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你万家灯火》观后心得

发布时间: 2023.03.03

3月1日,聚焦核工业题材的电视剧《许你万家灯火》在央视一套热播,虽然开播没有多久,但也有一些观后心得想要用文字方式记录下来。今天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整理了《许你万家灯火》观后心得,希望大家阅读讨论!

《许你万家灯火》观后心得(篇1)

《许你万家灯火》名字充满了诗意;而从叙述的角度来看,这部剧也显得格外高燃,林奇、孟晓薇、叶启辰这几位年轻的核工业人在追梦路上始终孜孜不倦。

李兰迪饰演的是孟晓薇这个角色,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战士”,用青春和热血点亮万家灯火,一路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

剧中女主角孟晓薇虽然是一袭短发,却显得格外干练利索,眼神里有星辰和大海,脸上还写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明媚。在建设东海核电站的过程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挑战,但一群人并肩而立砥砺同行,书写出几代人的传奇奋斗史,未尝不是最好的活法?

故事的开始,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海核电站迎来了最好的时机,钳工叶家明和采购员林天诚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此时此刻,他们各自的儿子都出生,给老核工业人带来了别样的惊喜。

然而,世事难料,人心叵测,林天诚后来被丁犁所害,一时半会找不到澄清的机会,只能前往美国发展,留下年幼的日子林奇。

时间转瞬即逝,林奇很快就长大成人,他总是笑容满面,性格乐观开朗,站在阳光底下就是翩翩少年。毕业后林奇去研究院工作,遇到了有挑战性的项目,于是沉下心来想要有所突破和成就。

在追梦路上,林奇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有为青年林启辰就是其中之一,爱笑女孩孟晓薇也拥有实力担当。

虽然平常孟晓薇看起来个性十足,但她到底只是渴望爱和安全感的姑娘。

剧中有这样一幕特别令人感动,孟晓薇跟进的项目终于有进展了,当要接受勋章表扬时,她立马泪光灼灼,嘴角还微微上扬。在演员李兰迪的演绎下,这个女孩的倔强和执着被诠释得细腻又精准。

《许你万家灯火》观后心得(篇2)

《许你万家灯火》原名叫《硬核时代》。题材背景为1970年7月25日,中国核能的第一度电,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首座核潜艇陆上模式试验堆发出。

1985年我国第一座30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开始建造,一个崭新的核电时代开始了!

题材取核工业为中心,故事从1985年开始讲述,南斯拉夫核电专家莱曼来到东海核电考察,质疑中国建造核电站的能力。在外国专家的到来,对我们评价是,不可能完成核电站的建设,杂乱无章的工厂,没有管制的人员,在外国专家看到当时的施工环境,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土得掉渣”。

从一穷二白、从无到有,讲述了为了自主创新,不受他国的牵制,为研发属于自己科技。

在《许你万家灯火》中,在剧中“海一天“饰演东海核电站的采购员,不过这次扮演的一个兢兢业业的采购员,东海核电建设过程中,林天诚受小人丁犁所害,被上级误会贪污。

这件事情澄清后,林天诚愤而辞职前往美国,将儿子林奇留给叶家抚养。

郭晓东在《许你万家灯火》这部剧中饰演“叶家明”,在前两集,“叶家明”给观众的展现就是核心人物,知识丰富、善于发现问题,在外国专家离开核电站,叶家明半路拦截成功的说服外国专家。

这部剧的郭晓东扮演的“叶家明”是一位,早早的有所准备,核电站的问题“叶家明也早早的发现了核电站的问题所在“管理混乱、质量不达标”

在和外国专家的对话中,细节也很到位,提及如何解决问题,也家明提出只需用一个方法“流程”,当叶家明详细介绍时,他的笔记本成了亮点。

总之,首日开播两集,央视一套力推,当日收视破一。

《许你万家灯火》观后心得(篇3)

3月1日,电视剧《许你万家灯火》在央视一套两集首播。基于目前的两集内容来讲,这部电视剧有着浓郁的“读书人”的情感,尤其是个人知识如何为祖国发展服务的情感。这种情感,凝聚到电视剧作品当中去,可以获得广泛的观众认同。

《许你万家灯火》当中,对于“读书人”叶家明的塑造。该剧没有一上来就说叶家明这位核电工程师厉害的地方,而是采用了两个侧写,烘托出了这位读书人的气质。第一处,是叶家明的老婆要生了,而他家里竟然没有孩子的房间。因此,资料管理的领导命令叶家明,把自家的书搬运到资料室来,从而腾出一点空间来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

这是《许你玩万家灯火》开局最为精彩的一处,也是整部电视剧当中的角色情感铺垫。叶家明是真正的读书人,所以,才会造成家里边除了书籍,没有剩余空间的问题。为了迎接小宝宝的出生,只能把书籍暂时搬运到资料室的空架子上去。也正是因为叶家明认真苦读,才能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扛起一份天地。

第二处,便是叶家明坐车拦截南斯拉夫的专家。他并未一上来便打着父亲的旗号,去和这位专家攀父辈的同学关系,而是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服了专家,证明了这个核电站有自身整改的能力。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读书精神,数学精神,物理学精神。能够用数理化解决的事情,就不用攀亲戚解决。

可以说,《许你万家灯火》首播的两集内容当中,真正的核心角色,便是这个叶家明,他甚至于是具备精神导引作用的。在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叶家明不仅具备理工知识,和诗歌素养,而是具备非常好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我们很多人都欠缺的。

开局的剧情当中,叶家明、林天诚等角色,站在核电站对面的山丘上,看到这所核电站的二期工程,三个人兴高采烈地谈论核电站的未来,并且励志把自己的终身奉献在这所核电站的建设当中去。这种个人知识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精气神,让这部电视剧自带了观众缘。大家可以在剧作当中看到奋斗的目标。

同时,在宏大叙事之外,该剧也有相对细微的家庭叙事部分。《许你万家灯火》非常耀眼的一处家庭细节,便是叶家明这个角色,不仅可以在工作上为祖国无私奉献,而且可以在小家庭当中,搞好夫妻关系,搞好和孩子们的关系。这真的是点睛之笔。

如是,这部电视剧开局的质感非常不错,值得继续追一追。

《许你万家灯火》观后心得(篇4)

《许你万家灯火》这一部讲述了中国核电发展之初所遭遇困难,在磨砺中探索的精神正是我们一直奋进的精神。《许你万家灯火》首集交代了时代背景和人物情况。1970年,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座核潜艇陆上模式试验堆发出中国核能第一度电,试验成功众人欢呼雀跃,难掩激动之情。

1986年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秦昌核电站筹建的第二年。南斯拉夫核电专家莱曼来到秦昌核电考察,因当时秦昌核电站管理混乱和建设方面质量不达标,被莱曼等专家质疑中国建造核电站的能力,一度被要求关停。在紧急关头是叶家明用自己专业知识说服了莱曼先生,之后叶家明、林天诚、老孟投入秦昌核电的全面整改建设之中。

整改过后,在秦昌核电站第二期建设中作为采购员的林天诚,在国外采购所需设备时依旧处处碰壁,还被要求态度放低,弯下腰来。

开头两集是围绕叶家明、林天诚、老孟三家人反映出当时核工业人生活环境和所要面临的个人或家庭问题。

林天诚和老孟家或因当时生活环境艰苦,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两人老婆均选择离开。而叶家明家家庭和睦,夫妻俩琴瑟和鸣,因此时常被林、孟两家请求帮带孩子。

