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合集六篇

发布时间: 2022.08.26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诗经》,它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您知道都有哪些必读的古诗词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篇一】

瞻卬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可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注释】

卬:同仰。

填:长久。

瘵〔zhi〕:疾苦。

届:穷极。

罟〔gǔ〕:网。

瘳〔chōu〕:病愈。

说:通脱。

懿:通噫,叹词。

为枭为鸱〔chī〕:枭,猫头鹰。鸱,老鹰。古人皆认为是恶鸟。

时维妇寺:时,通是。寺,亲近。

鞫〔jū〕人忮忒〔zh t〕:鞫,穷尽。忮,忌恨,患害。忒,变化无常。

竟背:竟,最终。背,违背。

慝〔t〕:邪恶,不正。一说通忒,差错。

贾三倍:商人获得三倍的利润。

富:通福。

介狄:介,大。狄,通逖,远。

吊:善,好。一说至。一说慰问。

类:善。

罔:通网。

觱〔b〕沸:泉水涌出貌。

忝〔tiǎn〕:辱没,愧对。

【翻译】

瞻视仰望那上天,上天不对我惠爱。极其长久不安宁,降下这般大灾戾。国家没有安定时,士人庶民多疾苦。蟊贼害虫毁庄稼,没有安宁止息时。罪恶法网不收伏,没有安宁恢复日。别人拥有之田地,你却反而去占据。别人拥有之人民,你却反而去夺取。这人本来没有罪,你却反而收押他。那人本来有罪过,你却反而赦免他。明智男子兴城池,明智女子覆城池。哎呀明智之女子,如同枭鸟如鹞鹰。妇女长舌多话语,这是灾患之根由。祸乱并非从天降,而是产生自妇女。非由教导或诲育,而是亲近妇女故。咄咄逼人多变化,开始谗言终矛盾。难道说这不极端?什么才是恶毒呢?如商人得三倍利,君子却能识此事。妇女没有公事做,却要废止蚕织功。上天为何而责难?神明为何不赐福?与你分离太遥远,却还与我相忌恨。不嘉善也不吉祥,威仪缺失不美好。贤良之人皆逃亡,国家困急陷危难。上天所降之法网,也很优渥很宽大。贤良之人皆逃亡,心中忧苦又愁闷。上天所降之法网,危险几乎已在前。贤良之人皆逃亡,心中悲伤而忧郁。泉水涌动而流溢,其来有自源头深。心中忧愁而苦闷,难道就从今日始?灾难降下非生前,也不在我此生后。苍茫浩渺之上天,一切无不可巩固。不要辱没诸先祖,拯救危亡济子孙。

【解读】

《瞻卬》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乱政灭国的诗。《毛诗序》言此诗是凡伯刺幽王大坏也,凡伯是凡国君主,时任周室卿士。朱熹《诗集传》则云:此刺幽王任用小人以致饥馑侵削之诗也,二者语意接近。

全诗共分七章,前三章各十句,后四章各八句。前二章写国内祸患四起、生灵涂炭却无法平息的社会现状;三、四两章通过哲夫和哲妇的对比,警诫女人谗言惑君、搬弄是非可使君王昏庸失德;五、六、七三章则揭示君王之无道、无威仪使贤良远离、国家陵夷,人皆忧心忡忡、苦痛难申,而末四句却仍流露出一丝对君王的期冀和勉励之意。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篇二】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注释】

诸:与前居同为语尾助词,无实义。

下土:大地。

乃:可是,然而。

逝:音节助词,无实义。

古〔g〕处:古通故,谓以故旧之道相处,一说姑处。

胡:何,为何。

定:止,指心定、心安。

宁〔nng〕:岂,竟然。

顾:眷顾,顾念。

冒:覆盖,形容光芒遍照。

相〔xiāng〕好:彼此友善,相互交好。

报:回报,报答。

德音:善言,一说美好名声。

无良:不好,不善。

畜〔x〕:同慉,喜爱,一说养育。

卒:终,尽。

述:依循,此指依循义理。

【翻译】

太阳和月亮,光芒照耀在大地上。然而像这个人啊,却不能以故旧之道相处。为何还能心安理得?难道不再顾念于我?太阳和月亮,大地笼罩在其光中。然而像这个人啊,却不能如原来那般交好。为何还能心安理得?难道不再思报于我?太阳和月亮,每天都从东方升起。然而像这个人啊,美好的言语变为不善。为何还能心安理得?使人也可将其忘却。太阳和月亮,每天都从东方升起。父亲还有母亲啊,没能从始至终爱我。为何还能心安理得?不依义理将我回报。

【解读】

《日月》一诗,《毛诗序》联系对前《绿衣》《燕燕》的阐释,解读为卫庄姜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朱熹《诗集传》亦承袭此说,认为是卫庄姜被庄公遗弃的伤怀之诗。今人则多认为是一首弃妇埋怨丈夫变心的诗。不过,这两种观点的相同之处,就是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表达的是哀伤幽怨的情感。

全诗共有四章,每章六句,前三章运用了叠咏手法。各章首句均以日月东升、照临大地起兴,似乎渲染的是一种光明和希望的情境,然而后文笔锋一转,开始抒写女子哀怨不已的心理状态,与起兴之句形成鲜明对照,使得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冲突显得更加激烈。三章中诗人先是将对方过去和现在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作了一番对照,然后以三个反问句胡能有定宁不我顾宁不我报和一个祈使句俾也可忘对对方发出了血泪的控诉。最后一章的父母应非实指,是诗人借以斥责对方畜我不卒的表现手法,这也折射出诗人内心中实际还有对方畜我以卒的一分渴求。

对于对方不循道义、不知回报的行为,诗人虽然表达了极度的愤慨和不满,而从中却也流露出一丝的迷惘和无奈。方玉润《诗经原始》中曾评论此诗一诉不已,乃再诉之,再诉不已,更三诉之,非常精当地点明了女子那倾诉不尽、排遣不完的哀怨和忧伤。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篇三】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注释】

