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国论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5.04

六国论教案15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教学质量不仅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关也和学生的反应有关,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为您整理以下最新的有关“六国论教案”的资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国论教案 篇1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六国论》公开课教案。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点拨、答疑、导引、讲解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习;三是探究讨论,学习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4:10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习这一篇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习目标”)

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准确停顿。2.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义,尝试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3.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4:15)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平,教案《《六国论》公开课教案》。生读。生评。师点播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④“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⑤“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4:20)

三、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你先和四邻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仍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检查预习(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

四、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兼及字、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句释疑解难(兼顾提及翻译的方法)(4:30)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学习本文论证艺术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对比论证(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4:40)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0)

七、理解写作意图(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5)

八、总结课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

九、

作业:二选一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2.写200――300字。

六国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习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

六国论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习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习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习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习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习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习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习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习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下:1、自主预习法,2、诵读学习法,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习,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习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习刚学习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习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习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习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习,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习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近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习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2、修改习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习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习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 篇5

专题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本课目标:

1、初步熟悉高逋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基本风格,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2、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征。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所谓边塞诗,朗读,理解

一、导入(关于所谓边塞诗)

我们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多,疆域大,人气旺是好事,但是,民族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基本没有停过,汉族人口最多,又尽占地利,少数民族多居边地,环境也多恶劣;汉族人的大汉族主义和征服意识,少数民族的利益驱使和自恃勇武,导致边境地区常常血流成河。

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世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

三、整体了解

原诗在前面有个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张守珪部下幽州将赵堪矫张守珪之命,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

这首诗突破了以前旧乐府同题诗作那种铺陈、渲染征人思妇缠绵相思之情的格局,而大大开拓了歌辞的内容。举凡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平的祈愿等等,俱熔为一炉。诗中骈散相间的句式和平仄互换的用韵,以及援声律入古体的写法,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并无二致,但局势的动荡排阖却非前人可比。诗人的笔触并不固定在某种单纯的情思上,而是在复杂的内心波澜间跌宕回旋,在激越的抒情中又不时变换着场景,形成规格整炼而又一气斡旋,淘洗藻饰而又意象鲜明的特色。《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四、朗读

五、理解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交流

(燕歌行:汉魏乐府诗旧题。

汉家烟尘:汉家,代指唐朝。既可以借汉代的强大自夸,也可以因为批评避讳。烟尘,战争。

残贼:凶残的敌人。

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用典于《史记》。

非常:两个词,“非”:不,不是。“常”:通常、平常。“非常”即不平常。今天“非常”虽有此意,但它是一个词,是副词。

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

摐金伐鼓下榆关: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金属乐器。伐:敲打。鼓:战鼓。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去、到。

旌旆逶迤碣石间: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校尉羽书飞瀚海:军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瀚海:本意是沙漠,这里指代与敌人交战的边境。

单于猎火照狼山:单于,本是汉代匈奴首领的专门称号,作者在这里指代敌人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这里表示战争就要爆发了。狼山:地名,在今内蒙西北郡,汉代时是匈奴地盘。这里就用狼山来指代敌人活动的地区。

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胡骑凭陵杂风雨: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

塞草腓: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

恩遇:皇帝的恩惠。

轻敌:轻敌,不怕流血牺牲。

未解围:没能解除敌人对边境城堡的围攻。

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这里实际上是借代修辞,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

边庭飘摇那可度:边庭,边境。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那可度:过不下去,没法生活。

杀气三时作阵云:杀气,战争气氛。三时,有的解为春、夏、秋三个务农季节,这里解为早晨、中午、晚上为好。这样可增加兵士们的紧张、辛苦。作阵云,化作战云,也就是一天到晚经常要打仗。

寒声一夜传刁斗:寒声,使人听了心寒的声音。这儿指刁斗的声音。刁斗: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

死节从来岂顾勋:死节,为节义而死,这儿指为报效国家而死。顾,顾及,想到。勋,功勋。

李将军:指汉代著名将军李广。匈奴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六、朗读、作业(用现代语言,译写本诗)

六国论教案 篇6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六国论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国论教案 篇9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苏洵;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鉴赏艺术特色: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2、对比论证方法;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4、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3、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

2、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苏洵;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背诵全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李世民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题解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六国:秦国以外的另六国,秦终灭六国,统一天下。

3、论:史论,古文体。

三、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四、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五、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正音正字

暴霜露pù为国者weí小则得邑yì

思厥先祖父jué与嬴Yíng洎牧以谗诛jì

邯郸hándān燕赵yān革灭殆尽dài

胜负之数shù当与秦相较táng或未易量liáng

3、练读

六、翻译

第一段:

重点词语:

或曰:或,有的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互,交互,相继;率,全都。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第二段:

重点词语:

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借。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把六国;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暴,暴露,冒。举以予人:以,用,把,拿;后省略“之”,找国土。胜负已判:判,分清,明显。此言得之:得,得当,适宜,正确。

译文: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三段:

重点词语:

迁灭:灭亡。与嬴:与,亲近,亲附。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始速祸焉:速,招致。击赵者再:再,二次。李牧连却之:却,击退,一说为使动用法。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邯郸为郡,赵国的都城邯郸作了秦国的一个小小的郡县。智力孤危:智,谋臣的才智;力,国家的实力;孤,势力孤单;危,国家危急。向使三国:向,以前,当初;使,假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都是命运的意思;全句是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如果。

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第四段:

重点词语:

封天下之谋臣:封,封赏。以事秦之心:事,伺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被。为国者:为,动词,治理。

译文: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第五段:

重点词语:

夫:发语词。弱于秦:于,比。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跟随,追随,步后尘。故事,旧例。是:这。

译文: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七、积累

完成下列练习:

(一)、一词多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不对

3、才能不及中人,非仲尼、墨翟之贤。没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或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以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

2、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3、诚不得已。能够,可以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ěi,必须,应当