两集看下来,能感受到当时先辈开辟新领域的艰辛,因技术落后面临着各种严峻的问题,处处受限制、受冷落、被桎梏。面对困境,一代代核工业人在艰难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在磨砺中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新路。

这部剧不得不说各方面拍的都很扎实,专业知识过硬,也有表示开年第一部抛开商业性的彻头彻尾的主旋律,没想到会这么好看,算是意外之喜。感慨一代代核工业青年前仆后继,称赞先辈的无私奉献。

gz85.COM精选阅读

访万家心得体会


关于“访万家心得体会”,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以供参考。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们可能会受到一些启发,因此可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用以回味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感悟。在撰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侧重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希望我所分享的见解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一些所谓“调皮”“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家访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

第三,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第四,自己在这次家访活动中,灵魂和觉悟得到了提升。感觉身上的担子、责任更重了,面对学生的企盼,即有爱心更有奉献;面对家长的嘱托,即有责任更有使命。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之,经常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紧。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伴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在我校展开了。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作为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我而言,此次“访万家”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八年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三、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家长往往更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健康。学生进入初中,逐渐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恋、学习压力陡增等问题会越来越普遍。遇到问题,家长也会感到措手不及,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粗暴对待,特别是在学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恋这两个问题上,如果家长早有准备,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是引导和教育,效果肯定也会更好。因此,给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可见,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同时成长和学习。

四、重视家访效果的反馈。

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不你呢个认为家访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不对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非常理想。家访后,老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再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

五、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担心学生日常花销问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通过这次家访,不仅能够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也让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开学伊始,我校响应上级的号召,组织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活动举办的有声有色。刚开始接受这样的任务时,还有点惧怕,因为我们班是学校的一个大额班级,有74个人,学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访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后,我们就利用课外的时间,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家庭,了解了学生的另一片世界。

家访期间,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我们的大部分家长都是农村的,他们淳朴、善良的品质让我们感动至极。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为配合我们的家访,很多家长没有去田里干农活,在家等候我们老师去家访。虽然对每户家庭的家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很多家长提前准备等半天之久。家访中,我们对家庭具体在哪不熟悉,然后同村里的人都很热情的为我们引路。有些家长知道我们要去家访,还早早准备了茶水,虽然我们不吃不喝,但家长的热情温暖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家访的脚步更坚实。

整个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家长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虽然他们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但是对于孙子孙女的学习仍然很关注,谈话中,反复在叮嘱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严加的管教。因为能力有限,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作业不能帮任何忙,也希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多费点心。孩子只要在学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随时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保证配合好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很感谢老师的辛苦的培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很累,但我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李星豪家去家访。

李星豪是我们班级家庭条件很特殊的一个孩子。他的爸爸精神有点问题,曾经因为和别人发生争执,神经受刺激,将他人的儿子杀害。妈妈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毅然改嫁。其后,李星豪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退休教师,退休工资要供他读书,还要供养有病的爸爸和奶奶,所以家庭条件是相当的差。当时,我们去他家家访的路上,就在想,如果他的爸爸在家,我们该怎么说。千万不要把话说错,甚至还有更可怕的想法。当我们一走到他家门前,他正和他的奶奶在收晒架上的棉花,他的爸爸看到我们去了,马上就走出来了。我当时说话时都好紧张,从和他奶奶的谈话中,得知,李星豪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但是他很懂事,经常帮爷爷奶奶做家务活。奶奶也是一位很淳朴的老人,脸上写出了生活的艰辛,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临走时,奶奶希望我们对他的孩子好点,这是他们家唯一的希望。他的爸爸也出来和我们交谈了几句,如果事先不知道是一位精神有问题的人,从谈话中,确实看不出来。对我们老师也是很客气的,先前所有可怕的想法也因此烟消云散了。

我们的家访,随着家长的全力配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家访中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孩子在家做作业很不主动,作业做的很差。家长的苦恼,也是听我们很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的家庭作业为什么那么难完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半是留守儿童,长辈级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照顾的确是无微不至,可是学习他们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在农村,这样的情况很普便,以前我们总在教室里发学生的脾气,在办公室里发牢骚,为什么作业总做的这么差。经过这次家访后,我的心态要好多了,每个孩子成绩和品质的好坏,都来源于他的家庭环境,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希望的。我对每个家长也是同样的回答,对你们的孩子一定不要放弃,不管他成绩有多坏,品质有多差,他们现在还是成长期,请你们在忙完农活后,多管管他们的学习。我们老师一定会全力配合的。

家访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容避讳的是,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封“棒头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个个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的负面影响,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2

为了参与“课外访万家”活动,我独自一人到离校8里多的贾窑、施家、潭口村进行家访,走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应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感触有三:

其一:通过这次家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应对面地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让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走访能够更全面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比单独说教学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其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明白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声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会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导致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期望通过学校单方面教育来改变孩子。

其三: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成长,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爱。

总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搞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3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通过家访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首先,教师要具备爱心和童心。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表现对课堂教学秩序有很大影响。专家认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学生必须喜欢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有爱心和童心。我们对学生像父母一样的爱,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我们具有一颗童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喜欢我们。

其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而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最后,我觉得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但从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此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4

导语:通过“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生形象。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访万家心得体会,供您参阅。访万家心得体会(一):

为了参与“课外访万家”活动,我独自一人到离校8里多的贾窑、施家、潭口村进行家访,走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应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感触有三:

其一:透过这次家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应对面地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让教师也透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透过走访能够更全面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比单独说教学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其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我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明白如何对自我的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声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我的子女过于溺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会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导致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期望透过学校单方面教育来改变孩子。

其三: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成长,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爱。