稌〔t〕:稻子。

廪:粮仓。

秭〔zǐ〕:数词,周代万亿,相当于今十亿。

醴〔lǐ〕:甜酒。

烝畀〔b〕祖妣:烝,进献。畀,给。祖妣,男女祖先。

皆:广,遍。

【翻译】

丰年多黍多稻,也有高高粮仓,粮食上万上亿。酿成清甜好酒,献给男女先祖,以使百礼和恰,降福十分广泛。

【解读】

《丰年》是一首庆祝和祭祀丰年的诗。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存亡和政权的兴衰,所以历来统治者都极其重视农业生产。古人为了获得谷物丰收,常常会向神灵祭祀祈祷,比如社稷一词代表的就是农人常祭的土地神和谷神。此诗共一章八句,诗中写丰收之年的酿酒祭祀、庆祝祈祷活动,洋溢着欢快喜乐的氛围。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篇四】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注释】

鴥〔y〕:鸟疾飞貌。

郁:葱郁茂盛貌。

钦钦:忧思难忘貌。

苞栎〔l〕:苞,草木茂密丛生貌,后同。栎,栎树,落叶乔木,叶呈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木材可制器具。

六駮〔b〕:树木名,即梓榆,树皮青白斑驳。

棣〔d〕:又作棠棣、常棣,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栽培供观赏。一说为郁李。

树檖〔su〕:檖树,一名赤罗,一名山梨,果实比梨小。一说树指直立貌。

【翻译】

鸟儿疾飞于晨风中,北方森林郁郁葱葱。还没见到君子之时,忧心忡忡难以忘怀。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你忘我事确实很多。山上长着茂密栎树,湿沼生有梓榆之木。还没见到君子之时,忧心忡忡没有快乐。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你忘我事确实很多。山上长着繁盛棣棠,湿沼生有赤罗之木。还没见到君子之时,忧心忡忡如同沉醉。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你忘我事确实很多。

【解读】

对《晨风》这首诗的解读,历来分歧较多。《毛诗序》认为是对秦康公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的讽刺,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妇人以夫不在而言。此外,还有朱谋玮刺弃三良说、何楷秦穆公悔过说、《韩诗》君父忘记臣子说等。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皆运用叠咏章法,其中各章末二句完全相同。第一章以鸟疾飞和北林起兴,而第二、三章则分别以山和隰上某种植物起兴,引出未见君子之时忧心愁肠不可排遣的心境。各章末二句似是对对方忘我的埋怨之辞,实际上从反面映衬出诗人对对方的思怀之殷、期盼之切。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篇五】

羔裘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注释】

豹袪〔qū〕:袖口上用豹皮制成的装饰。

自我人:对我们,后同。自,对待。

居居:憎恶不亲貌。

维:因为,一说只是。

豹袖:用豹皮缘饰的衣袖。

究究:相互憎恶貌。

好〔hǎo〕:交好,情谊。

【翻译】

羔皮裘衣以豹皮饰袖,却对我辈憎恶避离。难道没有他人可交?只因顾念你的旧情。羔皮裘衣以豹纹为袖,却对我辈嫌怨鄙弃。难道没有他人可交?只因念及与你交好。

【解读】

《羔裘》这首短诗,刻画了一个傲慢无礼、不念旧情的贵族形象。《毛诗序》认为是晋国人民对其在位,不恤其民的讽刺,而从诗中维子之故维子之好两句判断,以诗人为此贵族之同僚故友,似乎更为合理通达。

本诗仅有两章,每章四句,皆为叠咏句法。各章首句羔裘豹袪或为即赋即兴,也暗示了本诗讽刺的对象身份是乃一在位的卿大夫。居居究究二词将此人权高无德、盛气凌人的意态展现得活灵活现,而各章末二句的设问和反诘,则揭示了我人不与之交恶之因,同时也加强了全诗的讽刺意味。