1、当与秦相较。互相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读xiàng,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2、其势弱于秦。势力,力量

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形状

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2、秦以攻取之外。用,凭借

3、以地事秦。用,把,拿

4、洎牧以谗诛。因为

5、至丹以荆卿为计。用,把,拿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把、拿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用,把,拿

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2、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

3、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

4、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另提一事)

(三)、古字通假

1、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若,如果。

(四)、词类活用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2、能讥谤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

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削弱、使……变弱,形的使动。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洁,使……美,使……饱,均形的使动。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作状,每天,每月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7、义不赂秦。名活动,坚持正义

8、小则获邑,大者得城。形活名,小的收获,大的收获。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被动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举以予人。

倒装句:赵尝五战于秦。

八、作业

背诵全文(可用课后“练习”一作为背诵提纲,并为下节课分析课文作铺垫。)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艺术特色: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2、对比论证方法;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教学程序

一、严密的论证结构

(一)、探究

第一段:

1、第一段中所提出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它们和中心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1、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

2、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照应第二段,“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照应第三段。

3、作用: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第二段: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2、这一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

1、可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三层论述:

第一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赂”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造成的得失,有力地说明了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第二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3、印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

第三段:

1、齐国未尝赂秦,又为什么会灭亡?

2、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3、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假设有什么作用?

4、这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5、这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

——明确: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2、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毁长城。而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3、最后一句话的作用: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三层论述:

第一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

第二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层(“向使三国……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5、印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四段:

1、作者在呜呼句后提出的政见主张是什么?

2、哪句话揭示了六国赂秦的根源,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3、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

1、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

第五段:

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明确:

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部分起止层意

一11、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提出两个分论点。

二2-32、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4-54、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二、对比的论证方法

找出文中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对比论证的作用:

——明确:

“赂者”(楚、韩、魏)——“不赂者”(齐、燕、赵)

秦之土地得失——诸侯土地得失

赂秦之频——“一夕安寝”

六国——北宋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三、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1、语言生动形象

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描写生动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说理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写出秦人之惶恐不安

还有文中很多对偶、对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

2、语言气势充沛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憎恶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赞赏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惋惜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激愤

四、借古讽今的用意

1、主旨

结合前面所讲背景知识,可知:

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要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2、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历来争论不休。讨论一下,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六国究竟为什么破灭?(课后“练习”四)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五、总结全文

鲁发福

六国论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解题:

1、六国,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正音正字

暴霜露为国者小则得邑

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

邯郸燕赵革灭殆尽

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整体把握

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三、具体研习课文

研读第一部分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研读第三部分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四、课文总结: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三胜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与: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

犹: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在

始: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终:1、终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

兵:1、斯用兵之效也.

2、非兵.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此言得之

五、文言句式

1、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六国论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 篇13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

(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E智力孤危

六国论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Gz85.com编辑推荐

六国论课件(经典5篇)


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在平日里的学习中,我们时常会使用到某些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六国论课件(经典5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国论课件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六国论课件 篇2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习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

六国论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课件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

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法、自主学习攻克难点、练习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

2、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以旧知识导入: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 观点鲜明, 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②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赂lù 六国互丧sàng 耶yé 获邑yì 厥jué 暴pù霜露 荆jīng棘jí 草芥jiè 安寝qǐn 弥mí繁 颠覆fù 与 yǔ嬴yíng 洎jì 谗chán 邯hán郸dān 胜负之数shù 当tǎng与秦相较 处chǔ秦革灭殆dài 下咽yān 为wéi国者为wéi积威 “盖”还可用作连词,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后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原因。

A、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故曰弊在赂秦也。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患:担心的。固:本来。厥: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举:都。然后:这样以后。厌:通“餍”,满足。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颠覆:灭亡。固:本来。事:侍奉。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2、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3、举以予人 ( 拿,把) 4、以地事秦 ( 用)之:1、较秦之所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2、秦之所大欲(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3)古今异义: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

成语:如弃草芥:抱薪救火终:最后。与:亲附、亲近。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洎:等到。谗:小人的坏话。殆: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向使:假如。数、理:天数,命运。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3、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故曰弊在赂秦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①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 ③其势弱于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后省“之” 至丹以荆卿为计:“荆卿”后省略动宾词组“刺秦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

讨论:(1)、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

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得出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岂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课件 篇5

一、教材分析:

《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牧场之国教案六篇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会提早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对于每个教案课件,老师最好能认真撰写。教案是教师进行系统化教学的基础。下面是编辑为您准备的与“牧场之国教案”相关的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进步!

牧场之国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

(1)出示生词:

(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

1.齐读本课要写的15个生字。

2.写字指导。

1.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②说说你的感受。

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

(2)汇报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②女生齐读。

3.认识傍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

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

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

1.师:课文学完了,请你来设计一个作业。你觉得这节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作业呢?

预设:(1)我想把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我想把荷兰的牧场画下来。

(3)我想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

2.师: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作业,完成后,大家可以办一个作业交流展示会,互相分享、欣赏。

[教学反思]

《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牧场之国荷兰的特点。

首先我以谈话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不一会儿,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荷兰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这课的朗读的引导做得不到位。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怎么指导?这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心头的一个难题。

牧场之国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十二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4、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荷兰的风土人情的资料。

2、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知新词

1、认读词语

毛毡牛犊 模样仪态端庄镶嵌 骏马 吆喝 膘肥体壮 辽阔无垠 丝绒 远眺 悠然自得 公爵牲畜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

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2、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3、读完后,你能用文中的词句来完成老师大屏幕上的填空吗?