总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搞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透过这一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访万家心得体会(二):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到我班学生欧德洋家进行家访的那一次,那也是我调到金石后的第一次家访。欧德洋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家庭作业经常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书写也很糟糕。从班上同学的口中我明白他家就住在场镇,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就去找同班同学银鹏和欧阳潼兴玩。欧阳潼兴和学校李廷勤老师又是邻居,要找这些孩子的家是很容易的。下午放学后,我一个人既忐忑又兴奋,总觉得去家访不怎样好意思,恰好这时妈妈推着我一岁多的儿子叫我陪着出去逛逛,在逛到十字路口时,我提议:到金石这么久了,我们还没走过这条街,我班有几个学生就住在这条街,我们一齐去转转,顺便看看他们在家里干什么吧!一路上,我想象着与家长们的亲切交谈的各种画面。没走多远我就看到了银鹏的奶奶站在路边和另一老太太在聊天。从她口中我才得知,和她聊天的这位老太太正是我要家访的对象。这时,两家的孩子早跑得没影了,心中不免产生了许多失望和无奈――欧德洋的父母家住农村,离场镇较远,为了让他好好学习,为了方便老人照顾他,专门在街上租的房子让他们住。租住的房子很简陋,一间大屋子里摆放着一张简易的床和一张吃饭的桌子,屋子外的院子里摆放着一灶一锅,烧的是捡来的柴火。他奶奶告诉我,欧德洋一放学就说作业已经做好了就跑出去玩了,她说的话孩子都不听,管不住。我和家长聊了很多,告诉他必须要加强对孩子的督促,要和学校共同来教育孩子。第二天,我私下和欧德洋谈心,让他明白父母的不易。母亲开个摊子卖米线,当时,进进出出吃饭的人很多,家长根本就顾不上我。当然,当她忙碌了一阵最后有时间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她也不好意思地向我表达了歉意,还要热情地请我吃米线。其实这是我能够理解的,随着家访活动的深入,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大部分家长都是忙碌的,因为一个家庭的生计是最重要的,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第二位的。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负职责,而是社会生存压力大,父母的首要职责就是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替孩子选取父母,选取家庭,我们只能选取应对不一样的家庭,应对不一样的家长,我们只能选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鼓励。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这份情感更增添了我们的职责感,我们感到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许多,我想对学生们说:“你们怎样来回报父母的这份爱,你们明白自我身上有着父母怎样的期盼啊!要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家访使我很感动,个性是源自家长的那份信任,那份发自内心的渴求和敬意。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言放下,严格要求学生,就为了我的学生能成为走出校园的合格产品和精品而不是半成品和废品。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透过此次“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到达“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访万家心得体会(三):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做了认真部署,要求班主任利用规定的时间开展家访活动。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专门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结合我校实际状况强调了本次家访活动的重要好处,明确提出了家访要求,并印制了《仙桃四中家访状况反馈表》,发至每位班主任,以确保本次家访工作有效进行。透过一个多月的家访,我们将本次发放的《家访反馈表》全部收回,并收集了家访手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次家访工作开展状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受访范围广,效果显著。

本次家访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武身月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方案拟定、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等具体工作,使活动得以更好、更广泛、更持久的开展。

我们精心组织,认真做了动员和部署,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访台账,保证“六类学生”必访,全体班主任用心参与,体现了四中学校教师的职责心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透过家访,我们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科信息,共同拟定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教师家访后,整理访问资料,填写家庭访问记录表,上交学校统一存档。学校家访领导小组组织教师互助交流。全校在校班级52个,受访学生约1000人,收回《家访反馈表》800余份,家访学生范围广,受访人数多。本次家访活动到达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精心策划,制定了《仙桃四中“万民教师访万家”优秀征文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方案》。具体要求是:征文资料务必真实、感人,务必配有家访图片;先进个人的评比:访问学生多,处理问题好,手记质量高,有感谢信或感谢日记的优先;此项评比作为考核老师的重要工作,计入绩效考核总成绩中。透过制度的激励和保障,全校老师的家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深入了解学生状况,使得教育工作针对性更强。

我校学生生源地较广,其中农村学生比例高达60%-70%。所以,学生家庭成分复杂,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生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一样程度的不良习惯,这些特点给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家访的目的是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能正确对学生的言行举止等行为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请求学生家长配合,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法。我们要求教师在家访时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讲究教育方法。透过家访,老师们总结出以下一些家访技巧:

①态度谦和,尊重家长。

②实事求是地介绍状况,个性是向家长介绍他的孩子的状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

③鼓励进步,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一般要先肯定成绩、优点和长处,再指出错误、缺点或不足之处,并分析克服缺点的有利条件,尤其是指明努力方向,鼓舞上进的信心。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不流露嫌弃或埋怨学生及其家长的情绪。

本次家访活动,教师透过与家长面谈、电话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地沟通,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及家庭现状。使我们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明确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是针对有个性的学生,透过与家长的交流,分析其性格成因,为以后开展教育工作带给了第一手资料,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家访中,也发现了一些在经济上、思想上等方面有着特殊状况的学生,为新学期学校教育工作带给参考。

三、了解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为学校教学工作带给有利参考。

在家访中,很多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推荐,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要求,听取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学校建设方面的推荐,坚定了我校办学的信心。透过家长及学生对学校管理方面提出的推荐,能够看出我校管理工作还存在可上升的空间,今后需在管理方面继续努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为学生服务。

四、加深了师生感情,提高了师德意识。

透过本次家访活动,很多教师亲自走进学生家庭,亲眼看到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状况,看到了学生在家的劳动及生活表现。从而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感情。同时,很多教师也被学生贫困的家庭状况所感动,更加理解了学生求学的艰辛,思想受到洗礼,明确了肩负的任务之重,增加了职责感,提高了敬业精神,强化了师德意识。

我校为进一步推进家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在“五一”之前举行了全校教师“践行师德规范,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演讲活动,老师们在家访活动中的感悟在演讲中得到了沉淀,师德意识进一步提升,为家访工作的深入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本次家访活动中,全体教师体现了高度的职责感和敬业精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状况的同时,较好地做到了教育宣传员的工作,宣传教育成果和相关政策,并透过家访工作彰显出我校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崇高形象,使家长更加了解我校,关注我校,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必须的作用。

我校教师一致认为“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应持久的开展,使家庭、社会增进了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使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一派新的生机:学生更加富有生气了,教师更加用心进取了,各种活动更加热火朝天的开展了。

今后,我校将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用心性,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让我校的教育更加精彩。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5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心灵的触动

高砂小学 胡文山

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2017年2月18日利用休息时间,胡文山老师、黄周生老师、何开旺老师、毕凌飞老师、胡春芳老师一行五人来到齐村深入十一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此次家主要从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家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习困难家庭、心理和学业有重大的变化的学生家庭六类着手,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存在困难的具体原因,并从此次家访后进行思考怎样引导和帮助学生,找会自信、找回温暖、敢于面对挫折、回归童真。下面谈谈几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2)班学生王谦,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和六年级的姐姐跟着奶奶在家,由于奶奶年纪大、姐姐平时住校,不受奶奶管教,学习习惯很差,放学不能主动去完成家庭作业。家长要求老师对小孩严格要求;老师也提出,希望家长多与孩子电话联系,或有时间回家看看小孩,这样小孩子更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1)班同学王宝钏,单亲家庭,父母离异,跟随母亲这方,母亲又在外打工,外公卧病在床,把她寄托在姑婆家,据了解父母特别关系女儿的学习,小孩子在班上学习和心态良好。她姑婆提到感谢老师的关心,希望在经济上,学校有相关补助的,给予救济。老师则希望该同学读书要有稳定的学习环境,不要转去别处,这样对小孩的影响会小些。

三(2)班同学王俊,学习差,学习习惯差,父亲忙于生意,母亲在家,但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的经济情况还算较富裕。与其母亲的交流中可以感觉到对其孩子的学习关注很少,比较溺爱,学习差就差。那么老师不希望其父母就此放弃,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孩子总有其优点,父母应该挖掘其特长,比如练好字、养成好的习惯等等。

四(4)班同学吕伟强,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学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通过此次家访,才得知,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经济困难,周末要跟随母亲去打点零工赚取一些生活费,所以作业经常不能完成,母亲又不知道。因此之前仅仅认为是学习习惯不好,其实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帮助母亲减轻负担。他外婆都说教师好,没什么意见,我觉得很惭愧自己班上的学生具体情况不了解,没能加强引导,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

