在贫病交迫中死去的将领戚继光,在狱中自刎的名士李贽,书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对此,黄仁宇先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在序言里写道:“这种情形,断非个人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以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其中,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便是立储君时候和群臣们的对立,常洛是长子,按照惯例,是应该毫无争议的被立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更想要立的却是自己喜爱的皇贵妃郑氏的儿子长洵,但是在群臣的眼中,这是以幼凌长,自然不合于伦常之情。但万历皇帝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妥协,但他不能采取强硬的立场。

因为“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的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皇帝和臣民都知道,父亲不能宠爱儿子,哥哥有义务教育和爱护弟弟,男人不能因为溺爱女人而改变兄长的顺序。尽管书中的万历皇帝名义上是九五皇帝,但在道德和传统的约束下,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权力的象征,一个身躯空虚的傀儡。

1587年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浮躁心态也广受诟病。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万历十五年》中表明,一层不变的体制使社会发展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惟有全方面的改革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奏响时代的新音!

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只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日新月异。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5】

**皇权的"枷锁"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近日里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作品《万历十五年》,看似只写万历皇帝在位的第十五年的事,实际上却是对整个明朝乃至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析,由点到面,使人心生敬仰。

序言里,作者说,“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明朝从开国皇帝朱洪武开始,便已经有意识的在重用文官,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万历当皇帝的时候,早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文官集团和管理体系。而首辅大臣作为他们之中拥有最高地位的代表者,必然是德高望重而且拥有着相当的政治才华和手段,以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

而由于万历即位的时候年龄尚幼,张居正身上同时还肩负了小皇帝的抚养和教育重任。于是,1572年秋天,也就是九岁的万历皇帝即位的那一年之后,“万历每天的功课有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历史”。

本书开始从琐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无处不在的成长环境。他终于安顿了自己的教主兼第一助理张居正,他想获得独历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没有自主权。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采取了疏远和消极的态度。结果是**失去了忠诚的意义,也采取了敷衍工作的消极态度。后来,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表明,皇帝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上是由大臣们决定的。活着的皇帝和死去的祖先没有什么不同。

每次读罢,都为万历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哀.表面上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实际上只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制度下的一个产物,被禁锢在枷锁中而已。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人物关系如果深究不可谓不复杂。

情感的混合与立场的排斥,各种羁绊都难以表达。张居正是在死后的两年才遭到清算。由此可见,一个真正的权力人物在其死后,其影响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大。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张居正政治理想的宏伟。但是他对别人的苛刻要求与对自己的奢侈铺张的鲜明对比,让他在道德层面完全地站不住脚,也为日后政敌的攻讦抓到把柄。在帝国的统治阶级中,强大的公务员制度赢得了胜利。

万历皇帝输在道德,输在传统。张居正输在**集权,输在文牍。

对于一个江河日下的王朝而言,处于其中的各种角色:皇帝、文官、武将、学者面临的大环境一样,位置不同决定了采取的措施不同,也许刨除一点私心之外心是好的,但是却只能让这个王朝缓缓衰落而不是重新崛起。缺乏有勇气有担当有魄力的领导者,如果张居正能够多活十年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身在高位不能偏听偏信,要刚柔并济而不是看目的达不到就消极怠惰,如果万历皇帝能像朱棣迁都那样表面妥协行动不停拿出改变的行动和魄力也许也是另一番景象。因此,我认为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王,皇权的桎梏是可悲的,但认清自己的处境,弄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不是放弃或放弃,是非常重要的。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6】

《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以别树一帜的风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方式,多年来备受推崇。近日重温本书,将个人浅见略记如下。

一、本书新颖之处

在第一次阅读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与一般历史作品的明显区别。一是体例新,化整为零。抛开传统的编年体、传记体写法,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口,集中阐述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史料佐证丰富,内容详实有趣。

二是视角新,以小见大。本书没有全面展开、泛泛而谈,而是选取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几位关键历史人物,浓墨重彩加以剖析,字里行间却又蕴含了对当时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思考。三是笔法新,叙议兼备。

该书不仅限于简单的历史叙述,还包含大量的心理刻画和背景分析,使该书更具观赏性和可读性。总的来说,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方式,更易为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往后的许多史学畅销书如《明朝那些事儿》等,在写作风格和手法上都深受本书影响。

二、本书局限之处

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对本书阅读局限性的认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对历史整体性的质疑。众所周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连贯发展的整体,截取其中某一年份作为横断面加以分析,如果没有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难以在宏观上进行统摄性把握,容易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比如文中对明代文官体制的种种分析,如果不上溯到过往朝代统治集团和统治方式的历史演变,就难以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容易得出弊病丛生、毫无建树的主观印象,进而全盘否定,产生片面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叙述客观性的质疑。本书在叙事中穿插大量的心理旁白和描述,虽然在文字上引人入胜,但平心而论,毕竟只是作者个人的主观表达。

尽管基于史料作出,与真实人物心理也必定产生误差,加上作者为佐证观点而进行的选择性剪裁,很容易影响、或者说引导读者对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独立判断,在立场的客观性打上问号。

三、本书启迪之处

本书观点不拘常理,颇多新颖之论,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如下:明朝统治者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理念和行动指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形成文官集团,培养统治阶层精英分子,在形式上统一的价值观约束下治国理政,并引导和强制士农工商等社会阶层贯彻服从,进而维系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日常运作。但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规则,以及精准的数目字管理方式,国家治理和社会运作完全依靠道德掌控,个人意志被全面压制,失去创新的精神和土壤,只能在惯性的历史旧轨上重复行驶,渐渐与世界先进文明拉开了距离,埋下了衰落与失败的伏笔。

这本书反映了明朝的衰落。王朝治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道德治理高度形式化。实际运作的“潜规则”与之明显相背离,简单讲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治理体制上弥漫着虚伪与**的气氛。

二是治理体制的随意性与模糊性。在选举、绩效考核、经济管理、军队建设等重要领域,责任不清、主观臆断普遍存在。三是重人文伦理、轻技术革新的整体倾向。

与高度发达的人文社会成果相比,技术进步上的革新严重滞后,且缺乏必要的生长土壤和空间,使得明朝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制度革新方面日见疲态,最终在历史兴替的浪潮中走向没落。

知古鉴今,从对道德治国高度形式化的反思,可以推导出当下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必然性;从对治理体制随意模糊的反思,不难得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从对轻技术革新之沉重代价的反思,显见当前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性。史镜高悬,其训朗朗,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大的启迪。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7】

《万历十五年》中体现的官僚制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与通常一般的作家不同,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 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本书作者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

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 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 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

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 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 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 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 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 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 倒像是作者杜撰的**.