白天,奶牛_________,骏马_________,家畜_________。

傍晚,人们_________,这里一片寂静,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_________不断地运往远方,车船过后,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清脉络,感受迷人

1、填完以后,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了本文是按照从白天到傍晚到夜晚这样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很好,你的发现又上了个台阶,你已经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一自然段的大致意思连接起来。

是啊,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娇艳欲滴的郁金香,动物们的自由王国,黄昏挤奶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就组成了荷兰无限美丽的田园风光。 师: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之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2、现在,赶快让我们来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荷兰的田园风光,说说这个迷人的田园什么最吸引你,它又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喜欢文中的那些语句,为什么?(语言的优美及拟人写法)

3、相机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生读说喜欢的理由指导读学生评读。(概括出牛犊和老牛各自的特点;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啊删除)

⑵ 不仅是牛犊和老牛,草原上的奶牛也各具情态,有的──引读“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师过渡,引导:同学们看,前一句用“有的?有的?”排比的方法刻画了牛的姿态,后一句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它们看做牛群大家族的家庭成员,生动

地描写了他们的活动或姿态,刻画出了各自的特点。

这段文字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

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相信这片牧场,会因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驰神往的。描述得好,读得可要更好哦!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奶牛生活的悠闲、有趣。

4、品析第三自然段:

生读说理由再读:

⑴ “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骠悍强壮是怎样一种体魄!鬃毛飞扬又是怎样一种速度啊!谁能表现出骏马的力量、速度之美?

⑵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没有了这些骏马,原野还会这样充满生机吗?

欣赏一组骏马奔驰图,增强感悟,再读体味。

李白也曾写下“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的诗句来赞美奔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徐悲鸿的八骏图不知同学有否看过,他笔下的骏马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勇往直前,英姿勃发。如果说刚才我们所欣赏的奶牛还是以静态、安闲为主的话,那么这里骏马则是挥洒了阳刚和奔放,请我们班的男子汉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

5、第四自然段:

⑴ 不止是骏马和奶牛,绿色草原还是其它许许多多动物们的天堂般的王国,你是怎么理解这里的“天堂般的”、“它们自己的王国”的?

⑵ 生交流感悟

⑶ 请一小组带着喜欢之情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动物们的悠然自得?

5、 第五、六自然段:

⑴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就另有一番独特的丰韵了,请同学前后比较一下,你能说说荷兰牧场的白天和傍晚、夜晚有什么不同吗?

⑵ 哪儿写出了傍晚、夜晚的寂静?你能读好它吗?

⑶总结:

白天,是生机勃勃的;夜晚,是宁静安详的;白天是热闹富有动感的;夜晚,是优美独具韵味的。带着这种感受,请女生一起朗读4、5自然段。

你觉得女生读得好吗?找出你认为你可以读得更好的句子,再读给大家听听,感受感受!

五、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牧场之国教案(篇3)

1、体验朋友交往的快乐,乐意玩找朋友的游戏。

2、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资料。

3、能按节奏做动作,体验与同伴一齐游戏的快乐。

活动前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入室:教师播放音乐《小火车》,请幼儿跟老师一齐,开火车入室。

二、练声游戏《在那里》(2/4拍节奏型)。

——师:135/小朋友。(教师互换幼儿名字,请叫到名字的幼儿站起来回答)

三、学习新歌。

——师:原先白雪公主有7个好朋友,他们每一天都玩得很高兴。

——师:小朋友们,这天我们也像白雪公主一样,找很多的好朋友,好不好呀?

2、感受音乐的旋律。

——请幼儿欣赏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鼓励幼儿说一说听到歌曲后的感觉。

3、感受音乐的资料。

1、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随钢琴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教师清唱,鼓励幼儿轻声跟唱。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跟唱。

——教师清唱,带领幼儿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边拍手边唱歌。

四、音乐游戏。

1、好朋友抱一抱。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拍手走动,当唱到“我的朋友在那里”的时候,每个幼儿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相互抱一抱。

2、我来找朋友。

——请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带上头饰扮演白雪公主,蒙住眼睛站在圆圈中间,请部分幼儿戴上头饰扮演7个小矮人。

——大家一齐按节奏拍手唱歌,围绕“白雪公主”转圈,当唱到“我的朋友在那里”的时候,“白雪公主”就去找一个好朋友,看看“白雪公主”找到的好朋友是不是七7小矮人的其中一个。

五、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拍手退出活动场地。

入室和练声音乐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状况自行进行调整。

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更多关于《找朋友》的音乐游戏,鼓励幼儿开心大胆表现儿歌。

表演区:放入白雪公主及小矮人的头饰等,让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1、请家长帮忙收集一张幼儿和其好朋友的合影照。

2、请家长和幼儿一齐复习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鼓励幼儿用心大胆地交朋友,培养幼儿的交往潜力。

牧场之国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

(1)出示生词:

专注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骏马膘肥体壮飞驰辽阔无垠公爵

悠然自得赞许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吆喝牲畜

(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

(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

三、写字指导

1.齐读本课要写的15个生字。

2.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罐”的写法)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1.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无比尊严。)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次读。

2.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

①公爵:君主国家尊贵的封号。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②说说你的感受。

(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驰骋……)

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

(2)汇报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①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

②女生齐读。

3.认识傍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

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二、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

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

三、拓展延伸,自主设计作业

1.师:课文学完了,请你来设计一个作业。你觉得这节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作业呢?