六(1)班同学宋高林,家访前被“按上”标签为留守儿童,家访才得知,他是一个孤儿,父亲死于一场事故中,母亲改嫁,跟随年迈的爷爷,经济困难。从爷爷口中得知,放学在家喜欢玩手机,学习不够努力,不主动。老师与其爷爷交谈中,并向他提出要好好学习,要自己争气,看见他留下泪水,也触动了老师的心灵,感觉自己的责任更重,好好引导这孩子的走向。多关心、多关注、多关爱、多交流。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老师们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6

访万家活动案例心得体会

思甜是连续多年蝉联年级第一名,害的第二名的学生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如果你认为她仅仅成绩好,那就大错了,她还多才多艺,她会演讲、书法等。如果你认为她仅仅多才多艺,那也是错误的,她还是一个心细、懂感恩的学生。每个优秀的学生的背后应该站着两个伟大的父母。思甜也不是天生就有这么多优点,与她父母多年的付出是亲密相连的。

思甜的母亲赵老师是与我搭档八年的课任教师,她是个很敬业,具有很强亲和力的教师,她乐观、宽容的性格,学生很容易走近她,也深受学生的喜欢。思甜的父亲是小学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今天9月荣获“江陵县十大师德模范”的称号。在“访万家”活动中,我原准备访问赵老师,可能太熟了,她很不好意思,说:“你还是访陈老师吧,每次家长签字都是他写的。”我就来到小学去“访”陈老师。陈老师曾对我说:“为了孩子学习轻松一些,她读五年级,我就会买四年级的奥数题,给她做。”他还是煞费苦心的。

我与赵老师经常谈思甜的各方面表现。周五,我对她说:“思甜真的很细心。我前段时间打球把左手小拇指崴了,指关节一直红肿,没有好的迹象。昨天我到医院看了看,医生给我小拇指贴了一张膏药。数学课时,她把更正的数学试卷给我检查后,发现小拇指贴着一张夸张的膏药,小心的问我,王老师,你的小拇指怎么能,疼吗?我的心里一颤,很是感动。对她说,没事,谢谢你。后来,我走到后面停留在一个女生的身边,她说,什么味道,怪怪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对我离开。我觉得你家思甜真的很细心!”我想起去年她写的,我说:“去年她在周记里写了如何醒酒以及喝酒的危害,是不是看过喝酒,想我少喝酒。还有她写我的三十几就头发花白了,希望我能多休息。我很感动的。”她说:“可能她觉得你喝酒有害身体,同时觉得班主任工作很累,希望你能多保重。”

说起自己的女儿,赵老师神采飞扬,说:“你真的'很细心。有一次她爷爷到我们家做饭,我也在家做事,没有注意她爷爷。结果她一回来,就惊讶的问,爷爷你的脸怎么了?我这才看见他爷爷脸上有块擦伤。原来是他骑自行车来的路上,不小心从车上掉了下来,脸给擦破了。还有一次,她爸爸牙齿疼,张着口。她回来惊讶的说,爸爸,你牙齿疼吗?回来一眼就看出她爸爸的异常了。因为她这么细心,她爸爸更喜欢她。”

我听很多人说,他们两口子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她说:“我们家的电视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如何看电视,我无法想象。她说:“我们就将电视设为静音,减少对她影响。她爸爸要玩电脑,也会使用耳机。放假了,她想到哪里玩,我们都会陪她去。如果她不想出去,我们也不会出门。”我想起,前段时间到她家玩,电视就是静音,我当时以为是怕影响我们谈话,才这样设置的,没有想到她们平时也是这样做的。她接着说:“思甜数学、物理、化学每科都买了一本习题集,她每天回家都会做到十点半,我们就等着她做完作业,听了英语磁带,她睡了下了,我们才睡觉的。”看来她们两口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多。

周五,我找到了思甜,问她:“你妈妈说,很想你做大学教师?”她说:“妈妈觉得大学教师工资很高,假期也很多。”我问她:“你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想过吗?”她说:“教师我也许会做,目前也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我很好奇的是,她学习这么刻苦的动力何在?她说:“我希望以后能报答父母。”我说:“这个目标可以。我觉得你可以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将来能为社会、国家做出一些贡献。”她想了想,说:“这个理想很远大,我真希望能这样。”

天下最无私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孩子是不简单的。父母付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背后必定会有一个成功的父母,他们不仅仅要有爱心,更重要是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去科学的教育孩子。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7

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在交流阶段,整个会场讨论热烈。这里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沟通的舞台;理解的会常作为老师的我了解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望着这些详细、真实的记录,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做到因材施教。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0点多,我和我组的周老师,张老师又翻山越岭来到了重点学生的家里。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近距离的看学生,又给我另一番感受。

我们首先走进了XXX的家。每次走进这样的家庭,我就心生怜悯,一家大小窝在低矮的土墙房里,孩子的妈妈在她四个月时就离开了她,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和她的姐姐拉扯大。十几年过去了,由于家庭环境差,父亲一直没找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和孩子真诚的交谈。孩子非常懂事,十分心疼爸爸。在我们交流之后,她明白了只有她勤奋学习才是对她爸爸最好的回报。她更懂得唯有学有所成才会有机会改变她家的状况。从她脸上那郑重的神情,我知道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在今后她会愿意和老师亲近;我也看出她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会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父亲。

远远的我们看见了付忠义的家。孩子从小一直由爷爷照管,现在妈妈才回家照看。在交谈中了解到孩子非常渴望父母在家,而父母为了生存还想外出打工。了解这点后,我们与孩子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不少留守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孩子,在外赚金山银山还不如家里这座小山。何况孩子还很优秀,我们要把帐算好。我们的一席话得到了她母亲的赞同,她当即说孩子读书的三年,她一定陪孩子。我悄悄地看孩子,他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不是我们有多大能耐,我们只是相信一个“亲”字,“情感是教育的桥梁。”一个“亲”字,就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我认为通过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临走时,付忠义的爷爷亲自送我们,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为了我们的孩子,这样顶着烈日辛苦的走村串户,我们当家长的真是赶不上情念情,我们打心里谢谢你们。”锤锤酸痛的两腿,顿感欣慰。是呀,家访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爱的传递。我们虽走得辛苦,但能使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孩子是负责任的,对家长是负责任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继续往上爬。在树木掩隐中我们来到了赵晓霞的家。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的奖状。她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九月月考中是八年级年级第二名。向校长与孩子的爸爸、婆婆拉起了家常。在聊天中我们知道赵晚霞虽是单亲的孩子,但很懂事,在家是婆婆的好帮手。望着这样优秀的孩子,真是又疼又爱。在交流中,我自始至终感觉到赵晚霞同学的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很强,使我深受感动。临别时,赵晚霞的爸爸对我们说:“苦苦自己没关系,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是啊,多么淳朴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是啊,教育乃天下大事,必须当先,他的话,也让我陷入了一种沉思。一个学生在班上只不过是四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长的期盼,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两肩沉甸甸的。

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回程中我们没有刚来时的兴奋。收获之余,静下来剖析自己,在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之下,慢慢积累起来一些职业倦怠感,有时候上课变得漫不经心,随心所欲。也曾经因为学生的一次迟到或早退而大发雷霆,却从未好好关心过学生身后······我想,这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带给我们不仅是感官与视觉上的冲击,还会洗涤心灵深处。我想我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把握前方的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8

实施家访,是教育学生的跟进,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更是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形成合力,学校教育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为了对学生更好的了解,同时也是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了解学生假期的生活。我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家访。

我走访了6名同学的家庭,他们分别是方玲丹,张辉煌,彭磊,田礼畅,刘昌弦,李亚林。这一次活动使我在思想上对家访这一概念进行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思考,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第一,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

第二,家长老师互相信任。

第三,多棱角认识孩子。

第四,换个角度看家长。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象。

第五,本次家访之后,我更多反思自己当班主任以来的工作。

总之:家访,让我更明确了对学生爱的方向;家访,让我懂得了怎么样去理解学生和关注学生;家访,也让我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家访,也更让我更多的了解社会,我会在假期期间坚持家访,更好的践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为师之道!