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 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 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 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 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关系受到重创, 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 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 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 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 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记载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不得不让我们敬佩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本书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在书中可以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

当他独自负责法院工作时,他无法摆脱烦人的and席并改变国家的运作机制。当他意识到,事实上,他生活在他死去的祖先的范围内,他很快对自己的地位失去了兴趣。

在韦伯的理想状态中,官僚制组织的构建形成、部门分工、职位设置、成员选拔,一直到组织的运作,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是由法律制度(不光包括成文制度,也包括不成文制度)明确规定的。这些法律规则由组织成员协商,或由组织的上级提出,但经过合理的考虑和权衡,最终被成员所接受。因此,组织的所有规则都是合理的。

任何组织成员,都依据这种规则而行事,上至组织的最高领导,下到基层普通职员,无不例外。他们服从的是共同认可的规则,而不是因人而异的举措,或者是个人的偏爱喜好。就连非常具体的报酬问题,也应当以固定薪金制来体现规则的力量。

在这里,“人治”被彻底摒弃。但是,由于官僚组织只体现工具理性而排除了价值理性,所以,官僚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行政的或执行的工具,而不是政治的或情感的载体,所以,技术官僚不是法规制度的最终渊源,它必须服从于民选的政治领袖或拥有所有权的更高主人。实际上,这种官僚组织必须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前提。

正如韦伯对官僚主义的看法是规章制度,而不是个人制度,所以官僚主义是个人魅力的排他性。组织的运作不依赖于个人意志,也不受个人情感的控制。合理化的另一种表现是去人性化。

官僚制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命令,是因为他们要服从法律和规则,而不是服从命令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更不是服从由传统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万历在非人格化的皇帝的牌位下,只能服从祖宗的限制,对祖宗所谓的法理化规则一味的遵从,背离自己的偏好甚至“万历中兴”的梦想。万历皇帝只是整个制度中的一个角色,它最受整个制度的压制和控制。

等级制度自古就存在,韦伯的官僚组织等级制度是不同的。官僚组织中的职位,按权力大小和“命令-服从”关系,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级序列。这种等级制度与以往的社会分层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过去,社会分层,如国王、贵族、自由人等,都是按人格形成的。官僚组织的等级制度是根据组织权力形成的。这种权力摆脱了个人的依附,等级制度排斥了古代和中世纪的特权。

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万历从小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

皇帝的权力已经摆脱了对他人身的束缚,因为万历作为一个“坐江山”的皇帝,他拥有不了民众对他这个领袖的拥戴。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立储之事遭文官反对,他始终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同时,正是官僚制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中森严的社会等级,为建立近代以来的人人平等的契约型社会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这点在清朝以后的各种起义、变法中可以看出。

韦伯的官僚组织强调按专业技术分工与人的理性之间的官系。分工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斯密强调的效率提高,而且在于等级社会中个人特权的消除。在韦伯的分工体系中,人的差异只是技术能力的差异,而不是身份和社会的差异。

因此,组织成员的选拔必须采取考核的方式。专业能力替代了个人效忠,权力和责任属于职位而不属于个人,这些权力和责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在组织之中。由此形成的组织,不仅可以通过分工方式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以理性为准则的组织关系,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本书当中,即那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他们的专业分工很明确,但因为整个国家正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作者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因为这个症结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8】

如果要在18年自己看的书单里推荐三本好书,《万历十五年》肯定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听说的很早,看的也挺早,当年看了一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是一项拖延已久的任务。

看完后,对大历史观还是没摸着门,但书中的文字还是让自己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些文字不得不让人击节叫好。

书名叫《万历十五年》,其实讲的是六个人,高高在上而不能自主的万历、乾纲独断的张居正、调和阴阳的申时行、模范而偏执的海瑞、审时度势的戚继光、儒家文化的叛离者李贽,而通过六个人,我们可以一窥中国政治制度、文官集团、文化之玄机。

万历是国家的主人,是天子,是上天的代表,代天行事,天下万物皆归天子所有,他是高高在上的。想象中,他应该是为所欲为的,但事实上他是全天下受束缚最多的人,他一切的行为都要在文官集团为他制定的礼仪之内,他是天命的象征,而不能是帝国具体事务的指导者,他富有四海却又一无所有、他权倾天下却又不能自己。公务员集团需要的是一个象征性的皇帝,但它只在公务员集团**时发挥作用。平时,最好不要扮演任何角色。

对于国家来说,皇帝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有的人都把他当作上帝。只有他知道他是一个人。他有正常人的思想,有正常人的需要,这是他得不到的。他刚登上帝位,他也有过想要奋发的念头,而且他也身体力行的去做了,后来他发现自己就像是陷在泥潭里,他不能决定任何事情,所以他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对抗整个文官集团,消积怠工是他最后的反抗,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反抗。

张居正是一个能臣,他是帝师,是大学士,他以一已之力去改变帝国的走向,他最大的遗憾是去世太早,如果他再有十年时间,帝国的车轮应该还会再向前滚动许久。张居正主政时期,皇帝还小,太后信任,他可以大刀阔斧的施行自己的改革,“考成法”“一条鞭法”的施行,帝国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国库充盈,经济好转。他在任用**时不需要诚实,而是注重政绩能力而不是道德。

他以强力压服一切反对新政的势力,他在世的时候,经济军事都能在他的强力下改善,包括皇帝,都得在他的管教下。他死后,改革戛然而止,帝国内的一切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他被清算了,清算人的到了皇帝的心,因为他也忽略了皇帝也是一个人的事实,他是一个特殊的人。

申时行试着调和阴阳,但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很虚弱。他一直想用道德来约束**,用道德来代替技术和行政上的缺陷。他明白公务员团体有两面性,但仍未能找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集体的力量。短期的阴阳调节只能治标不治本。帝国仍然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

他太中庸了,中庸的像一张白纸。

海瑞是帝国官僚的榜样,但他只能是挂在墙上的榜样。他实践儒学,坚持太祖的统治。他很孤独,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但在那个时代,人人都知道他是清官,而人人都不想成为他,他注定只能被供奉在天上不能落地。

文官集团都知道学与用是两回事,而只有他认为是一回事,别人都是用学来给做装门面而且他真的是用学来指导做,所以他是孤独的、是不容于时代的。他死了后皇帝都松了口气,他太不容于时代了,他心里懂“阴阳”,要不然他不会去职要官,但他就是不那么去做,他是帝国的异类,他只能被一脚踢到楼上,去做一个理想中的清官代表。

戚继光是一个能审时度势的将领,他对帝国的官僚集团及军事体制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没有想去从根本上改变帝**事状况。他将妥协,向官僚集团妥协,向帝国妥协。他认清了现实,从细节上加以协调,找到了张居正的坚强后盾,进行了自己的军事协调,于是皇帝的事情风起云涌,彻底解决了日本在东南的侵略。

做为将领,他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在现实面前,他做到了最好。

李贽是一位文人墨客,一位矛盾的哲学家。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困惑。他明白清廉为官却不拒绝不合法收入,他认同做官本为名利所以他从不打为国为民的幌子;他明白家族对一个**的期望而拒绝这种期望;他学儒家思想却又用行动来反抗。他勘破表象,而指出了真实的东西。

所以,他的行为,他的思想不能容于整个文官集团,他的著作不能容于世间。

书读罢,感触颇多。

感触一、礼仪和人事为什么是整个朝廷千头万绪的要点?礼仪代表着对权力的崇拜和认可。有了礼仪,权力就有了肤浅的方式。而人事是权力的落实。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掌握人事就是掌握权力。

礼仪与人事,互为依赖,缺一不可。所以帝国**要求皇帝都要遵守各种成法,贵为皇帝也不可违反,从上到下都要在礼仪的约束之中。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经过收集,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整理了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启迪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小事情,记录在心得体会里可以让我们铭记于心。心得体会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经历,从而提升自我。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

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明朝及至万历登基已经建国205年,其间虽然也经历过如当权皇帝被它国掳走等危急时段,但在满朝文武的一直努力下总算度过了难关,帝国的发展状况似乎也正稳中向好,作为守成之君,九岁登基的万历在朝堂之上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却也只是在文官集团的裹挟下前进,祖上虽然在万历年龄尚小之时便已辞世,但因为本朝200多年来一直沿袭的制度框架还在运转,也不至于使国家限于瘫痪的境地。不仅如此,因为朝中老臣,帝师张居正的管理,大明帝国已有焕发第二春的趋势。