预设:(1)我想把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我想把荷兰的牧场画下来。

(3)我想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

2.师: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作业,完成后,大家可以办一个作业交流展示会,互相分享、欣赏。

[教学板书]

19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牛群吃草比喻

骏马飞驰拟人

家畜安闲

夜晚寂静

[教学反思]

《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牧场之国荷兰的特点。

首先我以谈话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不一会儿,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荷兰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这课的朗读的引导做得不到位。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怎么指导?这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心头的一个难题。

牧场之国教案(篇5)

学习目的: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句

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 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2、你知道荷兰在哪里?那里的风光如何吗?(初步了解荷兰)

简介荷兰(出示几幅荷兰风光图片)(观看图片,初步感受荷兰的美丽)

3、生通读全文,质疑。

三、 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自读自悟

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4、交流体会: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

(1)小组发言。

(2)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5、大组交流反馈

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四、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异国风光图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

五、作业:

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

牧场之国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说出故事的主要主角和资料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3.感受故事中与朋友分享的快乐活动重难点:

模仿故事中的短句。

活动准备:

棉花、PPT课件、自制教具、棉花糖活动过程:

一、切入主题,讲述故事。

师:“这天老师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故事的名字叫做《云朵棉花糖》。”教师讲故事前半部分,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续讲故事。提问幼儿:三只小老鼠把棉花糖带到草地上,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只小老鼠是怎样做棉花糖的'。引出分享。

二、体验故事情节,感受分享快乐。

小老鼠把棉花糖分享给小动物,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这天我们也一齐和小老鼠来做棉花糖吧。出示三只老鼠图片,棉花做的云朵。

三只小老鼠把云朵带到了草地上,它们往云朵里加了一些糖果,又加了一些水果,有猕猴桃、菠萝,小朋友们,你想给棉花糖里放什么?(引导幼儿说:我想给棉花糖里加xx)棉花糖做好了,嗯,好香啊,闻到香味,小动物们都来了。我们看看谁来了。小动物们都来了,三只小老鼠决定把棉花糖分给它们吃,鼠老大说:“我给小狗分享棉花糖”鼠老二说“我给小兔分享棉花糖”小朋友们,你们也来帮忙小老鼠分享棉花糖吧。

三、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三只小老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与所有的好朋友一齐分享,期望小四班的宝贝们也能做一个喜欢分享的好孩子。这天老师也带来了2个棉花糖,我们回教室一齐分享吧。

国宝熊猫教案系列15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推动教学革新的有效途径,大家是不是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通过阅读“国宝熊猫教案”您或许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想获取更多消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官网!

国宝熊猫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王国里面,动物们都在进行着各种有趣的活动,你们想去瞧一瞧吗?—— (课件:各种动物活动图片)

2.看到这么多的动物,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就来写一种动物——大熊猫,大熊猫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板书:国宝大熊猫)

二、交流资料,了解熊猫。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猫的有关资料,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

2.分类展示小组搜集的资料。(预设)

(1)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陕西省南部和甘肃省南部的山区。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属于我国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最稀有的珍贵动物,而且已成为世界上最珍贵最稀有的动物,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世界各大动物园内每种有绝灭危险的珍稀动物笼前要悬挂熊猫为图案的徽志。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百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3.谈话引导交流:怎样把这些零碎的资料整理成一篇内容连贯的作文呢?(学生自由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资料了解了大熊猫,通过阅读例文掌握了写作技巧,这节课我们阅读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习作。

二、阅读课文,明确要求。

1.独立阅读课本94页习作要求和有关资料。

2.小组交流,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1)审题: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国宝大熊猫,属于状物文。描写大熊猫的性格特点时,可以恰当地使用中心句,先概括地写一写他们的性格,再在后面的自然段中分别加以叙述,这样的话,文章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2)选材: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很多,能选择写的范围很广。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要作为选择的主要材料。

(3)立意:我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就是通过自己和动物的交往(动物园观察),以及对有趣的事情的描述,在字里行间自然真挚地流露出来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人。

(4)技法:描写动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抓住这些方面细致描写,才能将它们描写得惟妙惟肖;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情绪、思想”变化,这样适当运用比拟,文中的动物才会更逼真。

4.课件出示:技巧口诀歌

介绍动物有要点,外形习性是重点。

描写特点抓外形,总分说明条理清。

联系生活写习性,吃睡玩爬和叫鸣。

生活细节要具体,写出特性有感情。

动物和人是朋友,友好相处莫惊扰。

保护动物是美德,和谐相处好境界。

三、提出要求,完成初稿。

1.提出要求:

(1)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

(3)还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写一件具体的事)。

(4)给文章“化个妆”(加入一些修辞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动静结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结构形式例如:过渡句,首尾呼应等,完善文章。)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3.阅读自己写完的习作,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并进行修改和补充。

四、互相交流,进行修改。

1.指名让学生上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来评一评。教师注意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2.出示习作评分要求,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习作评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观察仔细,能比较具体地写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神笔小作家: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生动,能按照一定顺序形象、具体地写出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动作情态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儿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对修改自己或别人文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4.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交流的重点是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遣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为修改好的习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各自把修好的习作工整抄在习作本上。

五、习作展品。

评选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学习专栏里进行展品。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抓住主要特点,合理安排顺序。

列举典型事例,突出主要习性。

巧妙使用词语,表达真情实感。

动静合理搭配,描写具体细致。

巧用修辞方法,内容形象生动。

注意前后照应,做到首尾连贯。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习作是是写国宝大熊猫,这个内容是学生乐于交流,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非常少,课前让学生搜集大熊猫的有关资料是弥补这一缺陷的主要途径(要条件可以让学生到动物园观察大熊猫),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资料,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大熊猫,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情感。阅读并分析例文,让同学们再次体会描写小动物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指导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组成员互评互改,典型习作全班评改,分享优秀习作,让学生做自己学习写作的主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

国宝熊猫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在描写一件事物之前,需要认真观察、仔细了解的道理。

2、学着在习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3、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自己的目标对象描写的形象、具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描写事物之前,要学会观察描写对象。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自己的目标对象描写的形象、具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西边来了一个怪,戴副眼镜好气派,拿着竹笛不去吹,张着嘴吃起来。”大家知道这是在形容什么动物吗?是的,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大家应该都很喜欢这些圆乎乎的朋友吧。今天,就让我们试着将大熊猫写进自己的作文中。

二、作文要求

本次作文要求写国宝大熊猫。围绕教材中提示的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和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大熊猫。包括大熊猫的外形特点、习性、被称为国宝的原因等等。