20xx年1月20日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9

通过此次家访,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当接到家访这个任务时,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也让我感到有些害怕,在我心中有种冲动不想去做;但我知道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知道这是这个责任,我必须去完成。确实这家访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可以了解孩子的个别情况,兴趣爱好等。二可以了解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并且我们老师又能与孩子建立更亲切的关系…

在家访时我们确实要面对很多问题,有的家长很希望我们去家访,但有些家长不喜欢我们去等很多问题,还有在访中有家访会问到一些问题让我们预想不到的一些问题。而这次家访一开始我真的很害怕,也很紧张,但最后慢慢的调整了过来,也是这也是家长们热情与大方的关系吧!让我感到很亲切,在沟通中也慢慢的放开去谈了。确实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知道,自己也可以去完成。有时候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也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害怕。

这次家访,让我感触好深。刚到他们家们口,家长就很热情的欢迎我们;还说:“我们老师关心他们孩子,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家访了,真是辛苦你们呀!”还说我们老师很有责任心,当听到家长这么说,心里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而一开始我们就聊一些幼儿的情况呀!聊着聊着,那同学的妈妈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还说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当时好想去安慰,却不懂怎么说好,就静静的听着他们诉说,相信说出来了会好些。最后我们还是有说有笑的聊,在回来时候她还说有时间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说说话等。这位家长让我到到了一种格外的亲切与友好。同时这次家访也让我深有感,原来我们跟家长也可以那么的亲切与友好。

家访也接近尾声了,而在这次家访中我学到了不少;同时与孩子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切了.....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0

10月15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为了落实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号召,我们一行10人在学校领导向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银杏沱村的逸夫小学。8点刚过,家长和学生陆续来到学校。随后,村里的领导也来了。

我们集中在一间教室,向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这次活动的目的并结合银杏沱村的地理优势语重心长地谈到读书的重要性,还郑重地把在我校读书学生名单交给村的干部,希望村里能关注这些学生。整个会议室很安静,没有人说话。随后村里的领导也谈到了要求;优秀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优秀学生畅谈读书的经验,最后老师们与学生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

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在交流阶段,整个会场讨论热烈。这里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沟通的舞台;理解的会常作为老师的我了解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看了这些详细真实的记录,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因材施教。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10点多,我和我的班主任周老师、张老师翻山越岭来到了重点学生的家里。俗话说,耳闻空虚,眼见为实。近距离地看学生给我另一种感觉。

我们首先走进了***的家。每次走进这样的家庭,我就心生怜悯,一家大小窝在低矮的土墙房里,孩子的妈妈在她四个月时就离开了她,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和她的姐姐拉扯大。十多年过去了,因为家境不好,父亲一直找不到伴侣。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了真诚的交谈。孩子非常懂事,十分心疼爸爸。经过我们的沟通,她意识到只有勤奋学习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回报。

她更懂得唯有学有所成才会有机会改变她家的状况。从她脸上那郑重的神情,我知道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在今后她会愿意和老师亲近;我也看出她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会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父亲。

远远的我们看见了付忠义的家。孩子从小就被爷爷照顾,现在妈妈也回家照顾了。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们渴望父母在家,父母为了生存而想出去打工。

在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与孩子的母亲进行了沟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学生总是留下许多问题。每个家庭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还不如这座山挣钱。

何况孩子还很优秀,我们要把帐算好。我们的话得到了她母亲的赞同。她马上说要陪孩子三年。我悄悄地看孩子,他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

不是我们有多大能耐,我们只是相信一个“亲”字,“情感是教育的桥梁。”一个“亲”字,就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

所以我认为通过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临走时,付忠义的爷爷亲自送我们,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为了我们的孩子,这样顶着烈日辛苦的走村串户,我们当家长的真是赶不上情念情,我们打心里谢谢你们。

”锤锤酸痛的两腿,顿感欣慰。是的,家访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爱的传递。我们虽走得辛苦,但能使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孩子是负责任的,对家长是负责任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继续攀登。在树荫下,我们来到赵晓霞的家。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的奖状。

她是个好孩子。她在九月份的考试中八年级得了第二名。给校长和孩子的岳父拉家常。在聊天中,我们知道赵晚霞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很懂事,在家是婆婆的好帮手。

看着这么优秀的孩子,真的很痛苦很又爱心。在交流中,我自始至终都觉得,赵晚霞的父亲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儿子成为龙,女儿成为凤凰。我深受感动。临别时,赵晚霞的父亲对我们说:

“苦苦自己没关系,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是的,多么简单的语言,多么真诚的情感,是的,教育是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必须首先,他的话,也让我陷入一种沉思中。一个学生在班上只不过是四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中国作文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

父母的期望,让我们感受到责任,沉重的肩膀。

走在乡间小路上,我们第一次回来时没有那种兴奋。收获之余,静下来剖析自己,在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之下,慢慢积累起来一些职业倦怠感,有时候上课变得漫不经心,随心所欲。也曾经因为学生的一次迟到或早退而大发雷霆,却从未好好关心过学生身后······我想,这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带给我们不仅是感官与视觉上的冲击,还会洗涤心灵深处。

我想我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把握好前进的道路,稳步前进。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1

对于全省掀起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起初我是持保留态度的。说真的,我觉得我们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已经非常密切了:因为每个学期开学时,我们都会记下每一个学生的联系电话,平时只要遇到问题都会和学生家长及时进行电话联系。学校给每一个办公室都配了电话,每一个老师自己也配有手机,所以电话联系很方便。有时候,孩子有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也会让孩子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进行沟通。还有南漳就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地方,每天送路队,还有平时逛街总能看到一部分家长,我都会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总之我觉得家访不太有必要,实在是增加老师的负担。9月,同年级好几个班的老师都去家访了,但是我们却没有行动。国庆长假过后第一天,又听见他们在说去家访的事,我想我们再不愿意去做,也得表示表示,完成任务吧?我对学生的情况还比较了解,于是就选定了人数较多,离校较近的经委学校那一片。

10月9日下午放学之前,我们已经做了些准备,通知了要家访的同学,还记下了他们的电话号码,让他们七点后在家里等着。六点半我和搭档电话联系,一同步行前往。

那一片有五家,没有高楼。好多年没有去走访过了,去第一家时,我们也很不自在,家长也不自在,但是能感觉到家长还是比较欢迎我们的。更让我觉得不可不可思议的是孩子们特别高兴,特别地兴奋。他们从一家跟到另一家,到去最后一家的时候,已经跟了五个人了。我实在不明白孩子们怎么那么希望去他们家,记得我们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最不喜欢老师去自己家了,这世道怎么了?我虽然不大明白,但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平时在学校见到的孩子只是有内向外向的区别,爱学习与不爱学习这样的区别。去了孩子们的家里,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连串的故事。有的孩子生存状态真的不容乐观,比我们了解的要差。有一个孩子通往他家的路坑坑洼洼,到处是脏水,我去时走得小心极了,回来时,再差一点把搭挡的脚扭伤。可是这个孩子长年累月就生活在这里!