正如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普遍的会产生“大公司病”一样,此时的大明帝国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也产生了机构臃肿、小团体分化并各自为战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样的现实,万历皇帝心里也是十分清楚,他也曾梦想着要做出一些有益的努力,使这个庞大的帝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读后感此时情况的发展,已经不能为他所控制,这个庞大的帝国机构至今还在使用着其创始人(朱元璋)所设立的一套制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套制度明显的已经落后于时代。虽然贵为帝国的继承人,这个庞大的机构得以继续运转的关键人物已经不再是大权独握的“天之骄子”,而且,就个人性格来讲,万历皇帝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改良主义者,这使他虽然可以发现问题却缺少进行变革的勇气,所以,当他的想法受到文官集团的反对或者批评时,他也只是在用“怠政”这种消极的方式来进行反抗,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帝国机构的运转方式。在帝师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如果说万历尚且具有改变这一切的勇气,当他死后,特别是被人告发清算之后,万历已经对这一切都失去了信心与兴趣,当他知道自己曾经最为倚仗的老师都在阴奉阳违后,他就不敢再去相信任何人了。

虽然万历十分清楚的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决心与威望,使他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初的目标——制度改革。而制度落后,也是造成明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正如一家公司的运转,在创业期往往靠的是创始人的个人努力,到有了一定的发展,就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制度,使每个人在该制度的框架下各司其职,一旦某个职位出现空缺,都能迅速的找到合适的人来补足,这一点,也是一家公司创业成功的标志——公司制度的建立。但是,对于公司的继承者来说,公司的制度一旦被建立起来,而且是在其完全没有参与的情况下,若要对其进行改革,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每当一家公司出现问题时,出来主持大局的往往会是公司的创始人或者某位已经退居幕后的曾经功勋卓著的领导者。前者如戴尔电脑的迈克儿·戴尔,后者如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他们都曾在退休后,在公司遭遇发展危机时重新出面主持大局,对公司体制进行改革或改良。

而对于明帝国来讲,万历皇帝更多的只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设定,他九岁登基之时,只是在张居正的主持和文官集团的辅助下才得以保持帝国的稳定,他缺少如太祖一般的威望,也没有成祖一般的勇气与才华,这使得他虽有满身抱负却无处也无法施展,而要维持帝国的稳定,他又不得不寄希望于祖辈留下的制度来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每一项小的制度改革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能对局面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改革或者改良反倒不如不改,维持现在的局面反倒不至于让自家基业毁于己手。所以,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怠政的万历,他可以连续三十多年不上朝,也可以为了与文官集团对抗而将立储一事一再搁置。他看似无为,实则无奈。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明朝走向没落的原因。政治上皇帝实质上并没有实权,因为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明朝的内阁权利非常强大,甚至到可以和皇帝抗衡的地步。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张居正。历史上对这个人褒贬不一,一方面他推出的新政很大的促进了明朝整体经济,军事,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个人是一个大贪官,他死后从家里搜出10余万两白银,政治方面他极力推崇自己的党羽,极力的排斥异党。首先他是皇帝的老师, 他极力得皇帝和皇太后的信任。当张居正死后被查出种种劣迹,万历皇帝伤心了,自己的老师如此的虚伪,从此他由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变成一个沉迷于后宫美色的君主。因为他看清楚了一点--------无论张居正,还是后来的内阁首府申时行,都代表的是文官集团的利益。文官集团的利益于皇权一向对立。万历皇帝深知自己不能够改变这个已成的制度,索性不管不问任文官集团自己争斗。

军事上明朝的军事相对于外族还是较强的,但是建军制度上文官的权利比武官大;禁军的数目比戍边军队的数目多;军饷朝廷播下来大多数都是发不到士兵手里的。这种朝代末期亡朝的表现在万历年间得到了种种体会。但是如果文官和武官搭配良好就会有例外,明朝除了开国有着名的将军,这个朝代有且仅有的民族英雄就是戚继光。可以说他的成功,和他的上司谭纶,顶级上司张居正不无关系。如果不是张居正极力推举戚继光,可能他的抗击倭寇的事业没有这么顺利。当然他本人也是出色的将领。据《神宗实录》中谈到戚继光在战争前3天彻底研究对手,思索着每一个细节。他练兵严格,经常搞动员大会,赏罚分明。再一个,他对兵源也有限制,只招农民。

文化上基本上都是八股文,大文豪基本上和内阁的大学士关系不好,因此大多境遇不好,这里不详谈。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全部出动征伐英国的前一年,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的同一年。从中国历史上来看,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标志时间。

我想此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一、这本书:

这本书历史是和其他人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这本书面阐述帝王朝下代表人物的缩影,以一个历史背景情况下去讲解了这几个人不一样的生活。

二、内容:

(一)万历:

人们都非常羡慕他的出身。却不知其实是一个被笼子里面关着的人,他离开自己的紫禁城的次数屈指可数。相处的人第一个是他的母亲、第二个是他的老师兼着他的下属张居正;第三个是自己的陪伴冯保;自己被安排结婚、闲来过纵的放松却又被周围的人所所用更多的名义所限制,想去有所建树去发现却被大臣的引着走。

(二)申时行:

看破事物规律的人,其相信一件事情分两半,一半为阳,一半为阴。其所做事都会留有余地,不会过激。在政治生涯中这认为张居正没有一个善终的原因是他忽略了文官的力量,文官由科举考试而产生,其力量在武官之上也是必然趋势。所以他会在现实生活中被很多人批评为没有原则的政客,但是其也坚持他调济折中的原则。

(三)海瑞

一个制度的化身,把书本里面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在官场上也就成为了别人之间相互博弈的刀子。用的好则可以帮助自己去除掉自己的对手,但同时也担当者被自己的误割。敬之,怕之,远之。

(四)戚继光

一个懂政治的武官,其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军事上有所一定的建树,但是光会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在生存竞争中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其施展着自己的宏图除了自己本身的原因之外,还靠着张居正在后面的大力支持。但若是自己的战友离去了之后,自己也会伴随着离去的局面。

三、感悟:

那个时代背景下啊,每一个人接受着相同的教育,我们的思想都是在这一起的,及时连皇帝都无不受着这种思想所引导,就是活着的祖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的规则内顺着走我们可以像申时行一样,做个和事老;若想改变像张居正,做个引向人;若做遵循像海瑞一样,做个执行者;在社会的趋势中我们显得如此的渺小,我们都是接受着同样的思想,但是我们对单生活却有不一样的选择。在这里面我认为其都是为优秀的人,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价值。让我们这些晚辈都看到了过去人们的影子,会有着无尽的遐想。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5)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的末尾写到:“由明朝可以向后倒推到其它各朝,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候地理关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得出了的历史结论。

当历史的问题牵扯到地理环境时,似乎一切已经注定。气候天决定,文化随之产生,历史的大环境也就矗立在那里了。那么,在既定的环境中,历史人物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呢?在《万历十五年》中,作者通过几个不同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比如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