三、写作指导

1、素材选择。这次习作的题目和写作对象都是规定好的。题目是“国宝大熊猫”,写作对象即大熊猫。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按照教材上的提示,查找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弄清楚大熊猫所属的门类、爱吃的食物、外貌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分布地区等相关知识。

2、谋篇布局。在写作的时候先解决教材上的几个问题,然后再围绕这些问题搜集更多资料,再按照顺序介绍大熊猫。同时,也可以先介绍关于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如其所属的门类、学名、分布地区等。然后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可以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如,整体外形、尾巴;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可以分别写头、身子、四肢、肩膀等方面的特点。接着可以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动作等,让大熊猫的形象更具体。最后总结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3、写作手法。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大熊猫的珍稀,可以运用外貌描写来写大熊猫的外形特征,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大熊猫的可爱,还可以运用排比来介绍大熊猫的行为习惯等,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有文采。

四、范文评析

国宝大熊猫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并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以及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仅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野外总数不足100只,80%以上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境内。成都所辖的崇州、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崃等地均有大熊猫出没。它是四川独特而宝贵的自然资源,凡是到四川的中外游客,都以一睹大熊猫风采为快。

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身上毛茸茸的。头和身子雪白雪白的,四肢和肩膀油黑油黑的,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黑耳朵,黑黑的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大墨镜。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有时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竹笋,有时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你看,它吃得多香啊!

我喜欢大熊猫,因为,它是四川独特而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我国的“国宝”。

总评:这篇作文通过对大熊猫的样子、习性和产地的介绍,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对大熊猫的外形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国宝熊猫教案 篇3

教学对象: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把幼儿知识和发展其认识能力相结合。

设计亮点:

1、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图片)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观看视频

3、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4、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国宝熊猫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认识其生存状态。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二、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突破: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因为它的珍稀,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又因为它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所以它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的身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人类恣意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许多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的地步,像丹顶鹤、朱鹮、大熊猫等。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些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亮标):

2、课前热身

叶永烈(1940—):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温州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开始科学普及读物的创作。1963年毕业后,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1981年起在上海市科技协会专事写作。1982年被选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并任中国科普创作常务理事、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作品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以写作报告文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文中说明次序的方法和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目标3。

基础知识:1、作者:叶永烈。2、字词的音、形、义。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理清内容和结构,重点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喜欢南极的企鹅。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它走路懒洋洋的。它最爱吃竹子。大熊猫会爬树。)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释题。

1、作者:叶永烈。

2、释题:“大熊猫”点明说明对象。“国宝”点明说明重点。

“---”解释说明。

三、检查预习。

四、研析新课

1、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上。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学生回答:是国宝。)国宝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大熊猫的珍贵。)

很好!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究竟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学生回答: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对。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大熊猫珍贵的原因何在?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2、结合学生回答,理清思路,列出提纲。(三大部分)

3、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1—7段)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拟人和排比。“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师:对。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再读1---7段思考:(1)引用古籍记载意在说明什么?(2)日本“熊猫热”说明什么?

五、小结。

六、作业:

1、抄写词语。2、《学习与评价》和《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国宝熊猫教案 篇5

第一部分课前热身

师:昨天预习了课文,第一个热身运动,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你用心预习了吗?你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吗?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大熊猫只吃竹子大熊猫有冬眠的习惯大熊猫体态肥大,不能爬树大熊猫平时喜欢结伴而行大熊猫体型巨大,生来下的幼仔也大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

(生抢答热烈。略)

师:下面是第二个热身运动。

【投影】

大声朗读课下注释在课堂随记本上抄写常用词语表中的词语,一词一遍。然后和“语文死党”交换检查。

大声朗读词语一遍。读给“语文死党”听。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笨拙 温驯 栖息巢穴 翌日哺乳 荤素 ? ? (生活动。请两名同学上黑板写注音。教师纠正。)

师:咱们还有一个热身运动。

【投影】

用诵读诗歌的语言诵读第四自然段,享受说明文语言的用词美,描写美,层次美,句式美,情感美……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组织生诵读,男女生配合诵读。略)

第二部分 初级挑战

【投影】

课文减肥游戏

1、浏览全篇,找出可以删掉的段落。

2、把课文浓缩为一段话。

2、把课文浓缩为一句话。

(生自主学习讨论写作)

师:同学们先交流一下哪些段可以删掉。

生:开头三段就可以删掉。德国欢迎大熊猫,这是在叙事。

生:第七段可以删掉,写的是中国送兰兰到日本。

生:第七段后面部分可以删掉。前三句可以保留,写的是许多国家以得到大熊猫为荣。

师:同意。核心句子可以留下。

生:15段可以删掉,写的是西班牙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的事。

师:真好。这些可以删掉的内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

【投影】

说明文中的“穿插”在说明文中加入各种小故事,这种手法叫“穿插”。穿插的作用是丰富说明内容,使说明生动有趣。

师:给课文瘦身之后,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说明内容。

生: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大熊猫的名字由来。大熊猫的食物习惯。大熊猫的活动习惯。大熊猫的生殖。大熊猫的科研价值。

师:比较全面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内容呢?

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师:用一个短语呢? 生:国宝大熊猫。

师:真聪明!其实本文的题目就是说明中心。

第三部分中级挑战

师:初级挑战大家完成得不错。现在进入中级挑战——语言体检。

【投影显示】

准备运动:知识储备

说明文特别讲究语言的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可以从以下方面的修饰和限制入手:

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频率、确数、概数……

师:说明文是促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严谨的一种文体。所以我们在给课文的语言做体检的时候,老师也希望大家表达得规范。老师先做个示范,就是平常用的“三步上篮”分析法。

【投影展示】

“三步上篮”分析法

分析“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的“左右”表达很准确。

第一步:“左右”一词表示约数。

第二步:说明“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的“两年时间”是个估计

的数字,是大概,不确定。

第三步:这个词语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自读,琢磨吸收。)

师:好,现在请大家闯关。我们以 13段14段有关大熊猫的生殖为例段请大家评析。现在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这两个段落。

(生朗读)

【投影展示】

闯关:建议你品析以下词语

“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中的“一般”和“有

时”

“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

(生分组思考讨论) ?

