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11

关于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精选8篇)。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

《经济学原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中,向读者先阐述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紧接着就向我们介绍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仿佛是赋予读者一个经济学家或者说研究者的身份,更深地去体会这本书的奥义。

然后曼昆从不同对象看待经济学的不同角度来深入阐述,这个角色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同时,大量的举例也让我更好地去理解。书的左右侧还特意留出了一块对一些名词作专门的解释,好像划重点一样,读起来也是很方便,且回头再复习、检索也更容易。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的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版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不同的人读这本书肯定有不同的见解,我在网上也不乏看到一些反驳曼昆观点的论据。那么我对于《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读过之后,印象里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经济学可以让我学会做决策。我引用书里对一篇新闻的摘录中一句话:“我想象不出对于公司CEO、国会议员或美国总统来说,什么专业比经济学更好。”说学好数理化是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因为你会有很多对于生活细节上的知识以及更强的逻辑能力,被扔到一个荒岛上理科学的好得或许可以比文科学的好的多活好久等等。但经济学是一种系统的、经过严格训练的思维方式,只要不出现被扔到荒岛上的这种特殊情况,我觉得经济学更能使我终生受益。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2】

才放那么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导师要求看着这两本书过年,一开始,我真不懂为什么,单单只看书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安排看这本无聊的书,又有点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难接受,内容也还是可以的,就硬着头皮把书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了。看完之后才发现,把《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比成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夸大,那是名副其实的。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继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亚当斯密的影响。《国富论》正是李嘉图接触学习经济学的第一本作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几大主题和《国富论》的主题有相似之处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两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处,还是各有优劣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所涉及的范围上也比不上《国富论》,《国富论》所讨论的更加广、内容更加多。即使思想上被影响,李嘉图还是能够对亚当斯密批判地学习而非盲目认同、全盘接受的,还是能够就这些话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的。

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讨论“分工”的问题,而是就“价值”展开叙述。而且李嘉图并没有按照常理只是谈论价值问题,而且他还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一般利润等等的存在,并且就这几方面也论述了一番。这些问题本应该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但李嘉图却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问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相比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的对地租问题的讨论,李嘉图在这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有点逊色、不够深刻、不够有针对性,李嘉图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见解为前提展开论述的,而亚当斯密是围绕自己独到的看法,围绕如何让国富民强去写的。因此,就这一主题,李嘉图还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点。

接着所说的价格、利润、工资什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前面几章价值、地租的概括、补充。其实这本书看下去真的觉得内容很少,但里面的思想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如他的价值论就认为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别出心裁,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二元观点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为他的思想有其独特的一面,让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作品也一度热销,供不应求。

其后,李嘉图还谈及了许多赋税原理,对税种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税种的来源还有征收税对各阶级的收入与发展生产的影响。他还认为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所支配的一个部分,最终是由这个国家的资本又或者是由这个国家的收入来支付的。税收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个人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再生产的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税收却又是一个国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国家要实行一切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强国家实力、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金钱是很重要的,没有了金钱,一切都只会是空谈、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税收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家也有这个责任让每一分每一角纳税人上缴的税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为某些官员贪赃枉法的工具。李嘉图个人主张遵循亚当斯密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并且还依据这个原则详细地分析了各种赋税的利与弊及其对各个阶级收入的影响。

纵观全书,我作者李嘉图认为资本家追逐的只是个人利益,追求的是利润,但是他又认为利润也是资本积累的来源,积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有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就可以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的水平。他认为资本的利益不仅代表着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代表着全社会的利益,而他认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却是矛盾的。

我个人认为大众给予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十分正确的,尽管还有些许的不足之处,但李嘉图在思想上深受亚当斯密的影响之下,他还是能够做到批判地学习,在相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上都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所以我也明白了导师让我们读这本书的缘由,《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还有《国富论》这两本书是我们学习经济学必须一览的好书,这两本书都会有助于我们专业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少少地掌握里面的一两条原理,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也会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去理解其他问题、加强了我们对经济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及逻辑思维。因此,在假期里、平日里多读好书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要养成这种习惯才像是个真真正正的大学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3】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但斯密并未单独以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是又设立了另一重标准,他认为物品价值的大小是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着商品过去或现在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由为了交换工人劳动二给予工人的商品相对数量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可以肯定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嘉图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这里浅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谷物的价格是每夸特80先令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的报酬是一蒲式耳谷物,因此当报酬下跌至40先令时,他得到的报酬是1.25蒲式耳谷物。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下跌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同样是亚当斯密,他还会说下跌了,因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因占有该物品而能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劳动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这个假设之所以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地印象,是因为它站在亚当斯密对价值认识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导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就从侧面论证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双重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中,捕猎一只海狸所需要的时间是捕猎一头鹿所需要的时间的两倍。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李嘉图把这个简单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考虑到生产捕猎工具需要的时间的因素,并把捕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计算在内。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这样李嘉图就率先提出了工业中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的成本因素考虑问题。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供应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利润的下降,因为他们的投入是不变的。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4】

经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的人”

在一个家庭面临许多决策时,它必需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回报每个家庭成员得到什么,谁做饭?谁洗衣服?而谁能在晚餐时多得一个甜筒?简而言之,家庭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同样,一个社会也面临许多厥词,社会必须要一个人种粮,做衣……一旦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也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动量。

由于资源稀缺,社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稀缺性(scarcity)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他们向往的最高水平生活。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字节的稀缺资源。多数中,资源是由成千上万家庭和企业共同行为来配置的。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去做出决策,他们工作多少,购买什么,储蓄多少,以及如何将这些储蓄用于投资。经济学家还研究人们互相交易。例如,经济学家探讨一种物众多的买着与卖者如何共同决定这种物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最后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而以上这只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一种方面。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样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我们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取舍。

社会棉铃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间的。

效率(efficiency)是指实惠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equity)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功公平的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配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时,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比如现在我们共同富裕这个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的分配经济福利政策。某些此类证词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而现在我国GDP数据如此好看就是块大蛋糕,而社会在于权衡取舍的天枰上就倾向于了效率,而稍稍忽视了平等。

另一方面,另一政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虽然这些证词对于实现更大的平等有好处,但它一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需要的人时候,就减少了他们对于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的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换句话说,当政府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的本身也就变小了。

或许,我单纯的认为,我们的社会将这两种政策换个位置,相同的权衡取舍,也许能取到更好的效果?去另一个角度增加蛋糕的大小,而我们不应该由于帮助了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那些成功的人。

所以说,认识到生活中的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在了解了他们所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5】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平民顶上的瑰宝,全书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着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但着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书籍的最后还抛出了不对称信息、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和行为学等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今后学习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联系《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学习,结合国内的企业及行业现状,无法回避的严肃思考是,对于广为诟病、举步维艰的国内垄断行业的改革,我们究竟应该是何去何从?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将对国内垄断行业改革的破冰之旅展开一些个人的探讨。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6】

好书是不怕反复读的,怕就怕我们缺乏反复读的决心。一些名作,虽然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反复推荐,却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与机缘。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认真阅读其中某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经典文献何以叫作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虽然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仍是十分罕见。或许他从来没有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用寥寥几语描述的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而如果我们对他同时期的重要学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也会错过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读出100%的李嘉图了。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习惯已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都需要对李嘉图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为我的兴趣在1870年以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有所忽略。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读方法复制到对它们的研读之上的。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7】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只要幼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

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价格,这样他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他的模型中决定工人的工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证工人可以在生产劳动力。如果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他们的人口就会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

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供应受损,工资水平重新上涨。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地租也上涨。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国名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其实知道大卫李嘉图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这学期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正好涉及到李嘉图的理论。于是借了这本书,课余时间阅读,也起到了丰富自己知识的作用。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8】

曼昆教授在《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即开宗明义的提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涵盖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从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到人们如何进行贸易,直至整个经济如何运行,层层推进,构成了经济学的整体。

原理一云: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二云: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机会成本。原理一和二是相关的,举例来说,甲有5K人民币,他可以选择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外出旅游(当然他可能还有其它的选择,比如买股票),那么这个时候他就面临取舍。这种取舍我们几乎天天面对,今天中午吃午饭还是面条?天冷了,用取暖器还是开空调?买国产车还是买进口车?一个国家也类似如一个人,也需要做出取舍:该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侧重发展国防还是民用工业?是进口核电设备还是自主研发?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如上例中甲选择买笔记本电脑,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外出旅游(当然,其它的选择也是他的几乎成本)。也就是说甲决定花5K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就不能再用这5K作其它的花费。

机会成本是极其重要的,考虑两个人A和B,他们开个杂货店,假设每天均能盈利200元。而A又是个程序设计人员,他如果在某公司上班,每天可以赚250元,那么他开杂货店的机会成本是较大的;而B是个卡车司机,如果他开车,每天可挣120元,他的机会成本要小。自然,A会关闭杂货店而B会选择继续经营,这也解释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职业多样性以及人们的选择的差异。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里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人就是在机会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人们会系统而有目的做可以达到其目的最好的事。在上列子中,同样是一天时间,A会选择做程序员工作,B会选择开杂货店,他们都是理性人。所谓边际量,简单举例说,买9双袜子花费18元,如果再买一双,那就再加2元,那么多买一双袜子就得多花费2元,那么这最后2元就是增加的这双袜子的边际价格。边际量是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解释喜欢喝可乐的人为什么不会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可乐,可以解释一个工厂不可能无限大。那么所谓的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就很好解释了,一个喜欢喝可乐的人,他花3元买一瓶可乐所得到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但是再花3元买一瓶可乐所得到的满足感可能会降低,显然继续买的话,他的满足感继续下降甚至会到反感可乐的地步。也就说,每多买一瓶,可乐的价格不变,但是他的边际满足感是下降的。