写到张居正这一章的时候,作者拟定的章标题是——世间已无张居正,也就是说书中阐述更多的是他的落寞和跌入谷底之后朝局的变化。何以一代内阁首辅身前地位显赫风光无限,死后被鞭尸,被抄家?也许,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社么叫物极必反。活着的张居正总是幻想凭借一己之力来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他的威严、权利和智慧不仅在小皇帝身上展现出来,也笼罩在整个朝野。他想当皇帝吗?其实不见得,从他不遗余力的改革赋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来看,他也许真的希望这个国家能在他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只可惜他太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视了一个事实,推动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他自身就处于明朝这样一个文官体系当中,当他把所有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者贬黜的时候,就打破了整个体系的平衡。

在当时明朝的大环境中,张居正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度,心中可能有这样的独白:“万人阻挡又怎样,权利会帮我达成所愿。”他不顾整个历史环境的力量,不考虑文官系统里其它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希望通过明确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公务,最终的结果历史给出了答案。当他孤独前行的时候少有人真心实意的成为他的同伴,当他死后大部分人对他群起而攻之,表达不满。

申时行同样作为明朝首辅,并不如张居正那样“有名”。他深知自己处于怎样的一个环境中,没有锋芒,更谈不上毕露。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他更愿意成为和事佬,不触动谁就会相安无事。作为张居正首辅之位的下一任,他看到了前任处事风格之后的下场,因此他不会去重蹈覆辙。

除了厉害关系让他没有做烈士的决心外,他对环境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在既定的系统中,身为首辅也只能按照整个系统中的共同意志办事,能够恰如其分的调和其中的矛盾,并对大家起到感化和领导的作用才是首辅的角色需求。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任职期间他努力的穿行在百官和皇帝之间,尽量的平和政治波澜,希望凭借“诚意”建立起信赖,通过恕道期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申时行的做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历史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大明更不会。对待一个岌岌可危的病人,张居正的猛药行不通,申时行的小米粥同样没有用。

除了通过两位明朝首辅来阐述自己的大历史观,《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还煞费笔墨的写了这位一代名将戚继光,很明显他是偏爱戚将军的。在书中作者写到:“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来作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可避免,而他的成功在于他善于运用技术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戚继光没有像张居正一样超脱于环境之外,自负的以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而是灵活的适应环境,斡旋在各种关系中。也没有像申时行一样“看透”了环境,将希望寄托在所谓的“诚意”上,而是依据环境采取了必要而可行的措施。他严格练兵,创造的各种战术虽不先进也多有弊端,但是符合当时的军队人员构成和经济技术水平的。

从明朝整个大的历史环境来看,似乎戚继光对环境采取的措施更值得推崇。其实,未定。除了由于地理环境所造就的历史环境之外,每个单纯的个体也处于自己的小环境中。试想一下,如果戚继光处在张居正的位置难道就不会通过权利铁血施政吗?如果申时行只是一方将领他是否会摒弃犹豫不决胆小怕事呢?如果张居正处于首辅之位时和申时行一样看到了前任的不幸,说不定也会小心翼翼,忐忑前行。再往前推,除了职位环境的不同外,每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也不同,形成的观念和理念也不同,所以就算历史倒退,试图去寻找一种周全的做法改变明朝的的结局也是不可能的。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如果非要问我《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看完之后有哪些启示和借鉴,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比以上人物平凡很多的普通人,成长的时代也不同,处事之道是借鉴不来的。但是,看待事情的宽容度可以更高一些,不要总拿中国和外国比较,历史都说了,地理环境决定了很多的不一样。不要看到某种行为之后就说三道四,你不是别人,你看不到别人的小环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6)

作者穷7年不倦之功,半生博览世事之历,汇成此题为一年年号之作,事无巨细,客观公允,以大历史观着眼,使读者窥测那《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

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点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十分值得学习的优秀之处,但是在大环境下最后都是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故事却是悲剧的结尾……个中部分也十分值得深思。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7)

美籍教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通过纪传体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一幅明王代万历年间的王朝画卷。黄仁宇教授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制度、文化、经济、政治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从其他历史书籍我们可知,明王朝从张居正时期(万历初期)的中兴,逐渐沦落,最后受迫于外交内困,轰然倒塌。这其中,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而内因组织的落后、制度的不切实际和僵化,以及由此演化出的严重腐败都是内因的方方面面。由于这些弊端环环相扣,顽疾深远,以张居正为代表的改革派的所作所为也只是逞一时之强,不可能从根本上撼动帝国建立时的错误,而另立新的帝国制度。

我就简单谈谈对明王朝的道德、文化、经济、政治下的制度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如果说有,也只能是汉朝以来就被历朝推上神坛的儒家文化。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时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伦常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约束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们已经取代了“公正性”的法律,自身就是“道德性”的法律,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伦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而且可以替代法律。

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而且等级制度森严,社会“公正”成为维护固有制度下的牺牲品。“治理国家的官员(以下统称为文官)大多科举出身,依靠一群熟读经史的人治理国家、把控政治的可行性,是由于帝国在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因为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制度的设定必须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应有的弹性。明代官员的俸禄极低,这是缘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本朝时典型的“小农意识”,他的王朝能够回归到朴素的农业社会,除了不遗余力的打击大地主和国家工商业外,他希望官员成为人民的仆人,只发卑微的薪水。如:一个正二品尚书一年的俸禄才120两,实在少得可怜。在建朝200多年的万历年间,这一僵化的制度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现实已经让他名存实亡。没有合理薪水收入的文官,通过各种变相的手段获得处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收入,甚至腐败丛生,以过上骄奢的生活,这成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而这些收入则压迫在农民的身上,过度繁重的压力,推动农民不断走向贫穷的深渊,成为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该制度的设计也就如果一纸空文。

财政税收制度的效率低下成为政治和军事的累赘。税制同样发源于太祖,他规定,“人民纳税的实物不入府库,直接供应军士的家庭,军士则不再发饷。”这样的做法除了低效率外,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教授指出:“如果军需税收总发总收,国内交通通讯必然相应而有较大进步,次之则保险业、银行业就会应客观的需要而产生,商业组织和法律也会有所发展。”财政税收以“朴素农业”的方式设置,让明王朝的经济发展被禁锢,而施政的方针和目的,也不是提倡发展先进经济,而是维持稳定和平均的状态。而军事方面,财税制度的落后,成为限制区域军事指挥的一大因素,也让明王朝纵有当时世界上为数最多的陆军,军事效率却不高。这从江浙、福建沿海地区受到日本倭寇常年攻击就可以看出。另外,文官集团对武官权利的限制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还有可行性,但当发展壮大的满族成为强大的外患时,就让帝国变得没有战斗力。

缺乏民间金融系统,导致高利贷横行,大量民间土地被权贵兼并,农民流离失所,这成为明王朝灭亡的经济根源。及至万历一朝,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的“土地均分”已经不复存在,大量土地为少数权贵阶层所有,农民中的自耕农数量不断锐减,丧失土地的农民成为佃农,因而备受盘剥,变得愈加贫困,这一经济隐患就会演化成政治问题,无数农民就会揭竿而起。

一般在王朝建立之初,大地主、官僚阶级在农民运动中受到极大打击,而实行的恢复生产的政策,为了鼓励生产,也会让农民占有相当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农民会因各种原因变得手头资金紧张,在没有其他金融系统的时候,只能通过典当、高利贷等方式筹集零时短缺资金,但是这些筹资方式的成本奇高,无法还债的农家就只得将土地抵押还债,由此走向了贫困的深渊。再加上权贵阶层的侵占,大量农民相继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此时的官僚机构也变得异常腐败。少数获得土地的农民和权利相结合,形成压在农民身上的食利集团。如果食利集团扩大,帝国总体人口增加再加上天灾人祸,要么饿死要么战死的农民会纷纷选择起义,这成为历朝历代灭亡的重要原因。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这一过程的不断轮回。