《诗经》中选录的那些杰出作品【篇六】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注释】

抑抑:慎审谦谨貌。

隅:棱角,借指方正。

职:主要。

戾:罪过。

无竞:无,语气助词,无实义。竞,强劲,强盛。

训:教化,一说归顺。

觉:正直。一说通梏,大。

吁谟〔y m〕定命:吁,远大的。谟,谋划,策略。定命,确定政令。

远犹辰告:犹,同猷,谋划。辰告,按时告诫。

湛:同耽,沉迷。

从:依从。一说通纵,恣纵。

绍:继承。

敷:广泛。

克共明刑:共,执持。刑,法度,规章。

肆皇天弗尚:肆,因此。尚,助佑,一说推崇。

沦胥:相率,相互牵连。

章:表率,模范。

用戒戎作:用,以。戎作,指战争爆发。

用逖蛮方:逖,通剔,肃清,驱除。蛮方,对南方民族部落的蔑称。

质:平治,安定。

虞:预料,猜度。

无易由言:易,改变,由言,言语教令。

莫扪朕舌:扪,执持,按住。朕,我。

逝:去往,此指传布。

雠:通酬,应答,对答。

绳绳:戒惧谨慎貌。

辑:温和。

相:观察,一说助祭。

觏〔gu〕:看见。

格:来到。

射〔y〕:通斁,厌倦。

辟〔b〕:君王,一说作为法度。

贼:残害。

童:此指幼小的羊羔。

虹〔hng〕:通讧,溃败。

荏染:柔嫩貌。

缗〔mn〕:此指安装弓弦。

话言:美善之言。一说话通诂,古旧之言。

否〔pǐ〕:坏,恶。

借:假如。

莫〔m〕:同暮,晚。

梦梦:昏乱,不明。

虐:暴虐。一说通谑,戏谑。

忒〔t〕:差错。

回遹〔y〕:邪僻,曲折。

棘:困苦危急。

【翻译】

谨慎谦逊有威仪,为人品德很端正。人们也有俗话说,没有智者不愚钝。一般之人若愚钝,主要自身有毛病。睿智之人若愚钝,那就会有诸罪过。国家强盛在人才,天下四方蒙教化。若有正直之德行,四方诸国来归顺。远大图谋定政令,长久策划按时告。恭敬谨慎重威仪,天下百姓之典范。等到如今之时局,国兴小人政迷乱。倾覆败坏其品德,荒淫耽湎于饮酒。你既从人耽嬉乐,不念继承先祖业。不去广求先王道,以能持守圣明法。因此上天不助佑,如同泉水之奔流,不要相率以覆亡。早早起床晚入睡,洒水扫地庭院内,才是百姓之表率。修理你之车和马,弓箭军服与兵器。戒备战争之发动,驱除南方之蛮族。平治安定你人民,谨慎守持你法度,戒备不测之发生。你之出言须审慎,你之威仪须敬重,无不柔顺而嘉美。白色圭玉有污点,尚可打磨而去除。人之言语有污点,没有办法可挽回。莫改言语与教令,莫说苟且暂如此。无人按住我口舌,言教不可轻传布。没有出言不应答,没有恩德不回报。要施惠爱于朋友,遍及平民和子弟。子孙戒惧而谨慎,万民无人不顺服。看你结交诸君子,脸色温煦而和柔,不会犯下诸过失。看你独处在室中,尚且不愧于神明。莫说室内不明亮,无人能把我看见。天上神明之到来,不可揣度或思量,怎能再生厌倦心?君王你须修德行,使之美好又良善。举止贤明又谨慎,仪容端庄无过咎。不越本分不残害,少有人会不效仿。有人给我投桃子,我用李子来回报。羊羔无角却抵触,实在败坏小儿政。幼小柔嫩之树木,可以制成弓弦装。温润谦恭有德者,德行修养有根基。若是贤明睿智者,告以美善之言辞,就能顺德而践行。若是愚钝无知者,反倒说我越本分,人人各自有异心。哎呀小儿太年轻,不知善恶与好坏。不但携手以相牵,而且指示诸事理。不但当面去教导,而且提耳使铭记。假如说你不知事,也已抱子为人父。百姓如今心不满,有谁早知却晚成?上天光明极昭彰,我之存世无欢乐。看你昏庸不明智,我心忧愁又苦闷。对你谆谆而教诲,听我言语多轻蔑。不用我言行教令,反而施行暴虐事。假如说你不知事,我也年高成老耄。哎呀小儿太年轻,告知给你旧法道。听取采纳我计谋,希望可免大悔恨。正值上天降灾难,国家覆亡在旦夕。为你就近取譬喻,上天赏罚无差错。如果品性仍邪曲,会让百姓陷危急。

【解读】

同《板》《荡》等诗类似,《抑》也是一首对君王的规劝谏诤之诗,可以说这些诗开创了后世政谏文学的先河。《毛诗序》提出此诗是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朱熹《诗集传》则认为:卫武公作此诗,使人日诵于其侧以自警。

全诗共分十二章,前三章各八句,后九章各十句。诗人是以一位忠实老臣的口吻,对一位年轻的君王进行规劝和告诫。诗中既有对君王昏庸无德的指斥,又有对利弊危亡的分析,还有对修身进德的嘉勉等。所言思维缜密清晰,论证正反配合,理念融通连贯,再加上俗言古语的引用,充分凸显出老臣的一片赤胆忠心和恳切婆心。此外,投桃报李和耳提面命二成语即源自本诗。

Gz85.com编辑推荐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集锦(6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为了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歌,它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王昌龄有哪些优秀的古诗词让您无法忘怀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篇一】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全文赏析

王昌龄吟咏苏州的诗,仅此一篇。深秋的一个夜晚,诗人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篇二】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唐诗鉴赏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yu)浑⒃。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白话译文】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赏析】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王昌龄《从军行》组诗第五首,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篇三】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篇四】

王昌龄《少年行二首》原文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篇五】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王昌龄选录诗集中的那些经典作品【篇六】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白话译文】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赏析】

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收藏五篇


中华文化璀璨夺目,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诗经》,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典籍中的至关重要的部分。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念念不忘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准备了“《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篇一】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

朝〔cho〕:朝廷,朝堂。一说早集。

匪〔fēi〕:假借为非。

昌:盛多,众多。

薨薨〔hōng hōng〕:象声词,众虫齐飞声。

甘:甘愿,乐意。

会:朝会,上朝。

且:将要。

无庶:倒装语序,即庶无。庶,但愿,希望。

予子憎:倒装语序,即憎予子,憎恨我和你。

【翻译】

公鸡已经啼鸣,朝堂已经盈满官员。不是公鸡鸣叫,而是苍蝇的声音。东方明亮起来,朝堂已有众多官员。不是东方明亮,而是月出的光芒。飞虫嗡嗡作响,甘愿与你同梦。朝会结束就要回去,但愿莫憎你我二人。

【解读】

《鸡鸣》是齐风的第一首诗。关于此诗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思怀赞美贤妃说,以《毛诗序》及朱熹《诗集传》为代表,《毛诗序》更是指明思贤妃是为警戒齐哀公的荒淫怠慢。另一种是讽刺荒淫说,以宋代严粲《诗缉》为代表。此外旧说还有称美勤政说、贤妇警夫早朝说等,现代学者则多认为此诗描写的是一对贵族夫妇间的生活情趣。

此诗共有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运用了复沓手法。本诗大量采取对话形式,至于各句分别为何人所说,则有多种说法。今暂以今人程俊英之说为准,以首、次两章上两句为妻言,下两句为夫言;末章上两句为夫言,而下两句为妻言。经过这样的安排,便清晰地显现出一副与《郑风女曰鸡鸣》相似的夫妻对话图:妻子叫醒丈夫,说鸡已鸣叫、东方已明,朝臣已经赫然在堂上了,言外之意是让丈夫赶紧起来去上朝;而丈夫却甘与子同梦,推脱说不是鸡鸣而是苍蝇之声,不是东方明亮而月出之光。这两句看似极不合逻辑情理,但如果当作丈夫逗趣之语来看,则别有意味。诗的末二句表明早朝已经结束,而无庶予子憎一句则暗示丈夫可能没有及时上朝,甚至暗示丈夫的身份可能是国君,因为大臣因与子同梦而不上早朝的可能性较低。