原理三是很具有实用性。假设你回家坐汽车正常的车票是50元,但是在汽车即将启动时如果还有3个空位的话,最后上的一个人可以花40元坐车。因为最后一个人上车对汽车所有者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也就说带上这个人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边际收益却比较大(也就是相对不带这个人,额外赚取了40元)。但是如果有10个人想坐这个车的话,司机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虑了,他必须考虑其所得和所失,如超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前面买票的顾客的不满而导致的投诉等等。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所谓激励,就是某种刺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旦外界有激励存在,人们就会做出反应。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超市对商品打折,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去买。汽油涨价,更多的人会选择不开车或者购买小排量的车,汽车公司会研发节能汽车,而石油公司会选择提高产量。经济学家甚至宣称,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所有经济学内容就是对此的解释。

GZ85.cOm延伸阅读

有关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精选8篇


如何写出不显得很肤浅的作品读后感呢?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受益匪浅,心中拥有不少的想法,这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想倾注笔尖。你也许需要"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样的内容,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完后其实里面很多名词都不太了解,但后来想想这学期也学了经济学,便与这学期在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联系起来,比较后才发现经济学并不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并不是都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挂钩的。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只是平时很少想到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去。

书中主要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及和中国现象的对比,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其中书中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大部分。

细心点可以发现,美国好多影片都会出现这么一个画面,一家人开车出去玩,坐在草地吃东西。旅游似乎成了美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会把工作得来的钱毫不犹豫地花在旅游上。然而,对比一下我们,在我们国家呢,很多人都会不舍得花钱,宁愿都把钱存起来来买房结婚。其实我们不知道,这在抑制消费,会阻碍市场流通。但是,美国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市场流通,这样,会节约时间的同时更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向美国学习的。适当调整,会让我们得到更多,走得更远。

由于学识有限,还有不太了解西方文化,所以在书中的还有很多现实例子我都是不太能深入了解的,上面的一个例子只是有趣而浅显的表达了自己稚嫩的看法。美国的许多政策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去接受那些有利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这才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我国的经济。

读完了这本书,确实让我获益匪浅。众所周知,我们从书上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需要学以致用,学会把理论生活化,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象,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本事。还有这本书同时也用很多的实例来展现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学差异,我觉得这些差异也没什么说谁对谁错吧,我们应该实事求是,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知识,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最重要的。像小平同志一样,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2】

读了《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后,感到在生活中、微观中存在着大道理、大学问,让我想到了一句哲言存在即是合理。人们追寻生活标准提高的过程中,在法律和规定的约束下,往往能够够展现才华,牟取到一些利益,或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我不禁思考,这些合理么?一个逐利的人或是逐利的社会还是正义、公平的社会么?然而,当我细致的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思想转变了,人的逐利并非是必须要颠覆公平正义的逐利,它能够存在于法律、制度的约束之下,构成有效的竞争,有利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在这种逐利的过程中,会构成争端、纠纷,有利于促进国家制度、法律的完善。人们的期望自己生活更好的强烈欲望,付诸于实现欲望的行动,都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制度、法律完善的催化剂。有人透过节约时间创造财富、有人透过减少劳动力创造财富、有人透过创意创造财富,当然也有人以撞大运的方式创造财富、有人用非法手段聚财。不管任何形式,创造的财富实在的积累下来,合法手段创造财富被人效仿,成为普遍存在的致富途径,而非法的财富积累则会被道德、法律予以批判和制裁,成为典型特例教育大众。在那里,我想到了我们的传统按劳分配。马克思理论中谈到,所有的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既然劳动创造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就能够买卖,转换成货币。除了按劳分配这种基本形式之外,我们此刻还有很多别的收入,比如存款利息、出租房屋的租金、投资回报等,这些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当这些收入大于劳动分配收入时就进入了通货膨胀状态。而劳动收入占绝大比例或全部时,又不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依然看中劳动收入,因为这收入最稳定,最直接。人分三六九等,在当今社会是不被理解的,那为什么劳动收入能够分为三六九等呢?一个打工仔月入3000元,一个技术工人月收入可能过万;一个企业普通白领月入5000,而管理层则可能月入数十万,很多人认为不合理。是谁制定的?凭什么这样定?都是我们怀疑的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是根据国家收入和社会平均值参考而来,私营企业则是根据贡献值,也就是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来定的。老板的工资是其投资收益,它承担着风险较大,所以他们的收入要高。财富的积累是金字塔形式向上集中,这样还能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在底层的人们愿意付出体力脑力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富,成为投资人,承担更大的风险,赚取更多的利益。

那里我还想聊聊产业链条,这是我们的生活中切实存在,宏观经济需要调控的经济形式。比如我们早上买了一把青菜,菜农就要种植、收获一把青菜,种子商就要卖出一些种子,化肥商需要卖出一些化肥,化肥制造商就需要生产一些化肥,化肥原料供应商就要生产原料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的购买一把青菜的行为如何能够通知到每个相应环节、每个相关行业,这是一个复杂的难题,计划经济没有潜力解决这难题。而市场经济就能够以简单的商品价格信号来控制供需关系,供大于求就降价,供不应求就涨价,如此简单。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带动一系列的生产和供应,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的劳动所得,在这微观的基本消费环节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一次消费中,你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生活中的经济是微观的,但此微观并不真微观,我们也不能只围观,出手消费为国家强大、为社会经济发展、各类事业进步做出贡献,消费吧。只买国货,拒绝日货。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3】

《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书中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个部分,例如超市管理、后院经济、环境保护等日常点滴,篇篇反映出令人细细品味的经济学原理。我不会具体描述本书细节,以下两点是看完之后的一些思索和感受:

1、为什么一本非原理类书籍能够流传16年之久,翻版14版而经久不衰

——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能够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小事情反应大道理。

这个问题一向盘旋在我心中很久,因为书中大多讲述的美国一些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例如超市中自动扫码的高效,电梯靠右站给人带来的便捷。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这些种种也许在16年前90年代的中国,看上去十分新鲜轰动,但是对于这天的我们,很多便捷的运作形势已经采用,为什么这本书还会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

之后我渐渐明白,我们学习的是这种做学问学以致用的方法,再深奥的原理,如果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应用于日常现象,那才真的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在生活中,要有敏感性,遇到事情多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象,从现象中获得知识,构成知识储备运用的良性循环。

2、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社会道德促进发展

书中提到的许多现社会存在的问题,现实依然存在,例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问题。书中讲到:有次作者看到马路上交通事故,只用了三分钟,当事人交换了驾驶执照,清理了事故现场,马路又恢复了平静。他们有很完善的保险制度,更重要的`是双方寻求能够理解的妥协办法,把是非放到次要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前几个月在三环上两辆汽车的刮蹭事件,为了持续事故现场,两辆车足足停了4个小时,造成三环交通大瘫痪。如果两位司机能够放下是非,协商妥协,那么节约的不仅仅仅是四个小时,还有这四个小时整个三环带个社会的财富。

社会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大,良好的社会道德与秩序,能够减少纠纷,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节省社会监督成本,能够促使资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更多财富。所以,“社会成员自觉程度越高,整个社会就越富裕”。

以上是读罢《生活中的经济学》感受很深的两点,尤其佩服茅先生数学、经济与哲学的综合素养,以及敏锐独特的视角。这是一个研究人员最就应具备的两个素质,以茅老为目标,学习,学习,再学习。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4】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房价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全民共同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而对频出的调控政策,尽管人们认为购房的难度加大了,但为了避免日后新的调控政策带来更大的难度,部分购房者还是打算尽快出手,而大量的需求导致房价持续居高不下。

人们对于这一话题的热议表现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已与每个人都密不可分。大到国家民生,小至衣食住行,可以说没有经济人们将寸步难行。看了茅于轼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更是由表及里,从平实的语言中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奥秘。

不得不说,当初“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一论调开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是中国现代史上里程碑的一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所有的商家引入竞争。在竞争中,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商家不得不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更有竞争力。而与此同时,全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这样的情形,是在当初凭票购买的计划经济情况下完全不可想象的。茅先生文中多次比较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点与影响,得出市场经济更活泼,更能提高生产力的结论。这样的论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十分大胆和具有前瞻性的。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成果已赫然在目。但由于本国有些工业不够强大,而市场的流通性又使他国产品大量涌入,本国企业难以立足,于是便有人打着爱国的旗号,意欲赶走别国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殊不知,这就是愚钝的,甚至可以说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竞争并可怕,可怕的是一退再退直至关入象牙塔。茅先生说得好:要爱国,就要让企业到世界市场上去竞争。

此书把生活中的点滴经历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联系起来,把经济学还原为事理常规。在茅于轼先生讲的都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语言也通俗易懂。在浅显的语言中,我明白了许多生活中的事情发生的原因。但又好像只是了解了皮毛,需要细细研读,这更是激起了我阅读经济类书籍的兴趣。

可以看出茅先生虽然身在美国,但仍然对中国的经济,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有着深深的关切。对比美国与中国的不同,一面指出中国经济体制的不足,另一面也提出作者对体制改革的意见。