师:请大家发言吧。先请第一组。

生:“暂时”这个词语从时间上做了限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出了大问题。差了最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要把句子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大家平时问题出得最多的环节。你想想,做个补充。看书。

(等待这个学生思考)

生:哦。这个“暂时”说明了大熊猫只有在发情期才同居,平时他们都是独来独往的。

师:好!这就全面了。第二组继续。

生:我认为“一般”和“有时”都是在频率上做了修饰限制。“一般”说明在大部分时候熊猫都产一仔,“有时”则说明熊猫产两仔的机率很低,只是偶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表达很完美,声音也很响亮。太棒了!给掌声!第三组继续。

生:我认为“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指多数熊猫在分娩期间是以枯树洞为巢穴,还有部分熊猫不是这样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老师,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觉得“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制,指熊猫在分娩期间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枯树洞为巢穴的,在有些时候可能以其他地方为巢穴。这也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哦,两种意见。大家同意哪种?

(生叽叽喳喳,各有见解)

师:祝贺大家。同学们其实发现了一个歧义句。这恰好是作者表达不够严谨造成的。老师也没有去查更多的资料。如果我们要这个句子成为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如何改呢?大家各自循着自己的思路去想。

生:分娩期间多数时候以枯树洞为巢穴。

生:分娩期间大多数熊猫以枯树洞为巢穴。

师:真好!老师代作者谢谢大家了。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教训值得记取啊!这次闯关闯出了新收获,真棒!老师再用其中的一个句子做个总结,请同学们做笔记。

【投影展示】

老师示范:“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用得准确

第一步:“暂时”从时间上做了限制。第二步:说明雌雄熊猫为了生殖而同居的时间比较短,独居才是它们的日常状态。

第三步: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步上篮法”让我们的答题思路清晰,表述万无一失)

师:给语言进行体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国宝熊猫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前准备: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文。

3.熟读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编写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文信息图

(2)文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4.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1)推荐题目: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2)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3)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第二时

1.充分准备辩论会:

(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召开辩论会

(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布置作业:

(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国宝熊猫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搜集大熊猫有关的材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视频、学生说感受;

2、学习新课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字词(略)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大熊猫的?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2、建立熊猫档案

(三)品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请从修辞、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2、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从从说明方法等角度来品读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有关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材料

2、学生概括原因

3、学生说说世界动物的生存现状

4、让学生写几条保护动物的公益性标语

(五)总结课堂的学习

(六)布置作业

国宝熊猫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3.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能根据问题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2.能通过例文借鉴写作方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出示课件1:

2.猜对了,它就是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人见人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习作国宝大熊猫)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将学生带进本次教学内容,对于大熊猫有个初步的印象,也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学情调查,课前准备

1.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大家对它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指名读。

出示课件3: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课件4:

预设1:大熊猫能活多少年?

预设2:外国有大熊猫吗?

预设3:大熊猫除了吃竹子,还吃别的食物吗?

3.请同学们搜集资料,对大熊猫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利用互联网、书籍、电视、身边的人物等资源进行了解大熊猫,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动物园去实地观察。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掌握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搜集信息的能力,为顺利完成习作做好准备。)

三、梳理信息,归类整理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查找了大熊猫的有关资料,有了信息,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

分类,整合信息。

出示课件5:

2.请大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以表格的形式把同一类的信息归并在一起,进行信息

整合。

预设1:有的信息可能重复,就要选择更恰当的,把另一信息删除。

预设2:有的信息可能不合适,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进行二次补充。

3.小组交流、提意见、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6:

四、集体交流,学习表达

1.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修改、补充,哪个小组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了解的大熊猫。

预设:引导学生要说清楚、说完整、信息准确。

出示课件7:

2.学生代表上台介绍。师适时板书。

出示课件8:

3.其他小组在耐心听完后可以进行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通过问题引领、资料搜集、表格归并、交流补充,引导学生学习梳理信息、整合信息。)

五、借鉴课文,习得方法

1.同学们,信息整合好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安排内容呢?咱们一起回想一下《奇妙的世界》一课。

出示课件9:

教师小结:课文先先介绍天空的珍藏,再介绍大地的珍藏。在介绍天空时又分为了清晨、雨后、黑夜。介绍大地的珍藏时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来写。

2.同学们,介绍大熊猫时,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呢?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出示课件10:

教师小结: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事物。同学们在动笔写大熊猫之前也一定要想好,首先构思部分,可以从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价值等方面来介绍。然后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既要外形抓住最有特色的部分,又要生活习性抓住关键的动作,这样才能突出大熊猫的个性特征。板书:(生长环境、外形、生活习性、价值顺序特色关键)

五、范文引路,迁移运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例文,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写的?