本诗全部以对话形式展开,新颖而富有意趣。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错落有致,颇具音韵美感。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评论此诗说真情实境,写来活现,最是贴切。

《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篇二】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注释】

保定:保护安定。

俾〔bǐ〕尔单厚:俾,使。单厚,丰厚,充裕。

除:授予,给予。一说开启。

庶:众多。

戬谷〔jiǎn〕:福禄。戬,幸福,吉祥。

罄:尽,所有。

遐福:久远之福。

维:通惟,惟恐。

阜〔f〕:土山。

增:指农作物增收。

吉蠲〔juān〕为饎〔xī〕:吉蠲,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饎,熟食。

孝享:祭祀。

礿〔yu〕祠烝〔zhēng〕尝:皆周代祭礼名,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

公:先公,周之远祖。

君:此指代表周代先君受祭之人。

卜:赐予,给予。

吊:将临。

诒〔y〕:赠与,给与。

质:成功,平定。一说质朴。

群黎:万民,百姓。

为:效法。一说通化,感化。

恒〔gēng〕:通縆,弦,指月到上弦。

南山:终南山。

骞〔qiān〕:破损,亏损。

或: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读y,指国家。

【翻译】

上天保佑你安定,也使江山甚稳固。使你丰厚又充裕,什么福分不赐予?使你获得许多益,没有哪样不盛繁。上天保佑你安定,使你得到福和禄。一切没有不合宜,接受上天百恩禄。降予你久远之福,唯恐日用有不足。上天保佑你安定,没有何事不振兴。天恩如山如土阜,如同山冈如丘陵。如同河水刚到来,作物无不增收成。斋戒沐浴择吉日,以此准备行祭礼。礿祠烝尝四时祭,是为先公及先王。先君说赐福给你,千秋万代寿无尽。神灵受祭已降临,赐给你许多福分。治理人民既功成,日用饮食全都有。普天之下众百姓,普遍仿效你美德。如同月亮到上弦,如同太阳之高升。如同南山寿恒久,不会亏损不崩塌。如同松柏常郁茂,无不承续延久祚。

【解读】

《天保》是一首为君王祝福和祈愿的诗。《毛诗序》定此诗主旨为下报上也,谓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今人赵逵夫则考定此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之诗。

本诗共分六章,每章六句。前三章皆以天保定尔起句,且连用三个比喻,承载着诗人对天降厚福以使国家太平、人民富足的殷切希望。四、五两章叙写的是王室的祭礼,这是上古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诗人除了写祈请历代先祖降福庇佑,还写到对黎民百姓的德化之事。末章为全诗总结,通过日、月、南山、松柏这几个具有相对恒久性的事物,表达了对王业千古、国祚永传的真诚祝祈。

《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篇三】

吉日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注释】

吉日维戊:古人以天干奇数为刚日,偶数为柔日。刚日宜外事,柔日宜内事。田猎为外事,故以刚之戊为吉日。后文吉日庚午亦同此理。

既伯既祷:伯,马祖,星宿名,即房星;一说祃的假借,师祭。祷,祭祀祈祷,一说禂的假借字,马祭。

田车:打猎的车。

孔阜:很高大。

阜:土山。

群丑:指追逐禽兽的众人,一说群兽。

差〔chāi〕:选择。

同:聚集。

麀〔yōu〕鹿麌麌〔yǔyǔ〕:麀鹿,母鹿。麌麌,群聚貌。

漆沮〔jū〕:古代二水名,在今陕西境内。

中原:原野之中。

其祁孔有:祁,硕大。孔有,有很多。

儦儦俟俟〔biāo biāo s s〕:儦儦,快走或跑动貌。俟俟,行走貌。

或群或友:群,三只以上的禽兽。友,两只禽兽。

率:驱逐。

豝〔bā〕:母猪。

殪〔y〕此大兕〔s〕:殪,用箭射死。兕,雌犀牛。

御:进献。

酌醴〔lǐ〕:斟上甜酒。醴,甜酒。

【翻译】

吉日就在这戊日,祭祀房星又祝祷。打猎之车已完善,四匹公马很高大。登上那座大土山,随从众人逐禽兽。吉日就在庚午日,已经选好我的马。一群野兽齐相会,众多母鹿皆聚集。沿着漆水和沮水,一直到达天子处。瞻顾那片原野中,野兽硕大有很多。时而跑动时慢走,或为成群或两只。左右两侧尽驱逐,猎捕安乐天子意。既已张开我的弓,也已带上我的箭。射中那只小母猪,射死这头雌犀牛。以此敬献诸宾客,且又斟上甜美酒。

【解读】

《吉日》是一首描写周宣王田猎的诗,如《毛诗序》所云:美宣王田也。全诗从选择吉日祭祀马祖,到修缮猎车择好良马,再到众随天子野外狩猎,最后到满载而归宴饮欢乐,对整个过程都进行了细腻的描摹。

全诗共分四章,每章六句。前二章中介绍了以天干地支选择吉日和祭拜祝祷相关星宿的礼仪,展现了上古人文风俗的一种特色。此外还写了修车择马和驱逐群兽的场面,从猎前准备进入正式狩猎的序幕。后两章详细描写了狩猎的过程及归来庆功的场面,从群兽的姿态情状,到群臣猎兽进献天子,再到斟上甜酒款待宾客,这些都烘托出宣王的赫赫武功和众臣对他的衷心拥护。

《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篇四】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注释】