这其中,文官集团的腐败和民间高利贷二者是重要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腐败乃是根本原因,因为腐败榨干了农民的剩余,而高利贷则为推动农民走向贫困的加速器,它让农民更加迅速的失去土地。在中央集权的社会,权利来自于上方,民众自身又没有权利;在信息落后和等级森严的社会,地方权利受到的约束和监督少得可怜,严重腐败变得不可避免。即使有张居正之类的改革家,或有皇帝整肃吏治的决心,都只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制度的徒劳。

进一步的说,王朝建立在禁锢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受到权贵阶层的奢侈巨耗,加上新增人口的巨大需求,才使得王朝覆灭不可避免。经济学说推动经济发展,民主学派的权利制衡,以及人口控制的实施可以让社会长治久安。若再有“两个公平”(生存公平、机会公平)和军事保障,则可谓一个理想型的社会,但是人类至今能够获得这种制度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政治方面,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黄仁宇教授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甚至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它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者诛杀冒犯他的文官的职务,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

首辅张居正执政时期,万历正处少年,为了进行执政和推动改革,张居正以皇帝和太后给予的信任,直接或间接培养出很大的势力集团,其中,担任京城要职的官员大都为他一手提拔,但纵使如此,文官中也有不少倒张势力,不断对其进行弹劾,而且好几次都严重危及他的地位,必须得皇帝严厉惩罚相关官员,才能遏制进一步的弹劾。首辅申时行时期,他的作用更像是皇帝与文官之间的调和者,他会用委婉的手段让万历皇帝顺从文官的主张,同时又帮助万历皇帝实行皇权,但终于得罪了文官集团,被弹劾。在他被迫下台之后,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皇权方面,万历相信自己的权利是受命于天,天意能否持久则在于人和,否则他就会被推翻。在明王朝初期,皇权有很大的权力,及至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他可以为所欲为,不上早朝,在皇宫外居住并炼丹求仙,将文官集团的请求置之不理。万历当朝时年龄尚小,许多事情必须依赖老师张居正,大伴冯保以及太后的主持才能进行,他成为了皇权的象征(像皇帝出席各种仪式),而非皇权本身(自己施政很少)。万历作为皇帝是有其行为准则的少年时期,他成长极哭,学习、出席仪式、早朝、批阅奏折等等,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皇帝的身份也让他的情感无法交流,对待文官必须庄重,甚至对母后也只能通过信函以文字的方式交流。万历更加受到以“四书”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文化的规范,这个规范也是文官集团对他的规范,文官集团希望万历皇帝成为严格按照传统道德伦理行事的皇帝,否则,他们则会不断批评皇帝的行为。

虽然共同约束着万历皇帝,文官集团内部却不是一团和气,他们之间自然形成各种小利益团体。同一个地方的文官成为“乡谊”,同年考取进士的为“年谊”,还有师生关系,受同一人提拔的关系以及姻亲而形成的裙带关系等等各种利益团体。这些团体会相互竞争,已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地位。

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共同构成了文官整体,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一起制约着皇权。文官中大多数都是科举出身,共同受到“四书”教导,而科举制度则是按照朱熹注释的“四书”机械的思考和回答。“四书”中的传统和道德成为文官中共同认可的,是帝国的基石;文官以“四书”为准则,来要求万历皇帝。如果万历皇帝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对其责备就相当严厉,海瑞上书说万历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御史上书说万历皇帝收受贿赂,更有一批文官抱着必死的决心,指责万历皇帝,希望能够受刑,成就他们扬名史册的愿望。在万历年间,由于皇权变弱,文官集团成为了帝国的实际所有者。对上,政令的执行又必须依靠文官集团,他们可以制约皇权;对下,他们又占有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控制着地方乡绅。

地方乡绅也有较大的力量。明朝最低级政府为县制,而知县(县长)一人统管民、政、军,由于官僚机构的范围有限,地方官员不得不依赖地方乡绅治理乡一级别的地区。乡绅多为宗祠的族长、退位的文官都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话就相当于法律,而他们断定是非的标准就是“四书”,乡绅自治保证了明王朝的稳定,也使得传统道德的规范灌输到帝国的最下层人民中。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8)

彼时的四十八年,恐怕会熬老几代人。然而四十八年的孤独,或许会熬空一个人,大明有这样一位皇帝,便是这样一个孤独患者。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长眠定陵,安详而孤独地结束了他马拉松式的四十八年统治。

昏黄的背景之中,万历皇帝着朝服端居高座。脸型微胖而方,眉宇挺拔,显得慈善稳重,目微下视显得慵懒颓废,似乎正映衬了他执政后期的生活状态,但是每每当我仔细端详时,总被那深邃得不可测的目光所深深吸引——这不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一幅明末宫廷百态的历史轴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当一位位如低贱的戏子一样的历史人物浮出历史长河时,便可以被台下的人任意涂鸦,肆意戏谑了。东施的小眼睛或许被涂抹得别有风韵,西施嘴角的微痣可能被放大得不堪入目。看客们早已忘却原本的角儿的真面目,只会人云亦云,他们拍手嘲讽那个以荒诞不经著称的演员——万历。然而,万历似乎是一个不太会生气的皇帝,因为它被气惯了。

我们的故事从一位郁郁不得志的S官员开始,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招火箭式的升官之路,做法便是用死谏强迫皇帝接收其未必高明的建议,从而给其他人种错觉——S忠君爱国。而真实的S,却是在极其阴损地谋取名利。因为如果S因为直谏被处死,便会留名青史,这是古代文人最高的荣誉了,同时皇帝便会被认定成一个昏君,这是所有帝王所忌讳的;可皇帝如果采纳了S的建议,造成的后期效应亦只有皇帝一人买单。总之,这是一项稳赚的生意,重点是不违读书人所谓的“道义”,何乐而不为?于是,大小官员争先恐后地“触龙须”找死,犹如那恐怖的伪道德的洪水,万历被包围了!

所有的大小官员都长着一张阴阳脸,万历是被他们包围的,那种悲凉到战栗的恐惧感,恐怕甚于四面楚歌的项王。此时,我突然看到了刺杀英国皇帝的那张可怕之极的V字形脸!不知原因,只想到那诡异微笑背后的难以名状的悲伤——犹如万历皇帝朝服像中那深邃的目光。又突然,风云色变,时光穿梭,一个叫苏格拉底的老头置身于由一群暴民组成的陪审团,群情鼎沸,他的眼神凄惨深邃冷眼旁观着这可怕的“大多数人的暴政”,可以颠倒乾坤,恍如世界末日的审判;惊恐中思绪又回归故国故土,碰见已故人屈原,他心灰意散地挪步于汨罗江畔,高歌“着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时,香草美人的沉吟,那深邃的目光又会不会是这位义士对于炎凉世态的最后一瞥呢?