还有进到像宫殿一样的家里,可是孩子的继母却能在装修房子时,把孩子的书报杂志全扔掉!小弟弟一哭闹,继姥姥就会骂他。还有那个寄养在姨妈家的大城市孩子听说我们要去他家,竟然眼泪都出来了,也不等我们,自己回去,关掉房间里所有的灯。

第二天10月10日,继续访问。班里可热闹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想让我们去他的家里家访。我们选了种子公司这一片。住的散,找起来还真的不容易。我们看到了妈妈一人做着生意带着孩子,晚上很晚才能吃到饭的孩子。看到了在路口端着饭碗等老师的孩子,看到了见老师去他家竟然紧张得发抖的孩子。

第三天10月11日,走访第三天,地点是学府路沿线。还是六点多,出发时,天下着小雨。才走到交通局门口,就有三个孩子像燕子一样飞过来,他们可能盼了好久了。和我们一起上六楼,下六楼。五个孩子跟着两个老师,可真是大部队啊!

第一个孩子上六楼下六楼,第二个孩子上七楼下七楼,第三个孩子上六楼,下六楼。我累得两腿发软,真的一步也不想走了。那一晚温度并不高,可是我却在不停地擦汗。走出凤凰花苑,雨下得很大,地面已经积水了,我小心地走着。可是到了锦秀家园,整个天空简直变成雨帘,小区很大,学生住在里面的楼栋,水泥路面也不平,总是积一坑一坑的水,到学生家时,我的鞋子里灌满了水,我主动坐在靠门口。回到家里,鞋子湿透了,裤腿湿透了。先前不停地上下楼,衣服和头发早就汗湿了。九点多才走访完最后个孩子,回到家里觉得好累,胡乱洗了洗就躺下了。第二天早上,我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真的不想动,可是我还得起来。我在心里想,如果我不是教书的,我真的愿意请一天,可是今年时间太短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去上学。

教室里我告诉孩子们前一天晚上家访上下楼太多,出了很多汗,脚又泡在水里,所以感冒了。孩子们静静地看着我,那眼里有心疼也有感激。

三天家访,我百感交集,我感觉自己以前了解孩子还是太少。我些孩子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有些孩子孩子在家里备受溺爱,也有些孩子的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2

今天下午,为期三天的家访总算结束了。三天来我们顶着烈日,信心满满,对每个学生,每个家庭了解情况。同时也给学生带去了一本课外书,希望孩子在家认真完成作业,多读课外书,增长见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希望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当我们到靳家河一个学生家里时,看到的是一伸手可触到的柴房,母亲和常人不同,年迈的爷爷、奶奶,穿着破旧的衣服,室内陈设简单,让人看着真是心酸,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家里,两面窑洞,我们进去时,姐弟三个正趴在小桌子上在做作业,当时人多,一下子找不到坐的位置,还有鸭洼村一个学生,门房上瓦片残缺不全,里面三间房,破烂不堪,抬头见天,已经不能住人,暂时住在三爸家。看到这些场景,我们一行五人,脸上都没了笑容,都在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多关心这些特殊学生,多给他们温暖、关爱。

这次家访,让我们知道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在某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同时也感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可以及赞誉,对老师辛勤付出的肯定。在以后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电视剧《小敏家》观后心得


《小敏家》聚焦离异家庭,《小敏家》刻画的中年爱情,寻找的不过是一份深刻的理解和共鸣。那么你看完《小敏家》后感悟到了什么人生真谛吗?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视剧《小敏家》观后心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视剧《小敏家》观后心得(篇一)

周迅黄磊《小敏家》的情感纠葛,20岁很甜蜜,40岁太心酸

2021年,似乎是演艺圈明星离婚的高峰年,从汪小菲大S到李湘王岳伦,再到李靓蕾王力宏等,其中还不乏离得很难看的狗血剧情。

看过了现实,再看影视剧中的剧情,似乎也就不那么狗血了。

《小敏家》最新剧情,继续一团乱麻的情感纠葛。20岁的陈佳佳将要留学,找心爱的男孩金家骏有爱告别。家骏的妈妈,40岁的刘小敏,来到佳佳爸爸陈卓家中,无比尴尬说分手。

年轻人的恋爱太甜蜜,中年人的爱情太心酸,对比太明显。

《小敏家》是由周迅、黄磊、秦海璐、涂松岩等主演的热播剧。剧中讲述王素敏独自抚养两个女儿,女儿年过三十却分别离婚,然后又有各种情感纠葛的故事。

不得不说,《小敏家》从外婆到外孙,情感经历都有些复杂,让人容易心生一些厌倦。

但是,他们在情感流露的细节上,真的很让人感同身受,忍不住为年轻人的爱笑出来,又按捺不住为中年人情感想哭。

120岁的爱勇敢又甜蜜,充满希望

20岁的陈佳佳,骑上单车,冲着后面的男孩金家骏说,你追上我,我就送你礼物。

内向的金家骏奋力追着陈佳佳,时不时回头看有没有人追。

这是他儿时被人追打的阴影。

陈佳佳,这个温暖又善良的女孩,笑起来眼睛弯弯,她停下来对心爱的男孩说,你看着我衣服上的小刺猬跑,不要回头。

金家骏好像看到了人生的方向,他拼命追上陈佳佳。

陈佳佳的弯弯眼定定地看着金家骏,

“有我这个内心柔软的小刺猬在,你以后都不要怕不用回头。金家骏,你一定会成为冠军,一定会考上清华。”

帅气羞涩的金家骏点点头,捧着佳佳的小刺猬衣服,好像捧着一颗热腾腾的心。

佳佳的妈妈心急要她留学,家骏妈妈催他好好备考。他们刚刚相爱就要分别,这分别因为有期待并不伤感。

青春的爱情,还有很多时光和希望,充满勇敢无畏。不怕距离,不忧家人,也不惧爱会不再。

明明是分别,一对刚刚认爱的恋人眼神中却充满着爱和信任。

20岁的爱情甜蜜实在让人羡慕妒忌恨。

240岁的情感苦涩又心酸,有些无奈

这部剧的名字是《小敏家》,主角并不是青春的陈佳佳,而是中年女人刘小敏。

和丈夫离异十多年的刘小敏,远离家人,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多年,终于安顿下来。