大车:大夫所乘之车。

槛槛:行车的声音。

毳衣〔cu〕:此指大夫的礼服,以毛布制成。毳,鸟兽的细毛。

菼〔tǎn〕:初生的荻。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似芦苇,茎可以编席箔。

啍〔tūn〕啍:迟重缓慢貌。

璊〔mn〕:一种红色玉石。

奔:私奔。

谷:生存,生长。

谓:认为,以为。

皦〔jiǎo〕日:明亮的太阳。皦,同皎,光亮洁白。

【翻译】

大夫的车辘辘行驶,毳衣色如初生之荻。怎么会不思念你呢?害怕大夫不敢表露。大夫的车缓缓行驶,毳衣色如红色之璊。怎么会不思念你呢?害怕大夫不敢私奔。活着之时不在一室,死后就要埋在一坟。如果认为我不可信,我誓就像璀璨明日。

【解读】

《大车》这首诗涉及到了男女婚恋的话题。《毛诗序》认为此诗通过描写古时大夫仪容庄重、威慑人心的风范,来讽刺当时礼义陵迟,男女淫奔,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的社会现实。而近当代学者却多以此诗为一男子所作的情诗,认为诗中的子指男子所恋之女,所畏之事乃女子不敢和他相恋及私奔。

这两种说法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诗中大车和毳衣二词的不同解释。毳本指鸟兽细毛,后来毳衣逐渐成为天子或大夫的一种毛制礼服的代称,近人闻一多则考定此诗毳衣指毛毡车篷。然而诗中对毳衣的形容用了菼璊二字,表示芦荻的菼字暗示其色泽新绿,质地通透;表示美玉的璊字暗示其色泽朱红,质地光润。考虑到这种具有多种色彩纹饰的精细织物在周时只可能为贵族专有,而毛毡车篷也无法呈现出这样的色泽和质感,此毳衣应指贵族礼服,大车也应指大夫之车。这样,后文以子指代大夫,就能使上下诗意在逻辑上一贯相承。

本诗共有三章,每章四句,前二章运用重章手法,末章相对独立。前二章首两句刻画了大夫身着华美裘服,乘车缓缓而行的情景,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此后诗人以设问句表明并非自己不思念情人,只是威慑于大夫的雍容庄重的仪容,不敢有进一步的举动。生时不能在一起,所以诗人只好在末章发下共死之誓,并以皦日昭明其志,此情可谓拳拳在膺、令人动容。然而这也从反面体现出古人对婚姻以礼传统的重视。

《诗经》优秀杰出作品的选录【篇五】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注释】

蓼蓼〔l l〕者莪〔〕:蓼蓼,形容植物高大。莪,即莪蒿,又称萝蒿、廪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像针,生水边。

劬〔q〕劳:劳累,劳苦。

蔚:冷蒿,又名白蒿、刚蒿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

瓶:古代陶制器皿,可汲水,也可盛酒食。

罍〔li〕:古代青铜或陶制容器,可用以盛酒或水。

鲜〔xiǎn〕民:无父母穷独之民。

怙〔h〕:依仗,凭借。

衔恤:含哀,心怀忧伤。

鞠:养育,抚养。

拊〔fǔ〕我畜〔x〕我:拊,通抚,抚养。畜,养育。

复:反复往来看望。

腹:厚爱,一说怀抱。

罔极:没有穷尽,一说没有准则。

烈烈:高峻貌。一说同颲颲,山风大貌。

发发:风吹疾速声。一说同拨拨,风声。

谷:吉庆,善美。

律律:高峻貌。

弗弗:风吹迅疾貌。

卒:指终养父母。

【翻译】

莪蒿长得高又大,其实非莪乃青蒿。可哀可悯父与母,生我艰辛又劳苦。莪蒿长得高又大,其实非莪乃冷蒿。可哀可悯父与母,生我辛苦又劳累。汲水瓶器如空尽,则是罍器之耻辱。穷苦无依人生活,不如早早就死去。没有父亲何依仗?没有母亲何凭恃?出去就会心含忧,进来不知到何处。父亲是你生下我,母亲是你养育我。抚养我啊化育我,长养我啊培育我。顾念我啊反复看,出入都是厚爱我。想要报答此恩德,上天苍苍无穷尽。南山危耸而高峻,旋风刮起太迅疾。民众无不享和乐,为何只我遭此害?南山巍峨而险峻,旋风刮起速极快。民众无不享安乐,独我不能终养亲。

【解读】

《蓼莪》一诗,抒发了诗人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无比感念,和不能终养父母以报其恩的痛切之心。《毛诗序》认为此诗主旨为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朱熹《诗集传》云: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皆贴合诗意。

本诗共分六章,一、二、五、六章各四句,三、四章各八句,其中首二章和末二章各自形成复沓结构。首二章以莪非蒿蔚起兴,引出对父母生我劬劳的哀悯之情。中二章具体回顾父母生养我的艰辛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字字含情,如泣如诉,回环往复,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评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末二章以南山和飘风起兴,通过民和我的对比,抒发不能终养父母的痛心和遗憾。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大全(8篇)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为了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诗经》,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哪些古诗词让您让您无法忘怀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一】

文王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注释】

命:天命。

有周不显:有,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这。不,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同丕,大。显,光显,光明。

帝命不时:帝命,天命。时,通是。

亹亹〔wěi wěi〕:勤勉不倦貌。

令闻:美好的声誉。

陈锡:施予,赐给。锡,通赐。

侯:句首语气词,无实义,犹微。

本支:本宗〔嫡出〕和支子〔庶出〕。

亦世:奕世,累世。亦,通奕,一说也。

厥犹翼翼:厥,其,他们的。犹,通猷,谋略。翼翼,恭敬谨慎貌。

思皇:思,句首语助词,无实义。皇,天,一说美盛。

桢〔zhēn〕:支柱,骨干。

穆穆:仪容举止和美。

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敬止,敬仰。止,语气助词,无实义。

假:坚固,一说大。

其丽不亿:丽,数目。亿,十万为亿,极言其多。

周服:归服于周。一说周之九服。

殷士肤敏:殷士,殷商的臣属。肤敏,优美敏捷。一说肤通簠,祭祀宴享时盛稻粱的竹制礼器。

祼〔gun〕将:谓助王行祼祭之礼。祼,酌酒灌地的祭礼。

常服黼冔〔fǔxǔ〕:常服,指殷商本朝的礼服。黼,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冔,商代的一种礼帽。