先生的书就像是开胃小菜,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被点化开悟了。作为当代的非专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阅读有个宏观的了解。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5】

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特意修葺的结构,甚至连让我下笔圈注的经典语句或论断也为数不多,但是,书中实而不华的文字,平铺直叙的结构,家常式的随笔以及列举的美国案例却使我眼前一亮,我如同听故事般地读完了这本书,并且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他提取日常生活中的多个事例,教会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其家常式的经济学随笔,说的虽是日常琐事,却往生育折射出一些惊人的启示。《赌博在美国》用经济学的效用分析来说明赌博从整体上看会降低社会的总效用值,即赢来的一块钱所增加的效用比输掉一块钱所减少的效用低,尽管输赢机会相等,效用却遭到了损失。那么之于我们,对于前途的把握也显得如同在赌场中孤注一掷,一次性的考试,决定性的面试印象我们的未来并不确定,突然的一次成功,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吗?失败又如何呢?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忧伤,其效用是不是也是递减的呢?那么,我们在耗费超多精力追逐成功的同时是不是也不可避免的耗费了我们更多的人生效用呢?但是不管怎样说,我们都还年轻。

《美国的进口货》指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原理就是一个国家就应出口有生产优势的产业,进口有生产劣势的产品。茅先生说:美国人对于买日本货(或者其他外国货)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如果美国货不及外国货,为了爱国而买国货,结果反而惯坏了美国的企业。要爱国,就要让美国企业到世界市场上去竞争。但是,只要有竞争,就有失败的可能。对于本国的统治者来说,失败就意味着利益的损失。因此,中国的企业就需要在统治者的保护下,用百姓的利益来养肥统治者,而不会参加竞争。中国的家庭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不是让孩子去参加竞争,而是为他们当保姆,找门路,以便于孩子将来有个好前程,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有所保障,这是个长线投资而已。

《垃圾中的边际效用》指出商品价值与它带给的效用(使用价值)正比,价格与边际效用正比,富人用一元钱购得的边际效用比穷人低。茅先生说:美国鼓励消费使得储蓄率低到17%(2000年中国、日本分别为43%、30%)。其实只要稍微想想就不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存钱。是中国人不喜欢消费,不喜欢享受吗?是不需要消费吗?都不是,说到底,是不敢消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明白,这个社会中,实际上谁也不会管谁,只有自己管自己,这是最正常的心态。因为首先是修身,然后是齐家。那么每个人都明白,在自己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存钱,是给自己的将来做的保险。

一向以为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阳春白雪,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读完茅于轼先生的书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只是平时很少想到要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去。在读书之时,我不仅仅仅是看一个个搞笑的故事,而且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这对于初窥经济学领域的我而言,无疑是有莫大的帮忙。书引发的思考远不止如此,期望日后还有幸再读到更多茅先生的著作。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6】

“一时冲动”买了茅于轼先生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每一天闲下来都随手翻翻,觉得受益匪浅。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此书是他把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中的一些见闻用深入浅出的话阐释成经济学知识的普及读物。

《喜欢搬家的美国人》从美国人搬家能够看出,灵活的市场安排带给给个人广泛的选取机会,造就一个富有弹性的有生机的经济。经济要得到发展,要使资源使用合理化,杜绝各种可能浪费,务必透过个人在各种选取中做出优化抉择方能实现,而市场可带给这种机会。

《赌博在美国》用经济学的效用分析来说明赌博从整体上看会降低社会的总效用值,即赢来的一块钱所增加的效用比输掉一块钱所减少的效用低,尽管输赢机会相等,效用却遭到了损失。

《个体经济规律与总量经济规律》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作为消费者及企业作为生产者如何共同构成市场价格,及如何按价格来决定自己行为,改变资源配置效率的学科;总量经济学研究消费的总量和生产的总量,各自取决于什么,以及如何对价格水平做出反应并持续均衡。宏观经济学只研究微观行为的简单加总,但规律不同于微观规律。

一向以为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阳春白雪,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读完茅于轼先生的书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只是平时很少想到要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去。茅于轼将“价格”称为经济生活的地心引力:经济的运行,依靠于正确的价格信号,正确的价格来源于不同利益主体的讨价还价。这让我联想起平时去西单买衣服的经历,明珠商场的衣服没有明码标价,而是卖衣服者先开个价,根据经验大致以不到开价的1/3提出自己的最高价,然后卖方和买方进行讨价还价,以一个双方都能够理解的价格成交,但是这样交易成本却很高。价格代表着个人自由、自发秩序和市场制度,是茅于轼所推崇的。但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市场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个人还无法完全到达选取自由、公平竞争的状态。

同时,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茅于轼所提出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然而在中国,在人尽其才方面让我深感困惑。此刻就业时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相差甚远。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就业难,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设置,这就造成了企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人才的供给不均衡的状态,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企业不得不投入资金对新聘人员进行培训,而大学生也不得不放下自己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重新学习,无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7】

《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书中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个部分,例如超市管理、后院经济、环境保护等日常点滴,篇篇反映出令人细细品味的经济学原理。我不会具体描述本书细节,以下两点是看完之后的一些思索和感受:

1、为什么一本非原理类书籍可以流传16年之久,翻版14版而经久不衰?

——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小事情反应大道理。

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心中很久,因为书中大多讲述的美国一些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例如超市中自动扫码的高效,电梯靠右站给人带来的便捷。这些种种也许在16年前90年代的中国,看上去非常新鲜轰动,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很多便捷的运作形势已经采用,为什么这本书还会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

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学习的是这种做学问学以致用的方法,再深奥的原理,如果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应用于日常现象,那才真的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在生活中,要有敏感性,遇到事情多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象,从现象中获得知识,形成知识储备运用的良性循环。

2、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社会道德促进发展

书中提到的许多现社会存在的问题,现实依然存在,例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问题。书中讲到:有次作者看到马路上交通事故,只用了三分钟,当事人交换了驾驶执照,清理了事故现场,马路又恢复了平静。他们有很完善的保险制度,更重要的是双方寻求可以接受的妥协办法,把是非放到次要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前几个月在三环上两辆汽车的刮蹭事件,为了保持事故现场,两辆车足足停了4个小时,造成三环交通大瘫痪。如果两位司机可以放下是非,协商妥协,那么节约的不仅仅是四个小时,还有这四个小时整个三环带个社会的财富。

社会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大,良好的社会道德与秩序,可以减少纠纷,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节省社会监督成本,可以促使资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更多财富。所以,“社会成员自觉程度越高,整个社会就越富裕”。

以上是读罢《生活中的经济学》感受很深的两点,尤其佩服茅先生数学、经济与哲学的综合素养,以及敏锐独特的视角。这是一个研究人员最应该具备的两个素质,以茅老为目标,学习,学习,再学习。

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篇8】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茅于轼先生根据其在美国多年生活的观察和总结写出的有关美国市场经济运作和发展的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美国的各种生活小事中的经济学现象,仅仅通过这些小事便将市场中的经济现象展示给了我们,是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许多经济学规律和原理。

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之一的便是书中出现的有关赌博现象的描述。由于建立在美国宪法上的美国各州的法律都不一样,所以有的州的赌博是合法的,而有些州则是非法的。在美国,最著名的则是大西洋城和拉斯维加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随着合法赌博的进行,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不难发现随之而来的则是犯罪率和酗酒率的大幅度上升,并给当地造成巨大影响。书中作者通过总效用的现象将赌博中的各种利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在大陆,由于赌博不是合法的,每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中都能抓获大量的赌博分子,尤其是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一场赌博中,上千万乃至上的的赌资也已经司空见惯,作文即使大家都知道赌博中风险大于收获,但是更多的人都会伴着侥幸心理去试一试,而且每年人数都会有所上升。有甚者竟将赌场开在了高级酒店之中,并且向大城市发展,这种赌博已经对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很大了,有人会倾家荡产,有人将钱财收入囊中却又受到别人的威胁和控制。

不难看出,不管是允许赌博还是禁止赌博都有其不良的一面,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健全的体制进行规范,就像进行赌博一样,需要制定恰当的规则才能保证参与赌博双方不出现重大冲突。而对于合理规则的制定,不单单需要的是政府的管理,还需要大众的参与,虽然短期内很难行得通,但是制定的规则是要适用于大众的,规则的制定将会促进社会发展,保障个人的利益,所以制定合适的规则就必须得到他们的赞成,只有双方共同参与,合理协商,才能够更加合理的完善整个社会制度来保证大众权力的实现。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锦集12篇)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锦集12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

2010200017保险班李清质

内容摘要与背景: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终结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西密经济理论的精髓,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顶峰。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李嘉图的经典代表作,曾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了《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交易所经纪人。12岁时,我去荷兰商学院学习,14岁时,我和父亲一起从事****。1793年,他独立发起了**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然后学习数学和物理。

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里卡多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导致李嘉图从更为商业的角度,用更为商人的思想去研究经济学问题。李嘉图正处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蔓延到各个领域。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实行自由**。在国内,要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租金,减少资产阶级的利润。

在国际上,商品成本不断上升,英国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在政治上,社会矛盾成为资产阶级和政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李嘉图的思想形成密切相关。

一、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所有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李嘉图在认识到亚当·斯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区别的前提下,对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是绝对必要的,但不能作为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