准备高考的儿子来到她身边,她很开心,也有点担忧。

她和同样离异的陈卓,已经在一起一年多了,两人相处很轻松,互相不给对方负担。

40岁的两个人,偶尔见面一起吃饭,说话。没有年轻人的浪漫,却有相伴的简单快乐。

这一切被来北京高考的儿子打破了,小敏的儿子居然和陈卓的女儿谈起恋爱。

这就像在刘小敏和陈卓平静的情感湖水,扔下了一个大石头,他们不知该如何相处。

更难的是,刘小敏的发小李萍是陈卓的前妻,刘小敏离婚远走也和李萍有些渊源,这层关系有点。

为了孩子,也为了逃离复杂的关系,刘小敏选择和陈卓分开。

她来到陈卓的家。

两个中年人局促地坐在餐桌旁,不知说些什么。他们和坦诚的儿子和女儿那对,形成鲜明对比。

内敛的小敏,笨拙找着话题,她不敢看陈卓的眼睛,只低着头说,家骏要高考了,不想影响他。我们暂时都不要见面了。

平日里话多且密,乐呵呵的陈卓,红了眼眶。

他乎猜到了小敏来的意思,口中嗫嚅着,女儿出国了他要和钱峰创业,好好做点事情。

中年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满满的爱只能用转移话题去掩饰真情。

小敏有些不忍,她用手握住陈卓,感谢陈卓这一年的照顾。

当她在电梯里含着泪,望着陈卓,不再多说一句话。

中年人的情感,说多了就是泪,不如少说。

因为牵绊太多,小敏和陈卓,两个人都离异,有孩子牵绊,有过往伤痛,有对未来婚姻的不确定。

有人说,第二次准备跨入婚姻的两个人,总比第一次婚姻要现实的多。多了防备心和不安全感。

40岁的情感,就是这么让人心酸。

无奈的仿佛刀背打在身上的钝痛,也许只有没涂抹过的画布,才更容易添上全新的色彩。

320岁的勇敢是真实,40岁的无奈也是真实

20岁的陈佳佳,不要像妈妈那样强势又霸道,包揽一切。

20岁的金家骏,不想像妈妈那样,不声不响告别家人,没有为负起责任。

他们是真实的,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体会到妈妈的艰难。

陈佳佳不知道,强势的妈妈为了护她,可以和后爸开战,不顾身体,也要让她有更好的未来。

金家骏不知道,不爱说话的妈妈,被迫离开家,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有多无奈和艰难。

40岁的刘小敏,要扛起迟到的母亲责任,为了儿子,宁愿退出来之不易的感情。

40岁的李萍,就算再难,也要护着女儿,甚至要接纳第二任丈夫的私生子。

她们也是真实的。

因为在她们的世界里,多了责任和担当,还有躲不过去的亏欠。

平日骄横跋扈的李萍,说我离婚,我欠我女儿。她的情感这样真实,可以骄横,也可以为亏欠放下尊严。

从20岁到40岁,我们不是因为年龄而变得怯懦,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生活不同的坎,表现出不一样的真实。

只要,我们能接得住命运的挑战,甜蜜还是无奈,只管真实面对就好!

电视剧《小敏家》观后心得(篇二)

由赵薇、秦昊、王鸥主演,拍摄历时四个多月的电视剧《学区房》才刚杀青,其导演汪俊的新电视剧《小敏家》就在时隔四天后,无缝对接,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又一轮拍摄。

在电视剧《小敏家》的开机照片中,网友们都说,看到了笑得一脸勉强的汪俊导演,脸上写满了疲惫,是不是就算是导演,也一样就是过着打工人日常。照片中的汪俊看着就是比当年拍电视剧的《男人帮》时期,老了不少,但其实,真正分析一下问题的核心后,汪俊导演应该是乐在其中的。

让汪俊导演乐在其中的原因,第一点,是因为这部新电视剧《小敏家》,是改编自作家伊贝的同名小说,原作在豆瓣阅读中,有着9.6的高分,讲述了离婚女性的再婚故事,还入选过豆瓣高分女性阅读书籍的名单里。这样的小说,乍一看,或许没有网络小说的粉丝多,名气大,但奇怪的是,一旦经过影视化,他们往往会变得不同凡响。所以,这部电视剧,影视化之前,剧本方面就妥了。

与此同时,这回汪俊合作的幕后团队里面,制片人是曾经参与制作过《三十而已》和《甄嬛传》等大热剧的徐晓鸥。听人家这过去的成绩,是不是就觉得这名声很响亮了,心里很有底了。

再说第二点原因,这一回,汪俊又携手合作了一线大花周迅,尽管二人此前已经合作拍摄过了《如懿传》,但老实说,对于周迅这样的演员,每一个导演都不会放过和她合作的机会,就是再多合作几次都可以。网络上有过关于对与周迅演技的比喻,形容她就像是一块高级的和牛,试问,哪个人谁会吃腻和牛呢?不用后期复杂的技巧,就能展现出来极佳的表现水平的演员,是每一个导演都梦想合作的对象。

而另外一位,编剧兼职主演的黄磊老师,每天五公里的长跑看起来卓有成效,开机照片中的他确实瘦了不少。他和汪俊导演两个人,就更是老搭档,老朋友,合作的次数多得不得了,他们合作拍戏也能算是老友聚会。

然后,我们再把黄磊和周迅两个人放在一起看。几十年前,一个林徽因一个徐志摩就是多少观众心目中的白月光,虽然说一直能看到两个人一起参加话剧节,一起聚餐,一起上综艺,但这正儿八经合作一部戏,这是几十年来头一遭。黄磊+周迅,时隔数年再合体,这噱头是不是就够大了,还愁没有观众敲碗期待,等待收看,终成爆款。

其他演员也都不差,韩童生、秦海璐、涂松岩,客串的还都是实力派。说难听些,导演合作起来这样的演员,肯定要轻松许多,哪来那么多疲惫呢?

最后一点,才是关键所在。上一次,汪俊导演执导的都市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小欢喜》,货真价实的全民热议,绝对的爆款,从演员到角色,从台词到人设,无一不引起全网热议。在爆款都市家庭剧《小欢喜》里尝到了甜头的他,再一对比他拍的古装巨制《如懿传》这样的剧,他肯定自己也觉得,他在前者里面明显就更驾轻就熟。因此,他也就敢拍完一部,马不停蹄的接着再拍下一部。

之前,汪俊在执导《如懿传》的时候,就连续拍了将近九个月,导演一个人,掰成好几个用,分好几个剧组跑。在剧组放出的拍摄特辑中,里面居然出现了汪俊躺在担架上指导拍戏的场面,这是什么样的敬业精神啊,未免也太拼了吧。最后在杀青特辑当中,汪俊还开玩笑说,他再来两月也还可以。

又加上,现在汪俊还拍戏不停连轴转,这充分说明了,人家汪俊不是强迫打工人,这样的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同时,也就应了那句话,无利不起早。这次刚刚开拍的新剧,合作的是好团队,执导的是好演员同时兼好朋友,导演这样拍戏,干活也愉快,还能充满干劲,脸上的疲惫不过就是暂时的罢了。文/月上弧

电视剧《小敏家》观后心得(篇三)

从开播一路追看《小敏家》到第12集。

的确是冲着周迅去看的,她的演技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叶秋臣总结了一下,大概的剧情是围绕着前夫们和前妻们,以及离异家庭孩子面对的成长问题来展开讲的。

我已经很久没看过黄磊演其他的类型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居家好男人的形象,而且总会把厨艺融入角色中。