曾有过这样的臆想,或许来自于悬疑电影的影响,觉得有一天我所熟识的所有人,都把我当作一个陌生人看待,我的意志在死寂中崩溃,崩溃,崩溃,即使臆想结束还心有余悸。而万历的生活并非臆想,而是面对天下的精英的日日攻心。面对孤立无援的处境,万历恐怕也只有选择退避了,而这一退就是三十年。因为他太善良了,善良得让所有人都以为软弱可欺,甚至遭受官员侮辱,作为天子至尊也只给了那个S官员廷杖和降级;因为他太无奈了,无奈的是无力改变文官制度千百年来造成文官的畸形而矛盾的性格——被歪曲的“杀身成仁”,俸禄的低下造成深重的结党营私的“非礼”行为,但依然以儒家传统道义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从中给予恶行以通用的合理性;因为他太有智慧,深知只有退避方可保留他外强中干的皇帝的权威,深知皇权纵然高贵,却是必须建立在以承认文官道德及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可那明明丑恶!因为他太“民主”,太尊重那些不该尊重的人,视那些人为“爱卿”而非“奴才”。

他即使是三十年未上朝,依然亲自主持了“三大征”,平定了杨应龙之乱、平宁了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合集


当我们从生活中得到新的感触,我们可以用笔纸进行简单的记录。其实,心得体会就是根据原文,来写下自己的看法,心得体会怎样书写才算合格呢?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高度的信心。这种高度自信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自信,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才能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也许我们的待遇比别人差,但并不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也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我们并不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始终对法律充满信心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人和执法者,应该对法律有崇高的信仰和敬畏,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能有未来。这也要求我们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增强程序法的程序意识和信心。

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具有人性化执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与体会。

作者: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徐文辉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2

但是到了万历十五年以后,一切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首先是皇帝怠政,接着罢工,而且一罢工就是三十年,不上朝,不参加祭祀大典,深居皇宫对政事不管不问;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在他死后的第五年,他生前推行的政策被彻底推翻,人亡而政息,万历皇帝剥夺了以前给他的所有冠冕的封号和诰赏,子孙也落得了抄家流放的命运;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底孤独的死去,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同样,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海瑞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十余两,不够殓葬之资。

为何君主勤奋、文韬武略的明王朝在1587年显现出败相?接下来我们从微观层面来分析。

1、 被道德绑架的皇帝现实中的皇帝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拿万历皇帝来说,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有一大堆的圣贤道德规范落在了他的头上,这些道德规范把皇帝神化、制度化、典范化,一句话,他必须是神而不能是人。他想在宫殿里挂一些灯笼来庆祝元宵节。张居正劝皇帝体谅人民的力量,但灯笼不能挂;他要赏赐财物给宫女,大臣劝谏明君不可滥赏,赏赐赏不了;他要立小儿子为太子,一大群**和他辩论不可废长立幼,最后放弃…….一系列的挫折使皇帝厌倦了与手拿道德大棒的**之间的争斗,挫折感无处发泄,最后选择了长期罢工。

2、 挥舞道德大棒的文官明代文官“士”的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畸形,数量庞大的文官前赴后继,以因“直谏”被皇帝打板子、砍脑袋为荣,占据“忠直”的道德制高点,犹如政治押宝,以期有一天翻本带利获得升迁。这种直谏的风气在万历年间尤甚,邹元标和雒于仁就是其中的代表,邹元标靠上书**张居正而遭流放在张死后重获升迁。几次三番的与文官斗争后,万历皇帝看明白了这一点,不再把诤谏者当做尽忠,而知道他们是出于自私自利,即所谓“讪君卖直”。

万历朝是皇帝和文官集团互相争斗的时期。这种状况的结果是明代政治陷入了一种极为低效的状态。

3、 能臣不是神首辅张居正认识到这样一点: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官。在万历的信任下,张居正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能臣终究解决不了制度根子上的腐朽,他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触怒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加上自身也不清廉,屡次遭到群臣道德上的**、在死后失去皇帝的信任,落得个清算的下场,所倡导的变革也被全部推翻;

4、 孤立的道德模范海瑞是史上少有的所谓“清官”,他的一生体现了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失去了法制的约束,一滴清水澄清不了一锅混汤,他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所以,他的行为显得茕茕孑立。除了作为榜样,这没有用,这也是他悲剧的原因。

5、 被轻视的技术派明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由文官所控制的**和社会,对武将采取歧视的态度。武将除了在疆场上厮杀之外,在军事上无法作为,更不要提在战略制定上有任何的发言权,国家需要的只是一介武夫。明代甚至让军队自己种地补充给养,还要上缴皇粮(有点像曾经的军队三产),造成了军饷不足、兵源奇缺、战斗力低下。

1555年,一群几十人的日本海盗竟然在十几万明军的包围中从江浙到安徽等地大肆虏掠,杀死杀伤官兵百姓四千多人。戚继光也许是个例外,他治军严明、战功赫赫,源于张居正对他的充分信任和授权,他才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即便如此,体制内留给他施展的空间仍然有限,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体现于整体的战略规划上,而是落实在了小的战术空间内。

张居正死后,他也一直受到牵连,直到去世。

封建末期的明朝,四书五经的道德标准高高在上确立为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行为的规范,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遏制了法制的成长和发育,明后期几乎没有对洪武时期确立的法律做任何的完善和修改。即便有名君、能臣、道德楷模和技术专家,在以道德为精神支柱、忽视技术、法制缺失的体制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社会前进的动力被一点点的吞噬,直至消耗殆尽。

黄仁宇先生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消耗掉了最后回光返照的能量,1587年,在中国的东北,一个28岁的满洲青年努尔哈赤兴兵平定关东,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征程,第二年,西班牙舰队开始出征……而此时,中国的明王朝正独自走向没落。

同样看现今的中国,同400多年前有着类似的境遇:执政党片面地宣传和强调道德的作用,希冀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高高在上的道德伦理标杆来达到上至**下至平民行为上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最近10年的腐败横行、道德滑坡和社会问题频现证明了这种作法是简单粗浅的。我们看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国家自建国以来的200多年,都在孜孜不倦的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基本的道德标准。

有了制度的规范,他的**不必是道德楷模、政治超人,甚至还容许犯点儿小错误(例如拉链门的克林顿),依然能够确保国家不会偏离路线高效运转。

我们来看现今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万科房产,他的董事长有大把的时间去登山和旅游,甚至还不时传出点儿花边新闻,但是企业仍然“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方针奋勇前进”,他创立的万科房产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王石有空去登山,源于万科有良好的培养人才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如果说斯隆(通用汽车前总裁)开辟了管理制度的时代,无疑在中国开创管理制度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万科。

姜汝祥博士《经济观察报》中的文章中写到:“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懂得的是,我们的员工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如果不在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改造人性,我们能创造多少圣人?

谁又是圣人?能改造的是制度,不能改造的是人性!”

空洞的、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只能作为精神的图腾,可衡量的、实实在在的制度才是促使我们明确目标、不断前进的跑道。这就是我读《万历十五年》最深刻的感受。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3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最新)

《万历十五年》,一部业已出版发行30多年却因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突然为大众所熟知的明史专著,作者系黄仁宇,旅美学者。与以往的史书不同,《万历十五年》选择了1587年这个时间节点,着重描述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等人,解构了1587年前后这个国家的各种复杂现状。看完本书,结合我对明史的肤浅理解,我感到如下。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历来重视儒家思想治国,强调仁义道德而忽视法律,至于明朝而登峰造极。洪武皇帝自立朝开始,通过在农村设立“申明亭”“施善亭”等一系列举措,对整个帝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几千年一以贯之的仁义道德很容易为广大国家的臣民所接受,并产生巨大的认同感,使国家迅速能够按照传统秩序运行。

另一方面,法制的成长被遏制,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

儒家标榜的仁义道德确实造就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文人义士,南宋的文天祥、陆秀夫,本朝的海瑞,便是这样的代表。尤其是,崖山之役中十万文武将士跳海殉国,极致显示出了儒家的风骨和义士的悲壮。但是,现实中,更多的是满嘴仁义道德背后却屈于现实的随波逐流。