如果一种商品是完全无用的,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得它需要多少劳动,它永远不会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

但是史密斯并不是单单用劳动来衡量货物的价值,而是制定了另一个标准。他认为货物的价值随着交换标准的变化而变化。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了过去或现在商品的相对价值,而不是以劳动交换给劳动者的商品的相对数量。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力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确认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卡多给出了许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这里**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当谷物的**是每夸脱80先令时,工人一周得工作可以得到一蒲式耳谷物,那么当**到40先令时,他可以得到1.25蒲式耳谷物。

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了呢?亚当·斯密一定说过,****了,因为他的标准是谷物,而那时,工人们一周得劳动所得谷物的数量增加了。亚当·斯密也会说,**因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因为拥有这种商品,在此基础上,劳动力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力已经下降。

我之所以对这一假设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是基于亚当·斯密对价值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证明亚当·斯密的双重价值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用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猎捕海狸的时间是猎鹿的两倍。

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里卡多扩展了这个简单的模型,考虑到生产狩猎工具所需的时间,并考虑到狩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用一个打猎工具(机器)打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个打猎工具在每种动物身上的价值就越低。

这样,里卡多首先提出了工业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成本考虑。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的利润下降,因为他们的投资是不变的。

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里卡多反对史密斯的工资决定价值的理论。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我们看不到供给与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种神秘的因素所决定的。

二、伸向全球的“看不见的手”——自由**理论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大卫·李嘉图以其在对外**方面的观点与他的时代的普遍观点进行了斗争。当他的祖国用关税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经济时,他提倡自由**。他对此给出的理由是他的“成本比较法则”理论。

他的中心论据是:只有当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低的时候,两个国家之间的商品**才有必要。李嘉图举了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之间的**以及它们的产品:

纺织品和酒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理论。他把情况最大程度地简化,假设两国每次只提供一种产品,工业国家英国从农业国葡萄牙进口酒,并把自己生产的纺织品出口到那里。李嘉图认为这一**对于两国都有好处,尽管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用劳动时间衡量)都比英国低。

葡萄牙人生产酒的优势比生产纺织品的优势更大一些。这样对于葡萄牙来讲,如果它专注于酒的生产,不再自己生产纺织品,而是在与英国的**中用酒来交换纺织品,那么对于它自身是有力的,因为葡萄牙所需要的生产用于出口的酒的劳动时间比它生产自己所需的纺织品需要的时间要短。相应的,英国的相对成本优势在于纺织品的生产:

他们生产用于出口的纺织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比自己生产酒所需要的劳动投入少。英国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投入其他工业部门以获取利润。李嘉图的结论是:

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力量生产自己成本比较低的产品没那么在两个国家中财富都会增长。

李嘉图认为资本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收入(利润),二是降低消费。他一直认为,只有工资的下降才能提高利润率,以及只有通过工资购买的生活必需品的**持续**,工资才可以持续下降。

因此,如果对外**的扩张、机器设备的引进是的可以以低价将生活必需品和食物运送到市场,利润就会增加。李嘉图的结论是,对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它可以增加收入所购买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因为商品丰富且**低廉,从而刺激了储蓄,也促进了资本积累。但是,除非进口的商品属于劳动者用工资购买的商品种类,否者对外**就不会呈现出提高资本利润的趋势。

根据发展成熟的自由**体制,各国自然会把其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发展的行业。这样,个人利益的追求就很好的与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激励人们勤奋劳动、尊重人们的独创性以及通过最有效的运用自然界风雨的特殊力量,劳动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

于此同时,通过提高产品总量,使利益惠及广大国民,通过利益和彼此间的交往这一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的各国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同社会。

李嘉图的理论构成了19实际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自由**和保护关税的讨论的基础,这一讨论1846年在英国关于取消粮食关税的讨论中达到了顶峰。如于1915年实施的英国《谷物法》:当国内谷物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

谷物的出口补贴往往会降低外国消费者的购买**,但是并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长期影响。谷物需求的扩大会对国外市场产生影响,也会降低谷物进口国的谷物**,从而使出口商的利润局限在进行该**所能得到的最低利润水平上。。这会引起社会总资金的不均衡分配——它会诱使制造商开始或继续从事利润较低的行业。

这是一种最失败的课税,因为它并没有把从本国抽取的所有资本补贴给外国进口国家,这笔算是的差额是由总资本的不均分配造成的。因此,如果英国谷物的**是每夸特4英镑,法国的谷物**是每夸特3英镑15先令,那么10先令的补贴最终将会使法国谷物的**降至3英镑10先令,英国的谷物**也会继续保持在4英镑。每出口1夸特谷物,英国就需要支付10先令的税。

法国仅从进口的每夸特谷物中获得5先令的利益。因此对全世界而言,每夸特谷物就会损失5先令。这种资金分配会引起产量减少,或许并不会减少谷物产量,而是会引起其他生活必需品和享用品产量的减少。

李嘉图认为,任何商品的进口补贴都会出现小幅度降低货币价值的趋势。无论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出口,都会使出口国出现货币减少的趋势。税收提高了商品的**,税收往往会减少出口,阻碍货币流入,这就是税收产生的一般影响。

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利益,只有在**不干涉对外**,实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

三、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

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

只要幼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这样他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

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生活必需品的**在他的模型中决定工人的工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证工人可以在生产劳动力。

如果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他们的人口就会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受损,工资水平重新**。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

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地租也**。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国名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

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其实知道大卫·李嘉图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这学期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正好涉及到李嘉图的理论。于是借了这本书,课余时间阅读,也起到了丰富自己知识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2)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李嘉图在认识到亚当·斯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区别的前提下,对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是绝对必要的,但不能作为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

如果一种商品是完全无用的,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得它需要多少劳动,它永远不会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

但史密斯并不是单单用劳动来衡量货物的价值,而是制定了另一个标准。他认为货物的价值随着交换标准的变化而变化。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了过去或现在商品的相对价值,而不是以劳动交换给劳动者的商品的相对数量。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确认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卡多给出了许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这里**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当谷物的**是每夸脱80先令时,工人一周得工作可以得到一蒲式耳谷物,那么当**到40先令时,他可以得到1.25蒲式耳谷物。

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亚当·斯密也会说,**因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因为拥有这种商品,在此基础上,劳动力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力下降了。

我之所以对这一假设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是基于亚当·斯密对价值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证明亚当·斯密的双重价值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用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猎捕海狸的时间是猎鹿的两倍。

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里卡多扩展了这个简单的模型,考虑到生产狩猎工具所需的时间,并考虑到狩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

这样,里卡多首先提出了工业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成本考虑。李嘉图认为,**猎的猎物的价值是由捕猎活动所需的全部劳动总量决定的,这也意味着,尽管超过**,但即使交换价值下降,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仍保持不变。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的利润下降,因为他们的投资是不变的。

同时,李嘉图也实现了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个体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3)

好书是不怕反复读的,怕就怕我们缺乏反复读的决心。一些名作,虽然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反复推荐,却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与机缘。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认真阅读其中某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经典文献何以叫作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虽然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仍是十分罕见。或许他从来没有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用寥寥几语描述的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而如果我们对他同时期的重要学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也会错过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读出100%的李嘉图了。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习惯已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都需要对李嘉图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为我的兴趣在1870年以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有所忽略。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读方法复制到对它们的研读之上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4)

今天读了一本书《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虽然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是还是从这里面学到一些诶东西。在这里,真想向很多有机会读书的人读一下,这本书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却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很多社会上我们习以为常而一旦问起来却很难以回答的问题,想为什么装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装软饮料的容器多是圆的的原因,想为什么硬币上的头像多是侧面而纸币上的头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凡不过的事情,真正解释起来还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兴读到这么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尽管是美国作家所着,有很多的

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原理都是一致的,这是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着,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样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读一下。

现在就像用这种机会成本的原理来解释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国内疯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极少数是男歌迷?首先,i从机会成本的定义来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欢上了某个明星,她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男孩子则没有这么夸张,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还是坚持工作的话她们肯定会心不在焉,还不如直接去关注,而男孩子则会比较理智比较容易去控制,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接机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们中国这个相对比较传统的社会,对于女孩子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大的突变,而男孩子可能性则很小,像时下的什么凤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样这很容易成为悲剧,还有就是这个社会大男子主义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男性更加务实,更倾向与和与自己情况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结为伴侣,而明星给我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收入颇丰,每天光鲜亮丽,这些让女孩子更加疯狂,让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经济的最现实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5)

大卫·里卡多在外交事务上的观点与他那个时代的普遍观点作斗争。当他的国家使用关税来保护经济时,他提倡自由。他对此给出的理由是他的“成本比较法则”理论。

他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商品的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时,两国之间才有必要生产商品。里卡多引用了**及其在英国和葡萄牙之间的产品:

纺织品和酒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理论。他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情况,假设两国一次只提供一种产品。工业国英国从农业国葡萄牙进口葡萄酒,并在那里出口自己的纺织品。李嘉图认为这一**对于两国都有好处,尽管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用劳动时间衡量)都比英国低。

葡萄牙人生产酒的优势比生产纺织品的优势更大一些。这样对于葡萄牙来讲,如果它专注于酒的生产,不再自己生产纺织品,而是在与英国的**中用酒来交换纺织品,那么对于它自身是有力的,因为葡萄牙所需要的生产用于出口的酒的劳动时间比它生产自己所需的纺织品需要的时间要短。因此,英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于纺织品的生产:

他们生产出口纺织品所需的劳动力比自己生产葡萄酒所需的劳动力少。英国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工业部门以赚取利润。李嘉图的结论是:

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精力生产自己的低成本产品,两国的财富不会增长。

李嘉图认为资本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收入(利润),二是降低消费。他一直认为,只有工资下降才能提高利润率,只有通过工资购买必需品的持续**才能维持工资的持续下降。

因此,如果外国**的扩张和机械设备的引进能够以低价将必需品和食品送到市场,利润就会增加。李嘉图的结论是,外国投资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它可以增加购买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收入,因为商品丰富而便宜,从而刺激储蓄和促进资本积累。但是,除非进口的商品属于劳动者用工资购买的商品种类,否者对外**就不会呈现出提高资本利润的趋势。

按照成熟的自由制度,各国自然会把自己的自本和劳动力用于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产业。这样,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就与全社会的普遍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了。通过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尊重人们的创意,最有效地利用自然风雨交加的特殊力量,劳动得到了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

同时,通过增加产品总量,使效益惠及人民,通过共同的利益联系和交流,把文明世界各国联系起来,形成大同社会。

李嘉图的理论构成了19实际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自由**和保护关税的讨论的基础,这一讨论1846年在英国关于取消粮食关税的讨论中达到了顶峰。如于1915年实施的英国《谷物法》:当国内谷物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

粮食出口补贴往往会减少外国消费者的购买,但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长期影响。粮食需求的扩大将对国外市场产生影响,也将减少粮食进口国的粮食**,使出口国的利润限制在实施**所能获得的最低利润水平。。

这将导致社会总资本分配不平衡——这将促使制造商开始或继续从事利润低的行业。这是最失败的税收,因为它没有补贴从本国向外国进口国提取的所有资本。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总资本分配不均。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6)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只要幼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

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价格,这样他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他的模型中决定工人的工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证工人可以在生产劳动力。如果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他们的人口就会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

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供应受损,工资水平重新上涨。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地租也上涨。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国名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其实知道大卫李嘉图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这学期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正好涉及到李嘉图的理论。于是借了这本书,课余时间阅读,也起到了丰富自己知识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7)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平民顶上的瑰宝,全书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着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但着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书籍的最后还抛出了不对称信息、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和行为学等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今后学习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联系《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学习,结合国内的企业及行业现状,无法回避的严肃思考是,对于广为诟病、举步维艰的国内垄断行业的改革,我们究竟应该是何去何从?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将对国内垄断行业改革的破冰之旅展开一些个人的探讨。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8)

李嘉图出生于伦敦,系英籍犹太人后裔,幼年在英受普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2年后返英,即结束学生生活,随父经商。21岁时,他因婚姻问题和父亲关系破裂而被逐出家门。此后,他一直是一名独立的**经纪人。1797年,当他25岁时,他变得富有。27岁时,偶然阅读《国富论》,对经济学发生兴趣。

从此一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1809年匿名发表《****》一文,此时已成为腰缠万贯的金融家。深受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的影响。师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和当时著名经济学家詹姆士穆勒(james mill)交谊很深,他于1817年出版的名著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西密经济理论的精华,在价值论、货币论、分配论和经济发展论等方面进行了发展,使古典经济学更加成熟。该书的出版被称为“李嘉图革命”。其比较成本理论是史密斯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和修正,对外交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货币理论,则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其分配理论以价值理论为基石,以地租理论为核心,论证了地租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并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对于经济危机、赋税等问题也有论述。该书出版后多次再版,成为畅销书,是政治经济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基础。是继《国富论》之后经济学说史上另一部真正的辉煌巨著。

里卡多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之一,也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他是古典经级利论的终结者,是古典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

其中,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该书包含李嘉图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研究方法和基础,是李嘉图的思想集萃,也是《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为亚当斯密与马克思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该书的出版誉为“李嘉图革命”,由此影响可见一斑。

李嘉图的工业时代是李嘉图相关理论的反映。当时产业资本正在为自己奠定物质基础,与旧的经济残余势力和政治势力作斗争,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期以来,贵族维护旧的经济秩序,阻碍了新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最后,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终于破裂了。

因此,李嘉图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结合自己对经济学的热爱,大胆地继承和批判了史密斯古典经济理论的发展,并做出了相应的总结,从而将古典经济学推向了一个高峰。从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可以看出,李嘉图反对封建残余势力的斗争。书中的经济思想反应了工业资本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他致力于证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比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先进得多,这在当时无疑是有意义的。

评价一本书,往往要看它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否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生产的必然发展方向。因此,李嘉图反对封建生产关系的斗争无疑反映了当时的发展要求。他对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热爱,他坚持通过拥护生产力的发展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主张并在相关著作中始终如一贯穿。

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讨论“分工”的问题,而是就“价值”展开叙述。而且李嘉图并没有按照常理只是谈论价值问题,而且他还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一般利润等等的存在,并且就这几方面也论述了一番。这些问题应该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解释,但李嘉图有其独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问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相比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的对地租问题的讨论,李嘉图在这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有点逊色、不够深刻、不够有针对性,李嘉图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见解为前提展开论述的,而亚当斯密是围绕自己独到的看法,围绕如何让国富民强去写的。因此,就这一主题,李嘉图还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点。接着所说的**、利润、工资什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前面几章价值、地租的概括、补充。

其实,这本书得内容真的很小,但其中的思想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例如他的价值论就认为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别出心裁,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二元观点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为他的思想有其独特的一面,让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作品也一度热销,供不应求。

后来,李嘉图还谈到了许多税收原则,分类征税,分析了各种税收的**和税收对各阶层收入和生产发展的影响。他还认为,税收是一个国家土地和劳动产品的一部分,由**控制,最终由国家的资本或收入支付。税收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个人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再生产的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税收却又是一个国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国家要实行一切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强国家实力、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金钱是很重要的,没有了金钱,一切都只会是空谈、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税收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家也有这个责任让每一分每一角纳税人上缴的税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为某些**贪赃枉法的工具。

李嘉图个人主张遵循亚当斯密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并且还依据这个原则详细地分析了各种赋税的利与弊及其对各个阶级收入的影响。

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明显受到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这种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哲学,鼓吹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个人利益,是追求个人功利,即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并且宣称个人追求功利符合于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因此,他认为只有实现经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并且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李嘉图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但他站在新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捍卫了资本主义的立益。他认为,生产创造需求,供求自动平衡,这就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指出,虽然资本家在发展生产中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他们追求利润的目的是为了积累和积累资本来发展生产,而生产的发展会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在他心目中,资本主义的个人利益与生产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合理的、永恒的。他的理论与他所处的迅猛发展的工业革命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在那个时代这种生产意味着尽可能无限制地扩大社会生产力,他极力维护那个工业革命时代迅猛发展的资本主义不是没有道理的。

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我们的个人生活也有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创造价值,而不是消费价值。比如,当我们手头不是太宽裕的时候,是不是要买辆车呢?

如果买车只是懒得走路或挤在公交车上,那么就是消费价值;如果买车能提高我们的行动效率,有助于我们的工作,那么买车就是创造价值。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应该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假手于人,从眼前来看,需要支付金钱给他人,但从长期来看,这是最大化自己福利的正确选择。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9)

人本身应该作为是国家资本形成的一部分。人正如任何一架为他的手所制造的机器一样,是劳动的产品。我们觉得,在所有的经济研究中,应当完全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人。每一个成年人,虽然他不曾学到任何特殊技艺或专长,但可以完全正确地被看作一架耗费了二十年勤勉照顾和支付了很大一笔资本而制造起来的机器。

假如再花费一笔钱来训练或使他能掌握一种需要非常技能的事务或专业,那么,他的价值将相应地增加,他有权对他的努力要求更大的报酬,正如一架机器在制造中支付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而使其增加新力量一样,变得更有价值。

居民和成员所取得的有用才能,应该视为构成国家资本的一部分。

他正确地说,“在受教育、学习和学徒期间获得的技艺,常常是耗费了一笔实际费用,正如资本一样固定和体现在他的身体中。因为那些才能构成他的财富的一部分,同样构成他所属的社会的财富一部分。可以如机器或工具一样看待一个工人所取得的技艺,因为它能便利和节省劳动,它虽耗费了一笔费用,但那笔费用是会偿还并带来利润的。”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不独使每一个人获得一种优势超过其教养不足的邻居,而且使他们的生产能力作不可估量的增长。

一个愚昧而未受教育的人,纵然具有生产财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与力量,亦不免沦于贫困和野蛮。

在他们的智力开始发展之前,在他们学会对事物运用思想之前,进步的大门对他们还是紧闭着的,他们既没有力量,也不会想到如何跳出他们所处的低下而卑贱的境界。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0)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但斯密并未单独以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是又设立了另一重标准,他认为物品价值的大小是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着商品过去或现在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由为了交换工人劳动二给予工人的商品相对数量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可以肯定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嘉图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这里浅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谷物的价格是每夸特80先令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的报酬是一蒲式耳谷物,因此当报酬下跌至40先令时,他得到的报酬是1.25蒲式耳谷物。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下跌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同样是亚当斯密,他还会说下跌了,因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因占有该物品而能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劳动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这个假设之所以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地印象,是因为它站在亚当斯密对价值认识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导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就从侧面论证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双重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中,捕猎一只海狸所需要的时间是捕猎一头鹿所需要的时间的两倍。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李嘉图把这个简单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考虑到生产捕猎工具需要的时间的因素,并把捕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计算在内。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这样李嘉图就率先提出了工业中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的成本因素考虑问题。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供应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利润的下降,因为他们的投入是不变的。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1)