出示课件11.12.13:

教师小结:开篇以对比的手法不仅写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还点出了大熊猫是国宝。第二段是对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食物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四段对大熊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描写外形特点时,围绕着中心句抓住了身上、头、耳朵、眼睛写出了外形可爱的特点。描写生活习性分别从睡和吃两个方面展开描写。最后写出了大熊猫的珍贵价值,呼吁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合信息、借鉴写法,我们为下节课习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大家都能写出满意的作品,让大家对我们的国宝更加了解、更加热爱。

国宝熊猫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

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录象,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放录象,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给大熊猫画像(国画);教幼儿玩《抢救大熊猫》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国宝熊猫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

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4、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1)推荐题目: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2)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3)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1、充分准备辩论会:

(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召开辩论会

(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布置作业:

(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附教学资料

关于大熊猫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是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美丽的大熊猫是古代动物的孑遗。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转冷,当时的剑齿象、剑齿虎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大熊猫在高山深谷中留存下来。大熊猫的栖息地已消失了一半。据调查,大熊猫野生数量仅1000余只,且被分割成20多个孤立的小种群。世界各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120多只。有数据显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比70年代下降了61.7%。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更为严峻的是,森林被大面积采伐,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极其恶化,栖息地已退到高山深谷的尽头,无路可退。是人类破坏了它生存的整个基础和社会结构。998年长江水灾后,国家决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停止对森林的采伐,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这个物种就会通过它自己的能力来逐渐恢复种群,恢复的速度甚至会比我们想象得快。它们的生存需要稳定的栖息地。

“保护大熊猫不仅限于增加它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网上查找有关图片。

教案点评

建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发现的乐趣,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可进行分小组的调查研究,挟持调查报告,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也可举行一次为话题的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重点理解本文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现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同时还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体态可爱”特征。此外,文章还结合有关内容穿插了一些关于大熊猫的故事,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都是教学中的重点。

国宝熊猫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简介:

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叶永烈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用准确、生动、风趣的语言,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培养搜集、筛选、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查字、词典识生字新词。要做到“三看一查”。“三看”:看课文,看课下注释,看“探究·练习”;“一查”:查工具书。如本文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差”、“仔”、“将”的不同读音等等。(做在词语本上)

2、再读课文,①画出能代表大熊猫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并写上旁注。②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写出每一自然段的大意。③用直线画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写出说明顺序。(做在课本上)

3、三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写出文章结构提纲。这是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最好方法。(做在课堂问题本上)

二、课时安排: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检测预习为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培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明确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第二课时:用课内阅读同步训练带动课外阅读能力训练,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种濒危动物……国宝大熊猫。

1、展示11张熊猫图片然后板书:十七国宝——大熊猫 叶永

烈 科普说明文

2、作者简介

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小说作品颇多,其中中篇科幻《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3、解释标题,进入课文 国宝——————解释说明——————————大熊猫

点明说明重点 说明对象

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

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国宝究竟是什么?

4、疏通字词(1、2):

企qǐ盼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 悠yōu然自得 漫màn不经心 笨拙zhuō喇叭

最负盛名 濒bīn危古籍獏m上林苑yuàn 温驯xùn频频出访殊shū荣璀cuǐ璨càn痛悼dào 岷mín山 邛qióng崃lái山南麓lù崇山峻岭连绵不绝 云雾缭绕烟波浩瀚hàn北碚bèi弃荤hūn食素纤xiān维栖qī息 性情孤僻pì分娩miǎn 翌yì日诞dàn生 哺bǔ乳 拯zhěng救繁衍yǎn

二、讨论学习

三、研读语段(1--7)段

、1、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国宝大熊猫,请在文段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

、拼读赏析

1、文中对大熊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现在,就让我们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欣赏的原因。

[妙句○4]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用四个“有时”构成比较整齐的排比句,分别写它直立,啃竹枝,打滚和玩耍。“状似舞蹈”的比喻,“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的拟人手法,“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的描摹, 介绍大熊猫喜欢嬉戏。都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熊猫的“体态可爱”?憨态可掬”的特征。 也流露了作者的无比喜爱之情。】

2、开头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开头三段主要写大熊猫在德国受到“贵宾” 待遇。安排在开头,引出说明对象,既从侧面说明大熊猫的珍贵。又可以吸引读者。】

3、比较课文第6段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讨论这段文字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相同点:内容相同。

(1)、这两段文字都是属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同一个对象——大熊猫。

(2)、都介绍了大熊猫的体态、尾巴、毛色等方面的特点。

不同点:语言运用的不同。

A、课文在语言表达上不仅运用了说明, 还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在修辞上运用了拟人、比喻。【比如:大熊猫体态、尾巴、四肢用了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丰满”“短秃”“粗壮”来描写。】还加上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大熊猫的可爱。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

B、《辞海》中的大熊猫,语言只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简洁平实。

4、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第5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主要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尔雅》、《上林赋》等古籍中的关于大熊猫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由来已久的特点,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说服力】。

5、第7段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主要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作者以日本形成的“熊猫热”为例(举了熊猫在日本大受欢迎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的盛况,由点到面地表现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受到的欢迎,从而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

四、阅读(8--16)段,答题

1、第8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过渡、承上启下】

2、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宝这一中心,运用顺序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分布地域、生活环境、名称的由来、 食竹习惯、食量大 、 活动范围、生活习性 、 繁殖、生长状况 等情况

3、结合全文

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

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珍贵价值

4、第11段中“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不能删去。 “最少”是“至少”的意思,有限制作用。【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这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5、第12段中描写熊猫外形看似笨重,爬树却挺高明。请你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结合具体的词语来分析)作者准确精当地使用了形容词和动词,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如:“笨重肥大”、“摇摇晃晃”同爬树“高明”、“非常灵敏”、“高高”形成对比, 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 突出了它的可爱、机警、灵活。 动词“躲藏”突出了它的温驯、机警的特点, 副词两个“非常”强调了它自卫反应的灵敏和爬树本领的高超。

6、第13段中“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刚生的熊猫小得出奇,从而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7、第15段叙写了西班牙国王的一件喜事,有什么用意?