即使是名臣张居正,也不能免俗:一方面作为帝师,从小就教育万历皇帝勤俭节约、行止合乎礼仪,另一方面自己却接受这来自各地包括戚继光送来的冰敬、碳敬等各种名目的贿赂。张居正出行更是需要32个轿夫,竭尽铺张之能事,违背了洪武皇帝开国之初设定的乘轿规定,也是典型的公车腐败。

张居正死后被查抄家产,计**2426两、**157790两、金器首饰4709两、银器首饰5410两等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张居是一代为大明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臣,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清官。文士们对于仁义道德的过度标榜,某种程度上也是万历皇帝消极怠工的元凶。

万历皇帝逐渐发现,他身边的这些文人大臣经常以各种理由举报他的言行。典型的是,他立太子的本意被大臣们以长幼有序之名生生剥夺,再多的挣扎也是无谓之举。申时行的太极拳和其他学者的劝谏让万历皇帝感到失望。

“万历皇帝以他的聪明接触到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实际操控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朱元璋有能力废了丞相一职,却无力改变标榜着仁义道德的千万文士集团的崛起。明朝属于朱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人群体。

提到文士集团,不得不提起文士集团组成的**——科举制度。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考试科目沿袭唐宋旧制度,以四书五经为主。最重要的考试形式是八股文:

“其文略访宋经意,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八部制选拔的形式和内容必然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往往被挡在仕途之外。选拔出来的人才素质相对较低、学究化,不具备管理部门要求的素质,但已成为大明江山的实际控制人。

明代的货币、经济、税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病,究其祸首,恐怕就是文士集团的素质问题。在那些给事中眼里,边陲危机不要紧,纸钞泛滥不要紧,倭寇作乱也不要紧,只要天地礼仪在了就行,还不如骂几句皇帝博得个名誉来得实在。同时,在明朝文举鼎峰的同时,武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重文轻武导致了武官缺乏、战斗力下降等诸多问题,比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是戚继光。如果没有学者张居正和学者谭纶升,所谓消灭侵略者的野心只能是奢望。

谈到科举制度,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科举的选拔机制。春秋以前,基本世袭为主。到了汉代,发展出了征召、察举、举荐等等。

到了魏晋时期,又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宗族的垄断,给了普通人希望。但是,即使在科举考试制度中,也不能避免出于自私目的的一些弊端。

将一些有中进士希望的、名气较大的亦或是同乡提前招入身边,形成一个个小集团,在整个明朝屡见不鲜。与之相匹配的是,就业不是以人才标准为基础,而是以小群体的伯乐制度为基础。说你行你就行的风气,在明朝中后期之后愈演愈烈。

万历十五年后,东林党崛起,吹嘘天下人,大明王朝开始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

皇帝不理朝政、文士党争与腐败、国库因修帝陵而进一步亏空、军队虚弱无力,这一切在万历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虽有瑕疵但能匡扶社稷的张居正死了,模范执行孔孟之道的古怪官僚海瑞死了,一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死了,活着的,剩下的,不过是满嘴仁义道德的皮囊,自我标榜的文士,如此而已。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4

高拱年岁已长,身体渐衰,是看不到张居正下葬了。虽然张居正在高拱临终前的几个月专程拜访了闲赋乡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尽弃、间隙消弥,尘事尽散,梦渐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见张居正之丧,却不能让张居正安寝于墓中,其一纸《病榻遗言》却致一生荣耀致极的张首辅落得个家产尽抄、褫夺谥号、迫夺御赐、子孙充军;惟没有开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体面。高拱的“阴招”之险,古今无人能及。张居正生前观世悟禅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凉门”终变成了破败的华梦,真正“入火聚得清凉”的却是他的继任首辅申时行。人性的阴阳、事情的正反,参悟与执迷,事事与非非,尽在眼前身后。这一切正应和了“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开朝洪武以来的文官制度,历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为骨气,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贫而又铁骨铮铮海瑞不得不说是这种骨气的一个典范。一名文官即然为讪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荣华又岂能羁绊了骨气。这是一种执拗,也是一种单纯,但却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于天赋,而是来自经常的、艰苦的自我修养”,也许固执的海瑞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论她过去是娼妓、已经结婚或正在怀孕都毫无妨碍”。

戚继光虽有些孤独,但终是生逢时、命合运的,外有倭寇之患,内有首辅之助。他虽然改变不了陈旧的体制,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最大地适应环境发挥他的军事天才了”。“戚继光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也许就是戚继光止止堂的座右铭吧!“他的长处,在于他没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

李贽是一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理不出头绪。“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李贽也走了这条路了,读了经史子集,做了官。可后来却辞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学,要做学问家。这读书是目的呢?还是路径呢?怎么当路径走了一程,转而又变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读书变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来为什么又遁入空门,出家了呢?逃离了世俗的羁绊,又去研究世俗的经史,这倒底是出世了?还是入世了呢?李贽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孩子。他极度自我,却又没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他在狱中自裁气绝前写了王维的“七十老翁何所求”来解释他的死因,也是极为贴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这个世界上应当建设些什么,但他从他的阅历与思考中知道,为了得到自由与解放应当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将息,力不从心,无所求了。

这就是万历十五年,自此以后,万历不朝。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5

洪爱欣(18级学科教学历史)

《万历十五年》,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着,作者将眼光放在1587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利用万历皇帝朱翊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这六个人物分别代表着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行政首脑、官僚阶层、模范**、军事将领、思想界的翘楚,通过对他们的描述和点评,侧面描绘出明王朝的衰败。文中六个人物都试图有所突破和改变,但被制度所禁锢着的他们,只能成为制度的牺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这是“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在《万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他认为以道德为标准来评判历史有失它的合理性,于是他另辟蹊径,从技术的角度,从制度框架来进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黄仁宇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从历史的小细节出发 ,**宏观的历史问题,这也是他所说的“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黄仁宇更加注重历史为什么会发展至此,所以他通过联系比较、归纳等等方法来得出结论。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结合《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案例,来探索一下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01

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

黄仁宇以“中国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代化”这一问题,而展开一系列对几千年历史的探索,在《万历十五年》亦是如此,为了解释为什么明王朝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从各个角度,各个细节来论证它。以前的我们一直被框死在历史是怎样的,而不去寻求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对于历史,学生需要建立起问题意识,只有脑中有疑问,有了好奇心才会去探寻原因,带着问题去寻找史料,才会对历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历史教师来说,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以《文艺复兴》为例,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可以设计“文艺复兴是如何产生的”,“文艺复兴是简单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这些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运用问题建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课堂所学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也有助于师生共同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6

制度不仅仅是一个理想——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黄仁宇先生耗时7年完成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以公元1587年为横切面,见微知著,以近知远,剖析了16世纪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学术思想,洞察内在因果,揭露时政弊端,得出结论“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整本书文字优美简洁,分析精辟,观点生动生动,想象力无穷。仿佛能够看见万历时期的明朝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联系,却是歪脖子、细腰,无论怎么费力挣扎也无法迈进。随着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代表人物的粉墨登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其中的弊端暴露在放大镜下,看着它腐朽的肌理,无怪乎世人感慨“明之亡,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1、 君臣不和与阴阳失衡的上层建筑