好书不怕再读,怕我们缺乏再读的决心。有些名著虽然多次被各种文章推荐,但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和机会。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

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迫使我仔细阅读某一段,我才突然发现古典文学为什么叫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

虽然历史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验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难得的。也许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这使他形成了一种简洁的写作风格。他用几句话描述的问题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它们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果我们不了解他同时期重要学者的观点,就会错失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读不到100%的李嘉图。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

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就必须掌握李嘉图的思想。以前因为1870年以后的兴趣,我忽略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

为了研究国际**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

有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可以把阅读方法复制到它们的研究中去。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2)

才放那么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导师要求看着这两本书过年,一开始,我真不懂为什么,单单只看书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安排看这本无聊的书,又有点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难接受,内容也还是可以的,就硬着头皮把书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了。看完之后才发现,把《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比成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夸大,那是名副其实的。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继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亚当斯密的影响。《国富论》正是李嘉图接触学习经济学的第一本作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几大主题和《国富论》的主题有相似之处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两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处,还是各有优劣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所涉及的范围上也比不上《国富论》,《国富论》所讨论的更加广、内容更加多。即使思想上被影响,李嘉图还是能够对亚当斯密批判地学习而非盲目认同、全盘接受的,还是能够就这些话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的。

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讨论“分工”的问题,而是就“价值”展开叙述。而且李嘉图并没有按照常理只是谈论价值问题,而且他还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一般利润等等的存在,并且就这几方面也论述了一番。这些问题本应该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但李嘉图却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问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相比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的对地租问题的讨论,李嘉图在这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有点逊色、不够深刻、不够有针对性,李嘉图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见解为前提展开论述的,而亚当斯密是围绕自己独到的看法,围绕如何让国富民强去写的。因此,就这一主题,李嘉图还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点。

接着所说的价格、利润、工资什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前面几章价值、地租的概括、补充。其实这本书看下去真的觉得内容很少,但里面的思想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如他的价值论就认为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别出心裁,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二元观点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为他的思想有其独特的一面,让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作品也一度热销,供不应求。

其后,李嘉图还谈及了许多赋税原理,对税种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税种的来源还有征收税对各阶级的收入与发展生产的影响。他还认为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所支配的一个部分,最终是由这个国家的资本又或者是由这个国家的收入来支付的。税收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个人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再生产的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税收却又是一个国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国家要实行一切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强国家实力、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金钱是很重要的,没有了金钱,一切都只会是空谈、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税收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家也有这个责任让每一分每一角纳税人上缴的税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为某些官员贪赃枉法的工具。李嘉图个人主张遵循亚当斯密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并且还依据这个原则详细地分析了各种赋税的利与弊及其对各个阶级收入的影响。

纵观全书,我作者李嘉图认为资本家追逐的只是个人利益,追求的是利润,但是他又认为利润也是资本积累的来源,积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有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就可以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的水平。他认为资本的利益不仅代表着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代表着全社会的利益,而他认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却是矛盾的。

我个人认为大众给予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十分正确的,尽管还有些许的不足之处,但李嘉图在思想上深受亚当斯密的影响之下,他还是能够做到批判地学习,在相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上都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所以我也明白了导师让我们读这本书的缘由,《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还有《国富论》这两本书是我们学习经济学必须一览的好书,这两本书都会有助于我们专业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少少地掌握里面的一两条原理,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也会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去理解其他问题、加强了我们对经济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及逻辑思维。因此,在假期里、平日里多读好书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要养成这种习惯才像是个真真正正的大学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必备10篇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必备10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名词解释

(注:有小部分相同名词在不同章有不同解释,考试会避免,12章不考,所以

81到92可以不看)

1、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

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

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

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

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循环流量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8、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9、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20、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21、实证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2、规范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绝对优势

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4、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25、比较优势

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6、进口品

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7、出口品

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8、市场

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9、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30、需求量

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31、需求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32、需求表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3、需求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4、正常物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5、低档物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6、替代品

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37、互补品

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的两种物品。

38、供给量

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39、供给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40、供给表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41、供给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42、均衡

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43、均衡价格

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44、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45、过剩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46、短缺

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47、供求定理

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48、弹性

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49、需求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50、总收益

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51、需求收入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3、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4、价格上限

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55、价格下限

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56、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57、福利经济学

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58、支付意愿

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59、消费者剩余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60、成本

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的价值。61、生产者剩余

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62、效率

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63、平等

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性质。64、无谓损失

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65、世界价格

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66、关税

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67、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68、外部性内部化

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69、矫正税

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70、科斯定理

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71、交易成本

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72、排他性

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73、消费中的竞争性

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74、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又有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5、公共物品

既无排他性又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6、公共资源

有消费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77、俱乐部物品

有排他性但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8、搭便车者

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79、成本-收益分析

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80、公地悲剧

一个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寓言。81、预算赤字

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82、预算盈余

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83、平均税率

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84、边际税率

增加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85、定额税

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86、受益原则

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87、支付能力原则

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88、纵向平等

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89、横向平等

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90、比例税

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91、累退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92、累进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93、总收益

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94、总成本

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95、利润

总收益减去总成本。96、显性成本

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97、隐性成本

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98、经济利润

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99、会计利润

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100、生产函数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101、边际产量

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102、边际产量递减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103、固定成本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104、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105、平均总成本

总成本除以产量。106、平均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除以产量。107、平均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8、边际成本

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109、有效规模

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10、规模经济

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111、规模不经济

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112、规模收益不变

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113、竞争市场

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114、平均收益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115、边际收益

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116、沉没成本

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117、垄断企业

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118、自然垄断

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垄断。119、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120、寡头

只有少数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121、垄断竞争

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122、寡头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市场结构。123、博弈论

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的理论。124、勾结

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125、卡特尔

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126、纳什均衡

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他们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127、囚徒困境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128、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129、生产要素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130、生产函数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131、劳动的边际产量

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132、边际产量递减

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性质。133、边际产量值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134、资本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135、补偿性工资差别

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136、人力资本

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137、工会

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138、罢工

工会有组织地从企业撤出劳动。139、效率工资

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140、歧视

对仅仅是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141、贫困率

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142、贫困线

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143、实物转移支付

以物品和服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144、生命周期

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145、持久收入

一个人的正常收入。146、功利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147、效用

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148、自由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149、最大最小准则

一种主张,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150、社会保险

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151、自由至上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152、福利

补贴贫困者收入的政府计划。153、负所得税

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154、预算约束线

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155、无差异曲线

一条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156、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157、完全替代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158、完全互补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159、正常物品

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0、低档物品

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161、收入效应

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162、替代效应

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163、吉芬物品 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4、道德风险

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165、代理人

一个为另一个人(称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166、委托人

让另一个人(称为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167、逆向选择

从无信息一方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组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168、发信号

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169、筛选

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动。170、政治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府。171、康多塞悖论

多数原则没有产生可传递的社会偏好。17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一个数学结论,它表明在某些假设条件之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当的社会偏好。173、中值选民定理

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如果要选民沿着一条线选一个点,而且,每个选民都想选离他最偏好的点最近的点,那么,多数原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174、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考虑进来的分支学科。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2】

近期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感慨颇深,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也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首先,经济学的定义在前言中。它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们普遍生活事务的一门学科。该定义简洁明了,明确了经济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的一般事务中的基本地位。

据此,如果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都没有,完全无知,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序言中说,这是一本为下一代阅读的书,是对下一代的又一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理,阐述了微观经济学的几个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求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

然而,笔者对此显然并不满意。最后,还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经济的基本观点,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3】

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的,是一种市场不合意的行为。因此,一个讲公平负责任的政府应对于市场垄断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护公众利益,增进民众福祉。针对国内垄断行业目前存在的权责不清、企政不分、管理成本过高、名义亏损个人流油、价格听证走过场等种种怪象,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有所作为: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国内的供水、供电、供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垄断行业,由于其一次性建成成本巨大,技术门槛和综合协调要求很高,历史上已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治疗历史顽疾。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同产权剥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促进市场调节功能的完善,将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进一步剥离,两权均交由社会化资本去公开运作。同时,制定国家紧急状态物权征用法,在遭遇战争、重大天灾等突发状况下保留国家紧急征用和托管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以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政府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的,是一种市场不合意的行为。因此,一个讲公平负责任的政府应对于市场垄断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护公众利益,增进民众福祉。针对国内垄断行业目前存在的权责不清、企政不分、管理成本过高、名义亏损个人流油、价格听证走过场等种种怪象,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有所作为: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国内的供水、供电、供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垄断行业,由于其一次性建成成本巨大,技术门槛和综合协调要求很高,历史上已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治疗历史顽疾。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同产权剥离的基础上,进

一步细化分工,促进市场调节功能的完善,将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进一步剥离,两权均交由社会化资本去公开运作。同时,制定国家紧急状态物权征用法,在遭遇战争、重大天灾等突发状况下保留国家紧急征用和托管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以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政府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4】

国贸0942朱书德0902********

刚开始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我发现自己对“经济”一词的认识竟然是错误的。经济这个词**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一个经济体的行为反映了组成它的个人的行为。

