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发布时间: 2023.04.28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工作总结之家根据您的需求帮您找到了以下相关信息: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篇1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篇2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篇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出应有的大国担当。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篇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路”。这条道路是和平之路,是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路。中国民族的血液里从来没有欺负他国的基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后疫情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难题,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集5篇) 篇5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GZ85.Com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5篇


下面的“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是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1)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第一波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波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欧美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支撑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但也伴随了殖民、剥削、压迫和环境问题。直到目前,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仍屈指可数。长期以来,大家总是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其实现代化建设并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并且进行了独力自主的探索,具有十分鲜明和典范的中国特色。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但近代以来迭遭内忧外患,从那时起,现代化就成为几代仁人志士求索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又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随后又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现在,中国已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的现代化不止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要求精神文化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有10亿,占世界人口的13%左右;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通富余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有根本不同,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共通富余是本质要求。必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通富余。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关于外殖民掠夺,关于内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曾说:"资原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历史上,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曾经导致了全球势力范围的大洗牌。但是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这个历史铁律。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历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展现出的,是一条非侵略性、非攻击性的和平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还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余、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的不同,现代化的特征和背后的逻辑也存在很大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服从于资本逻辑,缓解资本积累矛盾、满足资本增殖诉求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力量。与之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造福人民为目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创造性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既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违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推动人类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使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展望未来,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使人类现代化的总人口规模增加十多亿。十多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无疑是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现代化。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是当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国都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增长引擎”的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导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和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和博大胸怀。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建党1xx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无数坎坷的道路。1xx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国家经济正在又好又快的发展。1xx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正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认真追溯党的发展历程后,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近几年,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我们面前逐步绘就。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了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新的前景。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4)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范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论断,是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最新表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性(化)”内涵丰富,具有“三重超越”性质:一是对前现代性的超越;二是对西方现代性的超越;三是对苏式现代性的超越。“中国式现代性”具有现代性的普遍性内涵,也蕴含现代性的特殊性内涵,与西方现代性形成鲜明比较。“中国式现代性”是社会主义现代性、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共享的现代性、人民民主的现代性、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性、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和平发展的现代性。总之,“中国式现代性”是有“魂”、有“根”、见“人”、见“物”的现代化性,是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共享性、和平性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5)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所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重新定义、丰富完善的现代化,有别于既有现代化国家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数才不到12亿,而我们要实现的是14亿人口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对世界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区别于西方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去坚持全体人民共享。不同于西方的物质膨胀,中国式现代化更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绝不走西方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下先污染后保护的老路,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因为中国向来以和为贵坚持求同存异,那么任何殖民扩张、野蛮掠夺的强盗行径,都不是我们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展,未来的方向和路径也已经明晰,所以我们必须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只有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时不我待、奋勇前进,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青春力量。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汇编5篇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出应有的大国担当。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篇2)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篇3)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篇4)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篇5)

“中国式现代化”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共享发展”是发展基础上的共享,与共享规导下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也不等于同时富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问题,让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长期化的“中心课题”。

首先要做好“驾驭资本”的“大学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收入、房地产、社保、教育、人口、医疗、慈善等制度改革,推进化解贫富差距问题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作用,加强兜底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其次要做好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大学问”。

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共同富裕的短板。最后要做好“示范引领”的“大学问”。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课题,要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上海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引领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根据您的要求,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整理了《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 篇1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 篇2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对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图景进行了描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路线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 篇3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活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一方面,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思想政治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内生动力,只有靠内涵式增长,才能保证高质量发展。十年来,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天河超级计算实现了从千万亿次到亿亿次,再到百亿亿次的突破。不断挑战计算速度极限,也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我国通过自主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先后建立了世界首条千公里量级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使我们在量子领域进入了世界第一梯队。