荩〔jn〕臣:进用之臣,引申为忠臣。

永言配命:永,长久。言,语气助词,无实义。配命,配合天命。

丧师:失去民心。

骏命:大命,指上天或帝王之命。

宣昭义问:宣昭,宣扬,显扬。义问,美好的声名,问通闻。

虞殷〔yī〕:虞,审度。殷,依的假借字,一说殷商。

载:事。

臭〔xi〕:气味。

仪刑:效法。刑通型,法式,典范。

作孚:信服,信从。

【翻译】

文王尊位在上方,光明昭彰在天上。西周虽是旧邦国,承受新兴之天命。周朝荣显势赫赫,秉承上天之意旨。文王上升或下降,随从天帝之左右。勤勉不倦那文王,美好声名无穷已。上天惠赐建周邦,文王子孙久绵延。文王子孙及后裔,本宗支子传百代。但凡周朝之士卿,光荣显赫累世享。世代得享荣显报,谋略计议甚恭谨。上天众多才杰士,降生于此周王国。王国能生此贤才,乃是周朝之栋梁。才杰济济数极多,文王可享天下宁。庄穆和美那文王,德行光明堪敬仰。上天之命真坚固,殷商子孙来归顺。殷商子孙及后裔,数目上亿人众多。天帝既然已下诰命,让其归服于西周。于是归服于周朝,上天之命也无常。殷臣优美而敏捷,京师助王行祼礼。于是助王行祼礼,黼服冔冠皆旧制。周王进用之臣属,应当感念你先祖。感念你们之先祖,才能修养好德行。常久应合天之命,才能自求有多福。殷商未失民心时,其德可以配天帝。应当以殷为镜鉴,上天大命会改变。上天之命会改变,你之躬行莫停歇。美名佳誉广宣扬,审度依从于天命。上天之事有大道,没有声音无气味。文王堪作良典范,万国信任而顺服。

【解读】

《文王》是《大雅》德第一首诗,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更是被孔子誉为三代之英而受到后世儒家的广泛推崇。《毛诗序》指出此诗之旨为文王受命作周也。朱熹《诗集传》云: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

本诗共分七章,每章八句。前二章言文王兴周、子孙百代乃天命所归;第三章言周有众多贤才辅弼,可平定绥靖天下;四、五两章言大量殷商后裔归服于周,助周王参加祭礼,显周之强盛慑服四方;六、七章以天命无常之理,劝诫周王借鉴商朝覆亡之教训,也再次对周朝和文王予以了赞美和祝福,称文王之德堪为万国之典范,使得全诗主旨得到升华。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二】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注释】

于〔xū〕:通吁,叹词,后同。

夏屋:大俎,大的食器。夏,大。

渠渠:深广貌。

承:承续,接连。

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

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青铜或陶制。

【翻译】

哎我呀!曾以深广大俎盛饭,如今每顿饭却无剩余。哎呀呀!无法承续当初之盛。哎我呀!曾是每餐吃上四簋,如今每顿饭却吃不饱。哎呀呀!无法承续当初之盛。

【解读】

《权舆》这首诗以今昔所受食物的巨大反差,似乎表达了诗人对目前处境和待遇的不满情绪。《毛诗序》判定此诗是对秦康公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的讽刺,古今学者基本支持此说,认为诗人身份应该就是一位不再受君王重视的旧臣。

全诗共分二章,每章五句,皆是复沓章法。各章起句即以叹词直抒胸臆,继而介绍自己昔日食禄之优渥,今日享用之寡淡,二者间巨大的反差自然引出了诗人今不如昔的反复慨叹。在食无余食不饱这种近乎夸张的陈述下,表露出诗人对所受冷遇的控诉,及对君王恢复礼贤下士之制的希冀。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三】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绸缪〔chu mu〕:紧密缠缚貌。

三星:此指参宿三星。

良人:美人,一说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束刍〔ch〕:成捆的草。

三星:此指心宿三星。

隅:角落,此指东南角。

邂逅:欢悦貌。

三星:此指河鼓三星。

户:门扇。

粲:鲜明亮丽貌。

【翻译】

柴薪紧紧捆成束,参宿三星在天上。今夜究竟是何夜?能够见到这美人。你这人啊你这人,要将美人怎么样?干草紧紧捆成束,心宿三星在东南。今夜究竟是何夜?能够享有此欢悦。你这人啊你这人,欢悦之时怎么办?荆条紧紧捆成束,河鼓三星在天上。今夜究竟是何夜?能够见到这丽人。你这人啊你这人,要将丽人怎么样?

【解读】

束薪束楚二意象,在《诗经》中常常作为男女成婚的隐喻而出现,因此这首《绸缪》的主题就与婚事有关。诗中三次出现三星的意象,是因古人将星相和历法、人文相结合,通过观测三星在夜空中的位移决定男女成婚的吉日。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皆运用叠章手法。学者对良人一词的解释虽存在分歧,但却不妨碍对整体诗意的把握。各章后半部分连发两问,实际上是表达诗人见到良人,并与她共度新婚之时的甜蜜和愉悦之情。今夕何夕一句,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被多次引用或化用,堪称千古名句。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四】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释】

维: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鹊:喜鹊,善筑巢,民间多以其为吉祥的象征。

鸠:鳲鸠,即布谷鸟〔杜鹃〕,另说斑鸠、红脚隼等。

百两:百辆车,泛言车辆很多。两,通辆。

御〔y〕:同迓,迎接。

方〔fng〕:通放,依据,依托。

将:送。

盈:满。

成:完成,此指礼成。

【翻译】

喜鹊筑有巢窝,杜鹃前来居住。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辆车乘前来迎接。喜鹊筑有巢窝,杜鹃前来依托。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辆车乘送她离开。喜鹊筑有巢窝,杜鹃前来占满。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辆车乘成全婚礼。