A、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产仔是大喜事。B、突出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的重大意义以及大熊猫的珍贵。C、另外在说明中穿插了这个生动的故事,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有可读性。

8、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熊猫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理由。

【因为作为国宝的熊猫来自广袤的森林,熊猫追求新鲜,充满力量,无拘无束,是个可爱的动物。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笑声。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 】

五、讨论:根据我们今天所学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保护大熊猫(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大熊猫的流动性。(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研究。例如,食物研究、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1、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倡 仪 书

2、拯救大熊猫倡议书

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似乎淡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淡忘了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不可能割断的亲密关系。目前大熊猫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

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邻居--大熊猫。 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

3、小结:

(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全文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3)、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珍贵等特点

(4)、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作者准确使用了形容词、动词 , 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可爱、机警等特点。

六、资料两束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 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长白山仅残存不足8头……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据统计,去年全球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野生动物活体的贩卖以及野生动物皮毛、药材和其他制品。野生动物的皮毛、骨架主要被用作非法加工成装饰品、奢侈品,这方面带来的'非法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附录》的野生动物已经由1975年的不到500种增加到了4847种,也就是说,25年的时间内,在野生动物贸易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已经有4500多种野生动物被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试试看

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一条有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

七、小练笔

学习本课写法,结合日常观察,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可介绍它的总体特点,可从外形、动作形态、生活习性、用途等方面来介绍它。如: 晒太阳的小猫、警觉的

小狗、争食的猪娃……

国宝熊猫教案 篇12

一教材分析

《国宝——大熊猫》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其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样就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鉴于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联系文本,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在在阅读中了解大熊猫的形态、习性等方面特点,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大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本文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进行说明;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大熊猫的图片和资料,增强热爱动物的意识;

2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等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二)难点根据内容需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课文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四学生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世界”,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对自然界的小动物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基本有了更大的热情去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天真烂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熊猫因为它的面临濒危虽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但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日益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五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及作者简介,了解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并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六教学方法

(一)讨论点拨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法

七教具

“农远”资源多媒体自制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动物作为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那么你们知道在动物界中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提问: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回答)

师归纳: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老师这里有两段关于大熊猫的视频短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教师播放关于大熊猫的视频短片)

师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学成果检查交流

1走近作者: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补

充作者的照片和简介。

2检查生字词: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需要积累的字词,请一学生用

说的方式完成,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答案。

3学生自由交流读过本文的感受。

(三)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

①文中告诉了我们有关大熊猫的哪些知识?

②文章抓住了大熊猫的什么特征来说明的?

③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学生小组讨论,明确。教师板书作结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标题解读

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国宝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那么文章中那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交流。教师予以适当点拨。

2方法探究

文章紧紧围绕是我国国宝“大熊猫”这个中心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照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那么文章为了说明清楚国宝“大熊猫”的特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把它们找出来,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明确。

3语言感悟

本文是一篇介绍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说明文具有准确性的特点,那么作为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呢?

①学生活动:找出文章中关于大熊猫外型特征的描写句,试比较课文第6段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讨论这段文字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多媒体显示问题)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②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加以品析,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注:学生相互评价)

③归纳总结:如何增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明确

1)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增强说明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

3)科学使用副词增强说明文的准确性。

(五)拓展延伸,总结反思

学生活动为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提出自己的想法。

1请你谈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围绕大熊猫的濒临灭绝的生存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

2讨论:根据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及课外查阅的资料,请你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六)布置作业

1写一写: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2说一说: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3活动与探究

如果你在本次学校组织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中担任组长,那么请你和你的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并设计一份宣传方案,进行一次社会宣传活动。

九板书设计

国宝熊猫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的:

1、 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3、 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4、 形象生动的说明;

三、教学设想:

5、 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

6、 运用多媒体教学;

7、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8、 课时安排: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 解释标题,导入新课

1、 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

2、 课文标题“国宝——大熊猫”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

3、 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

二、 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jǖ) 濒(bīn)危 璀璨(cuǐ càn)

邛崃(qióng lái) 浩瀚(hàn) 栖(qī)息 孤僻(pì)

分娩(miǎn) 翌(yì)日 繁衍(yǎn)

三、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 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2、 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3、 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明确:

1、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

2、 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3、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已的观点。

四、 讨论题: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你谈谈 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五、布置作业: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及参考有关资料,写一篇保护大熊猫的文章。

国宝熊猫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重点难点

1、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2、要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生活中这些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

2、今天我们要来写一种动物,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谜语)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

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3、是的,是大熊猫,你猜对了吗?同学们,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多媒体出示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多媒体出示)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板书:外形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多媒体出示大熊猫信息。

名称大熊猫

类别哺乳动物

食物爱吃竹叶、竹笋,有时也吃肉

分布地区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小组内介绍,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介绍。

(3)学生上台说。

提示:上台介绍的同学表达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1、教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可是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上台来介绍。怎么办呢?对,你可以写,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写下来。写完后,你们可以交换着看,这样不就让大家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和修改。

教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教师在这个环节仍要注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小组同学给你提提意见,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7、请同学们为自己的习作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以及多媒体出示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大熊猫。让学生学会结合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等特点和被视为国宝的原因,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由于大熊猫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大熊猫比较陌生,所以写作前一定要查找资料,了解透彻,这样才能把大熊猫介绍得准确无误。

国宝熊猫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惯。

2、学习本文介绍大熊猫抓住特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珍惜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从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介绍,写出了大熊猫的珍贵。文章既有一般说明文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的描绘,对于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从中品味如何驾驭语言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从中感受作者在其中渗透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

嬉戏 笨拙 濒危 璀璨 南麓 孤僻 分娩 翌日 繁衍 呵护 憨态可掬

二、导入

在奇妙的自然世界,动物永远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课,亲自去感受一下大熊猫们的神奇世界。

三、假如你是一只大熊猫,请你向人们介绍一下自己。

(提示:换个角度,用自己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的介绍。)

四、自由默读课文,为大熊猫建立一个档案夹。

外貌特点——可爱

生活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大、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

繁殖过程——繁殖能力低、胎生

五、赏析文中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六、对比阅读

比较课文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说说各喜欢哪一段介绍说明的理由。

七、拓展与讨论

通过学生收集大熊猫生存现状的资料,引发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进而引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关爱。

八、作业布置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生动的介绍。

"六国论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