要么是一个好老公,要么是一个好爸爸,还特别善解人意那种。

说话有时候快起来略微结巴,鸡汤是偶尔来两口,有时候倒也算适口。

比如他说婚姻和恋爱的区别,这一点我就非常认同。

恋爱是不断发现对方优点的过程,而婚姻则是不断消化对方缺点的过程。

还有他对小敏说,做父母是没有标准模式和标准答案的。

关于陈卓这个角色,我没有其他想要评价的点了。

小敏这个角色是剧的核心,剧名就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小敏这个角色,周迅演得很自然,尤其是与孩子相处这一段,很贴合。

周迅自己是没有做过母亲的,虽然演技上没问题,但抠细节的话难免会有情感不到位的地方,于是安排了小敏和儿子多年没有一起相处过,只在高考前短暂地重聚。

妈妈和儿子,演出了这份多年未相处的距离感,挺好。

小敏的过往,注定了她是个敏感的人,与名字相符。她心里始终背负着苏老师的故事,虽然两人并无实际上的“出轨”之事,

但精神上呢?这个很难定义了。

苏老师下落不明,小敏就一直心里有这个坎儿,过不去。

她和陈卓的感情遮掩隐瞒,不想见光,除了考虑到儿子考试之外,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且小敏这一点,遗传她的母亲。

她母亲算是思想前卫的人,那个年代就选择了离婚,而且不在乎女儿与李萍前夫恋爱,但看重脸面,不想公开。

这个表态其实很伤人的,要不是陈卓设定的乐天性格,一般人很难接受这种偷偷摸摸的地下恋。

和小敏这种人相处,很累。

你在看剧的时候或许没感觉,以为只是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但在方方面面上都要照顾她脆弱敏感又细腻的神经线,如果没颗大心脏,驾驭不来。

其实我觉得这个剧塑造最成功的角色,是秦海璐饰演的李萍。

开篇本身对她没有好感,但后续在性格刻画上都感觉到有趣,而且她做事体面,里外里“不差事”。

会撒谎达成目的,会通过漂亮话遮掩尴尬。

主动追求了陈卓,结婚生女儿。后续觉得双方的相处有了问题,又主动选择结束婚姻,走入下一段。

虽然离婚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但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她虽然自私却也是享受了自己的人生。

事情总是很难两全的。

有的人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与不合适的人相处一生,隐忍不发忍气吞声。

有的人选择离开再找,也许找的没有上一个好,也许找的比上一个好,李萍就是那种她认为越找越好的类型。

一个离异生育的女人,还能嫁给一个各项条件都很不错的男人,两个人在事业上互帮互助,越做越大,于李萍而言的确是选对了。

李萍这个角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她叫小敏“小白鞋”的年轻阶段,那时候应该就是个“事儿事儿”的模样。

后续第二阶段,结婚生孩子,再婚又怀孕,事业成功,不愁物质,心态就变了。

她看小敏和陈卓这段前夫前妻恋,纯属是八卦,没其他想法。

后续看热搜,她俩也破冰了。

她和现在的老公,就是标准的商人形象,唯一的变数是肚子的孩子。

金波这种设定,就是为了拖后腿推剧情的,没他的话一切太顺,少了波澜。

不过可怜的是金家骏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母爱,父亲又是酗酒没出息的那种人。

欠债靠儿子还钱,还在高考的关键时刻,哎不省心。

金家骏生长在一个残缺的家庭里,心理是不够完整的,不想麻烦妈妈,又很怕爸爸真的没了,就选择自己扛。

有人吐槽他,我倒觉得不必。

那个环境下,能长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相比之下,陈佳佳虽然亲生父母离异,但既不缺钱,也不缺爱,幸福太多。

在金家骏的烦恼是如何替父亲筹钱的时候,陈佳佳的烦恼只是不想按照李萍的意愿出国留学。

这个差异,在他俩蜜恋初期是不会凸显的。

正如陈卓所说,恋爱先是寻找优点的过程。

金家骏羡慕陈佳佳的自然洒脱无忧无虑,陈佳佳欣赏金家骏是个学霸人也帅气。

鉴于他俩还是高中生(高考前),因此亲密的戏不会太多,想磕糖需脑补。

唐艺昕饰演的角色,未来是朝着年下恋走的,我这边还没看到太多剧情,暂不讨论。

《小敏家》这部剧很平。

淡淡的那种平,很舒服。

虽然里面也有矛盾冲突,也有令人气愤的点,但你仍然能感觉到那种试图贴近现实的平。

虽然未必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总会在故事的部分剧情上产生相似共鸣。

过去的幻想中,人生是一杯充满气泡的饮料,甜蜜。

现在的生活里,人生是一杯透明清澈的白水,清淡。

电视剧《小敏家》观后心得(篇四)

这几天在追《小敏家》,这个剧估计只有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会追,我也是岁数大了,看剧,才会有很多感受。今天看到两句台词,觉得很好,就借过来用一下。

恋爱是发现对方优点的过程

婚姻是消化对方缺点的过程

我觉的这两句话,特别好,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多少人恋爱的时候,是你侬我侬,两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实是很多人,结婚后,尤其是有孩子后,女人要管孩子,顾不上老公,老公有估计顾孩子的,有,但是不多,如果能找到一个顾家,顾孩子的男人,基本就是捡到宝了。

看《小敏家》,这部剧写的很现实,离婚率这么高的今天,现实是真的很多离婚的。小敏姐妹两个都离婚了。女人也逐渐的越来越自立了。离开了男人,摆脱了一个需要照顾的男人,自己反而活的越来越漂亮了。这也给许多女人树立了榜样。

小敏的老公对理财知识,一点都不懂,听人家说投资就能赚钱,而且很快就能赚很多钱,就投资了。结果赔的精光。这样的男人不赔才怪。

只会惹事的男人,遇到事,自己没能力解决,还得给前妻添麻烦。这种男人,真是不招人待见。

观后感参考: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心得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观后感参考: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天,我看了一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我们中国人对家乡的情感,一共分成五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人物和情节。

第一单元是《北京好人》,我觉得还算不错,因为这个单元的故事笑点比较多,几个片段特别夸张离谱。特别是张北京舅舅冒充张北京验血的时候,张北京本以为会一帆风顺,可他万万没想到,医院里居然碰上了他认识的老同学,而那个老同学恰好在检验科工作,于是她非常主动热情地提出帮忙验血!看到这里,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谢天谢地,幸好张北京临危不乱,指示他舅舅站在他身后,让舅舅的手从他自己的胳膊窝里伸出来,假冒自己的手给他老同学验血。他舅舅非常紧张,那个老同学说:“右手握拳”,可他没听见,直到张北京说:“我握拳呀!我握拳呀!”他才反应过来,把拳头握住。我顿时笑得前仰后合,眼泪直流,观众们也都哄堂大笑,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还有让我非常感动的故事是《神笔马亮》。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叫马亮的画家,他放弃了去国外留学的宝贵机会,来到贫困的农村做第一书记。而他的妻子是个“母老虎”,她强烈反对他来农村扶贫。他不得不向他妻子隐瞒这件事,而善良的村民们也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家,虽然我们家没有“母老虎”,但却有一个扶贫干部,那就是我的爸爸。他要在贵州待上两年,我们平时也只能用视频电话见面。爸爸一个多月只能回来一次,一次只能待上两三天。这一个多月时间对你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我感觉简直是度日如年。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酸酸的,真想飞到贵州去找我爸爸!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还有感动和自豪!

"许你万家灯火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