始终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建立科学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价值的双重激励作用,使人才在创新创造中有收益、有荣誉、有地位;要营造尊重人才、开放包容的氛围,创造更公平、更宽广的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壮阔征程催人奋进,复兴蓝图激荡人心。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富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把牢中国自己的前途命运,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笃行,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更大胜利与荣光。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 篇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的不同,现代化的特征和背后的逻辑也存在很大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服从于资本逻辑,缓解资本积累矛盾、满足资本增殖诉求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力量。与之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造福人民为目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创造性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既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违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推动人类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使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展望未来,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使人类现代化的总人口规模增加十多亿。十多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无疑是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现代化。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是当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国都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增长引擎”的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导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和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和博大胸怀。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经典5篇) 篇5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范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论断,是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最新表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性(化)”内涵丰富,具有“三重超越”性质:一是对前现代性的超越;二是对西方现代性的超越;三是对苏式现代性的超越。“中国式现代性”具有现代性的普遍性内涵,也蕴含现代性的特殊性内涵,与西方现代性形成鲜明比较。“中国式现代性”是社会主义现代性、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共享的现代性、人民民主的现代性、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性、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和平发展的现代性。总之,“中国式现代性”是有“魂”、有“根”、见“人”、见“物”的现代化性,是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共享性、和平性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


小编认为这篇《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文章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篇1)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活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一方面,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思想政治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内生动力,只有靠内涵式增长,才能保证高质量发展。十年来,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天河超级计算实现了从千万亿次到亿亿次,再到百亿亿次的突破。不断挑战计算速度极限,也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我国通过自主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先后建立了世界首条千公里量级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使我们在量子领域进入了世界第一梯队。

始终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建立科学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价值的双重激励作用,使人才在创新创造中有收益、有荣誉、有地位;要营造尊重人才、开放包容的氛围,创造更公平、更宽广的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壮阔征程催人奋进,复兴蓝图激荡人心。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富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把牢中国自己的前途命运,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笃行,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更大胜利与荣光。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篇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xxxxx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性质立场宗旨、成就经验精神、主题目标方向,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撼人心魄,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宣言。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立场和宗旨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党宣言》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它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立场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成立一百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xxxxx斩钉截铁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如山,且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道理,深深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逻辑;一直生动讲述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等精彩故事。中国共产党一直忠实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崇高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

人民当家作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永远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如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是人民群众最真切的体验。因此,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要么是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别有企图,但这是绝不会得逞的。xxxxx指出,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是历史经验,更是宝贵财富。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经验和精神彪炳史册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岁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主题,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昂的主旋律。xxxxx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和力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的执着和渴望。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政党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变化的是时空方位,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精神气质、精神风范。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_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并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得到弘扬,从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穹宇。

弘扬伟大_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被封锁被遏制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感召力,同时,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彰显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凝结着宝贵经验、冶铸了伟大精神。总结经验就是以史为鉴,就是为了更好前进,开创更加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就总结道: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它的经历异常丰富,它的经验异常厚重,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党对党的百年经验的首次集中概括,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珍惜的九个法宝、九个主要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绩。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我们弄清楚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为了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三、中国共产党的主题、目标和方向彰显大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但是,进入近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矛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主题,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奋斗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在不同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先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由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尤为重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那时的中国存亡就在旦夕之间,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且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先后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继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今天,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是跨越时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重大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就是回答和解决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中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现实国情,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但是,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部署和安排,是一种提速,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是一种提质,把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充分体现基本国情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不知道为什么建设,就不能真正建设。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就一步也不能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公开自己的意图和主张,让人民群众更多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而这对坚定信心、取得胜利至为关键。在新的征程上,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主题、目标和方向彰显的是大道、正道。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它的一切要求都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政治表现的话,那就更是如此。百年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真理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真理之歌。xxxxx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自信风云二百年,谱写强党新篇章。百年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篇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所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重新定义、丰富完善的现代化,有别于既有现代化国家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数才不到12亿,而我们要实现的是14亿人口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对世界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区别于西方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去坚持全体人民共享。不同于西方的物质膨胀,中国式现代化更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绝不走西方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下先污染后保护的老路,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因为中国向来以和为贵坚持求同存异,那么任何殖民扩张、野蛮掠夺的强盗行径,都不是我们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展,未来的方向和路径也已经明晰,所以我们必须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只有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时不我待、奋勇前进,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青春力量。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篇4)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各领域改革和改进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单兵突进、零敲碎打调整、碎片化修补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习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联动、相互促进,有力推动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大全5篇)(篇5)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