【解读】

《鹊巢》也是一首以之子于归即婚礼为主题的诗。《毛诗序》认为此诗写国君之婚礼,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叙诸侯之婚礼,结合诗中迎送车乘之盛况可知,此诗确为描写王公贵族之婚礼,当无疑义。

全诗共分三章,章章互叠,结构不变。各章起兴之句描述的都是鹊巢鸠占的情景。根据古今学者考证,此鸠应指布谷鸟,又名杜鹃,其生活习性就是自不筑巢,而将卵蛋产于其他鸟禽巢窝,假借其力而代为孵化。喜鹊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极擅筑巢,且其巢窝美观稳固、易守难攻,可以说是鸟界筑巢的权威。

之所以选用此意象起兴,学界的解读争议较大。郑玄《毛诗笺注》中认为鸤鸠因鹊成巢而居有之,而有均一之德;犹国君夫人来嫁,居君子之室,德亦然,姚际恒《诗经通论》亦言以鸠之居鹊巢,况女之居男室也。而方玉润等人对此提出辩驳,认为夫男女同类也,鹊鸠异物也,而何以为配乎?有鉴于此,在理解此诗时,可将各章起句单纯地作为起兴之辞,以领会诗歌所传达出的精神义理为主。

在古代的礼乐文化之下,一位女子,尤其是出身贵族的女子,她在出嫁之后,必定要修养女子四德,以自己的贤淑才德佐助夫君,同时化育后嗣,兴旺家族,这也应是本诗中居方盈三字所暗示的涵义。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五】

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既种既戒:种,选择种子。戒,告戒〔准备农具〕。

事:指从事耕作。

覃耜〔yǎn s〕:覃,通剡,锋利。耜,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似铁锹和铧。

俶〔ch〕:开始从事。

厥:代词,其。

庭:笔直。

若:顺从。

既方既皂: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结籽。皂,指谷壳已经结籽,但还未坚实。

稂〔lng〕:稂,危害禾苗的杂草,一说狼尾草。

螟螣〔mng t〕:螟,吃禾心的害虫。螣,吃禾叶的青虫。

蟊〔mo〕贼:蟊,吃禾根的害虫。贼,吃禾节的害虫。

田稚:幼嫩的禾苗。

渰〔yǎn〕:阴云。

祈祈:徐缓貌。

公田:周代井田制,划土地为井形九区,中间一区由八家共同耕种,称为公田,收获谷物归王室所有;周围八区由八家各自耕种,称为私田,收获谷物归自己所有。

穧〔j〕:已割未捆的作物。

秉:禾把,禾束

滞:遗落,遗漏。

禋〔yīn〕祀: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牺牲或玉帛于柴上焚烧。亦泛指祭祀。

骍〔xīng〕黑:红色牛和黑色猪羊。

【翻译】

宽广大田庄稼多,选好种子备农具,诸事完备就耕种。用我锋利之耒耜,开始干活在农田,播种百种农谷物。禾苗笔直又高大,后代子孙顺民情。已生嫩壳已结籽,结籽坚实又善好,没有稂莠诸杂草。除去螟虫和螣虫,还有蟊虫和贼虫,不要危害我幼苗。田祖神农有神灵,拿那大火给农人。天空阴云密布起,缓缓降下雨水来。雨水落在我公田,也能落到我私田。那里嫩苗未收获,这里割谷未捆扎。那里遗落有禾把,这里漏下些谷穗,此是寡妇所得利。后代子孙来到这,带着妻子和儿女,将饭送到那田中,农官到来享酒食。曾孙到来正祭天,用红牛和黑猪羊,还有黍稷诸谷物。荐享神灵又祭祀,助人得到大福报。

【解读】

《大田》一诗的主题与上篇《甫田》类似,皆是写农人耕作收获谷物、周王视察祭祀祈福之事,可以说是《甫田》的姊妹篇。《毛诗序》云此诗刺幽王也,言矜寡不能自存焉。而朱熹《诗集传》则提出:此诗为农夫之辞,以颂美其上。

全诗共分四章,前二章各八句,后二章各九句。前三章描绘了从农事准备到收获作物的全过程,包括选种、整治农具、播种、育苗、除虫、雨泽等等,还提及收获谷物时不获不敛遗滞的情况。而将遗落谷物送给寡妇之举,也反映了上古农人的淳朴和仁厚之德。末章曾孙四句与上篇《甫田》中四句完全相同,描写了周王携眷视察及祭天祈福之事,反映了周代农业和祭祀的密切联系。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六】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式微:式,语气助词,无实义。微,日光衰微,指黄昏或天黑。

胡:疑问词,为何。

微:非,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之中。

躬:身体。

【翻译】

日落天黑,日落天黑,为什么不归去呢?如果不是君王的缘故,为何还在露水之中?日落天黑,日落天黑,为什么不归去呢?如果不是君王的贵体,为何还在泥土之中?

【解读】

《式微》一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刘向《列女传》则认为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不肯接受,作此诗以明志。所说之事虽然不同,但都认为这是一首劝归之诗。今时学者多从余冠英等的说法,认为此诗表达的是苦于劳役的百姓对统治者的怨怼和控诉。

全诗只有两章,每章四句,均用叠咏。以黄昏日落的微光起兴,暗示诗人在中露和泥中已是从朝至暮、旷日持久,情绪中似乎有一丝倦怠,又有一丝不满。各章后两句即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君之故和君之躬,此君字一般解释为君王、君主,可见臣下是为了君上才如此辛苦劳碌、不知止息。连连使用的反问句式仿佛是一种怨天尤人,又似乎略带些自怨自艾,将诗人内心的埋怨不已而又控诉无门的心情推向极致。