朱翊钧没有选择当皇帝。正是祖籍朱元璋赢得了家族财产和王位世袭制度,才把他推上了龙椅。兴趣爱好的扼止、偶像张居正的坍塌、**权力的博弈、立储斗争的失败,使他未能在皇权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万历皇帝停止了早朝、经筵、日讲、谒陵和各种礼仪,隔断了同外界的交流,对**的升迁补缺不闻不问,劝谏的奏章留中不发,立储问题的争执一拖再拖,以致“上下否鬲,中外睽携”。

君主与大臣的对立对一元化的国家制度是致命的,因为皇帝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社会制度。它通过敬天法祖和彰显礼仪维护国家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通过人事升降和赏罚分明维护**的工作效能,通过统一思想和左右全局维护一个庞大帝国的向心力。神秘的天赋皇权思想在赋予皇帝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也赋予了它将人世间一切不合理的处置合理化的决断力。

皇职的缺位,加重了文官集团的负荷。

公务员制度与君主制相辅相成,是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行政工具。财政税收、军备战事、司法审判、大型工程、抢险救灾等国家大事,无不是通过文官集团得以制定和执行。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它的运作也相当有趣。

一是名为下仆,实为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名义上,文官集团是皇帝的仆人,实际上包罗了当时的出色人物,已经成为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实际主人。

张居正治理官吏、整顿财政实现了府库充实、倭患绝迹,申时行运用调剂折衷的人事安排成功治理黄河、化解边境危机,他们都在历史的大画卷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明朝**薪俸微薄,还要力崇俭朴。

把持朝政的高级**、横征暴敛的钦差大臣、瞒上欺下的**污吏,尽管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嘴上还不得不高唱孔孟之道,以致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三是拉帮结派,上下其手。皇权的更迭和定期考试,都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仕途的命运。

为此,**之间建立了地方友谊、年度友谊、婚姻友谊等小团体,结成私人派别,互相照顾,各取所需。这种小集团在排挤政治对手的时候表现得特别鲜明,称为“去皮见骨”。先由无名小卒用委婉的文字从细微末节开始,假以时日上升为道德问题,诤谏的**职位越来越高,辞句越来越激烈,直到时机成熟自有大将出马。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7

妃子之相争宠,太子之位之争,首辅的兴衰,国防的安危……无一不体现着在道德与欲望之间人性的挣扎,同时,阴阳之术的猖行,有令无数文人术士武夫英雄为之感慨无奈。黄仁宇的阴阳之论,找出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在曲折中似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却依旧似乎有言之未尽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来妥善平衡阴阳关系。

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追求阴的时候,他必须考虑到它的后果,然后享受它。那时,即使是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也没有绅士,只有阴阳共存。于是一个社会体制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就是让每个人必须先怀刑,然后再怀土。

那么,我们才能够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寻找到我们的平衡点,即能够稳步前进。

引作者的话: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8

辛酸的历史,澎湃的未来

初读《万历十五年》是放假回家的途中,为了打发时光想找一本既方便携带又不至于太枯燥的书。那时候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此书也名声大噪,所以决心读一读这本有点严肃又通俗易懂的《万历十五年》。原以为会像百家讲坛一般将历史故事讲得深入浅出,没想到读完之后却有一股慷慨之气从内心底里发出。

《万历十五年》是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将视野从横向和纵向上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从而不争辩具体历史事件的对错,不计较个别历史人物的好坏,而是以制度、文化等因素来**历史之所以如此发展的可能原因。以张居正的一生看改革何以在这个积重难返的大国里难以推行,以申时行奉行的“调和阴阳”来看道德何以代替法律、官僚制度的腐朽,以海瑞看明朝的财税制度,以戚继光看明朝的军事制度,读李贽而知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作者精心挑选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文字记载,还原了1587年前后,中国的统治者沉浸于**上国的满足中而不自拔的社会景象,而西方国家已经逐步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开始了侵略与扩张。

在过去,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常常夹杂着对历史人物的爱与恨,忽视了客观的历史过程。对万历皇帝的评价大多是懦弱无能。不过,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深入、更立体的认识。黄仁宇用了一种形象的说法,万历是“活着的祖宗”,非常生动地描述出了一个渴望个性自由的年轻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即是礼教、仪式,他曾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励精图治创造盛世,然而多年以后才发现皇帝的位置不过是个符号,他作为人而非神被儒家文化、礼教塑造成一个道德符号,虽贵为帝王却对这个国家和官僚系统无能为力,继而丧失兴趣竟至消极怠工。

而中国古代出现的盛世又与帝王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成为道德的符号而非现世的实业家的时候,这个帝国的发展也就走向穷途末路了。

而那个我们印象里刚正不阿的清官海瑞,在政治现实里,却只能是一个理想的英雄。他的政治理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是试图回到洪武帝早期,把所有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希望每个农民在道德伦理的控制下尽到自己的农民义务。海瑞强调,执法应该是刚性的,但王朝的司法制度本身并不健全,指望熟悉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甚至连人权都没有。

黄仁宇通过海瑞的文字记载和影响海瑞仕途大起大落的几个事件,分析了当时的司法制度、财税制度,以及资本的萌芽在帝国被扼杀的原因,一是洪武初年即推行的一套政治和经济制度,建立起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没有有效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却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单纯依靠政治压力扶植民众;二是采用地方自给的财税制度,抑制了商贸的发展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的出现;三是**考成的标准是田赋能否按时足额上缴,社会秩序能否清平安定,犹如唯gdp论,那必然会导致所有政策的发展都向着经济奔去,环境破坏则是在所难免,而**考成的标准如果是田赋能否足额上缴,则所有文官就没有义务去扶植经济,进而也没有动力破坏既有的农业社会结构了。所有的制度设计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本身的低能”,而司法又从属于行政,所以帝国的**只能“以古代的理想社会作基础,而依赖文化的传统而生存”。

伟大英雄戚继光的成功,只能看做是对帝国公务员制度的充分认识,从中调和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战略上的成功。

透过万历十五年的几个关键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改革先锋张居正、中庸长者申时行、以死诤谏的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还有特立独行的李贽,黄仁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很立体的历史画面,我们能看到皇帝的无奈,文官集团根深蒂固的利益纠葛,数千年来文化影响的认知模式,这些因素的集合,造成了个体人物荣辱成败的一生,也造成了明朝的覆亡,也进而造成了中国近代的积贫积弱。

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痕迹。在我们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中,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变迁,它始终没有改变对道德和家庭的路径依赖。虽则本书对中国社会以农业为基础、以宗族为纽带、以道德代替法律的社会现状多少有揭露伤疤的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困苦,不管我们的制度曾经多么的落后,在民族危亡和民生凋敝的时刻,又有多少文人志士前赴后继,以大义为前提,以牺牲为荣耀的保全了这个国家,保证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不至断裂,我想这也是黄仁宇著书写作的目的,回顾历史,并不在于评判历史,而是给我们一个剖析历史,借鉴过去,思考未来的分析模式。

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供今天借鉴,从中国文化的根源上寻找最适合社会发展的道路。例如,文中提到的公务员制度要求所有的**未经批准不得出城。一个**制定政策、管理社会的人,应该依靠层层文件,对民生有一个曲折的认识。在今天,这即是不了解民生拍脑袋决断的典型例子。

这对我们现在的工作意义重大。研究室的工作,更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决不能“闭门造句”,这也是我们党一直要求的,要实事求是,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另一个例子是,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对周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于西方不同的独特的亚洲文化集群。

那么,有没有适合西方国家的标准和规则适合我们呢?我们又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这都是引发我们深思的课题。

"万历心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