个人决策依赖四个原则:1。权衡2。代价是得到它放弃的东西3

理性的人认为边际量是4。对激励措施做出反应。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的许多决定不仅影响我们自己,也影响其他人。

都知道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美国和日本企业生产许多相同的产品,如一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在汽车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康柏公司和东芝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两国之间的投票可以使两国都过得更好。**使各国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最佳活动,并享受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

在世界经济中,它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在考虑任何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它如何影响我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

为什么分散的市场经济运作得这么好?是因为可以期望人们会友好地对待彼此吗?完全不是。在这本书中,亚当·斯密描述了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互动: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帮助。光靠别人的恩惠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人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其他人,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的多了。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自身的利益。

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应该对社会有害。

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往往使他能够比在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经济参与者受利己所驱动,而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去促进社会福利。亚当斯密的许多思想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

看完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史密斯的结论,更充分地分析市场上看不见的手的强弱。当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更加突出时,**应当对国民经济的有效宏观调控发挥作用。**调节经济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地行政手段。

然而由**来调节经济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凑效的。当**发行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会**并导致通货膨胀。

1921年1月,一本德国版的****是0.3马克。不到两年后的1922年11月,同一份报纸**的销量达到7000万马克。

所有其他经济体成员国也都达到了类似的程度。尽管美国从未经历过类似于20世纪20年代的国的情况,但通货膨胀有时已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例如,2 0世纪7 0年代期间,物价总水平翻了一番多,杰拉尔德·福特**称通货膨胀是“公众的头号敌人”。

相比之下,上世纪90年代,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左右;按照这个速度,20多年来物价只翻了一番。由于高通胀给社会带来了各种成本,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胀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呢?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通胀的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一样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当**创造了大量自己的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

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国,当物价平均每月**三次时,货币量每月增加三次。美国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美国经济史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 0世纪7 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关的,而 2 0世纪9 0年代导致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货币量的增长。

书中的那幅表现物价**的插图让我感触颇深。尽管这幅图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它确实反映了通胀问题的严重性。

经济学家经常被要求解释经济事件的原因。例如,为什么年轻人的失业率高于老年人?经济学家有时被要求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经济成果。

例如,**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善青年人的经济福利?当经济学家试**释世界时,他们就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试图帮助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

一般来说,世界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类型是实证的。 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

它们发表关于世界的声明。第二种类型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

它们对世界应该是什么发表声明。

经验陈述与规范陈述的关键区别在于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原则上,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来确认或否认经验陈述。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分析一定时期内最低工资变动和失业率变动的数据,来评价最低工资法是否造成了劳动者的失业。

相比之下,评价的标准表达涉及价值和事实。仅靠数据无法判断**是否应该提高工人的最低工资。决定什么是好政策,什么是坏政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涉及到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会有不同的规范观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5】

曼昆教授在《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即开宗明义的提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涵盖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从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到人们如何进行贸易,直至整个经济如何运行,层层推进,构成了经济学的整体。

原理一云: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二云: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机会成本。原理一和二是相关的,举例来说,甲有5K人民币,他可以选择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外出旅游(当然他可能还有其它的选择,比如买股票),那么这个时候他就面临取舍。这种取舍我们几乎天天面对,今天中午吃午饭还是面条?天冷了,用取暖器还是开空调?买国产车还是买进口车?一个国家也类似如一个人,也需要做出取舍:该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侧重发展国防还是民用工业?是进口核电设备还是自主研发?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如上例中甲选择买笔记本电脑,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外出旅游(当然,其它的选择也是他的几乎成本)。也就是说甲决定花5K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就不能再用这5K作其它的花费。

机会成本是极其重要的,考虑两个人A和B,他们开个杂货店,假设每天均能盈利200元。而A又是个程序设计人员,他如果在某公司上班,每天可以赚250元,那么他开杂货店的机会成本是较大的;而B是个卡车司机,如果他开车,每天可挣120元,他的机会成本要小。自然,A会关闭杂货店而B会选择继续经营,这也解释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职业多样性以及人们的选择的差异。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里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人就是在机会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人们会系统而有目的做可以达到其目的最好的事。在上列子中,同样是一天时间,A会选择做程序员工作,B会选择开杂货店,他们都是理性人。所谓边际量,简单举例说,买9双袜子花费18元,如果再买一双,那就再加2元,那么多买一双袜子就得多花费2元,那么这最后2元就是增加的这双袜子的边际价格。边际量是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解释喜欢喝可乐的人为什么不会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可乐,可以解释一个工厂不可能无限大。那么所谓的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就很好解释了,一个喜欢喝可乐的人,他花3元买一瓶可乐所得到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但是再花3元买一瓶可乐所得到的满足感可能会降低,显然继续买的话,他的满足感继续下降甚至会到反感可乐的地步。也就说,每多买一瓶,可乐的价格不变,但是他的边际满足感是下降的。

原理三是很具有实用性。假设你回家坐汽车正常的车票是50元,但是在汽车即将启动时如果还有3个空位的话,最后上的一个人可以花40元坐车。因为最后一个人上车对汽车所有者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也就说带上这个人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边际收益却比较大(也就是相对不带这个人,额外赚取了40元)。但是如果有10个人想坐这个车的话,司机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虑了,他必须考虑其所得和所失,如超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前面买票的顾客的不满而导致的投诉等等。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所谓激励,就是某种刺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旦外界有激励存在,人们就会做出反应。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超市对商品打折,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去买。汽油涨价,更多的人会选择不开车或者购买小排量的车,汽车公司会研发节能汽车,而石油公司会选择提高产量。经济学家甚至宣称,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所有经济学内容就是对此的解释。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6】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包括三个理论。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解读: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擅长的与别人进行交换,人们从相互交易中获利。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解读:亚当斯密斯“无形的手”。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解读: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公共品、垄断等方面市场有时会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介入。

个人的决策和人们的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解读:同样10个人做蛋糕,如果生产能力越强,比如A蛋糕房采用手工做,B蛋糕房采用机器辅助。肯定是B蛋糕房的产量大,因为机器的帮助,B蛋糕房的人均产量就比A蛋糕房要多了,也就是生产率高于A。因此10个人可以分的蛋糕更多了,也就是生活水平越好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解读:通货膨胀,一斤米能够一个人吃三天,这个价值是不变的。以前工资低,卖5角,现在卖1元,是因为你工资涨了钱不值钱了,但米的价值一直还在。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解读:物价会刺激生产,当物价上涨了,短期内,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失业率就会下降。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7】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

小到家庭个人,大到国家社会,经济金融活动是人类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每个人都应该至少了解懂得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于是,在各大实体书店、网络商城里铺天盖地的“专业书”迷乱了人们的双眼,给我们一种错觉,让我们无法区分“经济”和我们手中的货币资产。

当今社会的趋势,往往是将一些本应该是简单的、贴近人类生活的东西复杂化、专业化,越是应该通俗地为众人所熟知的事物,越要将其飘渺化,将它们捧至一个很高深的境界,好像这样就能体现出它的精妙之处一般。把那些纯理论的东西堆砌在一起,随意地抛上两张图片或者图表,然后包装上厚厚的皮囊丢给读者,以至于本就不明白不清楚何为经济的情况下更加对其望而生畏。事实也是如此,且看世界的金融海啸,很多人就是在于凭借着一些模糊的对经济的概念,肆意对自己手中的资产以及将来很可能不在自己手中的他人的资产为自己所用,只着眼于当前的利益,导致了最终世界上疯狂的经济危机。

其实很多“位高权重”的经济学专家本身也可能并不清楚经济金融的真谛,只是照着前人所留下的概念,花多年的时间复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而经济这东西,虽然是有迹可循的,但事物总有发展有迁移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自己的生活要求的改变以及社会对经济体看法的转变,“经济”是时刻都在变化的,若不根据现状和当下的各类时事动态而发展,别说经济学家们本身就不能预测未来的动向,更多的普通人也无法获知。

曼昆的书中,虽然也是有理论,但并不是向其他的教学书一样,用常人无法揣测的专业词汇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曼昆循序渐进地从最浅显的知识层面引入,像讲述一个个故事一样,慢慢剖析每一个案例中所蕴藏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垄断”这一章中所叙述的,垄断就相当于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越是普遍拥有的就越无高价值可言。很多垄断者的成功,不仅仅是从资源上截断,更是从各种其他手段来实现目的,比如用广告给消费者以心理暗示,暗示他们的产品不同于其他,即使商品本身是毫无差异的,但就因为消费者自身主观的心理暗示,使得垄断者能最终获利。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复杂的经济体制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经济知识来巩固和固防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的确是需要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经济金融活动的变化,同时我们仍然需要以实际的眼光去处理生活的变化。曼昆就是从每一点的生活细微处入手,让被教育者产生“生活即学习”的亲切感,于是,经济学,便不再那么苍白无力,而是富有色彩的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8】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供水、供电、燃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国内垄断行业,由于一次性建设成本巨大,技术门槛高,综合协调要求高,历史上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历史顽疾。

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和产权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完善市场调节功能,进一步分离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将经营权和销售权转移到社会资本中进行公共经营。同时,要制定紧急状态物权的使用办法,在发生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保留国家征用和信任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