此诗句句都用到韵脚,而且每章都更换韵脚,使得全诗节奏短促、语调紧迫,也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十分贴合。由于《毛诗》是历代研读《诗经》者的主流教材,受其劝归之说的影响,式微一词在后世逐渐衍化为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王维《渭川田家》就有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之句。今天的式微一词,则与之不同,更多时候用来形容衰落、衰微之意。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七】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清人:指清邑的军队。清,郑国邑名,在今河南中牟之西。

彭:郑国邑名,在郑、卫两国边界,今河南中部。

驷介旁旁:驷介,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旁旁,强壮有力貌。

二矛重〔chng〕英:二矛,酋矛和夷矛。重英,指矛柄上有两重画饰,一说指矛上的两层缨。

翱翔:遨游,一说徘徊不进。

消:郑国邑名,在黄河边。

麃〔biāo〕麃:勇武貌。

重〔chng〕乔:指矛上悬缀雉羽的勾,一说指矛上用雉羽作的缨。

逍遥:缓步行走貌,一说彷徨、徘徊不进。

轴:郑国邑名,在黄河边。

陶陶:驱驰貌。

左旋右抽:御者在左,掉转车驾;武士在右,抽刃击刺。旋,调转车头,引申为回归、返回。抽,抽刀。

中军作好:中军,古代作战三军之一,主将就在中军发号施令。作好,指军容威严。

【翻译】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矫健有力。酋矛和夷矛柄上有两重画饰,在黄河边上遨游不息。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强壮勇武。酋矛和夷矛上用勾悬缀着雉羽,在黄河边上缓缓行走。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邑,牵引战车的披甲四马驱驰不休。左侧御者回转车头、右侧武士抽刀击刺,中军主将仪容威严。

【解读】

《清人》一诗的创作,有着比较明确的时代背景。公元前年狄戎侵略卫国,因郑、卫两国毗邻,郑文公担忧狄人渡过黄河南侵郑国,就派自己憎恶的高克领兵去黄河边抵御。很长时间郑文公都没有召回高克的军队,最后军队溃散四归,高克也逃奔到了陈国。《毛诗序》认为此诗为郑国公子素所作,讽刺的是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除末二句外皆是重章结构。初读之下,感受到的似乎只是清邑军队的盛大阵仗和凛凛威风。比如形容驷介的雄健勇武用了旁旁麃麃陶陶三词,形容兵士所持二矛的精致华美用了重英重乔二词,还有形容在黄河边行进的队伍用了翱翔逍遥二词,俨然一派威武自得的气势。再加上文末对于车上左侧御者、右侧勇士和中军主将的描摹,更是展示出一幅骁勇猛悍、杀气腾腾的作战场景,更让人以为这是对军队的一曲赞美之歌。然而结合相关史实和诗中彭消轴三地名的暗示,即可推知此诗意在讽刺郑文公和高克。诗人用这种反话正说的手法,含蓄地对高克军队溃散叛逃之事进行了辛辣的嘲谑讥讽,顺带也暗讽了郑文公因个人好恶不当处置军队的失德之举。

本诗纯用赋法,善描细节,且多用叠词,使诗句具有音韵上的美感。诗人在通篇埋下反语的巧妙布局,只有在读完全诗之后才能恍然大悟,加强了本诗的讽刺意味,读来饱含意蕴,发人深省。

《诗经》诗文选录中的那些传世之作【篇八】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喓喓〔yāo yāo〕:虫鸣声。

草虫:草螽,俗称蝈蝈、纺织娘。

趯趯〔t t〕:跳跃貌。

阜螽〔f zhōng〕:蚱蜢,蝗虫的一种。一说为蝗的幼虫。

忡忡〔chōnɡchōnɡ〕:忧愁貌。

止:之,他。一说为语气助词,无实义。

觏〔ɡu〕:遇见。

降:和乐。

陟〔zh〕:升,登。

蕨〔ju〕:蕨菜,多生浅山区向阳处,嫩叶可食。

惙惙〔chu chu〕:忧郁貌。

说〔yu〕:通悦,喜悦。

薇:又名巢菜、野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寸许长扁荚,豆粒可食。

夷:平和。一说通怡,喜悦。

【翻译】

蝈蝈发出喧嚣的鸣声,蚱蜢在草间来回跳跃。还没见到那位君子,我的忧思绵绵不绝。如果已经见到了他,如果已经遇到了他,我心自会安宁和乐。登上那座南山之巅,前去采摘蕨菜嫩叶。还没见到那位君子,我的忧思不可排遣。如果已经见到了他,如果已经遇到了他,我心自会愉悦喜乐。登上那座南山之巅,前去采摘巢菜枝芽。还没见到那位君子,我的心中哀伤愁悲。如果已经见到了他,如果已经遇到了他,我心自会平和安怡。

【解读】

《草虫》一诗的主旨,《毛诗序》概括为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诗集传》则在此基础上阐释为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传统儒家的主流观点。此外,还有大夫归心召公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以及今人多持的思妇念夫说等,不一而足。

单纯从诗作的意境上来体味,作者为我们设定了一幅秋天的图景:蝈蝈窸窣齐鸣,蚱蜢跳跃不息,或许还有秋风带来点点凉意。自古以来,秋都是一个引发凄凉萧瑟或者别离之情的典型意象,在这首诗作中亦不例外。主人公没有见到君子之时的心情,三章各用忧心忡忡忧心惙惙我心伤悲三词表达,将求而不得的愁情忧思渲染得无以复加。采蕨、采薇暗示秋冬已去而今已是来年的春夏之交,而等待君子到来似乎仍然遥遥无期。

此后却笔锋一转,开始拟想既见君子之后的情景,形容自己的心情是降说夷。降含有下降、安定之意,仿佛是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说则是喜悦,仿佛是眉开眼笑、喜不自禁之貌;夷含有平和之意,心情最后又恢复平静和乐,主人公心理的起伏波动用寥寥数词形容得十分贴切。这种以虚衬实、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在方玉润《诗经原始》中称为透过一层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诗情感变化更加鲜明,读来也更有艺术感染力。

"《诗经》古诗文选录"延伸阅读