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对于金融、电信(固话除外)等其他非自然垄断行业,进一步扩大**特许经营范围,允许社会资本兴办私人金融、私人电信业务,逐步破除垄断现象,最终完全实现市场化竞争,对于国有和私有企业在政策上实行同等国民待遇。

二、建立严格的激励、问责和考评机制。作为现代自由经济的倡导者,曼昆指出,垄断产业的发展水平低、效率低。尽管他也强调了监管的必要性,但他依赖市场机制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较易得出“国次民优”的一般结论,笔者认为,其易产生一定的误导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除了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外,国有垄断企业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关键是缺乏责任和权利明确的激励、问责和评价机制。

民营企业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其责任和权利是明确的。管理者的责任是为董事会创造利润。企业经营质量直接关系到管理者的任免和收入。责任与权利模式简单有效。国营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企业责权不明晰,导致没有严格科学的激励和问责机制。首先,没有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现行以裙带关系和资历为中心的官僚体制下,管理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第二,管理者只需要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国家负责。

中国人治的特点是,企业管理的职量不影响管理者的地位和待遇,而取决于高层领导是否满意;第三,**和企业的责任不分。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需要经常请示,**严重干扰企业经营,往往错失市场良机。四是党企职责不分。

党务干扰国营企业正常经营情况成为常态,管理者经营手脚很难施展。

针对垄断国企责权弊端,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一)建立国企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科学制定管理人员选拔标准,面向社会,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用人不当给国有企业造成损失的,要严格追究上级用人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二)制定更加统一的合理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由国务院制定垄断国企的业绩考评纲要,国家各行业部委依纲要和行业特点制定行业考评细则,量化到具体操作,考评业绩同企业管理者任免和待遇直接挂钩,任何垄断企业和地方部门不得随意放宽考评标准。(三)实施异地考评制度。

绩效评估由国务院专门机构牵头,跨地区甚至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尽管可能会增加一定的行政成本,但可有效杜绝地方利益共生的不良考评现象;(四)规范对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监管。在赋予企业管理者人、财和物管理权的同时,**委派精通业务的技术干部负责对于企业管理者行为的日常监督,派驻人员参照公务员实施管理,其收入由财政负担而和企业脱钩,同时,对于企业管理者和监督人员实施个人和家庭财产公示和审计制度。

针对社会资本进入传统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要加强合同管理,实行日常行为监管,坚决维护公共利益。(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由国务院牵头,各行业部门制定企业经营行为准则、合同规范和监督规则,出台细化到数量的考评标准,任何垄断企业和地方部门不得随意放宽标准;(二)实施每半年度监评制度,重点对企业是否损害公众利益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监评结果直接与企业特许经营权和奖罚相挂钩,监评结果向社会定期公开;(三)对于**监评人员实施严格的个人和家庭财产公示和审计制度。

三、构建科学的垄断**管制体系。(一)建立精干、高效、快速、客观的垄断行业**测算机构。由国务院成立这一机构,直属国务院高层管理,成员由精干的物价、统计、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分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核算三个部门,采集部下设各片区的**调研队,调研队实施垂直直属,由国库直接拨款运作。

分赴各地的调研队第一手现场搜集当地垄断行业的成本数据,这些数据不经地方**和部门直接汇总至国务院采集部门,交由分析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初步确定各地**成本,然后初步成本送核算部进行核验,最终确定各地成本,同时,对于信息的详实程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二)建立将各地成本核算数据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开披露制度。国务院专门机构直接确定的费用,按月向社会公布,并在群众和**的监督下,阳光明媚地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调查纠正。

(三)本着公平、高效、规范、透明的原则,立法制定垄断行业的**确定、浮动和调节政策,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地方**听证程序,在法律上保障群众的**话语权。(四)对于金融、电信(非固化)等非自然垄断行业的**成本核算,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在法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微利空间,以进一步吸纳社会资金,促进行业的竞争发展。(五)《微观经济学分册》表明,自然垄断行业由于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下行,合意的**均衡点将导致企业的负利润。

因此,为了维护自然垄断企业的正常生存,国家可以考虑在零利润状态下,利用非自然垄断行业的超额税收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另一个解决办法是保持自然垄断产业与非自然垄断产业的定价水平一致,维持**水平的低利润状态,低利润部分的超额税收用于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补贴。(注:

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考虑机会成本影响的利润,而非财务专业所指的利润)

综上所述,国内垄断行业的破冰之旅是一场涉及面广、层次较深的系统改革,以上的权属、权责和定价等重要改革内容之间是互相关联,盘根错节,改革的难度颇为艰巨,需要的是管理层的魄力和智慧。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的管理层真正把民生放在心上,真正有了建设人民强国的理念,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就不远了。问题是,我们在现有的上层建筑框架内准备好了吗?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9】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

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出生于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原理》初版于1998年,是难得的讲授经济学比较通俗易懂的教材,被美国300多所大学作为经济学教科书。拿这本书来回味经济学是不错的选择。在阅读过程中,也有点点思考。

经济学教科书实际上也在渗透一定的认知观

比如在讲到替代品时,书中说到“黄油和人造黄油很容易互相替代的”,实际上是对于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的忽视。这种无差异性在生产用途层面是可以实现的。但实际食用天然黄油和人造黄油对人身体的长期结果,确实是差异非常大的。另外在说到劣等品时,将乘公共汽车列为低档物品也是对于环保主义者选择的忽视。这些认知观在讲授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无形的渗透到人们的认知里,从而潜移默化地会形成人们刻板的认知。而这些认知有可能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是错误的。

经济学模型所假设的条件非常苛刻

经济学之所以做严格的假设,是因为只有把条件设置到足够苛刻,才能够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对经济学原理加以描绘。但这样的描绘在实际中很难现实存在。比如对于生产可能性边界要做出如下假定。一是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二是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置。三是生产技术的固定性。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四是假设市场上只存在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想到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的数量的各种组合。从这个经济学定义来看,假设条件还隐藏了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产品同质且同价特征。即认为经济体所生产的同种商品或提供的同种服务是无差异的,价格是恒定的。在同质且同价假定下,数量决定了价值总量。这样,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就转变为产量最大化目标。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定,可能是由于,经济学家在撰写经济学教材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还不足够丰富,商品供给满足不了整个市场的需求,因此,用产品产量最大化的目标来对生产的可能性进行描述,提出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并认为生产者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选择生产。

实际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定过于苛刻。如关于间业的问题,在当今信息和人工智能时代,间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经济中的主体并不局限于提供一种或两种产品。包括农民也是即种植果木树又种植粮食甚至于开展养殖活动(在北京还有开出租的)。

又如,关于充分就业的假定。实际上,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付出辛勤劳动,也正是在挑战充分就业假定,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的挑战不可能,才不断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实现致富的。

再如关于资源约束的假定。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渔业养殖户对于海上渔业资源的过度攫取(公地危机),导致了海上公共资源的枯竭。

而一个可喜的例子是,在之前读后感中介绍的德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德国小企业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断开发出能够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线,从而提高同等资源配置条件下的技术效率,也即增加了产出能力。这个案例证明人们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来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0】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构建人类社会、维护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家庭、个人到国家、社会,经济、金融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每个人至少应该了解经济和金融知识。于是,在各大实体书店、网络商城里铺天盖地的“专业书”迷乱了人们的双眼,给我们一种错觉,让我们无法区分“经济”和我们手中的货币资产。

当今社会的趋势,往往是将一些本应该是简单的、贴近人类生活的东西复杂化、专业化,越是应该通俗地为众人所熟知的事物,越要将其飘渺化,将它们捧至一个很高深的境界,好像这样就能体现出它的精妙之处一般。把那些纯理论的东西堆砌在一起,随意地抛上两张图片或者图表,然后包装上厚厚的皮囊丢给读者,以至于本就不明白不清楚何为经济的情况下更加对其望而生畏。事实也是如此,且看世界的金融海啸,很多人就是在于凭借着一些模糊的对经济的概念,肆意对自己手中的资产以及将来很可能不在自己手中的他人的资产为自己所用,只着眼于当前的利益,导致了最终世界上疯狂的经济危机。

其实很多“位高权重”的经济学专家本身也可能并不清楚经济金融的真谛,只是照着前人所留下的概念,花多年的时间复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而经济这东西,虽然是有迹可循的,但事物总有发展有迁移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自己的生活要求的改变以及社会对经济体看法的转变,“经济”是时刻都在变化的,若不根据现状和当下的各类时事动态而发展,别说经济学家们本身就不能预测未来的动向,更多的普通人也无法获知。

曼昆的书中,虽然也是有理论,但并不是向其他的教学书一样,用常人无法揣测的专业词汇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曼昆逐渐从最肤浅的知识层面介绍,比如讲故事,慢慢分析每个案例所包含的经济原理。比如“垄断”这一章中所叙述的,垄断就相当于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越是普遍拥有的就越无高价值可言。

很多垄断者的成功,不仅仅是从资源上截断,更是从各种其他手段来实现目的,比如用广告给消费者以心理暗示,暗示他们的产品不同于其他,即使商品本身是毫无差异的,但就因为消费者自身主观的心理暗示,使得垄断者能最终获利。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中。我们都需要学习经济知识来巩固和捍卫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的确是需要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经济金融活动的变化,同时我们仍然需要以实际的眼光去处理生活的变化。曼昆就是从每一点的生活细微处入手,让被教育者产生“生活即学习”的亲切感,于是,经济学,便不再那么苍白无力,而是富有色彩的了。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